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31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5-2016)图书

Report on China's Provincial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Development (2015-2016):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Cultivation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New Growth Drivers

SSAPID:101-2172-9973-97
ISBN:978-7-5201-0385-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对2014~2015年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同时,还开辟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区域经济新动能培育”专题,分别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重塑、中国区域生态环境优化、中国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区域对外开放新格局构建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深入追踪研究了省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在关系,为提升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
编 辑:曹长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3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 经济

 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中国皮书网

 子库介绍

 摘要

 Ⅰ 总报告

  B.1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价报告

   一 全国各省、区、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评价

    1.1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

    1.2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序分析

    1.3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1.4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及动因分析

   二 全国各省、区、市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区域分布

    2.1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均衡性分析

    2.2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区域评价分析

    2.3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区域内部差异分析

   三 全国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3.1 全国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结果

    3.2 全国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排序分析

    3.3 全国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3.4 全国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3.5 全国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动因分析

   四 全国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4.1 全国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结果

    4.2 全国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排序分析

    4.3 全国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4.4 全国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4.5 全国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动因分析

   五 全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5.1 全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结果

    5.2 全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序分析

    5.3 全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5.4 全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5.5 全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动因分析

   六 全国省域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6.1 全国省域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结果

    6.2 全国省域财政金融竞争力排序分析

    6.3 全国省域财政金融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6.4 全国省域财政金融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6.5 全国省域财政金融竞争力动因分析

   七 全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7.1 全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结果

    7.2 全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排序分析

    7.3 全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7.4 全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7.5 全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动因分析

   八 全国省域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8.1 全国省域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8.2 全国省域发展环境竞争力排序分析

    8.3 全国省域发展环境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8.4 全国省域发展环境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8.5 全国省域发展环境竞争力动因分析

   九 全国省域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9.1 全国省域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结果

    9.2 全国省域政府作用竞争力排序分析

    9.3 全国省域政府作用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9.4 全国省域政府作用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9.5 全国省域政府作用竞争力动因分析

   十 全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

    10.1 全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结果

    10.2 全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排序分析

    10.3 全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10.4 全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10.5 全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动因分析

   十一 全国省域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1.1 全国省域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结果

    11.2 全国省域统筹协调竞争力排序分析

    11.3 全国省域统筹协调竞争力排序变化比较

    11.4 全国省域统筹协调竞争力跨区段变化情况

    11.5 全国省域统筹协调竞争力动因分析

   十二 2014~2015年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启示

    12.1 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整体比较稳定,个别省份竞争力排位波动较为明显

    12.2 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展现,客观反映了各省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12.3 产业经济竞争力是影响或推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需要不断加强和巩固其竞争实力

    12.4 不断固强扶优、优化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结构,保持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处于优势地位

    12.5 努力增加上升指标、不断减少下降指标,这是显著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向

   十三 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方法和对策

 Ⅱ 分报告

  B.2 1 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1 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1.2 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北京市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北京市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北京市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北京市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北京市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北京市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北京市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北京市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3 2 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1 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2.2 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天津市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天津市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天津市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天津市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天津市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天津市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天津市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天津市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4 3 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3.1 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3.2 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河北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河北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河北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河北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河北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河北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河北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河北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5 4 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4.1 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4.2 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山西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山西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山西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山西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山西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山西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山西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山西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山西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6 5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5.1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5.2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内蒙古自治区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内蒙古自治区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内蒙古自治区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内蒙古自治区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7 6 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6.1 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6.2 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辽宁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辽宁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辽宁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辽宁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辽宁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辽宁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辽宁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辽宁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辽宁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8 7 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7.1 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7.2 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吉林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吉林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吉林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吉林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吉林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吉林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吉林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吉林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9 8 黑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8.1 黑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黑龙江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黑龙江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黑龙江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黑龙江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8.2 黑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黑龙江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黑龙江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黑龙江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黑龙江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黑龙江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黑龙江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黑龙江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黑龙江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10 9 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9.1 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9.2 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上海市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上海市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上海市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上海市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上海市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上海市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上海市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上海市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11 10 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0.1 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10.2 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江苏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江苏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江苏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江苏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江苏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江苏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江苏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江苏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12 11 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1.1 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11.2 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浙江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浙江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浙江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浙江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浙江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浙江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浙江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浙江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13 12 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2.1 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12.2 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安徽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安徽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安徽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安徽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安徽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安徽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安徽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安徽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安徽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14 13 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3.1 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13.2 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福建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福建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福建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福建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福建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福建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福建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福建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福建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15 14 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4.1 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14.2 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江西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江西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江西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江西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江西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江西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江西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江西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江西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16 15 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5.1 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15.2 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山东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山东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山东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山东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山东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山东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山东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山东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17 16 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6.1 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16.2 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河南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河南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河南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河南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河南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河南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河南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河南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18 17 湖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7.1 湖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湖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湖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湖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湖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17.2 湖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湖北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湖北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湖北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湖北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湖北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湖北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湖北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湖北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湖北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19 18 湖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8.1 湖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湖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湖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湖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湖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18.2 湖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湖南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湖南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湖南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湖南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湖南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湖南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湖南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湖南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湖南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20 19 广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9.1 广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广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广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广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广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19.2 广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广东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广东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广东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广东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广东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广东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广东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广东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广东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21 20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0.1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20.2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广西壮族自治区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广西壮族自治区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22 21 海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1.1 海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海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海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海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海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21.2 海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海南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海南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海南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海南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海南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海南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海南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海南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海南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23 22 重庆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2.1 重庆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重庆市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重庆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重庆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重庆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22.2 重庆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重庆市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重庆市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重庆市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重庆市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重庆市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重庆市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重庆市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重庆市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24 23 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3.1 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23.2 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四川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四川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四川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四川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四川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四川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四川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四川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四川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25 24 贵州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4.1 贵州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贵州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贵州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贵州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贵州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24.2 贵州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贵州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贵州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贵州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贵州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贵州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贵州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贵州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贵州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26 25 云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5.1 云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云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云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云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云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25.2 云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云南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云南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云南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云南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云南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云南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云南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云南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云南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27 26 西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6.1 西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西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西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西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西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26.2 西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西藏自治区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西藏自治区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西藏自治区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西藏自治区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西藏自治区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西藏自治区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西藏自治区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西藏自治区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西藏自治区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28 27 陕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7.1 陕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陕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陕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陕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陕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27.2 陕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陕西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陕西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陕西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陕西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陕西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陕西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陕西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陕西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陕西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29 28 甘肃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8.1 甘肃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甘肃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甘肃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甘肃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甘肃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28.2 甘肃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甘肃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甘肃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甘肃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甘肃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甘肃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甘肃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甘肃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甘肃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30 29 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9.1 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29.2 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青海省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青海省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青海省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青海省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

    6.青海省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青海省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青海省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青海省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31 30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30.1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30.2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宁夏回族自治区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宁夏回族自治区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宁夏回族自治区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宁夏回族自治区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B.32 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3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动态变化分析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优劣势结构分析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四级指标优劣势对比分析

   3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业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金融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作用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水平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排名变化情况

 Ⅲ 专题分析报告

  B.33 专题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重塑研究

   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重塑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意义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重塑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积极进展

    (一)“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

    (二)“一带一路”拓展区域经济发展新空间

    (三)自贸区扩容构筑区域对外开放新格局

    (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形成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五)主体功能区建设积极探索新模式

    (六)陆海统筹全面推进,力争新突破

   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重塑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着力点

    (一)在更大视野和格局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重视区域管理制度创新,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三)培育发展重点城市群,提升区域发展效率

    (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拓展农村发展空间

    (五)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

   四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塑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对策思路

    (一)深入推进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一带一路”对接

    (三)持续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

    (四)实施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五)拓展蓝色经济发展空间

  B.34 专题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区域生态环境优化研究

   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区域生态环境优化的关系分析

    (一)生态环境是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矛盾统一体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生态环境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

   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生态环境优化的切入点和重点

    (一)完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增加制度供应

    (二)严格执行环境监管制度,去除落后产能

    (三)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四)切实增强绿色创新能力,有效提高环境绩效

    (五)扩大生态产品供给,积极培育绿色消费观念

   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区域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1.我国废水污染现状

     2.我国废气污染现状

    (二)我国经济结构现状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矛盾

     1.经济结构现状决定了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

     2.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相冲突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与发展趋势分析

     1.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压力仍然较大

     2.重工业化主导的产能扩张可能引发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

     3.投资主导型的粗放增长模式亟须改变

     4.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失衡将制约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在绿色低碳行业有更大的作为

   四 环境保护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二)运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解决结构性矛盾

    (三)推进绿色供应链创新与实践,加快构建绿色供应链产业体系

    (四)加强全球环境治理合作

    (五)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

  B.35 专题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根本举措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有力支撑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出的要求

    (一)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二)主动选择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道路

    (三)主动化解过剩产能

   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与困境

    (一)四大区域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1.全国及四大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2.全国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比较

     3.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分析

     4.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分析

     5.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分析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第一产业现代化步伐落后

     2.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3.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4.产业发展模式粗放与产能过剩

   四 当前中国区域产业转型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

    (一)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升区域产业的供给水平

    (二)坚持市场引导,有效激活区域产业活力

    (三)优化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四)发挥区域特色,实现协调发展,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

   五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科技创新,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互促进发展,实现区域产业良性升级

    (三)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进产业顺利转型

    (四)减少低端供给,有效化解产能过剩

    (五)协调区域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区域产业水平

  B.36 专题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一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1.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构成

    2.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二 区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与方向

    1.要素新供给,补短板,培育创新主体,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2.制度新供给,降成本,激活社会资本,完善区域一体化市场

    3.结构新供给,去库存,聚集产业和智力资源,化解区域供需矛盾

    4.政策新供给,去产能去杠杆,营造创新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 创新驱动我国区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困境

    1.理论创新内涵亟须深化

    2.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3.制度创新障碍亟须破解

   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区域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的策略建议

    1.深入实施全创新要素培育工程

    2.建立健全创新驱动战略的保障制度

    3.完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统筹协调机制

    4.加快区域金融改革创新

  B.37 专题五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区域对外开放新格局构建研究

   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中国区域对外开放格局的转变

    (一)中国区域对外开放面临“内忧外患”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构建中国区域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新机遇

     1.在经济全球化中找位置

     2.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找空间

     3.在“三去一降一补”中找基础

     4.在区域制度创新中找契机

     5.在对外开放区域布局调整中找潜力

     6.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中找优势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构建中国区域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新动力

     1.国际市场开拓力

     2.资源要素整合力

     3.技术创新驱动力

     4.国际地位话语权

     5.国际合作凝聚力

   二 中国区域对外开放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方向

    (一)从依赖比较优势到培育国际竞争优势

    (二)从“世界工厂”到面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布局

    (三)从商品输出大国迈向资本输出大国

    (四)从化解产能过剩到强化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五)从以东部地区为主导到四大区域的全面开放

   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构建我国区域对外开放新格局中的成效

    (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大且质量不断提升

    (二)国际产能合作取得新进展

    (三)“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效应持续显现

    (四)自贸试验区战略路线深入推进

    (五)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六)对外开放区域布局进一步完善

   四 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我国区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对策建议

    (一)市场结构:以供需有效对接为基础,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1.充分了解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

     2.有效对接国际市场需求

    (二)产业结构:以项目合作为依托,进一步深化国际产能合作

     1.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步伐

     2.建立双多边产能合作机制

     3.多渠道设立系列双多边合作基金

    (三)企业结构:以大企业集团为主导,“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结合

     1.培育大企业集团竞争力

     2.创新企业服务政策

    (四)产品结构:以技术创新为导向,跻身国际高端消费市场

     1.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

     2.跻身国际高端消费市场

    (五)区域结构:以全面对外开放为支撑,实施差异化区域对外开放战略

     1.实施全面开放战略

     2.实施差异化区域对外开放战略

    (六)要素结构:以先进要素投入为保障,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1.加大高端要素投入

     2.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3.重塑价值链地位

 Ⅳ 附录

  B.38 附录一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B.39 附录二 2015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一 2015年中国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及三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二 2015年中国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及三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三 2015年中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及三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四 2015年中国省域财政金融竞争力及三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五 2015年中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及三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六 2015年中国省域发展环境竞争力及三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七 2015年中国省域政府作用竞争力及三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八 2015年中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及三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九 2015年中国省域统筹协调竞争力及三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十 2015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及二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B.40 附录三 2015年中国31个省、区、市主要经济指标数据

  B.41 参考文献

  B.42 后记

 法律声明

 文前辅文

 Abstract

 前言

 皮书数据库

省域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衡量一个省域或地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占据优势的关键因素。在当代经济发展中,中国要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就必须大力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全书共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报告,旨在从总体上评价分析2014~2015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发展变化,揭示中国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优劣势和变化特征,提出增强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方法和对策,为我国省域经济战略决策提供分析依据。第二部分为分报告,通过对2014~2015年中国31个省、区、市(不包括港澳台)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各省、区、市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方向。第三部分为专题分析报告,专题报告开辟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区域经济新动能培育”这个专题,分别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重塑、中国区域生态环境优化、中国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区域对外开放新格局构建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深入追踪研究了省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在关系,为提升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附录部分收录了本书关于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设置情况和各级指标得分及排名情况,以及2014~2015年中国31个省、区、市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数据,可为广大读者进行定量化分析提供数据参考。

1.吴福象:《重塑经济地理格局的国家区域发展新战略》,《光明日报》2016年3月24日。

2.杜家毫:《共同推进供给侧改革 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经济日报》2016年7月8日。

3.王一鸣:《“十三五”时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发展观察》2016年第3期。

4.张可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区域管理创新》,《区域经济评论》2016年第3期。

5.赵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区域发展——第四届中原智库论坛综述》,《区域经济评论》2016年第4期。

6.刘岳平、文余源:《城市群集中与城市群经济增长》,《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年第11期。

7.张晓丽:《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城市群建设》,《社科纵横》2016年第11期。

8.唐亚林:《产业升级、城市群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区域治理新图景建构》,《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9.孙久文:《“一带一路”:构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社会科学报》2016年11月10日。

10.郁鹏、安树伟:《以供给侧改革引领区域发展新常态》,《城市》2016年第2期。

胡鞍钢、周邵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洪银兴:《准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6期。

黄群慧:《论中国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9期。

顾松:《关于“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若干理论解读和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5期。

王小广:《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评论》2016年第3期。

http://cpc.people.com.cn/n/2014/0324/c83083-24715349.html,2014年3月24日。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329/c1003-28233239.html,2016年3月2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6-05/20/c_1118850190.htm,2016年5月20日。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1026/14964469_0.shtml,2016年10月26日。

http://views.ce.cn/view/ent/201604/05/t20160405_10121167.shtml,2016年4月5日。

《为供给侧改革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文汇报》2016年5月24日。

《中国行政成本规模大增速快,占财政支出近2成》,网易数据,2014年4月21日,http://data.163.com/14/0421/07/9QBATP0B00014MTN.html。

陈建辉:《理性看待我国研发投入强度首超欧盟: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很大》,《经济日报》2014年1月28日。

陈武、王学军:《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2期。

范柏乃、陈玉龙、段忠贤:《区域创新能力研究评述》,《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年第37(5)期。

冯俏彬:《供给侧改革:核心是制度创新与制度供给》,《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3月20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15》,中国市场出版社,2015。

何欣:《供给侧改革:核心是制度创新与制度供给》,《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3月20日。

贾康:《“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内涵与主要着力点》,《中国青年报》2016年10月10日。

贾康:《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光明网,2016年12月19日,http://news.sohu.com/20161219/n476316786.shtml。

〔美〕克莱顿·克里斯滕森:《创新者的窘境》,胡建桥译,中信出版社,2014。

李凯、任晓艳、向涛:《产业集群效应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基于国家高新区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25(3)期。

李新功:《以社会资本为契机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管理世界》2007年第1期。

李扬、李平、李雪松、张平:《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凌捷:《供给侧改革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7期。

刘诚:《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内涵及最新进展》,《经济参考报》2016年3月14日。

刘晓雷:《中美竞减税负,抢占制造业投资高地》,《第一财经》2016年12月20日,http://www.yicai.com/news/5186659.html。

刘元春:《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人民日报》2016年2月25日。

邵云飞:《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76~82页。

檀润华:《实施创新工程师培育工程 提升创新能力》,《人民政协报》2014年12月1日。

王建民、王艳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第12期,第185~190页。

王鹏、赵捷:《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效率的负面影响研究——基于我国12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3(5)期。

肖林:《新供给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杨芳、马葳:《习近平为何九天两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民网,2015年11月19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119/c1001-27834311.html。

岳鹄、康继军:《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制约因素解析——基于1997~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检验》,《管理学报》2009年第6(9)期。

赵志耘:《以科技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软科学》2016年第9期。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4期。

Nelson,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Sustainability-Selected Examples of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 Technovation. 2004,24(9).

白永秀、吴丰华、周江燕、吴振磊等:《2014中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评价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60年来中国财政发展历程与若干重要节点》,《改革》2009年第10期。

曹立编《中国经济新常态》,新华出版社,2014。

陈婷婷:《前有“劲敌”后有“追兵” 中国制造何去何从?》,http://finance. chinanews.com/cj/2012/11-09/4315816.shtml。

杜传忠:《新常态关键应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http://business.sohu.com/20141101/n405676529.shtml。

《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6。

方竹兰:《经济“新常态”下的区域发展动力源于创新》,《区域经济评论》2014年第6期。

冯天韬、徐金森:《提升中心城区可持续竞争力研究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

耿明斋:《中原经济区竞争力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国家统计局:《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http://www. stats.gov.cn/tjfx/ztfx/sbdcj/t20120815_402827873.htm。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5》,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6》,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胡家勇:《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发展动力的转换》,《区域经济评论》2014年第6期。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

黄茂兴:《二十国集团(G20)经济热点分析报告(2015~2016)》,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黄茂兴:《中国省域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黄茂兴等:《历史与现实的呼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复兴》,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姬兆亮、戴永翔、胡伟:《政府协同治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贾康:《“十二五”时期中国财政制度改革》,《财政研究》2011年第7期。

贾晓俊、岳希明:《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研究》,《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江宝章、贺林平、朱少军:《自贸区扩容,蓄力新常态》,《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6日,第10版。

金碚:《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李春顶、夏枫林:《中美需求结构比较与中国未来的需求结构优化》,《中国市场》2014年第3期。

李虹茹:《新时期我国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李建平、李建建、黄茂兴等:《中国经济60年发展报告(1949~2009)》,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李建平等主编《“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李建平等主编《“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李建平等主编《“十一五”时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李建平等主编《全球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李建平等主编《全球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李建平等主编《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李建平等主编《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李建平等主编《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李建平等主编《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6~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建平等主编《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李建平等主编《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李建平等主编《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李建平等主编《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1~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李建平等主编《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李建平等主编《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4~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李克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5日。

李克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5日。

李闽榕:《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1998~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李闽榕、李建平、黄茂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预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李闽榕、李建平、黄茂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预测研究报告(2009~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梁黄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4~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刘伟、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

刘伟、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

刘勇:《为转型升级构筑坚实的需求基础》,《经济日报》2014年12月16日,第12版。

刘元春:《“新常态”需除“旧教条”》,《光明日报》2014年6月23日,第11版。

卢启程等:《国内外区域竞争力研究现状与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3期。

马一德:《经济立法,引领“新常态”》,《经济日报》2014年12月4日,第12版。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三期叠加”:换挡期、阵痛期、消化期》,《领导决策信息》2013年第32期,http://www.nmg.cei.gov.cn/jcxx/201309/t20130906_164459.html。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曲凤杰:《加快金融改革开放 推动金融体系国际化进程》,《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第3期。

税伟:《区域竞争力的国际争论及启示》,《人文地理》2010年第1期。

谭志娟:《多数据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http://www.cb.com.cn/economy/2014_1213/1101385.html。

王军:《适应新常态寻求新动力》,《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7月(上)。

魏江、周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需求结构及发展态势》,《经济管理》2010年第8期。

吴敬琏等著、胡舒立等编《新常态改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谈大趋势》,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4。

吴晓灵:《中国金融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人民出版社,2008。

《“新常态”中有新亮点》,新华网,2014年10月21日,http://news. xinhuanet.com/2014-10/21/c_1112916976.htm。

《新常态定位我国经济发展大逻辑》,光明网,2014年12月14日,http://economy.gmw.cn/newspaper/2014-12/14/content_102868207.htm。

张纯记:《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综合评价》,《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7期。

张桂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型》,《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第3期。

张连城、李方正:《中国需求结构失衡判定的国际比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张其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5)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张伟丽、李建新:《中国行政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及演化分析》,《经济地理》2013年第6期。

张中华:《论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与需求结构》,《财贸经济》2000年第1期。

郑新立:《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五大关键点》,《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8期。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3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闭幕:提2015年5项任务(全文)》,中财网,2014年12月11日,http://news.cnfol.com/guoneicaijing/20141211/19676282.shtml。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阐释新常态九大特征:稳增长成明年首务》,http://www. guancha.cn/economy/2014_12_12_303130.shtml,2014年12月12日。

中国科技统计,http://www.sts.org.cn。

中国人民银行:《2016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http://www.pbc.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月度统计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2015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钟经文:《挖掘新动力,开拓新格局》,《经济日报》2014年12月7日。

周程程:《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仍有三大动力》,每经网,2014年10月23日,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4-10-23/870841.html。

周广亮:《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省级区域竞争力评价》,《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65期。

周加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2016)》,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