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61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图书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 Doctrine

SSAPID:101-2158-9097-27
ISBN:978-7-5201-1421-9
DOI:
ISSN:

[内容简介] 进入21世纪,中国出现了一大批应用型本科高校,这些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办学历史短、积淀不深,科研能力薄弱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很难满足当前国家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正是基于这一现实,本书从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观的理论入手,结合江西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从教育学的视角全面审视这个摆在全国应用型高校面前的迫切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胡剑锋 程样国
编 辑:王玉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教育

 后记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论述

  1.1 马克思主义全面教育观

  1.2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

   1.2.1 创新及其重要性

   1.2.2 创新的可能性

  1.3 马克思教育本质论的实践形态

   1.3.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3.2 教育与生活相联系

   1.3.3 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相结合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论述

  2.1 毛泽东关于素质教育及创新思想

   2.1.1 教育目标实现“两改”:改造社会、改造国民

   2.1.2 教育对象定位:实施全民教育

   2.1.3 教育内容导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1.4 教育途径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生活相结合

   2.1.5 教育方法注重:因势利导和因材施教

   2.1.6 教育两性评价:全面性和实效性

   2.1.7 毛泽东的人才观

   2.1.8 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和实践

  2.2 邓小平关于时代教育发展思想的新论述

   2.2.1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2.2.2 教育的“三个面向”

   2.2.3 培养“四有”新人

   2.2.4 重视教育改革

   2.2.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2.6 邓小平的改革创新思想

  2.3 江泽民、胡锦涛关于教育与发展创新的新论断

   2.3.1 江泽民关于教育与发展创新的重要论断

   2.3.2 胡锦涛关于教育与发展创新的重要论断

  2.4 习近平教育思想

   2.4.1 教育本质:教育决定着人类未来

   2.4.2 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2.4.3 教育工作核心:人才培养质量是生命线

   2.4.4 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实践育人

   2.4.5 关于创新方面的论述

   2.4.6 紧抓创新宏图实施

 第三章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概述

  3.1 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

   3.1.1 创新教育的内涵

   3.1.2 创业教育的内涵

   3.1.3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3.1.4 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3.1.5 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3.1.5.1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3.1.5.2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教改革的意义

    3.1.5.3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3.2 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理论

   3.2.1 主体教育理论

   3.2.2 个性教育理论

   3.2.3 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3.3 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和基本原则

   3.3.1 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特点

    3.3.1.1 启发性

    3.3.1.2 开放性

    3.3.1.3 实践性

    3.3.1.4 系统性

   3.3.2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路径

    3.3.2.1 更新教育理念

    3.3.2.2 改革培养模式

    3.3.2.3 探索培养路径

 第四章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与发展路径

  4.1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4.1.1 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期

   4.1.2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期

   4.1.3 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期

  4.2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路径

   4.2.1 转变教育理念

    4.2.1.1 坚持全面发展教育理念

    4.2.1.2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规格

    4.2.1.3 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4.2.2 强化校内教学

    4.2.2.1 重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4.2.2.2 改革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4.2.2.3 探索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4.2.3 优化校外环境

    4.2.3.1 普及创新创业政策

    4.2.3.2 构建多元融资渠道

    4.2.3.3 开放办学自主权利

    4.2.3.4 完善政府服务体系

  4.3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

   4.3.1 综合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清华大学为例

   4.3.2 特色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黄淮学院为例

   4.3.3 职业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第五章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经验与典型案例

  5.1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5.1.1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况

    5.1.1.1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5.1.1.2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

   5.1.2 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况

    5.1.2.1 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

    5.1.2.2 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5.1.2.3 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

   5.1.3 其他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况

    5.1.3.1 日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况及其特点

    5.1.3.2 印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况及其特点

    5.1.3.3 新加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况及其特点

  5.2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5.2.1 多元的教育理念

   5.2.2 完善的教育体系

   5.2.3 优秀的师资队伍

   5.2.4 良好的教育氛围

  5.3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

   5.3.1 高校科技创新创业的典范——美国斯坦福大学

   5.3.2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领导者——美国百森商学院

   5.3.3 务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先驱者——英国剑桥大学

   5.3.4 卓越工程师的摇篮——印度理工学院

   5.3.5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

 第六章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与典型案例

  6.1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概况

   6.1.1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性

   6.1.2 我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6.1.3 中国民办高校发展需要政府大力扶持

   6.1.4 中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出路

  6.2 民办高校典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6.2.1 黄河科技学院

    6.2.1.1 黄河科技学院简介

    6.2.1.2 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措施提炼*

     1.加强组织建设,成立领导小组

     2.开辟“黄河众创空间”,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3.加强创新创业交流,掀起创新创业热潮

     4.科学规划学科专业布局,有所为有所不为

     5.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6.2.2 西安外事学院

    6.2.2.1 西安外事学院简介

    6.2.2.2 创新创业教育措施总结*

     1.领风气之先,做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行者

     2.区分三个层次、构建三个模块、注重三个结合,全程式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

     3.创立双元双师型教学模式,组建一支“创新+创业+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4.“创业竞赛+实训实践”,为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环境

     5.创立“创业教育+技能培训+园区孵化+基金扶持+政校企联手”五位联动创业孵化模式,助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健康发展

     6.强化文化引领,提供智力支持与信息服务

  6.3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6.3.1 协同育人

    6.3.1.1 协同育人内涵

    6.3.1.2 协同育人机制

    6.3.1.3 协同育人模式的特征

     1.协同的广泛性和整体性

     2.竞合性

     3.开放性和动态性

    6.3.1.4 协同育人的主体分析

    6.3.1.5 协同育人的模式

     1.校企共建学院

     2.工作室模式

     3.科技园模式

    6.3.1.6 多方协同的优势

     1.实现资源最优化

     2.拓展高校育人空间

     3.高校管理可以更积极主动

    6.3.1.7 协同育人的优势

     1.有利于高等院校专业的动态设置和课程的整合

     2.有利于满足区域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

     3.有利于学生的知行合一

     4.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6.3.2 资源集聚

    6.3.2.1 加强资源集聚

    6.3.2.2 集中优势资源

    6.3.2.3 积极扩充资源

 第七章 江西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实践

  7.1 江西科技学院概况

   7.1.1 办学历程

   7.1.2 办学特色

    7.1.2.1 应用育人

    7.1.2.2 立德树人

     1.高度重视,构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2.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各项思想政治工作

     3.夯实基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4.丰富内涵,拓宽德育教育工作思路

     5.健全制度,构建完善的德育教育网络

     6.文化育人,建设德育特色校园文化

     7.与时俱进,构建网络德育空间

    7.1.2.3 创新强人

   7.1.3 SWOT分析

    7.1.3.1 发展优势

     1.办学机制灵活

     2.办学自主权大

     3.办学特色鲜明

     4.办学主动性强

     5.社会声誉良好

    7.1.3.2 发展劣势

     1.社会地位不高

     2.办学经费不足

     3.师资队伍较弱

     4.扶持政策不足

    7.1.3.3 发展机遇

     1.国家对民办高校日益重视

     2.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增加

     3.国外私立高校发展趋势有利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

     4.现代教育发展理念为学校提供了更多发展平台

    7.1.3.4 发展挑战

     1.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总数减少

     2.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挤压民办学校生存空间

     3.办学形式多样化挑战民办高校生存能力

     4.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7.2 江西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思路

   7.2.1 核心理念

   7.2.2 基本原则

   7.2.3 具体举措

    7.2.3.1 更新教育理念

    7.2.3.2 构建系统化创新教育体系

    7.2.3.3 更新教育管理模式

    7.2.3.4 设立创新教育工程

    7.2.3.5 强化平台建设

    7.2.3.6 健全激励制度

   7.2.4 保障体系

  7.3 江西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7.3.1 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7.3.2 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学分

   7.3.3 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7.3.4 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改革

  7.4 江西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7.4.1 成立创新创业学院

   7.4.2 遴选创新班组

   7.4.3 构建创新创业平台

    7.4.3.1 创新创业训练平台

    7.4.3.2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7.4.4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工程

  7.5 江西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7.5.1 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的基本内涵

    7.5.1.1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有利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

     3.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开发

    7.5.1.2 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的基本原则

    7.5.1.3 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需注意的问题

   7.5.2 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5.2.1 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1.组织领导

     2.人才培养机制

     3.课程改革

     4.教学科研管理体制

     5.师资队伍建设

     6.教育实践

     7.保障机制

     8.效果与特色

     9.宣传与督导

    7.5.2.2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要素分析

  7.6 江西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与成果

   7.6.1 江西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

    7.6.1.1 综合性教育

    7.6.1.2 素质化培养

    7.6.1.3 能力型人才

   7.6.2 江西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

 前言

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21世纪之初的大众化进程,出现了一大批应用型本科高校,这些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起来,其办学水平、基础设施、师资队伍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应当看到,在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中,这些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国内经济转型与发展的今天,这些学校办学历史短、积淀不深、科研能力薄弱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很难满足当前国家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正是基于这一现实,笔者从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观的理论入手,结合江西科技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从教育学的视角全面审视这个摆在全国应用型高校面前的迫切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

《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3。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

《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人民出版社,1933。

《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

彭钢:《创业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牛长松:《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学林出版社,2009。

石丹林、谌虹:《大学生创业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李志永:《日本高校创业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民国教育部:《第二次我国教育年鉴》,商务印书馆,1948。

郝维谦、龙正中、张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史》,新世界出版社,2011。

张均陶、黄飞声、傅祯:《抗战时期迁川的朝阳学院》,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

王炳照、郭齐家、刘德华、何晓夏、高奇:《简论我国教育史(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孙宵兵、张文、季国强:《我国民办教育组织与制度研究》,青年出版社,2003。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王海:《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舒远招:《马克思的创造概念》,《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5期。

胡锦涛:《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50周年讲话》,《新华月报》2005年第7期。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10期。

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求是》2014年第3期。

刘宝存:《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2期。

任路遥、杨增雄:《创业教育:第三本教育护照——国外创业教育研究综述》,《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10期。

胡晓风、姚文忠、金成林:《创业教育简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张德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5期。

信长星:《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技工培养》,《现代技能开发》2001年第5期。

李昌义、杨建华、邓忠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设想》,《发明与革新》2002年第6期。

雷家骕:《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中国青年科技》2007年第2期。

雷家骕:《严重的问题是应加快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中国青年科技》2007年第8期。

吴泽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启示》,《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岳平:《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时代和发展之需》,《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陈希:《在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年第3期。

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2期。

顾明远:《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江苏教育》1981年第1期。

宋剑:《我国主体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进路》,《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第1期。

栾亚辉:《漫谈传统教育与个性化教育》,《考试周刊》2011年第10期。

洪裕林:《个性教育浅论》,《考试周刊》2011年第34期。

杨妍:《从个人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看马克思主义对人本主义的超越》,《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

单耀军、张小升:《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看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新发展》,《教学研究》2008年第31期。

曹玉玲、渠继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需求因素的耦合机制研究》,《煤炭高等教育》2008年第5期。

高振中等:《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阶段特点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27期。

柯林·博尔:《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教育研究》1997年第7期。

施永川:《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21期。

王莉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阶段论》,《石油教育》2014年第2期。

施永川:《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发展历程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第4期。

刘帆等:《中国创业教育的兴起发展和挑战》,《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9期。

曹巍等:《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状况述评》,《煤炭高等教育》2004年第22期。

陈浩凯、徐平磊:《印度和美国的创业教育模式对比与中国的创业教育对策》,《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9期。

罗美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政策》,《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韩力争:《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求是》2001年第18期。

赵观石:《美国、瑞典、印度三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及启示》,《教育学书》2009年第5期。

林德宏:《关于社会对技术的必要约束——评技术价值中立论与价值自主论》,《东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8期。

宋秋蓉:《私立时期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公共精神的研究》,《江苏高教》2012年第4期。

朱健、刘巨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5期。

王庆如、司晓宏:《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高原现象”探析——以陕西民办普通高校为例》,《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

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夏立宪:《长沙市早期民办大学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胡剑锋、程样国:《基于OBE的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