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2

精准扶贫与乡村再造——基于云南禄劝实践的反思图书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construction: Reflections on the Practice of Luquan in Yunnan Province

SSAPID:101-2201-5563-53
ISBN:978-7-5201-0081-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所开展的反贫困工作历程、取得的成就与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基于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农民发展需求以及农村可持续发展趋势,从乡村价值传承与重塑的理论视域,深入分析了禄劝苗族地区精准扶贫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了有效开展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创新路径。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马续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第一章 禄劝农村的历史变迁、贫困特征及致贫原因

  第一节 基本概况

   一 禄劝县农村基本概况

   二 样本村基本情况

    (一)马樱花村概况

    (二)芹菜塘村概况

    (三)务茂德村概况

    (四)汤二村(中汤郎箐)概况

  第二节 禄劝农村历史变迁及生产生活方式变化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禄劝农村的历史变迁

    (一)农村人口与文化教育

    (二)农业生产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

    (三)农村自然生态环境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禄劝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变化

    (一)由单一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步向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二)由缺衣少食的贫困生活逐渐向温饱舒适型生活转变

  第三节 禄劝农村的贫困特征及致贫原因

   一 学界对贫困内涵的理解与认识的演变

    (一)物质贫困

    (二)能力贫困

    (三)权利贫困

    (四)从人类贫困到多维贫困

    (五)小结

     1.贫困内涵的不确定性

     2.贫困内涵的扩展性与层次性

     3.致贫原因的复杂性

   二 禄劝农村的贫困特征及致贫原因

    (一)落后的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和劳动技能培训的缺乏导致物质贫困和能力贫困

    (二)独特的地域性苗族文化和封闭保守的思想价值观念导致村民们的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

    (三)地处高海拔、高寒的偏远山区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了物质贫困和权利贫困

 第二章 反贫困理论及反贫困战略演变与中国农村的反贫困历程

  第一节 反贫困的主要理论及其演变

   一 “抑制人口增长”的反贫困理论

   二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三 “收入再分配”反贫困理论

   四 “涓滴效应”反贫困理论

   五 “赋权”反贫困理论

   六 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

   小结

  第二节 二战以来国际社会关于发展中国家反贫困战略的演变历程

   一 以经济增长促进减贫(20世纪50~60年代)

   二 伴随增长的再分配(20世纪70~80年代)

   三 直面穷人的反贫困战略(20世纪90年代)

   四 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反贫困战略(21世纪初)

   五 小结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主导的农村反贫困历程及其成效

   一 集体主义福利模式下的救济式扶贫(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以前)

   二 体制改革推动减贫与区域性扶贫阶段(1978~1985年)

   三 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1993年)

   四 注重参与的开发式扶贫阶段(1994~2000年)

   五 整村推进、多元化开发式扶贫阶段(2001~2005年)

   六 惠农政策与开发式扶贫并举的精准式扶贫阶段(2006年至今)

   小结

  第四节 禄劝县政府的农村反贫困工作历程及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一 政府主导的对口挂钩扶贫及扶贫攻坚开发(1986~1999年)

   二 整乡(村)推进,统筹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2000~2013年)

   三 适应农村扶贫工作新形势,积极探索开展“精准扶贫”(2014年至今)

   四 对政府主导开展的农村反贫困实践的反思

 第三章 禄劝项目的实施历程及其对村落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乐施会在云南开展的农村反贫困实践及其成效

   一 以需求为本的救济式扶贫(1992~1997年)

   二 以社区组织建设与能力培养为主的参与式扶贫(1998~2004年)

   三 基于生计系统分析的综合性扶贫阶段(2005~2008年)

   四 以人为中心的综合性扶贫阶段(2009~2015年)

  第二节 禄劝项目实施历程及其对村落发展的影响

   一 1992~1997年“就事论事”的反贫困阶段及其对村落发展的影响

    (一)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1.村民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村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

     2.村庄精英主动争取架电线、建加工房等项目,改善了村里的生活条件

    (二)通过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了村民的生产技术,有效地增加了村民收入

     1.通过种植和养殖技术培训,提升村民生产生活状况

     2.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培养村级科技员

    (三)通过开展小额贷款项目,为村民提供发展生计所需要的资本

    (四)“授人以鱼”的反贫困实践导致村民产生“等、靠、要”的思想,村民主体性缺失

   二 1998~2004年“就事论人”的反贫困阶段及其对村落发展的影响

    (一)运用参与式手法,提升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村民的自我发展意识

    (二)注重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提升村民组织化程度,推动村民进行自我管理和服务

    (三)将小额贷款和社区自我发展相结合,初步形成自我决策、自我管理的社区发展基金运行机制

    (四)关注妇女、儿童以及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保障其生存、参与和发展权利

     1.通过成立妇女组织,增强妇女的参与意识,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发展能力,保障其在社区发展中的基本权益

     2.开展儿童助学项目,保障贫困家庭儿童的受教育权

     3.关注其他弱势群体,保障其参与社区发展和利益分享的机会与权益

   三 2005~2010年“注重生计改善”的反贫困阶段及其对村落发展的影响

    (一)通过生计系统分析,整合内外部各类发展资源,改善农户生计系统

     1.围绕村民生计发展需求,开展综合性发展项目,实现项目的关联性和系统性

     2.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生计发展,形成相对完善的农户生计系统

    (二)通过搭建组织化和制度化平台,增强村民参与市场和获取外部发展资源的能力

     1.通过合作社参与市场,获取市场信息,增加了农户收入

     2.与外部金融机构合作,获得持续的金融服务

    (三)形成了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积累的社区互助金融,缓解了村民生产生活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增加了社区公共福利

     1.形成有效的社区发展基金自我运行机制

     2.在扶持农户发展生计、应对生活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社区发展基金的不断积累为社区开展其他公共福利奠定了基础

    (四)通过“面向成果的培训”,进一步激发村民主动获取发展资源的意识,提升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 2011年以来“负责任的美好生活”的反贫困阶段及其对村落发展的影响

    (一)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与强化

     1.围绕“美好生活”开展自我决策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村民们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

    (二)改善生活条件,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建设满足村民多元化需求的多功能活动中心

     2.粉刷墙壁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认可

     3.建造太阳能浴室,改善村民个人卫生状况

    (三)通过组织文化活动,发掘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村民的文化自觉

    (四)在改善村民生活条件过程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三节 禄劝项目办农村反贫困的实践经验与反思

   一 禄劝项目办农村反贫困实践所取得的成效

    (一)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二)村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三)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二 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开展反贫困实践

    (一)基于生存性需求开展反贫困项目,解决项目村村民的生计发展问题

    (二)基于发展性需求开展反贫困项目,满足项目村村民多元化发展需求

    (三)基于精神性需求开展反贫困项目,实现村民的美好生活愿望

    小结: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反贫困实践需要扎根乡村

   三 注重发挥村民在反贫困实践中的主体性作用

    (一)村民在项目实践中扮演决策者和执行者角色

    (二)培养村民自我发展能力,强化村民在反贫困实践中的主体性作用

    (三)充分发挥社区精英在反贫困实践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1.依靠社区精英,组织动员村民参与反贫困项目

     2.通过社区精英的示范效应,带动村民参与反贫困项目

    (四)注重妇女等弱势群体在反贫困实践中的参与和发展成果的分享

    小结:依托乡村知识和资源,避免村民形式化“参与”

   四 构建“以村民为中心,多元主体参与”的反贫困治理格局

    (一)“以村民为中心,多元主体参与”的贫困治理格局

     1.村民自组织(社区管理委员会)在反贫困实践中组织和协调村民参与

     2.村民互助合作组织可以培育村民的自组织能力,提升村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获取外部资源和参与市场的能力

     3.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为项目村提供政策、技术、金融等支持与服务

     4.禄劝项目办是项目的资助方,在项目村反贫困实践中扮演的是协助者角色

    (二)“合作共治”应该成为未来农村贫困治理的创新形式

   五 发掘村落的内外部资源,促进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一)通过外部资源的输入,满足村民生计发展需求

    (二)引导村民发现和挖掘村落内部资源,实现村落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

    (三)小结:发掘村落综合多功能价值资源,实现村民“美好生活”愿望

 第四章 新时期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与乡村价值传承及再造

  第一节 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面临的机遇

    (一)精准扶贫:新形势下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新战略新部署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面临的良好机遇

     1.民族地区是中国政府农村反贫困工作的重点区域

     2.多种优惠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

   二 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民族地区的贫困村数量众多,贫困人口规模大,且贫困程度深

    (二)扶贫开发项目中农民参与性不足及文化自觉欠缺

    (三)扶贫开发项目缺乏对民族村寨独特乡村价值的发现和充分有效利用

  第二节 民族地区乡村价值的再发现及其传承与再造——以禄劝项目村为例

   一 以村落为载体形成的乡村综合多功能价值

    (一)以村落为生产载体,形成了“道法自然”和“惠及苍生”的农业生产价值

    (二)以村落为空间载体,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

    (三)以村落为交往载体,形成了共同体的生活价值

    (四)以村落为传承载体,形成了文化传承与教化价值

   二 民族地区乡村价值的再发现及其传承与再造——以禄劝苗族村为例

    (一)基于自然农法为核心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再造有机循环农业

    (二)基于山、林、人“天人合一”的村域生态环境,重建生态和谐的“美丽乡村”

    (三)基于天伦之乐的家庭生活、守望相助的村落共同体与独具特色的村落文化,共筑和谐共融的“幸福乡村”

  第三节 乡村价值传承视野下的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探索与创新

   一 乐施会昆明项目办的“留住乡村”项目构想与初步探索

    (一)乐施会昆明项目办(以下简称昆明项目办)实施“留住乡村”项目的背景及构想

     1.“留住乡村”项目的实施背景

     2.“留住乡村”项目的初步构想

    (二)昆明项目办与多家社会组织合作,探索实施“留住乡村”项目

   二 基于乡村价值传承视野下的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创新理念与基本路径

    (一)基于乡村价值传承开展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创新理念

     1.立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扶贫目标,精准瞄准贫困人群发展需求,探索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精准扶贫基本方略

     2.立足民族地区村域特色资源,创新扶贫方式,动员和激发贫困村村民重新发现乡村价值,精准开展内发式扶贫

    (二)民族地区基于乡村价值传承开展精准扶贫的创新路径

     1.立足和延续原生态的农业生产价值,促进传统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融合,开展特色传统产业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

     2.传承和弘扬天伦之乐的家庭与村落共同体的生活价值,促进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有机融合,开展幸福乡村建设

     3.充分培育和发挥村落社区精英的示范驱动作用,激发村民们的文化自觉和内生动力,加强社区内部合作,充分整合利用政府、社会等外部政策资源,实现村落可持续发展

 前言

本书在梳理分析学界关于反贫困的主要理论以及国际社会反贫困战略演变历程的基础上,系统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所开展的反贫困工作历程、取得的成就与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基于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农民发展需求以及农村可持续发展趋势,从乡村价值传承与重塑的理论视域,深入分析了禄劝苗族地区精准扶贫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了有效开展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创新路径。本书认为,要立足村域特色自然人文资源,充分挖掘整合和合理利用乡村价值,精准开展“柔性扶贫”,将“青山绿水蓝天”变成“金山银山”,建设美丽幸福乡村。

[1]刘以行:《昆明市县两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2]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志办公室编《禄劝年鉴(1991—1998)》,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3]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志办公室编《禄劝年鉴(1991—2000)》,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4]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志办公室编《禄劝年鉴(2013)》,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

[5]樊怀玉:《贫困论——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2。

[6]〔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胡代光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7]谭诗斌:《现代贫困学导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8]宋宪萍、张剑军:《基于能力贫困理论的反贫困对策构建》,《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9]〔印度〕阿马蒂亚·森:《评估不平等和贫困的概念性挑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5期。

[10]〔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12]〔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4。

[13]郭熙保、罗知:《论贫困概念的演进》,《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

[14]世界银行:《2000~2001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15]施锦芳:《国际社会的贫困理论与减贫战略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3期。

[16]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17]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18]〔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19]吕学静:《社会保障国际比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20]〔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顾朝阳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21]〔德〕普里威·赫尔:《发展与减贫经济学——超越华盛顿共识的战略》,刘攀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2]张友琴、肖日葵:《人力资本投资的反贫困机理与途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1期。

[23]张晓、叶普万:《世界反贫困战略的变迁及其启示》,《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6期。

[24]世界银行:《198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

[25]程漱兰、陈焱:《与贫困作斗争:机遇、赋权和安全保障——〈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评介》《管理世界》2001年第6期。

[26]林卡、范晓光:《贫困和反贫困——对中国贫困类型变迁及反贫困政策的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

[27]黄英君等:《我国政府反贫困政策回顾、反思与展望——基于社会资本投资的视角有》,《探索》2011年第5期。

[28]朱小玲、陈俊:《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启示》,《生产力研究》2012年第5期。

[29]陈标平、胡传明:《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农村反贫困模式演进与基本经验》,《求实》2009年第7期。

[30]李兴江:《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伟大实践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1]张巍:《中国农村反贫困制度变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32]鲁可荣:《后发型农村社区发展动力研究——对北京、安徽三村的个案分析》,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3]毛绵逵、李小云、齐顾波:《参与式发展:科学还是神化》,《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34]叶敬忠、陆继霞:《论农村发展中的公众参与》,《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2期。

[35]王春光:《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开发扶贫问题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3期。

[36]林万龙、钟玲、陆汉文:《合作型反贫困理论与仪陇的实践》,《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11期。

[37]朱启臻、赵晨鸣:《留住美丽乡村——乡村存在的价值》,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8]〔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王晓毅、王地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39]〔日〕祖田修:《农学原论》,张玉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0]范少言、陈宗兴:《试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经济地理》1995年第2期。

[41]〔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42]赖功欧、郭东:《钱穆对中国农业文明起源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农业考古》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