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77

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201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 STRAIT ECONOMIC ZONE (2011)

SSAPID:101-2212-9151-52
ISBN:978-7-5097-2729-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了海峡经济区内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海峡东岸的台湾地区等的发展现状,并对该区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今年特别邀请了多位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参与,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台湾地区的产业发展和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联系进行深入探讨,提供了台湾学者对两岸经贸发展的全新研究视角。本书汇集了对海峡经济区研究具有颇深造诣的两岸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海峡经济区的未来发展走向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关信息

丛书名:海峡经济区蓝皮书
作 者: 李闽榕 王秉安
编 辑:曹长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Abstract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皮书网

 摘要

 BⅠ 总报告

  B.1 海峡经济区发展总报告

   一 海峡经济区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

    (一)海峡经济区内外环境的新变化

     1.世界经济整体复苏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2.国际力量对比新态势推动国际体系演变*

     3.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格局促进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方式转变

     4.两岸实现“大三通”

     5.海西区域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6.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实质启动并全面展开

     7.两岸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二)新形势下海峡经济区面临的机遇

     1.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将使两岸经济步入重要的转型升级期

     2.海西对台地位、角色与作用有望改变,助推海峡经济区发展

     3.海西区域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优势和机遇更加突出

     4.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开创两岸合作新模式

     5.ECFA带来海峡经济区合作机遇

     6.海西投资环境与发展环境有望改善,助推海峡经济区发展

   二 海峡经济区现状分析

    (一)海峡经济区的人口与面积现状

    (二)海峡经济区经济规模的现状和变动趋势

    (三)海峡经济区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变动趋势

    (四)海峡经济区境外投资需求现状及变动趋势

    (五)海峡经济区境外消费需求的现状及变动趋势

    (六)海峡经济区金融业的现状及变动趋势

    (七)海峡经济区财政收入的现状及变动趋势

   三 海峡经济区形成与发展面临的挑战、战略重点及对策分析

    (一)新形势下海峡经济区形成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1.海西对台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削弱,不利于海峡经济区发展*

     2.全国区域发展规划涌现,区域经济竞争加剧

     3.海西资源和环境压力更大,影响海峡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推进海峡经济区形成与发展的战略重点

     1.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

     2.建设紧密型经贸特区

     3.建设直接往来对接区

     4.建设产业分工合作区

     5.建设“两岸共同市场”试验区

     6.推进两岸文化交流重要基地建设

    (三)加快推进海峡经济区形成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进一步加强两岸交流沟通并形成发展共识

     2.把握两岸“三通”机遇,充分发挥海西对台区位优势,促使海峡经济区早日形成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海峡经济区发展空间

     4.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为海峡经济区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5.大力培育海峡文化,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

     6.以ECFA签署为契机,进一步拓展海西与台湾经贸交流合作

     7.加强产业分工合作,促进产业整合优化,打造海峡经济区的产业支撑体系

     8.加快涉台地方立法进程,为促进海峡经济区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B.2 两岸共享福建跨越发展新机遇推动海峡经济区建设跃上新台阶

   一 两岸和平发展、共创双赢,成为加快海峡经济区建设的强大动力

   二 福建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两岸合力建设海峡经济区提供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三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东岸台湾地区应携手奋进,共同推动海峡经济区建设跃上新台阶

    1.携手协力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

    2.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合作领域

    3.共同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

    4.快速打通往来便利的交通网络

    5.共同参与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建设

    6.加快构建海峡城市群

    7.大力打造海峡蓝色经济带

 BⅡ 分报告

  B.3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

   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现状分析

    (一)经济稳步增长

    (二)第一产业平稳增长

    (三)第二产业飞速增长

    (四)投资需求逐渐增强

    (五)消费需求增势强劲

    (六)外需市场稳步回升

    (七)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八)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

   二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基本经验

    (一)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认识

    (二)坚持融入全局,贵在持之以恒

    (三)坚持第一要务,着力改善民生

    (四)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区域协调

    (五)坚持改革开放,力推先行先试

  B.4 台湾地区发展报告(2010)

   一 前言

   二 台湾经济发展情势

    (一)GDP成长率

    (二)对外贸易

     1.进出口

     2.外销订单

     3.出口地区分布

     4.进口来源分布

    (三)工业生产指数

    (四)商业营业额

    (五)劳动市场

     1.就业与失业

     2.平均薪资

    (六)物价

    (七)投资

    (八)金融市场

     1.货币供给

     2.存、放款余额

     3.利率

     4.汇率

   三 两岸经济合作现今与未来

    (一)签署ECFA对台湾经济之影响

     1.降低两岸“一中”政治立场歧见

     2.推动台湾经济切入国际舞台

     3.加速促进两岸产业互补互利

     4.形塑跨国企业来台投资诱因

     5.联结海西提高经济合作层次

     6.整合两岸共同市场,布局全球

    (二)实施ECFA后续待解决之议题

     1.两岸签署“投资保障协议”

     2.两岸设置争端解决机制

     3.两岸签署租税互免协议

   四 台湾经济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一)内部因素

     1.GDP成长未能反映薪资成长,所得分配不均扩大

     2.CPI成长有限,庶民生活成本并未降低

     3.劳动市场供需失调,失业结构改善不易

     4.都会房地价高昂,资产泡沫风险增加

    (二)外部因素

     1.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造成热钱流窜,全球“通膨”危机加剧

     2.先进国家财政政策持续紧缩,出口动能受到波及

     3.大陆经济推动结构升级转型,成长力道恐将放缓

     4.气候极端变迁造成粮食歉收,物价上扬压力增加

   五 结语

  B.5 福建发展报告(2010)

   一 2010年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一)经济运行势头良好,年内增速先降后升

    (二)三驾马车共同发力,投资、出口快速增长

     1.投资增速快速回升

     2.进出口增长势头强劲

     3.消费需求稳定增长

    (三)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工业提供强大动力

     1.三次产业全面提升

     2.工业经济增势强劲

    (四)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两大收入大幅增收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增长

     2.财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3.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增长

    (五)金融环境较为宽松,信贷投入稳步增长

    (六)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文明有新提升

     1.节能降耗继续推进

     2.生态省建设得到加强

    (七)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

     1.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2.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3.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加强

     4.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5.体育事业稳步发展

     6.为民办实事项目扎实推进

   二 2010年福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增长水平离国务院《意见》的要求差距不小

    (二)三大主导产业发展速度不一

    (三)第三产业增长滞后

    (四)收入分配结构有待调整

    (五)通胀压力明显上升

     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显著上升

     2.工业品价格涨幅大幅攀升

     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大幅上涨

   三 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分析

    (一)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但复苏基础不稳固

    (二)国内经济企稳回升,但回升基础不牢固

     1.宏观政策趋于稳健,政策重点可能局部有所调整

     2.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增强

     3.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将加快

     4.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5.人民币升值预期依然存在

   四 2010年福建经济建设工作重点

    (一)准确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质,实现“十二五”开局之年开门红

    (二)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

     3.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三)拓展三大需求,实现“三驾马车”共同拉动

     1.扩大消费需求,增强内生增长动力

     2.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适度较快增长

     3.推动出口加快回升,巩固发展外需市场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五)坚持惠民导向,促进民生改善

    (六)加快先行先试,促进闽台合作发展

    (七)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1.加强物价管理,维护市场稳定

     2.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发展动力

     3.加强软环境建设,增强经济竞争力

    (八)完善考核机制,加大落实海西规划执行力

 BⅢ 专题研究报告

  B.6 台湾“五都”经济发展布局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影响

   一 前言

   二 区域发展及城市竞争力的兴起

   三 台湾的新“五都”

    (一)台湾“五都”的形成

    (二)台湾五都的产业定位

   四 台湾五都与海西经济区之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一)海西经济区的崛起

    (二)台湾与海西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五 台湾五都经济发展对海西经济的影响

    (一)海峡经济区的合作契机

    (二)台湾五都发展对海西经济的影响

     1.两岸贸易

     2.金融业

     3.绿能产业

     4.农业

     5.文化创意产业

   六 结论

  B.7 台湾高科技发展现状及与海西经济区对接合作前景分析

   一 台湾目前的科技政策和科学园区现况

    (一)台湾的科技政策和高科技产业成就

    (二)科学园区

    (三)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弱点

   二 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

    (二)福建省*

     1.福建经济

     2.福建交通

    (三)福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

    (四)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1.光电

     2.电子信息

     3.电力电器

   三 合作前景和政策建议

    (一)分析之理论架构*

    (二)高科技产业特性和可能的合作前景

    (三)政策建议

  B.8 台湾产业结构现状、六大新兴产业规划及闽台产业合作的着力点和发展趋势

   一 前言

   二 台湾产业结构之演变

    (一)台湾产业之现状

     1.传统劳力密集产业

     2.石化高污染产业

     3.电子信息类产业

     4.金融、服务类产业

    (二)六大新兴产业规划

     1.生物科技产业

     2.医疗照护产业

     3.观光旅游产业

     4.精致农业

     5.文化创意产业

     6.绿色能源产业

   三 福建经济发展

   四 闽台产业合作现况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闽台产业合作现况

    (二)闽台产业合作未来发展趋势

   五 结论与建议

    (一)积极凸显ECFA效益

    (二)适选经济整合领头羊

    (三)区域科技产业分工整合

    (四)加速落实海西计划

  B.9 台湾与海西金融合作前景分析

   一 台商在海西经济区的发展

   二 海西经济发展

   三 台湾金融发展情势描述

   四 福建金融发展情况

    (一)银行业

    (二)证券业

    (三)保险业

   五 建议

    (一)协助银行提高中小企业征信能力:建立台湾与福建省合作成立的信评公司

    (二)海西区对台湾人才工作给予更弹性空间,视为准大陆人

    (三)台湾对海西经济区贸易采人民币直接计价结算

    (四)海西经济区可给台湾金融业绿色通道

    (五)为建立各方合作信息共享机制,为对台金融服务奠定制度基础

  B.10 台湾经济成功转型与海西借鉴发展

   一 前言

   二 台湾经济成功转型历程

    (一)1950年代的求生期

    (二)1960年代的复原期

    (三)1970年代的起飞期

    (四)1980年代的调整期

    (五)1990年代的成熟期

    (六)2000年代的全球化期

   三 海西的借鉴与发展

   四 结论

  B.11 对后ECFA时代海峡西岸经济区深化对台合作的几点看法

   一 关于海西与对岸经济合作在两岸经济合作进程中的定位与作用

   二 未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合作面临的宏观环境

    (一)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与转变,使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与过去30年相比,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外部环境

    (二)两岸经济将步入历史上重要的转型升级期,这是决定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

    (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格局,为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前所未有的有利环境

   三 未来海西经济区发挥先试先行的思路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深化对台经济合作的总体思路

    (二)探求大陆区域经济与对台经济合作的新机制

    (三)提高合作层次,促进海西区与对岸的经济整合

    (四)促进和帮助台商转型升级,转变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方式

    (五)在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发挥先导作用

    (六)通过政策与制度创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B.12 加快海峡西岸沿海产业带的形成*

   一 海峡西岸与台湾产业互补性分析

    (一)制造业

     1.纺织服装、制鞋等传统产业

     2.电子、机械、石化等支柱性产业

     3.新材料、环保、医药等新兴产业

    (二)临港重化工业

     1.船舶修造业

     2.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

     3.能源、冶金、建材工业

    (三)海洋产业

     1.海洋第一产业

     2.海洋第二产业

     3.海洋第三产业

   二 加快海峡西岸与台湾产业对接与合作的重点和方向

    (一)制造业

     1.纺织服装、制鞋、食品等传统工业

     2.电子、机械、石化等支柱产业

     3.新材料、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二)临港重化工业

    (三)海洋产业

     1.海洋第一产业以海水养殖、远洋渔业、休闲渔业为重点

     2.壮大海洋第二产业要主攻水产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制药和海水综合利用

     3.海洋第三产业以优化滨海旅游业、发展港口物流业和服务业为主

    (四)海峡西岸沿海地区的产业对接重点各有不同

   三 加快海峡西岸与台湾产业对接与整合的政策建议

    (一)统筹规划,科学引导,实现沿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和完善以港口为核心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满足工业产品运输需要

    (三)加快港口基础设施、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发展港口物流行业,满足沿海产业的物流服务需求,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

    (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品牌战略,创新、完善招商引资机制,促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

    (五)继续推进、加快和深化沿海产业服务平台建设,营造产业对接的良好环境

  B.13 海西区在ECFA中先行先试的空间与对策

   一 ECFA签订后海西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 新形势下海西区在ECFA中先行先试的空间

    (一)ECFA的开放性与渐进性,使海西区可在两岸经济整合的深度方面先行先试

    (二)ECFA的全面性与综合性,使海西区可在两岸经济整合的广度方面先行先试

    (三)ECFA的超经济性,使海西区可以成为大陆对台表达诚意和善意的合适载体

   三 海西区在两岸ECFA中先行先试的对策建议

    (一)两岸货物贸易自由化的先行先试

    (二)两岸服务贸易开放的先行先试

     1.金融业开放方面

     2.在旅游业开放方面

     3.在交通物流业开放方面

    (三)两岸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先行先试

    (四)两岸新型产业合作的先行先试

  B.14 从海西经济区发展策略谈两岸产业合作模式之研究

   一 前言

   二 大陆推动海西经济区发展策略思维

    (一)推动海峡两岸经济形成一体化之策略思维

    (二)推动海峡两岸产业建立供应链之策略思维

   三 海西经济区重点产业发展现况与优劣势分析

    (一)海西经济区重点产业发展现况

     1.机械产业

     2.电子产业

     3.石化产业

    (二)海西经济区重点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四 海西经济区两岸产业合作可能模式规划

    (一)机械产业可能合作模式

    (二)电子信息产业可能合作模式

    (三)石化产业可能合作模式

   五 结语——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之启示

  B.15 海峡经济区竞争性区域体系构建研究

   一 竞争性区域构建的理论探讨

    (一)竞争性区域的内涵

    (二)竞争性区域构建的战略重点

     1.通过基础设施的升级改善可进入性

     2.培育竞争性企业

     3.促进创新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三)竞争性区域构建的多级治理

   二 海峡经济区竞争性区域特征发育现状考察

    (一)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有所推进,但海峡两岸连接性有待大幅提升

    (二)闽台教育、研究和企业合作初露端倪,亟待拓展深化

    (三)台资主体型产业集群初步发育,闽台产业对接亟待深化

    (四)厦泉漳城市联盟试点带动海峡经济区协同发展,但亟待推至更高层次

   三 海峡经济区竞争性区域体系构建的着力点

    (一)以基础设施的协调与衔接拓展海峡经济区的区域邻近性

     1.构筑台湾海峡国际航运枢纽区

     2.努力推进厦金大桥与海峡海底隧道建设的实施

     3.在福建沿海地区为江西设置对台直通车道

    (二)以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体系的建立推动创新集群的形成

    (三)以创建厦金、福马特区为样板实现海峡经济区的地方分权与财政转移

    (四)以经济运行机制的衔接催生海峡经济区合同式发展

    (五)以缔结台湾海峡城市联盟促进海峡经济区市政联合

    (六)以地方政府间的政策协调为中介带动海峡经济区内部公私合营

   四 结论

  B.16 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对策和措施

   一 中国经济的蜕变

    (一)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区域产业的调整

    (三)生产方向的转变

    (四)教育科技的提升

   二 海西经济区的角色提升

    (一)海峡西岸发展的源起

    (二)海西经济特区的发展现况

    (三)“十二五”框架下的海西特区

    (四)平潭岛实验区

   三 “十二五”框架下的台湾经济战略

    (一)台湾消费性产业战略

    (二)台湾的新兴产业战略

   四 海西与台湾的合作契机

    (一)金融业的合作契机

    (二)国际分工趋势

    (三)人才的培育

    (四)两岸合作发展双边品牌

   五 平潭岛的两岸合作愿景

   六 结论与建议

  B.17 后ECFA时代提升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若干思考

   一 发挥政策优势,加强闽台经贸往来,缩小经济差距,促进两地综合竞争力协同提升

    (一)紧抓政策机遇,发挥福建在两岸经贸往来中的“窗口”和“通道”功能

    (二)鼓励福建企业到台湾投资,增强福建在闽台经济交往中的主体地位,使两地经济在平衡中协同发展

   二 顺应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提升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一)顺应世界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趋势,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

    (二)加强闽台新兴产业合作,为提升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三 加强闽台产业深度对接,创新产业合作模式,提升闽台产业合作层次和水平

    (一)调整闽台产业对接的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实现闽台产业合作的长期可持续性

    (二)促进闽台产业深度对接,创新合作模式,提升闽台产业合作层次和水平

   四 创新闽台经济交流合作平台,为提升两地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基础和依托

    (一)强化项目带动与对接,打造更广阔的闽台项目成果交易平台

    (二)增扩台商投资区,为闽台经济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大的载体

    (三)福建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性自由贸易区,为建成类似CEPA的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实现顺利过渡

   五 坚持对台先行先试,开创闽台全方位合作新局面

    (一)在对台合作中先行先试,把握两岸经贸往来的先机

    (二)拓展闽台合作领域,增强闽台区域合作竞争能力

   六 加强闽台技术交流与合作,以技术创新引领闽台两地经济发展,增强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后劲

    (一)加强高科技产业合作,增强产业竞争实力

    (二)构建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中介平台,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B.18 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路径与政策选择

   一 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是两岸交流合作新阶段的重要战略举措

   二 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是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客观需要

   三 加快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四 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B.19 海西“两岸经贸合作紧密区域”建设之策略取向探讨

   一 海西建设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需要快速启动、高效发展

    (一)两岸“大三通”的实现及中央政府“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赋予海西重大发展机遇

    (二)国家经济发展及区域发展战略的全面转型使海西建设面临更高要求和更多挑战

   二 推进海西“两岸经贸合作紧密区域”建设:充分发挥对台优势,打造海西特色经济

   三 推进海西“两岸经贸合作紧密区域”建设的原则探讨

    (一)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海西对台经贸合作

    (二)产业结构方面,海西的发展应是高起点、高层次,即在承接海峡东岸产业转移方面应是有选择地接受,从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培育海西核心竞争力等层面出发

    (三)要以闽台经济深度对接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

    (四)要以对台特色经济打造海西品牌

    (五)地域结构方面,主要是贯彻协同发展、差别化竞争理念,避免产业雷同

   四 推进海西“两岸经贸合作紧密区域”建设的对策取向

    (一)充分发挥闽南地区的优势和作用

    (二)继续完善、提升既有政策型“对台经贸合作紧密区域”的功能

    (三)设立新政策型“对台经贸合作紧密区域”

    (四)在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同时,推动闽南地区的对台综合实验区建设

    (五)充分发挥“小三通”优势,深化海峡两岸旅游合作,促进海峡旅游区的形成与发展

    (六)加快推进闽台中心城市协同发展

   五 结论

  B.20 “十二五”期间两岸经贸合作新契机

   一 台湾发展现况

    (一)台湾经济奇迹

    (二)海西可借鉴台湾经验

   二 “十二五规划”带来两岸经贸新契机

    (一)珠三角经济圈

    (二)海峡经济圈

     1.产业结构转型与创新能力提升之需求

     2.城市发展仍有巨大投资发展空间

     3.缺乏天然资源蕴藏,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较大

    (三)长三角经济圈

    (四)环渤海经济圈

    (五)东北经济圈

    (六)中部经济圈

    (七)西南经济圈

    (八)西北经济圈

   三 如何建构闽台合作

    (一)闽台交流状况

    (二)闽台产业如何合作

     1.闽台IT产业合作

     2.闽台金融产业合作

     3.闽台六大新兴战略产业合作

    (三)台湾五都升格与闽台合作

   四 结论

    (一)以产业观点来看

     1.IT产业方面

     2.金融产业方面

     3.六大新兴产业方面

    (二)以区域发展来看

  B.21 后记

 海峡经济区蓝皮书编委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网站

 法律声明

海峡经济区,是指以海峡经济为主要特征,由环绕台湾海峡的台湾和海峡西岸经济区构成的经济区域。2010年,海峡经济区的人口为1.1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8.33%;土地面积为33.1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45%。2010年海峡经济区经济总量达54210亿元,比上年增长约15.5%#*#**按人民币、新台币汇率测算,计算公式为:增长率=(本年度-上年度)/上年度。/#**,其中海峡西岸为25057亿元,比上年增长约18.78%,海峡东岸为29153亿元,比上年增长约12.7%。《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后,台湾金融、保险项目相继在闽落地,泉州、厦门等台商投资区进一步扩大,两岸交往更加频繁,经贸合作更加深入,海峡经济区建设也得到两岸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持。中共福建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战略决策,为两岸合力推动海峡经济区建设提供了重大新机遇。本蓝皮书分别从人口与面积、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实际FDI、对外贸易、存款与贷款、财政收入等七个方面对海峡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展示了2010年海峡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两岸学者就“后ECFA时代海峡经济区建设如何应对新机遇、新机制、新亮点、新探索”议题,贡献了自己的想法和对策建议。本蓝皮书的宗旨是:汇聚百家之见,研讨可行之路,造福两岸人民,推进和平发展,促进海峡经济区早日形成与快速发展。

[1]史惠慈:《三通之后在台跨国企业动向与未来布局》,中华经济研究院,2005。

[2]林祖嘉:《1986年以来两岸贸易与投资互动与发展》,李诚、林祖嘉主编《两岸经贸20年》,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06。

[3]林建甫:《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现况与趋势研究》,李闽榕、王秉安主编《2007年:环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洪瑞彬:《2011年台湾经济展望》,台湾综合研究院财经论坛,2010年12月21日。

[5]周添城:《台湾经济现象原因与对策》,“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委托研究报告,2011年4月。

[6]戴肇洋:《从两岸签署ECFA立场论后续待解决之议题》,《台湾经济金融月刊》2010年第46卷第9期。

[7]戴肇洋:《从海西经济区发展策略谈两岸产业合作模式之研究》,福州第四届海峡经济区高层论坛研讨会,2010年12月。

[8]戴肇洋:《国际风险因素正笼罩着台湾经济成长》,2011年2月1日台湾《商报》商论。

[9]“行政院”主计处、“经济建设委员会”、“劳工委员会”、“经济部”、“财政部”、“中央银行”网站相关统计资料。

[1]王琦桦:《论两岸金融前景合作》,《社会科学》2008年总第350期。

[2]吴垠:《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新兴产业革命》,《理论参考》2009年第12期。

[3]林祖嘉、陈建良:《两岸共同市场在海峡经济区的试验》,财团法人台湾政策研究基金会研究报告,2009。

[4]林建甫、吕帛晏:《全球金融危机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台湾政策研究基金会,2010。

[5]胡岩:《两岸洽签ECFA的必要性与后续事宜》,台湾政策研究基金会,2010。

[6]郑又平:《从两岸签署ECFA看中国大陆经略东亚大战略》,台湾政策研究基金会,2010。

[7]www.fkpg.gov.tw:福建省政府。

[8]www.moeaboe.gov.tw:“经济部”能源局。

[9]www.cepd.gov.tw:“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

[10]www.moi.gov.tw:“内政部”。

[11]Charles P.Kindleberger, The World in Depression,1929-1939,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3.

[12]Robert Gilpin,U.S.Power and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New York:Basic Books,1975.

[13]Stein,A.Arthur,“The Hegemon’s Dilemma:Great Britain,the United States,an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38(1984):355-386.

[14]Stephen Krasner,“State Power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Trade”,World Politics 28 (April,1976):317-347.

[1]“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台湾经济发展历程与策略》,2009。

[2]于宗先、王金利:《台湾经济的浴火重生》,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0。

[3]李非:《海峡两岸经济一体论》,台北:博扬文化,2003。

[4]林建甫:《台湾经济发展新蓝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委托研究报告,2004。

[5]张亚中、李闽榕:《海西经济区与台湾》,台北:两岸统合学会,2010。

[6]杨家彦:《台湾经济结构的转型与愿景之研究》,“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委托研究报告,2005。

[7]邓利娟:《ECFA与两岸金融合作双赢》,ECFA后两岸关系新形势学术研讨会,成功大学,2010。

[8]谢明辉:《ECFA是海西的机会:发挥先试先行尚方宝剑之功能》,《中国评论》2010年第153期。

[9]“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十大建设》,台湾文化数据库知识管理系统,http:// km.cca.gov.tw/myphoto/show.asp?categoryid=73,2011年1月31日。

[10]“行政院科学委员会”:《园区分布图》,科学工业园区,http://web1.nsc.gov. tw/ct.aspx?xItem=12326&ctNode=1107&mp=1,2011年1月31日。

[11]亚太营运中心:《亚太营运中心规划蓝图》,http://park.org/Taiwan/Government/Theme/Asia_Pacific_Rigional/chinese/foreword/2.htm,2011年1月31日。

[12]《加工出口区之创设与转型》,“经济部”加工出口区管理处,http://www.epza. gov.tw/onweb.jsp?webno=3333333342,2011年1月31日。

[13]Guthrie,Doug,China and Globalization:The Social,Economic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New York:Routledge,2006.

[14]Sébastien,Dessus,Jia-Dong Shea and Mau-Shan Shi,Chinese Taipei:The Origins of the Economic “Miracle”,Economic Studies Series,1996,No.18.

[15]Wei,Wou,Capitalism:A Chinese Version (Guiding a Market Economy in Taiwan),Columbus,Ohio:Ohio State University,1992.

[1]张楠:《台湾食品工业发展现状管窥》,《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年第9期。

[2]管曦:《资源禀赋与闽台茶产业合作》,《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4期。

[3]林蔚文:《绿色纺织业的发展契机》,台湾《贸易杂志》2008年第1期。

[4]林治柑:《加快发展福建临港工业》,《发展研究》2009年第4期。

[5]魏澄荣、连好宝:《闽台石化产业合作研究》,《亚太经济》2006年第6期。

[6]罗承先:《台湾石化工业遭遇发展“瓶颈”》,《中国石化》2009年第11期。

[7]于姝晖:《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发展福建临港工业》,《中国集体经济》2007年第1期。

[8]欧阳元生、蔡纯一:《厦门承接台湾汽车零部件业转移的对策建议》,《厦门科技》2007年第1期。

[9]朱坚真、吴壮编《海洋产业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0]邱澄宇:《海峡两岸水产品加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几点思考》,2008年海峡两岸农产品产销研讨会论文。

[11]张玉冰:《台湾旅游业发展现状》,《统一论坛》2008年第3期。

[12]朱歆如:《21世纪台湾经济发展的领航性产业——台湾观光政策之现况与发展》,《台湾经济研究月刊》2009年第8期。

[13]伍长南等著《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14]伍长南等著《福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15]黄梅波、庄宗明著《海峡两岸的产业合作》,人民出版社,2007。

[16]郑白龙、陈奇榕:《构建闽台高新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若干思考》,《台湾农业探索》2006年第3期。

[17]刘捷明:《闽台电子信息产业对接研究》,《发展研究》2008年第8期。

[1]张志南、李闽榕:《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邓利娟、石正方主编《海峡两岸经济区发展研究》,九州出版社,2008。

[3]《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09年5月。

[4]史惠慈:《海西区两岸经济合作可能模式》,中华经济研究院,2009年8月。

[5]戴肇洋:《大陆海西经济区对台湾之机会与威胁》,台湾综合研究院财经/产经论坛,2009年10月。

[6]张亚中、李闽榕主编《海西经济区与台湾》,两岸统合学会,2010年5月。

[7]福建社科院:《海峡两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区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两岸竞争力论坛,2010年7月,福州。

[8]唐永红:《海西区先行先试战略与两岸ECFA连接问题探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经济合作与海西建设,2010年7月,厦门。

[9]田君美、蔡吉源:《影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成功因素》,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经济合作与海西建设,2010年7月,厦门。

[10]广东、福建、江西、浙江统计年鉴。

[1]石正方:《闽台经贸交流回顾与展望——基于区位优势变迁视角的分析》,《台湾研究集刊》2008年第3期。

[2]石正方:《发挥对台优势,推动两岸经济深度对接》,《两岸关系》2009年第7期。

[1]戴肇洋:《台湾地区发展报告(2010)》。

[2]王绮桦:《台湾“五都”经济发展布局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影响》。

[3]李隆生:《台湾高科技发展现状及与海西经济区对接合作前景分析》。

[4]聂建中:《台湾产业结构现状、六大新兴产业规划及闽台产业合作的着力点和发展趋势》。

[5]黄清贤:《台湾经济成功转型与海西借鉴发展》。

[6]沈中华:《台湾与海西金融合作前景分析》。

[7]www.fkpg.gov.tw:福建省政府。

[8]www.moeaboe.gov.tw:“经济部”能源局。

[9]www.cepd.gov.tw:“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

[10]www.moi.gov.tw:“内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