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68

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1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Innovation City Development of Guangzhou (2018)

SSAPID:101-2176-8698-09
ISBN:978-7-5201-2894-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政府部门的专家共同参与撰写的关于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最新报告。书中紧紧围绕广州创新发展这一主题,深入分析了2017年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存在问题,系统探讨了2018年的发展环境、发展态势及主要对策,并从综合发展、科技、产业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度剖析与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广州蓝皮书
作 者: 许鹏 张赛飞
编 辑:杜文婕;杨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主要编撰者简介

 Abstract

 广州创新型城市编辑委员会

 摘要

 Ⅰ 总报告

  B.1 2018年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

   一 创新型城市内涵与特征

    (一)创新型城市内涵

    (二)创新型城市特征

   二 2017年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主要亮点

    (一)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1.高端人才集聚态势明显

     2.金融体系日趋完善

    (二)科技创新态势良好

     1.知识成果受到国际关注

     2.专利成果高速增长

     3.技术研发体系更加完备

     4.科技孵化体系渐成

     5.技术协同体系日渐完善

    (三)企业创新百花齐放

     1.企业研发平台持续增长

     2.一批技术创新型企业成为行业领导者

     3.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推陈出新

     4.大型企业积极布局创新领域

    (四)高端产业快速发展

     1.IAB/NEM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新增市场主体快速增长

     3.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增长

     4.大数据应用快速推进

    (五)区域创新精彩纷呈

     1.广州开发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南沙: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3.番禺:双创体系助力转型升级

     4.海珠:全力打造广州“中关村”

     5.天河:继续领跑科技创新

   三 2017年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青年人才吸引力有待增强

    (二)风险投资仍显不足

    (三)产业转型任重道远

    (四)创新服务亟待提升

   四 2018年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展望

    (一)外部环境分析

     1.主要创新国家加速推进重大技术领域创新

     2.世界新兴技术向深度发展

     3.区域间的竞争更趋不确定性

     4.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二)内部因素分析

     1.新兴产业聚集趋势愈发明显

     2.创新环境日趋完善

     3.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4.适宜居住的城市环境

    (三)发展态势展望

     1.从创新链前端看,创新资源集聚精尖化发展

     2.从创新链中端看,科技创新能力将在合作交流中进步

     3.从创新链后端看,创新型产业将较快成长

   五 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精心打造创新型产业

     1.把握数字经济崛起的机遇

     2.强化IAB/NEM产业技术外溢

     3.尽快改变技术路径依赖

     4.强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公共属性

     5.催生新商业模式、新业态

    (二)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

     1.增强企业技术预见能力

     2.引导企业营建创新生态系统

     3.激励企业增加研发创新投入

     4.提升企业专利产出质量

    (三)全力推动创新活动

     1.增加技术供给源

     2.激活技术供给源头创新

     3.精准配置创新资源

     4.建设重大创新平台与载体

    (四)持续吸引全球创新人才

     1.加大柔性引才力度

     2.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条件

     3.进一步简化出入境手续

    (五)促进发展科技金融

     1.完善创业投资基金

     2.加快培育天使投资

     3.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六)积极纳入国际创新网络

     1.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推进广深技术创新合作

     3.加快区域创新资源高端融合

     4.深化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Ⅱ 综合篇

  B.2 关于中国开发区未来发展空间创新的思考

   一 从开发区发展模式反思产城分割问题

    (一)比较优势集聚——中国开发区发展的逻辑起点,区域特征是单一的产业及科技功能区

    (二)竞争优势集聚——中国开发区发展的路径导向,区域特征是城市化的经济及科技功能区

    (三)创新优势集聚——中国开发区发展的飞跃阶段,区域特征是创新型的现代市辖城区

   二 以创新城区范式提升开发区创新空间

    (一)创新城区内涵及其典型模式

    (二)创新城区对于未来开发区定位的三种属性

     1.空间属性

     2.城市属性

     3.创新属性

   三 新一代开发区发展新指向就是创新城区

    (一)开发区要肩负新时代创新空间再造使命

    (二)开发区创新城区建设重在创新环境营造

    (三)开发区创新城区应突出创新载体的建设

   四 加快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创新城区建设

    (一)加快推动开发区创新城区的规划布局

    (二)加快推动开发区创新城区的存量创新

    (三)加快推动开发区创新城区的增量创新

    (四)加快推动开发区创新城区的试点试验

  B.3 广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一 广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的现状分析

    (一)广义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体系

    (二)广州的“双创”平台发展现状

     1.孵化器与众创空间整体概况

     2.各区孵化器与众创空间区域分布及特征

    (三)广州“双创”平台及城市空间的问题解析

     1.“双创”平台数量相对北上深较少,高层次的“双创”平台不足

     2.“双创”平台空间不够集聚,规模效应不足

     3.各层次的“双创”平台缺乏联系互动,资源整合度不够

     4.“双创”平台分布缺乏规划引导,没有呼应城市整体空间发展战略

   二 优化广州“双创”平台的空间布局的基本思路

    (一)引导广州“双创”平台在空间上集聚发展

    (二)通过“双创”平台的空间布局,优化带动城市新兴区域的发展

    (三)通过“双创”平台的优化布局,触发城市三旧空间的功能更新

   三 优化广州“双创”城市空间体系的建议

    (一)构建“双创”平台集聚的“创新创业”核心区域(平台)

    (二)依托片区创新资源,引导发展“创新创业”节点区域

    (三)调动多方力量创造多元化可持续的“创新创业”细胞单元

   四 优化广州“双创”环境:实施策略与政策建议

    (一)建设用地及办公空间保障

    (二)公共设施及公共服务保障

    (三)扶持资金及扶持政策保障

    (四)平台资讯及全过程孵化体系搭建

  B.4 广州初创青年创业调查报告

   一 广州初创青年创业现状

    (一)初创青年基本信息

    (二)初次创业动机

    (三)初次创业行业类型

    (四)初次创业资金来源

    (五)创业青年职业发展轨迹

   二 广州初创企业青年面临的困境

    (一)资金获得难度大

    (二)人才获得和留用难度大

    (三)市场敏感度欠缺

    (四)政策获取能力有待提高

    (五)创业知识和能力有限

   三 广州初创青年创业优惠政策需求

    (一)金融政策

    (二)人才政策

    (三)财税政策

  B.5 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促进广州发展动能转换

   一 明晰人才发展定位,助力广州发展动能转换

   二 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

   三 强化以用为本导向,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四 针对人才分类施策,关注公共服务差异化

  B.6 激发广州民间投资活力的对策建议

   一 广州民间投资下滑情况

    (一)民间投资下滑的速度和幅度较大

    (二)增速和比重低于全省全市

    (三)投资行业分布不平衡

    (四)实体经济投资下降幅度较大

   二 广州民间投资下滑的主要原因

    (一)预期存在不确定性,部分企业不敢投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部分企业不愿投

    (三)承接产业转移影响,部分企业往外投

    (四)政策信息的不对称,部分企业不懂投

    (五)融资难融资贵依旧,部分企业没钱投

    (六)营商环境还需优化,部分企业不好投

    (七)投资渠道不够通畅,部分企业无处投

   三 促进广州民间投资的措施建议

    (一)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地民企投资落户

    (二)增强发展信心,激发本地民企投资热情

    (三)消除隐性壁垒,畅通民间投资渠道

    (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深挖民企投资潜力

    (五)健全保障机制,释放民企投资活力

  B.7 增城区创新驱动发展报告

   前言

   一 创新驱动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不断完善

    (二)高新技术企引进扶持力度加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培育

    (三)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人才加快集聚,知识产权工作不断优化

    (四)孵化载体建设步伐加快

    (五)打造广州国际汽车高端零部件产业基地增城园区

   二 创新驱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主体活力不活跃,成为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最大瓶颈

    (二)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缺乏,创新投入、科技金融机构少

    (三)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创新型产业规模较小

    (四)创新支撑体系基础薄弱,开放式创新能力亟须加强

   三 增城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机遇与优势

    (一)在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中抓机遇、求作为、寻动力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增城区开展区域协同创新开辟新空间

    (三)广州“IAB”计划加快增城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

    (四)优越的区位条件、发展环境促进增城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

   四 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关建议

    (一)制定创新驱动发展路线图

    (二)优化创新资源布局

    (三)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

    (四)加快研发机构建设

    (五)集聚产业紧缺人才

    (六)增加创新投入资金

    (七)完善创新支持政策

 Ⅲ 科技篇

  B.8 广州促进“双创”成果转化和交易的研究

   一 前言

   二 广州“双创”成果转化与交易现状

    (一)广州推进“双创”成果转化与交易的实施现状

     1.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创业带动就业增长

     2.双创孵化育成体系不断壮大,开展“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3.专利授权与技术市场交易明显增长,企业主导作用明显

     4.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社会载体培育作用显著

    (二)广州“双创”成果转化与交易的特点

     1.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导各类主体建设孵化器和创客中心

     2.围绕深化改革构建完备的政策体系与知识产权保障环境

     3.“双创”与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建设互动融合发展

    (三)广州推进“双创”成果转化与交易的主要障碍分析

     1.输出、吸纳技术的能力与第一梯队仍有明显差距

     2.技术中介机制不够健全

     3.专利技术转移实施率仍有提升空间

     4.孵化器对“双创”企业的专业支撑性不足

     5.产学研优势在“双创”战略推进中未充分发挥作用

   三 国内外科研成果转化与交易的先进经验

    (一)国外科研成果转化与交易的先进经验

     1.美国,构建创新创业与技术转化的生态闭环

     2.英国,构建全国技术转化创新体系

     3.日本,大型企业集团主导下的官产学研成果转化体系

     4.德国,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保障了成果的转移转化

    (二)国内发达城市推进“双创”成果转化的基础要素比较

     1.科研成果管理政策

     2.人才供给

     3.技术供给

     4.创业环境

     5.“双创”资本链

   四 广州加强“双创”成果转化和交易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开展技术供给侧改革,增加对前沿原始创新技术供给的支持

     2.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服务的政府购买力度

     3.继续推进“双创”资金链的进一步完善

    (二)高校与科研机构层面

     1.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进一步细化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2.探索提高成果转化水平在高校及科研院所周期性评价中的重要性

     3.积极举办全国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交易会

    (三)人才层面

     1.加大对“双创”重要人群的政策体系构建与支持力度

     2.吸引国外人才在广州进行创新创业

     3.加大对技术经纪人的培育力度

    (四)环境载体层面

     1.优化双创“孵化器”的支持方式与考核标准

     2.构建国际技术转移转化平台

     3.建立“双创”孵化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

  B.9 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建设现状与主要思路

   一 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现状

    (一)知识产出占有一席之地,但产出质量还有待提升

    (二)研发投入居国际中等水平,但专利核心技术供给仍然不足

    (三)信息设施比较完善,数据处理与存储业比较发达

    (四)知识密集型产业规模偏小,但若干创新型服务业全国领先

    (五)一批企业成为行业龙头,但缺乏国际创新龙头企业

    (六)产品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产品扩散能力有待提升

    (七)技术源头地位有待增强,技术辐射范围十分有限

    (八)正在构建紧密的技术合作网络,但其国际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二 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主要思路

    (一)发展定位

     1.从扩散范围来看,广州定位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2.从主导产业来看,广州应定位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中心

     3.从文化背景来看,广州为单元文化的创新枢纽

    (二)主要功能

     1.国际重要的知识源

     2.国际创业高地

     3.新兴产业引擎

     4.亚太创新服务中心

    (三)发展目标

     1.到2020年,建成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2.到2030年,建成重要的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三 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重点工程

    (一)企业家精神培育工程

    (二)国际人才集聚工程

    (三)创新治理探索工程

    (四)创新生态优化工程

    (五)开放式创新工程

  B.10 全球突破性技术发展趋势与广州策略

   一 2018年十大突破性技术

    (一)人工智能领域在技术推进与应用推广上取得重大突破

    (二)零知识验证密码协议为区块链开拓更广阔前景

    (三)基因占卜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指日可待

    (四)3D打印技术有望给工业制造领域带来变革

    (五)量子计算机技术被赋予厚望

    (六)美国引领全球技术突破

    (七)北深杭领衔中国技术创新

   二 近五年突破性技术主要发展趋势

    (一)信息、生物、人工智能始终为主要关注的领域

    (二)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技术成熟期加快

    (三)环境、能源、基础研究等领域仍需要较长发展时间

    (四)不同领域的科技相互融合

    (五)创业公司为全球科技创新带来活力

    (六)大学及科研机构在全球科技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

    (七)中国与世界领先水平差距仍然较大

   三 广州的主要策略

    (一)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领域

    (二)建立离岸科技创新中心,取全球英才为己用

    (三)推动要素快速流动,深度参与全球创新

    (四)积极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努力培植本土大型企业

    (五)政府层面应给予成熟期长的技术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六)敢于创新,允许失败,建立容错机制

    (七)关注新科技引发的社会问题,做好制度建设及政策引导

  B.11 广州研发产业的演化、特征及对策研究

   一 研发产业内涵

    (一)研发产业概述

     1.研发产业的概念

     2.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研发活动

     4.研发产业的特性

    (二)研发产业兴起的成因

   二 全球研发产业发展态势

    (一)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二)研发外包加速发展

    (三)跨国研发成为常态

    (四)专业性研发企业大量涌现

    (五)中国纳入全球研发产业链

   三 广州研发产业演化进程

    (一)初始的科学研究活动(1950~1980年)

    (二)研发活动萌芽时期(1980~2000年)

    (三)研发产业形成(2000年至今)

   四 广州研发产业的基本特征

    (一)研发资源高度集聚

     1.国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力雄厚

     2.新型研发机构异军突起

     3.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纷纷落地

    (二)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优势领先

    (三)技术市场交易规模凸显

    (四)研发产业要素支撑保障得力

     1.专利产出水平稳步提高

     2.服务(研发)外包居主要城市前列

     3.创新载体发展态势良好

   五 制约广州研发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国际化能力亟待提高

    (二)研发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1.研发投入总体不足

     2.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力度不够

     2.新产品销售收入缺乏竞争力

    (三)研发产业资源配置错位

     1.研发资源过度集中于体制内

     2.企业自身缺乏研发能力

     3.企业专利申请量少

    (四)外部性研发意愿不强

     1.高技术制造业溢出不足

     2.研发外包基础薄弱

     3.技术交易不够活跃

    (五)研发环境有待改善

   六 政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1.补救市场失灵

     2.做大做强研发产业

     3.精准配置研发资源

    (二)加快研发产业外部化发展

     1.加速研发外包发展

     2.着力建设技术市场

     3.关注“新经济”产业技术外溢

    (三)加大R&D投入和研发资源配置

     1.高度重视R&D经费投入

     2.理解研发活动的“烧钱需求”

     3.努力营造风投大环境

    (四)激活企业内在创新动能

     1.激励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

     2.鼓励企业“走出去”

     3.催生民营科技企业强势崛起

  B.12 广州科技金融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一 广州科技金融发展亮点

    (一)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显著

    (二)科技信贷及资本市场助力科技企业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稳步推进

    (四)科技金融发展环境良好

   二 广州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机制及政策配套有待完善

    (二)创业风险投资不够活跃

    (三)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不够

    (四)科技金融专业人才紧缺

   三 广州科技金融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推动成立产业引导基金

    (二)完善创业投资基金

    (三)加快培育发展风险投资

    (四)推进科技信贷服务

    (五)完善科技保险服务

  B.13 广州与以色列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主要合作成果及有关对策建议

   一 主要做法及成果

    (一)建设两个产业基地

    (二)成立两只产业基金

    (三)搭建四个产业交流平台

    (四)开展一批合作项目建设

   二 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交流沟通机制尚不完善

    (二)产业合作生态环境尚待完善

    (三)产业合作领域尚显不足

    (四)缺乏重大合作项目支撑

   三 主要设想

    (一)加速推动产业基地建设

    (二)加快推进产业基金运作

    (三)加快推进汽车电子、仿制药等领域的合作

    (四)多举措提升双方合作水平

   四 有关对策建议

 Ⅳ 产业篇

  B.14 加快广州国际风投创投之都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发展现状

    (一)实力现状:机构数与活跃度差距大

    (二)发展潜力:机构数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三)空间分布:呈“聚集式”发展

    (四)企业发展:总体实力较弱

    (五)小结

   二 优势和问题

    (一)主要优势

    (二)存在的问题

   三 对策建议

    (一)打造风险投资会议体系,实现全球资源对接

    (二)引进培育一流机构,形成有影响力的聚集区

    (三)打造投资生态平台,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

    (四)提供三大政策优惠,吸引优秀投资机构落户

    (五)创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平台,形成双创洪流

  B.15 知识产权驱动下的全球现代中药产业发展格局与广州对策

   一 现代中药产业内涵及发展前景

    (一)现代中药产业的内涵解析

    (二)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前景

     1.“一带一路”倡议助推全球中医药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2.中药产业步入政策红利发展期

     3.中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二 全球现代中药产业专利创新格局

    (一)全球专利创新格局

    (二)中国专利创新格局

     1.国内现代中药专利布局竞争梯次逐渐显现

     2.已初步形成一批以发明专利为核心成果的创新骨干企业

     3.专利转让成为国内现代中药产业专利运用的主要形式

     4.新型制剂与有效成分提取专利技术备受产业瞩目

    (三)广州专利创新格局

     1.广州在广东省专利资源优势突出

     2.广州专利运用趋于活跃

     3.形成了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主体结构

     4.广州现代中药药妆领域专利产出优势显现

   三 现代中药产业专利创新与产业联动发展状况

    (一)产业联动的内涵

    (二)专利资源对中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三)广州现代中药产业专利创新与产业发展已形成良好互动

   四 广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优势与短板

    (一)发展优势

     1.产业基础雄厚

     2.研发资源集聚

     3.已有一定数量的高质量专利储备

     4.坐拥全国最大制药集团

    (二)存在短板

     1.产业创新及其专利布局保护能力有待提升

     2.合作创新成果偏少

     3.专利运用能力尚显不足

   五 广州发展机遇

    (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

    (二)广州加快实施“IAB”计划

   六 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一)发展的思路

    (二)对策建议

     1.完善现代中药产业以专利为核心的创新成果保护和运用环境

     2.建立广州现代中药的产业竞争力、产业创新能力、产业专利竞争力常态化监测机制

     3.鼓励产业链各方以专利为纽带加快高水平创新成果产出和运用

     4.引进培育专利创造能力强的产业资源形成“滚雪球效应”

     5.瞄准重大需求探索突破一批现代中药核心关键技术

     6.积极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现代中药产业人才智库

     7.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

  B.16 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一 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基础

    (一)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现状

     1.人工智能产业综合实力全国第四

     2.人工智能细分领域表现突出

     3.人工智能产业加速集聚发展

     4.企业集聚生态初步形成

    (二)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1.信息基础设施发达

     2.公共服务平台日益完善

     3.大数据资源及数据开放优势明显

   二 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有影响力的本土企业缺乏

    (二)行业领军人才不足

    (三)产业基础层支撑力较弱

    (四)产业发展亟须统筹规范

   三 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一)明确发展定位,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枢纽

    (二)聚焦领军企业和重大项目,抢先卡位占领制高点

    (三)引进领军人才,带动海内外人工智能人才和团队向广州集聚

    (四)设立产业引导母基金,为人工智能发展注入资本动力

    (五)鼓励企业加紧布局人工智能专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六)聚力建设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平台,接轨与全球技术前沿

    (七)组建四大产业平台,营造良好的产业氛围

  B.17 紫竹国家高新区体制创新实践及其启示

   一 体制机制创新是紫竹模式最大特点

    (一)政企校联合的投资模式,打下了协同创新的体制基础

    (二)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决策机制,保证了管理运营的高效顺畅

    (三)以土地、资本和人才相融合为纽带,形成了政企校利益共同体

    (四)以资本运作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形成了可持续高质量的盈利模式

   二 紫竹模式对于当前各地园区开发建设的启示

    (一)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正成为先进园区开发建设的新模式

    (二)民营资本充当主力军,正成为先进园区开发建设的新方向

    (三)合理高效的开发时序,正成为园区效益最大化的有力保障

    (四)精准特色的产业定位,正成为先进园区快速发展的决定因素

    (五)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配套,正成为园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B.18 加快南沙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跨境电商发展趋势

    (一)总体情况

    (二)国内先进地区电商发展情况

     1.郑州

     2.杭州

     3.宁波

   二 广州跨境电商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平台及信息系统建设有待完善

    2.跨境电商业务模式不够丰富

    3.产业发展竞争力仍需提高

    4.行业人才相对不足

   三 对策建议

    (一)发挥产业规划引领作用

    (二)加大政策宣传推介力度

    (三)推动建立国际贸易监管制度

    (四)大力提升通关效率

    (五)多渠道降低物流成本

    (六)集聚跨境电商产业发展高端人才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18)》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编写的“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许鹏研究员担任主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政府部门的专家共同参与撰写的关于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最新报告。它不仅是探讨广州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了解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本报告紧紧围绕广州创新发展这一主题,深入分析了2017年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存在问题,系统探讨了2018年的发展环境、发展态势及主要对策,并从综合发展、科技、产业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度剖析与研究。

Costello G.J.,Donnellan B.,Gleeson I.,et al.The Triple Helix,Open Innovation,and the DOI ResearchAgenda[M]//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of Technology-Based Innovation:Diversifying the Research Agenda.Springer US,2007:463-468.

Chesbrough H.W.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Technology[M]. 2003.

张剑、吕丽、宋琦等:《国家战略引领下的我国创新型城市研究:模式、路径与评价》,《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第9期,第49~56页。

陈曼青、张涛:《创新型城市研究的历史追溯》,《当代经济》2016年第6期。

辜胜阻、杨嵋、庄芹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思考——基于深圳创新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16年第9期。

邹乐乐、伏虎、皮磊等:《海外创新型城市构建中的治理转型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10期。

邹燕:《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国内重点城市创新能力结构研究》,《管理评论》2012年第6期。

Brookings,The Rise of Innovation Districts:A New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in America,BROOKINGS/May 2014;

Hui Cheng,From development zones to edge urban areas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Nansha,Guangzhou City,ELSEVIER,cities(2017).

李健:《创新时代的新经济空间:从全球创新地理到地方创新城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

张占斌、孙秀亭:《创新城区建设是区域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学习时报》2017年9月29日,第二版。

肖永红、陈建成、张万艳:《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7期,第23~27页。

仇保兴:《企业集群化与科技园发展》,《规划师》2002年第12期。

胡太山:《创新聚群与地区发展——产业发展体系建构之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3期。

胡蓓、田楹:《产业集群集聚优势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管理评论》2013年第10期。

陆佳媛:《初创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献综述》,《经贸实践》2018年第3期。

杨坚宇:《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山西科技》2018年第1期。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9号。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2016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

《关于我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发〔2017〕1号。

《广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吴兆春:《借势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广州创新驱动发展研究》,《特区经济》2017年第9期。

陈贝:《创新驱动广州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探求》2017年第1期。

马蓉蓉、周凤婷:《广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探求》2016年第2期。

春燕、张宇飞:《东京全球创新网络节点城市建设:国家与地方的“退”“进”协同》,《华东科技》2016年第6期,第40~43页。

杜德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动力与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杜海清:《以色列:创新强国的典范》,《科技智囊》2011年第2期,第44~51页。

高维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现状、经验与挑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孔祥浩:《以色列技术转移机制和模式研究的作用》,《价值工程》2013年第12期,第5~7页。

乐嘉昂:《全球城市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以纽约为案例》,《上海管理科学》2016年第5期,第119~121页。

李艳:《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西南金融》2017年第4期,第3~7页。

吴庆海、伍彬:《广州市属科研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3期,第180~181页。

陈思勤:《穗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冠全省》,《南方日报》2016年11月3日。

深圳市统计局:《2015年深圳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逐季向好》2018年1月28日。

刘琦:《广州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进展分析》,《广东科技》2012年第24期,第228~228页。

宋娜:《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对我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效应影响的分析》,上海师范大学,2013。

张赛飞、邓强、隆宏贤:《广州研发外包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14期,第11~15页。

黄亮、杜德斌、王宝平:《全球产业研发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基于全球研发1000强企业的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9期,第54~57页。

周天瑜、马勇、刘鸿鹰:《全球研发产业化进展及我国对策初探》,《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5期,第99~100页。

王世豪:《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功能定位分析》,《广东科技》2012年第10期,第69~71页。

苗红、刘海丽、黄鲁成等:《基于专利合作网络的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分析》,《情报杂志》2014年第10期,第104~108页。

蔡万江、罗怡霏、周大鹏:《天使投资者税收抵免政策:美国经验及启示》,《金融与经济》2016年第10期。

陈燕娟:《天使投资领域税收优惠政策初探》,《时代金融》2016年第9期。

陈昱婧:《政府补贴对天使投资的作用分析》,《市场研究》2016年第4期。

邓超、郑元婷、王昌东:《政府促进天使投资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1期。

贺亚力:《从德国和以色列的实践看政府如何引导创业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第4期。

李艳:《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西南金融》2017年第4期。

马娟:《国外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及经验总结》,《中国市场》2017年第8期。

平力群:《日本政府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市场增进性制度安排》,《亚太经济》2011年第2期。

尹艳林:《金融支持技术创新国际经验比较及启示》,《金融发展评论》2016年第8期。

胡志坚、张晓原、张志宏:《中国创业风险投资报告2017》,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

詹正华、田洋洋、王雷:《联合风险投资对目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深圳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经验分析》,《技术经济》2015年第6期。

刘晶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上海地方执行现状及展望》,《华东科技》2015年第12期。

康慧蕾:《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短期业绩影响的探究——基于北京创新企业的实证分析》,《中国商贸》2013年第26期。

谢林林:《广州风险投资发展探析》,《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6期。

〔英〕玛格丽特:《博登人工智能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瑞银报告:《亚洲前瞻:人工智能如何形塑亚洲新面貌》。

艾媒咨询:《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专题研究报告》。

麦肯锡报告:《中国人工智能的未来之路》。

高盛报告:《中国人工智能崛起》。

腾讯研究院报告:《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

乌镇智库:《2017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万联证券:《计算机行业2017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投资价值,观察情绪》。

夏光、屠梅曾:《以“三区联动”构建新的区域生态创新网络》,《生产力研究》2008年。

杜德斌、范斐、张虹:《上海紫竹高新区的发展经验与启示》,《科技日报》2013年7月10日。

樊宏、项立平、王锐:《大张江一区十八园及先进企业巡礼,上海紫竹高新区的发展经验与启示》,2013。

《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发展路径》,科技部火炬产业开发中心,http://www.innofund.gov.cn/gxq/dfdt/201411/f89a50a2f6284027bd24669de64ee800.shtml,2014年11月25日。

王伟:《上海紫竹国家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