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468

“谋地型乡村精英”的生成图书

Rural Land in Great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SSAPID:101-1953-0151-33
ISBN:978-7-5097-2416-3
DOI:
ISSN:

[内容简介] 地权问题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问题,也是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该书作者深入探讨了中国农地产权的本质、特征以及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者借鉴了“关系产权”的视角,透视了地权中的社会关系,提出了“关系地权”、“谋地型乡村精英”等概念,以此作为分析当代中国农村农地产权变革的革新框架。作者指出,正在生成的“谋地型乡村精英”群体作为新时期乡村社会结构的实体要素之一,对当代中国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体、以“均等原则”为特征的地权分配方式起着严重的扭曲和变形作用。作为“另一只看不见的手”,乡村中的社会力量在现实的地权配置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就农地产权的制度设计而言,政府要善于培育积极的社会力量,抑制其消极性,逐步实行“削弱行政村农地权力”的政策。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田野中国
作 者: 臧得顺
编 辑:王玮;王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文前辅文

 写作后记

 插页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三 研究视角、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1.“底层研究”的视角:“从下往上看”

    2.资料收集方法:实地调查

    3.理论检验取向的扩展个案法

    4.操作方法一:深度访谈

    5.操作方法二:文献阅读

   (二)资料来源

    1.访谈记录

    2.调查数据

    3.民间文本

    4.方志档案

  四 调查的村庄

   (一)山东三村:臧村、金村、朴村

    1.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2.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

    3.行政区划与土地改革

    4.磁窑镇三村位置略图与情况简介

     (1)境域建制

     (2)综合经济

     (3)社会事业

   (二)湖北一村:桥村

   (三)调查村庄的类型分析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本研究的概念、命题、分析框架

  一 产权制度研究的经济学定势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二)简短的评论

  二 产权制度研究的法学期望

   (一)以农地权利为核心的法学研究

    1.普罗斯特曼:农地私有化

    2.杨一介:农地权利体系建构

    3.王小映:农地使用权的物权化方向

   (二)简短的评论

  三 产权制度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一)理论溯源:波兰尼的“嵌入”概念与格兰诺维特的“嵌入理论”

    1.波兰尼:“脱嵌”是一种不可能

     (1)“嵌入”概念

     (2)“脱嵌”为何不可能?

    2.格兰诺维特:“社会网”与“嵌入理论”

     (1)《求职》的社会网:对“劳动力市场经济学”的经验反证

     (2)“嵌入理论”:“经济人”假设是一种“社会化不足”的观念

    3.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日程

   (二)国内学者对产权问题的研究:产权的社会视角*

    1.理论建构

    2.产权的社会建构过程研究

  四 本研究的学术起点与分析框架

   (一)学术起点与主体理论框架

    1.以“关系产权”为学术起点

    2.“国家—社会—市场”三元理论框架

   (二)相关理论资源

    1.雷德菲尔德与吉尔兹:“小传统”和“地方性知识”

    2.斯科特:“道义经济人”的“弱武器”与“隐藏的文本”

    3.奥斯特罗姆:资源配置的第三条道路

    4.“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

   (三)本研究的概念、理论命题与分析框架

    1.基本概念

    2.核心概念:“关系地权”

    3.理论命题

    4.分析框架

 第二章 晚清以降的农地思想演变与制度变迁

  一 农地思想演变的脉络

   (一)晚清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1.孙中山: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

    2.毛泽东:土地革命论

    3.蒋介石:土地很重要但不必改变当前土地占有关系

    4.陈翰笙:土地的集中与农民对土地占有的渴求

    5.薛暮桥:从生产关系角度、与民族问题结合分析土地问题

    6.费孝通:社会结构中绅士阶层对土地问题的影响

    7.卜凯:中国农业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8.梁漱溟:中国土地的三个问题及对策

    9.万国鼎:考察古田制度,解决现实问题

    10.萧铮:不必废除土地的地主所有权制

   (二)1949~1977年

    1.毛泽东:“跑步”进行农地公有制改造

    2.刘少奇:反对过于快速废除农地私有制

    3.邓小平:支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三)1978年至今

    1.对现行农地制度合理性及缺陷的建设性研究

    2.提倡进行农地产权国有永佃制改革的观点

    3.明确提倡农地产权私有化的观点

  二 中国农地法规政策与制度框架的变迁

   (一)1949年以前的土地法律

    1.1923年《井冈山土地法》

    2.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3.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二)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三)集体化之路:制度框架

    1.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章程》

    2.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章程》

    3.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案》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人民公社解体

   (五)改革以来农地政策文件

   (六)中国目前的农地法律框架

    1.所有权:农地集体所有

    2.使用权:耕地的个人使用权

    3.农民土地权利的性质和范围

    4.宅基地的个人使用权

    5.农村土地的征收与征用

 第三章 臧村农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一 臧村农地:出了啥问题?

  二 案例:什么样的问题?

   (一)耕地纠纷与耕地流转案例

    1.[Z01]臧林丘强占金寡妇一垄地:强力原则的传导

    2.[Z02]潘老师给王寡妇的“额外租金”:“外来人”积蓄社会资本

    3.[Z03]臧玉旺耕地继承事件:熟人关系和亲缘关系,谁是强关系?

    4.[Z04]臧村集市被王家庄抢走:较量的是村还是人?

   (二)宅基地买卖案例

    1.[Z05]宁方明购买四家宅基地:“我为村支书闯开街道”

    2.[Z06]臧德耀盖起了二层楼:“俺家没天井”

    3.[Z07]臧秀勤老人的烦恼:“天井里的电线杆和石碾”

  三 案例分析:农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一)臧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水平流转和垂直继承

    1.流转的性质:承包使用权的流转

    2.耕地流转中的“关系地权”

    [Z08]臧德雨雇人暴打宁方文

   (二)臧村宅基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1.流转的肇始者:村支书开的头儿

    [Z09]臧玉仁卖宅基地给臧良红

    2.宅基地流转市场的边界:村落共同体与成员权

    3.宅基地流转的社会机制

    4.宅基地流转的社会后果

 第四章 金氏家族与金村合作公司的筹划

  一 新时期乡村精英的分化:外出派与留守派

   (一)金村“留守派”对“外出派”的榨取:“罚款事件”

    [J01]金云峰的处世哲学对“外出派”的影响

   (二)金村“外出派”对“留守派”的反击:“倒宁事件”

    [J02]金氏家族“倒宁扶王”

  二 “谋地型乡村精英”的宏伟计划:从土地上找路子

   (一)原因:为什么总拿土地说事儿?

    1.“种地亏本论”

    2.“取消农业税”封闭了谋地型乡村精英的谋利路径

    3.“留守派”致富信息的获得渠道

   (二)过程:乡村精英援用社会关系网络

    1.[J03]王旭龙对合作公司的期望和信心

    2.项目洽谈过程的特征分析:社会关系网的作用

  三 案例分析:金村合作公司项目为什么会失败?

   (一)项目规模过于宏大使当地政府不敢相信,难以获得政府大力支持

   (二)项目规划对金村村民的社会保障考虑不够充分,难以赢得村民响应

   (三)项目进行中没有充分听取村民心声,难以获得村民真心拥护

   (四)市场化试验与当地社会关系网络的转型缺乏契合,难以形成合力

 第五章 朴村征地:村民唯有“弱武器”

  一 朴村三次大型征地:承包地的“大调整”

   (一)国家征收:104国道与京福高速公路

   (二)镇长心血来潮:“筑巢引凤”修建磁窑大市场

   (三)地方政府租赁:从县级工业园到省级经济开发区

  二 朴村“谋地型乡村精英”的谋利手段

   (一)村民眼中的村干部

    1.频繁调整土地,截留征地补偿,出售宅基地

    2.京福高速绿化带承包给农户,实行“双向收费”

    3.多施工程,巧立账目

    4.虚报种粮面积,多赚粮食直补

   (二)村干部的“辩解”

    [P05]梁会计的“真心话”

  三 案例:朴村失地农民的生活百态

   1.[P01]贾德水,摩的司机的牢骚

   2.[P02]刘长山,太阳能热水器代理

   3.[P03]刘自木,“无地白领”的幸福生活

   4.[P04]胡永福,“盼望征地到我家”

  四 简短分析:用“弱武器”进行“日常形式的反抗”

   (一)发牢骚、私下谩骂、耍酒疯

   (二)耕地里栽树,为多得征地补偿

   (三)集体行动如何可能?

 第六章 桥村征地:村民运用“强武器”

  一 桥村征地情况

   (一)宜万铁路项目

   (二)城东生态新区项目

  二 政府政策与村干部的角色功能

   (一)区政府政策文件

    1.关于征地补偿标准

    2.关于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补助标准

   (二)乡政府文件通知

   (三)村委会贯彻执行能力和村干部的调解功能

    [Q01]桥村村干部的两难角色

  三 失地农民的维权行动

   (一)单独上访

    [Q02]严学兵的上访之路

    1.上访缘由

    2.区、乡、村的三级调解

    3.法院终审裁定

    4.严学兵的上访书

   (二)“聚众闹事”

   (三)集体上访

    [Q03]去区政府集体上访

     (1)时间及上访部门

     (2)上访原因

     (3)上访接待及问题解决

     (4)有无组织者

  四 案例分析:“谋地型乡村精英”谋利程度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一 研究结论:“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

   (一)小农的理性:“钟摆式理性区间”

   (二)乡村精英的谋地化

    1.“谋地型乡村精英”概念的两条理论线索

    2.谋利手段

    3.制度原因

   (三)地方政府公司化?

   (四)隐形在场的国家:分权的功能与底限

    1.政府与市场:建设“强化市场型政府”

    2.国家与社会:建立“培育社会型政府”

  二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一)创新之处

    1.鲜活的实地调查资料

    2.运用了新视角

    3.理论创新

   (二)研究不足

    1.对纷繁复杂的调查材料的理论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有待获得合适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的验证支持

  三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建议

   (一)削弱行政村农地权力

    1.农地所有权收归国有

    2.农地所有权下放至村民小组或自然村

    3.中国现有国情下农地私有化的风险与弊端

   (二)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1.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2.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3.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表图目录

 附录

 序

 出版后记

地权问题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问题,也是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该书作者深入探讨了中国农地产权的本质、特征以及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者借鉴了“关系产权”的视角,透视了地权中的社会关系,提出了“关系地权”、“谋地型乡村精英”等概念,以此作为分析当代中国农村农地产权变革的革新框架。

〔澳〕德沃斯(De Vaus,D.),2008,《社会研究中的研究设计》,郝大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德〕马克思(Marx,K.),1975,《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德〕马克思(Marx,K.)、恩格斯(Engels,F.),199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俄〕恰亚诺夫(Chayanov,A.V.),1996,《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法〕布洛赫(Bloch,M.),1991,《法国农村史》,余中先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法〕孟德拉斯(Mendras,H.),2005/1984,《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法〕涂尔干(Durkheim,E.),2000/1902,《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法〕托克维尔(Tocqueville,C.A.),2003/1951,《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荷兰〕何·皮特(Ho,P.),2008,《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制度变迁、产权和社会冲突》,林韵然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美〕埃里克森(Erickson,L.),2008,《关于中国农村土地私有化的辩论》,《国外理论动态》第8期。

〔美〕艾恺(Alitto,G.S.),1996,《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王中昱、冀建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奥尔森(Olson,M.),1995/1980,《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奥尔森(Olson,M.),2005/2000,《权力与繁荣》,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奥尔森(Olson,M.),2007/1982,《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涨和社会僵化》,李增刚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奥斯特罗姆(Ostrom,E.),2000/1990,《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美〕巴比(Babbie,E.),2005,《社会研究方法》,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美〕戴慕珍(Oi,Jean C.),1997,《中国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制度基础》,载甘阳、崔之元编《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美〕道宾(Dobbin,F.),2008,《经济社会学》,冯秋石、王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杜赞奇(Duara,P.),1994/1988,《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凡勃伦(Veblen,T.),1964,《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美〕格尔茨(Geertz,C.),1999a,《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美〕格尔兹(Geertz,C.),1999b,《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赵丙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华尔德(Walder,A.G.),1996/1986,《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美〕黄宗智(Philip,C.H.),1986,《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

〔美〕黄宗智(Philip,C.H.),1992,《中国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美〕黄宗智(Philip,C.H.),2000/1990,《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

〔美〕黄宗智(Philip,C.H.),2003,《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载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美〕吉尔兹(Geertz,C.),2000,《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美〕纪廉(Guillen,F.M.)、科林斯(Collins,R.)等,2006,《新经济社会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姚伟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美〕科斯(Coase,R.)、阿尔钦(Alchain,A.)、诺斯(Noth,D.)等,1994/1990,《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胡庄君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美〕马若孟(Myers,Ramon H.),1999/1970,《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纽曼(Neuman,W.L.),2007/2003,《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郝大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诺思(North,D.C.),1992,《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美〕诺思(North,D.C.),2008,《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韦森审校,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帕金斯(Perkins,D.),1984/1969,《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普鲁斯特曼(Prosterman,R.)等,1998,《法制化是中国农村土地权利保障的根本出路:对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调查及建议》,北京: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

〔美〕普罗斯特曼(Prosterman,R.)、李平、朱可亮,2009,《中国农地法规政策体系研究》,载韩俊主编,2009,《中国农村土地问题调查》,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美〕普罗斯特曼(Prosterman,R.)等,1996,《中国农业的规模经营:政策适当吗?》,《中国农村观察》第6期。

〔美〕舒尔茨(Schultz,T.W.),1999,《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美〕斯科特(Scott,J.C.),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美〕斯科特(Scott,J.C.),2004,《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美〕斯科特(Scott,J.C.),2007,《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美〕斯梅尔瑟(Smelser,N.J.)、〔瑞典〕斯威德伯格(Swedberg,R.)主编,2009,《经济社会学手册》(第二版),罗教讲、张永宏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南〕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1999,《产权经济学:一种关于比较体制的理论》,蒋琳琦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瑞典〕斯威德伯格(Swedberg,R.),2003,《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范围的重新界定:与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对话》,安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瑞典〕斯威德伯格(Swedberg,R.),2005,《经济社会学原理》,周长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匈〕科尔内(Kornal,J.),1986/1980,《短缺经济学》(上、下),张晓光、李振宁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英〕波兰尼(Polanyi,K.),2007,《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英〕弗里德曼(Freedman,M.),2000/1958,《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英〕马凌诺斯基(Malinowski,B.),2002/1922,《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译,高丙中校,北京:华夏出版社。

边燕杰,1998,《找回强关系》,《国外社会学》第2期。

薄一波,1991,《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薄一波,1993,《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蔡昉、王德文、都阳,2008,《中国农村变革与变迁:30年历程和经验分析》,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蔡昉、王德文等,2006,《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曹锦清,2000,《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曹锦清,2006,《我很反感有人要把土地私有化》,《上海国资》第5期。

曹锦清,2009,《土地家庭承包制与土地私有化》,《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1期。

曹正汉,2005,《伶仃洋畔的村庄公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曹正汉,2008,《产权的社会建构逻辑——从博弈论的观点评中国社会学家的产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1期。

陈海秋,2002,《台湾50余年来土地政策三次重大变革刍议》,《台湾研究》第3期。

陈翰笙,1984,《解放前的地主与农民——华南农村危机研究》,冯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翰笙,1999,《陈翰笙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1985,《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一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1987,《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二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1989,《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三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陈吉元,1993,《中国农村社会变迁(1949~1989)》,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陈佩华、赵文词、安戈,1996,《当代中国农村历沧桑》,孙万国、杨敏如、韩建中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陈天宝,2005,《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陈锡文,1995,《中国农村改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陈锡文,2003,《中国县乡财政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陈锡文,2008,《陈锡文改革论集》,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陈锡文、赵阳、罗丹,2008,《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北京:人民出版社。

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程汉臣,1994,《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程浩,2009,《小产权房发展现状及其成因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第2期。

迟福林,1999,《中国农民的期盼——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北京:外文出版社。

迟福林,2000,《走入21世纪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迟福林,2002,《把土地使用权真正交给农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崔之元,1999,《“看不见的手范式”的悖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党国英,2005a,《土地制度对农民的剥夺》,《中国改革》第7期。

党国英,2005b,《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亚洲管治研究中心,《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5年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登姆塞茨,1994,《关于产权的理论》,载科斯、阿尔钦、诺斯等,1991,《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邓春玲,2005,《经济学中的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199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邓正来、亚历山大编,1999,《国家与市民社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丁关良,2002,《论农用物权制度的选择——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名称的存废》,《中国农村经济》第2期。

丁昭,2003,《明清宁阳县志汇释》,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董国礼,2000,《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1949~1998》,《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秋季号,总第31期。

董国礼、李里、任纪萍,2009,《产权代理分析下的土地流转模式及经济绩效》,《社会学研究》第1期。

杜润生,2003,《中国农村制度变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杜润生,2004,《为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读书》第4期。

杜润生,2005,《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北京:人民出版社。

杜润生,2008,《杜润生改革论集》,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菲吕博滕、配杰威齐,1994,《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载科斯、阿尔钦、诺斯等,1991,《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费孝通,1998/1947,《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1999,《费孝通文集》(第二卷、第四卷、第五卷、第九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费孝通,2001/1939,《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

费孝通,2006,《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费孝通、张之毅,2006,《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甘阳、崔之元编,1997,《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高圣平、刘守英,2007a,《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现实与法律困境》,《管理世界》第3期。

高圣平、刘守英,2007b,《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制度研究》,《中国土地科学》第2期。

龚启圣、刘守英,1998a,《农民对土地产权的意愿及其对新政策的反应》,《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

龚启圣、刘守英,1998b,《农户的制度偏好》,北京:中国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国际研讨会。

龚启圣、周飞舟,1999,《当前中国农村土地调整制度个案的分析》,《二十一世纪》1999年10月号。

郭金华、林海、孙立平,2001,《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皇权》,载李培林、孙立平、王铭铭等,2001,《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郭于华,2002a,《“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读书》第5期。

郭于华,2002b,《“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读书》第7期。

郭于华,2007,《再读斯科特:关于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中国图书评论》第8期。

郭于华、史云桐,2008,《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布洛维“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开放时代》第3期。

韩俊,2005,《中国农村政策调查报告Ⅰ》,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韩俊,2008a,《中国经济改革30年:1978~2008》(农村经济卷),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韩俊,2008b,《中国农村政策调查报告Ⅱ》,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韩俊,2008c,《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韩俊,2009a,《调查中国农村》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韩俊,2009b,《破解三农难题》,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韩俊,2009c,《中国农村土地问题调查》,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何高潮,1997,《地主·农民·共产党:社会博弈论分析》,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何清涟,1998,《现代化的陷阱——中国当代经济社会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何清涟、张祥平,2000,《“圈地运动”与中国社会心理的变迁》,《战略与管理》第4期。

贺飞、郭于华,2007,《国家和社会关系视野中的中国农民——20世纪下半期西方关于国家和农民关系的研究综述》,《浙江学刊》第6期。

胡亮,2007,《产权抑或其它——赣中雨山村的土地实践》,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姜锋,2008,《中国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

蒋省三、刘守英,2003a,《让农民以土地权利参与工业化——解读南海模式》,《政策》第7期。

蒋省三、刘守英,2003b,《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工业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经济发展调查》,《管理世界》第11期。

蒋省三、刘守英,2007a,《防止村庄建设中侵害农民宅基地权利的倾向》,《中国发展观察》第3期。

蒋省三、刘守英,2007b,《土地制度改革与国民经济成长》,《管理世界》第9期。

蒋文华,2004,《多视角下的中国农地制度》,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金雁、秦晖,2002,《经济转轨与社会公平》,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瞿同祖,2003/1981,《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

赖泽源,1996,《比较农地制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蓝宇蕴,2003,《都市里的村庄——关于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蓝宇蕴,2005,《都市里的村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李昌平,2002,《我的困惑——“三农”寻思路之一》,《读书》第7期。

李成贵,2000,《国家干预下的农地有限私有化——一种有选择的激进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秋季号,总第31期。

李景汉,1986/1933,《定县社会概况调查》(重印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33年初版由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印行。

李景汉:1986/1933,《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猛,1995,《从“士绅”到“地方精英”》,《中国书评》总第5期。

李培林,1992,《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李培林,1994a,《再论“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学研究》第1期。

李培林,1994b,《中国农户家庭经济:资源基础配置单位》,《中国农村经济》第11期。

李培林,1995a,《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对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李培林,1995b,《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李培林,2001,《理性选择理论面临的挑战及其出路》,《社会学研究》第6期。

李培林,2002,《巨变——村落的终结》,《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李培林,2003,《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培林,2004a,《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培林,2004b,《透视城中村——我研究“城中村”的方法》,《思想战线》第1期。

李培林,2005,《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培林,2008,《20世纪上半叶社会学的“中国学派”》,《社会科学战线》第12期。

李培林,2009,《李培林论文选》,北京:中华书局。

李培林、李强、马戎,2008,《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培林、渠敬东、杨雅彬,2009,《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上、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培林、孙立平、王铭铭等,2001,《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李培林、张翼,2007,《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善峰,2004,《20世纪的中国村落研究——一个以著作为线索的讨论》,《民俗研究》第3期。

梁漱溟,1989,《乡村建设大意》,载《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1990a,《乡村建设理论》,载《梁漱溟全集》第二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1990b,《中国文化要义》,载《梁漱溟全集》第三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林卿,2000,《农地制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林耀华,2008/1947,《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林毅夫,1990,《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载林毅夫,2008,《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凤芹,2004,《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案设计》,《经济研究参考》第19期。

刘广栋、程久苗,2007,《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

刘建华、孙立平,2001,《乡土社会及其社会结构特征》,载李培林、孙立平、王铭铭等,2001,《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第95~125页。

刘倩,2004,《南街社会》,上海:学林出版社。

刘世定,1996,《占有制度的三个维度及占有认定机制——以乡镇企业为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刘世定,1998,《科斯悖论和当事者对产权的认知》,《社会学研究》第2期。

刘世定,1999,《嵌入性与关系合同》,《社会学研究》第4期。

刘世定,2003,《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北京:华夏出版社。

刘守英,1997,《中国农地集体所有制的结构与变迁:来自农村的经验》,《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秋季号。

刘守英,2000,《土地制度与农民权利》,《中国土地科学》第3期。

刘守英,2005,《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真的一本万利吗》,《中国改革》第7期。

刘守英,2008a,《土地制度改革思路与地方试点建议》,《体制改革》第6期。

刘守英,2008b,《中国的二元土地权利制度与土地市场残缺——对现行政策、法律与地方创新的回顾与评论》,《经济研究参考》第31期。

刘守英,2010,《土地问题“政治化”》,《中国改革》第1、2期合刊。

陆学艺,1999,《20年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市长参考》第1期。

陆学艺,2000,《关于农民、农业、农村现状的几点思考》,载《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2001a,《农民真苦,农村真穷》,《读书》第1期。

陆学艺,2001b,《内发的村庄:行仁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2002a,《“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2002b,《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200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先行土地制度》,《东南学术》第3期。

陆学艺,2010,《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吕文江,2008,《理性与文化之间——一桩土地纠纷之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25,《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27,《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28,《井冈山的斗争》,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30,《反对本本主义》,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33,《怎样分析农村阶级》,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34a,《我们的经济政策》,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34b,《怎样分析农村阶级》,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38,《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载《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39,《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载《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40a,《新民主主义论》,载《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40b,《论政策》,载《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41,《〈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载《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43,《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载《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45a,《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载《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45b,《论联合政府》,载《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48a,《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载《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48b,《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载《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1991/1948c,《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载《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48d,《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载《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1948e,《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载《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宁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2007,《宁阳县志:1985~2002》,北京:方志出版社。

牛喜霞,2005,《农村土地交易中社会资本运作研究——以宁夏T县杨村为个案》,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钱穆,1988,《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秦晖,1998,《“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上,《社会学研究》第5期。

秦晖,1999a,《“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中,《社会学研究》第3期。

秦晖,1999b,《“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下,《社会学研究》第4期。

秦晖,1999c,《耕耘者言》,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秦晖,2001,《优化配置?土地福利?——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思考》,《新财经》第9期。

秦晖,2003,《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秦晖,2004,《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思考》,2004年11月15日《经济观察报》。

秦晖,2006a,《地权问题的症结何在》,2006年8月27日《经济观察报》。

秦晖,2006b,《农民反对地权归己吗?》,2006年9月4日《经济观察报》。

秦晖,2007a,《农民地权六论》,《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第5期。

秦晖,2007b,《土地与保障以及“土地换保障”》,2007年11月26日《经济观察报》。

秦晖,2007c,《历史与现实中的农民土地问题》,7月27日“岭南大讲坛·巡回论坛第五期”。

秦晖,2008,《十字路口的中国土地制度改革》(上、下),10月7~8日《南方都市报》。

秦晖、苏文,1996,《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秦琴,2005,《当代乡村社会中的“社会资本”研究——以鄂西北×村为例》,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申静、王汉生,2005,《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产权建构过程》,《社会学研究》第1期。

沈原,2007a,《社会的生产》,《社会》第2期。

沈原,2007b,《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盛洪,2003,《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盛洪,2004,《为什么制度重要》,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苏力,1996,《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苏力,1998,《认真对待人治——韦伯〈经济与社会〉的一个读书笔记》,《华东政法学院学报》创刊号。

苏力,1999,《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苏力,2000,《中国当代法律中的习惯——从司法个案透视》,《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苏力,2003,《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从梁祝的悲剧说起》,《比较法研究》第2期。

苏力,2004,《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苏力,2006,《“海瑞定理”的经济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苏志超,1999,《比较土地政策》,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孙立平,1996,《“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第5期。

孙立平,1997,《社会主义研究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战略与管理》第5期。

孙立平,2000,《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

孙立平,2002,《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孙立平,2005,《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第1期。

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

孙立平、王汉生,1994,《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孙中山,1981,《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

孙中山,1982,《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

孙中山,1985a,《孙中山全集》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

孙中山,1985b,《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北京:中华书局。

孙中山,1986a,《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

孙中山,1986b,《孙中山全集》第十卷,北京:中华书局。

谭同学,2007,《乡村社会转型中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唐文静,2004,《建国以来中国农地思想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万国鼎,1933,《复兴农村之路·农村凋敝之原因》,《地政月刊》第1卷第12期。

万国鼎,1934,《中国田制史》,南京:正中书局。

王春光,1996,《中国农村社会变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王道勇,2008,《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现代性变迁:以失地农民为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沪宁,1991,《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金柱,2003,《双产权制度论》,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

王铭铭,1997a,《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南三村五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王铭铭,1997b,《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王铭铭,2004,《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社区的历程》增补版),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王能应,2008,《中国经济史上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王绍光,1999,《分权的底限》,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王小强,1996,《摸着石头过河:中国改革之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王小映,1999,《土地制度变迁与土地承包制》,《中国土地科学》第4期。

王小映,2000,《土地制度变迁与土地承包权物权化》,《中国农村经济》第1期。

王小映,2002,《论我国农地制度的法制建设》,《中国农村经济》第2期。

王小映,2004,《解析农村土地市场》,《科学决策》第6期。

王小映,2008,《农地改革“半渡待济”》,《瞭望》第28期。

王小映,2009,《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地制度的若干思考与建议》,《中国经贸导刊》第5期。

王晓毅,2002,《尊重地方知识》,《浙江学刊》第3期。

王晓毅,2004,《小岗村的悖论》,《读书》第6期。

王晓毅,2005a,《公地的悲剧?》,中国社会学网,10月10日。

王晓毅,2005b,《夹缝中的表达》,中国社会学网,4月12日,本文初稿曾在2004年7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讨论会宣读。

王晓毅,2005c,《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是化解农村矛盾的关键》,中国社会学网,8月9日。

王颖,1996,《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再组织》,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王琢、许浜,1996,《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韦森,2006,《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研究西方世界近代兴起和晚清帝国相对停滞之历史原因的一个可能的新视角》,《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温铁军,1999,《“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读书》第12期。

温铁军,2000,《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温铁军,2005,《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温铁军,2009,《“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文贯中,2006,《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回避农地私有化》,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吴国光、郑永年,1995,《论中央—地方关系:中国制度转型中的一个轴心问题》,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吴国光编,1994,《国家、市场与社会:中国改革的考察研究——1993年至今》,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吴晗、费孝通等,1948,《皇权与绅权》,上海:上海观察社。

吴理财,2001,《支配、冲突与合作——试论乡村关系》,《中国农村研究》。

吴玲,2005,《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吴思,2001,《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吴象,2001,《中国农村改革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吴毅,2001,《“双重角色”、“经纪模式”与“守夜人”和“撞钟者”——来自田野的学术札记》,《开放时代》第12期。

吴毅,2002,《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肖耿,1997,《产权与中国的经济改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徐勇,2009,《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许卓云,2005,《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与特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薛暮桥,1984/1934,《怎样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原载1934年《中国农村》月刊第1卷第1期,现载《薛暮桥经济论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

薛暮桥、冯和法,1983,《〈中国农村〉论文选》(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

杨春学,1998,《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杨红伟,2007,《分散与重构——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制度化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杨经纶,1987,《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农业经济问题》第7期。

杨懋春,2001/1945,《一个中国的农村:山东台头》,张雄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杨念群,2003,《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载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念群,2004,《“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天津社会科学》第6期。

杨小凯,2002,《中国改革面临的深层问题——关于土地制度改革》,《战略与管理》第5期。

杨小凯,2004,《土地私有制与宪政共和的关系》,载《杨小凯文集》,互联网网友整理版。

杨学城、罗伊·普罗斯特曼、徐孝白,2001,《关于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政策实施过程的评估》,《中国农村经济》第1期。

杨一介,2003,《中国农地权基本问题——中国集体农地权利体系的形成与扩展》,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

姚洋,1998,《中国土地制度安排与农业绩效》,《中国农村观察》第6期。

姚洋,1999,《非农就业结构与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

姚洋,2000a,《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姚洋,2000b,《中国农地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秋季号,总第31期。

姚洋,2003,《地域、制度与李约瑟之谜》,《读书》第1期。

姚洋,2004,《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叶华,1998,《农地承包权具有所有权性质》,《中国农村观察》,第6期。

叶剑平、蒋妍、罗伊·普罗斯特曼、朱可亮、丰雷、李平,2006,《2005年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管理世界》第7期。

叶剑平、罗伊·普罗斯特曼、徐孝白、况伟大,2000,《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应星、晋军,2000,《集体上访中的“问题化”过程——西南一个水电站的移民的故事》,《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

于建嵘,2001,《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

于建嵘,2004,《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第2期。

于建嵘,2006,《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抗争的行动取向——对湖南衡阳县的实证研究》,载陈明明,《权利、责任与国家》(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四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臧得顺,2009a,《从波兰尼到格兰诺维特:“社会人”对“经济人”假设的反拨与超越——兼议新经济社会学的最新进展》,《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之《社会学》2010年第4期、《理论经济学》2010年第4期同时全文转载。

臧得顺,2009b,《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探索——以农地流转的“宁阳模式”为例》,《新西部》(理论版)第12期。

臧得顺,2010,《农地产权资本化改革中的政府行为分析——以“徐庄模式”为例》,《农村经济》第4期。

翟学伟,1999,《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翟学伟,2004,《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社会学研究》第5期。

翟学伟,2007,《关系研究的多重立场与理论重构》,《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

翟学伟,2009a,《从社会资本向“关系”的转化》,《开放时代》第6期。

翟学伟,2009b,《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社会》第1期。

翟学伟,2009c,《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张红宇,2001,《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西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继焦,1997,《市场化中的非正式制度——琼市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张继焦,1999,《市场化中的非正式制度》,北京:文物出版社。

张静,1998,《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张静,2003,《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张静,2005,《二元整合秩序:一个财产纠纷案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3期。

张乐天,2005/1998,《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张林江,2003,《围绕农村土地的权力博弈——不确定产权的一种经验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张五常,2000a,《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易宪容、张卫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五常,2000b/1969,《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易宪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小军,1998,《理解中国乡村的内卷化机制》,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月号。

张小军,2004,《象征地权与文化经济——福建阳村的历史地权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张小军,2007,《复合产权:一个实质论和资本体系的视角——山西介休洪山泉的历史水权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张晓山,2006,《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回顾和展望》,《学习与探索》第5期。

张晓山、党国印,1999,《论土地承包长期化改革的配套政策》,载迟福林,1999,《中国农民的期盼——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北京:外文出版社。

张孝直,2000,《中国农村地权的困境》,《战略与管理》第5期。

张宇燕,1992,《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宇燕,2005,《强化市场型政府乃经济发展之根本》,载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仲礼,1991,《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赵冈,2006,《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北京:新星出版社。

赵冈、陈钟毅,2006,《中国土地制度史》,北京:新星出版社。

赵磊,2004,《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危机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第3期。

赵树凯,1999,《村民与土地——一些地方土地承包操作问题的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信息网:http://www.drcnet.com.cn/DRCNet.Channel.Web/expert/showdoc.aspdoc_id=137699。

赵树凯,2000,《土地村民村干部:家庭承包政策的操作问题》,《经济研究参考》第22期。

赵树凯,2006,《农村发展与“基层政府公司化”》,《中国发展观察》第10期。

赵树凯,2008,《“底层研究”在中国的应用意义》,《东南学术》第3期。

赵树凯,2009,《农民的政治:路在何方?》,《人民论坛》第16期。

赵阳,2007,《共有与私用: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学分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赵震江编,1988,《分权制度和分权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折晓叶,1996,《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折晓叶,1997,《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折晓叶,2008,《合作与非对抗性抵制——弱者的韧武器》,《社会学研究》第3期。

折晓叶、陈婴婴,2000a,《产权制度选择中的“结构—主体”关系》,《社会学研究》第5期。

折晓叶、陈婴婴,2000b,《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折晓叶、陈婴婴,2004,《资本怎样运作——对“改制”中资本能动性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折晓叶、陈婴婴,2005,《产权怎样界定——一份集体产权私化的社会文本》,《社会学研究》第4期。

郑萍,2005,《村落视野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读书》第7期。

郑永年,2008,《捍卫社会: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政策》,改革开放三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发展30年论坛会议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承办,12月16~17日。原文为英文论文:Zheng Yongnian,“Society Must Be Defended:Reform,Openness and Social Policy in China.”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2006,《中国社会学》第5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2008,《中国社会学》第6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2009,《中国社会学》第7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钟祥财,1995,《中国土地思想史稿》,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周飞舟,2006a,《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第3期。

周飞舟,2006b,《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周飞舟,2007,《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社会学研究》第1期。

周飞舟、赵阳,2003,《剖析农村公共财政:乡镇财政的困境和成因——对中西部地区乡镇财政的案例研究》,《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周其仁,1993,《农村改变区域调查报告》(1981~1989),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周其仁,1994a,《农村变革与中国发展:1978~1989》(上、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周其仁,1994b,《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原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夏季卷,后载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编,1995,《中国经济学-1994》,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其仁,1997,《产权改革和新商业组织——中国和俄罗斯农业改革的比较》,《国际经济评论》Z3期。

周其仁,2002,《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其仁,2004a,《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其仁,2004b,《农地制度以俄为师》,载《收入是一连串事件》,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周其仁,2004c,《农民收入是一连串事件》,载《收入是一连串事件》,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周其仁、刘守英,1988,《湄潭:一个传统农区的土地制度变迁》,载《发展研究报告》第7号,国务院农研中心发展研究所。

周庆智,2004,《中国县级行政结构及其运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周天勇,2003,《中国土地制度的困境及改革的框架性安排》,《学习月刊》第12期。

周天勇,2004,《土地制度的供求冲突及其改革的框架性设计》,《经济研究参考》第68期。

周天勇,2009,《向土地法修改进言》,《经济参考报》2009年8月4日第8版。

周晓虹,1998,《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周星,2003,《研究农村土地问题意义重大》,载朱冬亮,《社会变迁中的村级土地制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周雪光,1999,《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第4期。

周雪光,2001,《制度是如何思维的?》,《读书》第4期。

周雪光,2005a,《“关系产权”:产权制度的一个社会学解释》,《社会学研究》第2期。

周雪光,2005b,《“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周雪光,2008,《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第6期。

周雪光,2009,《一叶知秋:从一个乡镇的村庄选举看中国社会的制度变迁》,《社会》第3期。

周雪光,2009,《英文文献中的中国组织现象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周怡,2006,《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朱冬亮,2003,《社会变迁中的村级土地制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庄孔韶,1999,《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邹谠,1994,《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Bernard,H.R.,1988,Unstructured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ing Research Method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Newbury Park:Sage

Brandt,Loren,Jikun Huang,Guo li,and Scott Rezelle,2002,“Land Rights in China:Facts,Fitions,and Issues”,The China Journal,No.47,January

Chayanov,A.V.,1986/1925,The Theory of Peasant Economy,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Demsetz,H.,1967,“Towards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No.57,May

Demsetz,H.,1988,Ownership,Control,and the Firm,Basil Blackwell Ltd

Dong,X.,1996,“Two-tier Land Tenure System and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in Post-1978 Rural China”,World Development,Vol.24(5)

Douglas,Mary,1986,How Institutions Think,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Emerson,Robert M.,1983,“Introduction”,in R.M.Emerson(ed.),Contemporary Field Research,Boston:Little,Brown

Fontana,A. & Frey,J.H.,1994,“Interviewing:The Art of Science”,in N.K.Penzin & Y.S.Lincoln(eds.),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Thousand Oaks:Sage

Geertz,Clifford,1973,“Thick Description: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in Geertz,C.,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New York:Basic Books

Geertz,Clifford,1983,Local Knowledge,Basic Books,Inc

Granovetter,Mark & Swedberg,Richard,1992/2001,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Westview Press,Inc

Granovetter,Mark,1974,Getting a Job:A Study of Contacts and Career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anovetter,Mark,1985,“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JS,Volume 91,Number 3,November,pp.481-510

Granovetter,Mark,1994,“Business Groups”,in N.Smelser and R.Swedberg(ed.),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p.453-475

Granovetter,Mark,1995,Getting a Job:A Study of Contacts and Career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roves,Robert M. and Fowler,Floyd J.,2004,Survey Methodology,John Wiley & Sons,Inc

Guillen,F.Mauro & Collins,Randall,2002,The New Economic Sociology:Developments in an Emerging Field,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otion

Hardin,G.,1968,“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Science,162,pp.1243-1248

Ho,P. & Max Spoor,2006,“Whose land?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Land Titling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Land Use Policy,Volume 23,Issue 4,October,pp.580-587

Ho,P.,2000,“China’s Rangelands under Stress:A Comparative Study of Pasture Commons in the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Development and Change,Volume 31,Issue 2,March,pp.385-412

Ho,P.,2006,“Credibility of Institutions:Forestry,Social Conflict and Titling in China”,Land Use Policy,Volume 23,Issue 4,October,pp.588-603

Jianquan Cheng,Jan Turkstra,Mingjun Peng,Ningrui Du,Peter,Ho.,2006,“Urban Land Administration and Planning in China: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 of Spatial Data Models”,Land Use Policy,Volume 23,Issue 4,October,pp.604-616

Kornai,János,1990,The Road to a Free Economy:Shifting from a Socialist System:the Example of Hungary,New York:Norton

Kung,James K.S.,1994,“Egalitarianism,Subsistence Provision,and Work Incentives in China Agricultural Collectives”,World Development,Vol.22,No.2,pp.175-187

Kung,James K.S.,2000,“Common Property Rights and Land Realloctions in Rural China:Evidence from a Village Survey”,World Development,Vol.28,No.4,pp.710-719

Kung,James S.,& Liu,Shouying,1997,“Farmers’ Preferences Regarding Ownership and Land Tenure in Post-Mao China:Unexpected Evidence from Eight Counties”,The China Journal,No.38,pp.34-63

Lynd,Robert S.,and Helen M.Lynd,1929,Middletown,New York:Harcourt,Brace

Lynd,Robert S.,and Helen M.Lynd,1937,Middletown in Transition,New York:Harcourt,Brace

Naughton,Barry,1994,“Chines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Privatization from Below”,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4

Oi,Jean C. & Walder,Anderew G.,(eds.)1999,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Oi,Jean C.,1989,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i,Jean C.,1990a,“The Fate of the Collective After the Commune”,in Chinese Society on the Eve of Tiananmen:The Impact of Reform,edited by Deborah Davis and Ezra F.Vogel.,Havard Contemporary China Series No.7,Cambridge: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Oi,Jean C.,1990b,“Economic Management and Rural Government:Bureaucratic Entrepreneurship in Local Economies”,Paper presented for the Annual Meetings of the Asian Studies,Chicago

Oi,Jean C.,1992,“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World Politics,Vol.45,No.1,pp.99-126

Oi,Jean C.,1995,“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China Quarterly,144,pp.1132-1149

Oi,Jean C.,1999,Rural China Takes Off: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lson,M.,1971/1965,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lson,M.,1982,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Economic Growth,Stagflation,and Social Rigidities,Yale University Press

Olson,M.,2000,Power and Prosperity:Outgrowing Communist and Capitalist Dictatorships,New York:Basic Books

Ostrom,Elinor,1990,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strom,Elinor,1994,“Neither Market nor State:Governance of Common-Pool Resourc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IFPRILecture Series,No.2,Washington

Polanyi,K.,1958,The Great Transformation,Boston:Beacon Press

Popkin,S.,1979,The Rational Peasa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rosterman,Roy et al.,2000,“Implementation of 30-Year Land Use Rights for Farmers Under China’s 1998 Land Management Law:An 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a 17-Province Survey”,Pacific Rim Law & Policy Journal

Prosterman,Roy,2006,“Focus:Rural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chapter in de Soto and Cheneval,eds.,Realizing Property Rights,(Swiss Human Rights Book 1),Ruffer & Rub Publishers

Redfield,Robert,1960/1956,The Little Community an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oy.Prosterman,Tim Hanstad & Ping Li,1996,“Can China Feed Itself?” Scientific American,Vol.275,No.5

Schultz,T.W.,1964,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Yale University Press

Scott,James C.,1976,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Rebellion and Subsistence in the South-east Asia,Yale University Press

Scott,James.C.,1985,Weapons of the Weak: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Yale University Press

Scott,James C.,1990,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Hidden Transcripts,Yale University Press

Swedberg,Richard,1987,“Economic Sociology:Past and Present”,Current Sociology,No.35,pp.1-221

Swedberg,Richard,1990,Economics and SociologyRedefining Their Boundaries:Conversations with Economists and Sociologist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wedberg,Richard,1997,“New Economic Sociology:What Has Been Accomplished,What is Ahead?” Acta Sociologica,No.40,pp.161-182

Swedberg,Richard,2003,Principles of Economic Sociolog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wedberg,Richard,2005a,“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Capitatism:An Introduction and Agenda”,in Nee,Victor. & Swedberg,Richard(eds.),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Capitati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p.3-40

Swedberg,Richard,2005b,“Can There be a Sociological Concept of Interest?”,Theory and Society,Vol.34,No.4,pp.359-390

Walder,A.G.,1986,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s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lder,A.G.,1994,“Corporate Organization and Local Government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in Vedat Milor(ed.),Changing Political Economies:Privatization in Post-Communist States,Boulder:Lynne Rienner

Walder,A.G.,1995,“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1,No.2,pp.263-301

Walder,A.G.,1996,“Markets and Inequalit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Towards a Testable Theor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1,No.4,Jan.,pp.1060-1073

Walder,A.G.,2002,“Markets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Rural China:Political Advantage in an Expanding Econom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7,No.2,pp.231-253

Walder,A.G.,2003,“Elite Opportunit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8,No.6,pp.899-916

Warner,W.Lloyd,1949,Democracy in Jonescille,New York:Harper

简 介:《双面人》写的乡村人生史故事是一个村庄的总体历史(并超出了村庄边界而涉及乡镇)。它从1949年一直到21世纪,跨度有六十多年,涉及各种人物,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宗族、宗教等全方位的问题。这一切,都使得这种“村庄史”尤其难写。而作者所做的,是借鉴太史公写《史记》的办法,以人物传记的方式来描述乡村的六十年。

作者: 谭同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