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178

产业转型的社会逻辑图书

The Social Logic of Industry Transformation: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of the Crab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Dagongwei

SSAPID:101-2188-2963-69
ISBN:978-7-5097-6068-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推动产业转型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本书以皖南首圩——大公圩为研究区域,以河蟹产业转型的社会文化机制和效应为基本线索,深入考察大公圩河蟹产业转型的历程,通过对适用技术、组织体系、生态资本和民间实践等维度的分析,提示产业转型背后的社会逻辑,为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论”及“无工不富”论提供新思路。

相关信息

丛书名:海洋与环境社会学文库
作 者: 陈涛
编 辑:刘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总序

 表目录

 索引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缘起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缘起

  二 研究问题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

   (三)篇章结构

  三 文献回顾

   (一)农业环境问题研究

    1.农业污染的社会学研究

    2.农业社会学研究

   (二)生态现代化研究

   (三)产业转型研究

  四 研究方法

   (一)理论与经验的嫁接

   (二)田野研究路径

    1.“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

    2.农村快速评估与扎根田野研究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

    1.文献法

    2.观察法

    3.深度访谈法

   (四)研究资料的分析

    1.资料分析中的客观性

    2.“小社区”与“大社会”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一 研究区域

   (一)县域区位与社会经济

    1.历史与区位

    2.县域河蟹产业

   (二)皖南首圩及其河蟹产业

    1.圩田与圩田系统

    2.皖南首圩及其圩田开发

    3.圩区人口与河蟹产业

  二 斜“N”形的产业变迁

   (一)从人工养蟹到“大养蟹”

    1.人工养蟹的开始

    2.“大养蟹”阶段

   (二)遭遇“寒流”

    1.“寒流”的出现

    2.“寒流”致因说及其根源分析

   (三)柳暗花明:“养大蟹”

    1.敢问路在何方?

    2.以水养蟹,以蟹保水

   (四)再上新台阶:“养好蟹”

 第三章 适用技术

  一 生态技术的推广体系

   (一)农业技术推广的体制性困境

    1.从河南项城案例说开去

    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体制性缺陷

   (二)生态技术推广的组织体系创新

   (三)生态技术推广系统

    1.专家组系统

    2.技术指导员系统

    3.科技示范户系统

   (四)生态技术推广中的“梯级层次”

    1.生态技术推广—扩散格局

    2.技术受众的社会文化特征

   (五)生态技术如何扎根农村?

    1.项目周期内:刺激技术的推广与转化

    2.项目周期外:储备扎根田野的本土人才

  二 生态技术的社会适应性

   (一)生态技术推广中的主体

    1.相关主体的文化层次

    2.生态技术的应用路径

   (二)生态技术推广的标准化

    1.生态技术的标准化

    2.标准化的社会功能

   (三)生态技术扩散的本土化

    1.“土专家”的养蟹经

    2.技术本土化的社会意义

   (四)技术适应性的社会机制

    1.农业技术“水土不服”问题

    2.农业从业者的社会文化特征

    3.克服“水土不服”的社会机制

 第四章 组织体系

  一 民间组织

   (一)亲缘/血缘组织

    1.“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2.类公司制

   (二)企业/协会组织

    1.“公司+农户”的组织模式

    2.生态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3.组织化的原理

  二 政府组织

   (一)产业规划机制

    1.制度框架

    2.经济布局

    3.政策引导

   (二)政绩考核办法

    1.招商引资指标体系的创新

    2.生态养殖纳入政绩考核体系

   (三)水面承包模式

    1.改革水面承包方式

    2.延长水面承包期

 第五章 生态资本

  一 生态资本的社会文化观

   (一)概念的提出与厘清

    1.资本略说

    2.田野调查中的生态资本

    3.经济学视野中的自然/环境/生态资本

    4.社会学视野中的生态资本

   (二)生态资本的社会属性

    1.生态资本产生的历史透视

    2.生态资本存量减少的社会根源

    3.生态资本的可增值性

    4.生态资本解释了环境保护的现实可能性

    5.生态资本提供了产业转型的社会基础

    6.生态资本运营的现实困境

    7.生态资本存量的中长期评估

  二 生态资本的市场配置

   (一)市场需求结构与生态等级认证

    1.河蟹市场的需求结构

    2.河蟹的认证标准与等级

   (二)有机食品及其市场机遇

    1.有机农业

    2.中美有机食品的市场价格比较

   (三)河蟹销售的三级市场

    1.初级市场

    2.全国市场

    3.出口市场

  三 生态资本的产业效应

   (一)休闲渔业

    1.休闲渔业产业的发展

    2.休闲渔业资源的开拓

   (二)招商引资

 第六章 民间实践

  一 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

   (一)政府倡导的革新模式遭遇失败

    1.理想的“稻蟹共生”模式

    2.稻田养蟹模式遭遇“水土不服”

   (二)民间社会对新模式的探索

    1.生产实践中的发现

    2.民间实践的层次

    3.民间实践仍在进行

   (三)民间实践的社会文化背景

   (四)民间实践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 从“生态自发”到“生态利益自觉”

   (一)反思和比较中形成“生态自发”

    1.“资源”和“环境”进入潜意识

    2.对比试验的开展

   (二)“生态利益自觉”及其逻辑机制

    1.“生态利益自觉”的形成路径

    2.生态养殖精英的资源环境观

   (三)“生态利益自觉”的普遍化

    1.从“独木不成林”到“漫山遍野”

    2.“生态自发”与“生态利益自觉”的比较分析

 第七章 社会文化效应

  一 以河蟹产业为媒介的地域社会

   (一)从项目社会到特色地域社会

    1.项目社会评价与项目社会

    2.大公圩地区实施的生态养殖项目

   (二)特色地域社会的框架体系

  二 河蟹产业对地域人群的影响

   (一)受影响人及其受影响维度

    1.受影响人的识别

    2.受影响的维度

   (二)环境知识、意识与行为

    1.环境知识

    2.环境意识

    3.环境行为

   (三)生态公民

    1.理论预设的生态公民

    2.现实世界的生态公民

  三 河蟹产业对地域社会的影响

   (一)社会结构

    1.人口结构

    2.社会组织结构

   (二)社会分层

   (三)社会福利

   (四)社区生产生活

   (五)民间社会制度

   (六)亚文化

 第八章 研究结论

  一 经济与环境“两难论”的破解

  二 工业化“宿命论”的破解

  三 持续的革新与超越

  四 成功转型中的生态压力

 图目录

 后记

推动产业转型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本书以皖南首圩——大公圩为研究区域,以河蟹产业转型的社会文化机制和效应为基本线索,深入考察大公圩河蟹产业转型的历程,通过对适用技术、组织体系、生态资本和民间实践等维度的分析,揭示产业转型背后的社会逻辑,为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论”及“无工不富论”提供新思路。

安东尼·吉登斯,2003,《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齐心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0,《安徽省志:水产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布罗代尔,1993,《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二卷),顾良译,北京:三联书店。

曹锦清,2000,《黄河边的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阿江,2000,《制度创新与区域发展》,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3a,《范式视角下的项目社会评价》,《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

——,2003b,《技术傻化的社会学阐述》,《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2008,《论人水和谐》,《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2009,《再论人水和谐——太湖淮河流域生态转型的契机与类型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

——,2010,《次生焦虑——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社会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凡,1995,《技术社会化引论——一种对技术的社会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国权、李院林,2004,《政府自利性:问题与对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陈涛,2009,《1978年以来县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2011,《“事件—应急”型环境治理范式及其批判》,《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2012,《民间生态实践助推环境治理》,《中国社会科学报》11月9日第377期第A8版。

陈涛、左茜,2010,《“稻草人化”与“去稻草人化”——中国地方环保部门角色式微及其矫正策略》,《中州学刊》第4期。

戴维·波普诺,2007,《社会学》(第十一版),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当涂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2012,《当涂统计年鉴》(内部资料)。

当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12,《当涂县志(1978—2010)》,合肥:黄山书社。

当涂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1983,《安徽省当涂县地名录》(内部资料)。

当涂县统计局,2009,《2009当涂县情》(内部资料)。

当涂县兴永乡志编纂小组,1989,《兴永乡志(初稿)》,手抄本。

当涂县志编纂委员会,1996,《当涂县志》,北京:中华书局。

邓岩欣,2008,《当涂境内的吴语》,载王福堂等《吴语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17—227页。

饭岛伸子,1999,《环境社会学》,包智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费孝通,1992,《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4,《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志在富民——从沿海到边区的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乡土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

风笑天,2001,《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冯仕平、张志红,2009,《石桥镇水产品营销大市场走访记》,《马鞍山日报》10月12日第A7版。

高文,2011,《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农民日报》10月21日第2版。

洪大用,1999,《西方环境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2001,《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环境社会学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2012,《中国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第9期。

洪大用、罗桥,2011,《迈向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洪大用、马芳馨,2004,《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洪大用、马国栋等,2014,《生态现代化与文明转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洪大用、肖晨阳等,2012,《环境友好的社会基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晋松、曾再新,2009,《当涂饮食文化》,长春:银声出版社。

晋松主编,2001,《当涂揽胜》,合肥:黄山书社。

景军,2009,《认知与自觉:一个西北乡村的环境抗争》,《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克利福德·吉尔兹,2000,《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赖特·米尔斯,2005,《社会学的想像力》(第二版),陈强、张永强译,北京:三联书店。

李培林、陈光金,2009,《中国进入发展的新成长阶段》,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15页。

刘文玲、王灿、Spaargaren,G.、Mol,A.P.J.,2012,《中国的低碳转型与生态现代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9期。

刘易斯·科塞,2007,《社会思想名家》,石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陆益龙,2004,《流动产权的界定——水资源保护的社会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罗伯特·默顿,1986,《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吴忠、蒋孝东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8,《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罗吉斯、伯德格,1988,《乡村社会变迁》,王晓毅、王地宁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麻国庆,1993,《环境研究的社会文化观》,《社会学研究》第5期。

——,2005,《“公”的水与“私”的水——游牧和传统农耕蒙古族“水”的利用与地域社会》,《开放时代》第1期。

马鞍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2,《马鞍山市志》,合肥:黄山书社。

马鞍山市文化局,2002,《马鞍山市文化志》(印刷资料)。

马鞍山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2001,《马鞍山风物志》,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1972,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国栋,2011,《发展中的生态现代化理论:阶段、议题与关系网络》,《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2013,《批判与回应: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演进》,《生态经济》第1期。

鸟越皓之,2009,《环境社会学——站在生活者的角度思考》,宋金文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秦红增,2005,《桂村科技:科技下乡中的乡村社会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邱泽奇,2005,《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社会学研究》第2期。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荣敬本、崔之元等,1998,《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森谷正规,1984,《日美欧技术开发之战:国际技术比较研究论》,吴永顺、陶建明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沈殿忠,2004,《环境社会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沈嘉禄,2007,《嗜蟹的中国人》,《新民周刊》第36期。

宋林飞,2007a,《小康社会的来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b,《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南京社会科学》第12期。

——,201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南京社会科学》第1期。

孙金华、陆桂华,2007,《水资源属性与水资源问题强相关分析》,《水资源保护》第5期。

王春水,2006,《生态扮靓新农村》,http://www.tangnan.gov.cn/tangnan/showmessage.php?a1=1&id=352,11月29日。

王发信、尚新红、柏菊编著,2007,《平原水网圩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与实践》,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王海滨,2009,《生态资本运营》,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王汉生、王一鸽,2009,《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第2期。

王珂、银燕,2013,《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陈传书: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http://www.chinallcy.com/article/21953.html,3月6日。

王武、李应森编著,2010,《河蟹生态养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王晓毅,2009,《环境压力下的草原社区——内蒙古六个嘎查村的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沦为附庸的乡村与环境恶化》,《学海》第2期。

——,2013,《建设公平的节约型社会》,《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王学江、王世焕,2006,《没有新型农民就建不成新农村》,《经济参考报》2月24日第1版。

韦伟主编,2007,《迈向和谐的马鞍山》(《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追踪调查·马鞍山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吴彤,2007,《两种“地方性知识”——兼评吉尔兹和劳斯的观点》,《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1期。

吴相湘,2001,《晏阳初传——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长沙:岳麓书社。

熊沈校、严颢,2009,《从竭泽而渔到放水养鱼》,《新华日报》10月1日第Z31版。

徐旺生、闵庆文编著,2008,《农业文化遗产与“三农”》,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杨善华、孙飞宇,2005,《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第5期。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2006,《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约翰·汉尼根,2009,《环境社会学》(第二版),洪大用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军,2005,《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现存问题的政策探讨》,《宏观经济研究》第10期。

张茂元,2009,《技术应用的社会基础》,《社会》第5期。

张茂元、邱泽奇,2009,《技术应用为什么失败》,《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张少兵、王雅鹏,2007,《农业科技供需双重不足分析以粮食安全为例》,《科学管理研究》第5期。

张燕、邱泽奇,2009,《技术与组织关系的三个视角》,《社会学研究》第2期。

赵崔莉,2006,《清代皖江圩区社会经济透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赵延东,2003,《社会资本理论的新进展》,《国外社会科学》第3期。

郑杭生,2009,《促进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社会学?》,《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

——,2011,《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社会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郑杭生主编,1994,《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编,2007,《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9,《河蟹技术100问》,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周泽江、宗良纲等主编,2004,《中国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周振超,2009,《当代中国政府条块关系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朱启臻,2009,《农业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Ahmad,A.1989,“Evaluat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Before and After.” Evaluation Review 13(3):310-319.

Albrecht,D.E. & Murdock,S.H.1990,The Sociology of US Agriculture: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Ames: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Basu,S. & Weil,D.N.1998,“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d Growth.”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3(4):1025-1054.

Bell,M.2004,An Invitation to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2nd ed.).CA:Pine Forge Press.

Brown,L.R.2003,Plan B:Rescuing a Planet under Stress and a Civilization in Trouble. 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

——2006,Plan B 2.0:Rescuing a Planet under Stress and a Civilization in Trouble. 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

Buttel,F.H & Humphrey,C.R.2002,“Sociological Theor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Dunlap.R.E & Michelson.W.(eds.),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Westport,CN:Greenwood Press.

Buttel,F.H,Larson,O.F. & Gillespie,G.W.1990,The Sociology of Agriculture. New York:Greenwood Press.

Buttel,F.H.1993,“The Sociology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Future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46:175-186.

——2000,“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s Social Theory.” Geoforum 31(1):57-65.

Carson,R.1962,Silent Spring. Boston:Houghton.Mifflin.

Catton,W.R.Jr. & Dunlap,R.E.1978a,“Environmental Sociology:A New Paradigm.” The American Sociologist 13(1):41-49.

——1978b,“Paradigms,Theories,and the Primacy of the HEP-NEP Distinction.” The American Sociologist 13(4):256-259.

Cernea,M.M.1996,Social Org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Anthropology:The 1995 Malinowski Award Lecture. Washington,D.C.:World Bank.

Christoff,P.1996,“Ecological Modernization,Ecological Modernities.” Evironmental Politics 5(3):476-500.

Cohen,M.J.2006,“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The American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Resistance to an Innovation-driven Future.” Future 38(5):528-547.

Diamant,B.Z.1984,“Appropriate Sanit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Decade in Africa.”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Health 104(3):85-90.

Dimitri,C. & Greene,C.2007,“Recent Growth Patterns in the US Organic Foods Market.” In Wellson,A.J.(ed.),Organic Agriculture in the US. New York:Nova Science Publishers,Inc

Dobson,A.2003,Citizenship and the Environment.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nlap,R.E. & Catton,W.R.Jr.1979,“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5(1):243-273.

Dunlap,R.E. & Jones,R.E.2002,“Environmental Concern:Conceptualand Measurement Issues.” In Dunlap,R.E. & Michelson,W.(eds.),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Westport,CT:Greenwood Press.

Dunlap,R.E. & Martin,K.E.1983,“Bringing Environment into the Study of Agriculture.” Rural Sociology 48(2):201-218.

Evenson,R.E.1981.“Benefits and Obstacles to Appropriat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458(1):54-67.

Fisher,D.R. & Freudenburg,W.R.2001,“Ecological Modernizition and Its Critics:Assessing the Past and Looking Toward the Future.”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14(8):701-709.

Freudenburg,W.R.1986,“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2(1):451-478.

——1988,“Perceived Risk,Real Risk Social Science and the Art of 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 Science 242(4875):44-49.

Funabashi,H.2006,“Minamata Disease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Japanese Sociology 15(1):7-25.

Goodman,D. & DuPuis,E.M.2002,“Knowing Food and Growing Food:Beyond the Production-Consumption Debate in the Sociology of Agriculture.” Sociologia Ruralis 42(1):5-22.

Gould,K.A.,Pellow,D.N.,& Schnaiberg,A.2008,The Treadmill of Production:Injustice and Unsustainability in the Global Economy. Boulder:Paradigm Publishers.

Hannigan,J.A.2006,Environmental Sociology: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Hardin,G.1968,“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162(3859):1243-1248.

—— 1998,“Extensions of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280(5364):682-683.

Harper,C.L.1996,Environment and Society:Human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Upper Saddle River,New Jersey:Prentice Hall.

Harrison.A.1989,“Introducing Natural Capital into the SNA.” In Ahmad,Y.J.,Serafy,E.,& Lutz,E.(eds.),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shington,D.C.:World Bank.

Harte,M.J.1995,“Ecology,Sustainability,and Environment as Capital.” Ecological Economics 15(2):157-164.

Hartwick,J.M.1991,“Degradation of Environmental Capital and National Accounting Procedure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5(2):642-649.

Kaltoft,P.2001,“Organic Farming in Late Modernity:At the Frontier of Modernity or Opposing Modernity?” Sociologia Ruralis 41 (1):146-158.

Kristiansen,P. & Merfield,C.2006,“Overview of Organic Agriculture.” In Kristiansen,P.,Taji,A.,& Reganold,J.(eds.),Organic Agriculture:A Global Perspective. Collingwood:CSIRO Publishing.

Milanez,A & Buhrs,T.2007,“Marrying Strands of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A Proposed Framework.” Environmental Politics 16(4):565-583.

Mol,A.P.J. & Sonnenfeld,D.A.2000,“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around the World:An Introduction.” In Mol,A.P.J. & Sonnenfeld,D.A.(eds.),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around the World. London:Frank Cass.

Mol,A.P.J.1996,“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and Institutional Reflexivity:Environmental Reform in the Late Modern Age.” Environmental Politics 5(2):302-323.

——2000,“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in an Era of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Geoforum 31(1):45-56.

——2006,“Environment and Modernity in Transitional China:Frontiers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37(1):29-56.

Orlove,B.S. & Brush,S.B.1996,“Anthropology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5(1):329-352.

O’Connor,M.1993,“Value System Contests and the Appropriation of Ecological Capital.” The Manchester School 61(4):398-424.

Pan,Y.Z.et al.2005,“Measurement of Ecological Capital of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48(6):786-796.

Pearce,D.W. & Turner,K.R.1990,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New York:Harvester Wheat Sheaf.

Rogers,E.M. & Burdge,R.J.1972,Social Change in Rural Societies:An Introduction to Rural Sociology (2nd ed.). 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

——1988,Social Change in Rural Societies:An Introduction to Rural Sociology. (3rd ed.). 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

Rogers,E.M.1962,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New York:Free Press.

——1988,“The Intellectual Foundation and History of the Agricultural Extension Model.” Science Communication 9(4):492-510.

——2002,“The Natur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Science Communication 23(3):323-341.

Rosset,P.M.2005,“Cuba:A Successful Case Study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King,L & McCarthy,D.(eds.),Environmental Sociology:From Analysis to Action. 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

Ryan,B. & Gross,N.C.1943,“The Diffusion of Hybrid Seed Corn in Two Iowa Communities.” Rural Sociology 8 (1):15-24.

Sarageldin,I.1995. Sustainability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First Steps in an Ongoing Journey. Washington,DC:World Bank.

Schnaiberg,A. & Gould,K.A.1994,Environment and Society:The Enduring Conflict. New York:St.Martin’s Press.

Schnaiberg,A.1975,“Social Syntheses of the Societal-Environmental Dialectic:The Role of Distributional Impact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56(1):5-20.

——1980,The Environment:From Surplus to Scarcit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umacher,E.F.1973,Small is Beautiful:Economics as if People Mattered. New York:Harper & Row.

Scott,J.C.1998,Seeing Like a State: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 New Haven &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Segal,A.1992,“Appropriate Technology:The African Experience.”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27:124-133.

Serafy,El.1989,“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Accounting:An Overview.” In Ahmad,Y.J.,Serafy,El.,& Lutz,E.(eds.),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shington,D.C.:World Bank.

——1991.“The Environment as Capital.” In Costanza,R.(ed.),Ecological Economic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eyfang,G.2006,“Ecological Citizenship and Sustainable Consumption:Examining Local Organic Food Network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2(4):383-395.

Sonnenfeld,D.A. & Mol,A.P.J.2002,“Ecological Modernization,Governce,and Globalization:Epilogu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5(9):1456-1461.

Spaargaren,G. & Mol,A.P.J.1992,“Society,Environment,and Modernity: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s a Theory of Social Change.”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5(4):323-344.

Tovey,H.1997,“Food,Environmentalism and Rural Sociology:On the Organic Farming Movement in Ireland.” Sociologia Ruralis 37(1):21-37.

Varma,R.2002,“E.F.Schumacher:Changing the Paradigm of Bigger Is Better.” Bulletin of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23(2):114-124.

Victor,P.A.1991,“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ome Lessons from Capital Theory.” Ecological Economics 4(3):191-213.

Warner,K.D.2008,“Agroecology as Participatory Science.”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33(6):754-777.

York,R. & Rosa,E.A.2003,“Key Challenges to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 16(3):273-287.

简 介:本书是对2016年1月1日~ 2017年12月31日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成果的系统回顾,力求充分呈现学科的研究议题、理论和方法。书中分为四部分,“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我国的环境问题,并探讨环境社会学的发展趋势;“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主要探讨了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环境抗争与环境运动”讨论了环境...

作者: 边燕杰 卢春天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简 介:生态危机是人类当下面临的最严重的困境。本书以一个中国西南县域60余年的生态变迁为案例,通过对田野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梳理,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生态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为生态危机的治理建言献策。农村生态问题的产生及加剧与现代性因素密切相关,国家权力、现代科技和市场体系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恶化的非预期后果...

作者: 耿言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