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中国皮书网
皮书数据库
BⅠ 主报告
B.1 2013~2014年河南省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2013年河南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1.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2.社会需求平稳较快增长
3.物价水平总体平稳
(二)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取得进展
1.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2.产业集聚区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3.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三)发展质量与效益不断改善
1.财政收入增速加快
2.工业经济持续回暖,增速稳中有升
(四)民生大局保持稳定
1.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2.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3.民生持续改善
二 2014年河南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总体运行环境仍将持续改善
1.从外部看
2.从国内看
3.从河南省看
(二)需求不足与结构性矛盾交织叠加,稳健运行压力依然较大
1.从外部看
2.从国内看
3.从河南省看
三 对保持河南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结构转型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二)着力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产业与企业竞争力
(三)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
(四)持续提升开放带动水平
(五)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
(六)确保民生大局稳定
BⅡ 分析预测篇
B.2 2013~2014年河南省农业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2013年农业生产运行总体良好
1.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实现“十连增”
2.主要农作物生产形势较好
3.畜牧业生产在波动中继续增长
4.主要农产品市场运行平稳
5.新型农业组织快速发展
6.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二 存在的问题
1.农业生产抵御风险能力有待提高
2.新型农业组织发展不平衡
3.土地流转不规范
4.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三 政策建议
1.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2.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
3.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加快土地流转
4.多措并举,保障农民持续增收
四 2014年河南农村经济展望
1.种植业稳定增长
2.畜牧业平稳发展
3.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B.3 2013~2014年河南省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河南省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工业生产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2.工业增长动力结构渐趋优化
3.基础性产品市场价格趋稳回升
4.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提升,主要指标总体向好
二 多策并举,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1.以稳增长、调结构为首要任务,着力加强运行调节
2.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关键,不断增强工业发展集聚效应
3.坚持优化环境,形成支持企业发展的合力
三 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2.企业资金紧张,成本上升趋势显著
3.部分传统行业企业亏损较为集中
4.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四 2014年全省工业经济走势的判断及建议
1.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
2.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
3.切实提高企业运行质量和水平
4.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引领工业转型升级
B.4 2013~2014年河南省第三产业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2013年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1.总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2.服务业重点领域实现稳步增长
3.服务业重点监测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二 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第三产业增速低、占GDP比重低,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偏弱
2.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化水平偏低限制了第三产业发展空间
3.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依靠传统产业,新兴服务产业规模偏小
4.市场化程度较低,影响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5.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后续发展潜力不足
三 2014年第三产业形势分析与预测
四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领导,营造发展环境
2.稳定发展传统服务业,提升发展层次
3.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拓展发展空间
4.加强考核评价,发挥引领作用
B.5 2013~2014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与展望
一 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基本情况
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对全省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2.工业较快发展,质量效益提升
3.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二 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特征
1.高成长性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2.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稳步向好
3.投资结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突出集约节约,发展成效显著
三 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
1.高技术产业、高成长性产业工业增速回落
2.小型企业生产持续减速
3.建设项目减少,投资增速回落
4.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不高
四 2014年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走势展望
1.建设发展的积极因素
2.建设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
五 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几点建议
1.引导产业集聚区转型发展
2.推进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
3.大力招商引资,持续保证有效投入
4.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融合
B.6 2013~2014年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2013年河南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基本特征
1.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及中部六省平均水平
2.投资结构继续呈现积极变化,第三产业投资引领全省投资快速增长
3.在建项目计划总规模继续适度扩大,大项目对全省投资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4.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在波动中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二 2013年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1.受传统支柱行业投资持续低速增长、煤炭行业投资持续下降的影响,全省工业投资增长相对较慢
2.民间投资增速有所趋缓,投资领域相对较为狭窄
3.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完成投资回升较慢,全省投资增长后续支撑动力不足
4.房地产开发投资波动前行,后期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三 2014年河南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展望
1.面临的有利形势
2.存在的制约因素
四 保持河南投资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几点建议
1.强力推进开放招商,切实加强项目储备
2.切实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3.拓宽项目资金融资渠道,加大金融对投资建设的支持力度
4.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发民间投资热情
5.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B.7 2013~2014年河南省消费品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2013年河南省消费品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1.总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2.销售市场主体结构持续变化
3.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二 多种因素影响,市场销售增势减弱
1.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宏观政策影响消费需求
2.从居民消费信心看,影响消费意愿的因素较多
3.从消费层次和消费模式看,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
三 2014年消费品市场仍将持续平稳运行态势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四 促进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切实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将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以收入增长推动消费增长
2.加快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增强消费活力
3.加快住宿餐饮企业转型进程
4.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加快消费升级
5.加强市场监管,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物价基本稳定
B.8 2013~2014年河南省对外贸易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2013年河南省对外贸易现状
1.外贸月度走势整体上扬,11月创历史新高
2.进出口总值和增速分列全国第12位和第8位
3.加工贸易进出口列中部6省第1位、全国第9位
4.韩国、中国和东盟等10大进口市场占河南进口的九成以上
5.美国、欧盟和日本等10大出口市场占全省出口八成以上
6.机电产品为进口商品主体,资源性产品占进口比重较大
7.出口产品主要是以苹果手机和汽车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发制品、农产品、纺织品和轮胎等传统产品仍为重要出口商品
8.富士康项目对河南省外贸贡献率下降
二 河南省外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营主体两极分化、结构不均衡
2.机电产品过度集中,商品结构失衡
3.全省外贸集中在省会、区域发展不均衡
三 河南省外贸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
1.新兴经济体面临不确定性因素
2.企业经营成本仍将居高不下
3.国际贸易摩擦阻碍外贸发展
四 河南省外贸发展的有利条件
1.国际经济形势趋稳,发达经济体有望恢复增长
2.中国外贸政策继续优化,人民币国际化提速
3.郑州航空港建设实现突破,全省基础建设取得进展
五 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建议与展望
1.合理调整外贸结构,优化经营主体
2.改善企业运营环境,促进转型升级
3.创新贸易形式,推动贸易方式多元化
4.2014年外贸形势展望
B.9 2013~2014年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河南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现状
1.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增长迅速、质量不断提升
2.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深入推进
3.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域进一步拓宽
4.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明显提升
5.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凸显优势
6.县域开放型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 承接产业转移的成效分析
1.拉动经济增长
2.优化产业结构
3.推动进出口贸易跨越式发展
4.扩大了社会就业
5.推进了城镇化进程
三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形势分析与展望
1.有利条件
2.不利因素
3.承接产业转移展望
四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1.强化产业集群式产业转移
2.围绕主导产业承接产业转移
3.突出标志性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产业转移
4.强化统筹协调,不断完善承接产业转移机制
5.不断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环境
B.10 2013~2014年河南省财政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2013年河南省财政收支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
2.其他三项预算
二 2013年财政政策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1.推动经济平稳增长和转型升级
2.支持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3.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 2014年财政收支形势与政策措施
1.财政收支形势
2.总的政策取向
3.主要财政政策措施
四 2014年河南的财政改革
1.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2.推进税收制度改革
3.支持全面深化改革
B.11 2013~2014年河南省金融业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2013年河南省金融运行情况
1.存款大量增加,但增速持续回落
2.贷款平稳增长较快,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3.社会融资规模增加较多,直接融资占比提高
二 金融运行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经济呈现弱增长格局,有效信贷需求持续下降
2.工业投资增长较慢,单位固定资产贷款增长乏力
3.产能过剩行业和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压力加大
4.房地产市场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信贷潜在风险需引起重视
三 2014年河南省信贷投放形势展望
1.2014年促进全省信贷增长的有利因素
2.2014年制约信贷增长的因素
四 政策建议
1.加快经济金融改革创新,力促转方式、调结构
2.淡化对贷款的过度关注,强化对社会融资规模的认识
3.探索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有效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4.改进和完善信贷政策实施方式,积极发展民生金融
5.深化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6.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省辖市发行市政债
B.12 2013~2014年河南省房地产开发业形势分析与判断
一 2013年河南省房地产开发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1.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2.房屋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增速加快,竣工面积低速增长
3.商品房销售增速受上年基数影响在恢复性快速增长中持续回落
4.企业实际到位资金增速继续高于开发投资增速
5.本年土地购置面积降幅进一步收窄
6.“豫房景气”指数在适度区间上行
7.与全国和中部省份比较,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均高于全国和中部6省平均水平,商品房销售增速高于全国,低于中部6省平均水平
二 河南省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2.商品房销售趋缓,先行指标走弱
3.地区发展差异很大
4.融资渠道仍然制约房地产的发展
三 2014年河南省房地产开发市场走势的基本判断
1.有利因素
2.制约因素
四 促进全省房地产开发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1.继续贯彻落实好房地产调控政策
2.调整住房结构,切实增加有效供给
3.推动房地产转型升级
4.优化产业布局
5.控制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B.13 2013~2014年河南省交通运输业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2013年河南省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客货运输呈现不同趋势
1.铁路客运能力增强,货运量与上年持平
2.公路旅客运输稳步增长,货物运输增速回升
3.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稳定,货邮吞吐量增长较快
二 河南交通运输业发展仍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需要
1.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2.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尽完善,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3.行业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滞后
三 科学规划,加强管理,以项目带动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
1.加强综合规划,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2.强化行业管理,提高运输服务效率和质量
3.倡导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理念,推进绿色交通
4.加强交通运输业信息化建设,以科技引领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
5.扎实推进涉及全省交通运输重点项目工作,特别是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路网建设
B.14 2013~2014年河南省节能减排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2013年河南省能源消费状况及节能降耗形势
1.能源消费概况
2.全省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二 节能降耗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
1.产业结构偏重工业,需进一步调整优化,有效推进节能降耗
2.部分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上升,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下降,应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和管理工作
3.煤炭在全省能源消费中占比较高,逐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4.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B.15 2013~2014年河南省就业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2013年河南省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
1.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继续增加
2.企业用工情况持续保持稳定
3.农民工就业人数稳中有增,比重小幅提高
4.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二 全省就业促进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
1.就业服务工作实现新突破
2.人才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取得新成绩
3.劳动关系总体稳定
三 2014年就业形势依然复杂
1.多重矛盾叠加,就业形势复杂
2.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
3.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4.省内人力资源供求不平衡
5.创业活跃度不高
6.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难度加大
四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1.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制度
2.健全促进就业公平的体制机制
3.创新扶持创业的体制机制
4.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
5.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6.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B.16 2013~2014年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分析
一 2013年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总体运行情况
1.价格总水平涨幅扩大
2.河南CPI涨幅居中部第2位
二 2013年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运行主要特点
1.CPI各月同比走势
2.CPI各月环比走势分析
3.翘尾因素影响较大
4.食品类价格涨幅首当其冲,结构性特征明显
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影响逐渐增强
6.鲜菜、鸡蛋价格的季节性波动对CPI环比影响较大
三 影响2013年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
1.CPI同比上涨的成因
2.抑制CPI升幅的主要因素
四 2014年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走势研判
1.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
2.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
BⅢ 专题研究篇
B.17 河南省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点产业选择
一 成长性与新兴性产业选择标准
1.成长性好
2.附加值高
3.竞争力强
4.资源消耗少
二 成长性与新兴性产业识别与选择结果
1.成长性产业识别与选择结果
2.新兴性产业识别与选择结果
三 成长性与新兴性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
B.18 新时期河南省粮食不同规模种植效益比较
一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二 不同规模种粮生产投入情况比较:500亩以下规模,面积越大亩均投入越少;超过500亩后亩均投入不减反增
1.物质投入情况比较:规模越大亩均投入越少
2.生产服务支出情况比较:规模越大亩均支出越少
3.人工支出比较显示:种植面积在301~500亩的人工费用最低
三 不同规模种粮户的收益比较
1.平均亩产方面:种植面积低于200亩时平均单产较高
2.平均出售价格比较:整体较高,但差别不大
3.亩均收益比较:种植面积在101~300亩时,单位收益较高
4.不同规模总体收益比较:种植规模越大,总收益越高
四 制约粮食规模经营的因素
1.规模经营资金紧张,贷款困难
2.种粮成本增长快,影响规模种粮效益
3.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农机装备水平低
4.政府对粮食规模经营支持力度不够
5.土地流转期限短对规模种粮的影响
6.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加强
五 推进粮食规模发展的建议
1.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解决规模种粮的资金难题
2.稳步提高种粮收益,保护规模种粮户积极性
3.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4.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5.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B.19 河南省消费热点探析
一 河南消费及消费热点发展情况
1.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2.消费结构趋于合理
3.消费热点逐渐升级
二 河南消费与全国及各省比较
1.河南消费水平仍然较低
2.消费结构仍需改善
三 未来河南消费热点分析
1.交通和通信
2.教育文化娱乐
3.居住方面
4.健康支出
5.养老消费
四 积极引导和培育消费热点的措施建议
1.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
2.加强社会保障,解除后顾之忧
3.大力发展经济,提供丰富产品
4.制定优惠措施,积极引导消费
B.20 工业结构调整对河南省电耗水平的影响分析
一 工业结构大幅调整,电耗水平显著下降
二 高耗电行业产品结构调整,使行业电耗明显下降
三 新增企业多为高技术产业,产值贡献大、电量需求小
四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使电量需求减少
五 结构调整电耗下降,使河南电力弹性系数较低
B.21 河南省工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变动趋势研究
一 工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概念及内涵
二 近年来河南工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变动趋势
1.工业生产和电力消费增速波动呈现一致性
2.工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总体下降,阶段性特征明显
3.河南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低于全国
三 影响河南工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因素分析
1.电耗水平下降、节能政策实施,是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下降的主要因素
2.产业结构变化影响
3.工业产品结构变化较大
4.特殊年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变动原因分析
四 结论及启示
1.工业电力消费与工业经济增长变动趋势一致,弹性系数总体呈现下降态势
2.河南工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在特殊年份波动较大,主要是受产业结构、经济增速和高耗能行业尤其是有色行业增速波动多重影响所致
3.河南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与全国趋势一致,扣除工业增加值数据棚架因素,河南与全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基本吻合
B.22 河南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目标与思路
一 河南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可能空间和需要空间探究
1.基于人口因素、人口城乡比重的影响,到2020年,在农民非农化与市民化同步的条件下,农户户均土地规模将在目前的5.7亩基础上向11.88亩过渡
2.基于种粮农民收入达到务工收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合理的农户经营规模分别为78亩和110亩
3.基于不降低土地产出率且以家庭劳动力为主进行生产活动,合理的农户经营规模在200亩左右
4.基于土地流转成本和社会化服务、农业生产条件,农户经营规模越大,土地负担越重,金融保险服务不到位、农机装备水平低等约束越紧
二 河南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思路
1.深化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认识
2.把家庭农场作为适度规模经营的主攻方向
3.把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助推家庭农场的着力点
4.把调适和完善财政补贴政策作为稳定家庭农场的工作重点
5.积极探索和创新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B.23 把郑州航空港区建成中国中部新增长极
一 我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落户郑州的背景
二 河南建设航空港区的优势和现实基础
三 郑州航空港区规划的主要内容与发展方向
B.24 对科学推进城镇化的认识
一 遵循规律 顺势而为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了显著进展
2.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
3.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系统工程
二 科学推进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三 科学推进城镇化,谨防误入“拉美陷阱”
四 科学推进城镇化应该遵循规律,顺势而为
B.25 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途径探索
一 河南人口城镇化发展进入新格局
1.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逐步缩小与全国的差距
2.人口迁移模式和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东部流向中部,转移到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
3.城市发展模式多元化,大中小城市发展并重,中小城市发展能力提升
4.城镇投资规模逐渐扩大、经济基础日益坚实
5.体制障碍逐步解除,城镇化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二 河南人口城镇化发展问题
1.人口城镇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沿海及周边各省
2.河南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明显
3.人口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省会城市规模相对较小
4.人口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
三 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制约因素和挑战
1.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制约因素
2.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面临的困局
四 把握人口城镇化发展规律,探索农业大省新型城镇化的途径
1.城乡统筹发展
2.产业集群发展,产城互动发展,产业与城镇整合发展,产业的带动功能与城镇的中心功能互动,形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城镇发展状态
3.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保障制度,促进农村人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B.26 河南省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可行性研究
一 居民收入倍增的含义及重大意义
1.居民收入倍增的含义
2.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重大意义
二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居民收入情况及对收入倍增的展望
1.河南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分析
2.对河南居民收入实现倍增的预期
三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建议
1.要突出稳定增长、稳定就业的目标,确保民生之本
2.加快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发展
3.改善收入分配方式,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4.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5.要特别重视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B.27 河南省环境状况报告
一 河南省环境现状
1.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加大
2.主要污染物排放有所减少
3.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4.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
5.城乡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二 需要关注的苗头问题
1.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有所放松
2.全省大气状况依然严峻
3.全省地表水中度污染
4.农村环境保护程度整体偏低
B.28 洛阳市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一 洛阳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1.工业化水平提升,重工业畸高
2.城镇化进程发展速度加快,总体水平有待提升
3.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关系评价
二 洛阳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1.工业化与城镇化严重脱节
2.工业化尚未充分发挥对非农就业的带动作用
3.重工业畸重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影响
4.城镇化对工业化提供空间不足
三 洛阳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1.加强产业支撑,增强推进城镇化的动力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3.加强制度创新,消除推进城镇化的障碍
B.29 安阳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 城乡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二 安阳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1.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为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2.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为城乡一体化提供了产业支撑
3.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搭建了良好平台
4.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公共保障
三 安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距和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2.居民收入上的差距
3.基础设施上的差距
4.公共服务上的差距
5.社会保障上的差距
四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
1.发展以安阳市区为中心、以周边县城为卫星城的“1+4”模式
2.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避免出现空城无业现象
3.尊重农民意愿,避免出现“强迫农民上楼”的城镇化现象
五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保障措施
1.健全完善政策体系
2.探索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
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4.深化城乡管理体制改革
B.30 驻马店市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实证分析
一 农民工市民化定义及内涵
二 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
1.以自发外出为主,“逆市民化”现象时有发生
2.以周期流动为主,季节性和兼业性市民化相对明显
3.以粗放就业为主,“新市民”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
4.以低薪收入为主,定居城市的经济压力较大
三 农民工市民化制约因素
1.自身因素
2.社会因素
3.制度因素
四 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建议
1.农村退出阶段:营造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社会环境
2.城市进入阶段:提高农民工城市就业和生活的稳定性
3.城市融入阶段:保障农民工与市民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B.31 城镇化对南阳市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研究
一 南阳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1.城镇化发展情况
2.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
3.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
二 城镇化对南阳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1.定性分析
2.定量测度
3.综合判断
三 积极强化新型城镇化对南阳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1.统筹谋划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2.加快载体培育,强化产业支撑
3.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服务
4.完善城镇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5.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均等化
6.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城镇化发展环境
B.32 周口市推进城市组团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一 城市组团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二 周口市推进城市组团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 周口市推进城市组团发展的有利因素
1.农业基础雄厚
2.人力资源丰富
3.区位优势明显
4.特色优势突出
四 周口市推进城市组团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
1.组团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区滞后严重
2.组团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3.组团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设施超负荷
五 推进周口市城市组团发展的几点建议
1.高点定位,调整完善城市规划
2.加强领导,不断完善政策体系
3.错位发展,培育壮大产业基础
4.夯实基础,加快交通体系建设
5.创新机制,加大综合开发力度
6.严格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7.统筹并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B.33 商丘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一 商丘市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1.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2.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快于城镇居民
3.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量差距拉大
4.城乡居民收入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扩大
二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1.收入基础差异
2.经济政策差异
3.收入结构差异
4.劳动力素质差异
三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
1.针对城镇居民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现状,要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2.针对提高农民收入,要探索有效途径,多措并举
B.34 濮阳市农业产业化集群调研报告
一 濮阳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现状
1.濮阳县油脂产业化集群
2.范县天灌米业产业化集群
3.清丰县食品产业集群
4.清丰林木制品产业集群
5.濮阳开发区高效果蔬产业集群
二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资金支持不力,集群环境亟须改善
2.集群产业关联度低
3.创新意识薄弱,品牌知名度欠缺
三 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1.土地流转
2.招商引资
3.鼓励科技创新
4.优化市场环境,打造物流平台
5.强化人才培养
6.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7.加强政策扶持和服务
B.35 济源市经济在调整期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一 金融危机前的济源经济
1.1997~2003年:经济总量规模壮大
2.2004~2008年:经济发展提速增效
3.经济发展过程积蓄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二 转型升级调整期的济源经济
1.经济增长持续低于危机前水平
2.重工业主导型的省辖市受危机冲击大、持续时间长
3.济源投资结构矛盾继续深化
4.危机倒逼,工业内部调整转型出现积极变化
三 当前济源经济形势判断
1.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第二产业占比大的产业结构
2.经济增长对工业和投资依赖过重
3.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四 济源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1.济源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良好
2.未来5年济源经济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
五 调整期济源经济发展出路
1.加快发展需要明确目标
2.实现目标需要付诸行动
法律声明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