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257

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5)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ese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Industry(2015)

SSAPID:101-1903-1298-02
ISBN:978-7-5097-7871-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工资分配和劳动关系四大板块,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劳动保障发展状况及其最新成果。重点突出,从各板块中精选出重点热点问题,深入探讨,反映了时代特征。政策与实务相结合,既反映劳动保障制度政策发展情况,又分析现实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劳动保障蓝皮书
编 辑:陈凤玲;陈欣;于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7 劳动科学
本书从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工资分配和劳动关系四大板块,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劳动保障发展状况及其最新成果。重点突出,从各板块中精选出重点热点问题;深入探讨,反映了时代特征。政策与实务相结合,既反映劳动保障制度政策发展情况,又分析现实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3]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人民出版社,2015。

[4]信长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人民网-理论频道,2014年12月8日。

[5]《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02/t20150226_685799.html。

[6]《2014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2015年5月28日,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shizhengyaowen/201405/t20140528_131110.htm。

[7]《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5年6月8日,http://www.gov.cn/zhengce/2015-06/08/content_2875262.htm。

[8]刘学民:《收入分配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中国薪酬》2014年第9期。

[9]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全国工商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实施集体合同制度攻坚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30号),2014年4月14日。

[10]《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马凯出席并讲话》,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4年11月6日,http://www.gov.cn/guowuyuan/2014-11/06/content_2775941.htm。

[11]审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中国人才网,2014年8月29日,http://www.cnrencai.com/salarinfo/80430.html。

[12]《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实施,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年1月4日,http://www.cssn.cn/dzyx/dzyx_jlyhz/201501/t20150104_1464858.shtml。

[1]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孙宝强:《产业升级理论研究中的争论与反思》,《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年4期。

[3]中国人才资源市场网:《2005年第一季度~2014年第四季度全国部分省市人才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情况分析报告》,http://www.chrm.gov.cn/Statistic/。

[4]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

[1]Pool,L.D. P,Sewell,“The Key to 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Practical Model of Graduate Employability”,Education and Training 49 (4),2007.

[2]In Search of Employability,A Response by NIACE to the CBI Discussion Document,1998.

[3]Harvely,“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2001.

[4]Vanderh,Beatricei.J.,“Prerequisites to Guarantee Life-Long Employability”,Personal Review (1),2002.

[5]Fugate,M,A.J.Kinicki,B.E. Ashforth,“ 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Its 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s”,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2004.

[6]Hillage J,Pollad E.,Employability. Developing a Frame work for policy Analysis Research Brief 85,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1998.

[7]Knight P,Yorke M.,Learning,Curriculum and Employ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Routledge Farmer,2004).

[8]Lorralne Dacre Pool,Peter Sewell,“The Key to 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Practical Model of Graduate Employability”,Education Training (4),2007.

[9]J.Hillage,E.Pollard,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London: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1998).

[10]K.S Law,C.Wong,W.H.Mobley,“Toward a Taxonomy of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1998.

[11]Mc Quaid Ronald W,Lindsay Colin,“The Concept of Employability”,Urban Studies 42(2),2005.

[12]U.S. Department of Labor,What Work Requires of Schools:A SCANS Report for America 2000,1991.

[13]Carnevale Anthony P,Gainer Leila J,Meltzer Ann S,Workplace Basics:The Essential Skills Employers Want(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1990).

[14]R. Johri,Work Values and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A Literature Review,Working Paper,http://www.dol.govt.nz/pdfs/lit-review-work-values,pdf,2011-07-30.

[15]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航海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16]宋国学:《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结构及其维度研究》,《中国软科学》2008年12期。

[17]王霆、曾湘泉、杨玉梅:《提升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3期。

[18]陈非、赵西萍:《大学生就业能力及胜任特征模型初探》,《中国人才》2009年第5期。

[19]王培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

[20]罗峥、方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心理学探新》2010第11期。

[21]郑晓明:《“就业能力”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第3期。

[22]赵颂平、赵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教育与职业》2004年第2期。

[23]余新丽、刘建新:《基于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的实证研究》,《教育科学》2006第12期。

[24]邵海燕、胡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探析》,《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第9期。

[25]刘唐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原因与对策——基于福州市部分高校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26]卿石松、曾湘泉:《就业能力,实习经历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基于山东省 2007 届高校毕业生的实证检验》,《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6期。

[27]李军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第11期。

[28]彭树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第6期。

[29]朱玲、许枫昱、董倩:《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影响的实证研究》,《科技视界》2014年第18期。

[30]刘素华、韩春民:《对就业质量评价和定期发布制度问题探析》,《学术交流》2007年第1期。

[31]曾湘泉:《深化对就业质量问题的理论探讨和政策研究》,《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年第12期。

[32]王阳:《我国就业质量变化的制度效应分析》,《第一资源》2014年第1期。

[33]李军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第11期。

[1]蔡昉:《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高尚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体现市场经济规律》,《人民日报》2014年3月26日第7版。

[3]孔泾源、胡德巧:《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4]李宝元:《户籍制度约束、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人力资源配置低效率》,《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62期。

[5]李亚伯:《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论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6]李永捷、向翠萍:《我国劳动力市场特征分析及治理》,《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第2期。

[7]冒佩华、王朝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内在逻辑》,《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年第2期。

[8]杨先明、徐亚非、程厚思:《劳动力市场运行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

[9]袁朝辉:《建立我国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初探》,《工人日报》2010年4月6日第7版。

[10]张小建:《中国就业的改革发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11]刘学民:《中国薪酬发展报告(2013~2014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12]吴江:《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理论与实践》,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1]Holzmann,R. & E.Palmer:“Pension Reform:Issues and Prospects for Non–Financial Defined Contribution(NDC)Schemes”,Washington D. C.,The World Bank,2006.

[2]Robert Holzmann,Edward Palmer. “Pension Reform:Issues and Prospects for Non Financial Defined Contribution(NDC)Schemes”,Washington D. C.,The World Bank,2006.

[3]罗伯特·霍尔茨曼、爱德华·帕尔默:《养老金改革:名义账户制的问题与前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4]郑秉文:《欧亚六国社会保障“名义账户”制利弊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5期。

[5]李珍:《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瑞典模式”——瑞典名义账户制度解决了什么?》,《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8期。

[6]李珍:《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改革:实账、空账还是分账?》,《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11月12日。

[7]约翰·B.威廉姆森、孙策:《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FDC层次向NDC层次转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3期。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Health Systems Improving Performance”,The World Health Report,2000.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Primary Health Care—Now More Than Ever”,The World Health Report,2008.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Research for 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The World Health Report,2013.

[4]“Trends in Access to Health Services and Financial Protection in China between 2003 and 2011 ”,Lancet,2012(379):805-814.

[5]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和东南亚区域国家卫生筹资战略(2006~2010年)》。

[6]王琬:《大病保险筹资机制与保障政策探讨——基于全国25省“大病保险实施方案”的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7]吴海波:《大病保险筹资动态调节机制研究》,《金融与经济》2014年第5期。

[8]美国社会保障署:《全球社会保障:1995》,华夏出版社,1996。

[9]李珍:《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安排的展望》,《经济日报》2012年8月29日。

[10]李珍:《重构医疗保险体系提高医保覆盖率及保障水平》,《卫生经济研究》2013年第6期。

[11]李珍、王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社会保险学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2]李珍、赵青:《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公平性评估》,《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7期。

[13]李珍、刘小青:《重构医疗保险体系视角下的新农合发展研究》,《卫生经济研究》2014年第2期。

[14]仇雨临、翟绍果、郝佳:《城乡医疗保障的统筹发展研究:理论、实证与对策》,《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4期。

[15]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人民出版社,2008。

[1]魏静:《甘肃省新农保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建议——基于对皋兰县西岔镇西岔村的调查》,《甘肃农业》2011年第7期。

[2]青华:《贫困地区发展落后的原因与对策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41卷第5期。

[3]王亚玲:《西部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攀登(双月刊)》2012年第4期。

[4]成卓:《农村贫困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及建设思路》,《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9卷第30期。

[1]鲍秀兰、史轶蘩、高素敏等:《北京城区青少年生长激素缺乏侏儒发病率的调查》,《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1第4期,第235~236页。

[2]颜纯、王慕逖:《小儿内分泌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第349页。

[3]Nielsen J. Wohlert M.,“Chromosome Abnormalities Found among 34,910 Newborn Children:Results from a 13-Year Incidence Study in Arhus,Denmark.”,Hum Genet,1991,87(1):81-83.

[4]Whittington J.E. Holland A.J. Webb T. et al.,“ Population Prevalence and Estimated Birth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 for People with Prader-Willi Syndrome in One UK Health Region.”,J. Med Genet,2001,38:792-798.

[5]应艳琴、罗小平:《小于胎龄儿生长相关异常及生长激素治疗》,《临床儿科杂志》2004年第8期,第559~561页。

[6]张利军:《对慢性疾病门诊医疗保障问题的思考》,《中国卫生经济》2001年第9期,第36~37页。

[7]王宗凡:《门诊大病医疗保障政策的比较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10年第4期,第13~15页。

[8]Kirk J,Butler G,“ On Behalf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Paediatric Endocrinology and Diabetes(BSPED)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Shared Care Guidelines,2006.

[9]Rosenfeld R.G. Editorial,“ Is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a Viable Diagnosis?”,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7,(82):349-351.

[10]Growth Hormone Research Society,“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rowth Hormone(GH)Deficiency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Summary Statement of the GH Research Society.”,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0,(85):3990-3993.

[11]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关于建立城镇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的通知》,2012年6月19日。

[1]郭晓宏:《中国工伤保险制度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王琪:《家庭服务从业人员权益维护探究(一)家政服务劳动关系探究》,《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2期(上)。

[3]向春华:《灵活就业人员工伤破题》,《中国社会保障》2013年第10期。

[4]赵永生:《国际视野下我国工伤预防机制创新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

[1]Peggie R. Smith,The Pitfalls of Home,“Protecting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Paid Domestics”,Canadian Journal of Women & the Law, 2011,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1785781.

[2]Melanie Arntz and Stephan Lothar Thomsen “Crowding Out Informal Care?Evidence from a Social Experiment in Germany”,2009,http://ssrn.com/abstrac(t=1338724.

[3]Lars G. Tummers & Sandra Groeneveld,“Why Do Nurses Intend to Leave Their Organization?A Large Scale Analysis in Long Term Care”,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13,Vol.69(12),pp.2826-2838,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2291348.

[4]冯佺光、钟远平、冯欣伟:《养老产业开发与运营管理》,人民出版社,2013。

[5]王裔艳:《上海居家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分析》,《发展研究》2013年第7期。

[6]章晓懿、刘帮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模型研究——上海市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3期。

[7]丁英顺:《日韩两国居家养老服务比较及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013年第4期。

[8]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完善本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有关情况的汇报》2014年1月8日。

[9]普陀区民政局:《普陀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上海老龄科学》2014年第1期。

[10]虹口区委党政第十五期青干班第一小组:《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区社区养老工作的调研报告》,2013。

[11]曲阳社区:《“和谐家园”养老模式之思考与实施方案(讨论稿)》,2013。

[1]C.A.摩尔根:《劳动经济学》,杨炳章等译,中国工人出版社,1984。

[2]刘学民主编《中国薪酬发展报告(2013~2014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4]刘燕斌:《妥善解决化解产能过剩中的就业问题: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7月8日。

[5]王全兴:《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整体如何推进》,《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1月16日。

[6]李德齐:《集体合同实践中的若干问题探讨》,《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

[7]淡文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与诉讼的衔接问题探究——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视角》,《法治与社会》2012年第2期。

[8]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Legacies,Clouds,Uncertainties,2014.

[9]田青:《2014年亚洲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4~2015年)》,中国会议数据库,2015。

[10]《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 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buneiyaowen/201505/t20150528_162040.htm,2015年5月28日。

[11]《国企高管薪酬到底有多高》,http://finance.chinanews.com/stock/2014/08-25/6525778.shtml,中国新闻网,2014年8月25日。

[1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http://www.mohrss.gov.cn/ldjcj/LDJCJgongzuodongtai/201405/t20140522_130755.htm。

[1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组织专项检查为农民工追讨工资及赔偿金108.87亿元”,http://www.mohrss.gov.cn/nmggzs/NMGGZSgongzuodongtai/201401/t20140124_123134.htm。

[14]“图解2014年平均工资”,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505/t20150527_1110617.html。

[15]CNNIC:“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46.9%,网民规模达6.32亿”,中国电信业门户网站,http://www.ccindex.cn/data/pretation/2014/07/21/content_1148.shtml。

[16]““天津大力推进滨海新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http://www.mohrss.gov.cn/ldgxs/LDGXgongzuodongtai/201411/t20141104_143452.htm。

[17]“宁波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打算”,企业家协会,http://www.0574ne.cn/InfoContent3818-104578.html。

[1]陈东、刘金东:《劳动保护有助于缩小就业弱势群体的相对收入差距吗——以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例》,《财贸经济》2014年第12期。

[2]程延园:《〈劳动合同法〉: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郭庆松:《三方博弈中的中国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关系的进展及问题研究》,《学术月刊》2009年第9期。

[4]姜颖、杨欣:《论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保障———基于“劳动合同法调研问卷”的实证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5]孔祥利、贾涛:《社会转型期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综述》,《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3期。

[6]李滨生:《我国职工工资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劳动》2010年第2期。

[7]刘林平、陈小娟:《制度合法性压力与劳动合同签订——对珠三角农民工劳动合同的定量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8]刘忠培:《对〈劳动合同法〉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思考》,《企业经济》2008年第3期。

[9]林绍珍、彭虹:《人力资本对女性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的影响研究——基于福建省的调查数据》,《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0期。

[10]骆群:《“弱势群体”再界定》,《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1]孟凡强、吴江:《我国劳动力市场劳动合同签订的影响因素与户籍差异》,《产经评论》2013年第1期。

[12]聂伟:《农民工劳动权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调查》,《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期。

[13]孟颖颖:《有限理性的农民工社会保险需求与风险偏好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与率不足的一个解释》,《经济管理》2011年第10期。

[14]彭向刚、袁明旭:《论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与社会公正》,《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7期。

[15]乔健、郑桥、余敏等:《迈向“十二五”时期中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和政策取向》,《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25期。

[16]田北海、雷华:《人力资本,权利意识,维权行动与福利获得——农民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雇主供给机制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1期。

[17]徐伟、朱伯玉:《〈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求索》2011年第2期。

[18]王毅杰、蔡文强:《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的影响因素分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1期。

[19]吴炜、朱力:《劳务派遣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基于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调查》,《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20]许传新:《农民工权益保障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第3期。

[21]杨光斌:《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贡献与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6期。

[22]姚先国:《权利的边界——反思〈劳动合同法〉》,《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5期。

[23]郑尚元:《劳动合同法的功能及制度价值分析——评劳动合同法的是与非》,《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4]张晨寒:《建立适合农民工需要的社会保险制度——以河南省新乡市餐饮业农民工为例》,《特区经济》2008年第11期。

[25]张晖、何文炯:《进城,流动与保障——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6]周雪光、艾云:《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27]Gallagher M.,Giles J.,Park A. et al.,“China’s 2008 Labor Contract Law:Implement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Workers”. Human Relations,2014.

[1]冯梅、孔垂颖:《国内外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综述》,《经济纵横》2013年第10期。

[2]付保宗:《关于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5期。

[3]林毅天、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4]李晓曼、曾湘泉:《化工产业重组中的就业效应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案例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5]盛朝迅:《化解产能过剩的国际经验与策略催生》,《改革》2013年第8期。

[1]弗雷泽·埃文斯、埃文斯、克雷比尔:《冲突调解的技巧(上册):调解人手册》,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弗雷泽·埃文斯、埃文斯、克雷比尔:《冲突调解的技巧(下册):教师指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廖永安:《如何当好调解员:中、美调解培训启示录》,湘潭大学出版社,2012。

[4]廖永安、覃斌武、罗伯特·史密斯:《如何当好调解员:美国调解经典案例评析》,湘潭大学出版社,2012。

[5]斯蒂芬·B.戈尔德堡、弗兰克E.A.桑德、南茜·H.罗杰斯等:《纠纷解决——谈判、调解和其他机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6]娜嘉·亚历山大:《全球调解趋势》,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7]詹姆斯·E.麦圭尔、陈子豪、吴瑞卿:《和为贵:美国调解与替代诉讼纠纷解决方案》,法律出版社,2011。

[8]郑会圻:《调解:谈判突破困境》,万里书店出版社,2009。

[9]江仲有:《解决冲突与调解技巧》,香港大学出版社,2010。

[10]北京市怀柔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案例解析及实务指引》,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11]李宏娟、尹玉梅:《劳动争议技术步骤和工作要点》,《中国劳动》2007年第3期。

[12]刘伯伟、杨海峰:《劳动争议调解中个别谈话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17期。

[1]刘学民编《中国薪酬发展报告(2010)》,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2]刘学民编《中国薪酬发展报告(2011)》,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3]刘学民编《中国薪酬发展报告(2012)》,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4]刘学民编《中国薪酬发展报告(2014)》,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5]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 stats. gov.cn/tjsj/zxfb/201502/t20150226_685799.html。

[6]国家统计局:《2014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6339元》,http:// 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05/t20150527_1110630.html。

[7]国家统计局:《2014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6390元》,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05/t20150527_1110630.html。

[8]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党中央国务院经济社会发展领域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民意调查报告》,http://news.163.com/15/0210/10/AI37R27700014JB5. html。

[1]宋晶等:《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路径与模式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伯切克〔美〕、弗里德〔美〕:《无功受禄:审视美国高管薪酬制度》,法律出版社,2009。

[3]刘银国:《基于公平正义视角的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4]苏海南等:《合理调整工资收入分配关系》,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5]苏海南:《高管薪酬监管缘何失控》,《人力资源》2009年6月上半月(总第301期)。

[6]苏海南:《高管薪酬制度:国企改革攻坚的重要入口》,《华夏时报》2014年11月22日。

[1]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本·伯南克:《金融危机对经济学的启示》,转引自《比较》2010年第5期。

[3]D.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林毅夫、赵耀辉编译,商务印书馆,2005。

[4]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5]格里高利·曼昆:《为1%最高收入人群辩护》,转引自《比较》2013年第6期,总第69期。

[6]金碚、刘戒骄、刘吉超、卢文波:《中国国有企业发展道路》,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对OECD成员国的调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8]利奥尼德·赫维茨,斯坦利·瑞特:《经济机制设计》,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9]李荣:《公司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10]卢西恩·伯切克、杰西·弗里德:《无功受禄:审视美国高管薪酬制度》,法律出版社,2009。

[11]罗培新:《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积弊及法律应对之限度——以美国经验为分析视角》,《法学》2012年第12期。

[12]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九州出版社,2011。

[13]让-雅克·拉丰:《激励与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4]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监管的原则》,转引自《比较》2009年第2期。

[15]张军:《中国的工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6]张文魁:《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兴起及其公司治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

[18]蔡眆:《如何认识中国收入分配现实:一个求同存异的分析框架》,转引自《比较》2012年第2期(总第59期)。

[19]OECD(2014). The Size and Sectoral Distribution of SOEs in OECD and Partner Countries,OECD Publishing. http://dx.doi.org/10.1787/9789264215610-en,2014.

[20]OECD(2014). Financ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An Overview of National Practices. OECD Publishing. http://dx.doi.org/10.1787/9789264209091-en,2014.

[1]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中国农民工发展研究总报告》2011年12月。

[2]国际劳工组织:《同工同酬入门指南》,2013。

[3]国家统计局:《2013年农民工监测统计报告》2014年5月。

[4]国务院农民工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问题研究综合报告》,2011。

[5]劳动工资研究所:《关于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国外研究成果借鉴的研究》,2013。

[6]贾东岚:《实现同工同酬的难点及对策分析》,2013。

[7]劳动工资研究所课题组:《关于当前社会上有关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主要观点的研究》,2012。

[8]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工资问题研究》,2012。

[1]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易丹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马小丽:《构建企业人工成本宏观监测系统》,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14。

[4]王宏:《工资指导线》,《中国薪酬发展报告2013》,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第96~120页。

[1]田原、林玳玳:《工资增长指导线制度需要修正》,《中国国情国力》2007年第4期。

[2]唐建恩:《江苏省工资指导线水平基准线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3]吕倩、刘志强、廖建桥:《工资指导线制度影响因素研究——宏观经济分析视角》[J],《管理科学》2010年第10期,第114页。

[4]丛屹:《我国职工工资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七省市PDM模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1期,第18~22页。

[1]王宏、马小丽:《评估工资指导线、完善工资指导线的制定和调整方法研究成果》,2014。

[1]ILO,World Social Protection Report 2014/15,Building economic recovery,inclusiv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justice,2014.

[2]Eurofound,Industrial Relations of Living and Working Conditions in Europe 2013.

[3]EurWORK topical update - EU-level developments in 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working conditions-Q1 2014.

[4]EurWORK topical update - Collective employment relations-Q1 2014-Collective bargaining developments.

[5]EurWORK topical update-Collective employment relations-Q1 to Q3 2014-Dispute resolution.

[6]ILO. World employment and social outlook-Trends 2015.

[7]ILO.Social Security for All,Geneva,2012.

[8]图8~图10来源于国际劳工组织网站,请登录http://www.ilo.org/global/lang--en/index.htm。

[1]曹清华:《英国现代社会救助制度反贫困效应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赖德胜等:《中国就业政策评价:1998~2008》,《北京师范大学工作论文经济类No.21》2011年第2期。

[3]杨伟国、格哈德·伊林、陈立坤:《德国“哈茨改革”及其绩效评估》,《欧洲研究》2007年第3期。

[4]喻良涛:《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与就业支出绩效评析》,《财政研究》2010年第2期。

[5]David Card,Jochen Kluve,Andrea Weber,“Active Labour Market Policy Evaluations:A Meta-Analysis”,Economic Journal,2010(11).

[6]Lars Calmfors. “Does active labour market policy work?Lessons from the Swedish experiences”. IFAU,2002(4).

[7]OECD Employment Database. “Coverage and classification of OECD data for public expenditure and participants in labour market programs”.

[1]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Employment Projection Methodolgy.

[2]Maggie C.Woodward. Economy to 2022:Setting into a New Normal、Monthly Labor Review. December 2013.

[3]Emily Richard and Dave Terkanian. Occupational Employment Projections to 2011. Monthly Labor Review. December 2013.

[4]Mitra Toossi. Labor Force Projections to 2022:Th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Continues to Fall. Monthly Labor Review,December 2013.

[5]Maggie Woodward. Overview of Projections to 2011. Monthly Labor Review. December 2013.

[6]Richard L. Henderson. Industry Employment and Output Projections to 2022,Monthly Labor Review,December 2013.

[7]The Occupational Outlook Handbook. http://www.bls.gov.ooh.

[8]http://www.bls.gov/emp/ep_projections_methods,htm.

[9]http://www.bls.gov/emp/ep_table_108.htm.

[10]http://www.bls.gov/oes/.

[1]厚生劳动省:《减轻国民药品负担参考资料》,2014。

[2]日本制药工业协会:《日本的药事行政》,2014。

[3]黑泽秀保、田村浩司:《日本的药价制度:在创新和保险偿还的夹缝中》,《日药理志》2012年139期。

[4]长坂健二郎:《日本的药价制度》,《大阪经大论集》第57卷第1号。

[5]公平交易委员会:《医疗用医药品流通情况调查报告》,2006。

[6]土井纯雄:《药价基准制度的沿革和制度的法律思考(上)》,《修道法学》第28卷第1号。

[7]厚生劳动省网站,http://www.mhlw.go.jp。

简 介:本书以中国社会发展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主题,围绕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劳动就业、收入增长和生活消费、中间阶层、城乡困难群体、教育卫生与社会保障、家户变迁与生育意愿、外籍移民、社会质量等问题,对2015年中国社会发展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简 介:本书从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工资分配、劳动关系、收入分配以及国际劳动保障五大板块,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劳动保障的发展状况及其最新成果。本书重点突出,从各板块中精选出重点、热点问题,深入探讨,反映了时代特征;政策与实务相结合,既反映了劳动保障制度政策的发展情况,又分析了现实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