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93

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理论与政策图书

Several Issues and Policies of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Opening-up Strategy:Research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xport-oriented Economy

SSAPID:101-2266-7125-91
ISBN:978-7-5097-2150-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详尽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贸、外资、区域经济合作及对外投资政策的理论依据,深入探索了未来中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需要关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外资技术外溢与创新、可持续贸易、自由贸易区战略、海峡两岸贸易产业整合、资源环境压力下贸易政策调整、贸易利益在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中的提升、反倾销与外商投资等重大现实政策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于立新 陈万灵
编 辑:蔡莎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7 贸易经济

 致谢

 导论

  一 引言

  二 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基本含义

   (一)立足于全球意识的开放战略升级

   (二)站在发展中大国新起点上的科学开放

   (三)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效益

   (四)营造更加有利于开放的国际环境

  三 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提出的必要性

   (一)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理性选择

   (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迫切需要

   (三)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优化外向型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的必要保障

   (四)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重要体现

  四 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内容*

   (一)调整传统外经贸政策,实施可持续贸易战略

   (二)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建立进出口技术性贸易措施

   (三)深入把握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和特点,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四)转变引资观念,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水平

   (五)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五 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实施的保障条件

   (一)努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调整贸易政策向竞争力导向转变

   (二)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三)要全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四)加强同周边各个经济体的经贸关系,强化区域经济合作

   (五)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安全体系

 第一章 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理论概述

  第一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

   一 “部分让利”初始开放阶段(1978~1991年)

   二 “互利”的全面开放阶段(1992~2000年)

   三 “共赢”的新型开放战略阶段(2001年至今)

  第二节 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内涵及意义

   一 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的理论内涵

    1.立足于经济全球化的开放战略

    2.国际责任不断增强的大国开放战略

    3.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深度开放战略

    4.兼顾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统筹开放战略

    5.兼顾本国利益和伙伴国利益的互利战略

   二 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大意义

    1.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创新了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基本准则

    2.互利共赢开放道路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必然发展趋势

    3.有助于中国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对外开放的可持续发展

    4.有利于提升中国经贸大国的形象

    5.有利于营造对外开放的外部和谐环境

    6.从容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的理论探讨

   一 实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微观基础

   二 中国开放理念的演变及互利共赢开放理念的形成

    1.早期探索对外开放的理念

    2.扩大对外开放的理念

    3.互利共赢开放理念的形成

   三 经济开放战略的理论框架

  第四节 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的战略目标

   一 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的质量

   二 形成开放型经济的新优势

   三 继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四 维护自身开放的利益和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第五节 互利共赢对外开放的战略方向

   一 高质量利用外资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 优化进出口结构和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三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四 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和加强自由贸易区建设

   五 培育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和提升要素质量

   六 加快内地对外开放速度和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第六节 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实施的措施

   一 突破传统开放理念和模式的束缚

   二 完善国内经济体制和保障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实施

   三 完善公平贸易政策和健全外贸运行监控体系

   四 促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第二章 国际分工价值链与中国贸易利益

  第一节 国际贸易利益的基本理论与“虚拟性”界定

   一 国际贸易利益的概念

   二 贸易利益“虚拟性”的界定

   三 国际贸易利益的计算方法

   四 国际贸易利益的理论综述与评析

    (一)古典国际贸易利益理论

     1.对贸易利益不同视角的考察

     2.从直接贸易利益向间接贸易利益的发展

    (二)新古典国际贸易利益理论

    (三)新贸易利益理论

     1.规模经济产生的贸易利益

     2.差别产品产生的贸易利益

     3.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产生的贸易利益

     4.技术进步所产生的贸易利益

     5.国家竞争优势所产生的贸易利益

    (四)马克思的贸易利益理论

    (五)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利益理论

    (六)贸易利益理论的最新发展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利益“虚拟性”的表现

   一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贸易利益“虚拟性”的表现

   二 中国对外贸易市场结构中贸易利益“虚拟性”的表现

   三 中国对外贸易方式中贸易利益“虚拟性”的表现

   四 中国对外贸易主体结构中贸易利益“虚拟性”的表现

  第三节 造成中国贸易利益“虚拟性”的原因分析

   一 宏观层面:贸易战略实施以及与贸易有关的国内政策调整不到位

    (一)贸易战略实施没有完全达到改善产业链要素的效果

     1.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不到位

     2.大经贸战略意识不足

     3.“以质取胜”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实施缓慢

     4.“走出去”战略刚刚起步

    (二)与贸易有关的国内政策调整不到位

   二 中观层面:行业协会对提高产业链控制力的作用有限

   三 微观层面:大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获得贸易利益有限

  第四节 中国分享对外贸易利益的模式与对策建议

   一 中国分享对外贸易利益的模式

   二 中国分享对外贸易利益的对策建议

    (一)宏观层面以提高产业链控制力为目标协调各项政策

    (二)中观层面应建立强有力的行业协会,促进产业链整合

    (三)微观层面要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第三章 中国外贸与外资政策协调性研究

  第一节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

   一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

   二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融合现象的理论解释

     1.放宽假设条件吸纳对方理论的部分内容

     2.在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下建立贸易和直接投资理论相融合的理论

    (二)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理论研究

     1.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理论发展

     2.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检验

     3.中国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研究成果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与投资一体化趋势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一 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国际发展趋势

    1.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加速器

    2.国际直接投资导致国际贸易产品结构的变化

    3.技术创新是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基础

    4.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模式变化的影响力继续增强

    5.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度不断上升

    6.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关联性增强

    7.动态利益成为各国参与贸易投资一体化追求的目标

   二 贸易投资一体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中国新一轮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力

   三 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中国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进程

    (一)独资方式和跨国并购已成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

    (二)国际产业转移发生重大变化

    (三)跨国公司投资管理当地化和系统化程度大大加强

    (四)跨国公司研发投入明显增加

  第三节 贸易投资一体化背景下中国外贸和外资政策的潜在问题

   一 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一)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集中在低技术和劳动密集的加工出口型领域

    (二)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数量和质量上发展不平衡

    (三)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十分有限

   二 “入世”后外贸政策存在与引资政策相冲突的方面

    (一)“入世”后中国进口反倾销与外资政策的潜在冲突分析

    (二)目前中国进口反倾销与外资政策的潜在冲突主要表现

  第四节 中国外贸和外资政策协调的目标和对策

   一 以遵守世贸规则、维护本国利益、创造良好环境为战略目标

   二 协调外贸与外资政策的新思路

    (一)借鉴跨国公司贸易与投资及其他相关政策一体化的思路和方法

    (二)创新投资和贸易流程

    (三)兼顾多方的利益得失

    (四)实施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均衡发展战略

    (五)通过提高国际贸易的开放度来影响国际直接投资

    (六)采取最优的国际经济资源的置换政策,以促进本国经济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三 增强外贸与外资政策协调性的具体措施

    (一)提升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模式的层次并实行竞争优势导向的外贸发展模式

     1.提升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模式的层次关键是加快加工贸易的升级转型

     2.实施竞争优势导向的外贸发展模式的关键是加快技术的开发、应用和对技术密集型外资的合理引导

    (二)外贸政策的制定应注重与外资政策的协调性

    (三)适应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新形势,把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新一轮招商引资的基础和工作重点,开放外资进入的新领域,加速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四)抓住跨国公司产业发展的全球梯度转移的契机,调整引资战略,重点引进世界百强跨国公司尤其是美、欧、日大型跨国公司投资重点行业

 第四章 中国进出口贸易与技术性贸易措施

  第一节 中国出口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分析

   一 中国出口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受损概况

    (一)出口产品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二)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

    (三)中国出口贸易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别状况

    (四)中国各地区出口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情况

   二 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问题分析

    (一)出口企业对WTO/TBT相关规则的信息不灵,缺乏有效的应对解决手段

    (二)产品技术水平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导致国内现行标准低,不能满足出口国际市场的需要

    (三)发达国家加强贸易保护和提升技术标准

    (四)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不强

  第二节 中国进口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问题及分析

   一 中国进口技术性贸易措施

    (一)对进口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技术标准战略意识不强

    (二)国家技术法规体系不完善,制定程序和管理工作亟待规范

    (三)技术标准总体水平不高,合格评定程序不健全,环境、卫生和动植物检验方面措施尚不完善

   二 进口技术性贸易措施建立进程中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进口技术性贸易壁垒门槛低,进口产品不符合国际标准的问题比较严重

    (二)中国环境标准低,进口管理相对混乱,致使大量废弃物和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进入,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生态环境

  第三节 中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

   一 加强中国出口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一)以统一化、简明化、规范化为目标,对国内相关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制度进行改革,为中国出口企业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

     1.进一步健全和规范中国技术法规的发布通报体系

     2.简化中国技术标准的编号体系

     3.为企业获取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信息创建通畅的渠道

    (二)提高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进一步改变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水平

     1.根据中国行业技术发展状况,全面提高中国整体技术标准水平

     2.鼓励有实力的出口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满足出口国际市场的需要

     3.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改变出口商品结构

    (三)不断追踪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动向,加强对国外主要标准法规的分析研究,为国内企业的有效应对提供对策建议

     1.积极收集国外有关技术壁垒的资料,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分析,开展政策性研究

     2.针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加强审议和评议工作

    (四)充分发挥政府及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职能

     1.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

     2.社会中介部门提供信息技术服务

   二 加强中国进口技术性贸易保护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树立标准化意识,积极推行技术标准化战略

     1.加强对技术标准制定工作的统一协调管理

     2.增加对技术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的经费投入

    (二)建立健全中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1.参照国际规范建立和完善中国技术标准法规体系

     2.完善中国产品认证制度,与国外权威认证机构建立互认机制

    (三)构筑绿色贸易壁垒,防止国外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和产业向中国转移

     1.构筑绿色贸易壁垒,严禁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进口到中国

     2.调整外资政策,防止发达国家利用国际投资向中国转移“两高一资”产业

    (四)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第五章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中国的技术进步

  第一节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基本理论

   一 新阶段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

   二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理论综述

    (一)技术外溢的概念界定

    (二)技术外溢的理论发展

     1.国外关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理论探讨和研究成果

     2.中国关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研究进展

   三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作用机制

    (一)示范与模仿

    (二)产业联系

    (三)人力资本流动

  第二节 中国来自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效应评估

   一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是获取国际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

   二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对中国技术进步的积极效应分析

    (一)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促进效应

    (二)对中国产业的关联溢出效应

    (三)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技术外溢效应

    (四)人力资源开发与流动效应

   三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技术输出方的限制因素分析

     1.跨国公司内部技术控制的约束

     2.跨国公司母国政府技术保护主义的限制

    (二)技术输入方的限制因素分析

     1.中国国内企业自身的限制

     2.中国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

  第三节 中国技术进步的模式和实证分析

   一 “外资介入型”技术进步模式选择的依据

   二 关于建立中国企业消化吸收机制的分析

    (一)中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机制的缺陷

    (二)消化吸收机制建设的理想模式

   三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与启示

    (一)外资促进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阶段分析

     1.由被动的技术转让调整为主动的技术投入

     2.由单纯的技术转移调整为研究开发型战略

     3.加强了技术转移与配套产业发展的结合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启示

     1.引入竞争

     2.加强与外资汽车企业的产业关联

     3.政策规范的适时引导

  第四节 在开放战略中实现中国技术进步的对策建议

   一 政府层面:完善激励机制和促进跨国公司技术流入

   二 市场层面:诱导跨国公司技术升级和技术外溢

   三 企业层面:创新突破与跨国公司合作竞争

 第六章 引进外商投资与实施反倾销调查措施的协调

  第一节 引进外商投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我国实施反倾销调查前后利用外资政策回顾

   二 实施反倾销调查前后的外国对华投资状况分析

    (一)外国对华投资概况分析

    (二)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发展趋势分析

   三 进口反倾销调查对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影响的基本评估

  第二节 反倾销调查措施对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影响的机理分析

   一 外商直接投资数量的协调器:反倾销措施与跨国直接投资流量分析

   二 外商直接投资质量的协调器:反倾销措施与跨国直接投资结构分析

   三 中国实施反倾销调查措施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效应分析

  第三节 反倾销调查与吸引外资政策的冲突与协调

   一 反倾销调查与外资政策潜在冲突分析

    (一)外资政策重点转向吸引跨国公司后的引资效应分析

     1.引资政策重点转移带来外商投资来源结构与波动变化的分析

     2.影响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决定因素是多重的

    (二)实施反倾销措施引起的跨国公司投资行为的变化

     1.受到反倾销调查的跨国公司投资行为的变化

     2.反倾销措施的实施与引资政策的潜在冲突分析

   二 寻求解决反倾销与引资冲突的政策着眼点

    (一)政策导向:贸易与投资关系良性互动的政策理论内涵

     1.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约束模型

     2.综合政策因素对内部贸易的约束

     3.通过博弈寻求反倾销与引资政策,在新的利益均衡点上趋向一致

    (二)反倾销与引资政策协调的基础:合理约束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度

     1.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一体化形式——内部贸易

     2.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使得贸易投资更趋复杂

     3.确立贸易与投资包容关系的政策依据

     4.协调贸易与投资互动关系的政策依据

 第七章 资源环境从紧条件下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含义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及含义

     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

     2.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含义

    (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二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述评

    (一)自由贸易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自由贸易对一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2.自由贸易对于一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影响

    (二)环境管制对比较优势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1.环境管制对一国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

     2.环境管制对一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三)贸易产品资源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

     1.以投入产出法研究对外贸易与资源环境成本关系问题

     2.环境成本内部化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四)环境管制对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五)国际贸易中跨国污染相关问题研究

  第二节 中国外贸与资源环境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 中国外贸发展与资源环境现状

   二 中国外贸与资源环境中存在的不可持续问题分析

    (一)中国的贸易模式带有“环境价值输出”特征

    (二)中国贸易中“环境价值输出”导致过度贸易

    (三)贸易条件持续恶化不利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四)中国加工贸易粗放增长模式亟待转变

    (五)跨国污染转移导致中国环境容量状况严峻

     1.国外通过出口向中国转移污染产品和有害废弃物

     2.国外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向中国转移污染企业

    (六)绿色贸易壁垒体系建设滞后影响贸易发展可持续

  第三节 贸易可持续发展相关国际规则及国际经验

   一 与贸易相关的旨在保护环境的国际法律、规则和公约

    (一)WTO若干协定中对环境与贸易问题的规定

     1.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的规定

     2.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中涉及环境问题的规定

    (二)与贸易有关的旨在保护环境的MEAs

    (三)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制度

   二 发达国家保障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一)日本保障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有关节能的法律

    (二)美国保障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排污权交易制度

    (三)欧盟保障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排污收费制度

    (四)欧盟保障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税的征收

    (五)发达国家保障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财政税收优惠

  第四节 探索中国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 营造有利于中国外贸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坚持实行有协调的自由贸易政策

    (二)完善贸易环境法规,保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四)积极开展国际环境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 促进中国贸易增长方式由环境输出型向生态修复型转变

   三 建立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与提高出口品资源要素价格补偿

   四 促进加工贸易升级转型与降低环境容量消耗

   五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六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绿色贸易壁垒体系

 第八章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研究

  第一节 服务外包及产业竞争力理论观点综述

   一 服务外包的概念及分类

    (一)外包及服务外包的概念

    (二)服务外包的分类

   二 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

    (二)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三 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

  第二节 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趋势及竞争力特点

   一 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趋势及竞争力特征

    (一)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二)全球服务外包业务的结构趋于优化

    (三)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发展规律

   二 国际主要接包国提升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先进经验

    (一)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模式

     1.合理的业务选择和精准的市场定位

     2.有利于服务外包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

     3.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培养

     4.与外包产业发展相关的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建立

    (二)爱尔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模式

    (三)菲律宾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模式

  第三节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特点

   一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总体状况

    (二)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分布现状

    (三)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区域布局

   二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发展特点

    (一)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增速快,但总体规模偏小

    (二)人力资源丰富,但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匮乏

    (三)服务外包层次低,业务范围狭小,且以在岸外包为主

    (四)中国服务外包区域分布均匀,但竞争力发展并不平衡

  第四节 国内若干城市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发展状况

   一 部分试点城市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发展状况

    (一)北京市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发展状况

    (二)大连市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发展状况

    (三)西安市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发展状况

    (四)深圳市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发展状况

    (五)广州市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发展状况

   二 非试点城市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发展状况——以宁波市为例

    (一)宁波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二)宁波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经济基础

    (三)宁波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发展现状

    (四)宁波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发展的优势分析

     1.经济实力雄厚且外向型经济显著,具备承接服务外包产业的良好基础

     2.区位优势明显,且基础设施较为完备

     3.软件学历教育发展迅速,生源丰富,人力成本相对较低

     4.政府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比较重视,并加大扶持性财政投入

    (五)宁波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面临的问题

     1.服务外包产业起步较晚,且战略意识需加强

     2.现有的服务外包企业规模较小,行业中缺少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领军企业

     3.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

     4.政府公共服务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配套政策的执行与落实力度有待加大

     5.文化底蕴和氛围也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六)宁波发展服务外包的重点产业定位及对策研究

     1.把握港口地域优势,以传统制造业带动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2.积极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实现政府工作的高效性

  第五节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发展的SWOT分析

   一 优势(Strength)因素分析

    (一)社会稳定,经济环境良好

    (二)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进

    (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

    (五)我国作为东亚服务外包市场的主要接包国,具有比较优势

   二 劣势(Weakness)因素分析

    (一)服务外包产业起步较晚,且意识淡薄

    (二)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公司规模较小

    (三)人才结构欠合理,缺乏中高端专业技术人才

    (四)语言水平有待提高,沟通能力尚需改善

    (五)知识产权保障措施存在漏洞

    (六)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全球服务外包营销经验有限

   三 机会(Opportunity)因素分析

    (一)中国日益增长的庞大内需市场和积极扩大内需的政策

    (二)后危机时代给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了契机

    (三)奥运会和世博会在华举办快速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带来巨大商机

   四 威胁(Threat)因素分析

    (一)次贷危机使得全球经济放缓

    (二)人民币升值等汇率风险及劳动力成本上升

    (三)新兴服务外包接包国的竞争

  第六节 加快提高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一 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判断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判断

    (二)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三)结合对外发包方的实际需求,制定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是有效提高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基本思路

   二 中国促进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深化对服务外包的认识,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服务外包业

    (二)积极有序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转移,延长利用外资产业链

    (三)调整和完善服务外包税收制度,强化服务外包统计体系建设

    (四)加大对服务外包产业的投融资支持力度

    (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六)大力培养满足服务外包产业需求的人才

    (七)重点培育国内服务外包试点城市,发挥示范效应

    (八)扩大服务外包业务规模,打造服务外包知名品牌

    (九)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合作

    (十)扶植龙头企业,真正实现服务外包产业化

 第九章 区域经济合作与构建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的演变

   一 理论分析的起点:概念的引出与界定

    (一)区域概念的引出

    (二)区域经济合作概念的界定

    (三)区域经济合作形式的内涵与外延

     1.区域经济合作形式的内涵

     2.区域经济合作形式的外延

   二 完全竞争模型——传统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及其局限

    (一)关税同盟对贸易流量的影响: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

    (二)关税同盟对世界福利的影响:生产效应、消费效应和贸易条件效应

    (三)传统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的局限

   三 不完全竞争模型——修正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一)规模经济效应与大市场理论

    (二)关税同盟的其他动态效应:竞争促进效应与投资刺激效应

    (三)关税同盟理论的现实性思考:对较成功的关税同盟组建条件的概括

   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的新进展

    (一)博弈方法的引进:关税同盟的非合作博弈模型

    (二)克鲁格曼的贸易集团模型

    (三)其他与区域经济合作相关的理论探讨

  第二节 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一 全球化趋势与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一)大势所趋: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的蓬勃发展

    (二)从全球视角看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二 特殊背景:从自身角度看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一)中国内地与港澳台:由缺乏正式机制的区域经济合作到CEPA和ECFA的签订

    (二)中国与东亚:在互动中推进的区域经济合作

    (三)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功能性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

    (四)中国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1.西南地区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次区域经济合作

     2.西北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3.东北的图们江地区开发合作

  第三节 中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分析

   一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成的一般性动因

    (一)生产要素在国家(地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动因

    (二)地缘优势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

    (三)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防御战略和追随效应是部分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成的原因

   二 中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外部因素

     1.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的对内相容性与对外排他性效果凸显

     2.世界多边贸易体制(WTO)与区域经济合作并驾齐驱

     3.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是今后开辟海外市场、拓展外贸空间的关键所在

    (二)影响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内部因素

     1.“走出去”战略的需要

     2.从区域经济合作视角,对西部开发进行重新定位

  第四节 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一 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简析

    (一)欧盟模式的经济条件基础分析

    (二)北美模式的垂直分工成效评估

    (三)亚太非体制合作模式的剖析

    (四)南南低层次水平分工模式的探索

   二 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与模式的比较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二)四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比较

   三 对中国选择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启示

    (一)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地区经贸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三)“增长三角”是一种有效的合作途径

    (四)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经济融合度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效有直接联系

    (五)由单一重心的模式向多元重心的模式过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第五节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目标和模式选择

   一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目标

    (一)根植本土,加快大中国经济区的合作进程

    (二)立足亚洲,谋求与周边国家形成区域或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1.重中之重——东亚区域合作

     2.最具潜力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东北亚经济合作

     3.凭借西部地区地缘、族缘优势,同中亚、南亚等周边国家开展区域经济合作

    (三)突破疆界,跨越洲际,构筑全球合作网络

   二 模式选择与具体措施

    (一)采取不同层次的经济合作同时并举、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

    (二)顺应时代潮流,实现由单一重心模式向多元重心模式的转变

    (三)推动开放模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探寻共同利益的结合点

    (四)对外区域经济合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在宏观层面上,发挥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合作框架时的主导作用

     2.在微观层面上,通过跨国经营发挥企业的微观主体作用

     3.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

     4.与国际惯例接轨,按市场经济规则办事,舍近利而求远利

 第十章 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探讨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的相关理论和影响机制

   一 相关理论综述

    (一)产业结构理论的演进及国家间产业结构变动的相互影响观点的提出

    (二)以“雁行模式”理论为代表的对区域产业结构联动的研究

    (三)国际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对产业结构理论的拓展

    (四)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对区域内贸易和产业结构影响的探讨

    (五)新时代背景下对产业结构的国际性波及和关联互动的研究

   二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和区域产业结构互动的关联机制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1.产业结构演化的初始条件

     2.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变动对一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3.自觉调整因素

    (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互动机制*

     1.区域内国际贸易

     2.区域内国际投资

  第二节 中、日、韩三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及相互影响

   一 中、日、韩三国的产业结构发展概况

    (一)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发展概况

    (二)中、日、韩三国的产业结构概况

   二 中、日、韩产业结构演进的相互影响

    (一)中、日、韩三国不同时期的产业政策与主导产业

     1.中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

     2.日本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产业政策与主导产业的演进过程

     3.韩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政策与主导产业的演进过程

    (二)中、日、韩三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相互影响

   三 中、日、韩三国产业结构发展的衔接性与竞争性

  第三节 中、日、韩三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互动机制分析

   一 区域内相互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关联互动的促进作用

    (一)相互贸易的发展对产业结构关联互动的作用机制

    (二)区域内相互贸易的发展加深了中、日、韩三国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区域内贸易倾向指数Pij=Tij/Mj,是衡量区域内贸易倾向的指标(注:Anderson and Norheim,1993)。Tij是i对j的出口占i国GDP比例,Mj是j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区域内贸易倾向指数数值越大,区域内贸易的倾向越强。">*的提高表明区域内市场的机制性联合程度加深

    (四)区域内各国产业结构调整在贸易结构变化上的反映

     1.中、日、韩相互贸易中商品结构的变化

     2.中、日、韩相互贸易中商品结构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二 区域内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互动的作用分析

    (一)区域内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互动的作用机制

    (二)中、日、韩三国相互投资的发展使三国产业结构相互依存、互动的关系不断加深

    (三)投资领域、投资地域分布及投资战略呈现产业整合的特点

     1.投资行业相对集中于制造业,投资领域呈现较强的互补性

     2.日、韩在华投资地域分布中体现了形成一定程度的产业集聚的特点

     3.跨国投资由建设组装加工基地向本土化转变,使国内的分工与生产体制向海外延伸,最终形成突破国界的系列产业链

     4.投资企业和投资项目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投资结构的升级,使产业分工呈现由传统的垂直一体化向水平一体化转变的趋势

  第四节 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 中、日、韩三国产业结构升级所面临的不同选择

   二 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立足区域经济视野,将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二)顺应知识经济发展潮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三)利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互动机制,围绕结构升级理顺产业承接关系

     1.在对外贸易方面,应进一步扩大区域内贸易的发展,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2.在国际直接投资方面,应致力于提升区域内产业合作的层次和深度,围绕结构调整的需要理顺产业承接关系

     3.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协调起来,发展跨国经营,实现双向转移

    (四)立足东北亚,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十一章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战略规划

  第一节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二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对非投资额增长迅速,投资领域不断扩大

    (二)民营企业成为投资非洲的重要主体

    (三)中国对非洲投资的规模逐渐加大

    (四)中国对非洲投资项目运营效益良好

  第二节 促进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 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开拓非洲投资市场

    (一)“走出去”开放战略推动中国企业走向非洲,投资创业

    (二)中非合作论坛和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促进了中国对非洲投资的纵深发展

   二 非洲国家鼓励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

    (一)非洲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动因

     1.外国直接投资有助于弥补非洲各国建设资金不足的状况

     2.通过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实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向东道国扩散

     3.外国直接投资有助于提高非洲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4.外国直接投资有助于非洲国家实现减贫

    (二)非洲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措施

    (三)非洲国家期待更多的中国投资流入

   三 非洲宏观环境与投资前景趋好

   四 中非长期以来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助于中国企业开展对非投资

  第三节 制约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非洲国家的宏观经济、政治和安全形势不稳定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投资风险

    (二)贫困和市场狭小增加了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市场风险

    (三)基础设施落后增加了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运营成本

    (四)人力资本发展滞后制约了中国企业对非洲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

    (五)中国政府对企业开拓非洲的战略规划和宏观调控有待加强

   二 非洲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制约因素调查

  第四节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战略规划

   一 谨慎选择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国别

    (一)优先选择经济发展、商业环境和全球竞争力位居非洲前列的国家

     1.非洲经济发展的引擎

     2.非洲商业环境较好的国家

     3.非洲全球竞争力较强的国家

    (二)按照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动机选择相应的国家

    (三)尽量避开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脆弱的国家

   二 重点选择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优先领域

    (一)农业及资源领域

     1.农业领域

     2.资源开发领域

    (二)制造业领域

     1.家电产业

     2.纺织产业

     3.汽车产业

    (三)服务业领域

     1.金融服务业

     2.电信服务业

    (四)医药领域

   三 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路径选择

    (一)理论依据

     1.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

     2.企业国际化四要素模型

    (二)现实选择

   四 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

    (一)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层面

    (二)企业外部投资决策层面

   五 中国政府推动企业对非洲投资的策略选择

 第十二章 推进海峡两岸机电产品贸易与产业整合的对策

  第一节 海峡两岸机电产品贸易现状

   一 两岸机电产品贸易增速与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保持同步增长

    (一)两岸机电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二)两岸机电产品贸易与总出口呈正相关增长趋势

   二 两岸机电产品贸易不平衡与双方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分析

    (一)两岸机电产品贸易不平衡

    (二)机电产品贸易不平衡与两岸产业结构互补性相悖

  第二节 海峡两岸机电产业整合与投资特点

   一 两岸机电产业整合重点在电子信息制造业分工与合作

    (一)电子信息制造业居台商对大陆投资首位

    (二)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分工整合与投资发展特点

   二 台商投资大陆区位选择重在整合区域机电产业优势资源

    (一)珠江、长江三角洲是台商投资整合大陆机电产业的首选区域

    (二)广东IT产业呈现两岸机电产业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第三节 扩大两岸机电产品贸易与产业整合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 互信不足导致两岸合作及投资受限

    (一)中国台湾目前虽然深处经济一体化滞后困境,但仍严格控制高端机电技术项目向大陆投资

    (二)对台商投资大陆规模设限,成为两岸机电产业整合的最大障碍

   二 前期两岸“三通”受限阻碍了机电产业整合优势的发挥

    (一)前期“三通”受阻,影响到两岸机电产业的进一步整合

    (二)两岸直接“三通”解决之前,大大阻碍了两岸机电产业整合优势的发挥

   三 尚未形成制度性的互利合作机制,大大阻碍了两岸机电产品贸易规模扩大

    (一)缺乏制度性互利合作机制,阻碍了两岸机电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

    (二)海峡西岸对台湾机电产品贸易的吞吐作用受阻,使得两岸贸易规模扩大的物流潜力尚未充分发挥

   四 两岸技术与人才优势未能在机电产业整合中得到良好发挥

    (一)台湾适用型技术优势产品可以弥补大陆机电产业竞争力不足

    (二)大陆在基础研究和科研领域的人才储备,可以为两岸机电产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发展提供支撑

  第四节 促进两岸机电产品贸易与产业整合的思路

   一 构建扩大两岸机电产品贸易的物流示范区

    (一)确立先易后难的海峡两岸机电产业整合的总体战略目标原则

    (二)构建以物流为先导的闽台海峡经济合作枢纽港,以扩大两岸机电产品贸易规模

   二 构建两岸机电产业整合及主导产品分工明确的合作区域

    (一)打造以精密机械与新型信息产品为主导的长三角两岸机电产业整合核心区域

    (二)完善以家电通信类电子产品为主导的珠三角两岸机电产业整合重点区域

   三 提高两岸机电产品竞争力的结构调整

    (一)以提高竞争力为导向的结构调整政策,将促使两岸机电产业优势互补

    (二)明确技术交流合作政策目标,促进两岸机电产业结构升级

   四 借助ECFA签署的有利时机,促进两岸机电产业合作发展

 第十三章 我国汇率制度、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第一节 汇率制度、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

   一 汇率制度与资本账户开放概述

    (一)汇率制度的分类

    (二)资本账户开放的含义

   二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含义

    (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内容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

   三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的适用

    (一)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适合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的理由

     1.我国目前已属于开放型经济

     2.我国目前属于发展中经济体

     3.我国的总供给曲线比较平

     4.我国利率具有一定的市场特征

    (二)我国的IS、LM、BP曲线的形状

  第二节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与资本账户开放情况

   一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前四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84年)

     2.第二阶段(1985~1990年)

     3.第三阶段(1991~1993年)

     4.第四阶段(1994~2005年)

    (二)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新阶段

    (三)此轮汇率改革主要评判

     1.回归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引入参考一篮子货币

     3.一次性小幅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

   二 我国资本账户管制与开放的实践情况

    (一)中国目前资本项目开放状况

     1.直接投资

     2.证券投资

     3.其他投资

    (二)我国资本项目对热钱的实际管制效果分析

  第三节 汇率制度与资本账户管理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分析

   一 1998~2002年货币政策及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有效性分析

    (一)1998~2002年货币政策内容

     1.大幅度降低利率,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2.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灵活调控基础货币

     3.取消贷款限额控制,灵活运用信贷政策,调整贷款结构

     4.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

     5.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二)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1998~2002年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 2003~2007年货币政策及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有效性分析

    (一)2003~2007年货币政策内容

     1.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2.加强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调控基础货币的能力

     3.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4.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

    (二)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2003~2007年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 我国汇率制度及资本账户开放状况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

    (一)迅速增加的外汇储备导致执行货币政策时存在一定难度

    (二)加强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货币政策独立性降低

    (三)货币政策目标双重化,增加了实现政策目标的难度

    (四)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削弱

    (五)资本项目管制的不断放松对货币政策运用提出更高的挑战

    (六)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变化引起社会资金分配结构的变化

  第四节 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汇率制度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对策

   一 进一步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一)现行汇率制度面临的新问题

     1.货币篮子的币种选择及其权重的确定相当困难

     2.产生升值预期

     3.来自国外的进一步改革汇率机制的要求

    (二)进一步改革,形成真正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进一步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

     2.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弹性空间

     3.深化基准汇率生成方式

     4.调整外汇市场干预方式

     5.提高汇率安排的信息透明度

     6.稳步推进相关配套改革措施

   二 循序渐进,逐步开放资本账户

    (一)资本账户开放的风险

     1.引发逆向选择,增加道德风险

     2.可能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和证券市场的动荡

     3.资本账户开放后引起的大规模资本流出入导致实际汇率的变化,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国际收支状况

    (二)开放资本账户应掌握的原则

     1.掌握资本账户开放的主动权

     2.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开放模式

     3.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三)循序渐进、逐步开放资本账户

     1.合理确定并灵活调整资本项目开放顺序

     2.逐步实现开放的主要内容

     3.积极推进配套改革

     4.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三 合理安排汇率制度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的时序

    (一)弹性汇率制度是资本账户开放的重要前提

    (二)逐步开放资本账户是完善汇率机制的重要内容

 第十四章 人民币国际化及其路径与策略选择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相关探讨概述

   一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提出背景

   二 人民币国际化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二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我国经济核心竞争力不明显,导致人民币国际化迟滞

    (二)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仍不完善,大大制约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三)美元的地位仍不可动摇,影响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 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

    (一)本币国际化将导致我国外汇资产贬值

    (二)本币国际化将使我国陷入“特里芬困境”

    (三)本币国际化将加大金融监管的难度

    (四)本币国际化将产生放大人民币汇率风险的效应

   二 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

    (一)获得铸币税收益

    (二)推动国际贸易和海外投资的发展

    (三)优化我国外汇储备结构

    (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条件

   一 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本币地位提高是人民币国际化必要条件

   二 稳定政局和良好国家信用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实基础

   三 与周边国家紧密经贸往来及货币互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

   四 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元的冲击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契机

   五 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条件

  第五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安排

   一 加快实现以人民币周边贸易结算为基础的人民币周边国际化

    (一)人民币周边国际化现状

    (二)人民币周边国际化是为下一步人民币区域国际化奠定基础

   二 推动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实现人民币区域国际化

    (一)货币区域国际化的国际经验借鉴

    (二)区域国际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阶段

    (三)东亚货币合作是人民币区域国际化的关键所在

    (四)人民币区域国际化任重道远

   三 以人民币区域国际化为基础,逐步推进本币国际化

  第六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选择

   一 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

    (一)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二)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二 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

    (一)扩大人民币境外流通的规模,提高流通水平

    (二)稳定的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三)充足的外汇储备及较强的国际清偿能力

    (四)完善的汇率调节机制

   三 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

    (一)充分发挥上海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核心作用

    (二)积极利用香港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桥头堡”区位优势

    (三)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风险及监管

[1]胡鞍钢:《中国崛起与对外开放:从世界性开放大国到世界性开放强国》,《学术月刊》2007年第9期。

[2]胡鞍钢、门洪华:《对中国加入WTO的再评价:中国如何全面开放、全面参与、全面合作、全面提升》,《国情报告》2006年第29期。

[3]胡艺、陈继勇:《迈向互利共赢的开放之路》,《亚太经济》2008年第6期。

[4]江小涓:《开放兼容才能强国》,2008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5]李俊:《要素视角下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新思路》,《对外贸易实务》2008年第10期。

[6]李安方:《探索对外开放的战略创新——“新开放观”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内涵》,《世界经济研究》2007(a)年第3期。

[7]李安方:《互利共赢与开放的战略创新》,《社会科学》2007(b)年第11期。

[8]裴长洪:《中国建立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演进轨迹及特征评估》,《改革》2008年第9期。

[9]唐任伍、马骥:《中国对外开放30年回顾及争论辨析》,《改革》2008年第10期。

[10]张幼文:《当代国家优势:要素培育与全球规划》,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11]张幼文:《要素集聚:中国在全球化经济中的地位》,2006年6月5日《文汇报》。

[12]张永胜:《互利共赢的博弈论分析》,《学术论坛》2008年第12期。

[13]〔美〕丹尼·罗德里克:《新全球经济与发展中国家——让开放起作用》,王勇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14]〔美〕艾克斯罗德(Axelrod,Robert):《对策中的制胜之道——合作化的进化》,吴坚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原著: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Arts & Licensing International,Inc.1984。

[15]〔美〕布坎南(Buchanan,James M.):《自由、市场和国家》,吴良健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16]Hirschman,A.O.,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1]于立新、杨婧:《“十一五”利用外资中的区域协调与引进技术目标定位》,《中直党建》2006年第6期。

[2]于立新、杨婧:《人民币汇率与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协调》,《国际贸易》2006年第8期。

[3]王永齐:《对外贸易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因果关系的检验》,《世界经济》2004年第11期。

[4]王新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的利益分配》,上海三联书店,1989。

[5]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6]田文:《产品内贸易模式的决定与利益分配研究》,《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7]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世界经济》2006年第5期。

[8]卢峰:《产品内分工》,《经济学》2004年10月第四卷第一期。

[9]包群、许和连、赖明勇:《出口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10]刘恕:《徐冠华访谈: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为何不足》,2006年6月19日《科技日报》。

[11]江小涓、杨圣明、冯雷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Ⅰ、Ⅱ、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001,2003。

[12]孙敬水、殷宝庆:《发达国家行业协会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地位、作用及对中国的启示》,《管理现代化》2004年第1期。

[13]佟家栋:《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与经济利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4]余晖:《WTO体制下行业协会的应对策略——以反倾销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3期。

[15]沈利生、吴镇宇:《外贸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16]张二震、马野青、方勇:《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中国的战略》,人民出版社,2004,第1版。

[17]张二震:《国际贸易的发展利益及其实现机制》,《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18]张蕴岭主编《开放、竞争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19]张燕生:《环渤海地区的对外经贸区域战略》,《国际贸易》2006年第8期。

[20]张曙宵:《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第1版。

[21]孟卫东、吕臻:《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高新技术核心竞争力研究》,《科技进步与创新》2006年6月号。

[22]胡昭玲:《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研究综述》,《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23]徐光耀:《中国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2期。

[24]高敬峰:《外国产品内分工理论研究综述》,《经济纵横》2007年2月刊创新版。

[25]曹明福、李树民:《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利益来源:比较优势、规模优势和价格倾斜优势》,《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0期。

[26]曹明福、李树民:《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利益得失》,《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6期。

[27]章江益、张二震:《产业价值链全球布局条件下贸易利益分配问题新探——兼论中国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利益》,《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28]慕海平:《寻找竞争力的支点》,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第1版。

[29]裴长洪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0]熊性美、戴金平等:《当代国际经济与国际经济学主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1]樊纲、关志雄、姚枝仲:《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2006年4月,工作论文系列。

[32]薛国琴:《国际贸易与国际产业链的互动效应——对现阶段中国制造业结构选择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33]薛荣久主编《国际贸易》,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3,第1版。

[3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

[35]〔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97。

[36]〔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9。

[37]〔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1997。

[38]〔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胡企林、朱泱译,商务印书馆,1991。

[39]〔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第五版),海闻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0]〔美〕保罗·克鲁格曼主编《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海闻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1]Alan V.Deardorff,“The Gains from Trade in and out of Steady-State Growth”,Oxford Economic Papers(Jul.,1973).

[42]Alan V.Deardorff,“Fragmentation in Simple Trade Models”,mimeo,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8.

[43]Avinash K.Dixit,Gene M.Grossman,“Trade and Protection with Multistage Production”,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49,No.4.(Oct.,1982).

[44]Hummels,Davide,Dana,Rapoport and Kei-Mu,Yi,“Vertical Specialization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4).

[45]Krugman,Paul R,“Does Third World Growth Hurt First World Prosperity”,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4(72).

[46]MzrcJ.Melitz,“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Econometrica,2003(71),No.6.

[47]Mazumdar,J.,“Do Static Gains from Trade Lead to Medium-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2(2).

[48]Melvin,J.R,“Intermediate Goods,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and Gains from Trad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9(83).

[49]William A.Kerr,“International Harmonization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International Law and Trade Policy,2006,Vol.7.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www.mofcom.gov.cn。

[2]海关统计资讯网:www.chinacustomsstat.com/customsstat/。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站:www.most.gov.cn。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

[5]世界贸易组织网站:www.wto.org。

[1]〔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周宝廉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2]王子先、杨正位、宋刚:《促进落地生根——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国际贸易》2004年第2期。

[3]王允贵:《贸易条件持续恶化——中国粗放型进出口贸易模式亟待改变》,《国际贸易》2004年第6期。

[4]王永、江耀生:《论经济全球化下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经济师》2003年第1期。

[5]王志乐:《2002~2003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6]王晓曦:《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发展与变迁》,《商业研究》2003年第10期。

[7]王福军:《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国际生产的一般理论述评》,《国际经贸探索》1999年第1期。

[8]牛向东:《从关注出口额转向——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的新特点及思考》,《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6期。

[9]尹翔硕:《贸易结构更为重要——中国外贸依存度及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与不对称》,《国际贸易》2004年第3期。

[10]石才良:《贸易自由化、产业保护与中国关税政策选择》,《当代财经》2003年第7期。

[11]石洪涛:《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中国崛起的碰撞》,《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3年第4期。

[12]冯宗宪、柯大钢:《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壁垒——变动效应·影响分析·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3]曲如晓、潘爱玲:《论欧盟对外贸易政策的保护性》,《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12期。

[14]朱玉杰、于懂:《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10期。

[15]任烈:《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

[16]江小涓:《中国出口增长与结构变化: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

[17]江小涓:《吸引外资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和研发能力提升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第3期。

[18]江小涓:《向重化工业领域延伸——2003~2004年外商在华投资新特点及新趋势》,《国际贸易》2004年第4期。

[19]江小娟、杨圣明、冯雷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Ⅰ、Ⅱ、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001,2003。

[20]杨大凯、刘庆生、刘伟:《中级国际投资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1]杜江:《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天津商学院学报》2003年9月。

[22]杜江:《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2年第8期。

[23]李启:《新世纪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中国的对策》,《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

[24]李坤望、刘重力主编《经济全球化:过程、趋势与对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5]杨迤:《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相关分析》,《国际经济》2000年第2期。

[26]李俊、冉福祥、田明华:《国际贸易政策保护性研究及中国的对策》,《科技与管理》2003年第2期。

[27]肖锐:《对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思考》,《行政论坛》2003年第1期。

[28]吴先明:《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触合发展趋势》,《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6期。

[29]吴进红、张为付:《从贸易保护到投资保护》,《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30]佟家栋:《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与经济利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1]张二震、马野青、方勇等:《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中国的战略》,人民出版社,2004。

[32]张为付、吴进红:《商品贸易、要素流动与贸易投资一体化》,《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5期。

[33]张为付、武齐:《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9期。

[34]张碧琼:《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35]陈文敬等主编《中国面对的贸易壁垒——多边贸易体制与“入世”》,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9。

[36]陈东:《论WTO框架内贸易保护体系之重建》,《现代财经》2002年第11期。

[37]陈洁蓓、张二震:《从分歧到融合——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的发展趋势综述》,《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38]陈晓红:《利用外资与中国外贸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北方经贸》2004年第5期。

[39]冼国明、严兵、张岸元:《中国出口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1983~2000年数据的计量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40]冼国明、张岩贵主编《跨国公司与民族工业》,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41]胡方:《日美经济摩擦的理论与实态——中国对日美贸易的对策与建议》,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42]胡峰、刘海龙:《跨国公司的海外拓展及并购在跨国公司在华发展中的作用》,《燕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43]神玉飞:《外资流入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6期。

[44]骆林勇:《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方式的影响》,《对外经贸实务》2003年第1期。

[45]黄河:《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比较优势下的触合》,《国际经贸探索》2002年第2期。

[46]曹凯:《从欧盟一体化看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47]商务部研究院产业投资趋势调研课题组:《跨国公司对华产业投资趋势》,《中国对外贸易》2005年第3期。

[48]梁志成:《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型关系——对芒德尔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的重新思考》,《经济评论》2001年第2期。

[49]隆国强:《十大应对策略——中国直面国际贸易摩擦高发期》,《国际贸易》2003年第12期。

[50]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1]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1促进关联》,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52]程惠芳、张孔宇、余杨:《公司内贸易与跨国公司内生增长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9期。

[53]〔美〕道格拉斯·A.欧文:《备受非议的自由贸易》,陈树文等译,中信出版社,2003。

[54]谢冰:《外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及其实证分析》,《经济评论》2000年第4期。

[55]强永昌:《战后日本贸易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6]〔美〕Dominick Salvatore:《国际经济学》(第五版),朱宝宪、吴洪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7]Amiti,Mary and Katherine Wakelin,“Investment Liber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October,2003.

[58]Massimo Motta and George Norman,“Does Economic Integration Cau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November 1996,Vol.37,No.4.

[59]Masahiro Kawai,“Trade and Investment Integration for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A Case for the Trade-FDI Nexus”,University of Tokyo,2004.

[60]Scherer,F.M.,“Competition Policy Convergence:Where Nex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empirica 24.

[1]世界贸易组织网站:www.wto.org。

[2]联合国贸发会网站:www.unctad.org。

[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www.mofcom.gov.cn。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

[5]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网站:www.sourceoecd.com。

[1]方留、赵金华:《中国对外贸易中技术标准的建设与创新论析》,《财贸研究》2003年第3期。

[2]冯光明:《八成洋品牌不合格为谁敲响警钟》,2007年1月5日《上海证券报》。

[3]刘建国、贾德·戴蒙:《全球化下的中国环境——中国与世界各地如何相互影响》,《中国环境保护绿皮书〈2005: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李舒心、贺光明、王如松译自Nature杂志,2005年6月30日,第1179~1186页。

[4]孙本芝等:《中国对外贸易遭遇技术性壁垒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3年第5期。

[5]孙慧媛:《标准信息与贸易壁垒》,《企业标准化》2004年第7期。

[6]李健:《关于入世后中国技术标准战略的思考》,《科技成果纵横》2002年第5期。

[7]杨雪:《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年第1期。

[8]吴建华:《绿色壁垒对中国贸易影响的对策》,《生态经济》2001年第10期。

[9]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6)》。

[10]周光斌:《技术标准之战》,《现代通讯》2005年第9期。

[11]郑卫华:《深化技术标准领域的改革,加速中国标准化事业发展》,《标准化研究》2005年第10期。

[12]贺旭红:《中国出口贸易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经济问题》2007年第1期。

[13]夏友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生及其发展趋势》,《中国质量与品牌》2004年第3期。

[14]夏友富:《外商投资中国污染密集产业现状、后果及其对策研究》,《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15]商务部:《2005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调查报告》。

[16]翟红敏:《浅谈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影响及防范》,《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1]于津平:《基于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调整》,《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于立新、姚雯:《向关联产业多元投资倾斜——中国“十一五”期间利用外资与引进技术的政策思考》,《国际贸易》2005年第11期。

[3]于俊艳:《外部效应、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评FDI技术外溢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第2期。

[4]马亚明、张岩贵:《技术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一个关于技术扩散的分析框架》,《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5]王允贵:《利用外商投资中“以市场换技术”剖析》,《国际贸易问题》1996年第9期。

[6]王吕林、张志宏:《加快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2001年4月17日《中国社科院院报》。

[7]王志乐:《2002~2003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8]车玉明等:《互利共赢五年间——对外开放十件大事记略》,2008年2月18日《无锡日报》。

[9]田素华:《论发展中国家跨国介入型技术进步模式》,《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7期。

[10]史清琪:《技术进步的战略与政策规划》,中国数字化出版社,2003。

[11]朱华桂:《在利用外资中竞争跨国公司诱导技术转移》,《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第6期。

[12]刘星、古源盛:《论利用外资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国际贸易》1994年第3期。

[13]刘凌:《关于引资中技术引进滞后的问题》,《中国外资》1998年第5期。

[14]江小涓、冯远:《合意性、一致性与政策作用空间: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为分析》,《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

[15]江小涓、杨圣明、冯雷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Ⅰ、Ⅱ、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001,2003。

[16]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17]技术预测与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研究组:《中国技术前瞻报告》,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18]杜长征、杨磊:《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与技术扩散概念研究》,《经济师》2002年第3期。

[19]李平:《技术扩散理论及实证分析》,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20]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1]杨先明:《国际直接投资、技术转移与中国技术发展》,科学出版社,2004。

[22]何洁、许罗丹:《中国工业部门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文汇》1999年第2期。

[23]余光胜、李炜:《外商直接投资中技术引进的分析——对“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反思》,《外国经济与管理》1997年第10期。

[24]汪前元:《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与发展中国家技术模式选择》,《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2期。

[25]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26]张为付、武齐:《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9期。

[27]张雪倩:《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以汽车工业为例》,《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28]陈国宏:《企业技术发展的路径选择》,《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第12期。

[29]陈炳才:《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关系——兼谈如何实现“以市场换技术”》,《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第1期。

[30]陈涛涛:《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内溢出效应》,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1]林毅夫、董先安、殷韦:《技术选择、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6期。

[32]周兰、王德高:《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溢出效应的横向比较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12期。

[33]周解波:《制约中国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财贸经济》1998年第3期。

[34]郑德渊、李湛:《R&D的溢出效益研究》,《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9期。

[35]胡景岩:《论开放市场与引进技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36]倪艳:《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现状分析及中国企业对策》,《商业研究》2000年第3期。

[37]徐柔建:《跨国公司技术扩散在中国的约束条件及其对策》,《世界经济研究》1997年第5期。

[38]崔健:《外国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9]商务部研究院产业投资趋势调研课题组:《跨国公司对华产业投资趋势》,《中国对外贸易》2005年第3期。

[40]联合国跨国公司与投资司:《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

[41]童书兴:《论引进技术与中国利用外资问题》,《国际贸易问题》1997年第7期。

[42]谢冰:《外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及其实证分析》,《经济评论》2000年第4期。

[43]赖明勇、包群:《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5期。

[44]赖明勇、张新、彭水军、包群:《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本、研究开发与技术外溢》,《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45]樊增强:《浅析跨国公司技术扩散及溢出效应》,《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4期。

[46]〔美〕丹尼斯·古莱特:《靠不住的承诺——技术迁移中的价值冲突》,邾立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7]Ari Kokko & Mario Zejan,“Local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rom FDI in the Uruguayan Manufacturing Sector”,Develop Studies,1996,32(4).

[48]Blomstrom,Sjoholm,“Technology Transfer and Spillovers:Does Local Participation with Multinationals Matter?”,NBER Working Paper,No.6816,1998.

[49]Cohen W. & D.Levinthal,“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ts of R&D”,Econ.J.,99.

[50]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Working Paper,Series No.4131,1989.

[51]Yizheng Shi,“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trategy of Firms:The Cas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36(2),2001.

[1]中国外资网:http://www.chinafiw.com。

[2]中国科技统计网:http://www.sts.org.cn。

[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科技司网站:http://kjs.mofcom.gov.cn。

[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网站:http://www.fdi.gov.cn。

[5]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站:http://www.most.gov.cn。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3年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03。

[2]《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三联财经》2002年第2期。

[3]王林生:《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2003年1号令。

[5]冯宗宪、柯大钢:《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壁垒——变动效应、影响分析、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6]杨仕辉:《对华反倾销的国际比较》,《管理世界》2000年第4期。

[7]肖卫国:《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研究——兼论加入WTO新形势下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调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8]张二震等:《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中国的战略》,人民出版社,2004。

[9]张汉林等编著《WTO反倾销争端案例评析》,人民出版社,2004,第1版。

[10]陈宝森:《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1]陈继勇等:《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

[12]林康:《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13]尚明编著《反倾销、WTO规则及中外法律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3。

[14]赵春明:《非关税壁垒的应对及应用——“入世”后中国企业的策略选择》,人民出版社,2001。

[15]高永富、张玉卿主编《国际反倾销法大全》,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16]商务部公平贸易局:《中国进出口产品反倾销案件公告集》,法律出版社,2003。

[17]〔英〕尼尔·胡德、斯蒂芬·杨:《跨国企业经济学》,叶刚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18]〔美〕艾里克·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第二版),王晖、白金辉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9]D.Collie and H.Vandenbussche,“Trade,FDI and Unions”,University of Leuven,Faculty of Economics DP 9943(1998).

[20]Kolev,Dobrin and Thomas Prusa,“Dumping and Double Crossing:The(In)Effectiveness of Cost-based Trade Policy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Vol.43(2002).

[21]Mundell,Robert R.A.,“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7(1957).

[22]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United Nations,New York,1997-2004.

[1]《农药企业:绿色营销抓商机》,中国农药网http://www.pesticide.com.cn。

[2]王正立:《外国人看中国的资源问题》,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

[3]王贞智:《环境时代的国际贸易与中国对策》,《山东财政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4]朱启荣:《山东省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5]刘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政策选择》,《财贸经济》1999年第2期。

[6]刘玉环、宋岭:《中国价格改革的几个问题》,《经济纵横》2007年第5期。

[7]刘学文:《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与中国的贸易策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6。

[8]刘建明:《关于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对外经贸实务》1997年第12期。

[9]刘勇:《试论WTO规则与多边环境条约之间的冲突及其解决》,《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1期。

[10]刘燕鹏:《中国进出口产品完全占用耕地资源研究》,《资源科学》2001年第23卷第2期。

[11]许士春:《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启示》,《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7期。

[12]孙琳、郭丽伟:《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经济学分析》,《科技资讯》2007年第2期。

[13]苏珊珊:《浅析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管理科学文摘》2005年第4期。

[14]杨文进:《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教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15]李亚云:《资源价格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资源与生态经济》2006年第4期。

[16]李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物质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1期。

[17]李军:《循环经济与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互动机制研究》,《经济问题》2006年第8期。

[18]李细满、戴瑞姣:《中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经济论坛》2007年第10期。

[19]李振刚:《世界贸易组织的环境保护政策》,《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0]李雪峰:《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前沿》2005年第11期。

[21]肖乃友、吴立新、陈贵峰、杜铭华:《煤及煤制品进出口的现状与思考》,《中国煤炭》2004年第11期。

[22]张思锋等:《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与推进机制》,人民出版社,2007。

[23]陆桔利:《国际贸易对中国环境保护的影响及对策》,《商业时代》2006年第22期。

[24]张曙霄、王爽:《关于中国外贸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10期。

[25]陈立虎:《论WTO规则与MEAs贸易条款的协调》,《法制现代化研究》2002年第12期。

[26]陈向东、王娜:《国际贸易框架下出口能耗——环境成本问题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3期。

[27]陈建国:《维持现状——WTO与多变环境协定》,《国际贸易》2001年第12期。

[28]陈勇兵:《环境、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商业研究》2005年第4期。

[29]陈家祥、施美芳:《日本节能政策和措施》,http://www.cnki.net。

[30]陈德湖:《排污权交易理论及其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5期。

[31]苗阳:《虚拟资源:国际贸易发展中值得关注的新视角》,《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期。

[32]易路霞、刘芳:《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商业经济文荟》2005年第6期。

[33]赵文丁:《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8期。

[34]俞会新、黄西艳:《探析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黑龙江对外贸易》2006年第10期。

[35]俞海山:《环境成本内在化的贸易效应分析——兼论近年中国出口关税调整政策》,http://www.cnki.net。

[36]姜玉鹏、姜学民:《浅析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掠夺》,《齐鲁学刊》2006年第1期。

[37]夏东:《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述评》,《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6期。

[38]夏光:《贸易增长方式应从环境输出转向生态修复》,http://www.eedu.org.cn,2007,11(10)。

[39]高嵩、高小平:《浅谈环境成本内部化与国际贸易比较新视点》,http://www.cnki.net。

[40]彭红斌:《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2。

[41]喻永红:《国际贸易引起环境问题的法律对策》,《当代法学》2002年第8期。

[42]傅京燕:《WTO机制下对中国外贸与环保的挑战及对策》,《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2。

[43]傅京燕:《论环境管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协调》,《财贸研究》2004年第2期。

[44]〔美〕Thomas Anderson:《环境与贸易》,黄晶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5]路卓铭、刘军:《中国资源价格改革的战略思考》,http://www.cnki.net。

[46]Porter M.,“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47]Blackhurst R.A.,“Promoting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on the Environment” in K.Anderson,and R.Blackhurst,The Greening of World Trade Issues(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2).

[48]Lopez R.,“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the Impact of Trade Liberalizati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53.

[49]Lenzon M.,“Primary Energy and Greenhouse Gases Embodies in Australian Final Consumption:An Input-output Analysis”,Energy Policy 26(6).

[1]中国外资网:http://www.chinafiw.co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网站:http://www.fdi.gov.cn。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1]江小涓等:《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现状、趋势及理论分析》,人民出版社,2008。

[2]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杨圣明:《关于服务外包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6期。

[4]联合国贸发会议:《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转向服务业》,2005。

[5]林毅夫、蔡颖义、吴庆堂:《外包与不确定环境下的最优资本投资》,《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四卷。

[6]刘华文:《服务外包竞争战略——基于中国跨国公司的研究》,《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7]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2007年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8]〔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第1版。

[9]商务部亚洲司:《关于印度利用外资政策的调研报告》,2005。

[10]谭力文、田毕飞:《美日欧跨国公司离岸服务外包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5期。

[11]王根索:《国际服务外包转移与我国承接的对策》,《经济纵横》2005年第4期。

[12]王贻志:《上海发展BPO产业的可行性分析及政策建议》,《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2005年第4期。

[13]杨明、张诚:《服务业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产业竞争力作用分析》,《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10期。

[14]詹晓宁、邢厚媛:《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承接战略》,《国际经济合作》2005年第4期。

[15]张金昌:《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剖析》,《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9期。

[16]张磊、徐琳:《服务外包(BPO)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17]赵萍:《中国服务外包竞争方略》,《中国外资》2006年第10期。

[18]郑吉昌、夏晴:《服务业发展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财贸经济》2005年第7期。

[19]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外包业竞争力》,《国际贸易》2007年第8期。

[20]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21]张继彤:《产业集群、外包的竞争力差异及利用》,《农村经济》2005年第9期。

[22]任利成、王刊良:《服务外包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整合模型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9期。

[23]杨青、杜芸:《服务外包竞争力分析及政策选择》,《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6期。

[24]鄂丽丽:《服务外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的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3期。

[25]孙晓琴:《我国服务外包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第7期。

[26]王娟:《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现状、结构与竞争力研究》,《亚太经济》2008年第2期。

[27]李晶:《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8]徐兴锋:《服务外包国家竞争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9]拉胡·森·沙伊杜·伊斯兰、刘雪芹:《全球外包浪潮中的东南亚:趋势、机遇与挑战》,《东南亚纵横》2005年第4期。

[30]章嘉林、浦美:《美国关于外包的争论及对中国的影响》,《社会观察》2004年第9期。

[31]Alien,S. and Chandrashekar,A.,“Outsourcing Services:the Contract is just the Beginning”,Business Horizons,2000,March-April.

[32]Ang,S. and Straub,D.,“Production and Transaction Economies and Outsourcing:a Study of the US Banking Industry”,MIS Quarterly,1998,December.

[33]Argyres,N. and liebeskind,J.P.,“Contractual Commitments,Bargaining Power and Governance Inseparability:Incorporating History into Transaction Cost Theory”,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4(1),1999.

[34]Arnett,K.P. and Jones,M.C.,“Firms that Choose Outsourcing:a Profile”,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26(1994).

[35]Aubert,B.,Rivard,S. and Patry,M.,“A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 to Outsourcing Behavior:Some Empirical Evidence”,Information & Management,1996.

[36]Azoulay,P.,The Many Faces of Outsourcing:Adjustment Costs,Transaction Costs,and Governance Spillovers,Mimeo,Colombia University,2000.

[37]Loh and Venkatraman,“Determin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 a Cross Setion Analysis”,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9(1),1992.

[38]Atkinson,“Understanding the Offshoring Challenge”,Policy Report,2004(1).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

[2]于立新:《国际金融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于立新:《“九五”中国对周边国家跨境投资建立区域市场的思考》,《国际商务》1995年第6期。

[4]于立新:《美国应对全球化的应对战略》,2000年7月27日《国际商报》第6版。

[5]于立新:《走出去理论模式与目标选择》,2000年3月18日《中国财经报》第1版。

[6]〔日〕山襄:《自由贸易协定和日本》,《贸易和关税》1999年第8期。

[7]乌杰:《经济全球化与国家整体发展》,华文出版社,1999。

[8]王鹤:《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1999年第3期。

[9]王佳佳:《WTO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内容与运行》,《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第93期。

[10]世界银行:《2000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11]世界贸易组织官方网站www.wto.org,世界银行网站www.worldbank.com。

[12]叶卫平:《“入世”与多元化国际市场》,北京出版社,2001。

[13]刘友法主编《世界经济与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4]刘美平:《黑龙江流域中、俄、蒙三国软环境与经济合作》,《东北亚论坛》2000年第2期。

[15]朱以青主编《在动荡中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6]佟家栋:《欧盟经济一体化及其深化的动力探讨》,《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17]吴克烈:《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与中国区域经济理想模式》,《世界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18]张幼文等:《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学林出版社,1999。

[19]张伯里:《世界经济趋势与中国》,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20]张荐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1]张蕴岭主编《亚太地区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2]李元旭:《新兴市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3]李坤望等:《经济全球化:过程、趋势与对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4]李琮等主编《经济全球化地区化与中国》,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25]杨长春:《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26]杨成绪:《大变革:走向21世纪的世界经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9。

[27]汪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8]陈建国:《经济合作中的次区域贸易协定:亚太地区的分析》,《亚太经济》1998年第6期。

[29]陈栋生等:《西部经济崛起之路》,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30]陈昭方:《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1]陈家勤、于立新:《沿边开放:跨世纪的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32]周八骏:《迈向新世纪的国际经济一体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3]周水根:《21世纪全球经济格局展望》,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4]周圣葵主编《21世纪与南北经济区域集团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5]范云芳:《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看国际经济中的竞争与合作》,《经济改革》1998年第1期。

[36]姜键:《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与前景》,《世界经济》1997年第3期。

[37]宫占奎:《区域经济组织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8]胡正豪:《中国与东盟关系国际贸易的视角》,《国际观察》2002年第1期。

[39]钟昌标:《国际贸易与区域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40]倪月菊:《争夺全球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1]桑百川:《区域开放战略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42]曹沛争、徐栩:《中国“入世”与“中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6期。

[43]综合开发研究院课题组:《21世纪的前20年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战略选择》,《开放导报》2000年第2期。

[44]黄卫平等:《走向全球化》,法律出版社,2000。

[45]曾坤生:《区域经济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46]曾培炎主编《2001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47]裴长洪等:《欧盟与中国:经贸前景的估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48]薛荣久:《经贸竞争与合作》,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49]薛荣久:《国际管理贸易的兴起、影响与对策》,《国际贸易问题》1996年第2期。

[50]薛敬孝等编《APEC研究——方式、运行、效果》,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51]〔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52]〔美〕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蔚文译,外文出版社,1996。

[53]Edgar M.Hoover,Frank Giarratani:《区域经济学导论》,郭万青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

[54]Arndt,S.W.,“On Discriminatory Vs. Non-preferential Tariff Policy”,The Economic Journal Vol.78,No.312,1968.

[55]Arndt,S.W.,“Customs Union and the Theory of Tariff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9,No.1,1969.

[56]Hazard,H.A. and Yoffie,D.B.,New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Harvard Business School Case 9_390_001,1989.

[57]Kemp,M. and Wan,H.,“An Elementary Proposition Concerning the Formation of Customs Union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6,1979.

[58]Krugman,P.,Strategic Trade Policy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s(Cambridge MA:MIT Press,1986).

[59]McDonald,B.,The World Trading System(Macmilian Press Ltd,1998).

[60]Randall Jones,The Chinese Economic Area:Economic Integration Without a Free Trade Agreement,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 Paper,1992.

[61]Robertson,D.,East Asian Trade After the Uruguay Rou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62]Yoffie,D.B. Beyond Free Trade(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3).

[1]于立新、杨婧、李小元:《中日韩要素流动对东北亚经济影响的战略思考》,李成勋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于立新、王军主编《国际金融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3]于立新、王佳佳:《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动因、趋势》,载裴长洪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IV》,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孔淑红、梁明编《国际投资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5]方甲主编《产业结构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王俊宜、李权:《国际贸易》,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7]王颖群:《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及其发展趋势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冯雷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贸易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9]江小涓、杨圣明、冯雷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0]宋泓明:《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张宏:《日本产业政策的演进与中日贸易的发展》,《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

[12]张淑英:《后追赶时代的日本经济》,《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0期。

[13]张鸿:《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东亚经济合作》,人民出版社,2006。

[14]张蕴岭主编《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世界经济出版社,2004。

[15]张曙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16]李加玉:《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和中国的对策》,《研究与探索》2005年第8期。

[17]李永、刘娟等:《贸易自由化、产业结构升级域经济发展》,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18]李俊慧:《中日贸易摩擦与中日两国产业结构的关系》,《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8期。

[19]杨公朴、夏大慰主编《产业经济学教程》(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0]杨学坤、裴子英、韩丽珠:《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的启示》,《当代财经》2003年第11期。

[21]杨贵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2]汪斌、邓艳梅:《中日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类型》,《世界经济》2003年第4期。

[23]汪斌:《全球化浪潮中当代产业结构的国际化研究:以国际区域为新切入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4]〔日〕赤松要:《中国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一桥论丛》第38卷,1957。

[25]〔日〕赤松要:《中国羊毛工业品的贸易趋势》,《商业经济论丛》第13卷,1936。

[26]〔日〕赤松要:《新兴过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人口与东亚经济研究》1943。

[27]陈恩:《台湾地区经济结构分析——从产业结构角度切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8]周冯琦:《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9]范从来、沈坤荣等:《转型中的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0]〔美〕威廉·配第:《政治算数》,陈冬野译,商务印书馆,1978。

[31]唐志红:《基于全球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开放与互动》,《财经科学》,2004年第3期。

[32]贾晓峰:《中国产业结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3]〔日〕宫泽健一:《产业经济学》,东京东洋经济新报社,1975。

[34]〔韩〕黄义珏、郭荣星:《转型中的韩国经济:兼论与中国的合作》,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35]董向荣:《列国志:韩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6]臧辛、崔岩、董蓉蓉:《日韩对外直接投资及其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实证比较》,《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

[37]蔡兵:《日本对中国技术转移的模式转换及后果分析》,《南方经济》2003年第10期。

[38]裴长洪:《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贸易增长变化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

[39]裴长洪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IV》,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0]薛敬孝、白雪洁:《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向》,《现代日本经济》2000年第6期。

[41]霍建国:《中国外贸与国家竞争优势》,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42]〔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发现与思考》,戴睿、易诚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3]〔美〕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海闻等校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4]Byung-nak Song,The Rise of the Korean Econom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45]Chang-Soo Lee,“The Linkage between FDI and Trade(Focusing on Korea’s FDI into China and Japan’s FDI into Korea)”,Kore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2002.12.

[46]Frankel,Jeffrey A.,David Romer,Teresa Cyurs,Trade and Growth in East Asian Countries:Cause and Effect?NBER Working Paper W5732,1996.

[47]Francis Ng and Alexander Yeats,Major Trade Trends in East Asia,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3084.June 2003.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3〕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4〕世界银行网站:http://www.worldbank.org。

〔5〕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网站:http://www.unctad.org。

〔6〕韩国贸易协会网站:http://kosis.nso.go.kr。

[1]《中东非洲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2006。

[2]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新时期中非关系发展与前景》,2006。

[3]世界经济论坛:《2006~2007全球竞争力报告——创建良好的企业环境》,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4]石凤娟、翟彩琴:《投资非洲:中国企业应练哪些基本功》,《中国高新区》2007年第11期。

[5]艾华:《规避非洲投资风险》,《大经贸》2007年第5期。

[6]孙玉琴:《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发展及问题》,《管理现代化》2007年第5期。

[7]庄芮:《FDI流入的贸易条件效应:发展中国家视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8]江小娟等:《全球化中的科技资源重组与中国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美〕汤姆·邓肯、桑德拉·莫里亚蒂:《品牌至尊——利用整合营销创造终极价值》,廖宜怡译,华夏出版社,2000。

[10]衣长军、胡日东:《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预警与防范》,《商业时代》2008年第32期。

[11]何龙斌:《发达国家促进企业海外投资的经验及启示》,《商业时代》2008年第17期。

[12]张杰:《进军非洲纺织品服装市场》,《环球市场》2007年第11期。

[13]张培刚主编《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4]张锐:《投资非洲:中国企业海外市场新选择》,《大趋势》2007年第8期。

[15]李智彪主编《非洲经济圈与中国企业》,北京出版社,2001。

[16]杨丹辉:《全球竞争——FDI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7]陈立泰:《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风险管理策略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8年第7期。

[18]陈继勇等:《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

[19]姚淑梅、庄成红:《中非经贸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第7期。

[20]胡江芳:《中国对外投资现状及展望》,《科技和产业》2008年第6期。

[21]舒运国:《失败的改革——20世纪末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结构调整评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22]鲁桐:《WTO与中国企业国际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

[23]〔德〕赖纳·特茨拉夫主编《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吴志成、韦苏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4]魏浩:《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及相关问题》,《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第6期。

[25]ADB,Selected Statistics on African Countries,2008.

[26]African Development Bank,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in Africa:Trends and Opportunities,August(2001).

[27]Carolyn Jenkins and Lynne Thoma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Southern Africa:Determinants,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Poverty Alleviation,October(2002).

[28]Economic Commission for Africa,Economic Report on Africa 2006-Capital Flows and Development Financing in Africa,December(2006).

[29]Elizabeth Asiedu,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to Africa:The Role of Government Policy,Governance and Political Instability,July(2003).

[30]Elizabeth Asiedu,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Africa:The Role of Natural Recourses,Market Size,Government Policy,I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Instability,June(2005).

[31]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April(2008).

[32]Labour Resource and Research Institute,Characteristics Extent and Impa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African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December(2003).

[33]Moses M.Ikiara,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echnology Transfer,and Poverty Alleviation:Africa’ Hopes and Dilemma,2003.

[34]OECD Development Center,FDI in Sub-Saharan Africa,March(2001).

[35]OECD,The Rise of China and India:What’s in it for Africa?2006.

[36]UNCTAD,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frica-Rethinking the Rol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2005,Geneva,2005

[37]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2010,New York and Geneva,2010.

[38]UNECA,Economic Report on Africa 2007-Accelerating Africa’s Development through Diversification,April(2007).

[39]UNECA,Economic Report on Africa 2008-Africa and the Monterrey Consensus Tracking Performance and Progress,April(2008).

[40]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Asia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Africa:Towards a New Era of Cooperation among Developing Countries,New York and Geneva,2007.

[41]World Bank,Africa Development Indicators,2007.

[42]World Bank,Doing Business,2008.

[1]刘克辉:《区域经济整合与台湾海峡经济区构建》,《台湾农业探索》2005年第2期。

[2]严正:《“两岸一中”与台湾海峡经济区》,《福建师大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5期。

[3]苏文:《制约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障碍与基本因素》,《特区经济》2004年第7期。

[4]李非:《海峡两岸经济一体论》,台湾博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

[5]林卿、郑胜利、黎元生:《两岸“三通”与闽台经贸合作》,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6]林建雄:《信息产业分工、海峡两岸分布及大陆的对策探讨》,《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5期。

[7]段小梅:《台商投资大陆的规模结构演变分析》,《改革与战略》2006年第3期。

[8]曹琼:《长三角地区台资企业产业链状况研究》,《江苏商论》2005年第10期。

[9]鲍永正:《出口退税比率调整对台资企业的影响与因应之道》,《两岸关系》2004年第3期。

[10]蔡秀玲,陈萍:《海峡两岸直接“三通”与区域产业整合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1]《ECFA最快明年1月实施,将分三阶段降至零关税》,http://www.fishfirst.cn/thread-1579-1-1.html,2010年7月29日。

[1]王松奇:《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2]于立新、王军:《国际金融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3]黄泽民:《中国金融运行研究2002~2005》,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吴文旭:《当前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问题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5]姜波克等:《人民币自由兑换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6]张礼卿主编《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理论、政策与经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7]张光华:《论有序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8]丁剑平:《人民币汇率与制度问题的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9]孙文基:《开放经济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0]巴曙松:《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1]樊纲:《面向新世纪的宏观经济政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12]李扬:《中国金融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3]储幼阳:《论汇率制度转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4]何德旭:《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5]孟建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与发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16]刘光灿、蒋国云、周汉勇:《人民币自由兑换与国际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7]叶永玲:《当代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5。

[18]丁一兵:《汇率制度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9]冯菊平:《国际游资与汇率风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0]吴文旭:《当前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问题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1]岳华:《固定与浮动的博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2]余维彬:《汇率稳定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3]许承明:《中国的外汇储备问题》,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4]张耀丹:《国际储备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西南金融》2003年第7期。

[25]汪洋:《再论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国际经济评论》2005第1、2 期。

[26]王曦、才国伟:《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措施:机理与次序》,《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第12期。

[27]耿群:《人民币汇改影响广泛而深远》,《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第8期。

[28]吴文旭:《改革结售汇制度是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关键》,《金融与保险》2006年第1期。

[29]刘克、王云龙:《关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战略问题》,《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第3期。

[30]王国纲:《资本账户开放与中国金融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1]徐珊珊:《资本账户可兑换与我国外汇管制法改革》,www.Lawyers.org.cn。

[32]吴丽华,傅春:《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困境及对策》,《金融与保险》2006年第9期。

[33]张庆,王晓东:《扩展的“三元悖论”对我国政策组合的指导》,《商业研究》2004年第17期。

[34]唐思索:《外汇储备变动对货币政策到底产生什么影响》,《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5]刘锦虹:《从“三元悖论”看当前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矛盾》,《经济评论》2004年第5期。

[36]胡祖六:《资本流动、经济过热和中国名义汇率制度》,《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7期。

[37]魏义俊:《外汇储备变动对货币供应影响的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南方经济》2005年第5期。

[38]曹勇:《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39]陈华芳:《浅析我国现行外汇管理体制的困境》,《经济论坛》2005年第1期。

[40]杨锦争:《外汇占款下的货币政策困境》,《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年第9期。

[41]宿玉海:《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政策效应分析》,《财经科学》2005年第1期。

[42]胡杰:《资本流动对本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经济纵横》2005年第10期。

[43]章丽群:《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的相关性分析》,《国际商务研究》2005年第3期。

[44]陆明柱:《开放经济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上海金融》2005年第7期。

[45]周建中:《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制约分析》,《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46]陈平:《人民币汇率的非均衡分析与汇率制度的宏观效率》,《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47]Michael Dooley,“Capital Mobility and Exchange Market Interven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1997.

[1]中国人民银行网站:www.pbc.gov.cn。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www.cbrc.gov.cn。

[3]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www.safe.gov.cn。

[1]《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陈岱孙等:《国际金融学说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3]姜波克:《人民币自由兑换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

[4]姜波克:《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朱孟楠:《国际金融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6]〔美〕蒙代尔:《汇率与最优货币区》,《蒙代尔经济学文集(第5卷)》,向松祚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7]于立新,王军:《国际金融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8]周小川:《走向人民币可兑换》,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

[9]曹凤岐:《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与国际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0]孙雷:《俯视欧元:欧元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11]〔日〕菊地悠二:《日元国际化进展与展望》,陈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2]王进杰:《铸币税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3]肖鹤飞:《货币可兑换与人民币自由兑换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14]周林,温小郑:《货币国际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5]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中国金融年鉴》。

[16]〔美〕罗纳德·麦金农,《美元本位下的汇率——东亚高储蓄两难》,王信、何为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17]郑木清:《论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18]钟伟:《略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世界经济》2002年第3期。

[19]徐新华:《强国之路—人民币国际化》,《世界管理论坛》2006年第6期。

[20]赵海宽:《应促进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之一》,《农金纵横》2001年第3期。

[21]胡智、文启湘:《人民币国际化模式探讨》,《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22]李晓、李俊久、丁一兵:《论人民币的亚洲化》,《世界经济》2004年第2期。

[23]陈雨露:《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美元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24]刘群:《世界货币:人民币走向强势货币的必然选择》,《世界经济》2005年第6期。

[25]姜波克、张青龙:《货币国际化:条件与影响的研究综述》,《新金融》2005年第8期。

[26]郑晓舟:《人民币:从“不受欢迎”到“全流通”》,2007年6月29日《上海证券报》。

[27]钟伟:《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流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管理世界》2008年第1期。

[28]卢皓:《中缅、中老边境人民币流通状况调查与思考》,《时代金融》2007年第9期。

[29]王元龙:《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国际化的战略及进程》,《中国金融》2008年第10期。

[30]鲁政委:《人民币国际化:历史潮流与政策选择》,《中国金融》2008年第10期。

[31]李稻葵、刘霖林:《双轨制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2008年第10期。

[32]夏斌:《全球经济衰退下的中国机遇》,《新金融》2009年第1期。

[33]阎庆民:《金融机构集聚与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中国金融》2010年第19期。

[34]吴念鲁、陈全庚:《人民币汇率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35]Cohen,Benjamin,The Future of Sterling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London:Macmillan;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71).

[36]Hartmann,P.,Currency Competition and Foreign Exchange Market:The Dollar,the Yen,and the Euro(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7]Kenen,Peter,1983,“The Role of the Dollar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New York:Occasional Papers(Group of Thirty).

[38]Krugman,Paul,“Who is Afraid of the Euro?” Fortune,1998(April).

[39]Mckinnon,Ronald,“Currency Substitution and Instability in the World Dollar Stan-dard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3,No.3,1982.

[40]Mckinnon,R.,“The International Dollar Standard and Stability of the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001.

[41]Mundell,R.,“The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1,1961.

[42]Mundell,R. and A. Swoboda.(eds.),Monetary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

[43]Portes,R.,HeleneRey,“The Emergence of the Euro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Economy Policy,Vol.26,No.2,1998.

[44]Ricci,L. A.,“A Model of an Optimum Currency Area”,IMF Working Paper,1997.

[45]Stefan Collignon,Jean Pisani-Ferry&Yung Chul Park,Exchange Rate Policies in Emerging Asian Countries(Routledge,1999).

[46]Bayoumi,T&B. Eichengreen,“Exchange Rate Volati1ity and Intervention:Implications of the Theory of Optimal Curreney Area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Vol.45,1998.

[47]George S.Tavlas,“The International Use of the US Dollar:A Optimum Currency Area Perspective”,The World Economy,Vol.20,No.6(1997).

[1]中国人民银行网站:http://www.pbc.gov.cn。

[2]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http://www.safe.gov.cn。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4]IMF官方网站:http://www.imf.org。

[5]中国科学技术部网站:http://www.most.gov.cn。

[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7]JPMorgan网站:http://www.jpmorgan.com。

[8]彭博社:http://www.bloombe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