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16

河南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研究图书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Henan

SSAPID:101-2021-3598-88
ISBN:978-7-5201-1108-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处于向现代工业大省转型过程中的河南省为对象,从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供求与融资、农村金融与农业现代化、人力资本投资与河南农民工市民化等方面展开探讨,研究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性质。

相关信息

丛书名:河南大学经济学学术文库
作 者: 李恒
编 辑:陈凤玲;田康;崔红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总序

 第一章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文献评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评论

  第二节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机制与理论

   一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概念

    (一)工业化

    (二)城市化

   二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机制

    (一)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二)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理论模型

  第三节 河南省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概况

   一 河南工业化发展历程

   二 工业化水平的测度

   三 河南城市化水平测度

   四 河南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度

  第四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二 实证检验结果

    (一)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ADF检验)

    (二)Johansen检验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四)回归结果

   三 河南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结论

    (一)城乡二元结构限制城市化的发展

    (二)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产能浪费

    (三)产业结构问题抑制工业化的发展速度

   二 政策建议

    (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完善城镇体系

    (二)加快向新型工业化转变的步伐,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

 第二章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 城镇化速度加快,发展水平提高

   二 全省各地区间的城镇化差距逐步缩小

   三 城镇化的质量不断提升

  第二节 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测度

   一 指标选择

   二 研究方法

    (一)熵权法数学建模

    (二)协调度模型及判定标准

   三 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测评

    (一)城镇化子系统协调度测评

    (二)农业现代化子系统协调度测评

    (三)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系统协调度测评

   四 河南省17地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测评对比

   五 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

    (一)城镇化发展很快,但总体水平低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迅速,但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

    (三)大力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第三节 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对策

   一 完善全方位城镇化建设

    (一)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

    (二)以产业集聚区为中心

    (三)以提高城镇化综合承载力为目的

   二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深化农村制度改革,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二)依靠自身优势,发展现代农业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是核心

   三 破除制约协调发展的阻碍

    (一)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

    (二)加大资金投入

    (三)加强教育,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第三章 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文献评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理论与文献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

    (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理论

  第二节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与现状

   一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

   二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就与趋势

   三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遇到的障碍因素

  第三节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整体评价

   一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二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二)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取

    (三)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和标准值的确定

   三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测评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三)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测评模型

    (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测评结果及分析

  第四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出之间的实证分析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

    (二)变量和数据的解释

   二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业土地利用效率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

    (四)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农业资金投入

    (五)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第五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一 农业现代化实现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一)欧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二)美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三)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四)印度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二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二)实行科技兴农战略,增强河南省农业发展所需的科技实力

    (三)走农业合作化道路,走向市场,在竞争中求发展

    (四)建立统一的农业标准,提高农业的标准化程度

    (五)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

 第四章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文献评述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评述

    (一)工业化的理论来源

    (二)信息化的理论来源

    (三)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途径

   一 信息化的概念和范围

   二 有关信息化的测度方法介绍

   三 我国信息化的概况

   四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内涵和方式

    (一)企业层面

    (二)产业层面

    (三)区域层面

  第三节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模式的类型和方式

   一 融合模式

    (一)挑战-应对模式

    (二)企业-产业互动模式

    (三)雁阵模式

    (四)政府主导模式

   二 “两化”融合的发展阶段

    (一)初步融合阶段

    (二)基本融合阶段

    (三)深度融合阶段

   三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四 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的主要方式

    (一)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主要表现

    (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要表现

  第四节 河南省信息化水平的测度

   一 已有方法和模型

   二 河南省信息化的实际情况

    (一)信息化基础环境

    (二)信息产业

    (三)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举措和事件

    (四)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 针对河南省信息化测度设计的模型

  第五节 河南省“两化”融合的实证研究

   一 “两化”融合的模型设计

   二 数据的实证分析过程与结果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结论

   二 对河南省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应该继续加强对信息化建设领域的宏观调控力度

    (二)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等政策

    (三)培养信息化人才

    (四)构建安全、可信的网络平台和环境

    (五)强化各类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意识

    (六)建立或租借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

    (七)构建成熟与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薪酬管理体系和员工激励制度

    (八)建立良好的政商研联动机制

 第五章 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供求与融资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文献评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评论

  第二节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

   一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一)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

    (二)中原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

    (三)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二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

    (一)增速快,水平低

    (二)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

    (四)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五)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三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的成因

    (一)自身条件限制

    (二)制度体系不完善

  第三节 资金供求分析与预测

   一 资金需求预测

    (一)市政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预测

    (二)医疗、教育资金需求预测

     1.医疗资金需求

     2.教育资金需求

    (三)产业发展资金需求预测

     1.第二产业发展资金需求

     2.第三产业发展资金需求

    (四)资金总需求预测

   二 资金供给预测

    (一)财政资金预测

    (二)其他资金来源预测

    (三)资金总供给预测

   三 资金缺口预测

  第四节 融资模式比较及对河南融资的建议

   一 以政府为主导的融资模式

    (一)传统的融资模式

     1.财政收入

     2.土地财政

     3.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二)传统的融资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二 公私合营融资模式

    (一)公私合营融资模式的相关理论

    (二)PPP模式的成功案例

    (三)PPP模式中存在的风险

   三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四 河南省融资模式的发展建议

 第六章 农村金融与农业现代化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文献评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评论

  第二节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一 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农村金融的构成

   三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

   四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二)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五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

    (一)城乡二元结构

    (二)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

    (三)农业的高风险性

    (四)农民信用意识的缺失

   六 农业现代化的金融需求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农业生产资料购置

    3.农业保险体系建设

    4.农业产业化发展

  第三节 农村金融作用于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一 农村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的理论分析

   二 农村金融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

    (一)农村储蓄情况

    (二)农村储蓄存款转化率的基本情况

   三 农村金融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指标选取

  第四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二 加大金融支农的政策扶持力度

   三 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四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第七章 人力资本投资与河南农民工市民化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文献评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评论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二节 人力资本与农民工市民化的理论基础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一)人力资本

    (二)市民化的界定与内涵

   二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萌芽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正式提出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三 人力资本在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中的意义

    (一)人力资本影响人口城乡结构

    (二)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城镇化进程

  第三节 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研究

   一 有关人力资本度量指标的争议

   二 衡量人力资本与农民工市民化关系的指标选取

   三 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机制

   四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一)变量介绍与研究假设

    (二)研究设计

   五 变量选择和数据处理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二)样本的基本特征

    (三)研究变量选择

   六 计量分析:logistic逻辑回归模型

    (一)建立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总回归方程

    (二)对影响市民化能力的三个显著自变量的回归分析

    (三)在三个显著变量的基础上分别加入单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四)最优解释变量的确定

  第四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重视教育投资

   二 全方位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提高农民工的身体素质

   三 农民工自身应树立正确的市民意识

 前言

经济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部门的协调和同步发展既是经济效率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化转型的基本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增长是否源于工业化或城镇化的推动,由于卡尔多事实所描述的规律的消失,我们难以在新古典的框架里做出合理的解释,需要从经济现实中去寻求验证。本书以处于向现代工业大省转型过程中的河南省为对象,从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供求与融资、农村金融与农业现代化、人力资本投资与河南农民工市民化等方面展开探讨,研究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性质。

[1]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李刚剑译,商务印书馆,1997。

[2]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周师铭译,商务印书馆,1999。

[4]巴曙松:《地方债务问题评估及避险之道》,《人民论坛》2011年第26期。

[5]巴曙松、王劲松、李琦:《从城镇化角度考察地方债务与融资模式》,《中国金融》2011年第19期。

[6]白文周、吴义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及实现途径》,《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5期。

[7]波拉特:《信息经济》,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8]步德迎:《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本质》,《中国信息界》2009年第6期。

[9]蔡昉:《如何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年第1期。

[10]蔡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1]蔡昉:《中国二元经济与劳动力配置的跨世纪调整——制度、结构与政治经济学的考察》,《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2]蔡昉:《中国二元经济与劳动力配置的跨世纪调整——制度、结构与政治经济学的考察》,《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3]蔡禾、刘林平、万向东等:《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4]蔡孝箴:《城市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15]蔡新会:《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乡城劳动力迁移研究——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4。

[16]曹凤歧:《以金融创新视角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债券》2013年第10期。

[17]曹庭珠:《中原崛起与绿色中原建设》,《林业资源管理》2007年第1期。

[18]车莹:《长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06。

[19]车莹:《工业化:概念、发展理论和衡量指标》,《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0]陈成文、王修晓:《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城市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来自长沙市的一项实证研究》,《学海》2004年第6期。

[21]陈丰:《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2]陈枫:《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农业大学,2004。

[23]陈军、曹远征:《农村金融深化与发展评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4]陈亮:《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1。

[25]陈世伟、陈金圣:《城乡融合中的农民市民化:困境与出路》,《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6]陈伟:《江西省两化融合状况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西财经大学,2013。

[27]陈旭峰、田志锋、钱民辉:《“半城市化”的政治边缘人——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状况对农民工组织化的影响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28]陈艳霞:《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经营管理者》2014年第12期。

[29]陈一琳:《农村金融改革及其多层次服务体系的构建》,《现代物业》2010年第11期。

[30]陈甬军、陈爱民主编《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1]陈宇:《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5期。

[32]陈雨露、马勇:《农村金融论纲》,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33]程开明:《从GDP波动轨迹看杭州经济发展》,《浙江统计》2000年第1期。

[34]戴双兴:《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土地融资模式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6期。

[35]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一种思想的演变》,《展望》1971年第2期,第107页。

[36]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

[37]丹尼尔·勒纳:《传统社会的消失》,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38]丁远杏:《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融资模式创新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24期。

[39]董承明:《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建议》,《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2013年8月20日。

[40]冯继红:《人力资本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分析》,《经济经纬》2008年第5期。

[41]冯彦邦、马星:《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及省际差异》,《经济经纬》2005年第1期。

[42]冯云廷:《城市聚集经济》,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3]弗里茨·马克卢普:《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配》,人民出版社,1962。

[44]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

[45]甘中达:《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论与道路选择》,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6]高立、张令奇:《采取综合措施 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10期。

[47]高占林:《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措施》,《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48]“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49]“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50]龚炳铮:《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融合指数)评价指标和方法》,《中国信息界》2010年第11期。

[51]顾焕章、王培志:《论农业现代化的涵义及其发展》,《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52]顾锦杰:《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研究》,《浙江金融》2013年第11期。

[53]顾明、陈磊:《农业现代化发展呼唤金融支持——对农业银行如何支持农业现代化的思考》,《现代金融》2013年第2期。

[54]郭刚:《中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机制及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12。

[55]郭辉:《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社会流动》,《知识经济》2009年第8期。

[56]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57]郭强:《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创新》,《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第3期。

[58]郭熙保:《农业发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59]郭裕明、张婉盈:《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8期。

[60]郭之茵:《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农业大学,2012。

[61]韩伟莺:《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及发展综述》,《经营管理者》2012年第19期。

[62]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喻新安、刘道兴、谷建全:《在实践中探索区域科学发展之路——河南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认识与思考》,《中州学刊》2012年第3期。

[63]贺仁雨、贝兴亚、郭东辉:《加快湖南工业化进程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64]侯风云:《农村外出劳动力收益与人力资本状况相关性研究》,《财经研究》2004年第4期。

[65]胡爱华:《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4。

[66]胡必亮:《发展理论与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

[67]胡必亮:《灰色区域理论概述》,《经济研究》1993年第6期。

[68]胡江:《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与对策——以重庆为例的调查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69]胡杰成:《社会排斥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兰州学刊》2007年第7期。

[70]胡俊平:《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测度及路径选择》,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2。

[71]黄国祯:《农业现代化再界定》,《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年第31期。

[72]黄江泉:《农民工分层:市民化实现的必然选择及其机理浅析》,《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11期。

[73]黄江泉、邓德胜、曾月征:《人力资本视角的农民工城市化研究综述及展望》,《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第26期。

[74]黄锟、简新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75]黄群慧:《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问题分析》,《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76]黄瑞玲、谈镇:《构建三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年第3期。

[77]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发展的格局:1950~1970》,李小青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78]霍利斯·钱纳里、谢尔曼·鲁宾逊、摩西·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译,格致出版社,1989。

[79]季文:《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以南京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农业大学,2008。

[80]季文:《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81]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验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82]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陈耿宣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83]贾纪磊:《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新型工业化必经之路》,《中国信息界》2009年第10期。

[84]贾康、孙洁:《城镇化进程中的投融资与公私合作》,《中国金融》2011年第19期。

[85]简新华:《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86]简新华、刘传江:《从外国的城市化看中国的城市化》,《城市问题》1997年第5期。

[87]简新华、张建伟:《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度分析》,《人口研究》2005年第4期。

[88]江曼琦:《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人民出版社,2001。

[89]姜爱林:《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7期。

[90]姜作培:《农民市民化必须突破五大障碍》,《城市规划》2003年第12期。

[91]蒋伏心:《体制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江海学刊》1995年第5期。

[92]蒋伏心:《土地制度:内含与类型》,《江苏经济探讨》1996年第5期。

[93]蒋文莉:《农民进城就业的教育培训问题与对策》,《财政研究》2007年第10期。

[94]焦必方:《新编农业经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95]金崇芳:《农民工人力资本与城市融入的实证分析》,《资源科学》2011年第11期。

[96]金江军:《两化融合之国内外现状趋势及经验分析》,《信息化建设》2009年第6期。

[97]金江军:《政府如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

[98]金祟芳、胡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与公平感》,《厦门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99]靳卫东:《农民的收入差距与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100]景普秋、张复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3期。

[101]景玉琴:《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制度基础》,《经济经纬》2004年第4期。

[102]柯炳生:《对推进我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几点认识》,《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9期。

[103]李爱红:《河南省企业信息化测度与现状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104]李宝慧:《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谈在职培训的重要性》,《中国统计》2015年第5期。

[105]李刚:《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财经科学》2005年第4期。

[106]李光勤:《工业化带动信息化还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年第5期。

[107]李金祥、吴定伟:《广西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的经济学浅析》,《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年第2期。

[108]李军红:《河南农民工城市融入调查报告》,《市场研究》2009年第11期。

[109]李玲:《论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11卷第2期。

[110]李万峰:《新型城镇化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第8期。

[111]李伟、陈民、彭松:《政企合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12]李喜梅、彭云:《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途径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典型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13]李心雅:《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度量》,《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26期。

[114]李勋来、李国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05年第6期。

[115]李云才、刘卫平、陈许华:《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116]厉以宁:《农民工市民化人均需13万、新型城镇化钱从哪里来》,《人民日报》2013年11月7日。

[117]连馨:《推动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创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林业科技大学,2013。

[118]林本喜:《浙江现代农业模式、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资源利用效率的视角》,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0。

[119]林毅夫:《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需要有新的战略思路——评世界银行新的惠及贫困人口的农村发展战略》,《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120]刘传江:《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挑战与市民化》,《人口研究》2010年第2期。

[121]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122]刘芳:《村落聚散形态及发展趋势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农业大学,2001。

[123]刘国瑜:《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农业大学,2004。

[124]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25]刘建娥:《农民工社会融入实证研究——基于五大城市的调查》,《人口研究》2012年第4期。

[126]刘建娥:《乡-城移民(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实证研究——基于五大城市的调查》,《人口研究》2010年第4期。

[127]刘林平、王茁:《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80后农民工与80前农民工之比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9期。

[128]刘林平、郑广怀、孙中伟:《劳动权益的地区差异——基于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外来工的问卷调查》,《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7期。

[129]刘顺百、周小刚:《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经济纵横》2009年第9期。

[130]刘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8。

[131]吕同舟:《失地农民市民化困境的逻辑归因》,《未来与发展》2014年第5期。

[132]罗贵发:《河南农业现代化中农村金融支持问题探讨》,《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7期。

[133]罗杰·诺顿:《农业发展政策——概念与经验》,梅方权、王振江译,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34]罗明琦:《地方债治理与我国当前城镇化融资的政策选择》,《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第9期。

[135]马生全、张忠辅、曹颖轶:《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方法初探》,《经济数学》2003年第1期。

[136]马涛、李鹏燕:《DEA模型的新型工业化能力评价》,《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37]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陈良璧译,商务印书馆,1890。

[138]马永斌:《甘肃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经贸》2013年第2期。

[139]迈克尔P.托达罗:《发展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140]迈克尔·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41]迈克尔·托达罗、斯蒂芬·史密斯:《发展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142]梅方权:《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天津农林科技》2000年第1期。

[143]闵耀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回顾与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6期。

[144]孟春、王景森:《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PPP机制》,《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第36期。

[145]莫艳清:《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46]穆光宗:《中国人口转变的风险前瞻》,《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1期。

[147]牛润盛:《新型城镇化资金供需分析》,《金融论坛》2015年第3期。

[148]潘功胜:《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机制》,《中国金融》2013年第21期。

[149]邱俊杰、邱兆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理论探索》2013年第4期。

[150]阙祥才:《农村民间信仰的知识社会学考察》,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0。

[151]石忆邵:《关于城市化的几个学术问题的讨论》,《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52]世界银行:《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

[153]宋玲:《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54]宋明、钟玉英:《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社会工作方案探索》,《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年第6期。

[155]苏君华、孙建军:《全国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测度》,《理论纵横》2005年第6期。

[156]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郭熙宝、张进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57]孙长学:《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思考》,《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第2期。

[158]孙景蔚:《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分析》,《中国劳动经济学》2006年第3期。

[159]孙中良、贾永飞、黄莉:《农业现代化内涵、特征及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价格月刊》2009年第1期。

[160]唐彪:《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9。

[161]唐踔:《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探析》,《理论研究》2010年第11期。

[162]唐晓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管理学刊》2012年第5期。

[163]陶长琪:《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增强产业发展动力》,《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64]陶长琪、陈伟:《江西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及其对经济贡献度分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165]田凯:《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调查与思考》,《人口学刊》1996年第8期。

[166]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167]田野:《中国农村发展重大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

[168]童有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层次和方向》,《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0年8期。

[169]童有好:《以标准化引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国国情国力》2009年第5期。

[170]汪彩玲:《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界定与辨析》,《统计与咨询》2011年第3期。

[171]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172]王汉斌、李春鹏:《工业化水平的测度和实证分析》,《学术交流》2012年第1期。

[173]王慧博:《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农业科技管理》2006年第6期。

[174]王金杰:《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机制与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09。

[175]王婧、王旭辉:《人力资本理论发展脉络探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76]王明华:《中国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调研世界》2001年第11期。

[177]王明华、王淑贤:《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2期。

[178]王守清、刘婷:《PPP项目监管:国内外经验和政策建议》,《地方财政研究》2014年第9期。

[179]王双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180]王小翠:《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探析》,《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81]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182]王晓燕、李美洲:《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机制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8期。

[183]王洋:《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国际理论借鉴》,《科技咨询》2006年第27期。

[184]王应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农业纵横》2010年第5期。

[185]王志江、郭东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产出的相对有效性分析》,《运筹与管理》2001年第1期。

[186]魏文静:《农业现代化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改革与战略》2012年第4期。

[187]乌家培:《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经济研究》1993年第12期。

[188]吴斌:《我国农村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189]吴芳:《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0。

[190]吴敬琏:《二元经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6期。

[191]吴敬链:《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三农”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192]吴敏一、郭占恒:《中国工业化理论和实践探索》,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193]吴伟、丁承、龙飞:《城镇化融资问题的投行视角》,《新金融》2014年第2期。

[194]吴振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协调状态测度研究——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年第7期。

[195]吴志远:《江西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分析》,《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196]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97]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

[198]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

[199]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2002。

[200]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戴睿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66。

[201]夏显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02]小松峙清介:《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203]肖立军:《资源型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机制分析》,《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204]肖日葵:《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西北人口》2008年第4期。

[205]谢康、李礼:《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技术效率与趋同》,《信息经济》2009年第21期。

[206]谢康、肖静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一个理论模型》,《中山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207]谢康、肖静华、乌家培:《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环境、基础和道路》,《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208]谢康、肖静华、周先波、乌家培:《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209]谢平、徐忠:《公共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210]辛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第6期。

[211]辛玲、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评》,《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第6期。

[212]熊巍俊、王满四:《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经济视角》2005年第11期。

[213]熊巍俊、王满四、彭咏虹:《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创新》,《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14]胥军:《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8。

[215]徐长生:《信息化时代的工业化问题——兼论发展经济学的主题》,《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2期。

[216]徐更生:《持续农业及其对我国的挑战》,《世界经济》1993年第6期。

[217]徐和平:《构建贵州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机制研究》,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年会,2009。

[218]徐建玲、刘传江:《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17卷第1期。

[219]徐维祥:《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5。

[220]徐星明、杨万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年第9期。

[221]许丹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3。

[222]薛翠翠、冯广京、张冰松:《城镇化建设资金规模及土地财政改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研究评述》,《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第11期。

[223]雅各布·雅荣、麦克唐纳·本杰明、皮普雷克:《农村金融问题、设计和最佳做法》,《世界银行研究报告》(2745号),1998。

[22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776。

[225]阎枭元:《我国农村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2013。

[226]杨波:《我国城市化滞后程度的定量分析》,《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227]杨瑾:《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28]杨漫欣、翁雪鹭:《农民工在城市的培训现状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9期。

[229]杨培峰:《城乡一体化系统初探》,《城乡规划汇刊》1999年第2期。

[230]杨万江:《农业现代化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31]杨小凯:《企业理论的新发展》,《经济研究》1994年第7期。

[232]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财经研究》2006年第4期。

[233]伊藤阳:《日本信息化概念与研究的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234]尹志超、王引:《健康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增长》,《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12期。

[235]于大川:《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社会保障研究》,2013年第2期。

[236]于乐、潘新兴:《“两化融合”相关问题研究综述》,《价值工程》2012年第14期。

[237]于小妹、孔融、徐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年第12期。

[238]俞立平:《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优先度研究》,《科技与经济》2011年第5期。

[239]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4期。

[240]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吴衡康译,商务印书馆,1986。

[241]约翰·梅尔:《农业经济发展学》,农村读物出版社,1998。

[242]岳书敬:《我国区域人力资本的综合评价与动态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8期。

[243]岳文海:《我国城镇化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研究》,《中州学刊》2013年第10期。

[244]曾国安:《试论工业化阶段的划分》,《经济评论》1997第3期。

[245]张炳、韩先锋:《中国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246]张炳南、韩先锋、师萍:《中国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247]张昌东:《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经营管理者》2014年第4期。

[248]张建伟、简新华:《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和特点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49]张力:《技能型劳动力将成为中国就业主体》,《人民论坛》2006年第1期。

[250]张林秀、罗泽尔、霍艾米:《农村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发育关系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7期。

[251]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52]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湖南出版社,1991。

[253]张培刚:《农业与工业现代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54]张少辉:《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3。

[255]张占仓、蔡建霞、陈环宇、陈峡忠:《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需要破解的难题及对策》,《河南科学》2012年第6期。

[256]张忠明、钱文荣:《农民工在城市的融合度问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7期。

[257]张仲威:《中国农业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探讨》,《农业现代化研究》1994年第3期。

[258]张仲威:《中国农业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探讨》,《农业现代化研究》1994年第3期。

[259]章友德:《我国失地农民问题十年研究回顾》,《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260]赵丽丽:《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2。

[261]赵双喜:《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农业大学,2012。

[262]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263]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8期。

[264]赵耀辉:《关于改革农业科教体制、促进农科教结合的几点思考》,《农业科技管理》1999年第4期。

[265]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

[266]赵颖霞:《自我发展能力:农民工市民化的内在驱动力》,《农村经济》2013年第8期。

[267]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68]郑建明:《信息化指标构建理论及测度分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69]郑连成:《农业现代化呼唤更深入的金融支持》,《光明日报》2013年4月19日。

[270]郑万军:《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261]郑远强:《我国人力资本效益实证分析》,《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10期。

[272]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调查统计处课题组:《PPP模式推广困难原因探析及对策建议》,《金融发展评论》2015年第11期。

[273]中国现代化课题报告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老区建设》2012年第9期。

[274]周阿利:《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融资困境及其破解路径》,《理论导刊》2015年第4期。

[275]周宏仁:《信息化论》,人民出版社,2008。

[276]周宏仁:《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77]周坤:《论人力资本的特征及其价值实现》,《中国科技论坛》1997年第3期。

[278]周玲、刘传江:《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人口研究》2010年第5期。

[279]周士荣:《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2。

[280]周叔莲:《大力推进信息化业化融合》,《中国信息界》2008年第2期。

[281]周小川:《市政债和财产税搭配可缓解平台贷款风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

[282]周亚虹、许玲丽、夏正青:《从农村职业教育看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的贡献——基于苏北农村家庭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8期。

[283]周振华:《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与融合》,《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

[284]朱必祥:《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兴起的理论、技术和实践基础》,《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85]朱明芬:《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6期。

[286]朱巧玲、甘丹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287]朱炜华:《稳定就业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首要条件》,《职业》2015年第1期。

[288]朱雪芹:《完善农民工教育内容促进农民工城市适应》,《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289]朱幼平:《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情报学报》1996年第5期。

[290]朱兆文:《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实践》,《中国金融》2013年第18期。

[291]祝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7。

[292]訾凤鸣:《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农业大学,2010。

[293]邹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难点和对策探讨》,《机电工程技术》2008年第7期。

[294]Antonelli,C.,“Regional Technical Change:the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Economy,” The European Certificate 50(2008):134-150.

[295]Arrow,K.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9(1962):155-173.

[296]Bartel,Ann P.,“A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ethods Forestimating Informatization Efficiency in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s,”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34(2007):131-138.

[297]Chenery,H.B.,Syrquin,M.,Patterns of Development(1950-1970)(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298]Clark,C.,“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 Revue Economique 4(1957).

[299]Fei,J.C.H.,Ranis,G.A.,“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1(1961):533-565.

[300]Goldsmith,Raymond W.,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New Haven 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301]Johnston,Ponald J.,Human Investment: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Paris France,OECD,1998).

[302]Jorgenson,D.W.,“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 The Economic Journal 71(1961).

[303]Kuznets,S.,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Total Output and Production Structure(Cambridge: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304]La Fuente,A.D.,Domenech,R.,“Human Capital in Growth Regressions:How Much Difference Does Data Quality Make,”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4(2006):1-36.

[305]Lee,Everett S.,A Theory of Migration(Springer,1966).

[306]Lemth,Luc E.,“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i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A Princip Agent Story of Contingent Liabilities. Fiscal Risks. and Other(Un)pleasant Surprises,” Netw Spat Econ(2009).

[307]Leruth,L.,“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i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a Principal-agent Story of Contingent Liabilities,Fiscal Risks,and Other(un)Pleasant Surprises,” Networks and Spatial Economics 12(2012):223-237.

[308]Levine,R.,“Financ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15(1990):257-268.

[309]Lewis,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The Manchester School 22(1954):139-191.

[310]Machlup,F.,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2).

[311]Northam,R M.,Urban Geogarphy(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79).

[312]San-Segundo,M.,Valiente,A.,“Family Background and Returns To Schooling in Spain,” Education Economics 11(2003):39-52.

[313]Schultz,T.W.,“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he Economic Journal 74(1964).

[314]Show,Edward,Finaneial Dee Pening in Eeonomie Development(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315]Stark,Taylor J.E.,“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 101(1991):1163-2275.

[316]Zhang,J.,Zhao,Y.,Park,A.,et al.,“Economic Returns to Schooling in Urban China:1988-2001,”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3(2005):73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