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64

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图书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adjustment of structure:practice based on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

SSAPID:101-2251-8725-72
ISBN:978-7-5097-3724-8
DOI:
ISSN:

[内容简介] 面对宏观面投资转消费与外需转内需以及经济增长持续下行的环境,中西部某些依靠能源原材料及其初级加工业支持增长的区域,经济增长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深度的结构调整是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这是贯穿全书的基本逻辑与核心理念。全书由若干相关论文、研究及规划报告汇集而成,分“理论与对策”和“案例”两篇。前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上述观点,后者也渗透了上述逻辑与理念的精神。

相关信息

丛书名:传统农区工业化与社会转型丛书
作 者: 耿明斋
编 辑:桂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序言

 理论与对策篇

  把调整结构纳入扩内需、保增长的战略布局中来*

   一 河南可能是危机中受冲击较大的经济区域

    (一)危机在由产业链的末端向上传导的过程中具有集聚和强化效应

    (二)河南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其受冲击程度评估

   二 面对危机,我们应当和能够做什么

    (一)一抓产业结构调整

    (二)二抓小企业培育和全空间范围的工业化

    (三)三抓自主创新

    (四)四抓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为河南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一 结构调整是我们面临的最紧迫任务

   二 把结构调整放在保增长的首位,通过优化结构来实现经济增长

  后危机时代河南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及出路*

   一 金融危机以来,河南经济增速下滑严重,回升乏力

   二 经济回升乏力的原因究竟何在

   三 出路在哪里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与河南产业结构升级*

   一 河南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成因

   二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是河南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途径

    (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是“亚洲四小龙”与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经验

    (二)国际金融危机为河南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带来了良好机遇

    (三)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助于发挥河南的比较优势,加快河南经济发展的速度

    (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是与河南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发展方式转变

    (五)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纳更多劳动力,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的理念

    (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扩大内需,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

   三 促进河南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产业链”或者“产业集群”的方式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整体转移

    (二)利用外出劳动力多的优势,吸引其以“返乡创业”的形式在本地迅速形成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的产业链条

  近年来河南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一 取得的主要进展

    (一)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

     1.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第二产业内部制造业的比重不断提高

      (3)能源生产弹性系数呈现下降趋势

     2.淘汰落后产能

      (1)铝

      (2)煤炭

      (3)造纸

     3.产业集中度提高

      (1)省管企业进行合并重组

      (2)铝

      (3)煤炭*

      (4)造纸

    (二)河南省节能减排、土地“三项整治”、矿产资源整合、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走在了全国前列

     1.节能减排

     2.土地“三项整治”

     3.矿产资源整合

     4.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三)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

   二 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一)产业层次低

    (二)资源消耗大

     1.万元GDP能耗

     2.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三)环境压力大

     1.污染压力

     2.治理环境投资水平较低

    (四)自主创新能力低

    (五)体制机制障碍多

    (六)财政实力较小

    (七)干部观念转变滞后

    (八)宏观环境趋紧

  关于郑许产业对接问题的思考*

   一 许昌经济发展的优势与特点

    (一)近10年来经济增长强劲,经济活力十足

    (二)工业优势突出

    (三)能源消耗低,每度电产生的工业增加值最大,或单位产值的电量消耗最小

    (四)工业结构偏轻型,加工工业在整个工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增长不依赖资源型产业拉动

    (五)私营企业发达

   二 许昌经济发展的隐忧

    (一)2003年以来许昌经济增长相对于其他地区有放缓的迹象

    (二)城市化水平低

    (三)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

   三 郑许产业对接与郑许一体化

    (一)郑许对接是优先选项

    (二)“郑许对接”与“郑许一体化”

   四 如何实现郑许一体化

    (一)产业空间上重新合理配置

    (二)产业链条对接

    (三)规划对接

    (四)交通基础设施对接

    (五)制度对接

    (六)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河南省科学发展载体建设研究*

   一 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1.什么是科学发展

    2.为什么说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 产业聚集区和现代城镇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

    1.要素的空间聚集是提升其使用效率和实现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的基本途径

    2.产业聚集区和现代城镇体系是河南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 产业聚集区和现代城镇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

    1.产业聚集区建设进展情况

    2.现代城镇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四 问题与建议

    1.产业选择与产业来源问题

    2.聚集和土地集约利用问题

    3.土地转让机制问题

    4.人口集中问题

  河南省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研究*

   一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理论与实践

    (一)构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国际经验

    (三)国内经验

   二 河南省投融资平台建设应选择的模式

    (一)对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借鉴

    (二)对国内经验的评述与借鉴

    (三)河南省的模式选择

     1.对上海模式的借鉴

     2.对重庆模式的借鉴

   三 河南省投融资平台的融资来源和运营

    (一)河南建投的融资和经营模式

    (二)以项目为核心的公用事业公司的融资和运营模式

  “十二五”时期促进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城市群发展的政策研究*

   一 前言

   二 我国经济及产业的区域差异

    (一)概述

    (二)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以及东北的划分

    (三)东部和中部社会经济发展总量数据上的差异

     1.国内生产总值

     2.固定资本投资额

     3.居民消费水平

     4.对外贸易情况

    (四)工业的发展状况比较

     1.工业增加值

     2.制造业

     3.采选业

     4.食品制造业

   三 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

    (一)产业转移与经济收敛

    (二)产业转移的含义和方式

    (三)产业转移的方向

    (四)产业转移的动因

     1.有关产业转移动因的传统理论

     2.有关产业转移动因的最新研究进展

     3.小结

   四 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

    (一)产业集聚效应的含义

     1.企业和产业层面的集聚效应

     2.区域层面的集聚效应

     3.小结

    (二)产业集聚效应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1.地方产业环境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2.城市化环境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3.地方产业环境与城市化环境对产业转出地的综合影响

     4.地方产业环境与城市化环境对产业承接地的综合影响

    (三)案例:许昌市温州产业园承接产业转移的做法和启示

     1.温州产业园的建设和经营模式

     2.温州产业园建设和经营模式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启示

   五 城市群与产业转移

    (一)城市群的基本理论

     1.城市群的一般含义

     2.城市群的产业空间特征及其演进

    (二)承接产业转移是中部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目前我国城乡发展水平及城市建设状况

     2.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发展水平

     3.中部城市群的经济特征

    (三)城市群是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要平台

   六 促进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鼓励东部地区转移一般制造业、升级产业结构

    (二)明确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功能定位

    (三)进行空间总体规划,保证布局合理

    (四)加强城市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七 促进中部地区城市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案例和经验

    (一)建立复合式新城市,为产业转移提供条件

     1.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发展模式介绍

     2.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发展模式可供借鉴的经验

    (二)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化,保障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和保护耕地协调发展

    (三)依托龙头企业,发展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

    (四)利用商业模式建设工业园区,以商招商

     1.工业地产的创新开发模式

     2.由企业主导,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上整合工业园区

     3.通过金融服务和股权关系升级整个产业集群

 案例篇

  新密市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一 新密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状况

    (一)工业经济发展历程与结构变迁

     1.第一阶段:初步奠定了新密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1951~1977年)

     2.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1978~1986年)

     3.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1987~1995年)

     4.第四阶段:工业化中后期(1996年~)

    (二)新密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1.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现状分析

   二 四大支柱产业面临的问题及调整方向

    (一)新密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及调整方向

     1.新密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2.煤炭行业在新密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3.新密煤炭资源赋存状况和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

     4.新密煤炭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应采取的措施

      (1)煤炭产业给新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

      (2)煤炭行业的调整方向

    (二)新密耐火材料行业面临的问题及调整方向

     1.新密耐火材料行业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2.耐火材料行业在新密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3.新密耐火材料行业的市场空间及发展前景

     4.新密市耐火材料行业面临的问题与调整方向

      (1)新密耐火材料行业面临的问题

      (2)耐火材料行业的调整方向

    (三)造纸行业面临的问题及调整方向

     1.新密市造纸行业的发展现状

     2.产品发展空间及新密造纸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产品发展空间

      (2)新密造纸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3.新密市纸业下一步调整的对策建议

      (1)整体规划集群区

      (2)调整企业规模结构

      (3)调整原料结构,实现产品结构升级

      (4)积极引资,开拓融资渠道

      (5)污染治理

    (四)新兴产业面临的问题及调整方向

     1.服装工业

      (1)国家土地政策

      (2)用工难及配套环境欠缺

      (3)品牌知名度不够

      (4)交通制约

     2.文化旅游

     3.食品及高新技术产业

   三 新密市产业结构调整所要重点解决的若干问题

    (一)澄清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1.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及途径

     2.新密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3.新密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二)分析企业长不大的原因,找到做大企业规模的办法

     1.新密企业长不大的原因

     2.促使新密企业长大的途径

    (三)促进要素向新兴产业流动,扶持新兴产业发展

    (四)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引导企业入园,提升产业竞争力

     1.企业入园是必然趋势

     2.如何使传统产业企业入园

    (五)将塌陷区治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实现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六)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增强新密的吸引力

    (七)调整利益分配和利益考核机制,增强各级领导对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明确新密在大郑州经济圈中的功能定位,搭上核心区经济发展的快车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安阳市影响的调研报告*

   一 安阳市产业结构特点

    (一)安阳市三次产业结构的特点是第二产业突出、第三产业发展略显滞后

    (二)安阳市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表现出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加工比重大的特点

   二 安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决定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必然较大

    (一)经济增长率下降

    (二)财政收入大幅下降

    (三)进出口额下降

    (四)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五)企业效益下滑

    (六)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日益突出

    (七)企业家信心不足

   三 安阳市应对危机的措施建议

    (一)乘“机”加大投入应对危机保增长

    (二)借“机”引导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三)抓小企业培育和全空间范围的工业化

    (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对危机保增长

    (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安阳市逆周期调节能力

    (六)优化产品结构,拉长资源型产业的链条

    (七)突出扶持重点企业,活“龙头”带“龙身”

    (八)深化政银合作和企企合作,既“授鱼”又“授渔”

  郑东新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2010-2020)*

   一 建设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郑东新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二)建设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意义

    (三)建设自主创新体系面临的形势与紧迫性

   二 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战略目标

   三 郑东新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知识创新系统

    (二)技术创新系统

    (三)自主创新产业化系统

    (四)创新服务系统

    (五)多元化投融资系统

    (六)政府宏观管理调控系统

   四 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一)金融产业技术创新

    (二)资源能源类产业技术创新

    (三)物流业自主创新

    (四)轨道交通产业创新

    (五)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创新

    (六)生物医药产业创新

    (七)现代农业产业创新

    (八)现代文化产业创新

   五 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引导,完善落实科技政策法规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二)加大投入,完善公共财政支持创新的机制

    (三)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完善多元化创新投资体系

    (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

    (五)建立创新型人力资源培养开发体系,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

    (六)扩大对外科技合作,广泛集聚优质创新资源

  中原大化发展战略规划咨询研究报告*

   一 规划背景

    (一)企业自身状况

     1.企业概况

      (1)基本情况

      (2)子公司情况

     2.企业财务状况

      (1)资产负债情况

      (2)经营状况

    (二)外部发展环境

     1.全国发展环境

     2.河南省发展环境

     3.濮阳市发展环境

   二 公司三大主导产品面临的问题与出路

    (一)甲醇

     1.现状

      (1)技术与工艺水平先进,装置运行稳定

      (2)由于甲醇价格低、原煤价格高、财务负担重,公司甲醇项目建成投产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前景

      (1)煤的价格与供给

      (2)甲醇的需求与价格

     3.出路

    (二)尿素

     1.优势与劣势

     2.前景

     3.出路

    (三)三聚氰胺

     1.优势与劣势

      (1)从意大利引进的先进技术

      (2)中原大化三聚氰胺业务产能在当前来说较大

      (3)原料供应有保障,成本较低

     2.前景

      (1)市场增速一般

      (2)产能过剩严重

      (3)应用空间有待进一步开发

     3.出路

      (1)强化市场营销,发展三胺下游产品

      (2)在适当时期以适当方式剥离三聚氰胺业务

   三 公司新增长点分析

    (一)精细化工

     1.三聚氰胺泡沫塑料

     2.其他精细化工产品

      (1)经济结构调整给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2)精细化工行业的投资特点适合中原大化的现状与转型方向

      (3)可供中原大化选择和发展的其他精细化工产品

    (二)物流贸易

    (三)技术服务

    (四)工贸

     1.盘活现有资源的平台

     2.培育新业务的孵化器

     3.战略转型的后方基地

    (五)房地产业务

   四 总体结论与建议

    (一)公司战略转型的总体思路

     1.一条主线——“以基础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型为主线”

     2.双轮驱动——“从产业驱动转向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

     3.三个转变——“以观念转变、模式转变、机制转变为保障”

     4.四大支撑——“以房地产、物流贸易、工贸、技术服务为四大重要支撑”

    (二)产业发展战略

     1.整合——“整合甲醇业务”

     2.搬迁——“搬迁尿素装置”

     3.稳定——“稳定三聚氰胺业务”

     4.突破——“以三聚氰胺泡沫塑料为突破口”

     5.拓展——“拓展房地产业务”

     6.扩张——“扩张物流贸易业务”

     7.培育——“依托工贸公司培育新业务”

     8.深化——“深化对外技术服务业务”

    (三)战略目标

     1.做强做大精细化工产业

     2.大力拓展房地产业务

     3.积极扩张物流贸易业务

     4.依托工贸公司培育新业务

    (四)战略举措

     1.依托资本运营,以精细化工产业为主做大做强

      (1)加快三聚氰胺和三聚氰胺泡沫塑料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构建母子公司架构(如图4所示)

      (2)三聚氰胺泡沫塑料上市以后的资本投向和战略选择

      (3)打造上帝公司

      (4)争取资金支持

      (5)引进战略投资者

     2.以改革为总揽,探索股权多元化路径,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

  清明上河园景区成功之路

   一 清明上河园民营控股旅游企业建设背景与发展过程

    (一)清明上河园的发展历程

     1.清明上河园民营控股建设过程

     2.清明上河园发展阶段

    (二)清明上河园的经营绩效与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显著,品牌价值显现

     2.社会效益明显

      (1)推动了开封的经济发展

      (2)带动了开封市旅游业的机制创新与发展

      (3)促进了社会就业

      (4)提高了开封市的旅游感知形象,促进文化艺术创新

      (5)积极回报社会,显示出良好的企业形象

      (6)改善周边环境,促进周边地区地产升值

   二 清明上河园民营控股运营模式成功因素

    (一)政府远见卓识,积极引资改制,参股运营并着眼于长远

    (二)民营企业家投资家乡的社会责任,既注重经济效益更强调社会效益的战略目光

    (三)独特的民营控股体制优势所形成的现代企业制度高效运行

    (四)宋文化沉淀与历史再现的精神冲击

    (五)以体制推动文化主题公园的机制创新

    (六)以体制增强凝聚力,培育团队精神

    (七)以体制贯彻市场理念

    (八)以体制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

    (九)体制运营模式带来的品牌扩张效应

   三 清明上河园面临的问题、机遇以及发展出路与对策

    (一)清明上河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障碍

     1.清明上河园发展中存在的内部问题

      (1)收入渠道单一,相关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2)公司规模小,进一步发展面临资金瓶颈

      (3)公司薪金水平总体偏低,难以吸引高素质人员进入

      (4)现有园区规模小,产业链条短

     2.清明上河园发展面临的外部制约因素

      (1)开封市旅游景区(点)市场化进程缓慢,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2)开封旅游业中旅行社、酒店业发展滞后

      (3)繁重的非营利性接待任务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

      (4)公园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缓慢,人均收入低

    (二)清明上河园发展面临的机遇

     1.中国以及河南近年来旅游业迅猛发展

     2.我国以及河南省人均GDP已经超过国内旅游冲动的临界点

     3.河南省政府以及开封市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

     4.郑汴一体化给清明上河园带来的巨大商机

    (三)清明上河园未来发展的构想与对策

     1.巩固体制成果,强化市场化管理运营模式

     2.实施规模扩张

     3.拓展旅游产业链条,完善景区功能

     4.培育旅游人才,打造文化创新基地

     5.整合旅游资源,组建旅游企业集团

  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调查报告*

   一 园区建设与发展概况

   二 园区经营管理现状

   三 有利因素与机遇

    (一)具有典型的干旱区农业特征

    (二)是中国发展绿色农产品的理想区域

    (三)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环境优越

    (四)园区土地资源丰富,经营类型多样

    (五)园区管理体制完善,拥有经济与行政管理职能

   四 已有成效

    (一)主导产业与龙头企业

     1.西域种业引领制种业快速发展,为区域种植业结构优化起到积极示范推广作用

     2.依托泰昆、天康等集团的科技引领,良种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并迅速推广

     3.中粮屯河带动番茄种植业迅速发展

    (二)社会效益

     1.就业吸引与带动

     2.科技引领与推广

    (三)经济效益

    (四)生态效益

   五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一)存在的问题

     1.技术与管理人才短缺,研发能力有待提高

     2.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3.水资源短缺与园区进一步发展需求间的矛盾显现

    (二)解决方案

     1.创新运行机制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4.制定落实相关政策

     5.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总序

面对宏观面投资转消费与外需转内需以及经济增长持续下行的环境,中西部某些依靠能源原材料及其初级加工业支撑增长的区域,经济增长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深度的结构调整是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这是贯穿全书的基本逻辑与核心理念。全书由若干相关论文、研究及规划报告汇集而成,含“理论与对策”和“案例”两部分。前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上述观点,后者也渗透了上述逻辑与理念。

白小明:《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粘性问题研究》,《北方论丛》2007年第1期。

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当代财经》2006年第10期。

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2年第6期。

陈耀:《国家中西部发展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范剑勇、杨丙见:《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范金、严斌剑:《长三角都市圈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性检验:1991-2005》,《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3期。

冯德显:《从中外城市群发展看中原经济隆起——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人文地理》2004年第12期。

符正平、曾素英:《集群产业转移中的转移模式与行动特征——基于企业社会网络视角的分析》,《管理世界》2008年第12期。

傅晓霞、吴利学:《中国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及其决定机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和反事实收入分布方法的分析》,《世界经济》2009年第5期。

高见、覃成林:《基于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中部地区工业发展分析》,《经济经纬》2005年第5期。

龚雪、高长春:《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综述》,《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4期。

郭丽:《产业区域转移黏性分析》,《经济地理》2009年第3期。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课题组:《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向及我国的选择》,《统计研究》2004年第4期。

郝睿:《经济效率与地区平等:中国省际经济增长与差距的实证分析(1978~2003)》,《世界经济文汇》2006年第2期。

侯小星、郑海静:《城市群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对策研究——以滇中城市群为例》,《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第9期。

金相郁:《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分析方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

李斌、陈开军:《对外贸易与地区经济差距变动》,《世界经济》2007年第5期。

李二玲、李小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李松志、刘叶飚:《国外产业转移研究的综述》,《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2期。

李小建:《香港对大陆投资的区位变化与公司空间行为》,《地理学报》1996年第3期。

李秀敏、张见:《我国制造业梯度推移粘性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李学鑫、苗长虹:《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人文地理》2006年第4期。

李学鑫:《基于产业分工的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吕政、杨丹辉:《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对策》,《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4期。

罗浩:《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4期。

马子红、胡洪斌:《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探究》,《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3期。

马子红:《区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5期。

苗长虹、王海江:《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地理研究》2006年第3期。

彭国华:《我国地区经济的“俱乐部”收敛性》,《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2期。

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孙旭:《我国FDI东部区域集聚和向西部转移的粘性分析》,《区域经济》2008年第3期。

汪斌、赵张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1期。

王乃静:《国外城市群发展模式与经验新探》,《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魏敏、李国平:《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梯度推移粘性研究》,《经济地理》2005年第1期。

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俞国琴:《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回顾与评述》,《长江论坛》2007年第5期。

原小能:《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趋势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张茹:《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1978-2005》,《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2期。

张鑫:《基于产业集聚的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特区经济》2009年第6期。

张亚斌等:《城市群、“圈层”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经济地理学理论视角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2期。

张自如、胡晖:《国际产业转移的演变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3期。

赵果庆:《为什么国际直接投资不集聚中国西部?》,《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

赵勇、白永秀:《城市群国内研究文献综述》,《城市问题》2007年第7期。

邹积亮:《产业转移理论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Akamatsu,K. “A History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Developing Economies,1962,(1):3-25.

Anthony J.,Venables. “Localization of Industry and Trade Performance”,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8,Vol.12,No.3,pp.52-60.

Arthur,W.B. “Urban Systems and Historical Path-dependenec”. In Arthur,W.B.:Increasing Returns and Path Dependence in the Economy. Michigan Press,1994.

Beata Smarzynska Jacorcik.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s?In Search of Spillovers through Backward Linkage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Vol.194,No.13,605-6271.

Boulding,Kenneth E. “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 In:Boulding,Kenneth E.,Jarrett H.,eds.,Environment Quality in A Growing Economy. Johns Hopkins Press,1966.

Cantwell,J. “The Globalization of Technology:What Remains of the Product-cycle Model”,The Dynamic Fir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263-288.

Fredrik Burstrom,Jouni Korhonen. “Municipalities and Industrial Ecology:Reconsidering Municip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2001,(12);36-46.

Frosch,R.A.,Gallopoulos,N. “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 Scientific American,1989,Vol.261(3),pp.94-102.

Gourevitch,Peter,Roger Bohn and David Mckendrick. “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Insights from the Hard Disk Drive Industry”,World Development,Vol.28,No.2,301-317,2000.

Gradel,T.E.,Allenby,B.R.,Linhart,P.B. “Implementing Industrial Ecology”. IEE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Magazine,Spring 1993,p.18-26.

Maccarthy,B.L. and W.Atthirawong,“Factors Affecting Location Decisions in International Operation-a Delphi Study”,Im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 & Production Management,Vol.23,No.7,794-818,2003.

Meyer D R. “A dynamic Model of the Integration of Frontier Urban Places into the United States Systen of Cities”. Econornic GeoGraphy,1980,56:39-120.

Peter W.G.Newman. “Sustainblility and Cities:Extending the Metabolism Model”,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9,(44):219-226.

Redding,Stephen and Anthony J.Venables. “Geography and Export Performance:External Market Access and Internal Supply Capacity”,NBER Working Paper,2003,No.9637.

Robert J.Barro & Xavier Sala-I-Martin. “Technological Diffusion,Convergence,and Growth,” Economics Working Papers 116,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Universitat Pompeu Fabra,1995.

Wei Zou,Hao Zhou. “Classification of Growth Clubs and Convergence: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in China,1981-2004”. China & World Economy,2007,(5).

Yao,S. and Zhang,Z.,“On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Diverging Clubs:A Case Study of Contemporary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1,Vol.29,pp.466-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