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64

黄河下游农区工业化与社会转型研究图书

Study on the Path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SSAPID:101-2177-3620-06
ISBN:978-7-5097-6396-4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一百多年前,李鸿章感言:中国正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但真正引起社会基础层面和内在结构迅速变化的,仅仅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发生的事情。本书把传统农耕文明延续最久、积淀最深的黄河下游农区作为对象,多角度研究了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为观察整个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基础层面和内在结构的演化轨迹打开了一扇窗。

相关信息

丛书名:传统农区工业化与社会转型丛书
作 者: 耿明斋
编 辑:陈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前言

 总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 文献及评述

   二 黄河下游农区的大体轮廓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黄河下游农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衡量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设定

   一 经济发展水平

    1.人均GDP

    2.GDP增长率

    3.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4.人均财政收入

   二 经济结构

    1.霍夫曼系数

    2.三次产业比例

    3.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例

   三 农业生产条件和现状

    1.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

    2.人均有效灌溉面积

    3.人均主要粮食产量

    4.人均农林牧副渔业增加值

   四 城市化水平

    1.城市化率

    2.市区人口密度

    3.城市建成区面积

    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五 社会发展水平

   六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节 指标分析与评价

   一 经济发展水平

   二 经济结构

   三 农业生产条件和现状

   四 城市化水平

   五 社会发展水平

   六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七 聚类分析及结果

    1.数据与分析方法说明

    2.聚类分析过程

    3.聚类分析结果

 第三章 黄河下游农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与演变路径研究

  第一节 工业化的内涵和度量方法评述

   一 工业化本身就意味着结构性变迁过程

   二 工业化度量方法评价与具体应用评述

  第二节 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与特征分析

   一 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

   二 评价方法和实施过程

   三 数据处理结果

   四 评价结果分析

    1.空间结构特征

    2.速度结构特征

    3.贡献支撑结构特征

  第三节 黄河下游农区工业化进程演变的内在机制

   一 黄河下游农区工业化与一般的次生工业化的异同

   二 黄河下游农区工业化的内生性与内生能力

   三 内生能力与发展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1.内生能力的特点

    2.内生能力与自生能力的联系和区别

    3.发展经济学对内生能力问题的忽视

   四 内部条件对外部环境的反应机理分析

    1.外部环境对黄河下游农区工业化的重要作用

    2.交通区位与内生能力

     (1)一般性分析

     (2)黄河下游农区的特殊性分析

    3.自然资源与内生能力

    4.制度环境与内生能力

     (1)宏观的制度环境与内生能力

     (2)微观的制度环境与内生能力

    5.社会价值观与内生能力

    6.内生能力使得历史的偶然事件转化为现实的必然事件

 第四章 黄河下游农区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转移与社会结构变迁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

   一 劳动力转移与城乡二元结构转换

   二 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社会分层

   三 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

   四 劳动力转移与非正式制度的作用

   五 外出劳动力回流与人力资本积累

  第二节 黄河下游农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结构与发展诉求

   一 黄河下游农区劳动力流动的历史与现状

   二 黄河下游农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构

    1.黄河下游农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知识结构

    2.黄河下游农区农民工的就业结构

    3.黄河下游农区农民工的收入结构

    4.黄河下游农区农民工的社会结构

   三 黄河下游农区农民工的发展诉求

   四 黄河下游农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生存状态

    1.农民工的社会地位

    2.农民工的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

    3.农民工的生活质量

    4.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5.农民工的人身安全

    6.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第三节 黄河下游农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分层

   一 户籍分层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

   二 黄河下游农区农民工与农村社会分层

   三 农民工与城市社会分层

   四 社会分层的影响和挑战

  第四节 黄河下游农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耕经济的结构变迁

   一 黄河下游农区农耕经济体系的历史形成与特征

    1.黄河下游农区农耕经济体系的历史形成

    2.黄河下游农区农耕经济体系的特征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自我封闭的农耕文化

     (3)地缘与亲缘关系维系

     (4)二元社会结构

    3.黄河下游农区农耕经济的现今表现

   二 黄河下游农区农耕经济体系中的制度及其自我实施规则

    1.农耕经济体系中的制度

    2.不可分性与农耕制度的自我实施规则

   三 历史上的人口流动与农耕经济体系的变革

    1.农牧交融

    2.人口流动与商业文化的兴起

   四 当代农村劳动力转移与黄河下游农区农耕经济变迁

  第五节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一 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城乡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二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保障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三 建立社会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技能

   四 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市场化进程

   五 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组织创新,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

   六 建设小城镇,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第五章 黄河下游农区城市化与社会转型

  第一节 国内外城市化研究文献评述

   一 国外文献评述

   二 国内文献评述

    1.关于我国城市化模式的研究

    2.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1)我国城市化水平与我国工业化水平是否匹配

     (2)我国城市化引发的土地问题

     (3)我国城市化引起的其他相关问题

  第二节 黄河下游农区城市化历史及发展现状

   一 我国不同区域以及黄河下游农区的城市化水平变动情况

   二 我国近期人口、非农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变动趋势及现状

    1.我国近期人口流动趋势

    2.经济活动在不同区域的变动趋势

    3.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人口总量变动情况

   三 我国城市化现状、问题及其对黄河下游农区城市化的影响

    1.非农经济活动的集聚程度远高于人口集聚的程度

    2.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是小城镇快速发展拉动的

    3.我国城市化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

    4.黄河下游农区城市化面临的多重困境

     (1)18亿亩耕地红线约束下的城市化困境

     (2)当前的户籍、土地制度对这一区域影响深远

     (3)虽是人口大市、大省,企业也出现招工难问题

  第三节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二 黄河下游农区城市化模式的理论分析

    1.黄河下游农区需要什么样的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化

    2.现代城市功能结构形态

    3.城镇体系演化的路径:内生还是建构

    4.农民利益关系如何处理

 第六章 黄河下游农区农业现代化与组织结构变迁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的界定

   一 何谓现代化

   二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1.国外关于农业转型问题的研究

    2.我国对农业现代化内涵认识的演变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文献

   一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农业现代化的讨论

   二 现代农业的特征

  第三节 黃河下游农区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一 黄河下游农区农业转型之路

   二 农业经营规模变迁

    1.农业经营规模演变

    2.外来资本介入和粮食规模经营

  第四节 黄河下游农业经济及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

   一 农业产业结构变迁

   二 农业组织形式的变迁

   三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变迁

   四 农业基础设施变迁

   五 农业生态环境变迁

   六 期货市场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1.交易品种不断丰富

    2.交易量迅速增加

    3.期货市场的功能得到初步发挥

    4.培育新型农民

  第五节 黄河下游农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因素分析

   一 资源约束严重,生态环境破坏较大,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

   二 城乡二元体制阻碍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1.资金缺乏,制约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2.农田水利设施损坏严重

    3.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使农田水利建设投劳不足

    4.保护不力,农田水利设施被盗被毁现象时有发生

   四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1.农业科学实用技术普及不够

    2.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

    3.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综合服务能力比较薄弱

   五 农业产业化及农业组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1)合作组织的辐射范围有限

    (2)发展不够规范

  第六节 推进黄河下游农区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切实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2.加强农业资源保护

   二 加快推进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的约束

   三 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高附加值农业

    1.以粮食稳定增长核心区建设为基础

    2.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农业

    3.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四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重点搞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2.努力增强气象服务能力

   六 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

   七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八 完善和探索农业补贴和生态补偿机制

 第七章 黄河下游农区的现代社会结构与制度架构构建

  第一节 黄河下游农区现代化的制度障碍

   一 户籍制度与二元结构的研究现状

    1.制度经济学角度的研究

    2.政治经济学角度的研究

    3.计量经济学角度的研究

   二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背景、出路及其公共经济学原因分析

  第二节 黄河下游农区现代化的目标

   一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黄河下游农区的现代化转型

   二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本质、依据及其政策含义

    1.两种不同的均等化与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公共财政和民主财政

    2.两种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福利经济学与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三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会福利制度的扩展

  第三节 黄河下游农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变迁与社会结构改造

   一 已有的对土地产权制度中农民所有权缺失问题的研究

   二 农民土地产权缺失的法律依据及其变迁路径分析

   三 黄河下游农区的社会结构变迁——城市化的历史必然性

   四 黄河下游农区城市化的路径与模式探讨——从村庄结构向社区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

    1.规模不经济带来的城市化效应无法显现

    2.耕地置换与产业化利益的不对等导致农区居民缺乏积极性

    3.缺乏户籍制度变迁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没能为黄河下游农区农民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出路

一百多年前,李鸿章感言:中国正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但真正引起社会基础层面和内在结构迅速变化的,仅仅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发生的事情。本书把传统农耕文明延续最久、积淀最深的黄河下游农区作为对象,多角研究了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为观察整个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基础层面和内在结构的演化轨迹打开了一扇窗。

[1]〔美〕威廉·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段先志:《关于中国经济区划之我见》,《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3]高世中:《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及相关政策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耿明斋、李燕燕:《中国农区工业化路径研究:以欠发达平原农区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姜法芹:《关于黄河滩区经济带范畴的探讨》,《经济师》2002年第3期。

[1]耿明斋、李燕燕:《中国农区工业化路径研究:以欠发达平原农区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美〕H.钱纳里、M.塞尔奎因:《发展的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3]〔美〕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王松宝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刘俊芳:《重庆市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测度》,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吕政、郭克莎、张其仔:《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期。

[6]〔美〕W.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郭熙保、王松茂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马崇明:《中国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与实证》,《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8]任才方、王晓辉:《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探索》,《中国统计》2003年第5期。

[9]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0]陶树人:《技术经济与管理文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11]〔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99。

[12]张金萍、秦耀辰、张丽君、闵祥鹏:《黄河下游沿岸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经济地理》2012年第3期。

[13]张亮、徐建新:《黄河下游引黄灌区高效运行管理模式研究》,《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第3期。

[14]张志明:《黄河下游引黄灌区节水研究》,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5]朱桂香:《黄河下游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探讨》,《生态经济》1990年第4期。

[1]〔德〕鲁道夫·吕贝尔特:《工业化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2]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上),人民出版社,1980。

[3]雍红月、李松林:《谈工业化概念及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标准》,《内蒙古统计》2002年第2期。

[4]刘伟:《经济发展与结构转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6]耿明斋:《平原农区工业化道路研究》,《南开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7]耿明斋、李燕燕:《中国农区工业化路径研究:以欠发达平原农区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8]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9]〔英〕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10]〔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99。

[11]〔美〕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2]〔英〕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改革出版社,1997。

[13]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3期。

[14]任保平、洪银兴:《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述评》,《学术月刊》2004年第4期。

[15]周叔莲、郭克莎:《中国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16]袁天凤、刘晓鹰、杨军:《中国西部工业化进程与继续工业化途径——基于四川的实证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4期。

[17]〔美〕H.钱纳里、M.塞尔奎因:《发展的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18]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况和趋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0。

[19]杨海军、肖灵机、邹泽清:《工业化阶段的判断标准:霍夫曼系数法的缺陷及其修正——以江西、江苏为例的分析》,《财经论丛》2008年第2期。

[20]朱应皋、王遐见:《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探析——江苏工业化发展水平的个案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21]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22]韩兆洲:《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及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2年第10期。

[23]罗文:《湖南工业结构及其工业化水平研究》,《经济地理》2001年第2期。

[24]王延中:《环渤海地区工业化水平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25]王卫东:《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实证分析——以宁波市为例》,《特区经济》2007年第3期。

[26]刘东勋:《河南工业化水平评价及应采取的工业化战略》,《企业活力》2004年第7期。

[27]〔美〕约翰·科迪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28]魏后凯、陈耀:《中国西部工业化与软环境建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9]〔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0]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理论与实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1]〔英〕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

[32]周文、李晓红:《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企业成长——基于分工与信任的视角》,《管理世界》2009年第12期。

[3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83。

[34]耿明斋:《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工业化道路——长垣县工业化发展模式考察》,《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35]〔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36]孙燕铭:《政府干预在东北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基于韩国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思考》,《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第6期。

[37]陈志平:《地方政府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求索》2009年第9期。

[38]孙早、刘庆岩:《市场环境、企业家能力与企业绩效》,《经济学家》2006年第4期。

[39]Baumol W.,“Entrepreneurship:Productive,Unproductive and Destructiv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5(1990).

[40]李兰等:《市场化改革与中国企业家成长——2008·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15年调查综合报告》(下),《管理世界》2008年第12期。

[41]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42]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1]Demsetz,H.,“Towards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7(1967).

[2]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外出?——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3]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陈琪:《我国农村智力回流的引致机制和对策研究》,《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

[6]程怀儒:《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农村工业化》,《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7]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8]方齐云、陆华新、鄢军:《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5期。

[9]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11]冯少雅:《信息不对称下我国政府农业支持政策的选择》,《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2]高桥、张皓瑞、杨高磊:《农民工寒夜露宿大桥下》,《河南商报》2005年12月18日。

[13]耿明斋:《农业区工业化的一般理论分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4]龚维斌:《劳动力外出就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5]龚维斌:《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农村社会变迁》,文物出版社,1998。

[16]辜胜阻、徐进、郑凌云:《美国西部开发中的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及其借鉴》,《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1期。

[17]郭兴方:《城乡收入差距的新估计——一种动态解释》,《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

[18]《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9]《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人民出版社,2006。

[20]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1]贺宇:《刍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非正式制度”》,《南方农村》2007年第3期。

[22]胡必亮:《“关系”与农村人口流动》,《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11期。

[23]胡苏云、王振:《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及其对农户的影响——安徽省霍山县与山东省牟平县的比较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期。

[24]胡雪萍:《提高农民收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外出务工》,《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8期。

[25]黄泰岩:《“民工荒”对二元经济理论的修正》,《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6期。

[26]李二玲、李小建:《农区产业集群、网络与中部崛起》,《人文地理》2006年第1期。

[27]李富田:《经济势差与农村劳动力流向——以四川省绵阳市调查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1期。

[28]李恒:《结构性增长、结构贸易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9]李恒:《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49个自然村的调查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7期。

[30]李杰、杜乃涛:《关于创新农村经济制度的思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1]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3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3]李少元:《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经验借鉴》,《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34]李亚杰:《近三成80后农民工认为劳动强度大》,《新京报》2007年6月22日。

[35]李燕燕:《传统农区经济转型原始路径的一般分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36]林晓鸣:《建国后农民阶级队伍演变及其发展走势分析》,《社会主义研究》1990年第1期。

[37]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1期。

[38]刘翠萍:《陕北农耕文明的特征及成因探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39]刘东勋:《河南内陆农区市场化导向的开放带动型工业化模式》,《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40]刘双萍:《宁夏农村经济结构变动与农村工业化分析》,《宁夏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41]刘义明:《关于完善农民工维权体制和机制的思考》,2009年度湖北省工会优秀调查报告。

[4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3]路丽华、史俊杰:《联展晋商“老照片”共谋经济大发展》,《晋中晚报》2007年10月22日。

[44]马夫:《固原市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特征及其对贫富分化的影响》,《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45]孟天运、尉建文:《山东地区农村社会分层的个案研究》,《东方论坛》2003年第2期。

[46]潘晨光、娄伟:《中国农村智力回流问题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5期。

[47]潘从武、周永强:《新疆解救40名被非法关押强迫劳动的“包身工”》,《法制日报》2004年4月20日。

[48]潘会玲:《重塑农民形象——对改革十五年来山西农村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阶层的分析》,《统计与决策》1996年第2期。

[49]彭文慧:《外出务工、智力回流与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50]曲昌荣、曹树林:《讨薪之路4年未了胜诉后法院判决成一纸空文》,《人民日报》2006年12月15日。

[51]史钧:《山西阳城交通局等三部门拖欠民工工资近百万》,《市场报》2007年2月9日。

[52]宋丙涛:《财政效率、政府作用与欠发达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53]孙联辉:《影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障碍因素》,《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54]田雨、吴小军、李惠子:《农民工代表进入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扬子晚报》2008年2月29日。

[55]涂永珍:《农村非农经济发展中的法社会学问题的理性思考——对三个典型村庄非农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报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56]王金海、程莉莉:《两会特别关注:解决农民工问题不能再等了》,《工人日报》2006年3月6日。

[57]王西玉、崔传义、赵阳:《打工与回乡:就业转变和农村发展——关于部分进城民工回乡创业的研究》,《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58]王玉兰:《农民工权利保障困境及对策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59]韦森:《从传统齐鲁农耕文化到现代商业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东岳论丛》2004年第6期。

[60]武国定、方齐云、李思杰:《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4期。

[61]许欣欣:《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62]阎占定:《论农民增加收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定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63]杨进:《黄河流域的有关数据》,《中国水利》2000年第2期。

[64]殷晓清:《小农经济与传统农耕社会的有机运行》,《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

[65]喻新安:《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实证分析——以河南黄淮四市为例》,《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66]曾广奎、徐贻军:《内生农业技术进步条件下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模型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67]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68]张卫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老龄化不容忽视的几个社会问题》,《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69]张五常:《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商务印书馆,2000。

[70]钟甫宁:《农民问题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9期。

[71]周运清:《中国农耕经济变革与乡土社会结构转型的推进——中国社会结构的原型与演化》,《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5期。

[72]珠飒、佟双喜:《“走西口”与晋蒙地区社会变迁》,《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73]邹逸麟:《我国水资源变迁的历史回顾——以黄河流域为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2]俞宪忠:《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一个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发展框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5期。

[3]王小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1期。

[4]王平、肖文:《二次城市化、土地开发与经济增长》,《财经研究》2011年第9期。

[5]辜胜阻:《统筹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改进低价工业化和半城镇化模式》,《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

[6]蔡秀玲:《中国城镇化历程、成就与发展趋势》,《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63期。

[7]章征涛、李世龙:《城市化的虚荣——对我国城市化现状的认识》,《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12期。

[8]季建林:《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问题与出路》,《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1期。

[9]朱莉芬等:《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的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10]陆铭:《建设用地指标可交易: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的突破口》,《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12期。

[11]马晓河、胡拥军:《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改革》2010年第10期。

[12]陆铭、陈钊:《为什么土地和户籍制度需要联动改革——基于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改革学术月刊》2009年第9期。

[13]陈风桂等:《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人文地理》2010年第5期。

[14]樊纲:《经济学家樊纲论要素流动与缩小地区差距》,《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第34期。

[15]于晓明:《对中国城市化道路几个问题的思索》,《城市问题》1999年第5期。

[16]傅十和、洪俊杰:《企业规模、城市规模与集聚经济——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17]刘永亮:《中国城市规模经济的动态分析》,《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7期。

[18]杨波、朱道才、景治中:《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19]胡必亮:《究竟应该如何认识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8期。

[20]安虎森、陈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城市化推进的路径选择》,《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21]段禄峰、张沛:《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探讨》,《商业时代》2009年第6期。

[22]周民良、褚玉楠:《省会城市功能发挥与“两型社会”城市群建设》,《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3]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城市经济》2008年第1期。

[24]陈彦光、周一星:《城市规模-产出关系的分形性质与分维特征——对城市规模-产出幂指数模型的验证与发展》,《经济地理》2003年第4期。

[25]何景熙:《我国西部小城镇非农就业的产业基础研究——基于镇区人口普查数据的经验分析》,《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26]官锡强:《从台湾农村城市化模式看广西农村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第3期。

[27]吴福象、刘志彪:《城市化群落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来自长三角16个城市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28]胡俊生:《我国乡村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辨析——兼论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道路选择》,《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29]许经勇:《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层思考》,《经济经纬》2006年第1期。

[30]段进军:《关于我国小城镇发展态势的思考》,《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第6期。

[31]辜胜阻、李永周:《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方向》,《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6期。

[32]胡少维:《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经济发展》,《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33]国风:《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道路选择——论我国的小城镇建设》,《管理世界》1998年第6期。

[34]赵新平、周一星、曹广忠:《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35]聂华林、王宇辉:《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道路的思考》,《社科纵横》2005年第5期。

[36]傅先兰、刘学敏、史培军:《西部大开发与城市化道路》,《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8期。

[37]李富田:《小城镇:是农民的乐土吗?》,《农村经济》2003年第12期。

[38]刘永红、郑娅:《城镇化道路该怎样走?——小城镇主导型发展模式的误区及其矫正》,《调研世界》2001年第2期。

[39]李富田、李戈:《进城还是进镇:西部农民城镇化路径选择——对四川省31个镇、村调查》,《农村经济》2010年第4期。

[40]洪银兴、陈雯:《城市化模式的新发展——以江苏为例的分析》,《经济研究》2000年第12期。

[41]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42]何景熙:《我国西部小城镇非农就业的产业基础研究——基于镇区人口普查数据的经验分析》,《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43]陈光庭:《中国国情与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城市问题》2008年第1期。

[44]聂高民:《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几点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3期。

[45]潘海生、曹小峰:《就地城镇化: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浙江小城镇建设的调查》,《政策瞭望》2010年第9期。

[46]张艳明、章旭健、马永俊:《城市边缘区村庄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以江浙经济发达地区为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

[47]仇保兴:《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之辩——“C模式”:超越“A模式”的诱惑和“B模式”的泥淖》,《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

[48]程必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兼论成渝试验区的发展思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9]周一星:《中国城市工业产出水平与城市规模的关系》,《经济研究》1988年第5期。

[50]辜胜阻:《放宽户籍限制是城镇化制度的重大突破》,《理论参考》2010年第2期。

[51]蔡昉、都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长期性、效应和政策》,《学术研究》2004年第6期。

[52]杨波、朱道才、景治中:《城市化的阶段特征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53]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54]陈钊、陆铭:《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55]程开明:《从城市偏向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偏向政策影响城乡差距的Panel Data证据》,《经济学家》2008年第3期。

[1]郜亮亮、黄季焜:《不同类型流转农地与农户投资的关系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4期。

[2]刘芬华:《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中国农地流转——基于农地控制权偏好的制度解析及政策含义》,《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2期。

[3]蔡昉、王德文、都阳:《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30年历程和经验分析》,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2006。

[6]〔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

[7]〔日〕速水佑次郎、〔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林毅夫:《制度、技术和中国农业发展》,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耿明斋、李燕燕:《中国农区工业化路径研究:以欠发达平原农区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0]易军、张春花:《北方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定量评价》,《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期。

[11]蒋和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走什么道路》,《经济学家》2009年第10期。

[12]傅晨:《广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1999~2007》,《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5期。

[13]檀学文:《现代农业、后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两型农村’与生态农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农业现代化比较国际研讨会”综述》,《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2期。

[1]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财贸经济》2007年第8期。

[2]江明融:《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3]安体富、任强:《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地区差别视角的量化分析》,《财贸经济》2008年第6期。

[4]王伟同:《城市化进程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贸经济》2009年第2期。

[5]陈志楣、刘澜楠:《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均衡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7]江明融:《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8]韩淑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9]吴志鹏:《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0]吕炜、王伟同:《发展失衡、公共服务与政府责任——基于政府偏好和政府效率视角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1]张军、高远:《官员任期、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来自省级经验的证据》,《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

[12]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

[13]麻宝斌、季英伟:《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2期。

[14]曹静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障碍及实现路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5]中国财政学会“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课题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58期。

[16]金人庆:《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求是》2006年第22期。

[17]李华:《城乡公共品供给均等化与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财政研究》2005年第11期。

[18]崔宝玉、张忠根:《效应溢出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权限》,《技术经济》2008年第1期。

[19]彭希哲、赵德余、郭秀云:《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20]马国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财政研究》2007年第10期。

[21]孙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相关体制安排》,《财贸经济》2005年第6期。

[22]郭瑞萍:《人民公社缘起的制度经济学解释——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角度》,《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3]杜睿云、段伟宇:《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制度改革:方向、重心与路径选择》,《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第3期。

[24]张冬苹、刘晓芳:《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谈谈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第2期。

[25]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1。

[26]王海光:《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形成与沿革的宏观分析》,《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4期。

[27]赫广义:《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研究——社会影响、改革成就、现实困境及其发展路径》,《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28]翁仁木:《对我国户籍制度变迁的经济学思考》,《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9]李勇坚、夏杰长:《户籍制度、城市化与服务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9期。

[30]樊小钢:《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关联分析》,《财经论丛》2004年第5期。

[31]岳德松:《试论我国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中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3期。

[3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一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33]宋丙涛:《黄河农耕文明辉煌与衰落的制度性与经济性原因分析》,《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2008年第2期。

[34]项中新:《均等化:基础、理念与制度安排》,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5]赵航飞:《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阻力分析——基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角度》,《知识经济》2009年第8期。

[36]陆益龙:《正义:社会学视野中的中国户籍制度》,《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37]陈洁:《中国城市化发展与户籍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以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为框架》,《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38]许玉明:《中国二元户籍制度下不公平分配现实的批判与改革》,《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39]叶建亮:《公共产品歧视性分配政策与城市人口控制》,《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

[40]湛中乐:《从行政法学看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人口与发展》2009年第6期。

[41]杨成钢、赵小殊:《户籍制度存废刍议》,《人口与发展》2009年第6期。

[42]伍先江:《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认识误区与近期举措》,《人口与发展》2009年第6期。

[43]葛笑如:《中国二元户籍制度的宏观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44]夏茂森、朱宪辰、江玲玲:《中国财政分权、户籍制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动态面板数据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38期。

[45]孙小民:《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则及路径选择》,《商业时代》2012年第7期。

[46]李晓飞:《户籍制度与当代中国社会差别关系的实证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47]韩震:《户籍制度的改革取向——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思考》,《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2年第1期。

[48]黄书猛:《二元体制下的公共产品供给和财政竞争均衡》,《财贸经济》2009年第8期。

[49]陈成文、孙中民:《二元还是一元: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国际经验及其启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0]杨子慧、张庆五:《中国历代的人口与户籍》,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

[51]宋昌斌:《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史稿》,三秦出版社,1991。

[52]樊树志:《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8。

[53]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

[54]迟福林、王景新、唐涛:《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3期。

[55]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6期。

[56]钱忠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农户层面的经济分析》,《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57]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58]龚启圣、刘守英:《农民对土地产权的意愿及其对新政策的反应》,《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2期。

[59]田传浩、贾生华:《农地制度、地权稳定性与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理论与来自苏浙鲁的经验》,《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60]邓大才:《新一轮农地制度变迁的路向选择——弱化所有权》,《财经研究》2001年第9期。

[61]何静:《农地使用权流转与相关的法律问题探讨》,《经济问题》2001年第7期。

[62]刘凤芹:《农村土地产权的归属、保护与政策建议》,《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