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

深圳社会发展报告(2010)图书

BLUE BOOK OF SHENZHEN ANNUAL REPORT ON SOCIAL DEVELOPMENT OF SHENZHEN(2010)

SSAPID:101-2023-8959-71
ISBN:978-7-5097-1498-0
DOI:
ISSN:

[内容简介] 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而立”之年,本书详述了深圳特区社会事业的探索历程。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深圳市应该更加重视非经济领域的改革创新,力争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实现重大突破:尽早推进区级政府大部门制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争创国家教育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和特区内外一体化建设,提升社会发展支撑力和保障水平;争取在医疗、就业、公共文化、住房保障、人才引进、综合救助、社会自治、慈善事业等方面有所突破,并适度扩大户籍人口规模,改善深圳市人口结构。

相关信息

丛书名:深圳蓝皮书
编 辑:吴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1 社会科学现状与发展

 Abstract

 中文摘要

 深圳蓝皮书编委会

 总报告

  2009~2010年深圳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09年深圳市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

    (一)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明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改善

    (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推进,人才发展环境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群众“出行难”问题进一步缓解

    (五)社会综治维稳体系更加完善,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六)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硕果累累,文化立市战略成效进一步显现

    (七)深入开展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

    (八)社会福利救助工作不断加强,关爱弱势群体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九)改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社会组织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十)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日臻完善,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十一)民政事业改革创新力度加大,社会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

   二 2009年深圳市非经济领域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

    (一)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国家批准,深圳再获“四个先行先试”权

    (二)出台综合配套改革三年实施方案,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有序推进

    (三)完成大部制改革,政府机构再次“瘦身”

    (四)深圳、东莞、惠州签署合作协议,珠江东岸一体化进程全面加速

   三 2010年深圳市非经济领域改革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尽早推进区级政府大部门制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快法治政府和法治城市建设

    (三)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争创国家教育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

    (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提升社会发展支撑力和保障水平

    (五)积极争取将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推进特区内外一体化

    (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高质化

    (七)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努力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

    (八)打造充分就业城市和全民社保城市,建设民生幸福城市

    (九)健全综合救助体系,加快推进社会福利普惠化

    (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十分钟文化服务圈”

    (十一)成立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和社会建设办公室,统筹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

    (十二)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对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服务实行免税政策

    (十三)加快慈善事业发展,大力发展社区服务

    (十四)适度扩大户籍人口规模,增强城市归属感和凝聚力

  2009年深圳市社会和谐状况调查报告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及调查基本情况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二)样本基本情况

   三 2009年深圳社会和谐状况

    (一)市民对当前深圳和谐状况的整体满意度

     1.市民对深圳整体社会和谐满意程度为64.8%

     2.市民对于个人处境的满意度低于对社会和谐状况的满意度

     3.认同自己是深圳人的市民高于户籍人口所占比例

    (二)市民对当前深圳和谐状况的具体满意度

     1.近两成市民不满意*深圳的民主状况

     2.两成五市民不满意深圳的社会法治状况

     3.近三成市民不满意深圳的社会公平正义情况

     4.高达四成的市民满意深圳的社会友爱状况

     5.六成市民满意深圳的城市活力

     6.两成五市民不满意深圳的社会诚信状况

     7.高达近四成市民不满意深圳的社会治安状况

     8.两成五市民不满意深圳的环境治理情况

    (三)市民对深圳综合发展水平的满意度

    (四)对构建和谐社会各主体的满意度

    (五)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和劳务工待遇仍然是构建“和谐深圳”最需要改善的问题*

   四 分群体的社会和谐状况

    (一)分户籍的社会和谐度

     1.有三成户籍居民不认同自己是“深圳人”

     2.户籍居民对于机会均等、社会保障的满意度较高

    (二)特区内外居民的满意度

     1.特区内居民对于社会和谐状况的满意度略高于特区外居民

     2.特区内居民在社会治安、环境治理、公共服务及社会法治方面的满意度高于特区外居民

    (三)不同收入群体的社会和谐满意度

     1.月收入1001~3000元群体的个人处境满意度最低

     2.深圳人的自我认同随收入增加而增高

     3.高收入群体在机会平等、收入分配上有较高满意度,但在家庭和谐满意度上优势不大

     4.高收入群体更满意城市活力,而对于社会民主、社会法治的满意度较低

   五 总结和讨论

    1.深圳社会整体和谐程度基本保持稳定

    2.深圳的城市认同感较低

    3.个人的社会处境越好,对社会和谐状况的评价越高

    4.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亟待进一步提升

 社会事业篇

  2009~2010年深圳市卫生事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

   一 深圳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现状

    (一)2009年医疗卫生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效

     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筹备进展顺利

     2.甲流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

     3.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

     4.社区健康服务内涵进一步提升

     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力推进

     6.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

     7.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监督得到强化

     8.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9.重大卫生事业发展项目加快推进

     10.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二)深圳市卫生改革发展现状分析

     1.医疗服务的便捷性

     2.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3.卫生事业投入水平

     4.市民医疗保障水平

     5.医疗服务收费水平

     6.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7.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8.医德医风建设水平

   二 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三 深圳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组织实施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着力促进优质卫生资源的均衡配置,将深圳市建设成为华南地区另一个生命科学中心

     1.发挥规划龙头作用,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2.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上水平上档次,建设华南地区生命科学中心城市

    (二)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成符合国情、市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1.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2.推动社区健康服务改革,完善深圳特色社区健康服务模式

     3.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建立深圳特色的公立医院模式

    (三)规范卫生全行业管理行为,提高医疗卫生行业公共卫生监管效能,将深圳市卫生行业管理和公共卫生管理提高到国内第一流的水平

     1.加强医疗服务行业监管,保障医疗服务安全

     2.提高公共卫生监管效能,保障市民公共卫生安全

     3.加强卫生文化建设,树立特区卫生系统的良好职业风范

  2009~2010年深圳市环境保护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 2009年深圳市环境保护的主要进展

    (一)传统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推进

     1.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展开

     2.污染减排任务顺利完成

     3.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

     4.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二)新型人居环境工作顺利开展

     1.探索建立人居环境工作体系

     2.启动宜居城市创建

     3.推进住宅产业化

    (三)环境保护成果显著

     1.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对经济发展的优化作用愈加突出

   二 2010年环保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人居环境在发展中的短板效应凸显

     1.土地、空间逼近极限

     2.能源、水资源短缺

     3.人口不堪重负

     4.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

     5.城市人居环境病症显现

    (二)生态竞争压力巨大

     1.国际生态竞争愈演愈烈

     2.国内城市生态竞争百舸争流

     3.绿色经济竞争力不强

    (三)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水平与市民需求之间的差距扩大

   三 2010年人居环境工作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明确人居环境工作的三大历史任务

     1.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探索环保新道路

     2.以低碳经济为契机提升绿色竞争力

     3.以改善民生为宗旨建设宜居生态市

    (二)谋划五项战略保障措施

     1.坚持统筹协调,强化人居环境导向约束

     2.坚持绿色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3.坚持重点突破,实现环境质量的根本好转

     4.坚持生态立市,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5.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人居环境协调发展

    (三)力推八项年度重点工作

     1.初步建立人居环境政策规划标准体系基础

     2.全面开展宜居城市创建活动

     3.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4.全力推进治污保洁工程建设

     5.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6.加强环境民生服务力度

     7.贯彻实施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

     8.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009年深圳市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报告

   一 深圳人口与计划生育主要指标发展状况

    (一)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全面达标,低生育水平进一步稳定

    (二)政策外生育控制指标进一步提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三)出生性别比逐年下降,户籍人口指标趋于正常

    (四)综合节育率稳步上升,计划生育长效措施比例有所下降

   二 深圳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状况

    (一)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

    (二)人口计生惠民措施有新突破

    (三)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工作

    (四)进一步提升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水平

     1.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建设

     2.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建设

     3.出生缺陷干预工作

     4.优质服务创新

    (五)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深入民心

    (六)继续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

    (七)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成效显著

   三 当前人口计生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一)人口规模巨大,稳定低生育水平形势依然严峻

    (二)人口结构严重倒挂,流动人口所占比重过高

    (三)立法工作滞后,利益导向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 2010年深圳人口计生事业发展展望

    (一)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

    (二)积极推动人口计生立法工作

    (三)进一步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四)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力度

    (五)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六)加强人口理论研究

    (七)继续推进计划生育“两民主”管理和生育关怀行动

    (八)进一步推动队伍职业化建设工作

    (九)积极创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2009~2010年深圳市民政事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 2009年民政工作发展状况

   二 2009年民政工作新举措、新进展

    (一)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

    (二)建立公益金与财政资金对接的机制

    (三)创新社会福利服务

    (四)探索公益项目创投新方式

    (五)深莞惠三市民政局签署合作备忘录

   三 2010年民政工作分析与展望

    (一)围绕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

     1.探索建立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

     2.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3.加快慈善事业发展

     4.大力发展社区服务

    (二)围绕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

     1.构建新型的政社关系

     2.完善基层治理结构

     3.拓展社会工作

    (三)围绕打造现代民政,夯实发展基础

     1.加强规划工作

     2.加强民政法制建设

     3.推进民政信息化

     4.构建多元服务主体

  2009~2010年深圳市城市管理回顾与展望

   一 2009年城市管理工作主要情况

    (一)顺利完成了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

    (二)制定并全面启动了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

    (三)新一轮城中村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绿化建设管理与各项创建活动有序开展

    (五)特区内外市政设施一体化建设初见成效

    (六)市容环境的清洁水平进一步提高

    (七)街道综合执法及森林资源保护成效显著

    (八)数字化城管的拓展应用功能进一步提升

    (九)积极打造城市管理公众参与平台

   二 2010年城市管理工作思路

    (一)加快推进城市管理发展模式的转变

    (二)以决战姿态打好市容环境提升行动攻坚战

    (三)加大新一轮城中村综合整治工作的力度

    (四)突出抓好“绿道网”建设

    (五)统筹协调,全面提高

    (六)以务实创新作风保障工作落实

  深圳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一 科学发展视野的公共气象服务

    (一)关于公共气象服务的地位和作用

     1.气象服务与气象科技发展同等重要

     2.气象服务产品中后期服务与初期生产同等重要

     3.弥补气象事业投入不足时,气象设施“硬件”建设与气象产品“软件”服务同等重要

    (二)关于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二分法”

     1.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由公共气象部门提供的公益性气象服务

     2.非公共气象服务:由气象领域企事业单位按有偿收费、商业原则提供的气象服务

     3.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范围可以调整,并非固定不变

    (三)关于多部门协作的“综合性公共气象服务”理念

     1.关于气象服务的中间产品特性

     2.关于“综合性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供给

   二 国内外气象服务产品性质判定及运作模式的启示

    (一)国外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借鉴

     1.传统型模式

     2.垄断型模式

     3.公私竞争型模式

     4.公私分明模式

     5.完全竞争模式

    (二)我国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

   三 深圳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运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成就

     1.初步建立起公共气象服务机构和专业队伍

     2.紧扣公共服务需求,气象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展

     3.公共气象服务融入社会、融入部门,公共气象服务依托社会资源向纵深发展

    (二)当前公共气象服务体系运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

     1.公共气象服务仍然有较大有待提升、发展的空间

     2.气象服务队伍力量相对薄弱,制约了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

     3.公共气象服务与商业气象服务“一肩挑”引发问题多

     4.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规范升级机制存在明显缺陷

   四 深圳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深圳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深圳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

     1.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制,不断扩大并有效提供公共气象服务

     2.建立健全商业气象服务等非公共气象服务机制,有效满足各种市场气象服务需求

     3.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商业气象服务等非公共气象服务的机构及人员队伍力量

     4.形成稳定规范的“综合性公共气象服务”运作机制

    (三)深圳市公共气象服务机构建设的基本思路

     1.摒弃把气象服务作为准公共产品提供的现行制度安排

     2.科学区分当前条件下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与非公共气象服务产品

     3.把公共气象服务与商业气象服务等非公共气象服务的提供者分离开来

     4.健全“综合性公共气象服务”的政府多部门支持体系

   五 深圳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深圳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二)规范和加强“综合性公共气象服务”的多部门协作机制

    (三)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培育气象服务市场力量

     1.创造条件设立气象信息服务中心

     2.积极培育其他的气象服务市场力量

 社会组织篇

  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体制调研报告

   一 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现状

    (一)社会组织的内涵

    (二)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体上保持健康发展态势

     1.数量增长较快

     2.初步形成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

     3.社会组织自身的规范化建设稳步加强

     4.社会组织作用不断凸显

    (三)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取得丰硕成果

     1.登记门槛不断降低,社区社会组织得以快速发展

     2.对工商经济、社会福利和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

     3.进行对社会组织资金支持试点

     4.推动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5.社会组织规范监管逐步加强

   二 目前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各部门的认识有待提高,责任有待明确

    (二)社会组织结构有待优化,发展模式有待拓展

    (三)内部自律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尚不完善

    (四)公共财政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尚未制度化、规范化

    (五)社会组织专业化服务不足,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三 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一)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辅相成

    (二)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三)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是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是构建民主法治社会的重要依托

    (五)推进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条件已具备、时机已成熟

   四 正确认识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特殊性

    (一)处理好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的关系

    (二)处理好干预与支持的关系

    (三)处理好社会组织自治与外部监督之间的关系

    (四)处理好直接登记与多方管理的关系

    (五)处理好民间化改革与政府扶持之间的关系

    (六)处理好改革存量与培育增量之间的关系

   五 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

    (一)总体目标

    (二)基本原则

     1.明晰职能

     2.科学分类

     3.强化监管

     4.配套实施

   六 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重点

    (一)实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

     1.建立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

     2.实施社会组织备案制度

     3.探索基金会、异地商会、跨省区行业协会商会的登记工作

    (二)建立统一协调、上下联动、运作灵敏的社会组织综合管理体系

     1.多部门联动,形成对社会组织的横向管理合力

     2.加强基层力量,形成社会组织纵向管理体系

    (三)建立内部守法自律与外部依法他律相结合的综合监督体系

     1.完善社会组织自律机制

     2.完善社会组织他律机制

    (四)结合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的职能和事项

    (五)建立制度化的公共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的政策体系

    (六)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组织结构布局

    (七)会同有关部门,完善社会组织的综合保障体系

  深圳公益慈善组织培育与发展研究

   一 深圳公益慈善组织发展现状

    (一)公益慈善组织总量持续增长,慈善组织网络逐步健全,发展态势良好

    (二)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公益慈善组织培育与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1.完善公益慈善组织发展的政策环境,强化对公益慈善组织的规范管理

     2.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为公益慈善组织“放松管制”

     3.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铺就公益慈善组织培育“快速跑道”

    (三)探索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机制,健全财政对公益慈善组织发展的支持政策

     1.加大福彩公益金对社会公益慈善项目的支持力度

     2.引入公益创投模式,探索社会慈善资金支持公益慈善组织发展的有效路径

    (四)慈善组织发展理念不断创新,专业工作能力显著提升

     1.创新慈善工作理念,推动全民慈善发展

     2.实施慈善组织人才发展战略,推进慈善组织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提升其专业服务能力

   二 深圳公益慈善组织培育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公益慈善组织数量不多、布局有待优化,民间慈善组织力量仍待发掘

    (二)慈善组织行业统筹、协调机制缺失,民间慈善组织资源获取能力有限

    (三)慈善组织行业标准系统和评估体系亟须健全,慈善事业发展软环境仍待优化

    (四)慈善组织行业信息系统和咨询系统建设能力有待提升,公益慈善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尚待加强

   三 未来发展思路与规划

    (一)深圳公益慈善组织培育与发展的总体思路

    (二)完善公益慈善组织培育与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优化慈善组织发展的社会环境

     1.健全慈善组织培育与发展的社会支持政策,为慈善组织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优化慈善组织结构,完善慈善组织体系

    (三)推进慈善组织行业系统建设,建立健全慈善组织发展的内部机制

     1.建立慈善组织行业统筹、协调机制,推进慈善组织持续协调发展

     2.推动慈善组织信息化能力建设,建立慈善信息共享机制

     3.构建慈善组织行业标准系统和评估体系,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4.推动慈善组织行业咨询系统建设,提升慈善组织运营能力和专业水平

    (四)强化慈善宣传,弘扬慈善文化,推动全民慈善

  放权与赋权:政府推动下的公民社会成长之路

   一 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概况

    1.社会组织数量增长较快

    2.初步形成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

    3.社会组织自身的规范化建设稳步加强

    4.社会组织作用不断凸显

   二 深圳市推动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做法

    1.第一个半步:行业协会民间化

    2.第二个“半步”:行业协会无主管

    3.第三个“半步”:扩大直接登记范围

   三 放权与赋权——政府推动下的公民社会成长路径分析

   四 深圳市建构公民社会的意义

    1.有助于构建新型的合作伙伴式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

    2.有助于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拓展社会自治空间,初步形成多元治理格局

   五 结语

 社区建设篇

  深圳社区治理结构现状与思考

   一 深圳社区治理结构现状

    (一)深圳社区

    (二)深圳社区类型

     1.城市社区

     2.村改居社区

    (三)多元治理结构初步形成

     1.社区党支部(党总支)

     2.社区工作站

     3.社区居委会

     4.业主委员会

     5.物业管理公司

     6.股份合作公司

     7.社区服务站

   二 深圳社区治理结构特点

    (一)社区工作站是社区治理的核心机构

    (二)不同类型社区的社区治理结构有一定差异

     1.典型城市社区:社区工作站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在社区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村改居社区:形成以社区工作站和股份合作公司博弈互惠为核心的社区治理结构,但也有少数股份合作公司无力承担社区治理工作

   三 深圳社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弱化

    (二)政府基层治理的行政执行力因村改居社区的交叉任职而削弱

    (三)业主自治作用未充分发挥

    (四)形成社会各组织对社区工作站的依附关系

   四 完善深圳社区治理结构的建议

    (一)明确社区组织的职能,明晰各自职责

    (二)建立社区博弈互惠关系,完善社区治理中的互动协商机制

    (三)整合社区资源,实现社区共治

  深圳市居委会建设回顾与展望

   前言

   一 历史沿革

    (一)从1979年建市之初到1998年,深圳市居委会建设的初步推进阶段

    (二)1998~2004年,深圳市居委会建设的探索推进阶段

    (三)2005年以来,深圳市居委会建设的创新发展阶段

   二 取得的成效

    (一)居委会直接选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层民主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二)居委会自治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不断健全

    (三)居委会自助互助服务蓬勃发展,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提升

   三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居委会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二)居委会自治和服务功能发挥不均衡

   四 思路与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居委会建设纳入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

    (二)进一步加强居委会制度建设,规范居委会运作体制

    (三)进一步发挥居委会服务功能,满足居民日益多元的需求

    (四)合理划分居委会范围,打造富有特色的自治品牌

  建构将矛盾化解在社区的平台与机制

   一 月亮湾的开创与全市社区联络站的设立

   二 打造代表履职的社区平台

   三 建构代表履职的机制与配套措施

   四 将矛盾化解在社区的多重功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对社区“诉求—承接”机制缺失的弥补,有助于缓解与政府的矛盾与对抗

    2.填补了闭会期间人大代表主动行权的空缺

    3.对代表的责任意识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重塑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方式和理念

    5.对民主政治的有效推进

   五 有待改进和完善之处

    1.扩大直选代表名额、鼓励优秀联络员和热心社会公益人士参选,以解决主体积极性偏低的矛盾

    2.组织领导干部参与接访,将接访与否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3.建立镇改街的街道人大工委,健全基层人大常设机构

    4.强化政府和代表的办函意识,建构解决问题的有效通道,提高问题办结率

    5.明确协同各方的主体性质,避免和信访相混淆

    6.借鉴新加坡执政党业余接访的服务理念,改变只有专职化才能搞好接访的观念

    7.以较大市立法推进社区联络站建设,改变具体行为上的随意性

 社会工作篇

  深圳市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初探

   一 社会福利及其主要模式

    (一)社会福利的定义

    (二)社会福利的基本内容

     1.收入维持与服务提供是社会福利的基本内容

     2.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性正日益提升

    (三)从“剩余型”到“制度型”: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两种模式

    (四)深圳市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的提出

   二 深圳市发展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的题中之义

    (一)深圳市社会福利的现状

    (二)深圳市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的基本框架

     1.以健全的家计调查为基础的综合救助计划

     2.无须家计调查的、针对特殊群体特别需要的社会津贴计划

     3.覆盖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和社区层面的社会服务计划

     4.增加权能的社会计划

    (三)深圳市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的基本要素

     1.社会福利行政

     2.社会福利财政

     3.社会福利设施

     4.社会福利规划

    (四)深圳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的主要特点

     1.制度化

     2.体系化

   三 深圳建设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的机遇与挑战

    (一)建设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机遇

     1.快速发展的经济为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提供坚实的保障

     2.深圳市素有的改革精神,能够进一步促进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开展

     3.深圳市有着建设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的社会条件

    (二)深圳建立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所面临的挑战

     1.深圳市对待社会福利的观念仍然偏向保守

     2.现有社会福利项目较少,且较为分散,不成体系

     3.社会福利财政支出仍然较少,难以满足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需要

     4.现有的社会福利资金没有统筹规划,导致市内的区域差别,并难以监测资金的落实情况

     5.深圳市的民间社会福利组织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提升

     6.专业人才缺乏导致社会福利发展较为缓慢

     7.行政的多头管理造成各部门职责不够明晰,也使一线工作者无所适从

     8.社会福利服务的输送体系有待完善

   四 建设制度型福利体系的主要要求与实施步骤

    (一)建设制度型福利体系的主要要求

     1.转变思想,重新认识社会福利,尤其是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作用

     2.积极整合现有资源,扩大社会福利项目的覆盖面,细化相关项目,切实提高社会福利的专业性与深入性

     3.适度增加社会福利财政支出的水平,广开经费来源,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4.政府搭台、民间唱戏,大力推进民间社会福利服务组织的发展

     5.增加社会福利的透明性,引入社会监督和问责机制

     6.重视志愿机构在社会福利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7.进一步增强社会福利服务人员素质,促进社会福利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投身社会福利事业

    (二)建设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的实施步骤

     1.逐步扩大人群的覆盖范围

     2.逐步提高财政开支

     3.逐步完善福利项目

  深圳低收入居民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一 现代救助制度的起源

    1.西方国家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

    2.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

   二 深圳市社会救助主要做法及问题分析

    (一)主要做法

     1.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探索解决低保家庭看病难和教育支出重的困难问题

    (二)深圳市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救助面狭窄,相对困难的低保边缘人群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

     2.专项救助制度依托于低保制度,导致低保“含金量”高,容易产生“负激励”效应

     3.救助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

     4.临时救助制度缺乏,体系不完整

     5.没有考虑到家庭结构对救助需求的影响

     6.社会救助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7.救助制度的可执行性差,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

     8.救助标准适时调整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

   三 深圳市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对策

    (一)基本原则

     1.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原则

     2.普遍化和均等化原则

     3.公平、公正的原则

     4.救助与促进就业相结合的原则

    (二)改革完善深圳市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措施

     1.建立深圳市贫困线救助制度

     2.实施贫困线救助的总体构想

     3.建立和完善低收入家庭认定机制,保障社会救助的公正公平

     4.加大引入社会救助社工的力度

  以公益创投助推深圳社工机构的发展

   一 公益创投的概念、背景及实践

    (一)公益创投概念解析

    (二)公益创投兴起的背景

    (三)国内外公益创投的实践模式

   二 公益创投切合深圳公益事业和社工机构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公益事业和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需要公益创投

    (二)公益创投切合深圳社工机构发展的需要

   三 深圳公益创投的探索可以大大助推社工机构发展

    (一)深圳以公益创投推动社工机构发展的初步探索

    (二)以公益创投推动深圳社工机构发展的思考

     1.加快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加大政府投入

     2.加强监管,提高社工机构公益属性和诚信度

     3.提升社工机构自身内部治理及管理能力

     4.发展公益基金,完善项目运作和合同管理

     5.深入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深圳市老年人服务需求及老年政策评估报告

   一 深圳市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及养老保险

   二 养老方式及生活照料

   三 健康状况与医疗服务

   四 社会参与及人际交往

   五 权益维护及老年优待

   六 完善老年福利政策的思考建议

    (一)扩大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养老保障

    (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医疗保障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

    (四)推进老年大学建设,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五)加快服务队伍建设,提高为老人服务的水平

  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改革探讨

   一 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建成的历史及现状

   二 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面临的主要困境和问题

    (一)同工不同酬问题严重

    (二)人员编制严重不足

     1.接收孤残儿人数增长过快,福利中心超负荷运行

     2.康复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用人用工十分困难

     3.社会福利中心人员流动性大

    (三)职能科室划分单一,保育科“一科独大”

   三 解决深圳社会福利中心改革和发展的思路

    (一)将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整合为统一的全额拨款福利机构

    (二)加大投入,按照行业规范和实际需要配备人员

    (三)科学划分职能科室,满足促进孤残儿童健康成长的管理需要

     1.拟增加机构情况

     2.下设机构

    (四)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加快“深圳市儿童福利院”筹建工作,给特区孤残儿童早日“安一个舒适的家”

  深圳市法治民政建设状况研究

   一 深圳民政法制建设的状况

    (一)民政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

    (二)民政干部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

    (三)行政执法运行机制不断完善

    (四)民政执法监督力度不断加强

   二 深圳法治民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政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二)政策理论研究不够

    (三)法制工作力量薄弱

   三 加快推进法治民政建设的建议

    (一)加快法治民政制度建设

    (二)完善民政执法体系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四)完善行政监督制度

 特区成立30周年纪念篇

  30年深圳市常住人口总量发展变化分析

   一 改革开放30年深圳常住人口总量发展

   二 小结

  深圳人才政策实施的问题与对策

   一 30年来人才政策实施取得重大成就

   二 当前深圳市人才政策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政策实施中敢于和善于创新的思想、机制已趋贫乏

    (二)人才吸引力下降,人才总量和质量、人才载体明显不足

    (三)政府投入资金有限,有些还不能到位,人才队伍建设质量难以保障

    (四)人才政策不够完善,政策执行不力,监管不够,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

    (五)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与人才环境建设要求不协调

   三 切实加强深圳市人才政策实施的基本建议

    (一)秉承“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政府必须大力建设人才载体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人才资源开发提供资金保障

    (三)加快相关政策制定,明确责任,加强执行和监管力度

    (四)要坚持在实际工作中敢于和善于创造新的人才发展机制

    (五)进一步改善深圳市人居综合环境

    (六)要加强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的考核工作

    (七)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深圳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历程与展望

   一 深圳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历程回顾

    (一)养老保险

    (二)医疗保险

     1.探索起步阶段

     2.综合改革阶段

     3.深化改革阶段

     4.全民医保构建

    (三)工伤保险

    (四)失业保险

   二 深圳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状况评述

    (一)养老保险

    (二)医疗保险

    (三)工伤保险

    (四)失业保险

    (五)企业年金

    (六)住房公积金

   三 深圳社会保险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四 深圳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前景展望

    (一)积极稳妥推进机构调整,优化业务结构

     1.完成日常业务的属地化管理

     2.加强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

     3.在充分挖潜的基础上做好机构调整

    (二)进一步提高社保覆盖面,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1.继续实行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缴费费率的措施,做好扩面征缴工作

     2.养老保险

     3.医疗保险

     4.工伤保险

     5.失业保险

     6.生育保险

    (三)加强社保基金的科学管理和安全运行

     1.进一步完善“一级核算、三级管理”的基金财务管理模式和“统一账户、统一系统、统一结算”的“三统一”基金财务结算模式,全面实施《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2.继续加强基金财务管理基础性工作的建设

     3.加强基金科学管理和保值增值工作

    (四)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1.按照准金融机构管理的要求和ISO 9000标准化管理的模式及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社会保险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2.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3.做好稽核和信访、维稳工作

  深圳福彩发行发展历程与展望

   一 深圳福彩的诞生

   二 深圳福彩的发展

    (一)销量不断攀升

    (二)游戏品种不断增加

    (三)销售渠道不断拓展

     1.网上申请

     2.社会设点

     3.直营连锁

    (四)销售站点的规范化管理

    (五)福彩“试验田”作用的发挥

    (六)机构自身的不断完善

     1.绩效化管理

     2.专业化管理

     3.标准化管理

     4.科技化管理

     5.人本化管理

     6.理念化管理

   三 深圳福彩的社会贡献

    (一)公益金

    (二)财政税收和劳动力就业

    (三)机构的社会责任

   四 影响深圳福彩发展的几个因素

    1.行业竞争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3.政策性因素

   五 深圳福彩的发展愿景

  深圳市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变迁与发展探索

   一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基本情况

    (一)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1.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直接为国防建设服务

     2.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与国家经济建设密切相关

     3.复退军人安置工作与社会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制度演变轨迹

     1.复员军人计划安置阶段(1950~1958年)

     2.退伍义务兵计划安置阶段(1958~1980年)

     3.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双轨”并行阶段(1980年之后)

   二 深圳市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改革发展基本情况

    (一)退伍安置工作的发展概况

     1.城镇退役士兵实行政府指令性安置

     2.实行政府指令性安置和鼓励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相结合安置

     3.全面推进以自谋职业为核心内容的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改革

    (二)深圳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基本做法

     1.指令性安置时期工作经验

     2.全面推行自谋职业安置时期工作经验

   三 进一步深化深圳市退役士兵安置改革

    (一)深圳市安置改革工作面临的问题

     1.国家有关安置政策滞后,不利于自谋职业安置改革的推行

     2.退役士兵意识滞后,影响自谋职业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行

     3.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协调不足,未形成职业技能培训协同机制

    (二)深化深圳市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1.健全安置政策法规,使安置工作有法可依

     2.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引导退役士兵自谋职业

     3.加强政府部门协调,形成职业技能培训机制

  深圳民办中小学发展历程与展望

   前言

   一 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发展历程

     1.起步探索阶段(1997年之前)

     2.快速扩张阶段(1998~2004年)

     3.规范发展阶段(2005~2009年)

    (二)发展现状

     1.总体规模

     2.办学层次

     3.办学类型

     4.收费标准

     5.师资水平

     6.办学设施

     7.经费资助

   二 主要成就与作用

    (一)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为解决户籍人口子女就学问题作出积极贡献

    (二)吸引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有效增加了教育投入,为政府节约了大量的教育财政投入

    (三)创造多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为推进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探索作用

    (四)培育了一批办学条件比较好,办学相对有特色的民办学校,增加了广大市民的教育选择性

    (五)对优化城市投资环境,建设和谐深圳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 面临挑战与问题

    (一)深圳民办教育战略定位不明确,缺乏整体发展思路

    (二)政府对民办中小学管理不到位,公共财政支持严重不足,相关支持政策亟待配套和创新

     1.政府对民办中小学管理不到位

     2.公共财政支持严重不足

     3.亟待政策配套和创新

    (三)民办中小学办学质量整体偏低,办学特色不鲜明,缺乏知名品牌学校

    (四)民办中小学教师待遇偏低,缺乏保障,专业发展困难,队伍不稳定,已成为制约民办中小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1.民办中小学教师待遇偏低

     2.民办中小学教师缺乏保障

     3.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极为艰难

     4.教师队伍极不稳定

    (五)民办中小学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学校内部管理亟待加强,产权亟待明确

     1.民办中小学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2.学校内部管理亟待加强

     3.学校产权亟待明确

    (六)民办教育体制优势远没有发挥出来,公办与民办教育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还没有形成

   四 促进民办教育优质化、特色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民办中小学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切实做到有序发展

     1.战略定位

     2.发展思路

     3.总体部署

    (二)加强民办教育管理,依法落实与公办学校同等法律地位,加快民办教育地方立法步伐,切实发挥出政府对民办教育的规范、保护与引导作用

     1.建立和健全民办教育管理体系

     2.依法落实与公办学校同等法律地位

     3.加快制定《深圳市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条例》

     4.建立民办中小学办学质量视导制度

    (三)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中小学的资助制度,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作用和调控作用

     1.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民办中小学生均事业费资助制度

     2.市、区两级政府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四)多管齐下,配套协调,切实加强民办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

     1.建立全市统一的民办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信息库

     2.建立民办中小学教师最低工资标准

     3.配置自筹经费事业单位教师编制

     4.健全民办中小学教师职称认定及评审办法、工龄计算办法和奖励表彰机制

     5.率先实行民办中小学校长职级制

     6.实施民办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

     7.建立和健全民办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五)建立和完善公民办学校对口帮扶制度,实现公办与民办的协调发展

     1.开展公办、民办学校“百校扶百校”活动

     2.开展公办、民办学校“千名教师结对子”活动

     3.建立公办、民办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

    (六)促使民办中小学由个人办学为主向法人办学转变,加快推进优质民办中小学集团化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品牌民办学校

     1.促使个人办学向法人办学转变

     2.加快推进优质民办中小学集团化发展

     3.着力打造一批品牌民办学校

    (七)加大民办中小学的改革力度,保障民办中小学自主办学,全面发挥民办教育的体制优势

     1.进一步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

     2.鼓励民办中小学发展特色课程

     3.大力支持民办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专题篇

  2008年《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统计分析

   一 《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初步统计结果

    (一)收入分配与公平方面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2.基尼系数

    (二)安全水平方面

     1.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超标率

     2.药品安全抽样合格率

     3.达到Ⅰ级和Ⅱ级空气质量天数

     4.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5.交通事故死亡率

    (三)社会保障水平方面

     1.城镇登记失业率

     2.零就业家庭户数

     3.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比例

     4.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

     5.劳务工工伤保险参保率

     6.劳务工医疗保险参保率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8.社会捐赠款

    (四)公共服务水平方面

     1.财政性教科文卫体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2.财政性环保投资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

     3.财政性公共设施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五)人的全面发展水平方面

     1.人均受教育年限

     2.职工培训人均学时数

     3.人均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

   二 对深圳市2008年民生净福利指标的简要点评

    1.收入分配与公平方面有进步

    2.居民生活安全水平有提高

    3.社会保障能力有所增强

    4.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改善

    5.人的全面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8年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统计监测报告

   一 规划实施和目标进展情况分析

    (一)81.4%的规划指标提前达标

    (二)妇女再就业人数不断增长,权益得到了进一步维护

     1.妇女就业再就业大幅增长

     2.妇女儿童参与社会保险人数稳步增加

     3.妇女儿童劳动保障权益得到进一步维护

     4.残疾妇女就业指标提前达标

    (三)妇女参政议政能力增强,质量提高

     1.妇女参政议政人数不断增加,比重上升

     2.女政协委员在数量上明显增加,提案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领域绝大多数指标提前达标

     1.各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稳步提高

     2.基础教育绝大多数指标提前达标

     3.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

     4.妇女职业培训得到加强

     5.学前教育找到切合深圳实际的发展之路

     6.积极实行义务教育“双免”政策

    (五)妇女儿童健康意识增强,水平提高

     1.卫生机构和医疗床位稳步增加

     2.大部分妇幼卫生指标提前达到2010年规划目标

     3.10大妇幼指标优于广东省同类指标水平

    (六)妇女儿童的法律保护受到广泛关注

     1.各项指标达标情况良好

     2.加强维权和宣传教育工作,为妇女的生存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七)妇女儿童生存环境进一步改善

     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逐步提高

     2.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稳步增长

     3.城中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100%

     4.儿童食品质量产品合格率提高

     5.环境和水质指标总体情况有所好转

   二 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仍有部分指标难以达标

    (二)教育领域有4项指标出现较大程度下降

    (三)妇幼卫生保健任务异常繁重,影响妇幼保健工作质量

    (四)侵害儿童的刑事案件规模较大,破案难度增加

    (五)婚前医学检查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六)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有所减少,体质处于下降趋势

    (七)环境和道路所承受的压力难以为继

   三 对策与建议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目标管理,加大政府对妇女儿童事业的投入

    (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妇幼保健水平

    (三)加大妇女就业和培训方面的力度和广度

    (四)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缓解优质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加强儿童健康知识教育

    (五)加大流动妇女管理力度,保障流动妇女合法权益

    (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妇女儿童身体素质

    (七)全面加强管理,预防和控制环境质量下降

    (八)完善统计监测和评估工作机制

  国际金融危机对深圳家庭影响调查报告

   一 金融危机对个人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个人职业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对个人收入的影响

    (三)金融危机下人们对生活的信心

   二 金融危机对家庭生活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以来家庭消费的变化

     1.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普遍降低

     2.在家庭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方面开支尽可能保证

     3.精神文化生活的开支普遍下降

     4.其他方面的消费和投资更加谨慎

    (二)金融危机对深圳家庭夫妻关系的影响

    (三)金融危机对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影响

     1.家庭经济的变化影响了父母照顾子女的时间

     2.金融危机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加亲近

     3.多数父母保持或增加了与子女的沟通交流

     4.多数父母对子女的态度没变或更好

    (四)金融危机对家庭生育计划的影响

    (五)金融危机对家庭需求的影响

   三 深圳人关注的问题

    (一)关注经济新闻的比例大幅度提升

    (二)男性更关注工作,女性更关注生活

    (三)对“珠三角一体化”问题及未来生活地的选择

   四 受访者对未来生活的预期

    1.对职业稳定性的预期

    2.对收入的预期

    3.对各种学习机会的预期

    4.购房、购车计划的预期

    5.对兼职及创业机会的预期

    6.对生活质量及夫妻关系的预期

  深沪发展服务经济的专业人才政策比较研究

   一 上海发展服务经济的专业人才政策概况

    (一)更加分类或个性化的完善专业人才的引进政策

    (二)更加独立或配套的构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三)搞好专业人才的公共服务

   二 从上海发展服务经济的专业人才政策及效用看深圳的差距

    (一)深圳政策实施的配套举措不如上海完备

    (二)深圳政策执行的岗位空间不如上海广阔

    (三)深圳政策造就的人才结构不如上海优化

    (四)深圳政策宣传不如上海到位

   三 几点思考与建议

    1.加快专业人才引进,集聚优秀人才加盟深圳服务业

    2.发挥服务企业主体作用,促进服务行业协会发展

    3.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措施,促使优秀专业人才脱颖而出

    4.完善专业人才培训机制,开辟紧缺专业人才培养通道

    5.加大公共服务力度,营造良好的政策宣传环境

  深圳政府绩效管理模式研究报告

   一 深圳市政府绩效管理通过三年试点,建立起两套指标体系和初步操作程序

    (一)深圳市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的构建历程

    (二)深圳政府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

    (三)深圳政府绩效管理的评估指标

     1.内部评估

     2.外部评估

    (四)深圳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趋势

     1.从绩效评估向绩效管理转变

     2.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白皮书制度的作用

     3.运用“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方法

     4.持续扩大政府管理过程的公众参与度

     5.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政府绩效管理机制

   二 坚持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方针,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是推行政府绩效管理的基础

    (一)深圳市政府实行“大部门制”改革后的指标调整

    (二)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中过程管理的运用

    (三)政府绩效管理中综合考评的尝试

   三 坚持把社会满意度作为衡量政府绩效的重要标准,是推动政府持续改进工作,促进绩效管理不断提高的动力

    (一)关于社会满意度调查情况

    (二)关于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白皮书与政府绩效管理的结合

  光明新区社会事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 光明新区社会事业发展现状

    (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1.办学规模稳步扩大

     2.学校均衡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3.师资力量不断加强

     4.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大幅提升

     5.教育科研水平更上新台阶

    (二)卫生、计生事业积极推进

     1.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和设施稳步增长

     2.卫生、计生队伍不断壮大

     3.卫生、计生服务功能和水平逐步提升

    (三)文化、体育事业稳步发展

     1.已建成一些基本公共文体机构与设施

     2.各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3.文化体育活动有序开展

   二 光明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新区社会事业领域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二)社会事业领域人才缺乏

    (三)社会事业服务功能和质量还不能满足居民要求

    (四)社会事业领域投入不足

    (五)社会事业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力量薄弱

   三 光明新区社会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困难

    (一)发展机遇

     1.新区成立及新区高标准的规划和定位,为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2.《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通过和深圳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提出,为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面临的困难

     1.人口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为社会事业发展目标的确定带来一定困难

     2.金融风暴导致经济发展放缓、财力增加缓慢,制约了社会事业的投入

     3.生态控制线密布、城中村过度开发,影响了公共设施的选址

     4.新区社会事业历史欠账多,需要更多的投入才能赶上全市平均水平

   四 实现光明新区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整合管理机构和队伍,理顺新区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实行“一级办事业、一级管理事业”

    (二)以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为契机,加大社会事业领域投入,完善新区社会事业各领域的硬件设施

    (三)以新区人才工作规划纲要的编制和实施为契机,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升新区公共服务水平

    (四)以社会信息化为契机,加强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水平

  宝安区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布局联动调整研究报告

   一 宝安区人口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人口发展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人口规模庞大、人口密度高

     2.户籍与非户籍人口严重倒挂

     3.人口增长以非户籍人口增长为主

     4.人口增长速度渐趋放缓

     5.人口结构年轻

     6.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劳动力素质低

     7.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

    (二)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社会因素对宝安区人口的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人口总量特征

     2.产业结构特征决定人口就业特征和受教育程度等结构特征

     3.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的差异,导致人口分布沿交通干线分布较密、向外围递减

     4.人口管理政策对非户籍人口总数的影响低于经济因素的影响

   二 宝安区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及城市空间布局的内在关系

    (一)人口发展、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空间布局的一般对应关系

    (二)宝安区人口、产业及城市空间分布的关联

     1.长期以来人口增长对经济总量增加的依赖性较强,但近年这种依赖大幅度降低

     2.产业层次低是宝安区人口总量大、素质低的主要症结

     3.较低的劳动生产率维持了宝安区人口规模的持续庞大

    (三)宝安区人口、产业与城市空间布局的特征

     1.人口布局现状特征

     2.产业布局现状特征

     3.城市空间布局现状特征

    (四)宝安区人口、产业与城市空间发展转型的主要特征

     1.城市向远郊扩展、交通设施向边界和中部地区延伸

     2.经济增长北移趋势明显

     3.制造业中心向北部转移

     4.常住人口密度增长南高北低、东高中低

   三 宝安区实现人口、产业及城市空间三联动调控的主要障碍及其原因分析

    1.人口规模大、素质低制约了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

    2.人口分布不均及流动频繁增加了社会管理难度

    3.基础设施薄弱、市政设施欠账较重,制约了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

    4.“三旧”改造难度高、土地集约化利用不足,限制了发展空间和人口的置换

    5.产业层次偏低、产业布局不合理不利于人口的优化

   四 宝安区三联动调控的背景、目标、思路、原则与路径

    (一)联动调控的背景

    (二)联动调控的目标任务

    (三)三联动调控的思路、原则与路径选择

     1.调控思路

     2.调控原则

     3.调控主要路径

   五 宝安区实施人口、产业及空间分布三联动调控的保障措施

    (一)人口总量调控综合管理措施

     1.建立人口调控考核与奖罚管理机制

     2.加强外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3.调控富余人口

    (二)人口素质提升措施

     1.建立优才引进计划

     2.加强区内就业人口的知识更新培训

    (三)城市规划更新调控措施

     1.均衡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设施

     2.下大决心,强力推进三旧改造

     3.完善居住布局,促进城市均衡

     4.保障工业用地、促进园区规模化、配套化、高端化

    (四)产业结构升级与布局调整措施

     1.全面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更新换代

     2.传统产业聚集化、区域品牌化,服务业特色化、配套化

     3.引导“三来一补”企业转型升级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5.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五)产业财政税收产出效益提升措施

     1.鼓励特区内企业总部向区内转移

     2.改进产业项目评价体系

     3.探索公共资源差距价格管理办法

    (六)组织保障措施

     1.建立三联动协调组织机构

     2.培育和发展人口管理中介机构

    (七)制度机制保障措施

  宝安区公务员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 研究设计与样本说明

    (一)问卷设计与发放

    (二)样本说明

   二 问卷分析

    (一)总体描述

     1.绝大多数公务员认为自己压力较大

     2.过半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自我评价不高

     3.工作成为公务员最主要的压力来源

     4.加班已成为公务员业余生活的常态

     5.驻区单位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6.公务员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跟不上需求

    (二)压力分析

     1.压力的来源

     2.压力的表现

     3.压力的疏导

   三 建议与对策

    (一)组织调适机制

     1.完善升迁制度

     2.学会“心理领导”技巧

     3.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4.严格控制加班时间

     5.将心理素质作为公务员的岗位选任的必要指标

    (二)自我调适机制

     1.改变认知模式

     2.提升工作能力

     3.理顺人际关系

     4.区分轻重缓急

     5.勇于多方尝试

     6.学会自我放松

 法律声明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本书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和深圳市民政局共同组织编撰,主要分析2009年深圳社会发展状况和2010年社会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全书由总报告、社会事业篇、社会组织篇、社区建设篇、社会工作篇、特区成立30周年纪念篇以及专题篇构成。2009年是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深圳市一如既往地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以改善民生来促进社会和谐,在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本书主要从社会事业、社会工作、社会组织、社区建设以及各专项调研等方面深入分析深圳市在社会发展领域取得的成就。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三十而立”之年,本书特推出专题纪念篇,详述深圳特区社会事业的探索历程。同时,针对社会福利事业从助残扶弱型向普惠型、从各自为政向制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本书在社会工作篇重点对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居民新型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中心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以公益创投推动深圳社工机构发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法制化的民政建设。社会组织是深圳社会事业发展的亮点之一,深圳市曾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会组织“改革创新综合观察点”和广东省社会组织“综合改革观察点”。本书从社会组织发展与管理体制改革、公益慈善组织培育和发展等方面对深圳市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全面梳理,并对这种政府推动下的公民社会成长之路进行了理论探讨。社区是社会建设的基本单位,深圳市在社区建设道路上先后探索出“盐田模式”、“月亮湾模式”和“桃源居模式”,获得了广泛认同。本书的社区建设篇梳理了深圳社区居委会的成长之路,从理论上分析了深圳市社区治理结构的变迁,并通过个案研究,对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进行深入考察,探索将矛盾化解在社区内的平台和机制。为了全面反映深圳社会发展状况,本书还通过专题篇对深圳市社会和谐发展状况、妇女儿童发展状况、政府绩效考核情况、深沪发展服务经济的专业人才政策比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针对金融危机对家庭的影响、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做了专题调研。2010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让深圳思考的三大命题:而立之年,深圳立起了什么?迎接30年,深圳要做什么?未来30年,深圳要干什么?在新的一年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的实施进入了关键时期,又值“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之年,深圳市改革的重点也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转移。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下,深圳市应该更加重视非经济领域的改革创新,力争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实现重大突破:尽早推进区级政府大部门制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争创国家教育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和特区内外一体化建设,提升社会发展支撑力和保障水平;争取在医疗、就业、公共文化、住房保障、人才引进、综合救助、社会自治、慈善事业等方面有所突破,并适度扩大户籍人口规模,改善深圳市人口结构。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2009年深圳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简报》。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深府令第180号,2008年1月30日。

深圳市物价局、深圳市卫生局、深圳市财政局:《关于规范和调整深圳市医疗服务价格的通知》,深价联字〔2007〕18号,2007年6月18日。

江捍平:《深圳市基本疾病诊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江捍平:《医疗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评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人民出版社,2005。

孟昭兰主编《情绪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美〕达菲著《心理学改变生活》,张莹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中华医学会编《干部健康手册》,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5月。

黄训美:《公务员心理保健》,人民出版社,2005。

汪大海、高琳、李永瑞:《国家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郭瑞增编《专家给上班族的心理呵护书》,天津科技出版社,2008。

杨光军:《公务员心理健康:一个被忽略的话题》,《领导科学》2002年第5期。

王阳:《公务员职业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机制》,《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9期。

潘莉、佘双好、李怀军、戴永胜:《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毛秀娟:《公务员心理状况及其调适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栾盈菊:《转型期公务员心理压力的原因及管理》,《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耿祥建、曹润林:《三维度理论视阈下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干预》,《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第4期。

马龙生:《公务员心理健康算个“问题”吗?》,2009年1月8日,A15版《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