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9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5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5)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2015)

SSAPID:101-2155-0225-65
ISBN:978-7-5097-7223-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回溯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十年的保护工作,从基本保护方法、各地区保护实践工作及成果,以及各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难点与问题等角度进行评述,还通过深入的案例解析,分别从法律法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救路径,以及与宗教、文化产业息息相关的唐卡艺术等角度,呈现、分析与深入探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及可能的解决路径。

相关信息

丛书名: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
作 者: 朱钢 陈平 朱钢
编 辑:张倩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

 Abstract

 主编简介

 摘要

 皮书数据库

 BⅠ 总报告

  B.1 2004~2014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一 近十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汇述

    (一)开展普查工作

    (二)建立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保护制度

   二 法律法规建设

    (一)国家级法律法规

     1.相关现行法律

     2.国家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二)地方级法规

   三 整体性保护

   四 数字化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建设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

    (四)个案项目研究

    (五)其他相关活动

     1.相关会议

     2.相关培训

     3.相关展览

 BⅡ 分报告

  B.2 传统技艺分题报告

   一 保护工作综述

   二 保护现状

    (一)抢救性保护工作

    (二)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名录建设情况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香港特别行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清单

     5.澳门特别行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生产性保护情况

     1.传统技艺类项目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

     2.传统技艺类项目关于生产性保护的展览与论坛

     3.各省传统技艺类项目生产性保护状况

   三 传承状况

   四 传播状况

   五 学术研究与活动

    (一)研讨会

    (二)论文

    (三)专著

   六 问题与评述

  B.3 传统美术分题报告

   一 传统美术保护工作综述

    (一)近年来的保护工作概况

    (二)民间美术的学术研究概况

   二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设概况

    (一)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设情况

    (二)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名录建设

   三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概况

     1.传承人保护多重机制:抢救、经费与奖励

     2.传习活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概况

     1.展览

     2.展示基地

    (四)生产性保护基地

   四 问题与评述

  B.4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分题报告

   一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保护工作综述

   二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保护与记录

    (一)名录入选情况

     1.入选国家级、省级项目名录情况

     2.入选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情况

    (二)保护工作

   三 传承与教育

    (一)传承活动

    (二)传承场所的建设

   四 竞赛与展演传播

    (一)国内交流活动

    (二)国际文化交流

   五 学术研究

   六 问题与评述

  B.5 传统舞蹈分题报告

   一 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述

   二 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二)抢救性保护状况

    (三)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建设情况

     1.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国家级、省级名录情况

     2.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入选国家级、省级名录情况

   三 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状况

    (一)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

    (二)保护单位及传承人的传承活动

   四 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传播状况

   五 传统舞蹈类的学术研究

   六 问题与评述

  B.6 传统医药分题报告

   一 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述

   二 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二)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建设情况

     1.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国家级名录情况

     2.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入选国家级名录情况

    (三)传统医药的生产性保护

     1.建立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2.传统医药类生产性保护的代表性项目

   三 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状况

    (一)建设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展示场所

    (二)传承主体的传承活动

   四 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与传播状况

    (一)国内传播活动

     1.展览及各类文化交流活动

     2.公共医疗服务

     3.影视、出版物的传播

    (二)国际交流活动

   五 传统医药类的学术研究

   六 问题与评述

  B.7 传统音乐分题报告

   一 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述

   二 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一)普查与整理

    (二)保护状况

     1.抢救性保护

     2.整体性保护

     3.立法保护

    (三)名录建设情况

     1.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国家级名录情况

     2.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入选国家级名录情况

    (四)保护工作中的科技应用

    (五)保护与传承模式

   三 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状况

    (一)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建设情况

     1.展示

     2.传承

    (二)传承活动

     1.院校教育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及传承人开展的培训

     3.培训模式和传承机制的探索

     4.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四 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传播状况

    (一)各类演出

    (二)文化交流

    (三)公共服务

     1.讲座

     2.演出

     3.比赛

    (四)宣传推广

   五 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

    (一)研究基地和研究机构

    (二)研讨会

    (三)研究成果

   六 存在问题

    (一)生存空间萎缩

    (二)坚守传统与开发创新之争

  B.8 民间文学分题报告

   一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述

   二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建档

    (一)普查

    (二)项目名录建设

    (三)代表性传承人体系建设

   三 抢救保护

    (一)基础资料库建设

    (二)数字化保护措施

   四 传承与传播

    (一)巩固传承队伍

    (二)完善奖励机制

    (三)建设传习设施

    (四)出版普查成果

    (五)创新发展

     1.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传播民间文学

     2.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创新民间文学

     3.与旅游结合推广民间文学

   五 学术研究

    (一)建设研究机构

    (二)开展学术活动

    (三)发表科研成果

   六 问题与评述

  B.9 民俗分题报告

   一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述

   二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一)抢救性保护状况

     1.名录建设情况

     2.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以“评”促“建”

   三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状况

    (一)展示场所、传承场所建设

     1.保护单位与传承人的保护、传承活动

   四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传播状况

    (一)政府主导的展演、传播活动仍是主流

    (二)文化交流活动愈加频繁,影响力扩大

    (三)利用新媒体传播成为新兴亮点方式

   五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情况

    (一)成立组织、机构

    (二)出版专著

     1.研究专著、史料性著作

     2.报告类

     3.普及性读物

    (三)发表论文

    (四)开展论坛、研讨会

   六 问题与评述

    (一)进一步完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制度

    (二)合理控制行政力量在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比重

    (三)正确处理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商业开发的关系

    (四)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推动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

  B.10 曲艺分题报告

   一 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保护工作综述

    (一)近年保护工作概况

    (二)近年学术研究概况

   二 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记录

    (一)曲艺的抢救性保护

     1.保护工程

     2.赫哲族伊玛堪抢救性保护概况

    (二)名录建设现状

     1.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国家级、省级名录情况

     2.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入选国家级、省级名录情况

   三 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授艺

    (一)传承基地建设

     1.展示基地建设

     2.传习基地建设

    (二)传承人授艺培训状况

     1.传承人授艺、收徒

     2.曲艺培训活动

   四 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与弘扬

    (一)国内展演与弘扬

    (二)国际交流活动

   五 问题与评述

    (一)曲艺与传承

    (二)曲艺与戏剧

    (三)曲艺与教育

  B.11 传统戏剧分题报告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类保护工作综述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的保护现状

    (一)对传统戏剧的普查与资料整理

    (二)传统戏剧类的项目名录建设

    (三)传统戏剧类的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录入情况

    (四)传统戏剧的非遗抢救性工作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的传承

    (一)促进传统戏剧传承的保护工作

    (二)传统戏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薪传

    (三)传统戏剧的院校人才培养及剧团的传承

     1.院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人才培养

     2.戏剧在剧团中传承

     3.传统戏剧的传承场所和展示场所建设

   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的传播

    (一)以保护传统戏剧为目的的公益性演出

     1.送戏下乡

     2.送戏进校园

    (二)促进文化交流的传统戏剧展演

    (三)打造精品剧目传播传统戏剧

    (四)以创新形式展示传统戏剧

    (五)传统戏剧融会于艺术展演、戏剧文化竞演

   五 国有院团的改制与民营院团的发展

    (一)国有院团的改制

    (二)民营院团的发展

   六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的学术研究

    (一)传统戏剧的文献资料汇编出版

    (二)传统戏剧传承发展的学术研究

    (三)研究传统戏剧的机构建设

   七 问题与评述

 BⅢ 特别关注 案例1

  B.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的历程及意义

   一 立法背景

   二 立法历程

   三 立法意义

    (一)形成文化立法二元结构

    (二)确定文化行政主管部门

    (三)确定分级保护管理层级

    (四)明确行政民事保护主次

   四 立法思考

    (一)协调管理主体

    (二)创新申报制度

    (三)深化认定标准

    (四)细化退出机制

    (五)配套名录制度

    (六)增进公开传播

    (七)形成利用机制

    (八)完善整体保护

    (九)明确法律罚则

   五 立法展望

  B.13 以区为本:香港慧因中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教育调研报告

   一 背景

   二 课程范围

   三 学习周期

   四 课程内容

   五 课程总结

   六 观察与评价

    (一)值得注意的课程训练结果

    (二)香港政府及教育、文化界的部分评价

    (三)“以区为本——长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课程”计划能够顺利开展的因素

    (四)“以区为本——长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课程”计划项目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以区为本——长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课程”计划项目未来在其他区域推广的可能

  B.14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观察

   一 鹰的传人——帕米尔民间音乐文化简述

   二 天生地养——从自发传承到旅游拉动

    (一)提孜那甫乡的民间歌舞传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线存在的问题

   三 山高水长——关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一)问题与对策

    (二)关于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思考

  B.15 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村落文化自救路径求索

   一 傈僳族古村落概况

   二 城镇化影响下的傈僳族古村落

   三 傈僳族古村落自救的必要性

    (一)营养状况与健康

    (二)教育状况

    (三)生活工具和通信状况

    (四)居住状况

   四 傈僳族古村落文化自救路径求索

    (一)教育是实现傈僳族古村落文化自救的根本

    (二)拓宽经济收入来源

    (三)引进先进生产生活工具

    (四)农闲自主修路

   五 民族古村落文化自救的适度原则

  B.16 拉卜楞地区唐卡艺术的发展与传承状况调查*

   前言

   一 拉卜楞地区唐卡艺术的源流调查

   二 拉卜楞地区唐卡的传承状况调查

    (一)授业和学习

    (二)观念与行为规范

    (三)技艺传承与宗教文化传承

   三 从业群体和商业经营状况调查

    (一)从业群体状况

    (二)商业经营和社会活动

   结语

 BⅣ 附录

  B.17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事记

   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1世纪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案例

  B.18 中国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汇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

   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简介

    1.昆曲

    2.古琴艺术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4.蒙古族长调民歌

    5.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6.福建南音

    7.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8.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9.侗族大歌

    10.粤剧

    11.《格萨尔》史诗

    12.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13.热贡艺术

    14.藏戏

    15.玛纳斯

    16.项目名称:花儿

    17.项目名称:西安鼓乐

    18.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19.中国书法

    20.中国篆刻

    21.中国剪纸

    22.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23.端午节

    24.妈祖信俗

    25.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26.呼麦

    27.中国针灸

    28.中国京剧

    29.中国皮影

    30.中国珠算

   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项目

    1.羌年庆祝习俗

    2.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3.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4.麦西来甫

    5.帆船水密舱壁制作

    6.木板活字印刷术

    7.赫哲族依玛堪说唱

   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1.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

  B.19 编后语

2005~2014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走过了十年春秋,在这短短十年中,国家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机构。在文化部的领导与统筹下,从全国范围内系统性的普查到建立以整体性保护为核心原则的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渐系统化、规范化与科学化,保护了国家文化与民族文脉。本书总论与大事记从宏观角度梳理了这一进程。截至2014年,中国共有3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这体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成果。2014年12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县、市、省、国家四级名录体系的成熟与完善。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建设进入正轨,从法律意义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追溯了《非遗法》的立法历程,指出这是一个“先地方、后中央”的模式,即各地地方政府首先根据地方实际经验,制定地方性法规。以此为基础,相关的行政法规与全国性的的法律逐步建立与完善。与此同时,国家政策法规的出台则进一步引导各省、自治区与直辖市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确定了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以及整体性保护为主的三种基本保护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囊括了多元化的文化资源,类别众多,不同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遵循特定的规律。如对于一些丧失了文化土壤的濒危项目,需要实行抢救性的记录与保存;对于部分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以及传统医药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须使其回到生产过程中进行保护;而对一些文化生态较完整、多元化特征明显的区域,则需实行整体性保护。本书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别分报告分门别类地梳理了从地方到国家的保护实践工作,并对各类别保护工作的成果与问题进行了讨论。此外,本书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救路径以及与宗教、文化产业息息相关的唐卡艺术作为深入解析的案例,旨在呈现、分析与深入探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及可能的解决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十年耕耘,使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日益深入、多元与包容。2014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题中之义:让广阔大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文化涵养生命、让非遗活在当下!

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法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

刘魁立:《论全球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周星、周超:《日本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及其保护制度》,《文化遗产》2007年第1期。

臧小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的特点及立法建议》,《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张世均、刘兴全:《中韩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措施比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朱祥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价值理念》,《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黎宏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记:十年辛苦不寻常》,《中国文化报》(数字报)2011年6月8日。

1.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编著《三江腹地的傈僳文化王国——维西》,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第2页。

2.《国民经济数据》,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http://www.diqing.gov.cn/mldq/gmjj/。

3.韩雷、韩昕谕:《居住空间认同与古村落保护》,《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5期。

4.辛秋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的若干问题》,《学术界》(月刊)2010年第2期总第141期。

[1]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

[2]康·格桑益希著《藏族美术史》,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

[3]察仓·尕藏才旦著《热贡唐卡》,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

[4]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之《拉卜楞寺概况》,1982年4月。

简 介:“十四五”以来,吉林省以全面推进文化强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等战略为引领,进一步强化高标准文化供给,积极培育高质量文化产业,不断推动高水平文旅融合,在完善政策体系、挖掘弘扬吉林文脉精神、推动重大主题艺术创作、发展文旅新业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助推文化数字化、打造吉林文化标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书由总报告、历史文脉...

作者: 郭连强 周笑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