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27

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Overseas Chinese Study (2018)

SSAPID:101-2067-0775-30
ISBN:978-7-5201-3962-5
DOI:
ISSN:
关键词:

华侨 华人 文化传播

[内容简介] 《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8)》围绕“华侨华人与中国形象”“华侨华人与文明交流”“华侨华人及其生存发展”“华侨华人及法规政策”四个专题,全面把握目前华侨华人在海外的最新生存状况,并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华侨华人蓝皮书
编 辑:曹长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皮书数据库

 Abstract

 中国皮书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基本子库

 摘要

 华侨华人蓝皮书编委会

 Ⅰ 总报告

  B.1 美籍华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内核*

   一 受访者人口统计特征

    (一)数据搜集过程

     1.样本来源

     2.执行流程

      (1)样本抽样

      (2)程序编制

      (3)样本回收

      (4)质量控制

     3.数据整理

     4.数据验收

    (二)样本基本分布

     1.年龄

     2.性别

     3.家庭收入

     4.受教育水平

     5.职业

     6.居住区域

     7.民族/种族

     8.党派倾向

     9.小结

    (三)百分比误差边际与数据可比性

     1.百分比误差边际

     2.三类数据的可比性

   二 华人对汉语的认知、态度、行为

    (一)问卷内容

    (二)数据分析

     1.华人的情况

      (1)对汉语的认知和态度

      (2)对李白和曹雪芹的认知与态度

      (3)学习和使用汉语情况

     2.华人、非华、国人数据对比

      (1)对汉语的认知和态度

      (2)对李白和曹雪芹的知晓率与喜欢率

      (3)学习和使用汉语情况

   三 华人心中的中华价值观

    (一)问卷设计

    (二)华人心中的中华核心价值观

     1.问卷内容

     2.数据分析

      (1)华人的情况

      (2)华人、非华与国人的数据对比

    (三)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享性

     1.问卷内容

     2.数据分析

      (1)华人情况

      (2)华人、非华、国人数据对比

      (3)中华核心价值观赞同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赞同率对比

    (四)中国梦的共享性

     1.问卷内容

     2.数据分析

      (1)华人情况

      (2)华人、非华、国人数据对比

   四 对中华思维方式的态度

    (一)问卷设计

     1.思维方式是文化的基因

     2.辩证思维

     3.综合思维

     4.问卷设计思路

      (1)辩证思维

      (2)综合思维

      (3)验证学习汉语提高了对中华思维方式的赞同率

    (二)对辩证思维方式的态度

     1.问卷内容

     2.数据分析

      (1)华人情况

      (2)华人、非华、国人数据对比

    (三)对综合思维的态度

     1.问卷内容

     2.对中华医药态度的数据分析

      (1)华人情况

      (2)华人、非华、国人的数据对比

    (四)学习汉语提高了中华思维方式赞同率

     1.问卷内容

     2.数据分析

      (1)学习汉语与辩证思维赞同率

      (2)学习汉语与综合思维赞同率

     3.小结

   五 华人心中的信仰

    (一)问卷设计

    (二)儒家思想的影响

     1.问卷内容

     2.数据分析

      (1)华人情况

      (2)华人、非华、国人数据对比

    (三)道教的影响

     1.问卷内容

     2.数据分析

      (1)华人情况

      (2)华人、非华、国人数据对比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

     1.问卷内容

     2.数据分析

      (1)华人情况

      (2)华人、非华、国人数据对比

   六 结论

    (一)中文

    (二)中华价值观

     1.对待中华核心价值观

     2.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对待中国梦核心理念

    (三)中华思维方式

     1.辩证思维方面

     2.综合思维方面

     3.学习汉语与思维方式

    (四)信仰与宗教

     1.儒家思想

     2.道教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Ⅱ 华侨华人与中国形象

  B.2 东南亚华人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现状调查报告*

   一 引言

   二 调查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问卷设计

     1.文化背景

     2.传统文化调查部分

    (三)调查实施情况

   三 东南亚华人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东南亚华人的文化背景

     1.家庭移民背景

     2.中文姓名使用情况

     3.祖籍地认知状况

     4.生肖认知状况

     5.民族认知状况

    (二)东南亚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总体认知情况

    (三)东南亚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具体内容的认知情况

     1.对饮食类文化的认知情况

     2.对节俗类文化的认知情况

     3.对中医类文化的认知情况

     4.对科技类文化的认知情况

     5.对文学类文化的认知情况

     6.对艺术类文化的认知情况

     7.对建筑类文化的认知情况

     8.对工艺类文化的认知情况

     9.对美德类文化的认知情况

    (四)东南亚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序列

   四 东南亚华人中华传统文化接触方式与需求

    (一)东南亚华人中华传统文化接触方式

    (二)东南亚华人对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需求

   五 结语

  B.3 东南亚华人的中国形象认知调查报告*

   一 引言

   二 研究设计与基本情况

    (一)研究问题与目的

    (二)调查设计与过程

    (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三 调查与分析

    (一)国家整体形象与影响力

     1.国家整体形象

     2.国家整体影响力

    (二)国家与国民形象

     1.国家具体形象

     2.国民具体形象

    (三)国家文化形象

     1.中国文化代表元素

     2.中国文化和汉语的吸引力

    (四)国家经济形象

     1.经济现状和影响力

     2.企业和品牌形象

    (五)国家外交形象

     1.外交关系

     2.外交政策

    (六)了解中国的渠道

     1.信息获取途径

     2.信息获取的需求与障碍

   四 结论与建议

    (一)取得的成效

     1.中国形象获得正面评价,经济和科技形象尤为突出

     2.大国与国民典型形象受到高度认可,普遍看好中国未来发展

     3.中国文化元素代表融古今,中国语言文化维系华人情

     4.中国经济影响力受到肯定,中国品牌熟悉度大幅提高

     5.重视双边外交关系,肯定“一带一路”倡议*

     6.人际、品牌和媒体三大渠道是中国形象构建的关键

    (二)存在的问题

     1.对东南亚的整体影响力仍显不足

     2.内政治理与国民素质有待提升

     3.区域经济面临的挑战仍待解决

     4.中国品牌形象仍需进一步提高

     5.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仍显不足

     6.媒体传播力度和策略有待加强

    (三)启示与建议

     1.持续结合“两力”与“三传”,建立新时代的大国话语体系

     2.弘扬“丝路精神”,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策略

     3.加速打造“五通”与“三体”,努力构建“华人命运共同体”

     4.秉持“传承”和“传播”并进的态度,引导华人子弟“讲好中国故事”

   五 结语

 Ⅲ 华侨华人与文明交流

  B.4 宗教信仰与价值观扩散:以新加坡华人和其他族群为例*

   一 宗教信仰与价值观的关系概述

    (一)价值观的概念及其作用

    (二)新加坡宗教信仰概况

    (三)新加坡宗教信仰与价值观的关系概述

   二 新加坡种族和宗教人口结构分析

    (一)数据和方法

    (二)各种族人口结构分析

    (三)各宗教人口结构分析

     1.不同居民身份和性别的宗教人口分析

     2.不同年龄组的宗教人口分析

     3.不同种族的宗教人口分析

   三 新加坡种族和宗教群体的价值观分析

    (一)问题、数据和方法

     1.研究问题

     2.数据来源

     3.分析方法

     4.样本概况

    (二)不同种族的价值观分析

     1.信度检验

     2.描述统计

     3.价值观得分的秩和检验

    (三)不同宗教群体的价值观分析

     1.信度检验

     2.描述统计

   四 结语:宗教信仰与价值观扩散

    (一)研究总结

    (二)东南亚华人宗教信仰与价值观扩散

  B.5 华侨华人与中菲文化交流

   一 西班牙统治时期(1565~1898):中国文化在菲律宾的传播

    (一)物种

    (二)生产工具与技术

     1.农业

     2.手工业

    (三)生活习俗

     1.服饰

     2.饮食

     3.风俗习惯

    (四)语言

   二 美国统治时期(1898~1946):菲律宾的西方化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一)建筑

     1.侨乡建筑新景观:骑楼与洋楼

     2.华侨在引进西方建筑文化中的作用

    (二)服装

    (三)语言

    (四)体育

   三 战后的共和国时期(1946年以来):当代中菲文化交流合作的范例

    (一)农业领域:中菲交流合作的范例

    (二)启示:中国外交的一个新渠道——“水稻外交”

   四 中菲交流合作现状与思考

    (一)2016年杜特尔特执政以来中菲交流合作

    (二)有关中菲交流合作的思考

  B.6 华侨华人与中国书法在马来西亚的传播

   一 中国书法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的主体分析

   二 中国书法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的内容分析

   三 中国书法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的媒介分析

   四 中国书法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的受众与效果分析

   五 结语:中国书法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的模式

  B.7 “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及华侨华人文化融合作用研究报告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实证分析

    (一)数据介绍及变量说明

     1.数据来源介绍

     2.变量说明

    (二)模型建立

     1.聚类分析

     2.贸易引力模型

    (三)实证结果

   四 华侨华人的文化融合作用

    (一)华文教育

    (二)华文传媒

    (三)华侨团体

   五 结论和政策性建议

 Ⅳ 华侨华人及其生存发展

  B.8 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的传承、转变、发展:挑战与契机

   一 前言:华人家族企业的传承或转变

   二 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的发展:经营特征与模式

   三 东南亚家族企业面临外部环境转变的挑战:PEST分析

    (一)政治和法律方面(Politics)

    (二)经济和产业方面(Economy)

    (三)社会和文化方面(Society)

    (四)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方面(Technology)

   四 结论: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发展模式与商机

    (一)外部环境有利于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二)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仍系于家族和关系网络基础

    (三)东盟经济共同体兴起有利于华人家族企业的发展与拓展

  B.9 蒙古华侨华人的形成及生存方式发展演变

   一 引言

   二 蒙古华侨华人的形成

    (一)第一批华侨的形成

    (二)第二批、第三批华侨的形成

    (三)第四批华侨的形成

   三 蒙古华侨华人生存方式的演变

    (一)居住条件的变化

    (二)华侨在蒙古受教育状况的变化

    (三)华侨华人在蒙古国的社会交往变化

    (四)旅蒙华侨的职业变化

     1.华侨在旅蒙历程中的职业变化

     2.当代华侨华人在蒙古国从事的主要职业

     3.中国“一带一路”与蒙古“草原之路”为华侨华人提供了更多职业机会

   四 蒙古华侨华人生存方式的演进趋势:基于中蒙经贸交流的视角

    (一)中蒙经贸交流快速发展,促进新侨民数量增长,但侨民数量变化不大

    (二)中蒙经贸交流促进蒙古华侨华人地位的提升

    (三)发展对华入境旅游是加快蒙古华侨华人与蒙古历史文化深度交融的良好选择

    (四)蒙古新政的实施为新一代华侨华人提供了多元发展机会

  B.10 马来西亚华人人口变动历程、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 马来西亚华人人口历史状况与特点

   二 马来西亚主要族群人口特征:数量与结构

    (一)马来西亚总体人口特征

    (二)马来西亚分族群人口特征

     1.华人

     2.马来人

     3.印度人

   三 马来西亚华人人口变动归因与趋势分析

    (一)马来西亚华人人口变动历程

    (二)马来西亚华人人口变动归因分析

     1.马来西亚人口死亡率变化过程

     2.马来西亚人口生育率变化及其族群差异

    (三)马来西亚华人人口趋势分析

   四 结语与讨论

 Ⅴ 华侨华人及法规政策

  B.11 台湾侨情现状与大陆侨务对台政策分析

   一 台湾华侨华人的数量与分布

    (一)台湾华侨华人的数量及各洲分布

    (二)台湾华侨华人的数量变化

    (三)海外台湾华侨华人的国家分布

   二 海外台湾侨团现状

    (一)海外台湾侨团的分类与地区分布

    (二)海外台湾侨团的主要活动

   三 台湾华文教育工作现状

    (一)海外侨校概况

    (二)台湾华文教育的特点

     1.提供财力物力支持

     2.重视华文师资培养

     3.多种形式开发教学资源

     4.多样化开展华文教育

   四 台湾“侨务”政策现状

   五 大陆侨务对台对策分析

    (一)打造两岸海外交流平台,开展两岸海外交流活动

    (二)针对不同社团组织,开展海外台湾侨团工作

    (三)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两岸文化认同

    (四)加强与台湾华商的经贸往来

    (五)加强与台湾基层民众的交流,尤其是有效开展台湾青少年工作

  B.12 华侨海外权益的国际法保护

   一 非传统安全背景下海外华侨面临的威胁

   二 华侨海外权益保护的国际法渊源

    (一)国际公约——以联合国人权机制为核心

    (二)区域性人权公约

     1.《欧洲人权公约》

     2.《美洲人权公约》

     3.《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

    (三)双边条约

     1.双边领事保护条约

     2.其他双边条约*

   三 海外华侨权益保护的途径

    (一)外交保护

     1.基本概念

     2.外交保护的主要手段

     3.我国对外交保护的态度

    (二)领事保护

    (三)全球治理的路径

     1.国际移民组织

     2.国际移民问题全球委员会

     3.其他方式

   四 对华侨权益保护立法的启示

 Contents

 法律声明

 主要编撰者简介

《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8)》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华侨华人与中国形象”“华侨华人与文明交流”“华侨华人及其生存发展”“华侨华人及法规政策”。“华侨华人与中国形象”主要调查美国与东南亚华人对中华文化的看法。由总报告以及其他两篇文章组成。东南亚是20世纪之前华人的主要移民地,美国是20世纪以来华人选择移民最多的地方。这个专题的目的是了解华人移居海外后,其后代子孙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情况,包括对中国形象的看法、中华价值观的态度、中华思维方式的态度、华人的信仰与宗教等。“华侨华人与文明交流”主要调查华侨华人在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中扮演的角色。这个专题共有4篇文章,主要涉及东南亚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的华侨华人,在精神层面的文化(如宗教信仰、价值观)、制度层面的文化(如社会制度)、物质层面的文化(如艺术、经济作物)等方面。“华侨华人及其生存发展”主要调查华侨华人在海外的生存情况,涉及陆上丝绸之路沿线的蒙古,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南亚国家等。探讨华侨华人如何在当地立足、生存,与当地人的冲突与融合等问题。“华侨华人及法规政策”由两篇文章组成,一篇是利用台湾侨委会公布的数据分析台湾的侨务现状,一篇是分析如何对华侨权益进行保护的问题。《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8)》通过以上四方面专题内容设置全面把握目前华侨华人在海外的最新生存状况,并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Li-Jun Ji,Albert Lee,and Tieyuan Guo,“The Thinking Styles of Chinese People”,in Michael Harris Bond 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S.Nanda and R. L. Warms,Cultural Anthropology,6th ed. Belmont,CA:Wadsworth,1998.

邓小平:《善于利用实际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24日,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方克立等主编《中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关世杰:《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调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关于中华核心价值观的遴选、阐释和英译》,见关世杰著《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调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郝铁川:《中外政治制度的比较与政治智慧》,陈圣来主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

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闵惠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2003。

理查德·尼斯贝特:《思维的版图》,李秀霞译,中信出版社,2006。

刘澜:《中西思维方式比较研究的历史、现状与主要问题》,载关世杰主编《思维方式差异与中美新闻实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1944年9月8日,载《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6。

沈舟人:《中国文化基因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2。

〔美〕赵志裕、康萤仪著《文化社会心理学》,刘爽译,方文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郑宗成、张文双、黄龙、张章新著《市场研究中的统计方法分析 基础篇》,广东经济出版社,2012。

蔡仁龙:《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发展变化试论》,《南洋问题》1986年第4期。

陈璐:《中国传统节日海外传播的内容优化与渠道转型——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传播观察》2017年第9期。

程琳:《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品牌传播研究》,《大众文艺》2016年第9期。

黄涛:《庙会对传承春节文化的重要价值》,《中国艺术报》2018年3月9日。

姜猛:《品读中国古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华建设》2018年第4期。

李经纬:《中外医学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李鑫:《“一带一路”文化传播视野下福建传统工艺美术的海外影响力提升模式研究》,《艺术与设计》2018年第2期。

林日葵:《属相文化与民族精神》,《船山学刊》2010年第4期。

刘公望:《节俗文化研究》,《甘肃高师学报》2010年第3期。

刘绍义:《说腊月话“腊八”》,《走向世界》2016年第6期。

罗晃潮:《中华饮食文化的海外传播》,《八桂侨刊》1997年第2期。

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科学中国人》2003年第4期。

任启亮主编《中国文化常识》,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沈玲:《泰国新生代华裔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研究》,载贾益民主编《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沈玲:《印尼华人家庭语言使用与文化认同分析——印尼雅加达500余名新生代华裔的调查研究》,《世界民族》2015年第5期。

谭天星:《战后东南亚华人文化的保持与族群关系的演进》,《世界历史》1992年第3期。

王爱平:《东南亚华裔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汉语学习动机》,《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王爱平:《文化与认同:印尼华裔青少年调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王国维:《王国维文集(一)》,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王子昌:《“一带一路”战略与华侨华人的逻辑连接》,《东南亚研究》2015年第3期。

吴秋燕:《庙会与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莆田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于丹、刘一奔、张振宇:《我国城市居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调查》,《现代传播》2012年第9期。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张锦玉:《基于印尼青少年华人中文姓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八桂侨刊》2016年第3期。

张其成:《中医文化海外传播应纳入国家战略》,《光明日报》2015年3月21日。

庄国土:《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的新估算》,《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陈文:《两广地区东南亚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11期。

代帆、刘菲:《柬埔寨华裔新生代的认同及对华认知》,《八桂侨刊》2015年第4期。

关世杰:《美、德、俄、印民众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问卷调查分析(上)》,《对外传播》2012年第12期。

关世杰:《美、德、俄、印民众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问卷调查分析(下)》,《对外传播》2013年第1期。

管文虎:《国家形象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哈嘉莹、尚晓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中国形象认知研究——基于物质文化的调查分析》,《对外传播》2017年第7期。

胡安琪、代帆:《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的族群认同、族群关系及对华认知》,《东南亚纵横》2016年第4期。

胡春艳:《马来西亚华裔新生代对中国的认知——基于田野调查的分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5年第4期。

胡晓明:《国家形象》,人民出版社,2011。

《华人华侨如何参与一带一路系列 泰国篇》,《环球时报》2015年7月3日,http://news.163.com/15/0703/13/ATJPUS4100014JB6_all.html。

李正国:《国家形象建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马来西亚华人数量逐年减少 为何他们选择离开?》,《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3月1日,http://huaren.haiwainet.cn/n/2017/0301/c232657-30764593.html。

任弘:《“一带一路”与侨务新思维》,《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沈玲:《泰国新生代华裔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研究》,《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孙有中:《国际政治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国际论坛》2002年第3期。

王嘉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共享价值观及其传播研究:以东南亚华侨华人为例》,《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王帅:《国际汉语教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对外传播》2018年第2期。

《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 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人民网,2017-05-11,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7/0511/c385474-29269558.html。

《印尼有2000万华人海外最多 华人贡献被高度评价》,《环球时报》2014年11月6日,http://mil.huanqiu.com/world/2014-11/5192833.html。

张秀明:《21世纪以来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的新变化》,《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传播战略研究室:《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4)》。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传播战略研究室:《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传播战略研究室:《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

冯丽萍:《从施瓦茨价值观维度看中美共享价值观:基于WVS第五波调查中的SVS数据分析》,全国第二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南京,2011。

李德顺:《充分重视价值观念系统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第2期。

李申:《教化之教就是宗教之教》,《文史哲》1998年第3期。

刘金光:《东南亚宗教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对外交流中的作用:兼谈东南亚华人宗教的特点》,《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4年第1期。

孟庆梓:《近20多年来国内新加坡宗教信仰问题研究述略》,《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司律:《“族教分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族—教”关系》,《广西民族研究》2017年第4期。

涂小雨:《转型期共享价值观的确立与执政党社会整合》,《求实》2009年第5期。

王嘉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共享价值观及其传播研究:以东南亚华侨华人为例》,载贾益民等主编《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王学风:《新加坡宗教和谐的原因探析》,《东南亚纵横》2005年第9期。

韦红:《浅谈新加坡宗教宽容及其原因》,《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新加坡政府:《宗教和谐声明》,《中国宗教》2003年第10期。

徐光井、胡静丽:《新加坡大学生共享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及启示》,《老区建设》2016年第12期。

杨宜音:《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杨宜音:《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杨中芳:《中国人真是集体主义的吗?——试论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载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张禹东:《东南亚华人传统宗教的构成、特性与发展趋势》,《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1期。

张禹东:《华侨华人传统宗教的世俗化与非世俗化:以东南亚华侨华人为例的研究》,《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4期。

张禹东:《新加坡华人宗教信仰的基本构成及其变动的原因与前景》,《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5年第4期。

郑汉华:《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及其启示》,《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第1期。

Eufronio M. Alip,Ten Centuries of Philippine-Chinese Relations:Historical,Political,Social,Economic,Manila:Alip & Sons,Inc.,1959.

Teresita Ang See,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Vol.Ⅲ),Manila:Kaisa Para Sa Kaunlaran Inc.,2004.

Teresita Ang See,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Problems & Perspectives(Vol.Ⅰ),Manila:Kaisa Para Sa Kaunlaran,1997.

《爱中国有回报!菲媒兴奋列举杜特尔特获得的中国“礼包”!》,原载菲律宾《世界日报》2018年4月14日,转引自360图书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415/17/50433618_745873211.shtml,访问日期:2018年6月30日。

布赛尔:《东南亚的中国人》,《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8年第2~3合期。

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商务印书馆,2011。

陈恒汉:《菲律宾文化的外来因素:殖民和开拓》,《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陈恒汉:《闽南方言的外来词研究:历史及类型》,《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陈丽霜:《浅析菲律宾的粮食安全问题》,《东南亚纵横》2013年第12期。

陈伟明:《十六至十八世纪闽南华侨在菲律宾的经济开发与历史贡献》,《海交史研究》1997年第1期。

陈志宏:《闽南近代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陈志宏、贺雅楠:《闽南近代洋楼民居与侨乡社会变迁》,《华中建筑》2010年第6期。

(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影印本卷四三三,徐学聚:《报取回吕宋囚商疏》,中华书局,1962。

方志辉、陈默:《非常稻》,中南大学出版社,2016。

方志辉、陈默:《非常稻》,中南大学出版社,2016。

甘丽华:《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一颗种子改变世界》,原载《中国青年报》,转引自新浪网,2009年8月25日,http://news.sina.com.cn/c/2009-08-25/175918508894.shtml。

〔菲〕格雷戈里奥·F.赛义德著《菲律宾共和国:历史、政府与文明》,吴亚昌译,商务印书馆,1979。

《各种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北京晨报》2014年3月28日,人民网,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4/0328/c136657-24758223.html。

龚洁:《到鼓浪屿看老别墅》,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何亚非:《发挥侨务优势,让世界了解一个真正的中国》,《公共外交季刊》2012年第4期。

胡海滨、马富丽:《“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菲合作创新》,《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第11期。

黄滋生:《十六~十八世纪华侨在菲律宾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暨南学报》1982年第1期。

江柏炜:《“五脚基”洋楼:近代闽南侨乡社会的文化混杂与现代性想象》,《建筑学报》2012年第10期。

瞿建波:《记录“水稻外交”:新书〈稻可道〉入选“湘版好书榜”》,华声网,2015年7月2日,http://hunan.voc.com.cn/article/201507/201507021155254054.html。

李键等:《地域文化对晋江民营企业篮球运动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体育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

李金明:《闽南人与中华文化在菲律宾的传播》,《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年第1期。

李金明:《闽南人与中华文化在菲律宾的传播》,《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年第1期。

林金枝:《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刘浩然:《闽南侨乡风情录》,香港闽南人出版有限公司,2006。

刘芝田:《中菲关系史》,台北正中书局,1979。

聂德宁:《近代中国与菲律宾的贸易往来》,《海交史研究》1998年第2期。

泉州市华侨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华侨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泉州市体育运动委员会:《福建省泉州市体育志》(内部资料),1995。

施雅雯:《专访:菲律宾杂交水稻之父林育庆眼中的商业契机》,原载菲龙网,转引自搜狐网,2017年7月22日,http://www.sohu.com/a/159093313_206880。

王翔:《论中国近代化的三个层次》,《中州学刊》1988年第4期。

《我国华人人口不超过百分之一》,(菲)《世界日报》2001年4月8日。

吴杰伟:《菲律宾社会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应》,《南洋问题研究》2016年第4期。

吴景宏:《中菲关系论丛》,新加坡青年书局,1960。

吴泰:《晋江华侨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吴秀龙、王泽农:《一次双赢的合作:中菲农技中心采访实录》,《农民日报》2008年2月14日。

吴永源:《联谊十三年》,《菲华联谊会第四次全菲代表工作会议特刊》,菲华联谊会,1996。

谢鸿权:《泉州近代洋楼民居初探》,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

杨思声:《外廊文化与近代闽南侨乡景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杨思声、关瑞明:《泉州近代洋楼民居的统计学研究》,《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姚学文:《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将多养活数亿人》,原载《湖南日报》,转引自新浪网,2009年8月25日,http://news.sina.com.cn/c/2009-08-25/175918508894_4.shtml。

《野村证券:菲律宾将是“一带一路”最大受益者之一》,2018年4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j/201804/20180402 734449.shtml。

张冬萍:《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外交”》,原载《潇湘晨报》,转引自新浪网,2005年7月28日,http://news.sina.com.cn/c/2005-07-28/07416547795s.shtml。

张连英:《明清时期中菲两国农业交流与华侨》,《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

张志文:《中国杂交水稻扎根菲律宾》,《人民日报》2018年7月17日。

郑甫弘:《十六、十七世纪中国移民对东南亚语言及日常生活的影响》,《南洋问题研究》1992年第3期。

《中菲农业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网页,2003年2月23日,http://ph.mofcom.gov.cn/article/zxhz/zhxm/200302/20030200070659.shtml。

中华和平发展促进会总会出品视频:《穿着西装的农民:专访“菲律宾杂交水稻之父”林育庆》,搜狐网,https://tv.sohu.com/v/dXMvMzI2MzE2MDQ3LzkzODQ5MjI3 LnNodG1s.html。

陈铁凡、傅吾康主编《马来西亚华文铭刻萃编》,马来亚大学出版社,1985。

陈奕平、宋敏锋:《关于马来西亚华人与中国形象的问卷调查分析》,《东南亚研究》2014年第4期。

陈玉佩:《近百年来华文书法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发展》,暨南大硕士学位论文,2005。

《第二届马来西亚—中国书法交流展特辑》,马来西亚书艺协会出版,2003。

《第六届沈慕羽杯全国书法精英赛特刊》,马来西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出版,2015。

《东盟书法家协会筹委会2016年9月9日于马来西亚马六甲成立》,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e22c1580102x4yk.html。

《东盟书法展开幕 逾百名书法家齐聚马来西亚》,中国侨网,http://www.chinaqw.com/zhwh/2016/09-13/103256.shtml。

傅孙中、赖观福编《文化十年——华人文化大会十周年纪念活动》,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联合会出版,1995。

傅吾康、陈铁凡合编《马来西亚华文铭刻萃编》,马来亚大学出版社,1982。

胡春艳:《马来西亚华裔新生代对中国的认知——基于田野调查的分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5年第4期。

黄炳强编《第二届马来西亚—中国书法交流展特辑》,马来西亚书艺协会出版,2003。

黄柳柳、金鑫:《马来西亚华文教师来华文化才艺师资培训调查分析》,《海外华文教育》2018年第1期。

刘大庆:《东南亚书法事业的兴起及其与其他地区的书艺交流》,《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1期。

刘大庆:《东南亚书法事业的兴起及其与其他地区的书艺交流》,《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1期。

刘大庆:《东南亚书法事业的兴起及其与其他地区的书艺交流》,《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1期。

陆赏铭、周建新:《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之汉字影响探讨》,《中华文化论坛》2016年第12期。

陆庭谕主编《沈慕羽事迹系年》,马来西亚华校教师总会出版,1997。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教总简介》,马来西亚,Swan Printing Sdn. Bhd.(274710-X)Lot5249,Jalan BS7/1,2009。

马来西亚黄氏联合会总会:《全国华文书法公开赛特刊》,马来西亚黄氏联合会总会出版,1980。

马来西亚黄氏联合会总会:《全国华文书法公开赛特刊》,马来西亚黄氏联合会总会出版,1980。

《马来西亚全国书法大展特辑》,马来西亚书艺协会,2005。

《马来西亚书法发展处于收获期 学习者日渐增长》,中国侨网,http://www.chinaqw.com/hwjy/2017/04-17/137190.shtml。

《马来西亚书艺协会举办兰亭祭》,新华社,http://edu.china.com.cn/2017-04/17/content_40632998_1.htm。

《马中建交30周年纪念特刊》,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2004。

《墨潮:马来西亚—中国书法交流展特辑》,马来西亚书艺协会出版,2003。

南洋商报:《挥春是书法艺术更是华裔传统风俗》,https://www.9610.com/dangdai/12/10.htm。

《诗华日报》,1976年7月25日。

王运开:《亚细安书法:马来西亚的书法社会团体》,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56799b0102wbsi.html。

吴慧平:《书法文化地理研究》,荣宝斋出版社,2009。

吴慧平:《书法文化地理研究》,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

谢光辉、陈玉佩:《新加坡马来西亚华文书法百年史》,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亚细安书法:马来西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56799b0102wdlm.html。

姚新光主编《马来西亚名家书法选集》,马来西亚书艺协会出版,2001。

叶观仕主编《马来西亚名人录》,吉隆坡正文有限公司出版,1984。

叶寿权:《看历年来龙去脉——联手发扬书艺》,《新明日报》1989年10月9日。

《迎新春——东南亚百位书法名家春联邀请展》,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e3eacf0102x5e1.html。

钟瑜:《马来西亚华人美术史》,正山国际设计艺术集团出版,1999。

Katarina Blomkvist、Rian Drogendijk,“The Impact of Psychic Distance on Chinese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53(2013):670.

蔡中华、王一帆、董广巍:《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专利与出口结构关系的研究——基于行业层面相似度指数的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7期。

查瑞传:《中国人口数量和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与计划生育》1995年第6期。

陈昊、陈小明:《文化距离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实证检验》,《中国经济问题》2011年第6期。

陈虹、杨成玉:《“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国际经济效应研究——基于CGE模型的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10期。

陈晓君、张云云:《“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加工贸易供给侧改革的契机及对策》,《经济纵横》2016年第4期。

陈奕平、范如松:《华侨华人与中国软实力:作用、机制与政策思路》,《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年第2期。

程曼丽:《关于海外华文传媒的战略性思考》,《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3期。

单文婷、杨捷:《引力模型在中国与东盟贸易中的实证分析》,《亚太经济》2006年第6期。

董红、林慧慧:《“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对外贸易格局变化及贸易摩擦防范》,《中国流通经济》2015年第5期。

窦勇、卞靖:《“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华侨华商的作用》,《中国经贸导刊》2015年第33期。

杜秀红:《“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印货物贸易结构分析:2002~2014年》,《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年第6期。

范兆斌、黄淑娟:《文化距离对“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产品贸易效率影响的随机前沿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17年第4期。

方长平、侯捷:《华侨华人与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建设》,《东南亚研究》2017年第2期。

韩啸、齐皓天、王兴华:《“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影响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韩永辉、邹建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国际贸易》2014年第8期。

何亚非:《发挥华侨传播中华文化优势》,《对外传播》2015年第7期。

黄耀东:《东南亚华文教育现状和出路》,《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1期。

孔庆峰、董虹蔚:《“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与贸易潜力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12期。

李丹、夏秋、周宏:《“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16年第6期。

李其荣:《华侨华人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新探》,《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李彤彤:《“一带一路”中的文化交流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16。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16&filename=1016154816.nh。

梁琦、吴新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拓展引力方程的实证检验》,《经济学家》2016年第12期。

廖大珂:《海上丝绸之路与华侨》,《海交史研究》2015年第1期。

刘洪铎、李文宇、陈和:《文化交融如何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往来——基于1995~2013年微观贸易数据的实证检验》,《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2期。

刘益梅:《华人经济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助推作用探讨》,《丽水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麻艳香:《文化:教育发展的内在机制——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马远、徐俐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天然气贸易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世界经济研究》2017年第3期。

彭伟步、焦彦晨:《海外华文传媒的文化影响力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新闻界》2011年第5期。

齐海山:《“一带一路”战略下中俄蒙经济贸易合作研究》,《北方经贸》2015年第11期。

潜旭明:《“一带一路”战略的支点: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阿拉伯世界研究》2014年第3期。

全毅、汪洁、刘婉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与建设方略》,《国际贸易》2014年第8期。

任钊逸、范徵、李妍:《霍夫斯坦特国家文化模型与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比较研究》,《上海管理科学》2014年第5期。

宋双双:《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扩大对外农业合作》,《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第9期。

隋艺斐:《浅析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山西青年》2018年第1期。

谭秀杰、周茂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2期。

王亚楠、姜莉:《“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文化交流发展对策研究》,《商业经济》2017年第6期。

王云飞、景瑞琴:《文化距离会阻碍文化服务输出吗?——基于2006~2012年跨国数据的检验》,《国际商务研究》2017年第6期。

肖北婴:《“海上丝路”与中国古代的海外移民》,《八桂侨刊》2005年第1期。

谢成佳:《对华侨华人社团的几点认识》,《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谢岚清:《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潜力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18&filename=1017849150.nh。

许和连、孙天阳、成丽红:《“一带一路”高端制造业贸易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的指数随机图分析》,《财贸经济》2015年第12期。

许家云、周绍杰、胡鞍钢:《制度距离、相邻效应与双边贸易——基于“一带一路”国家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17年第1期。

杨立卓、刘雪娇、余稳策:《“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互补性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第11期。

余妙志、梁银锋、高颖:《中国与南亚地区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农业经济问题》2016年第12期。

俞路:《语言文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双边贸易的影响——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17年第5期。

曾翔宇:《运用数学理论浅析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知识经济》2015年第14期。

张会清、唐海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联系问题研究——基于贸易强度指数模型的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17年第3期。

张敏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贸易机遇及对策研究》,青岛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18&filename=1017719212.nh。

张赛群:《华侨华人与“海上丝绸之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东南亚纵横》2017年第3期。

张向前:《浅谈华文教育的功能》,《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第24期。

张晓静、李梁:《“一带一路”与中国出口贸易:基于贸易便利化视角》,《亚太经济》2015年第3期。

赵立庆:《“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交流的实现路径研究》,《学术论坛》2016年第5期。

赵翊:《“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潜力分析》,《阿拉伯世界研究》2014年第3期。

郑川:《文化差异对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17&filename=1015731505.nh。

钟慧娟:《“一带一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经济理念创新》,《国际金融研究》2015年第7期。

周江:《Ka Hofstede理论框架下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文化差异》,《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29期。

周煦钊:《为何说海上丝路也是移民之路?》,《南方日报》2014年8月20日。

庄国土:《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的新估算》,《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庄国土:《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外移民》,《人民论坛》2016年第8期。

邹嘉龄、刘卫东:《2001~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分析》,《地理科学》2016年第11期。

C. Lever-Tracy,“The Impact of the Asian Crisis on Diaspora Chinese Tycoons”,Geoforum,Vol.33,Issue 4,2002.

Murray L. Weidebbaum,The Bamboo Network:How Expatriate Chinese Entrepreneurs are Creating a New Economic Superpower in Asia,New York:Free Press,1996.

The Economist,“Building Legacies:Family Business Succession in Southeast Asia”,2014,figure 1.

The Economist,“Building Legacies:Family Business Succession in Southeast Asia”,2014,figure 2.

The Economist,“Building Legacies:Family Business Succession in Southeast Asia”,2014,figure 4.

Vietnamese Protest an Opening for Chinese Territorial Interests,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80612/vietnamese-protest-chinese/dual/.

Yuan-Li Wu and Chun-Hri Wu,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outheast Asia:The Chinese Dimension,Stanford:Hoover Press. 1980.

《东南亚“华人财阀”投资回归》,http://zh.cn.nikkei.com/industry/management-strategy/ 4945-20130228.html。

《东南亚华人企业积极海外并购》,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829 004813-260408。

郭梁:《试论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的发展与前景》,《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年第4期。

黄以乐:《资助反对党建立华人政府?“亚洲糖王”郭鹤年陷大马政治风波》,《南洋志》2018年3月6日,https://aseanplusjournal.com/2018/03/06/asean20180306/。

黄优:《试论1991年以来越南华侨华人在桂越经贸中的作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廖玉玲:《东南亚华人企业与中国—东盟的经济关系》,《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王冬梅:《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与家族制经营》,《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493期。

《印度尼西亚排华问题仍在》,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416 000242-260209。

张余华:《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

《2017年蒙古国民经济运行整体情况》,《蒙古动态》,中国驻蒙大使馆官网,http://mn.china-embassy.org/chn/mgdt/t1537544.htm。

2018年7月旅蒙华侨协会会长白双占先生提供部分资料。

Ethnic Chinese in Mongol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Ethnic Chinese in Mongolia.

http://mn.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409/20140900735011.Shtml.

http://wemedia.ifeng.com/56613889/wemedia.shtml。

高伟浓、张应进:《蒙古归侨的社会适应初探——以山西省为例的分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5年第1期。

《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教育科技卷》,华侨出版社,1999。

《华侨华人百科全书·历史卷》,华侨出版社,2002。

《华人华侨新天地》,2013年5月13日,http://www.360doc.com/userhome/11567645。

黄成胜:山西省侨联2004年8月赴蒙古国的考察报告(内部资料)。

黄锫坚、文海晶:《东方企业家》,《天津新闻出版局》2007年9月。

《蒙古出现“中文热”》,《人民日报》2002年12月3日,第7版。

《蒙古国海关统计资料》,2017。

蒙古国投资咨询网,http://mongollaw.net/data/data503.html。

《蒙古国移民局—劳动力迁移数据》,2017。

宁艳红:《旅俄华侨史》,人民出版社,2015。

潘翎:《蒙古乌兰巴托华人社群的文化与生活——一个初步的描述与检视》,三联书店,1998。

商务部、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蒙古国》,2015。

商务部、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蒙古国》,2017。

王耀平:《中国对蒙古国经济援助历史侧记——兼述王琨同志援蒙工作二十年》2007年4月5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5b476010009lb.htm。

香港浸信会联会2004年访谈“旅蒙华侨协会”记录。

香港亚洲电视企业有限公司:《寻找他乡的故事》(第三辑),香港文林社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杨家俊:《华人社区蒙古国:华侨华人万余人》,《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2月27日,第12版。

游仲勋:《21世紀の華人華僑》,ジャバンタイムズ株式会社,2001。

《在蒙古的华侨历史》,《南蒙古时事评论》2009年10月2日。

《在蒙古的华侨历史》,《南蒙古时事评论》2009年10月。

张秀明:《21世纪以来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的新变化》,《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中国驻蒙大使馆官网,http://mn.china-embassy.org/chn/。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在蒙外国人数量中国居首》,2014年9月18日。

朱慧玲:《东北亚侨情概述》,《八桂侨刊》2002年第3期。

Abridged Life Tables,Malaysia,2012-2016.

A.H.Roslan. 2012. Income Inequality,Poverty Development Policy Economics,School of Economics,Universiti Utara Malaysia,http://ged.u-bordeaux4.fr/SBROSLAN.pdf.

Bongaarts J.,et al. 1990. “The Demographic Impact of Family Planning Programs on Fertility”,Stud Family Plann,21.

BUKU STATISTIK 2014 KPWKM.

Chow Kum Hor. 2008. “Battle to Save Malaysia’s Chinese Dropouts”. The Straits Times. Asia One News. 31 January,Retrieved 1 October 2008.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Malaysia,Kuala Lumpur,https://www.statistics.gov.my/index.php.

Ember,Melvin;Ember,Carol R.;Skoggard,Ian(2004). “Encyclopedia of Diasporas:Immigrant and Refugee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Volume I:Overviews and Topics;Volume II:Diaspora Communitie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KHOO Boo Teik. 2005. Ethnic Structure,Inequality and Governance in the Public Sector:Malaysian Experiences,United N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Lee A. Lillard & Robert J. Willis. 1997. “Motives for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s:Evidence from Malaysia Demography”,The Demography of Aging,Vol. 34,No. 1(Feb.).

Mauldin WP,Berelson B,Sykes Z. 1978. “Conditions of Fertility Declin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1965-1975.” Stud Family Plann. 9.

Pavalavalli Govindasamy & Julie DaVanzo1992. “Ethnicity and Fertility Differentials in Peninsular Malaysia:Do Policies Matter”?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 18,No. 2(Ju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Basic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2010.

Renata F& Tienda M. 1996. “What’s behind Racial and Ethnic Fertility Differentials?” Popul Dev Rev. 22(Suppl.)

SAW Swee-Hock. 2007. The Population of Malaysia,Singapore:Institution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Tey Nai Peng et al. 2011. “Proximate Determinants of Fertility in Peninsular Malaysia”,Asia-Pacific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XX(X)1-11

TEY Naipeng. 2004. “Cause and Consequences of Demographic Change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Malaysia”,edited by Phin Kenong,The Chinese Population in Malaysia:Trends and Issues,Kuala Lumpur: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Tiun Ling Ta. 2007. “Age at First Marriage among Major Ethnic Group in Peninsular Malaysia:An Overview”,edited by Phin Kenong,The Chinese Population in Malaysia:Trends and Issues,Kuala Lumpur: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Vital Statistics,Malaysia,1963-1998,2000-2009,2014,2015,2016,2017.

Zarinah Mahari. 2011.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Malaysia:The Changing Roles of Women,15th Conference of Commonwealth Statisticians,New Delhi,India,7-10 February

〔马〕林煜堂:《砂拉越华族人口近年来的演变,马来西亚华人人口趋势与议题》,载文平强主编《马来西亚华人人口比率下降:事实与对策》,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2004。

《联合早报》,http://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170516-760771。

刘相平:《蔡英文“新南向政策”评析》,《台湾研究》2015年第6期。

《内定“侨委会委员长”吴新兴谈侨务工作》,《维加斯新闻报》,http://www.lvcnn.com/cn/news.php?id=16612。

“侨委会”:《2012年侨务统计年报》,2013。

“侨委会”:《2015年侨务统计年报》,2016。

“侨委会”官方网站,http://www.ocac.gov.tw/OCAC/Pages/Detail.aspx?nodeid=347&pid=440715。

盛九元:《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台海研究》2016年第3期。

世界台湾同乡联谊会美东分会官方网站:http://www.cefc.org.hk/a/48637-eng

台湾“侨委会”2015、2014、2013、2012、2011年侨务统计年报,出版年份分别为2016、2015、2014、2013、2012。

台湾“侨委会”:《2016年侨务统计年报》,2017。

游国龙、周义员、刘光耀:《台湾华人全球人口分布变化趋势探析》,《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John Dugard,U.N. Doc. A/CN.4/506,para.32.

Khalid Koser,Introducti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Global Governance,Global Governance,16(2010).

段洁龙:第61届联合国大会第六委员会关于“国际法委员会第58届会议的报告”议题中关于“外交保护”和“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两个专题的发言,2006。

高风:第59届联合国大会第六委员会关于“国际法委员会第56届会议的报告”议题的发言,2004。

郭秋梅:《中国与国际移民组织:融入与发展》,《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3年第4期。

郝鲁怡:《全球移民治理的人权方法》,《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2期。

李明欢:《国际移民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善治趋势》,《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7月15日。

刘振民:第58届联合国大会第六委员会关于“国际法委员会第55届会议的报告”议题(外交保护)的发言,2003。

马新民:第60届联合国大会第六委员会关于“国际法委员会第57届会议的报告”议题的发言,2005。

马新民:第62届联合国大会第六委员会关于“国际法委员会第59届会议的报告”议题中关于“外交保护”和“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两个专题的发言,2007。

《纽约宣言》,https://refugeesmigrants.un.org/zh/declaration。

许又声:《国务院关于华侨权益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8-04/25/content_2053574.htm。

薛捍勤:第57届联合国大会第六委员会关于“国际法委员会第54届会议的报告”议题(外交保护和委员会的工作)的发言,2002。

张磊:《外交保护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