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4

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报告(2011)图书

DEVELOPMENT REPORT ON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CHINA (2011)

SSAPID:101-2128-6573-32
ISBN:978-7-5097-2389-0
DOI:
ISSN:
关键词:

工业化 信息化 融合

[内容简介] 纵观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历程,发达国家基本是在完成工业化以后实行信息化的,而我国则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开始实施信息化,如何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状况,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两化融合”相关理论服务于新兴工业体系和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是当前经济研究工作的重点。本丛书将以“两化”融合进程中的关键理论与实证为切入点,切实为“两化”深度融合提供理论借鉴与支撑。本书的特色在于熟练运用专业图表,明晰展示全国各地关于两化融合的具体指标。专门汇总了2010年各省份两化融合分项和具体指标的统计报告。本报告可供工业化、信息化和两化融合相关管理部门决策参考,也可为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借鉴。与同类研究的比较:目前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领域内,国内外研究成果多集中在融合现实描述、融合层次划分与部分区域信息化评测范围内,对于“两化”融合的理论根基挖掘与系统化、全面化的实证评测研究成果相对缺乏,本报告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充实与拓展了目前“两化”融合领域的研究成果与研究范围。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两化”融合蓝皮书
作 者: 朱金周
编 辑:吴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主编简介

 法律声明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摘要

 “两化”融合蓝皮书编委会

 BⅠ 中国“两化”融合进程:理论框架

  B.1 “两化”融合的概念模型

   一 “两化”融合的本质

    (一)第一类观点:“两化”融合就是工业信息化

    (二)第二类观点:“两化”融合就是全面信息化

    (三)第三类观点:“两化”融合就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结合过程

    (四)从国家和区域层面看,“两化”融合的唯一意义就是信息化和工业化实现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过程

   二 “两化”融合DSP模型

   三 “两化”融合的三大支柱

    (一)融合硬度——“两化”融合的基础标志

     1.融合硬度的内涵

     2.融合硬度的特征

     3.融合硬度的构成

    (二)融合软度——“两化”融合的核心标志

     1.融合软度的内涵

     2.融合软度的特征

     3.融合软度的构成

    (三)融合深度——“两化”融合的质量标志

     1.融合深度的内涵

     2.融合深度的特征

     3.融合深度的构成

  B.2 “两化”融合的评价体系

   一 “两化”融合的指标体系

   二 “两化”融合的评价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处理

    (三)计量模型

    (四)计量方法

 BⅡ 中国“两化”融合进程:总体评价

  B.3 “两化”融合:区域比较

   一 2010年“两化”融合综合区域比较

   二 2010年“两化”融合硬度区域比较

   三 2010年“两化”融合软度区域比较

   四 2010年“两化”融合深度区域比较

  B.4 “两化”融合:定量发现

   一 相关分析

    (一)相关分析原理

    (二)相关系数结果分析

    (三)关联度排名分析(灰色关联)

     1.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两化”融合综合水平关联度

     2.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融合硬度水平关联度

     3.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融合软度水平关联度

     4.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融合深度水平关联度

   二 聚类分析

    (一)聚类分析原理

    (二)分析过程简要说明

    (三)聚类分析结果及分析

     1. 31个省份“两化”融合综合指数层次聚类分析结果

     2. 31个省份融合硬度指数层次聚类分析结果

     3. 31个省份融合软度指数层次聚类分析结果

     4. 31个省份融合深度指数层次聚类分析结果

 BⅢ 中国“两化”融合进程:具体评价

  B.5 广东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6 江苏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7 北京市“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8 浙江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9 上海市“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10 山东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11 福建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12 天津市“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13 四川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14 河南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15 辽宁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16 河北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17 湖南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18 安徽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19 陕西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20 湖北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21 重庆市“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22 江西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23 黑龙江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 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24 吉林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25 山西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26 广西壮族自治区“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27 云南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28 内蒙古自治区“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29 海南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30 甘肃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31 宁夏回族自治区“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3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33 青海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34 贵州省“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35 西藏自治区“两化”融合进程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经济概况

    (二)综合分析

    (三)具体分析

   二 优势和劣势

    (一)总体状况

    (二)融合硬度

    (三)融合软度

    (四)融合深度

   三 结论与展望

 BⅣ 中国“两化”融合进程:案例研究

  B.36 南京市“两化”融合试验进程分析

   一 南京市“两化”融合基础条件

    (一)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新兴产业发展较为迅速

    (二)信息化基础建设快速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全国领先

     1.信息化基础建设快速推进,信息化应用水平逐步提高

     2.电子信息制造业稳步增长,软件业持续高速发展

   二 2010年南京市“两化”融合新进展

    (一)有序推动六类共性平台建设

    (二)有序推动示范工作

    (三)有序推动评估体系探索

    (四)有序推动物联网产业规划编制

   三 南京市推进“两化”融合的经验探索

    (一)十大平台取得成效

    (二)物联网推进取得新进展

    (三)三网融合试点取得新突破

    (四)软件名城取得新成果

  B.37 青岛市“两化”融合试验进程分析

   一 青岛市“两化”融合基础条件

    (一)青岛市工业门类齐全,工业基础雄厚,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

    (二)青岛市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三)以点带面,“示范”先行,重点突破,“两化”融合初现成效

   二 2010年青岛市“两化”融合新进展

    (一)加大中小企业信息化扶持力度

    (二)积极推动物联网等重点项目的开展

    (三)结合青岛自身特点,优先对重点行业、优势行业进行技术改造

    (四)为“两化”融合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三 青岛市推进“两化”融合的经验探索

    (一)青岛市搭建推广“一个平台+四大工程”

    (二)“点、线、面、体”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示范模式”的带动作用

    (三)大力建设“融合项目库”*

  B.38 珠江三角洲“两化”融合试验进程分析

   一 珠江三角洲“两化”融合基础条件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

    (二)珠江三角洲信息产业与信息化水平全国领先

   二 2010年珠江三角洲“两化”融合新进展

    (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

    (二)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谋划和推进“两化”融合重大工程项目

    (四)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中心

   三 珠江三角洲推进“两化”融合的经验探索

    (一)加强指导,制定“两化”融合政策文件并推进落实

    (二)加强对各级部门、地方企业的“两化”融合培训

    (三)加强财政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各方支持

    (四)找准“两化”融合切入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B.39 呼包鄂乌地区“两化”融合试验进程分析

   一 呼包鄂乌地区“两化”融合基础条件

    (一)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工业

    (二)企业信息化进程加速

   二 2010年呼包鄂乌地区“两化”融合新进展

    (一)高科技项目纷纷落户

    (二)政企合作密切,产学研进一步结合

    (三)“两化”融合惠及民生

    (四)加快推进煤炭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

    (五)努力打造物流信息化试点示范基地

   三 呼包鄂乌地区推进“两化”融合的经验探索

    (一)坚持政府推动,运营商支撑,企业主导,IT服务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原则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抓好试点,宣传推广中小企业信息化成功案例

    (三)打造呼包鄂乌“两化”融合“六大工程”和“九大平台”

  B.40 唐山暨曹妃甸“两化”融合试验进程分析

   一 唐山暨曹妃甸“两化”融合基础条件

    (一)工业基础雄厚,新区建设再次促发工业活力

    (二)唐山市县域经济信息化扎实推进

   二 2010年唐山暨曹妃甸“两化”融合新进展

    (一)以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两化”融合效果显著

    (二)工业数字化提升工程向纵深发展

    (三)基于光网络的三网融合试验示范项目逐步实施

    (四)社会领域信息化工作全面展开

   三 唐山暨曹妃甸推进“两化”融合的经验探索

    (一)不同层面推进“两化”融合

    (二)“两化”融合推进“借力引智”

    (三)“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促进了当地新兴产业发展

    (四)实施了“两化”融合与区域战略融合对接

 BⅤ 中国“两化”融合进程:战略方向

  B.41 “两化”融合的四个阶段

   (一)“两化”融合准备期

   (二)“两化”硬融合期

   (三)“两化”软融合期

   (四)“两化”和谐发展期

  B.42 “两化”融合的战略目标

   一 “两化”融合的总体目标

   二 “两化”融合的区域目标

    1.一类区域“两化”融合发展目标

    2.二类区域“两化”融合发展目标

    3.三类区域“两化”融合发展目标

  B.43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战略任务

   一 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融合硬度

    (一)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二)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二 加快信息化进程,提高融合软度

    (一)构建新一代综合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二)推动核心基础电子产业结构升级

    (三)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

   三 加快一体化进程,提高融合深度

    (一)提高信息技术在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渗透率

    (二)提高信息技术在政务活动中的渗透率

    (三)提高信息技术在商务活动中的渗透率

  B.44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战略措施

   一 做好“两化”融合的顶层设计

    (一)完善优化“两化”融合规划体系

    (二)建立健全“两化”融合法律法规

    (三)深化“两化”融合管理体制改革

    (四)加强“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

   二 坚持供求协同推进的主攻方向

    (一)坚持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向

    (二)加强“两化”融合产业政策引导

    (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提高企业“两化”融合水平

   三 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一)推动设立“两化”融合专项资金,建立“两化”融合长效机制

    (二)优化“两化”融合财税支持政策体系

    (三)完善“两化”融合金融支持政策体系

   四 优化“两化”融合空间布局

    (一)加强“两化”融合的区域分类指导

    (二)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三)推动“两化”融合试验区向纵深发展

   五 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两化”融合的外部环境

    (一)优化中小企业“两化”融合的政策环境

    (二)实施中小企业“两化”融合工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三)打造中小企业“两化”融合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

  B.45 附录 中国“两化”融合进程统计报告

   (一)“两化”融合

   (二)融合硬度、融合软度、融合深度

   (三)工业化、信息化、一体化

   (四)工业化指数及排名

  B.46 主要参考文献

 Abstract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任务。本报告的主要任务是解释区域经济发展中影响“两化”融合的关键要素,据此提出“两化”融合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通过实证分析和区域比较,探索推进“两化”融合的战略方向和政策措施。理论框架、实证分析(包括总体评价和具体评价)、案例研究、战略方向和统计报告等部分构成了报告主体。在理论框架部分,基于供求模型等基本经济学理论,通过辩证剖析“两化”融合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我们独立开发出“两化”融合DSP模型和由4个层级共182个具体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证分析部分,我们首先对2010年各省份“两化”融合进程进行了综合比较并对融合硬度、融合软度以及融合深度进行了分项比较,对各变量之间、不同层级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了定量评价;然后对2010年我国31个省份(除港澳台以外)的“两化”融合进程及其优势、劣势分别进行了综合评析,总结其基本特征,并对各省份“两化”融合的发展趋势做了初步预测。在案例研究部分,我们系统总结了南京、青岛、珠江三角洲、呼包鄂乌以及唐山暨曹妃甸等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推动“两化”融合的基础条件,及其2010年的最新进展和经验探索。在战略方向部分,基于对我国“两化”融合所处阶段的基本判断,我们提出了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两大战略目标、三大战略任务和五大保障措施。另外,在附录中,我们还汇总了2010年各省份“两化”融合分项和具体指标的统计报告。本报告可供工业化、信息化和“两化”融合相关管理部门作决策参考,也可为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借鉴。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Readings in Price Theory. Chicago:Irwin Inc.,1952.

Asimakopolous.Microeconom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Baumol and Blind.Economics-Principles and Policy. Seventh Ed. New York:Dryden Press,1997.

Durnbush and Fischer.Macroeconomics. 7th Ed.,Mcgraw-Hill Inc.,1998.

Ferguson.Microeconomics Theory. 3rd Ed.,Irwin Inc.,Homewood Illinois,1972.

Keynes,John Maynard,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1936,London:Macmillan.

Mankiw.Principles of Economics. New York:Dryden Press,1998.

Marshall.Principles of Economics,8th Ed.,London:Macmillan,1920.

Samuelson. and Nordhaus. Economics. 16th Ed.,McGraw-Hill Inc.,New York,1998.

Schumpeter.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Harverd University Press,1962.

Adam Smith.An Inquiry into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London:Dante Inc.,1995.

Putterman and Rueschemeyer.State and Market in Development,London: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2.

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商务印书馆,1997。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冯飞等:《迈向工业大国——30年工业改革与发展回顾》,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林善炜:《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王云平:《工业结构升级的制度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曲维枝:《信息产业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出版社,2002。

倪鹏飞等:《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等译,三联书店,1995。

杨学山:《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展望》,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