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7

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18)图书

SSAPID:101-2019-9555-73
ISBN:978-7-5201-2861-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与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联合推出的系列年度报告,旨在系统分析国内外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状况、演进动态与市场前景,充分把握国内外金融科技领域的制度、规则和政策变化,不断完善金融科技相关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本书致力于为金融科技相关监管部门、自律组织及其他经济主管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为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业务探索提供有效支撑,为金融科技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文献素材。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冯咏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8 财政、金融

 前言:金融科技的理想与现实

 摘要

 主要编撰者简介

 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18)编委会

 技术篇:可应用于金融的科技探索

  第一章 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

   一 基础技术部分

    (一)有监督的算法与模型

    (二)无监督的算法与模型

    (三)适用大数据场景的算法与模型

   二 应用技术部分

    (一)客户管理

    (二)信用与风险管理

    (三)另类数据

  第二章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

   一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一)演进历史

    (二)人工智能呈爆发式增长

   二 人工智能技术的情况

    (一)基础技术

     1.云计算

     2.大数据

    (二)通用技术

     1.机器学习

     2.模式识别

     3.人机交互

   三 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一)中外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比较

    (二)中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比较

   四 发展趋势及展望

    (一)芯片技术

    (二)技术社区与开源产业

    (三)金融行业的应用

     1.智能反欺诈

     2.辅助决策

     3.监管科技

    (四)关注的问题

    (五)运行风险

  第三章 互联技术及其应用

   一 互联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1.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

     2.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

     3.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

     4.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

    (二)移动终端演化历程

    (三)物联网技术发展历程

   二 互联技术的应用情况

    (一)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情况

   三 互联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第四章 分布式技术及其应用

   一 云计算

    (一)云计算的发展历程

    (二)云计算的基本技术

     1.云计算的基本原理

     2.云计算的服务类型

      (1)公有云

      (2)私有云

    (三)云计算的行业应用

     1.云计算市场概述

     2.云计算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价值

      (1)有效降低金融机构IT成本

      (2)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

      (3)运维自动化程度较高

      (4)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支撑技术

     3.云计算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解读

    (四)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1.政策推动云计算技术在金融行业落地

     2.应用单一平台统筹管理所有IT基础设施

     3.私有云企业抱团共推OpenStack技术

     4.容器技术快速发展成为云计算的重要分支

   二 区块链

    (一)发展历程

     1.区块链的奠基:前比特币时期

     2.区块链的起源:比特币时期

     3.区块链步入历史舞台:2014~2015年

     4.区块链的持续进化时代:2016年至今

    (二)区块链的技术分析

     1.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

     2.区块链技术的结构

     3.区块链技术的重要特点

      (1)点对点网络

      (2)分布式账本结构

      (3)共识机制

      (4)加密技术

      (5)智能合约

     4.区块链技术的分类

    (三)区块链的应用分析

     1.发展现状及行业应用

      (1)跨境人民币同业代理清算系统

      (2)资产托管业务

      (3)联合贷款结算和清算业务

      (4)移动数字汇票平台

      (5)高性能区块链底层服务

      (6)银行业国内信用证区块链应用

      (7)涉农互联网电商融资系统

      (8)区块链电子钱包

      (9)票据区块链应用

     2.面临的挑战

      (1)技术方面

      (2)应用方面

      (3)监管方面

     3.重点变革领域和方向

      (1)跨境支付结算领域

      (2)票据领域

      (3)客户征信和反欺诈领域

      (4)资产证券化领域

      (5)供应链金融和贸易融资领域

     4.行业趋势展望

  第五章 安全技术及其应用

   一 密码技术

    (一)基础密码技术

    (二)进阶密码技术

    (三)量子计算的挑战

    (四)国密标准

   二 生物识别技术

    (一)指纹识别

    (二)虹膜识别

    (三)人脸识别

    (四)掌纹识别

    (五)声纹识别

 行业篇: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变革

  第六章 银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一 商业银行转型的必要性

   二 商业银行转型的实施路径

    (一)“银行+金融科技”:商业银行主动拥抱金融科技

     1.经营策略助力银行转型

      (1)基础设施建设

      (2)经营模式转变

     2.平台建设助力银行转型

      (1)电商平台

      (2)直销银行

      (3)电子银行

     3.业务创新助力银行转型

    (二)“金融科技+银行”: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

     1.产品合作

      (1)支付清算

      (2)信贷业务

      (3)风险管理

      (4)其他业务

     2.服务合作

      (1)营销推广

      (2)共建场景

     3.战略合作

      (1)投资和并购金融科技公司

      (2)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

   三 商业银行转型的未来方向

    (一)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二)强化金融科技发展理念

    (三)推动业务模式创新

    (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第七章 证券业的创新与发展*

   一 证券业IT的发展历程、现状与挑战

    (一)证券业IT的发展历程

     1.交易模式的改变

     2.结算模式的改变

     3.数据存储的改变

     4.技术架构的改变

    (二)证券业IT的现状

     1.交易撮合系统

     2.核心结算系统

     3.券商系统

    (三)证券业IT面临的挑战

     1.业务创新快,IT响应慢

     2.业务种类多,系统数量多

     3.并发需求高,系统扩展慢

     4.业务流程长,机构对接多

     5.长尾用户多,人力不充足

     6.用户需求大,精准营销差

   二 证券业科技变革

    (一)证券科技发展趋势分析

    (二)证券科技的行业实践

     1.“证券+大数据+人工智能”

     2.“证券+大数据+云计算”

     3.“证券+云计算+人工智能”

     4.“证券+区块链”

    (三)当前证券科技发展评析

   三 展望和建议

    (一)证券科技未来发展展望

     1.增长

     2.变革

     3.创新

     4.监管

    (二)证券科技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1.证券科技的监管体系变革尚未完成

     2.证券科技带了更强的隐蔽性

     3.证券科技相关技术人才有限

     4.技术安全性和可行性尚未得到充分论证

    (三)证券科技未来发展建议

     1.促进监管理念转变,深化证券科技监管变革

     2.加大技术投入,集中突破关键技术

     3.加强人才培养与储备,保证证券科技平稳落地

  第八章 保险业的创新与发展

   一 保险业信息化发展情况

    (一)保险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1.电算化阶段

     2.系统流程再造与数据集中阶段

     3.IT业务融合创新阶段

    (二)保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信息化治理水平总体不高

     2.网络安全挑战

     3.信息标准化问题

     4.监管的难题与挑战

    (三)保险科技的应势崛起

   二 保险科技生态主体发展现状

    (一)保险企业

    (二)保险中介机构

    (三)保险科技创新机构

    (四)保险行业基础资源服务机构

    (五)保险行业监管机构

   三 保险科技的行业实践分析

    (一)表层产品创新和销售渠道变革

     1.销售渠道变革

     2.保险产品创新变革

    (二)中层业务和运营模式变革

     1.承保核保管理模式变革

     2.定损理赔模式变革

     3.客户服务管理模式变革

     4.风控反欺诈管理模式变革

    (三)底层架构和经营理念变革

   四 保险科技的未来展望与发展建议

    (一)保险科技的未来展望

    (二)保险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关于发展保险科技的几点建议

 业务篇:金融科技与金融服务拓展

  第九章 支付清算的创新与发展

   一 支付清算行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一)支付清算行业发展情况*

     1.支付结算业务量持续增长

     2.新兴支付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3.支付结算基础设施深入推进

    (二)支付清算行业发展特点

     1.移动支付助力零售支付市场快速发展

     2.金融科技推动支付业态全面升级

     3.监管、自律共同发力,防范支付风险

    (三)行业发展趋势

     1.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能效

     2.金融科技赋予支付创新广阔前景

     3.“双向开放”促进支付业务发展

   二 支付清算基础设施的创新与发展

    (一)网联清算平台建设运行

     1.网联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2.功能定位及介绍

    (二)分布式账本技术在大额支付系统中的应用

     1.DLT技术应用于大额系统的潜在优势

     2.部分中央银行对DLT技术应用于RTGS系统开展研究

      (1)加拿大Project Jasper项目

      (2)新加坡Project Ubin项目

      (3)欧盟和日本Project Stella联合项目

      (4)英格兰银行针对新一代RTGS系统的调研项目

    (三)证券结算系统创新

   三 支付清算行业的业务创新与发展

    (一)二维码技术在支付行业的应用获得认可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支付领域广泛应用

    (三)区块链技术在支付行业得到一定探索和实践

    (四)行业其他典型案例

   四 支付科技发展的风险及政策建议

    (一)创新与安全

    (二)创新与监管

    (三)政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支付科技领域立法及标准

     2.引导企业加大支付安全技术的应用

     3.保障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不受侵犯

  第十章 存贷款与资本筹集的创新与发展

   一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和风险

    (一)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行业现状及问题

     1.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2.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消费群体风险偏高,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风控水平形成挑战

      (2)客户征信信息不完整,难以准确评价其真实的信用状况

      (3)客户违约成本偏低,违约、恶意欺诈比例较高

    (二)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进程

     1.互联网消费金融政策演进

     2.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应用发展

    (三)金融科技在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应用

     1.技术升级

     2.场景应用

     3.产品创新

    (四)互联网消费金融未来发展趋势

   二 我国众筹行业的发展概况与未来发展方向

    (一)我国众筹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我国众筹行业发展现状

     2.我国众筹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我国网络众筹行业发展历程

     1.我国众筹行业相关政策

     2.我国众筹行业的主要形式

      (1)股权众筹

      (2)债权众筹

      (3)奖励众筹

      (4)公益众筹

    (三)金融科技在众筹行业的应用发展

    (四)众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三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我国P2P网络借贷的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P2P网络借贷概述

     2.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形势

      (1)新增平台数量减少,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减少

      (2)P2P网络借贷规模趋于平稳,资金净流入先升后降

      (3)综合收益率下降,平均借贷期限延长

     3.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历程

     1.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政策演进

     2.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应用发展

    (三)金融科技在P2P网络借贷行业中的应用

     1.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2.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3.金融科技应用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

    (四)P2P网络借贷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合规化

     2.去担保化

     3.互联网征信的升级

   四 供应链金融应用新技术的现状和趋势

    (一)发展现状及问题

     1.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2.供应链金融与经济增长

     3.供应链金融的经营模式

     4.现存的问题

    (二)发展与演变

     1.政策演进

     2.应用发展

    (三)金融科技在供应链金融行业中的应用

     1.金融科技提升供应链金融运转的理论分析

     2.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3.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4.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5.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四)未来发展趋势

     1.线上化

     2.细分化

     3.生态化

  第十一章 投资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一 投资管理创新与发展的背景

   二 投资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沿革及优势

    (一)信息技术进步与投资理论的互动

    (二)科技融合的发展沿革

    (三)投资管理类金融科技创新的优势

   三 业务模式与行业分析

    (一)智能投顾

    (二)社交投资

    (三)量化投资

    (四)ABS云

   四 业务创新案例

    (一)投米RA

    (二)雪球

    (三)国金ABS云

    (四)Ricequant量化交易平台

   五 总结与展望

  第十二章 市场设施的创新与发展

   一 多维数据归集处理和数据库基础设施

    (一)全息数据库

     1.全息数据库产生的背景

     2.全息数据库在金融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1)实现全局化数据需求与大型分布式异构环境下的数据集成

      (2)实现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内在集成

      (3)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集成

     3.全息数据库发展概况

      (1)“纯”多维数据库:Cache数据库

      (2)“准”多维数据库:Hyperion Essbase

      (3)我国全息数据库:HIGGS KUNLUN大数据平台

    (二)关联图谱

     1.企业关联图谱

     2.个人关联图谱

    (三)关联网络分析

     1.环形图谱

     2.社区分布

     3.线性关系探寻

     4.多维路径发现

   二 其他市场“软设施”

    (一)会计标准

     1.基本情况

     2.总结展望

    (二)反洗钱

     1.基本情况

     2.总结展望

    (三)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1.基本情况

     2.总结展望

 风险篇:金融科技与风险识别及监管

  第十三章 金融科技发展中的风险分析

   一 原理分析:概念模型与分析框架

    (一)FinTech风险的内源性与外源性:基于市场体系的国民经济全景概览

    (二)FinTech风险的内生性与外溢性:基于《资本论》“三位一体”新框架

    (三)FinTech风险的复杂性与顺周期性:基于价值链与金融周期的动态演进

   二 情景分析:从传统风险到新型风险再到系统性风险的演进

    (一)情景分析Ⅰ:传统风险之FinTech信用风险与资产定价的风险溢价

    (二)情景分析Ⅱ:新型风险之FinTech科技风险与对金融稳定的潜在冲击

    (三)情景分析Ⅲ:FinTech发展与影子银行、杠杆率及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十四章 金融科技与改善风险管理

   一 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风险管理带来的变革

    (一)风险管理概述

    (二)传统风险管理的特点

    (三)金融科技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1.操作风险

     2.信用风险

   二 金融科技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典型应用

    (一)信贷行业案例

    (二)保险科技案例

     1.账户安全险

     2.信用保证保险

     3.意健险

      (1)经济能力评估结果与出险率呈负相关

      (2)健康状况异常检测模型

     4.车险

    (三)退货运费险欺诈

    (四)支付交易案例

    (五)营销推广

     1.无限刷流量案例

     2.无限刷积分案例

     3.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

   三 金融科技与风险管理未来的发展

    (一)生物识别技术

     1.指纹识别

     2.人脸识别

     3.声音识别

     4.虹膜识别

     5.静脉识别

    (二)区块链

  第十五章 信用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一 行业发展历史

    (一)信用科技

    (二)信用科技发展历史

     1.Credit Karma

     2.ZestFinance

     3.Juvo

     4.Nav

    (三)信用科技发展动因

     1.信贷市场增长催生信用科技需求

     2.宏观经济转型助力信用产业发展

     3.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促进信用科技发展

     4.大数据技术推动信用技术体系快速发展

   二 信用行业发展现状

    (一)国内信用行业一览

     1.市场状况

     2.国内信用企业

      (1)Wecash闪银

      (2)IceKredit冰鉴科技

      (3)CCX中诚信征信

      (4)芝麻信用

      (5)腾讯信用

      (6)前海征信

     3.信用产品

      (1)资本市场信用服务

      (2)企业信用服务

      (3)个人信用服务

      (4)大数据信用信息服务

     4.主要客户

    (二)信用行业监管部门职责及相关政策

     1.监管部门职责

     2.信用行业政策

    (三)当前信用风险控制方法

   三 行业发展主要问题

    (一)法律体系建设滞后

    (二)信息合法使用与保密仍存在隐患

    (三)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

    (四)大数据模型的准确性有待市场检验

    (五)变现模式单一或不清晰

   四 信用科技发展方向和展望

  第十六章 监管科技与合规科技的发展*

   一 监管科技与合规科技的概念及分类

    (一)概念定义

    (二)基本分类

     1.从业态演进发展角度

     2.从数据处理流程角度

    (三)发展必要性

     1.合规科技

     2.监管科技

    (四)面临的挑战

   二 合规实践运用及分析

    (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二)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

    (三)区块链技术

   三 监管实践运用及分析

    (一)创新机制和安排

     1.试验性机制

     2.研究与规划安排

    (二)数据归集与分析

     1.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数据处理技术

     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数据归集与运用

     3.地方政府建立风险监测平台

    (三)区块链技术

    (四)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1.宏观审慎监测和数据质量

     2.宏观分析和政策制定评估

     3.反欺诈和市场监测

   四 思考与建议

    (一)监管科技发展趋势

     1.监管科技在监管活动中的运用将更为广泛

     2.监管科技依旧需要人力参与

    (二)规则制定与协调

     1.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2.统一行业标准

     3.坚持“技术中立”原则

     4.保障技术与规则有机结合

    (三)监管科技合作模式

     1.推动监管与科技型企业合作

     2.强化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3.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流和监管合作

    (四)监管沙盒运用

    (五)监管资源配备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

 比较篇:全球视野下的金融科技理论与实践

  第十七章 金融科技的相关文献述评

   一 引论

   二 区块链:金融科技的焦点话题

   三 金融科技的“创造性”效应

   四 金融科技的“破坏性”效应

   五 小结

  第十八章 各国金融科技生态环境比较分析

   一 主要国家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分析

    (一)美国金融科技生态环境:创新先行者

     1.美国金融科技发展的人才环境:人才济济

     2.美国金融科技发展的资本环境:融资殿堂

     3.美国金融科技发展的供求环境:传统金融发达,新金融需求不旺盛

     4.美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控制有余,发展不足

    (二)英国金融科技生态环境:监管示范者

     1.英国金融科技发展的人才环境:科技人才储备充分

     2.英国金融科技发展的资本环境:传统金融中心助力

     3.英国金融科技供求环境:环境成熟,创新活跃

     4.英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监管沙盒闻名全球

    (三)新加坡金融科技生态环境:政府全方位参与

     1.新加坡金融科技发展的人才环境:重视人才,培训人才

     2.新加坡金融科技发展的资本环境:金融科技中心初见雏形

     3.新加坡金融科技发展的供求环境:企业需求强劲,个人需求不足

     4.新加坡金融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府搭台,全方位参与

    (四)中东金融科技生态环境:热点频频

     1.中东金融科技发展的人才环境:人才储备丰富,位置优越

     2.中东金融科技发展的资本环境:困难中前行

     3.中东金融科技发展的供求环境:诸多空白,大有可为

     4.中东金融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各国发力争夺金融科技中心

    (五)非洲金融科技生态环境:后发快至

     1.非洲金融科技发展的人才环境:依赖本土培养

     2.非洲金融科技发展的资本环境:投资活跃,增长迅速

     3.非洲金融科技发展的供求环境:金融科技的淘金地

     4.非洲金融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政策多元,总体宽松

   二 总结与启示

    (一)全球金融科技生态的主要特点

     1.全球金融科技生态发展共性:生态要素齐全者胜出

     2.全球金融科技生态发展个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

    (二)中国金融科技生态体系及建设思路

     1.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人才环境:多元化、复合化、高增长

     2.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资本环境:蛋糕变大,集中度变高

     3.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需求环境:基数大、设施全、场景多

     4.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积极推动,宽严并济

     5.中国金融科技生态体系建设思路:稳定创新,统一协调,统一征信

      (1)稳定与创新:金融科技发展政策的要义

      (2)风险控制:金融科技发展政策的底线

      (3)支持创新:金融科技发展政策的目标

      (4)统一协调:扫除金融科技发展障碍的关键

      (5)统一征信:降低金融科技发展成本的要点

      (6)信息设施:金融科技发展的技术基石

  第十九章 各国金融科技监管及法律关系

   一 美国的金融科技监管及法律关系

    (一)美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历史

    (二)美国的金融科技监管现状与法律关系分析

     1.监管机构

     2.RegTech

     3.行业监管

   二 英国的金融科技监管及法律关系

    (一)英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历史

     1.早期的英国金融科技

     2.英国金融科技2014

     3.英国金融科技2015

     4.英国金融科技2016

     5.英国金融科技2017

    (二)英国的金融科技监管现状与法律关系分析

   三 欧洲的金融科技监管及法律关系

    (一)欧洲的金融科技发展历史

     1.德国金融科技发展历史

     2.其他欧洲国家金融科技发展历史

    (二)欧洲的金融科技监管现状与法律关系分析

     1.监管机构

     2.RegTech

      (1)监管沙盒

      (2)创新加速器

     3.行业监管

   四 日本的金融科技监管及法律关系

    (一)日本的金融科技发展历史

     1.日本金融科技2015

     2.日本金融科技2016

     3.日本金融科技2017

    (二)日本的金融科技监管现状与法律关系分析

     1.监管机构

     2.RegTech

      (1)创新指导窗口

      (2)金融科技试验中心

      (3)开放式应用编程接口(Open API)

     3.行业监管与具体法规

      (1)电子支付

      (2)P2P

      (3)众筹

      (4)数字货币

   五 澳大利亚的金融科技监管及法律关系

    (一)澳大利亚的金融科技发展历史

     1.澳大利亚金融科技早期发展阶段

     2.澳大利亚金融科技2014

     3.澳大利亚金融科技2015

     4.澳大利亚金融科技2016

     5.澳大利亚金融科技2017

    (二)澳大利亚的金融科技监管现状与法律关系分析

     1.监管机构

     2.RegTech

     3.行业监管

      (1)第三方支付

      (2)P2P

      (3)众筹

      (4)数字货币

   六 新加坡的金融科技监管及法律关系

    (一)新加坡的金融科技发展历史

     1.新加坡金融科技早期发展阶段

     2.新加坡金融科技2015

     3.新加坡金融科技2016

     4.新加坡金融科技2017

    (二)新加坡的金融科技监管现状与法律关系分析

     1.监管机构

     2.RegTech

     3.行业监管

      (1)第三方支付

      (2)P2P

      (3)智能投顾

   七 全球金融科技监管及法律关系总结

    (一)全球金融科技监管及法律关系的共性特征

     1.各国监管措施各异,未形成全球统一标准

      (1)监管理念各异

      (2)监管模式选择各异

      (3)监管机构设置各异

     2.国际组织着手调研,初步评估框架形成

    (二)全球金融科技监管及法律关系发展趋势

    (三)全球金融科技监管及法律关系比较研究的启示

     1.各国金融科技监管分析

     2.我国对其他国家金融科技监管及法律关系借鉴的建议

      (1)转变监管态度

      (2)塑造监管原则

      (3)提升监管能力

      (4)加强监管部门沟通合作

      (5)建立监管机构主导的创新产品公开测试机制

      (6)通过产品干预加强消费者保护

  第二十章 全球金融科技领域投融资分析

   一 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地域概述

   二 国外金融科技投融资状况比较分析

    (一)美国大型投资管理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融资情况

     1.BlackRock

     2.KKR

     3.Blackstone

    (二)英国金融科技投融资情况

   三 未来金融科技投资领域发展展望

 附录 金融科技大事记

  附录 金融科技大事记

   1837年

   1855年

   1875年

   1878年

   1888年

   1890年

   1911年

   1920年

   1932年

   1933年

   1946年

   1949年

   1950年

   1952年

   1955年

   1956年

   1964年

   1965年

   1967年

   1968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5年

   1986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编写单位

 Abstract

《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18)》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与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 50)联合推出的系列年度报告的第一本。报告旨在系统分析国内外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状况、演进动态与市场前景,充分把握国内外金融科技领域的制度、规则和政策变化,不断完善金融科技相关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报告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是明确了讨论金融科技时,究竟有哪些“科技”需要关注。围绕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技术(移动互联、物联网)、分布式技术(云计算、区块链)、安全技术(生物识别、加密)等,“技术篇”从基础技术及其应用层面着手,围绕相关技术类别,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动态跟踪。二是虽然谈到金融科技时,人们更关注一些新兴业态与产品,但是技术创新早就成为金融变革的主线,只是在当前形势下才趋于“质变”。由此,“行业篇”仍然试图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角度,深入探讨传统金融行业拥抱科技的情况及前景。三是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方法,金融科技活动主要分为支付结算、存贷款与资本筹集、投资管理、市场设施(包括分布式账户)四类。依托该分类原则,“业务篇”侧重于分析主流金融体系之外的金融科技创新尝试。四是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风险和监管的深入思考,风险识别、管理与监管本身就是金融科技研究的重要领域。“风险篇”试图在此领域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五是从全球视野,“比较篇”努力探索金融科技理论、政策与实践的比较研究范式。报告致力于为金融科技相关监管部门、自律组织及其他经济主管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为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业务探索提供有效支撑,为金融科技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文献素材。

周志华:《机器学习》,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孙亮、黄倩:《实用机器学习》,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李航:《统计学习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中国电子学会:《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2017)》,2017。

李红霞:《人工智能的发展综述》,《甘肃科技纵横》2007年第5期。

《人类是否需要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博弈人类智慧》,《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年第18期。

王丽慧:《常识知识表示:通向“人工智能”的途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8期。

《“互联网+人工智能”正催生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年第10期。

腾讯研究院等:《人工智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行动抓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余婷婷:《云计算及其安全问题研究》,《物联网技术》2012年第11期。

李国宇:《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隐私权问题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宫文飞、丁满、蒋燕、虞慧岚:《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人机交互的研究》,《机电工程技术》2006年第5期。

冯建文、王春:《FPGA远程配置在远程实验系统中的应用》,《微型机与应用》2016年第19期。

罗军舟、吴文甲、杨明:《移动互联网:终端、网络与服务》,《计算机学报》2011年第34期。

﹝日﹞正村达郎:《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贾中宁等译,科学出版社,2008。

曹达仲、侯春萍:《移动通信原理、系统及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牛一、宋美玉:《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综述及展望》,《移动通信》2013年第5期。

王宇涛:《5G通信中的物联网变革与发展》,《电子世界》2017年第15期。

曾剑秋:《5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趋势》,《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7年第2期。

王军选:《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电信科学》2009年第3期。

常晓宁:《中国移动的物联网发展策略》,《通讯世界》2010年第4期。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长城战略咨询(GEI):《10年3阶段5万亿: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路线图》,《通讯世界》2010年第4期。

IMT-2020(5G)推进组:《5G概念白皮书》,2015。

《迈向移动支付时代——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7。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物联网白皮书(2016)》,2016。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移动互联网发展白皮书(2017版)》,2017。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金融科技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场景研究》,2018。

iiMedia Research:《2017~2018中国区块链热点专题研究报告》,2018。

CoinDesk:《全球区块链现状报告》,2018。

《金融基础设施的未来——区块链将如何重塑金融服务业》,世界经济论坛,2016。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

李扬、孙国峰主编《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艾瑞咨询:《2017年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17。

鲸准研究院:《2018中国区块链行业分析报告》,2018。

胡德文:《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与方法》,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孙茂华:《现代密码学——基于安全多方计算协议的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加﹞斯廷森:《密码学原理与实践》(第三版),冯登国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邱建华:《生物特征识别——身份认证的革命》,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徐炜:《浅析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下商业银行的转型》,《上海金融》2017年第2期。

陈光伟:《新时代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应有新内涵》,《金融时报》2017年11月20日。

杨荣:《金融科技:新风口下的银行转型之路》,《金融市场研究》2017年第12期。

郭为民:《金融科技与未来银行》,《中国金融》2017年第17期。

杨涛:《金融科技下的银行突围》,《中国金融》2017年第17期。

李璠:《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中国金融》2017年第17期。

《2017年中国直销银行发展研究报告》,《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7年第9期。

王娜、王在全:《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策略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7年第7期。

陆岷峰、虞鹏飞:《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趋势》,《银行家》2017年第4期。

李岩玉:《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影响》,《中国金融》2017年第17期。

金磐石:《以科技打造金融转型新动力》,《中国金融》2017年第17期。

朱玉辰:《移动金融的革命性变革》,《中国金融》2014年第1期。

张兴荣、范书宁:《构建金融科技的共赢生态圈——银行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的回顾与展望》,《银行家》2017年第9期。

孙榕:《工行:拥抱金融科技 打造智慧银行》,《中国金融家》2017年第9期。

程华、蔡昌达:《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策略》,《银行家》2017年第9期。

高翔:《兴业银行联姻蚂蚁金服》,《上海证券报》2015年6月13日。

赵萌:《进一步激发全行创新活力》,《金融时报》2017年6月3日。

孟扬:《“工银小白”如何走出别人未走过的路》,《金融时报》2017年12月4日。

马凌、于江:《证券大集中:速度破解》,《数字财富》2004年第7期。

王伟智:《电子商务下的证券业金融创新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APP成券商主战场 去年移动端开户占比已近九成》,和讯网,2016年5月20日,http://stock.hexun.com/2016-05-20/183978656.html?from=rss。

张忆:《深交所持续强化科技监管 精准发力四大方面》,《上海证券报》2017年9月30日。

陈晓华:《金融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财经界》2017年第13期。

巴曙松:《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第14期。

《纵观国内外证券公司IT发展史》,CSDN博客,2017年6月17日,http://blog.csdn.net/wowotuo/article/details/73379219。

布鲁丁:《中国证券行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360doc个人图书馆,2015年1月30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130/07/6153377_444887919.shtml。

《上海证券交易所新一代交易系统》,《中国证券》2012年第3期。

李文红、蒋则沈:《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与监管:一个监管者的视角》,《金融监管研究》2017年第3期。

瞿秋平:《IT架构在证券业信息化中的规划思考》,金融咨询网,2017年5月18日,http://www.cfc365.com/report/focus/2017-05-18/14299.shtml。

《王建军:提高科技监管水平 防范市场风险》,《证券时报》2017年12月5日。

《证监会副主席姜洋:高度关注金融科技的潜在风险与挑战》,第1财经网站,2017年12月4日,http://www.yicai.com/news/5379913.html。

《华为与海通证券共建超融合架构开发测试云》,搜狐网,2017年5月16日,http://www.sohu.com/a/141033849_223866。

王和:《大数据时代保险变革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保险区块链项目组:《保险区块链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王和、周运涛:《区块链技术与互联网保险》,《中国金融》2016年第10期。

王和:《金融科技在财险行业的探索与实践》,《清华金融评论》2017年第12期。

麦肯锡:《保险科技:互联网保险的下一个竞争前沿》,2017。

安永:《区块链技术:数字化新平台对保险业的影响》,2016。

郑彦:《大数据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分析》,《时代经贸》2017年第6期。

尹会岩:《保险行业应用大数据的路径分析》,《上海保险》2014年第12期。

夏金弟:《我国保险业信息化建设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张焱:《保险信息化建设之探讨》,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徐忠、孙国峰、姚前:《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与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伍旭川:《互联网借贷:风险与监管》,《金融市场研究》2014年第2期。

黄国平、伍旭川主编《中国网络信贷行业发展报告(2014~2015):P2P网贷平台风险评级与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庞引明、张绍华、宋俊典:《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分析》,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李勇、许荣:《大数据金融》,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陈云:《金融大数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刘世平:《大数据在金融行业使用案例剖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刘新海:《征信与大数据:移动互联时代如何重塑“信用体系”》,中信出版社,2016。

刘新海:《互联网信贷风险与大数据:如何开始互联网金融的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赵大伟:《大数据驱动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研究》,《金融与经济》2017年第1期。

赵大伟:《区块链能拯救P2P网络借贷吗?》,《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9期。

赵大伟:《P2P网络借贷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清华金融评论》2016年第7期。

赵大伟:《关于新监管规则下P2P网络借贷发展的几点思考》,《金融纵横》2016年第9期。

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金融研究》2009年第8期。

侯志铭、任雪迪:《互联网金融视域下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与思考》,《金融经济》2018年第4期。

谢世清、何彬:《国际供应链金融三种典型模式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4期。

P. Belleflamme,T. Lambert,A. Schwienbacher,“Crowdfunding:Tapping the Right Crowd”,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Volume 29,Issue 5,September 2014.

FSB,“FinTech:Describing the Landscape and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2016.

FSB,“Financial Stability Implications from FinTech”,2017.

A.T.Kearney,“Hype vs.Reality:The Coming Waves of‘Robo’Adoption”,2015.

Ibbotsonroger G.,Kaplanpaul D.,“Does Asset Allocation Policy Explain 40,90,or 100 Percent of Performance?”,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2000,56(1).

李扬:《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中国金融》2011年第12期。

王凯:《商品期货投资及其资产配置方法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董波:《浅论我国网络证券的发展》,《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1年第1期。

阮思阳:《电子商务认识误区的澄清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问题》,《改革与战略》2002年第z1期。

刘楠:《浅谈网络证券业的发展》,《探索与求是》2000年第1期。

中国证监会长沙特派办机构监管处课题组:《网上证券交易发展调查报告》,《求索》2002年第1期。

彭晖:《美国网上证券经纪公司发展路径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5年第7期。

齐安甜、肖恒:《从国外证券业变革看我国证券公司的未来发展》,《金融经济学研究》2003年第2期。

杜朝运、丁超:《基于夏普比率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有效性研究——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年第8期。

吴卫星、丘艳春、张琳琬:《中国居民家庭投资组合有效性:基于夏普率的研究》,《世界经济》2015年第1期。

黄凌灵、刘志新:《考虑住房因素的中国居民资产配置问题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李根、梁振兴、宋杨:《财富管理中智能投顾及其在广东发展》,载黄国平、唐军主编《广东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周志光、孙畅、乐丹丹、石晨、刘玉华:《多维时空数据协同可视分析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7年第12期。

陈谊、甄远刚:《一种层次结构中多维属性的可视化方法》,《软件学报》2016年第5期。

张红军:《多维数据集中高维数据可视化算法研究》,《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7年第5期。

邹逸江:《空间数据立方体的多维数据组织及存储》,《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第5期。

窦金花、覃京燕:《基于情境感知多维数据可视化的产品服务系统创新设计研究》,《包装工程》2017年第2期。

陆岷峰、汪祖刚:《大数据本源风险治理研究》,《西南金融》2017年第7期。

李天柱、马佳:《大数据价值孵化机制研究》,《科学学研究》2016年第3期。

程飞:《互联网金融的安全与征信问题研究》,《西南金融》2016年第3期。

杨东:《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路径》,《中国法学》2015年第3期。

雷凯、朱晓宁:《多式联运网络风险传播建模与仿真》,《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6年第3期。

郭永清、李京:《我国企业会计标准应用的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财会通讯》2017年第1期。

俞亚光:《中央银行会计标准研究》,《金融纵横》2008年第5期。

董玉娟:《中央银行会计标准重塑——基于国内外会计准则趋同背景下的思考》,《吉林金融研究》2017年第4期。

薛永明、王鹏飞:《中美反洗钱监管比较以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浙江金融》2017年第1期。

郑家庆:《我国特定非金融行业反洗钱监管体系初探》,《西南金融》2017年第2期。

王英杰:《尽快建立符合我国金融现状的反洗钱机制》,《金融研究》2005年第5期。

石文娟:《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反洗钱模型初探》,《中国金融电脑》2015年第8期。

丁钟燕:《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反洗钱现状及策略研究》,中国电子银行网,2016年9月2日。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2017中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报告》,2017。

盛夏、王升:《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17年第2期。

蔡培英:《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法律问题探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1期。

杨涛:《四问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博览:财富》2017年第10期。

车凯龙、铁茜:《国内外社交网络(SNS)大数据应用比较研究——以Facebook和腾讯为例》,《图书馆学研究》2014年第18期。

Citi Global Perspectives and Solutions,“Digital Disruption Revisited:What FinTech VC Investments Tell us about a Changing Industry”,January 2017.

FSB,“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in Financial Services:Market Developments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mplications”,1 November,2017.

FSB,“Financial Stability Implications from FinTech”,27 June,2017.

FSB,“FinTech Credit:Market Structure,Business Models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mplications”,22 May,2017.

Greg Buchak,Gregor Matvos,Tomasz Piskorski,and Amit Seru,“Fintech,Regulatory Arbitrage,and the Rise of Shadow Banks”,NBER Working Paper,No.23288,March 2017,Revised September 2017.

Thomas Philippon,“The FinTech Opportunity”,NBER Working Paper,No.22476,August 2016.

何飞:《金融科技化下的风险新特质》,《上海证券报》2017年12月22日。

黄达、张杰:《金融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黄卓等主编《金融科技的中国时代:数字金融12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黄益平、沈艳、王靖一:《个体网络借贷及其监管框架的分析思路》,《比较》2016年第2期。

黄益平:《防控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国际经济评论》2017年第5期。

李文红、蒋则沈:《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与监管:一个监管者的视角》,《金融监管研究》2017年第3期。

王国刚:《简论货币、金融与资金的相互关系及政策内涵》,《金融评论》2011年第2期。

王国刚等:《金融风险之点和可选防控之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徐忠、孙国峰、姚前主编《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与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杨东:《防范金融科技带来的金融风险》,《红旗文摘》2017年第16期。

张杰:《流量、储蓄与金融权利》,《经济研究》2016年第1期。

周振海:《把金融科技的野性关进风险管控的笼子》,《中国金融家》2017年第6期。

朱太辉、陈璐:《FinTech的潜在风险与监管应对研究》,《金融监管研究》2016年第7期。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Call for Input: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Adoption of RegTech”,https://www.fca.org.uk/publication/call-for-input/regtech-call-for-input.pdf,November 2015.

Arner D.W.,Barberis J.N.,Buckley R.P.,“FinTech,RegTech and the Reconceptualization of Financial Regulation”,2016.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in 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 Developments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mplications”,November 2017.

Transatlantic Policy Working Group,“The Future of RegTech for Regulators Adopting a Holistic Approach to a Digital Era Regulator”,June 2017.

EY,“Innovating with RegTech Turning Regulatory Compliance into a Competitive Advantage”,2016.

Institu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RegTech in Financial Services:Technology Solutions for Compliance and Reporting”,March 2016.

李文红、蒋则沈:《金融科技发展与监管:一个监管者的视角》,《金融监管研究》2017年第3期。

孙国峰:《从FinTech到RegTech》,《清华金融评论》2017年第3期。

尹振涛:《行业视角下的监管科技内涵及趋势》,《当代金融家》2017年第11期。

沈一飞、王志峰:《创新角度看监管科技的实施机制与场景》,《当代金融家》2017年第11期。

杜宁、沈筱彦、王一鹤:《监管科技概念及其作用》,《中国金融》2017年第16期。

单继进:《EAST 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中国金融电脑》2014年第10期。

杨宇焰:《金融监管科技的实践探索、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西南金融》2017年第11期。

蒋秀佳:《南湖FinTech研究百篇系列之(八十三)——中国监管科技发展现状》,搜狐网,2017年11月15日,http://www.sohu.com/a/204439519_774221。

《刘铁斌:利用监管科技全面掌控和防范市场风险》,和讯网,2017年12月2日,http://futures. hexun.com/2017-12-02/191847952.html。

《刘士余调研指导稽查执法工作》,中国证监会网站,2018年1月5日,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zjhxwfb/xwdd/201801/t20180105_332022.html。

董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中国经济学年鉴(2014~201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宫晓林等:《区块链的技术原理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国际金融》2017年第2期。

IMF:《金融科技、监管框架与金融服务业的变革》,《新金融》2017年第10期。

李文红、蒋则沈:《金融科技发展与监管:一个监管者的视角》,《金融监管研究》2017年第3期。

林晓轩:《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中国金融》2016年第8期。

麦肯锡:《区块链:银行业游戏规则的颠覆者》,《麦肯锡中国银行业白皮书》,2016。

孙国峰:《从FinTech到RegTech》,《清华金融评论》2017年第5期。

徐忠、孙国峰、姚前:《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与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易宪容:《金融科技的内涵、实质及未来发展》,《江海学刊》2017年第2期。

伍旭川、刘学:《金融科技监管的方向》,《中国金融》2017年第5期。

李伟:《金融科技发展与监管》2017年第5期。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BCBS),“Sound Practices:Implications of FinTech Developments for Banks and Bank Supervisors”,2017.

Greg Buchak,Gregor Matvos,Tomasz Piskorski,Amit Seru,“Fintech,Regulatory Arbitrage,and the Rise of Shadow Banks”,Working Paper,23288,2017.

Kiviat,T.I.,“‘Smart’ Contract Markets:Trading Derivatives Contracts on the Blockchain”,http://diyhpl.us/~bryan/papers2/bitcoin/Smart%20contract%20markets:%20trading%20derivative%20contracts%20on%20the%20blockchain%20-%202015%20-%20Trevor%20Kiviat.pdf.

Schneider,J.,Blostein,A.,Lee,B.,Kent,S.,Groer,I.,Beardsley,E.,“Profiles in Innovation Blockchain: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The Report of Goldman Sachs Equity Research,May 24,2016.

Schumpeter,J.,Capitalism,Socialism and Democracy,New York:Harper,1942.

Gai,Qiu and Sun,“A Survey on FinTech”,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2017,103(2018).

Cong and He,“Blockchain Disruption and Smart Contract”,2017,https://ssrn.com/abstract=2985764.

Ducas and Wilner,“The Security and Financial Implications of Blockchain Technologies:Regulating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Canada”,International Journal,2017,72(4).

Philippon,Thomas,“The FinTech Opportunity”,Paper Prepared for the 2016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BIS,2016.

Brainard,Lael,“Where Do Banks Fit in the FinTech Stack?”,Paper Prepared for the Northwestern Kellogg Public-Private Interface Conference on “New Developments in Consumer Finance:Research & Practice”,2017.

CGFS and FSB,“FinTech Credit:Market Structure,Business Models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mplications”,2017.

FSB,“Financial Stability Implications from FinTech”,2017.

贲圣林等编著《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贲圣林等编著《创业金融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领英中国智库:《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人才白皮书》,2017。

李爱君:《互联网金融法律与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17)》,2017。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2017~2018)》,2017。

刘士余主编《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概论:〈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王达:《美国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监管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

吴桐:《非洲大陆的金融科技掘金潮》,《中国投资》2017年第16期。

SEC网站。

《阿里巴巴2016年年报》《阿里巴巴2017年半年报》。

《腾讯2016年年报》《腾讯2017年半年报》。

《京东2016年年报》《京东2017年半年报》。

《KKR 2016年年报》。

《BlackRock 2016年年报》。

http://www.pedaily.cn/company/2017/4968/.

http://news.pedaily.cn/201706/20170626415902.shtml.

http://tech.sina.com.cn/i/2016-11-01/doc-ifxxfysn8365274.shtml.

http://www.sohu.com/a/166900299_99951253.

http://news.pedaily.cn/201706/20170626415902.shtml.

http://www.cs.com.cn/gg/201709/t20170922_5489236.html?open_source=weibo_search.

https://www.huxiu.com/article/144452/1.html?f=index_feed_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