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2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184

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1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Urban Development of Henan (2018)

SSAPID:101-1971-6858-30
ISBN:978-7-5201-2931-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以城市群为主体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这一主题,系统梳理研究了2017年河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状况,对2018年河南进入新阶段之后的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展望;同时对全省18个省辖市2017年信用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就如何提升城市信用建设水平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河南蓝皮书
编 辑:高振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Abstract

 摘要

 Ⅰ 总报告

  B.1 以城市群为主体加快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

   一 2017年河南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做法和成效

    (一)主要做法

     1.发挥中原城市群主平台作用

     2.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

     3.强化郑州核心带动作用

     4.加快产城融合发展

     5.综合改革措施提速

     6.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二)取得成效

     1.城镇化质与量协调发展

     2.实现从乡村型社会为主体向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跨越

     3.多点支撑带动全面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

     4.县级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增强

     5.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加快

   二 2017年河南新型城镇化进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问题

     1.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落后

     2.城乡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3.城市管理水平亟待加强

     4.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较多

     5.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

    (二)原因剖析

     1.中小城市人口吸纳能力仍然不足

     2.建设资金不足成为最大瓶颈

     3.多数城市尚未形成现代化城市管理理念

     4.核心区域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5.生活方式的不完全城镇化仍然存在

   三 2018年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态势预测

    (一)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1.中部地区是全国城镇化的重点区域

     2.国家战略效应持续显现

     3.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引领作用释放增强

     4.城市发展的新旧动能转变加快

     5.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推动城镇承载能力提升

    (二)面临的挑战和不利因素

     1.资金缺口持续存在

     2.环境约束持续增强

     3.体制机制障碍存在

     4.行政区划制约存在

   四 2018年以城市群为主体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区域开发格局

    (二)深化产业分工协作

    (三)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四)实施生态共治工程

    (五)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六)全面提升开放水平

 Ⅱ 评价篇

  B.2 2017年河南省城市信用监测分析报告

   一 城市信用监测评价方法

   二 河南总体信用监测情况

   三 郑州市信用监测情况

    (一)排名情况

    (二)信用事件监测情况

    (三)信用制度覆盖面情况

    (四)信用信息共享及公开情况

    (五)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换情况

    (六)被列为失信黑名单及重点关注的市场主体情况

    (七)信用市场发育程度

    (八)失信专项治理情况

     1.政务失信

     2.涉金融领域

     3.电子商务

    (九)本年重大信用事件

     1.重要信用信息

     2.重大失信事件

    (十)不良信用信息预警

   四 地级市信用监测情况

    (一)排名情况

    (二)信用事件监测情况

    (三)信用制度完善程度

    (四)信用信息共享及公开情况

    (五)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换情况

    (六)黑名单及重点关注企业情况

    (七)信用市场发育程度

    (八)失信专项治理情况

     1.政务失信

     2.涉金融领域

     3.电子商务领域

    (九)本年重大信用事件

     1.重要信用信息

     2.重大失信事件

    (十)不良信用信息预警

   五 县级市信用监测情况

    (一)排名情况

    (二)失信专项治理情况

     1.政务失信

     2.涉金融领域

     3.电子商务

    (三)本年重大信用事件

     1.重要信用信息

   六 城市信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事件公开程度偏低,不良信用事件占比较高

    (二)信用制度不完善

    (三)信用工作绩效不高

    (四)信用应用和创新较少

   七 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高度重视

    (二)加快完善信用制度体系建设

    (三)积极开展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

    (四)持续深化信用应用和监管

    (五)不断进行信用工作创新

    (六)加强诚信文化宣传教育

 Ⅲ 协调推进篇

  B.3 加快推进城市空间优化研究

   一 河南城市空间结构的现状

    (一)组团式空间结构逐渐形成

    (二)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日趋明显

    (三)商务空间集聚与分散并存

    (四)垂直空间发展迅速

   二 河南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空间形态分散紧凑度较低

    (二)道路交通建设相对滞后

    (三)生态空间建设还不成体系

   三 河南城市空间优化的主要路径

    (一)构建多中心的空间结构

    (二)优化功能组团用地结构

    (三)建立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四)加快构建生态开敞空间

    (五)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四 河南城市空间优化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行政区划,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二)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

    (三)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口空间有序流动

    (四)传承历史文脉,塑造特色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B.4 积极引导城镇化人口有序流动研究

   一 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现状

    (一)流动人口总量增加,增速减缓

    (二)流动人口以新生代劳动力为主

    (三)流动人口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四)经济因素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五)省内人口流动活跃且各市之间差异大,影响因素复杂

    (六)省际人口流出方向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为主

   二 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流动人口信息掌握难且管理难度大

    (二)流动人口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人口流动加剧了流入地和流出地间发展不平衡

    (四)缺乏对流动人口的城市规划

    (五)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六)流动人口城市管理参与度低,归属感低

   三 引导城镇化人口有序流动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健全与流动人口工作相对应的法规制度

    (二)完善流动人口互联网信息登记制度及协调管理机制

    (三)加快推进城乡“二元制”户籍改革

    (四)以城市整体规划为导向,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五)推进以郑州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建设以及中小城镇的发展

    (六)建立社会融合机制,促进流动人口城市融合

  B.5 加快构建中原城市群利益共享机制研究

   一 发达地区城市群利益共享机制建立的经验借鉴

    (一)注重共识,有序推进

    (二)规划统筹,强化引导

    (三)基础先行,项目带动

    (四)重在协调,完善机制

   二 构建中原城市群利益共享机制的基础条件

    (一)综合交通通信网络格局初步形成,城市联系日益便捷

    (二)具备相同的发展基础,面临相近的发展任务

    (三)地缘人文条件接近,交流融合由来已久

    (四)城镇之间协作广泛持久,经济交往十分密切

   三 构建中原城市群利益共享机制的重难点分析

    (一)特殊区情问题

    (二)省级协调难度较大问题

    (三)强点不强问题

    (四)发展质量不高问题

   四 建立中原城市群利益共享机制的工作举措

    (一)构建利益共享的组织领导机制

    (二)构建规范有效的政策保障机制

    (三)构建功能互补的资源配置机制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机制

  B.6 打造跨区域快速交通通道研究

   一 跨区域快速交通通道建设成就

    1.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日益完善

    2.交通枢纽建设取得新突破

    3.跨区域交通协同管理趋向智能化

   二 跨区域快速交通通道建设存在的问题

    1.跨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仍然较低

    2.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3.交通建设和产业布局协同度较弱

    4.跨区域交通协同发展机制较为缺乏

   三 提升跨区域快速交通通道建设的着力点

    1.提升跨区域快速交通通道网络化密度

    2.提升郑州中心城区枢纽建设水平

    3.建立跨区域快速交通通道建设协同机制

    4.提升跨区域智慧交通建设水平

    5.创新跨区域交通建设融资方式

  B.7 河南自贸区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影响

   一 中原城市群及其发展

    (一)对外经济与贸易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体层次较低

    (三)劳动力素质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弱

    (四)核心城市综合实力有限,对整个区域的辐射能力不强

   二 基于路径突破视角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思考

   三 河南自贸区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影响

    (一)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机遇

     1.形成“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发展格局

     2.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3.推动区域大物流的发展

     4.加强城市群内部的联系

    (二)中原城市群发展面临的挑战

     1.高素质人才缺口将逐渐增大

     2.交通便利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 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建议

    (一)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二)创建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三)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优化人才培养

    (四)发挥中心带动作用,构建城市组团

    (五)完善道路交通建设,实现互联互通

   结论

 Ⅳ 城镇发展篇

  B.8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研究

   一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现实基础

    (一)区位和政策优势明显

    (二)综合枢纽优势突出

    (三)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四)内陆开放高地正在加快形成

    (五)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经济发展体量仍然偏小

    (二)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弱

    (三)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足

    (四)城市空间结构不尽合理

    (五)国际影响力明显不足

   三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夯实产业基础,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二)发挥区位优势,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枢

    (三)营造良好环境,加快聚合高端要素资源

    (四)坚持内外联动,提升郑州国际影响力

    (五)改善城市品质,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B.9 洛阳提升副中心城市功能研究

   一 洛阳提升副中心城市功能的基础优势

    (一)区位交通条件优越

    (二)工业基础扎实

    (三)科技实力突出

    (四)资源储备丰富

    (五)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六)国家战略支持

   二 洛阳作为副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

    (一)交通枢纽

    (二)产业创新

    (三)开放平台

    (四)综合服务

   三 洛阳提升副中心城市功能的思路与对策

    (一)与郑州错位发展、联动协同

    (二)以改革创新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三)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四)进一步优化交通设施建设与管理

    (五)增强城市品位与综合承载能力

  B.10 区域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研究

   一 河南省区域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现状分析

    1.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完善

    2.城镇化体系构建日趋合理

    3.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

    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二 河南省区域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痛点”探讨

    1.中心城市定位不清

    2.产业层次低不优化

    3.各组团间发展不均衡

    4.共享发展意识淡薄

   三 河南省区域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应处理好的四大关系

    1.处理好中心城市与组团协调发展的关系

    2.处理好城市功能完善与产业支撑的关系

    3.处理好综合开发与人文生态保护的关系

    4.处理好新区开发规划与旧城改造的关系

   四 推进河南省区域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1.优化空间布局,着力实现城市联动发展

    2.强化产业支撑,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3.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4.提升科技创新,强化全方位人才支撑

  B.11 县级城市提升综合承载能力研究

   一 提升县级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意义

    1.实现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推动城乡协调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3.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举措

   二 河南县级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现状分析

    1.经济承载能力稳步提高

    2.社会承载能力日益增强

    3.生态承载能力不断改善

   三 河南提升县级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制约因素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依然艰巨

    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较多

    3.资源环境支撑发展的形势依旧严峻

    4.体制机制的制约亟待突破

   四 河南提升县级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2.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3.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4.深入开展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5.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B.12 河南省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分析

   一 人口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指标体系构建

    (三)数据来源

   三 河南省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时空耦合

    (一)人口结构对产业结构发展影响分析

    (二)河南省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关联度时序分析

    (三)河南省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耦合度时序变化

    (四)河南省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空间耦合

     1.低水平耦合型区域

     2.拮抗耦合型区域

     3.磨合耦合型

     4.高水平协调耦合型

   结论与讨论

 Ⅴ 都市区建设篇

  B.13 构建郑州大都市区协调运行机制研究

   一 国内外完善大都市区协调机制的经验启示

    (一)国外协调大都市区运行的经验借鉴

    (二)国内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协调运行的经验借鉴

    (三)国内外完善大都市区协调机制对郑州大都市区建设的主要启示

   二 构建郑州大都市区协调运行机制的现状问题与总体构想

    (一)郑州大都市区合作发展现状与基础

    (二)郑州大都市区构建协调运行机制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实现郑州大都市区高效协调运行的总体构想

   三 完善郑州大都市区协调运行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综合协调机制

    (二)完善融合发展制度

    (三)创新融合发展机制

    (四)促进民间合作交流

  B.14 推进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研究

   一 郑汴一体化发展成就回顾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二)基础设施联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三)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更加便利

    (四)融城化发展趋势不断加速

    (五)民间交往更加密切

   二 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二)基础设施网络衔接不畅

    (三)城市能级较低

    (四)产业协同水平有待提升

    (五)环境容量十分有限

   三 推进郑汴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产业布局一体化

    (二)制度建设一体化

    (三)基础设施一体化

    (四)平台载体一体化

    (五)社会服务一体化

  B.15 郑州与许昌一体化发展研究

   一 推进郑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两市基本概况

    (二)交通运输网络条件

    (三)生态环境和承载能力

    (四)产业发展基础

    (五)创新优势潜力

   二 推进郑许一体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构建一体化交通体系

    (二)构建一体化产业体系

    (三)构建一体化生态体系

    (四)构建一体化城镇体系

    (五)构建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

   三 加快推进郑许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组织保障

    (二)强化统筹协调

    (三)强化资金支持

    (四)强化人才引进

    (五)强化招商引资

  B.16 推进郑州与新乡融合发展研究

   一 新乡推进郑新融合发展的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凝聚融合发展共识

    2.规划引领,指导融合发展全局

    3.立足实际,探索郑新融合途径

    4.突出重点,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5.强化战略支点,发挥重点地区的桥头堡作用

   二 新乡推进郑新融合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面临的机遇

    2.面临的挑战

   三 新乡加快推进郑新融合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2.加快交通及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3.推动郑新产业协同互补发展

    4.增强新乡对郑州的互补功能

    5.推动重要节点实现率先突破

  B.17 推进郑州与焦作融合发展研究

   一 郑焦融合发展的宏观背景

    (一)国家战略规划平台叠加效应扩散放大

    (二)中原城市群整体进入融合发展新阶段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入深化阶段

    (四)快速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

   二 推进郑焦融合发展的现状

    (一)郑焦融合发展的现状

    (二)郑焦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 加快推动郑焦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基础设施一体化

    (二)文化旅游一体化

    (三)生态环保一体化

    (四)公共服务一体化

    (五)平台建设一体化

    (六)制度体系一体化

 Ⅵ 百城建设提质篇

  B.18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研究

   一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二)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复合发展

    (三)协同推进经济、生态和人居功能兼具完善

   二 河南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一)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二)着力培育高成长服务业

    (三)统筹协调城市新区融合发展

    (四)大力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

   三 河南产城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产业集聚人口的能力与人口转移需求不相适应

    (二)要素资源保障能力与城市扩容需要不相适应

    (三)产业带动能力与城市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四)公共服务能力与城镇功能不相适应

   四 推动河南产城融合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为产城融合提供拉力

    (二)创新体制机制,为产城融合提供活力

    (三)坚持集约集聚发展,为产城融合提供承载力

    (四)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产城融合提供合力

    (五)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产城融合提供支撑力

  B.19 加强城市设计研究

   一 城市设计的基本内涵

   二 城市设计的具体内容

    (一)宏观层级的城市设计

    (二)中观层级的城市设计

    (三)微观层级的城市设计

   三 城市设计在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效保障城市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合理的指导

    (三)避免盲目的土地开发与建筑设计

   四 切实落实城市设计的对策建议

    (一)准确把握城市现实定位

    (二)积极引入多方参与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

  B.20 推进“城市双修”研究

   一 “城市双修”的内涵

   二 河南“城市双修”工作进展情况

   三 河南推进“城市双修”的工作重点

    (一)城市生态修复的重点

     1.加强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

     2.开展水体治理和修复

     3.修复利用废弃地

     4.大力推进城市生态绿地建设

    (二)城市修补重点

     1.完善基础设施

     2.改善出行条件

     3.增加公共空间

     4.改造老旧小区

     5.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四 河南推进“城市双修”建议

    1.做好统筹谋划

    2.注重问题梳理

    3.完善配套政策

    4.倡导公众参与

  B.21 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研究

   一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二 河南城市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城市人口结构越来越复杂,人口管理难度不断加大

    2.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利益诉求复杂多变

    3.城市规划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足

    4.现代文明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市民文明修养有待提高

   三 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1.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3.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

    4.增强城市工作领导能力

    5.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

    6.提升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

  B.22 创新融资方式研究

   一 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在投融资方面的发展现状

    (一)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在投融资方面的主要做法

     1.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探索起步

     2.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全面提速

    (二)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在投融资方面取得的成效

   二 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在投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二)区域金融合作有待加强

    (三)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四)高端金融人才较为缺乏

   三 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创新融资方式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融资机制,拓宽政府融资渠道

    (二)强化金融监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三)规范债务管理,提高政府偿债能力

    (四)增强开放意识,加强区域金融合作

    (五)推进制度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六)完善激励机制,吸引高端金融人才

 河南蓝皮书系列编委会

 主编简介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本书围绕“以城市群为主体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这一主题,系统梳理研究了2017年河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状况,对2018年河南进入新阶段之后的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展望;同时对全省18个省辖市2017年信用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就如何提升城市信用建设水平提出了相关建议。

张茉楠:《积极打造中国高质量城镇化战略——全球主要国家城镇化轨迹的启示与对策》,《全球化》2014年第3期。

董晓峰、杨春志、刘星光:《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探讨》,《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第1期。

河南日报社、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课题组:《百城提质:为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探径寻路》,《河南日报》(理论版)2017年8月23日。

谭勇:《完善城市群城镇发展体系》,《河南日报》2017年1月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2月6日。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2016年6月28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2010年11月1日。

谢伏瞻:《深入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而努力奋斗》,《河南日报》2016年11月7日。

张占仓:《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意义与推进对策》,《中州学刊》2017年第4期。

辜胜阻、曹冬梅、韩龙艳:《“十三五”中国城镇化六大转型与健康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4期。

贾康、刘军民:《建立符合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双轨统筹”住房制度模式》,《财贸经济》2013年第11期。

高歌、王朝阳、陈红娜:《城镇化转型下金融资源配置研究》,《吉林金融研究》2016年第6期。

彭明唱、董金玲:《经济新常态下城镇化转型发展与创新研究》,《理论导刊》2017年第8期。

邹一南:《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再认识与城镇化转型——基于新增城镇人口的来源结构角度》,《东岳论丛》2016年第11期。

赵永平:《中国城镇化演进轨迹、现实困境与转型方向》,《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第5期。

盛广耀:《中国城镇化的态势与转型发展》,《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年第4期。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2017年1~11期城市信用监测月报》。

关建中:《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蓝图》,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

吴维海、张晓丽:《大国信用——全球视野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中国计划出版社,2017。

刘肖原:《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张明斗、王雅莉:《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与结构体系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8年第2期。

钱才云、周扬:《城市空间存量优化发展研究评述》,《华中建筑》2018年第3期。

赵弘、何芬:《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北京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研究》,《经济与管理》2017年第1期。

徐毅松、廖志强、张尚武等:《上海市城市空间格局优化的战略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17年第2期。

陈为忠、王英利:《江海联动战略与南通城市空间优化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第2期。

王新涛:《快速交通发展中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与调整》,《中州学刊》2010年第2期。

付磊:《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中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与趋势》,《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第7期。

钟海燕等:《新区域主义与和谐城市空间构建》,《城市规划》2006年第6期。

冯健:《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科学出版社,2004。

石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1期。

谈明洪、李秀彬、吕昌河:《我国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经济地理》2003年第5期。

纪明、曾伟平:《中国人口流动的区域特征及对城镇化的影响》,《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6期。

张晓山:《新型城镇化与人口有序流动》,《中国乡村发现》2015年第5期。

蔡雪芳:《以共同准则规范行动有序推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崛起》,《决策咨询》2008年第4期。

陈玺:《河南省城市集群化发展机理及实证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崔俊富、孙凯涛、高昊、张一弓:《中原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利益冲突实证研究》,《兰州学刊》2010年第8期。

任俊英:《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思考》,《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帅晓玲:《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竞争力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王永苏:《河南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河南科学》2017年第1期。

王新涛:《基于城市群发展阶段的中原城市群发展策略研究》,《改革与开放》2016年第22期。

王雅琦、祖会英、苗建军:《基于面板数据的长三角城市群利益影响因素研究》,《经济师》2011年第9期。

吴海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国战略意义分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郁鹏:《京津冀城市群利益协调与互动合作机制研究》,《经济论坛》2017年第6期。

曾浩:《城市群内城际关系及其对城市发展影响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

周斌:《城市群内部经济服务化空间互动关系分析——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城市问题》2017年第2期。

祖会英、苗建军:《长三角深度一体化下城市群利益均衡研究——基于21城市的面板数据》,《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3期。

刘琪:《加快中原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发展》,《河南日报》2017年5月19日。

徐刚领等:《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郑州有条件有基础有优势》,《郑州日报》2017年3月4日。

栾姗:《全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河南日报》2017年1月5日。

任海林等:《城市群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公路与汽运》2012年第2期。

杨先花:《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战略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第32期。

赵亮:《我国自贸区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驱动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6年第12期。

陈爱贞、刘志彪:《自贸区:中国开放型经济“第二季”》,《学术月刊》2014年第1期。

王发曾、张改素、丁志伟等:《中原经济区城市体系空间组织》,《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第2期。

孟德友、李小建、樊新生:《高速公路引导下中原经济区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第2期。

潘少奇、李亚婷、高建华:《中原经济区经济联系网络空间格局》,《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第1期。

Martin R.:《Roepke Lecture in Economic Geography-rethinking regional path dependence:beyond lock-in to evolution 》,《Economic Geography》 2010,86:1-27.

Shengjun Zhu,Canfei He,Yi Zhou:《How to jump further and catch up? Path-breaking in an uneven industry space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7:1-25.

叶文娅、廖永泉、陈月等:《自贸区建设下中国产业升级的机遇、风险与对策》,《金融经济》2016年第6期。

丁俊发:《上海自贸区给物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流通经济》2014年第11期。

项后军、何康、于洋:《自贸区设立、贸易发展与资本流动——基于上海自贸区的研究》,《金融研究》2016年第10期。

王海梅:《上海自贸区对周边城市的影响及对策》,《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黄南:《上海自贸区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国发展》2015年第4期。

翟永平:《对接自贸区构建区域物流大通道》,《中国物流与采购》2015年第8期。

朗宇、黎鹏:《论港口与腹地经济一体化的几个理论问题》,《经济地理》2005年第6期。

王艳艳:《面向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21期。

马秀贞:《产业集群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系解析和政策建议》,《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第12期。

袁培红、樊浩峰:《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宏观经济管理》2005年第4期。

彭丽敏:《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思考——以城市功能和国家战略的动态耦合为线索》,《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1期。

覃岩峰:《郑州——东风万里卷潮来》,《郑州日报》2017年1月25日。

栾姗:《国家使命的郑州定位》,《河南日报》2017年1月25日。

张占仓:《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意义与推进对策》,《中州学刊》2017年第4期。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三大历史使命》,《河南日报》2017年6月21日。

王新涛:《基于国家中心城市识别标准的郑州发展能力提升研究》,《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第4期。

韩江波、万丽、娄诗瑶:《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研究:郑州案例——基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视角》,《创新科技》2017年第9期。

易雪琴:《国际经验与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刘战国:《构建郑州国家级中心城市问题探讨》,《河南科学》2014年第6期。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与战略举措》,《河南日报》2017年9月20日,第13版。

赵站伟:《提升洛阳副中心地位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河南日报》2017年8月2日,第8版。

秦尊文:《关于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理论思考》,《湖北日报》(理论版)2011年10月16日。

刘道兴、吴海峰:《转型与升级——郑洛工业走廊发展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张占仓、王建国:《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河南省建设中原城市群实施方案》。

《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2017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指导意见》(豫发〔2011〕11号)。

王东东:《促进中原城市群融合发展的对策》,《经济纵横》2013年第4期。

贾岚、孟维娜:《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五点措施》,《广西日报》2015年3月17日。

叶裕民:《叶裕民解读“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前线》2007年第4期。

李学峰:《中小城市综合承载力如何提升》,《人民论坛》2015年第35期。

贾美芹:《河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6期。

史宝娟、郑祖婷:《河北省11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比较分析》,《科技和产业》2013年第2期。

张占仓、王建国:《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河南日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课题组:《百城提质:为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探径寻路》,《河南日报》2017年8月3日。

张四梅:《关于湖南省县城和县级市发展的几点探讨》,《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孔凡文、刘亚臣、常春光:《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及测算思路》,《城市问题》2012年第1期。

汪伟、刘玉飞、彭冬冬:《人口老龄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1期。

SingelnannJ:《The Spect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in Seventy Industriliaed Countr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8,5。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中国科学出版社,1998。

苏雪串:《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曾芬钰:《论城市化对第三产业优化、提升的促进作用》,《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林擎国、王伟:《人口老龄化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影响》,《学术研究》2001年第2期。

李仲生:《人口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朱玉芬:《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文化素质的关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张拴虎、付华英:《人口文化素质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分析》,《广东经济》2002第12期。

俞国琴:《我国地区产业转移的系统优化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5。

范洪敏、穆怀中:《中国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分析》,《经济地理》2015年第12期。

方大春、张凡:《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16年第9期。

李硕雅:《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看我国人口问题》,《经济论坛》2012年第1期。

童媛媛:《人口老龄化对河南省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13。

王志宝、孙铁山、李国平:《近20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及其演化》,《人口研究》2013年第1期。

张旺、周跃云、胡光伟:《超大城市“新三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以中国十大城市为例》,《地理科学》2013年第5期。

王琦、汤放华:《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经济地理》2015年第12期。

杨敏杰、翟丽丽、王威:《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耦合度的评价》,《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24期。

马丽、金凤君、刘毅:《中国经济与环境污染耦合度格局及工业结构解析》,《地理学报》2012年第10期。

任梅、程钰、任建兰:《山东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非协调耦合关系判别及空间类型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16年第5期。

周蕾、杨山、陈升:《无锡市城乡系统耦合测度与耦合度变化规律研究》,《人文地理》2011年第6期。

严昕、郑建明:《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耦合度分析》,《图书馆论坛》2017年第5期。

郑琦:《旅游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吉林省为例》,《经营管理者》2017年第24期。

魏红江:《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研究——基于与经济发展、信息产业的关联耦合分析》,《调研世界》2017年第6期。

于婷婷、宋玉祥等:《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研究》,《地理科学》2018年第1期。

吴连霞、赵媛、马定国、管卫华:《江西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研究》,《地理科学》2015年第6期。

黄勇:《美国大都市区的协调与管理》,《城市规划》2003年第3期。

洪世键:《大都市区治理:理论演进与运作模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刘君德、马祖琦、熊竞:《中央直辖市政区空间组织与制度模式探析》,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尹来盛、冯邦彦:《中美大都市区治理的比较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第1期。

张小玲:《特别合作区为深圳第十一区成实锤》,《南方都市报》2018年4月24日,第4版。

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简介》,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网站,http://xzb.sh.gov.cn/node2/node4/n1021/n1024/n1123/u1ai105800.html。

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网:《(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历史沿革》,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网站,http://www.zsj.gov.cn/zong/content.jsp?id=1819。

王端鹏:《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在济南召开》,《济南日报》2013年12月8日,第1版。

王旭升:《中部崛起背景下的郑汴一体化发展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第12期。

任星、徐家伟、乔家君:《中原经济区背景下郑汴产业的分工与对接》,《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开封市政府:《郑汴一体化10年特刊:十年同心 凝心聚力谋发展》,http://www.kaifeng.gov.cn/。

童浩麟:《切实推进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河南日报》2016年12月20日。

龚迎春、顾羊羊、胡涛、蔡圣准、罗静:《地域功能视阈下的河南城市组团发展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年第12期。

张新、李启财:《郑新融合“三区一带”建设思路研究》,《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年第10期。

李世杰、杨文新、王鑫:《河南省近域城市发展整合研究》,《创新科技》2016年第10期。

张新、李启财:《郑新融合空间布局规划探析》,《城市地理》2017年第14期。

张鸿雁、何淼:《地域生产力交汇点的空间再生产理论与实践创新——“宁镇扬同城化”的发展模式重构》,《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

李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金安:《同城背景下城际交通特征演变趋势及发展对策》,《铁道运输与经济》2017年第4期。

刘正坤、姜山、李洪波:《大都市圈旅游同城化发展研究——以福建省厦漳泉为例》,《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马桂婵:《“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厦漳泉旅游同城化发展》,《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孙瑞海、周亮:《大都市融城背景下的卫星城镇发展模式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26期。

王世炎、孙斌育、刘晓峰等:《加快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建议》,《中国国情国力》2017年第9期。

王维:《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研究——基于泛ERE与PRED系统》,《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年第6期。

李玲:《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路径探析》,《城乡建设》2016年第8期。

张衔春、许顺才、陈浩等:《中国城市群制度一体化评估框架构建——基于多层级治理理论》,《城市规划》2017年第7期。

彭俊杰:《以产业集聚推进河南城镇化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6期。

王建国:《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林善浪、姜冲:《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中国国情国力》2014年第11期。

徐磊:《我国产业集聚区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第28期。

王家斌、李茜:《新型城镇化视阈下产城融合发展战略探究》,《江南论坛》2016年第8期。

王沛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的困境与突破路径—以河南省为例》,《学习论坛》2014年第6期。

喻新安:《坚持“三化”协调发展不动摇——学习国务院〈指导意见〉的体会》,《学习论坛》2011年第11期。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意见》,《河南日报》2016年12月29日。

汪来喜:《郑州都市区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的必要性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第1期。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珠江三角洲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的通知》,2010年7月30日。

高亚宾、袁永波:《河南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发展阶段研判》,《商业经济》2017年第11期。

窦川茸:《不同层级城市设计的应用探索》,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赵星烁、高中卫、杨滔、石春晖:《城市设计与现有规划管理体系衔接研究》,《城乡规划研究》2017年第7期。

廖翔慧:《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偏好理解行为选择》,《建筑与规划设计》2018年第1期(下)。

胡禾:《浅谈城市规划中城市设计的重要性》,《智能城市》2017年第1期。

沈葆菊:《城市经营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王刚、隋杰礼、王骏、于英:《面向城市存量的城市设计的特征、内容与问题探析》,《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第11期。

徐飞鹏、王皓:《提升发展境界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城市发展》,《北京日报》2016年5月26日。

张舰、李昕阳:《“城市双修”的思考》,《城乡建设》2016年第12期。

王琳:《“城市双修”对城市发展建设的作用分析》,《规划与设计》2017年第10期。

汪科等:《城市双修与城市转型发展——我国城市双修的意义、作用和实践路径分析》,《建设科技》2017年第21期。

沈荣:《“城市双修”理念下提升宁波城市建设品质的实施路径探析》,《三江论坛》2018年第1期。

朱晓芳:《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1期。

褚大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需做好顶层设计》,《城乡建设》2017年第7期。

赵功:《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新提升》,《城市管理与科技》2017年第10期。

赵鹏飞:《信息时代下大数据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创新》,《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年第11期。

秦德君:《中国城市迈向精细化管理时代》,《领导科学》2008年第4期。

谭勇:《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库建立》,《河南日报》2017年4月16日。

谭勇:《河南省启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河南日报》2016年8月29日。

谭勇:《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加速推进》,《河南日报》,2016年12月14日。

谭勇:《全省建筑业总产值首破万亿》,《河南日报》2018年2月7日。

逯彦萃、谭勇:《钱从哪里来——关于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意见解读之四》,《河南日报》2017年1月10日。

李琳璐:《国外互联网金融监管对我国的启示》,《财会通讯》2017年第36期。

简 介:本书围绕“构建城镇化发展新格局”这一主题,立足河南发展实际,从强化城市功能、加强区域联动、推进县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质量生活空间等方面,系统、全面地研究和探讨了构建城镇化发展新格局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以推动和支撑河南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简 介:本书以“推进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我国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要求,系统梳理了产业新城的概念演进与实践历程,深入分析了现阶段产业新城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面临的发展环境,对未来一个时期产业新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书中分为总报告、建设篇、运营篇、 辐射带动篇、案例篇、借鉴篇等部分,主要围绕产业新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关键...

作者: 刘珂 易雪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