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3

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1)图书

QINGDAO REPORT O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2011)

SSAPID:101-2117-9009-87
ISBN:978-7-5097-3230-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创意城市蓝皮书其中的一本,在收入本蓝皮书中之前,《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已经出版了五年,以后将每年推出一本。最后,希望这本《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1)》能给读者以中国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启示,也衷心希望这本书对地方政府政策的制定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让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在“特色”中谋发展,让文化创意产业真正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

相关信息

丛书名:创意城市蓝皮书
作 者: 马达
编 辑:高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1》编委会

 Preface to the Blue Book of Creative Cities

 摘要

 Abstract

 前言

 BⅠ 总报告

  B.1 青岛市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

  B.2 关于“文化青岛”建设的战略思考

   一 建设文化青岛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文化青岛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内在要求

    (二)建设文化青岛是青岛未来保持和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三)实施文化青岛建设战略是青岛当前发展的历史阶段所决定的,是青岛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 文化青岛的内涵和基本目标

    (一)文化青岛的内涵

    (二)文化青岛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

     1.文化品位高尚

     2.文化底蕴丰厚

     3.文化事业繁荣

     4.文化创意产业发达

     5.文化设施完备

    (三)文化青岛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主要特色

     1.现代海洋文化名城的含义

     2.将现代海洋文化名城作为文化青岛建设的基本目标的主要理由

   三 文化青岛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大力培育和弘扬青岛城市文化精神

    (二)全面推进各种文化载体建设

    (三)着力打造文化品牌

     1.大力推进海洋艺术城建设,打造一批海洋艺术精品

     2.大力推进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城建设,打造一批海洋文化标志产业

     3.大力推进海洋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城建设,打造一批海洋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的品牌产品

     4.大力推进海洋文化展示城建设,打造一批标志性海洋文化设施

   四 青岛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创意产业,努力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四)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五)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六)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B.3 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努力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

   一 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总量规模和整体实力增长较快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初步建立起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四)产业集群化趋势日渐明显

    (五)大型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六)文化创意企业成为市场主力军

    (七)文化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八)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日益完善

    (九)文化创意产业专家人才体系不断健全

   二 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 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概况

    (一)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基本数据

    (二)2008年青岛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地位

     1.分类比较

     2.行业比较

   四 加快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工作措施

  B.4 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构想

   一 发展趋势*

    (一)内容产业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主流

    (三)文化将与经济、海洋、科技、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四)本土特色成为国际竞争取胜的关键

   二 发展目标与战略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2.坚持改革与发展相促进

     3.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并举

     4.坚持文化创意产业资源优化配置

     5.坚持对外开放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2.主要任务

   三 空间布局

    (一)蓝色文化创意产业名城

    (二)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

    (三)两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翼

     1.新东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翼

     2.西海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翼

    (四)两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圈

     1.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圈

     2.外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圈

    (五)四大蓝色旅游组团

     1.国际滨海度假组团

     2.特色都市旅游组团

     3.民俗休闲旅游组团

     4.现代生态旅游组团

   四 重点领域

    (一)文化创意业

    (二)影视传媒业

    (三)演艺娱乐业

    (四)出版发行印刷业

    (五)动漫游戏业

    (六)文化旅游业

    (七)节庆会展业

    (八)文化产品制造业

   五 保障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

     1.加强组织领导

     2.建立健全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统计与评估体系

     3.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4.建立激励机制

    (二)制定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政策

     1.制定和落实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2.健全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体系

    (三)加快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四)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六)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

 BⅡ 城区报告篇

  B.5 市南区:科学谋划,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 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

    (二)目标任务

   二 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行业

    (一)抓住机遇,做强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层

     1.创意设计业

     2.动漫游戏业

     3.音乐演艺业

    (二)形成特色,做精文化创意产业外围层

     1.文化旅游业

     2.休闲娱乐业

     3.海洋文化业

     4.艺术培训业

     5.影视外景服务业

    (三)深入挖掘,做深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层

     1.民间传统文化业

     2.文物和艺术品鉴赏及交易

   三 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布局

    (一)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

    (二)南京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三)浮山所1388文化创意产业街

    (四)银海海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五)慧谷“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区”

   四 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政策支持

    (二)强化规划引导

    (三)完善服务体系和工作体系

    (四)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和对外招商

    (六)扩大对外开放

  B.6 市北区:突出特色,全面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一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二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

   三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色

    (一)加强产业载体建设,着力打造优质发展平台

     1.开发文化市场,打造青岛文化街

     2.挖掘啤酒文化,打造青岛啤酒街

     3.弘扬体育文化,打造青岛体育街

     4.立足建筑文化,打造青岛天幕城

    (二)加强重点产业发展,着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1.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业

     2.加快发展演艺产业

     3.加快发展节庆产业

     4.加快发展婚庆产业

    (三)加强特色品牌建设,着力提高特色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议及对策

    (一)打造区域文化产品的集散地

    (二)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三)制定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政策

    (四)吸引文化创意人才

    (五)积极引入高新技术

    (六)营造群众文化创意氛围

    (七)培育文化中介市场

  B.7 崂山区:精品带动,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一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坚持高起点规划

    (二)坚持高层次引进

    (三)坚持高标准扶持

    (四)坚持高效能管理

   二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点

    (一)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拓展升级

    (二)节庆会展产业影响力日益扩大

    (三)影视动漫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四)演艺娱乐产业助推经济增长

    (五)优势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三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制约因素

    (一)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但深度开发利用不够

    (二)文化创意产业投入不足,投资主体单一

    (三)高层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比较缺乏

   四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路和措施

    (一)加快推进项目引进、落地与建设

    (二)鼓励文化企业自主创新

    (三)提升产业关联度

    (四)推动优势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集聚

   五 关于进一步推动演艺业发展的设想

    (一)演艺业发展现状

    (二)存在的问题

     1.演艺活动仅局限于商业演出本身,产业链较短

     2.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演艺公司、演出中介机构

     3.缺乏反映崂山地域特色的品牌演艺项目

    (三)发展设想

     1.扩大演艺业与旅游业的共生点

     2.加大扶持和引进力度

     3.进一步完善演艺产业市场化运营模式

     4.进一步完善文艺演出活动的联动制度

  B.8 城阳区:高起点谋划,助推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

   一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经验总结

    (一)完善机制体制建设,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注重文化招商,以项目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

     1.传统优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新兴文化业态引进发展实现新跨越

    (三)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发展优势

    (四)重视人才培养,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二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和不足

    (一)优势条件

     1.党政领导重视

     2.文化资源丰厚

     3.区位优势突出

     4.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发展不均衡

     2.产业结构不合理

     3.产业规划相对滞后

     4.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5.产业扶持政策缺乏

     6.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三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思路和建议

    (一)准确定位,科学规划

    (二)加强产业政策保障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四)确定发展重点

     1.文化产品制造业

     2.文化创意业

     3.影视动漫业

     4.文化旅游业

     5.节庆会展业

     6.演艺娱乐业

     7.文化博览业

     8.体育健身业

  B.9 四方区:突出特色,推动工业遗产旅游业发展

   一 工业遗产旅游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

     1.丰富的工业遗产

     2.便捷的交通条件

     3.深厚的文化底蕴

     4.成熟的产业经济基础

    (二)发展劣势

     1.旅游业发展滞后

     2.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3.文化消费水平低

     4.城市环境不理想

    (三)发展机遇

     1.旅游业迎来黄金期

     2.文化强省战略的提出

     3.青岛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机遇

     4.中央文化区目标的提出

   二 发展总体思路

    (一)发展定位

    (二)发展目标

   三 工业遗产旅游重点项目

    (一)艺术工坊

    (二)“私密”纺织后花园

    (三)四方区艺术中心

    (四)葡萄酒博物馆和葡萄庄园

    (五)创意梦工场

    (六)“16栋”樱花院

   四 工业遗产旅游线路

    (一)博物馆之旅

    (二)创意园区之旅

    (三)时尚休闲之旅

   五 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推动

    (二)加强政策扶持

    (三)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合作

    (四)加强交通与周边秩序管理

    (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六)与专业市场对接

    (七)扩大对外开放力度

  B.10 李沧区:紧抓机遇,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

   一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初具规模

    (二)品牌建设卓有成效

    (三)项目带动战略效果初步显现

    (四)文化遗产保护效果显著

   二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传统影响明显

    (二)尚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三)传统型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多,现代型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少

    (四)文化经营行业业态种类仍显单调,区域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偏低

   二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措施

    (一)尽快组织力量科学编制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二)完善文化及旅游产业管理体制

    (三)研究制定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及措施

    (四)打造优势产业项目

     1.都市印刷科技创意产业园项目

     2.动漫创意产业园项目

     3.引进市北文化特色街模式,建设一批民俗文化特色街区项目

     4.将李沧区打造成为青岛市区旅游游客集散地

     5.纺织博物馆

     6.滨海公园

     7.生态休闲之旅

  B.11 开发区:率先突破,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全力打造凤凰岛影视传媒产业基地

    (二)全力打造国际服务外包基地

    (三)全力打造滨海文化旅游产业基地

    (四)着力建设创意产品交易服务平台

   二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管理体制不顺,运转机制不活

    (二)区域差别明显,资源开发不充分

    (三)投融资渠道单一,开放水平不高

    (四)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影响后续发展

   三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路

    (一)进一步完善推进机制

    (二)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三)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四)积极推动集聚化发展

    (五)努力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

   四 目标与愿景

    (一)2013年发展目标

    (二)2020年发展愿景

 BⅢ 县市报告篇

  B.12 即墨市:狠抓落实,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一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二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

    (一)文化资源丰富

    (二)综合竞争力雄厚

    (三)区位环境优越

    (四)后发优势明显

   三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劣势

    (一)文化创意产业总量低

    (二)产业结构不平衡

    (三)产业人才相对缺乏

   四 文化创意产业重点行业及重点项目建议

    (一)文化创意业

    (二)文化会展业

    (三)影视制作业

   五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措施建议

    (一)制定产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三)培养创意人才,强化智力支撑

  B.13 胶南市:突出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文化创意产业实力不断增强

     2.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初露端倪

     3.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4.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

     5.文化品牌建设取得重大进步

     6.文化艺术人才培训平台初步建立

     7.优质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不断引进

     8.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不断健全

    (二)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2.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总量偏小

     3.文化创意产业缺乏整体规划

     4.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体制不顺

     5.优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缺乏

   三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保障措施

    (一)营造环境,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强化文化发展战略意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2.强化激励机制,加大考核奖惩力度

     3.强化舆论引导支持,形成社会共识

    (二)重点培植,将美术产业打造成文化创意产业亮点

     1.加强龙头培育,派驻工作组排忧解难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生活环境

    (三)狠抓项目,强化招商引资和集群发展

     1.引导文化创意企业实行多元灵活经营,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

     2.搭建产品展示交易平台,不断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引进优质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B.14 胶州市:重点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总体发展情况

    (二)发展特色

     1.基础设施发展迅速

     2.品牌节会效应初显

     3.产业体系雏形粗具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应凸显

    (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不足

     1.文化创意产业投入比例失调,且未能实现规模经营

     2.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消费市场不活跃

     3.新兴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匮乏,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

   二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点对策

    (一)“一城”:中国秧歌城

    (二)“一镇”:板桥古镇

    (三)“一中心”:胶州市文化会展中心

    (四)“五大产业链”:现代传媒产业链、节庆会展产业链、演艺娱乐产业链、文化旅游产业链和油画生产产业链

   三 下一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思路

    (一)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投入比例,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整合产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为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开创“全面开花”局面

    (三)扩大内需,大打品牌战略,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广泛动力和空间

    (四)推动创新,实施人才战略,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B.15 平度市:把握时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新突破

   一 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二)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兴起

    (三)民营文化企业不断壮大

    (四)文化旅游业挑起大梁

   二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规模偏小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

    (四)文化经营市场活力不足

   三 未来五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思路

    (一)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统计体系,大力培植优势文化创意企业

    (二)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演艺影视业发展

    (三)规划筹建新文化中心,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集群发展

    (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产业品牌

    (五)开发优势产品,打造古玩民俗品牌

    (六)建设与文化企业的联系制度,落实好各级对文化创意企业的优惠政策

  B.16 莱西市:科学制定政策,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壮大

   一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链条

    (二)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发展模式多样

    (三)园区承载市场聚集的文化创意产业布局初步呈现

    (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小、项目数量少

     2.知名品牌和特色产品偏少

     3.缺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载体和基础

     4.缺少项目支撑

   二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公共政策分析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引起领导重视

    (二)文化体制改革破题

    (三)加强了文化资源培育挖掘

   三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挖掘整理文化创意产业资源

    (三)加强文化体制改革

    (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1.政府投入加强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文化惠民工程

     2.强化镇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

     3.政府要制定文化设施建设政策

    (五)合理布局文化创意产业

     1.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2.延伸打造长岛路文化创意产业带

     3.构建文博旅游圈

    (六)大力发展优势品牌文化创意产业

     1.打造戏曲之乡

     2.打造葫芦宝地

     3.推进“秧歌之城”

     4.发展“书画之市”

    (七)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八)建立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政策

    (九)完善文化创意产业财税支持政策

    (十)工商管理和价格政策

    (十一)建设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平台

 BⅣ 园区基地篇

  B.17 青岛创意100产业园:坚守创意发展经济

   一 园区开发建设的主要阶段和成就

   二 园区主要经营特色

    (一)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平台

     1.政府送政策到企业的重要平台

     2.创意人才与创意大师交流的平台

     3.与大中专院校合作的平台

     4.畅通人才信息供需渠道的平台

     5.创意作品转化为商品的平台

    (二)原创礼品街

   三 园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有关企业的生产与制作

    (二)消费者个体生活与投资方式的改变,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冲击明显

    (三)成熟的市场消费受众环境还需培育

    (四)专业创意人才匮乏

   四 园区发展和品牌塑造的主要举措

    (一)采取政策扶持和低租金

    (二)提供产品置换服务

    (三)搭建展示交流平台

   五 园区未来发展思路

    (一)公益平台建设——特色公益图书馆

    (二)开发建设新的产业园区——国际音乐创意产业园

    (三)智力输出

  B.18 青岛文化街:融文化艺术和文化市场为一体

  B.19 达尼画家村:优势铸就品牌

   一 发挥环境优势,走文化强村富民之路

   二 发挥经营优势,引导企业实行先进管理营销模式

   三 发挥人才优势,加强文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B.20 中联U谷2.5产业园:打造都市2.5产业集聚区

   一 中联U谷2.5产业园的基本情况

   二 中联U谷2.5产业园工作进展情况

    (一)招商工作稳步推进,业态组合科学合理

    (二)紧密结合园区定位,不断完善园区软、硬件设施

    (三)取得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三 中联U谷2.5产业园发展规划

  B.21 中国道家文化馆:融养生、旅游、文化于一体

   一 中国道家文化馆介绍

   二 中国道家文化馆主要经营特色

    (一)搭建道家文化展示的平台

     1.阆苑仙境

     2.道脉传承

     3.道教仪苑

     4.道在养生

     5.洞天福地

     6.崂山茶道

     7.吉祥天韵

     8.道家素食

    (二)挖掘道家养生精髓

   三 中国道家文化馆发展与品牌塑造的主要举措

    (一)注重开发道家思想

    (二)注重挖掘道家文化的地方特色

    (三)注重实践道家养生文化和养生技术

    (四)设计以“道家文化和旅游”为主题的活动

  B.22 青岛啤酒博物馆:树立青岛工业旅游新品牌

   一 青岛啤酒博物馆介绍

   二 青啤博物馆荣誉介绍

  B.23 青岛天幕城:引领休闲娱乐发展新潮流

  B.24 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引导动漫游戏企业向高附加值领域拓展

   一 践行文化体制改革,发展低碳环保经济

   二 高起点招商,引领岛城在“中国动漫之都”的道路上前进

   三 完善产业链,引导动漫游戏企业向产业链高附加值领域拓展

   四 搭建产业平台,实现园区企业“产业大联盟”

  B.25 青岛老转村齐鲁文化创意产业园:保护民间艺术资源

   一 齐鲁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况

   二 齐鲁文化创意产业园经营思路

    (一)现代设计开发中心

    (二)创业孵化器

    (三)手工技艺展示区

    (四)民艺产品展卖区

    (五)创意新品展卖区

    (六)其他功能区

  B.26 青岛名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追求社会效益中谋发展

   一 企业概况

   二 发展路径

    (一)组织全国性文化艺术交流

    (二)开展国际文化艺术交流

    (三)坚持为本土书画家和爱好者服务

    (四)致力于高端文化平台的搭建

    (五)创新文化经营发展模式

   三 发展远景

    (一)青岛名家美术馆

    (二)青岛名家书画院

    (三)北京琴岛瑞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四)名家文化会馆

    (五)出版发行

    (六)影视传媒

  B.27 中联创意广场:创新城市文化生活

   一 中联创意广场基本情况

   二 中联创意广场工作进展情况

   三 中联创意广场发展规划

  B.28 东鲁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中的现代易货

   (一)企业易货加快产品流通,盘活周转资金

   (二)企业易货扩大销量,节约销售与采购成本

   (三)企业易货充分利用产能,增加产值与利润

 BⅤ 行业企业篇

  B.29 出版发行业

   一 青岛市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书海情深”服务品牌

    (一)企业经营发展概况

    (二)服务品牌“书海情深”创建之路

     1.创建青岛市新华书店(集团)公司服务品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聘请专家、全员参与、达成共识

     3.国家认可、工商注册、品牌永久

    (三)创新服务理念,弘扬品牌意识

    (四)服务“三农”,品牌文化建设深入农村

   二 青岛市音像总汇有限公司:打造“文化生活馆”经营新概念

    (一)企业历年获得荣誉的情况

    (二)企业经营特色

     1.将正版音像经营作为企业生存的根基

     2.将求新求变作为企业参与竞争的优势特点

    (三)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传统的音像载体受到互联网下载的冲击巨大

     2.互联网同样催生了人们对“个性”的需求

    (四)企业发展与品牌塑造的主要举措

    (五)企业未来发展思路解析

  B.30 演艺娱乐业

   一 青岛和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奏响县域文化创意产业新乐章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范围

    (三)企业运营模式

    (四)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五)企业发展与品牌塑造的主要举措

     1.提高对文化工作的认识

     2.加大对文化的投入

     3.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

     4.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5.重视企业文化,保持员工工作热情

    (六)企业未来发展思路解析

   二 青岛市话剧院:探索“亲子场”之路

    (一)明确定位,亲子场走出探索之路

    (二)精心创作,不断提升亲子场的艺术水准

     1.固定演出时间,剧目推陈出新

     2.全方位加大媒体宣传

     3.完善剧场票务系统

     4.不断完善剧场的硬件建设

    (三)迈向市场,打造岛城演艺业的品牌

  B.31 动漫游戏业

   一 青岛锦绣长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意决定未来

    (一)青岛锦绣长安历史与介绍

    (二)青岛锦绣长安经营特色

     1.与知名领先教育机构“人教集团”合作,打造原创动漫教育辅材

     2.与中国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携手共进,开创华人动漫产业的新纪元

     3.开创省内最大的动漫衍生品连锁店,打通“原创、制造、直营”三大体系

    (三)企业发展与品牌塑造的主要举措

    (四)企业未来发展思路解析

   二 青岛四维空间动漫科技有限公司:以多元化创新思维打造多风格动漫产品

    (一)公司发展历程

     1.初创与成长(2007~2008年)

     2.合拍与原创(2008~2010年)

     3.创新与拓展(2009~2011年)

    (二)公司经营特色

     1.通过联合制片“借船出海”

     2.用动漫科技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3.形成动漫产业的闭合价值链

    (三)公司优势项目

     1.白鲸城项目介绍

     2.白鲸城项目优势和技术优势

    (四)公司经营模式

     1.运营模式

     2.品牌建设

    (五)公司未来发展思路

  B.32 影视传媒业

   一 青岛同步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探索广播广告活动营销与网络广播化新思路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广告经营情况

    (三)公司发展优势及潜力

     1.注重通过品牌活动推广与宣传公司及频道形象,并通过活动实现与广告客户的紧密合作

     2.进一步提高节目制作质量,并取得了较好成绩

    (四)公司发展规划及战略

     1.不断完善广告经营体系,广告创收努力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2.积极探索广播发展新思路,实现多媒体融合趋势

   二 青岛有线电视网络中心:打造有线数字多媒体信息平台

    (一)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构建城市信息化基础平台

     1.创建了“政府支持、市民接受、产业运作、广电发展”的“青岛模式”

     2.构建了有线数字电视多媒体信息平台

     3.打造了丰富精彩的内容服务平台

     4.搭建了先进、稳定、成熟、开放的技术平台

     5.组织了扎实稳妥、周密细致的项目实施

     6.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7.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搭建EPON无源光骨干网络,为建设支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平台奠定网络基础

    (三)加快“三网融合”推进步伐,打开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新的成长空间

  B.33 创意设计业

   一 青岛有道设计师支援中心:为设计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一)搭建设计交流平台,为设计师寻找就业机会,为设计公司支援有经验的设计师

    (二)开通绿色通道,根据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完全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生提升实战技能

     1.定向培训——职业规划从就业开始

     2.提升培训——事业从职业规划开始

     3.专业培训——开创事业需要有坚实的基石

    (三)设立创业平台,为创业初期的年轻人提供办公场所和业务指导帮助,为建立成熟的企业做好准备

    (四)热心公益,回馈社会

   二 青岛素维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坚持创新 原创为先

    (一)企业经营特色

     1.以“诚信开拓市场,务实打造专业”为经营理念

     2.以“坚持创新、锐意进取”为创作理念

    (二)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三)企业发展与品牌塑造的主要举措

    (四)企业未来发展思路解析

  B.34 文化旅游业

   一 青岛银海旅游集团公司:培育中国海洋旅游文化第一品牌

    (一)发展概况

    (二)主要特色

     1.组建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按国际规范运作的国际游艇俱乐部

     2.组建中国第一个国际帆船训练基地

     3.成为全国青少年帆船帆板训练基地

     4.成为第一个“中国游艇(帆船)产业发展基地”

     5.成立第一家规范化的游艇驾驶培训机构

     6.催生第一部非营业性游艇管理方面的行政规章

     7.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游艇俱乐部为主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8.建设亚洲一流的水疗SPA健康会馆

    (三)发展前景展望

     1.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更加明确

     2.海洋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3.潜在消费群体日益扩大

     4.产业项目投资快速增长

    (四)品牌塑造及未来发展思路

     1.建设银海国际旅游交通码头(银海海上旅游交通集散中心)

     2.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青岛银海保税仓库

     3.建设中国青岛航海博物馆

   二 青岛宝龙乐园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引领室内主题乐园新潮流

    (一)发展概况

    (二)主要特色

     1.拥有国内顶尖的设备群

     2.上演国际级的演艺项目

     3.成为全国青少年活动营地

     4.拥有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

    (三)发展规划

     1.完善游乐设施,拓宽客源市场

     2.创新游乐项目,满足市场需求

     3.开发旅游商品,带动乐园销售

  B.35 节庆会展业

   一 青岛国际啤酒节:打造国际啤酒盛会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思路

     1.着力优化设施环境

     2.着力丰富节日内涵

     3.着力挖掘文化资源

     4.着力加快国际化步伐

   二 青岛国际海洋节:创新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一)海洋节活动内容介绍

     1.海军活动板块

     2.海洋旅游文化板块

     3.海洋体育板块

     4.青岛国际帆船周板块

    (二)海洋节的亮点

     1.突出海洋元素

     2.发扬光大奥运元素

     3.体现国际元素

     4.融入产业元素

   三 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岛):打造国际音乐交流平台

    (一)首届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岛)

    (二)第二届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岛)

    (三)第三届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岛)

    (四)比赛相关进展情况

   四 青岛动漫艺术节:打造动漫之岛

   五 青岛金凤凰电影节金凤凰奖:影视之城飞来“金凤凰”

  B.36 文化产品制造业

   一 青岛世正乐器有限责任公司:改革创新引领发展

   二 青岛盛文集团:打造青岛时尚新品牌

    (一)韩企来青,青岛饰品产业借势崛起

    (二)内外交困,饰品产业亟须产业升级

    (三)建设市场,盛文饰品突出重围

    (四)产业升级,拉长饰品产业链条

  B.37 网络传媒业

   一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打造中文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资讯网络平台

    (一)明晰经营思路,增强服务意识

    (二)面向国际市场,开阔经营视野

    (三)搭建信息平台,推介园区资源

    (四)注重产品研发,强化信息发布

    (五)创新办网模式,拓宽产业链条

   二 青岛新闻网:打造中国地方最具盈利能力的网站

    (一)企业发展介绍

     1.创新管理体制,打造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2.创新内部机制,努力培育市场竞争能力

    (二)企业经营特色

     1.创新内容,形成区域网站宣传特色

     2.创新经营模式,打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网站

    (三)企业发展与品牌塑造的主要举措

     1.借势打造网站名牌栏目

     2.积极开拓营销与合作新模式

    (四)未来发展思路

     1.全心全意致力电子信息传媒产业

     2.本土化

     3.对外扩张

 BⅥ 附录

  B.38 附录1 全国副省级城市文化建设情况比较统计(2010年)

  B.39 附录2 国际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标统计(2010年)

  B.40 附录3 近年来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数据概览

  B.41 参考文献

 Foreword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主编简介

 法律声明

 创意城市蓝皮书总序

 皮书数据库

《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1)》(以下简称《报告》)主要的内容框架是:通过青岛各个区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反映青岛的整体情况,《报告》还特别关注了主要的文化创意集聚区和重点的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态势。全书共分为五篇。第一篇,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报告。该部分旨在使读者通过了解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包含的具体行业分类,对青岛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正确评估,从而对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和未来的规划设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第二篇,青岛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在这部分中,读者可以了解青岛市内的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李沧区、四方区、城阳区和开发区七个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概况、存在的问题、推出的政策,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内的详细规划。第三篇,青岛县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在这部分中,读者可以了解青岛市下辖的即墨市、胶南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五个县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概况、存在的问题、推出的政策,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内的详细规划。第四篇,青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报告。该部分主要研究分析青岛市已经形成的、有一定发展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特色街的运营现状、经营模式、主要特色,以及面临的瓶颈或挑战。第五篇,青岛重点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报告。该部分主要针对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已经形成的九大优势行业,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企业发展案例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这部分,读者可以了解青岛这座城市的文化创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做法,特别是这些企业在打造品牌方面的具体实践,同时希望通过一些经验的总结可以为其他城市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1. O’Connor,J.The Definition of “Cultural Industries”,Manchester Institute for Popular Culture.www.mipc.mmu.ac.uk/iciss/reports/defin/pdf,1999.

2. O’Connor,J.Cultural Intermediaries and Cultural Industries[A].in Verwijnen. J.&P.Lehtovuori(eds.).Creative Cities.Helsinki: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Publishing Unit,1999.

3. O’Connor,J.Cities,Culture and “Transitional Economies”:Developing Cultural Industries in St. Petersburg.in Hartley,J(ed.).Creative Industries.Wiley-Blackwell,2005:244-258.

4.〔英〕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洪庆福、孙薇薇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

5.〔美〕理查德·弗罗里达:《创意经济》,方海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蒋三庚、张杰、王晓红:《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7.冯崇裕、卢蔡月娥、〔印〕拉奥:《创意工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8.王伟:《大潮飞歌》,青岛出版社,2010。

9.青岛市统计局:《青岛统计手册2010》,2010。

10.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年鉴社》,《青岛年鉴2010》,2010。

11.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年鉴社》,《青岛年鉴2011》,2011。

12.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概况》,五洲传播出版社,1999。

13.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7年12月28日。

14.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2008。

15.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08~2012)》,2008年4月29日。

16.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2008年4月28日。

17.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8。

18.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完善体系集群发展青岛市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2011年11月8日。

19.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青岛电视台:《青岛文脉》,青岛出版社,2007。

20.亢清泉:《青岛市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文集》,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1.殷庆威:《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2008年1月27日《新京报》。

22.刘小利:《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分析》,2010年10月30日《青岛日报》。

23.刘成:《青岛创新发展文化产业路径》,2009年12月24日《经济日报》。

24.《“一城一带六区”青岛文化产业加快集聚发展》,2011年10月31日《经济日报》。

25.刘小利:《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特征及路径选择》,《山东经济》2008年第5期。

26.陈刚、谭业庭:《浅谈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期。

27.李立、李东东:《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长背景和发展路径——以青岛市崂山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例》,《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8.王丽:《青岛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信息系统工程》,2011年4月20日。

29.李楠:《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0.迟妮娜:《青岛旅游文化开发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1.于淑娥、张炳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构筑青岛产业竞争新优势》,《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年第8期。

32.司翠、吴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第7期。

33.张松梅:《金融支持青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34.丁法迎:《促进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步骤选择》,《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年第5期。

35.顾乃华、夏杰长:《我国主要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12期。

36.刘河:《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08。

37.郭洪森:《山东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8.吴国燕:《青岛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9.郭芳:《整合资源 推动青岛城乡文化产业一体化》,《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009。

40.郭金鸿:《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009。

41.王军:《发展青岛创意产业的思考》,《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42.王军:《青岛扬引智风帆助航08奥运》,《中国人才》2006年第1期。

43.田相辉、温晓丽:《奥运创意经济引领创意城市发展》,《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5期。

44.李盛祥、邹颖璐、徐孝勇:《青岛市三大产业增长效应分析》,《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5.赵晓春、邢祥虎:《发展青岛影视动漫创意产业的策略研究》,《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46.庄晓蓉:《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破茧欲出》,《走向世界》2009年第23期。

47.庄晓蓉、王勇森:《打造青岛文化产业的制高点》,《走向世界》2009年第20期。

48.朱亮、何川:《青岛创意100产业园》,《装饰》2009年第5期。

49.张传翔、陈玉光、刘文俭:《青岛文化市场体系培育的着力点及其现实路径》,《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50.庄晓蓉:《打造文化绿洲——追寻青岛文化60年巨变的足迹》,《走向世界》2009年第35期。

51.张胜冰、马树华:《青岛文化的历史文脉对城市文化精神的影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52.刘浩三:《王玮和强势的青岛广播》,《中国广播》2011年第8期。

53.老树:《青岛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2008年1月17日《青岛财经日报》。

54.忆妮、张潇丁:《青岛全面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2008年1月15日《青岛财经日报》。

55.王法艳、高一靖:《青岛五集聚区挑起文化产业大梁》,2008年1月16日《半岛都市报》。

56.《青岛要当全省滨海文化龙头》,2008年1月14日《半岛都市报》。

57.张炳君:《大力发展创意产业 打造青岛经济增长新引擎》,《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58.孙玉敏:《青岛动漫产业驶入快车道》,《招商周刊》2007年第26期。

59.万蓬勃:《关于青岛市动漫产业发展的思考》,《商业经济》2008年第7期。

60.魏磊:《青岛市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61.杨超:《浅议青岛海岛旅游开发》,《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第12期。

62.周仁:《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SWOT分析》,《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34期。

63.吴伟:《加快副省级城市核心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青岛市南区为例》,《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64.张广海、周菲菲、刘佳:《现代都市历史街区振兴开发研究——以青岛市南区老城区为例》,《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65.青岛(市南)软件产业基地:《招商周刊》2006年第8期。

66.王婷:《青岛市南有个Idea》,《招商周刊》2006年第5期。

67.创意产业:《青岛市南舞动翅膀》,《招商周刊》2006年第7期。

68.潘德华:《青岛市市北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思考》,《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009。

69.崔燕、王琴:《文化青岛的市北模式》,《青岛画报》2011年第2期。

70.赵玉瑞:《老城区特色经济发展探析——以青岛市北区为例》,《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71.庄霖:《发展特色经济是振兴老城区经济的有效路径——对青岛市市北区发展特色经济的调研分析》,《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72.朱楚林、赵荣华:《立足区情 彰显特色——青岛市北区特色商业街建设考察报告》,《广西经济》2011年第8期。

73.包振山:《德占时期青岛旅游业的发展及其现实启示》,《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74.加藤嘉一:《青岛,您是谁?》,《商周刊》2011年第15期。

75.杨光超:《青岛旅游的冷静述说》,《商周刊》2011年第21期。

76.姚萍、邢正彬:《青岛名牌丛林的形成与衍生》,《化工质量》2004年第5期。

77.市北区:《小港湾的蓝色希冀》,《商周刊》2010年第13期。

78.马建国:《青岛版“维多利亚湾”》,《商周刊》2009年第20期。

79.刘晓函:《青岛崂山风景旅游区体验营销策略研究》,《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第26期。

80.慕金波、曲宝光:《青岛崂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山东环境》2000年第5期。

81.刘志峰、孙景军、单克:《崂山区:都市·人文·生态城》,《商周刊》2010年第13期。

82.李文文:《浅议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对青岛李沧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年第3期。

83.李沧区:《拥湾枢纽 生态商都》,《商周刊》2010年第13期。

84.鲁露:《传统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青岛四方区产业调整为例》,《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第11期。

85.李雪华:《青岛四方海云庵糖球会》,《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2年第Z1期。

86.张学锋:《“凤凰”展翅——青岛凤凰岛影视传媒创意产业园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向世界》2010年第20期。

87.徐立鹏、黄昌新:《城阳打造生态宜居城区》,《中国林业》2011年第18期。

88.《青岛城阳区休闲垂钓业发展迅速》,《科学养鱼》2011年第9期。

89.《青啤地产·TAHA时区 领启城阳国际新生活》,《青岛画报》2011年第10期。

90.于英:《试论青岛市城阳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91.李慧:《城阳“青岛啤酒坊”——当啤酒邂逅时尚》,《商周刊》2009年第21期。

92.李慧:《城阳起航中国版“迪斯尼”》,《商周刊》2009年第24期。

93.蓝心鹏:《对即墨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第9期。

94.《走进锦绣即墨 感受古今文明》,《商周刊》2011年第11期。

95.周甬琴:《寻找传承与变迁中的民俗文化——即墨田横祭海节田野调查报告》,《电影评介》2011年第3期。

96.丁爱梅:《深度开发青岛旅游资源的探索——关于开发青岛即墨市旅游业的调研分析》,《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97.顾凤霞、刘文宝:《滨海城市旅游资源开发构想——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福建建筑》2009年第7期。

98.孙桂华、张夏:《胶南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2期。

99.《胶南市文化发展情况的调研和启示》,《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2008。

100.王欣、《山水灵韵 和美胶南 文化旅游助推胶南城市品牌提升——2010年中国琅琊旅游文化节暨胶南杜鹃花会开幕》,《走向世界》2010年第11期。

101.宋飞、李飞:《琅琊台旅游文化探究》,《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第7期。

102.孙宏霞:《构筑琅琊文化特色 促进青岛旅游可持续发展》,《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03.苏洁、肖洁:《胶南达尼画家村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009。

104.李金芑:《从达尼画家村看艺术市场》,《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第10期。

105.刘德龙、周忠高:《新形势下胶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009。

106.崔淑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提升平度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009。

107.孙增林、牛福刚:《论平度市现存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第7期。

108.张杰:《关于平度市加快胶东特色文化名城建设的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008。

109.贾晓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造特色历史文化名城——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个案》,《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009。

110.伊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009。

111.青岛政务网:http://www.qingdao.gov.cn/n172/。

112.市南政务网:http://www.qdsn.gov.cn/n16/index2.html。

113.市北政务网:http://shibei.qingdao.gov.cn/n1070/index.html。

114.四方政务网:http://www.qdsf.gov.cn/n241/index.html。

115.李沧政务网:http://www.qdlc.gov.cn/。

116.崂山政务网:http://www.laoshan.gov.cn/n206250/index.html。

117.城阳政务网:http://www.chengyang.gov.cn/。

118.黄岛政务网:http://www.qda.gov.cn/index.html。

119.即墨政务网:http://www.jimo.gov.cn/jimo/index/index.shtml。

120.胶南政务网:http://www.jiaonan.gov.cn/。

121.胶州政务网:http://www.jiaozhou.gov.cn/jiaozhou/index/index.html。

122.平度政务网:http://www.pingdu.gov.cn/。

123.莱西政务网:http://www.laixi.gov.c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