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农政与发展当代思潮(第一卷)图书

Key Ideas in Contemporary Agraria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Vol.1

SSAPID:101-1989-5377-38
ISBN:978-7-5097-9228-5
DOI:
ISSN:

[内容简介] 2011年9月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围绕“农政与发展”研究领域的广泛主题展开系列讲座,涵盖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传播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哲学等多门学科。曾先后邀请詹尼佛·佛朗哥、汪晖、秦晖、詹姆斯·C.斯科特、乌丙安、杜赞奇、范德普勒格、钱理群等学术大家,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其定位是:对话世界顶尖学者,享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本书为此系列讲座合集的第一本,一共14讲。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叶敬忠
编 辑:韩莹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农政与发展当代思潮》总目录

 1 农政变迁的政治经济学*

  一 政治经济学的关键概念

  二 生存型社会简义

  三 农业阶级社会简史

  四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五 资本主义社会的农政问题

   (一)资本主义的农政起源

   (二)工业资本主义时期从农耕到农业的世界历史变迁

   (三)农民群体的不同命运

  六 结语

 2 农民的未来在哪里?*

  一 新的稀缺性

  二 农业的可塑性

  三 小农农业的优势

  四 小农的“多功能性”

  五 中国的小农农业

  六 农民的未来在哪里?

 3 资本的谎言*

  一 土地攫取的背景

  二 土地攫取的分析视角

  三 挑战土地攫取的小叙事

   (一)“土地攫取是外国政府所为”

   (二)“土地攫取是由2007~2008年粮食危机之后的粮食安全问题引发的”

   (三)“土地攫取发生在未利用或退化的土地上”

   (四)“土地攫取发生在治理不力的国家”

   (五)“土地攫取导致了剥夺,因为缺少明确和有保障的土地产权”

  四 考问土地攫取的宏大叙事

  五 结语

 4 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

  一 中国短20世纪的独特性

   (一)革命建国过程中的帝国与国家的连续性问题

   (二)革命和后革命的连续性问题

  二 革命与连续性的创制

  三 妥协与妥协后的革命意义

   (一)以北方和南方、内陆和海洋的分野形成的两种中国观

   (二)“主权在国”与“主权在民”原则下的政治整合

   (三)帝国和民族国家的相互渗透

 5 联结食物权与农民权Vía Campesina’s Campaign in the United Nations”。录音整理与翻译:杨芳。文稿整理:许惠娇。">*

  一 国际法中的“食物权”

  二 “农民之路”的产生与发展

  三 “农民之路”主张的权利

  四 结语

 6 生物技术的重塑与内源发展*

  一 农业产业生产链条中的生物技术

   (一)生物技术与三种分离

   (二)农业生物技术中的政治学——产品的政治化

  二 生物技术中的编码和围绕重新编码的斗争

   (一)从机器、桥梁和植物中学到的经验

   (二)超越对生物技术的“支持—反对”之争

   (三)挑战编码中社会关系的战略行动

   (四)改写编码的策略行动

  三 结语

 7 “家户”的概念是普世的吗?对其讨论缘何依然重要?*

  一 发展研究与发展实践中“家户”概念的悖论

  二 “家户”悖论从何而来?

   (一)作为分析单位的“家户”

   (二)作为治理术的“家户”

   (三)新家庭经济学中的“家户”

  三 女性主义对“家户”的批判

   (一)女性主义对“单一家户”的批判

   (二)女性主义对“公与私二元对立”的批判

  四 解决“家户”悖论的不同理论方式

  五 如何处理研究方法论中的“家户”?

 8 发展战略中的农业与工业*

  一 “农业主义”与“工业主义”的论争

   (一)苏联的“工业化论争”

   (二)“工业主义”发展战略

   (三)“农业主义”发展战略

  二 协同发展战略

   (一)拉美国家的发展历史

   (二)协同发展战略的五个条件

    1.国家能力的提高与阶级关系的调整

    2.农政改革

    3.农业—工业的关联

    4.农业剩余

    5.工业化

  三 世界银行:片面的农业主义

  四 结语

 9 无处不在的日常政治*

  一 关于政治的传统研究

  二 日常政治——以菲律宾吕宋岛的研究为例

   (一)生活条件的政治性

   (二)农作的政治性

  三 日常政治的形式与作用

   (一)政治的三种类型

   (二)日常政治的形式

    1.支持

    2.顺从

    3.调整

    4.抗争

   (三)日常政治推动政策转变

  四 结语

 10 后发国家面临的挑战*

  一 中国经验的意义

   (一)共识与批判

   (二)回应与新解

   (三)假设与印证

  二 中国经验:挑战与启示

   (一)农业:产权与提高生产率

   (二)制造业:面向21世纪的工业政策

   (三)自然资源:获取附加值与租金

   (四)金融业:资本控制

   (五)政治与国家:有权力的且受到制约的执政权威

  三 结语

 11 农政变迁中的社会性别*

  一 政治经济学与家庭制度的作用

   (一)市场、国家与家庭制度

   (二)商品化与非商品化领域

    1.无酬劳动的隐形与重现

    2.无酬劳动中的性别与阶级

    3.无酬劳动的普世性与公共物品属性

  二 新自由主义重组与非商品化领域

  三 生计多元化、劳动与性别

  四 结语

 12 使其生,任其死?*

  一 干预:生存还是死亡?

  二 剥夺:“剩余人口”来自何方?

  三 抗争:“剩余人口”去向何处?

  四 结语

 13 框构世界*

  一 托马斯·弗里德曼框构的世界

  二 皇家信托框构的世界

  三 隆巴迪框构的世界

  四 总结

 14 授人以鱼*

  一 发展的陈词滥调

  二 已有的分配方案

   (一)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

   (二)南半球的新型福利国家(福利计划2.0)

   (三)基本收入保障

  三 分配合法化:有权分享

   (一)分享的概念

   (二)分享概念的政治力量

  四 结论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