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0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图书

Chinese Nationalism in Post Cold Wa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ationalism

SSAPID:101-2121-7725-26
ISBN:978-7-5097-3209-0
DOI:
ISSN:

[内容简介] 对于后冷战时期中国的民族主义,学界尚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书稿梳理和探讨了民族和民族主义研究的主要范式,并引入了关系实在论的分析视角。将关系实在论视角引入民族和民族主义分析,旨在弥补流行的民族原生论和安德森、霍布斯鲍姆等人倡导的民族建构论的不足。在关系实在论的视野中,民族是流动性的、过程性的、非给定性的实体,换言之,界定民族不应局限于民族内生要素和民族主义的构成作用,而应将其纳入各种关系和环境中加以考察,特别是全球化、国际体系(结构)、不同面向的民族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于此民族被纳入一个开放的、实践性的时空脉络和分析框架中,民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化、去实体化了。以此为基础,文章区分了三种竞争共生的民族自我:作为国家的民族、作为族裔的民族、作为公民的民族(与之对应的是三种民族主义),它们是一种规范性很强的竞争共生关系。与此同时,三个不同面向的民族还在国内和国际层面面临不同的他者,从而形成各种类型的民族主义。 本书主要分析后冷战时期中国大陆上的政治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并阐释了官方、知识界和大众在上述两个领域中的表现。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王军
编 辑:桂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0 政治理论

 后记

 绪论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一)后冷战时期民族主义在全球凸显

    (二)民族主义在后冷战时期的中国也有表现

   二 研究综述

    (一)研究进路

     1.侧重从历史学角度分析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变迁

     2.侧重从政治学角度剖析中国当下的民族主义

     3.侧重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研讨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

     4.从文化角度探讨中国当代的民族主义

    (二)研究中的倾向与问题

     1.民族主义贬义化倾向

     2.民族主义的东、西方分类

     3.理论化程度不高

     4.过于关注民族主义的价值面向,忽略民族主义的生成机理和作用机制

   三 本书的研究思路

 理论篇·多种范式与关系实在论

  第一章 民族的诠释

   一 词源和语义学视角

   二 原生论的民族观

   三 后设原则论的民族观

   四 边界论的民族观

  第二章 民族主义的内涵和分析视角

   一 民族主义的界定

   二 民族主义是历史现象还是现代现象

    (一)历史主义的民族主义观

    (二)现代主义的民族主义观

     1.侧重从现代意识形态来界定民族主义

     2.侧重从社会经济和文化层面来界定民族主义

     3.侧重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界定民族主义

     4.侧重从现代政治来界定民族主义

     5.现代建构论

  第三章 民族主义持续存在及其分析进路

   一 表现论的民族主义

   二 工具论的民族主义

   三 结构功能主义的民族主义

  第四章 关系实在论视野下的民族和民族主义

   一 社会科学中实体论与关系实在论

   二 实体论和关系实在论的民族观

    (一)实体论的民族观

    (二)关系实在论的民族和民族主义观

   三 关系实在论视角下的民族“自我”与他者

    1.流动的民族自我与他者:竞争与共生

    2.他者的内涵

   四 其他分析视角与问题意识

    1.层次分析法

    2.以民族主义的构成群体来确定民族主义类型

    3.民族主义与中国的问题性

 现象篇之一·政治民族主义在中国

  第五章 政治民族的竞争与共生:国家民族主义、族群民族主义和公民民族主义

   一 政治民族:流动性、过程性与竞争性

   二 “国族”是主导性的“政治民族”

   三 国族与族群的共生与冲突

   四 国族与公民民族的共生与冲突

  第六章 后冷战时期中国官方的政治民族主义

   一 中国官方政治民族主义面临的问题性

    (一)国家民族主义与官方民族主义的关系

    (二)中国缺乏公民民族主义实践传统与思想传统

    (三)官方的政治民族主义所面临的任务

   二 政治民族的认同危机与后冷战时期的爱国主义塑造

    (一)爱国主义:中国国家认同的再塑造

    (二)爱国主义的理论类型

    (三)爱国主义的指涉对象与堕陷

    (四)简要小结

   三 中国崛起、国际身份与官方的政治民族主义

    (一)中国崛起

    (二)中国崛起与中国国际身份的变化

     1.中国对其国际身份的定位

     2.中国身份的国际言说

    (三)他者言说的描述性与构成性

    (四)简要小结

  第七章 中国知识界的政治民族主义

   一 事件刺激与知识界的政治民族主义

   二 中国崛起与知识界的政治民族主义

    (一)现实主义的民族主义

     1.主体性的极致——成为超级大国

     2.“有所作为”式的主体性

     3.“守成”的主体性

    (二)新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

  第八章 中国大众的政治民族主义

   一 网络民族主义:现象、内涵与原因

    (一)网络民族主义的出现

    (二)网络民族主义的内涵

    (三)网络民族主义流行的原因

     1.“政府工具论”视角

     2.“身份不定”与“事件刺激”视角

     3.“中国问题”视角

     4.认同回归视角

   二 网络政治民族主义中的大众:意识与行为

    (一)网络政治民族主义的类型

     1.官方政治民族主义

     2.知识分子的政治民族主义

     3.大众政治民族主义

    (二)“愤青”(FQ)分析

    (三)网络大众民族主义者的意识感和心理状态

     1.使命意识与责任意识

     2.忧患意识与优越意识

     3.羡恨交织

     4.捣乱意识与自我认同意识

    (四)大众政治民族主义者的言语行为

   三 网络中的大众政治民族主义、网络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一)市民社会视野下的大众民族主义

    (二)大众政治民族主义、网络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小结

 现象篇之二·文化民族主义在中国

  第九章 文化民族主义:概念、类型与研究进路

   一 文化民族主义的类型

    (一)极端文化民族主义与温和文化民族主义

    (二)创造型与重构型文化民族主义

    (三)现代主义与历史主义的文化民族主义

   二 文化民族主义的命题与研究进路

    (一)文化民族主义的命题

    (二)文化民族主义的研究进路

  第十章 官方的文化民族主义

   一 传统文化热与官方文化民族主义

    (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下政府政策的重要思想源泉

    (二)官方从制度和机构上推进了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三)官方主持的大型祭祀、祭祖活动逐渐增加

     1.祭祀孔子

     2.公祭炎、黄、尧、舜、禹等

    (四)一系列有关传统文化的国家文化工程启动

    (五)让传统文化逐渐进入各级教育领域并立足于社会生活

   二 理解与解释官方文化民族主义:规范论与工具论

   三 进一步思考与初步结论

  第十一章 中国知识界的文化民族主义

   一 知识界文化民族主义的表现

    (一)高校相关教学和研究机构的建立

    (二)与国学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学术活动、文化交流越来越多

    (三)社会科学强调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四)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进入基础教育中

   二 中国文化本位的方案

    (一)“政治”儒学与中国文化的重构

     1.中国文化重建与“政治儒学”

     2.以儒家文化建立中国实质性的民族主义

     3.如何理解蒋庆的文化民族主义方案

    (二)作为意识形态与文化运动的文化民族主义

     1.开放的文化民族主义

     2.超越民族国家的文化民族主义运动

     3.儒学作为宗教以及儒教复兴

     4.如何理解康晓光的文化民族主义

   三 文化自觉:温和的文化民族主义方案

    (一)以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思想为基础

    (二)以中国的当下现实为基础

    (三)主要从具体问题领域来探讨文化自觉

    (四)相关讨论

   四 如何理解知识界的文化民族主义

    (一)全球化与中国文化民族主义

    (二)中国崛起、中国社会转型与文化民族主义

    (三)文化民族主义与保守主义

    (四)文化民族主义:开放性与极端性

     1.文化民族主义与全球化的平衡与协调

     2.学科发展中国家(民族)属性和国家本位与理论的普适性相协调

     3.文化民族内部不同文化体系的协调

  第十二章 中国的大众文化民族主义

   一 汉服运动:定义、缘起和表现

    (一)汉服运动与汉服:概念界定

    (二)汉服运动的缘起和表现

    (三)官方、媒体与学界的反应

   二 汉服运动所涉及的主要议题与分析视角

    (一)规范论、建构论与工具论

    (二)中国问题性与汉服运动

    (三)族群文化民族主义的限度

  本书结论

本书将关系实在论引入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议题,旨在与建构论和原生论的民族、民族主义观展开辩论。在此基础上,结合民族主义的类型学(政治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以及民族主义主体的类型学(官方、知识界和大众),作为分析后冷战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框架。为应对后冷战时期国际和国内的变迁与压力,中国官方的政治与文化民族主义显得颇为务实、理性与具有防守性,而中国知识界和大众的政治、文化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则具有多元性。整体上,后冷战时期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在“革命”与“救亡”主题消退的背景下展开的,它更多地体现了中国的再建构的特征,即从“拯救性”焦虑转变为“创造性”焦虑。“创造性”焦虑将是后冷战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长期的核心特点。

Anderson.Benedict,2001,Western Nationalism and Eastern Nationalism:Is There a Difference that Matters?New Left Review,Vol.9,pp.31-42.

Barnard,F.M.,1983,Nation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Herder and Rosseau,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Vol.44,No.2.,pp.231-253.

Calhoun,Craig,1997,Nationalism,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allahan,William A. 2004,National Insecurities:Humiliation,Salvation,and Chinese Nationalism,Alternatives 29,pp.199-218.

Canovan,Margaret. 1996,Nationhood and Political Theory,Brookfield,US:Edward Elgar.

Chanda,Nayan. and Huus,Kari,1995,The New Nationalism,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Vol.158,No.45.pp.20-28.

Chang,Maria Hsia,2001,Return of the Dragon:China’s Wounded Nationalism,Westview Press.

Cooke,Maeve,1997,Authenticity and Autonomy:Talor,Habermas a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Political Theory,Vol.25,No.2,April,pp.258-288.

Crane,George T.,1996,Special Things in Special Ways:National Economic Identity and 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In Jonathan Unger ed.,Chinese Nationalism,M.E.Sharp,Inc.pp.127-147.

Deans,Phil.,2004,State Patriotism Versus Popular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IAS Newslettler July.

Dikotter,Frank. 1994,Racial Identities inChina:Context and Meaning,The China Quarterly,No.138,pp.404-412.

Dikotter,Frank 1997,Racial Discourse in China:Continuities and Permutation,in Dikotter,Frank.edited The Construction of Racial Identities in China and Japan,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pp,pp.12-33.

Dikotter,Frank. edited,1997,The Construction of Racial Identities in China and Japan,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Duara,Prasenjit,1996,De-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Nation,In Jonathan Unger ed.,Chinese Nationalism,M.E.Sharp,pp.31-55.

Emirbayer,Mustafa.1997,Manifesto for a Relational Sociology,The American Journal Sociology,Vol.103.No.2,pp.281-317.

Downs,Erica Strecker and Saunders,Phillip C.,1999,Legitimacy and the Limits of Nationalism:China and the Diaoyu Islands,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3,No.4.

Fitzgerald,John.,1996,The Nationless State:The Search for a Nation in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In Jonathan Unger ed.,Chinese Nationalism,M.E.Sharp,Inc.pp.56-85.

Fravel,M.Taylor,2005,Regime Insecurit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Explaining China’s Compromises in Territorial Disputes,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0,No.2,pp.46-83.

Friedman,Edward,1994,Reconstructing China’s National Identity:A Southern Alternative to Mao-Era Anti-Imperialist Nationalism,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53,No.1,pp.67-91.

Friedman,Edward 1995,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c Prospects in Socialist China,New York:M.Sharp.

Friedman,Edward 1996,A Democratic Chinese Nationalism?In Jonathan Unger ed.,Chinese Nationalism,M.E.Sharp,Inc.pp.149-169.

Gladney,Dru C. 1994,Representing Nationality in China:Refiguring Majority/Minority Identities,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53,No.1,pp.92-123.

Gries,Peter Hays. 2004,China’s New Nationalism:Pride,Politics,and Diplomacy,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ries,Peter Hays 2004,Popular Nationalism and State Legitimation in China,in State & Society in 21st Century China:Crisis,Contention,and Legitimation,Peter Hays Gries and Stanley Rosen,co-editors,Routledge,pp.180-94.

Gries,Peter Hays 2005a,Chinese Nationalism:Challenging the State?Current History,September,pp.251-56.

Gries,Peter Hays 2005b,Nationalism,Indignation,and China’s Japan Policy,SAI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25,No.2,September.pp.105-114.

Greenfeld,Liah. 1992,Nationalism:Five Roads to Modernit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eenhouse,Steven,1993,New Tally of world’s Economies Catapults China into Third Place,New York Times,May 20.

He Baogang,Guo Yingjie,2000,Nationalism,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Hroch,Miroslav. 1998,Real and Constructed:the Nature of the Nation,in Hall,John A.edited,The State of the Nation:Ernest Gellner and the Theory of Nationali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91-104.

Hughes,Christopher.,1997,Taiwan and Chinese Nationalism:National Identity and Statu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Routledge.

Hughes,Christopher 2003,Chinese Nationalism in a Global Era. Routledge.

Kittmer,Lowell and Kim,Samuel S.(eds.),1993,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Kohn,Hans,1961,The Idea of Nationalism:A Study in Its Origins and Background,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Kristof,Nicholas D.,1993,The Rise of China,Foreign Affairs,Vol.72,No.5.pp.59-74.

Liew Leong H. and Wang Shaoguang edited,2004,Nationalism,Democracy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China,Routledge.

Martins,Herminio,2002,Methodological Nationalism and the Study of Migr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43,pp.217-240.

McCrone,David,1998,The Sociology of Nationalism,Routledge.

Mufson,Steven,1996,China’s New Nationalism:Mix of Mao and Confucius,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March 20.

Munson,Todd,1999. Selling China:www.cnta.com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The Journal of Multimedia History,Vol.2,http://www.albany.edu/jmmh/vol2no1/chinaweb.html.

Negroponte,N.,1997,Internet Is Way to World Peace,CNN Interactive,November 25,http://www.cnn.com/TECH/9711/25/internet.peace.reut/.

Nexon,Daniel,2001,Which Historical Sociology?A Response to Stephen Hobden’s ‘theorizing of international system’,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27,pp.273-280.

Nielsen,Kai. 1999,Cultural Nationalism,Neither Ethnic Nor Civic,in Ronald Beiner edited,Theorizing Nationalism,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ielsen,Richard P.,1979,Cultural-Economic Na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4,No.3.pp.449-452.

Oakes,Tim,2000,China’s Provincial Identities:Reviving Regionalism and Reinventing “Chineseness”,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59,No.3,pp.667-692.

Oksenberg,Michel,1986-87.,“China’s confident Nationalism”,Foreign Affairs,Vol.65,No.3.pp.501-523.

O’Leary,Brendan.,1998,Ernest Gellner’s Diagnoses of Nationalism:a Critical Overview,or,What is Living and What is Dead in Ernest Gellner’s Philosophy of Nationalism?In Hall,John A.edited,The State of the Nation:Ernest Gellner and the Theory of Nationali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40-79.

Pye,Lucian W.,1993,How China’s Nationalism was Shanghaied,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29,107-133.

Sautman,Barry,1997,Myths of Descent,Racial Nationalism and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n The Construction of Racial Identities in China and Japan,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pp.75-95.

Schmidt,Royal J.,1956,Cultural Nationalism in Herder,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Vol.17,No.3,pp.407-417.

Sleeboom,Margaret,2004,Academic Nation in China and Japan:Framed in Concepts of Nature,Culture and the Universal,Routledge.

Smith,Anthony D.,1991,National Identity,Lodon:Penguin.

Smith,Anthony D. 1994,The Problem of National Identity:Ancient,Medieval and Modern?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Vol. 17.No.3,pp.375-399.

Tilly,Charles,1992,Coercion,Capital,and European States:AD 990-1992. Cambridge(Mass.)and Oxford:Blackwell.

Townsend,James. 1996,Chinese Nationalism,in Jonathan Unger ed.,Chinese Nationalism,M.E.Sharp,Inc.pp.1-30.

Tsin,Michael,1998,Book Reviews—China,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57,no.3.

Waldron,Arthur.,1995,Scholarship and Patriotic Education:The Great Wall Conference,The China Quarterly,No.143.pp.844-850.

Walker,R.B.J. 1993,Inside-Outside: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s Politics Theory,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i C.X.George and Liu Xiaoyuan edited,2001,Chinese Nationalism in Perspective:Historical and Recent Cases,Greenwood Press.

Wertheim,Margaret 2001,Space,Spirit and Self,MOTS Pluriels,No.19.October,http://www.arts.uwa.edu.au/MotsPluriels/MP1901mwh.html.

Whiting,Allen,1983,Assertive Nationalism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Asian Survey,Vol.23,No.8,August pp.913-933.

Yack,Bernard. 1999,The Myth of the Civic Nation,in Ronald Beiner ed.Theorizing Nationalism,pp.103-118.

Zhao Suisheng,1997,In Search of a Right Place?Chinese Nationalism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Hong Kong: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Kong.

Zhao Suisheng 2004,A Nation-state by Construction:Dynamics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Zhao Suisheng 2005,China’s Pragmatic Nationalism:Is It Manageable?The Washington Quarterly,Vol.29,No.1,pp.131-144.

Zheng Yongnian,1999,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卞谦:《理性与狂迷:二十世纪德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9。

柏林:《民族主义:往昔的被忽视与今日的威力》,《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3。

柏林《反启蒙运动》,《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3。

柏林《泰戈尔与民族意识》,《现实感》,潘荣荣、林茂译,译林出版社,2004。

柏林《康德:一个鲜为人知的民族主义源头》,《现实感》,潘荣荣、林茂译,译林出版社,2004。

蔡拓:《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陈鲁直:《全球化与主权国家的国际体制》,《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

陈志敏、简军波:《理解中国外交政策:以民族主义为线索》,《国际问题论坛》2004年第36期。

陈彦:《民族主义诱惑与认同危机》,《当代中国研究》2006年第1期。

陈明:《即用见体初说》,《原道》第十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比瑟姆:《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政治理论》,徐鸿斌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郑文彬等译,三联书店,2005。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杜维明:《文化中国:精神资源的开发与重建》,《东方》1996年第1期。

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彭国翔编译,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方维规:《论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与“中国”》,《二十一世纪》2002年第3期。

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恭忠等译,三联书店,2004。

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远方出版社,1998。

复旦大学历史系编《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甘阳:《柏林与“后自由主义”》,《读书》1998年第4期。

甘阳:《走向政治民族》,《读书》2003年第4期。

郭洪纪:《文化民族主义》,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

哈贝马斯:《包融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海斯:《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

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

黄兴涛:《民族自觉与符号认同》,《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年第1卷第1期。

黄宗志:《认识中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体制的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7期。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蒋庆:《再论政治儒学》,载王焱等编《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三联书店,1997。

蒋庆:《政治儒学》,三联书店,2003。

蒋立峰:《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不亲近感显著增强》,《日本学刊》2004年第6期。

金骏远:《中国大战略与国际安全》,王军、林民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吉野耕作:《文化民族的社会学》,刘克申译,商务印书馆,2004。

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三联书店,1998。

凯杜里:《民族主义》,张明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卡拉汉:《中国民族主义的界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1期。

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康晓光:《论合作主义国家》,《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5期。

康晓光《文化民族主义论纲》,《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

乐山主编《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李兴:《论国家民族主义概念》,《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列维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刘擎:《柏林与自由民族主义》,《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罗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米勒、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主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莫里斯和缪勒主编《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刘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宁骚:《民族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平森:《德国近现代史》,范德一译,商务印书馆,1987。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编《中国与日本的他者认识——中日学者的共同探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盛洪:《从民族主义到天下主义》,《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1期。

宋小庆、梁丽萍:《关于中国本位文化问题的讨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石奕龙:《Ethnic Group不能作为‘民族’的英文对译》,《世界民族》1999年第4期。

苏国勋:《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塔吉耶夫:《种族主义源流》,高凌翰译,三联书店,2005。

唐桦:《“政治成熟”与中国的政治成熟之路》,《东南学术》2004年第6期。

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陶阳、牟钟秀:《中国的创世神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上册),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探寻新的视角与解释》,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王义桅:《探询中国的新身份:关于民族主义的神话》,《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

王小东:《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论》,《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

王正毅:《成为知识的生产者》,《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3期卷首语。

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阳编选,三联书店版,1997。

萧功秦:《民族主义与中国转型时期的意识形态》,《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

萧功秦《为什么我反对激进民族主义》,《二十一世纪》1999年8月号。

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徐锦中、曹跃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之路》,《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许宝强、罗永生选编《解殖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许纪霖:《另一种启蒙》,花城出版社,1996。

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版,1994。

姚大力:《变化中的国家认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编《近代中国研究集刊·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2003年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阎学通:《“和平崛起”的分歧、意义及策略》,《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张颐武:《阐释“中国”的焦虑》,《二十一世纪》1995年4月号。

张家栋:《恐怖主义的概念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3期。

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郑永年:《中国民族主义的复兴》,香港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