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4

河北省经济发展报告(2017)图书

Annual Repor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bei (2017)

SSAPID:101-1862-9052-73
ISBN:978-7-5201-1991-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进行广泛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京津冀三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对协同发展阶段性进展及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全方位解读。书中构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评价体系,评估并对比了京津冀三地的发展情况;探讨了京津冀制造业产业的转移、互联网发展对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影响、高铁联网对京津冀城市群时空格局重塑、京津冀大气污染及治理以及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生态和产业一体化等重大命题;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进行了研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河北经济蓝皮书
作 者: 张贵 吕荣杰 金浩
编 辑:孔庆梅;王蓓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皮书数据库

 河北经济蓝皮书编委会

 Abstract

 主要编撰者简介

 文前辅文

 Ⅰ 总报告

  B.1 京津冀协同发展综合评价与率先突破*

   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绩效评价与分析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评价指标的构建

     1.京津冀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意义

     2.京津冀协同发展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3.京津冀协同发展评价指标的研究设计

     4.京津冀协同发展评价指标的测算方法

      (1)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2)指标权重确定原则

      (3)指数合成

     5.京津冀协同发展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的计算及其结果

     1.京津冀协同发展综合指数结果总体趋势概述

     2.创新协同发展

     3.产业协同发展

     4.交通协同发展

     5.生态协同发展

     6.公共服务协同发展

     7.市场协同发展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评价指标的结果判别与分析评价

     1.京津冀协同发展评价指标结果的判别标准

     2.京津冀地区各项指标及综合水平的分析评价

   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砥砺前行,三大领域率先突破

    (一)产业一体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1.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1)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

      (2)明晰三地各自的区域定位

      (3)产业链的对接与延伸

      (4)打破三地行政区划壁垒

     2.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现状

      (1)经济发展水平

      (2)产业结构层次

      (3)产业协同

     3.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新进展

    (二)交通一体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1.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何要实现交通一体化

      (1)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促使资源、要素高效流动

      (3)促进京津冀有效融合

     2.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1)公路网络

      (2)铁路轨道交通

      (3)港口

      (4)机场

      (5)城市内轨道交通

    (三)生态一体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1.京津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1)水资源短缺与污染

      (2)水土流失

      (3)大气污染

      (4)森林与湿地

     2.京津冀生态一体化现状

      (1)京津冀生态合作建设

      (2)京津冀生态一体化初步收获

   三 雄安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一)雄安新区设立的意义

    (二)雄安的根本动力: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

    (三)雄安新区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1.创新新动向:协同创新,打造京津冀创新共同体

     2.协同创新的三个基本发展条件

     3.雄安新区与中关村的创新分工

     4.雄安新区与河北其他地区的关系

     5.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的关系

     6.雄安新区与浦东、深圳的关系

    (四)雄安新区的创新区建设

     1.创新新模式:精心编制创新生态系统

     2.雄安新区:创新区建设

 Ⅱ 分报告

  B.2 制造业产业转移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 文献综述

   二 京津冀制造业整体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经济总体状况

    (二)京津冀制造产业发展与转移状况

     1.京津冀区域内产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存在产业结构梯度,为京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基础

     2.京津冀三地制造业细分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三地制造产业占比呈现显著不同

     3.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京津冀制造产业转移速度加快

   三 京津冀制造产业转移面临的困境与制约瓶颈

    (一)京津冀三地所处工业化阶段不同,制造业互补性较强,制造业发展重心不同,三地对产业分工协作的需求迫切

    (二)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但京津冀三地企业制造网络弱,持续创新能力亟须提升

    (三)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三地城市梯度层次差异较大,从空间上制约了制造业协同发展

    (四)京津冀制造业智能化具备一定基础,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还有提升空间,尤其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转型还远远不足

    (五)京津冀三地市场化程度较低,体制机制约束,增长方式转型乏力

   四 京津冀制造业转移与协同发展思路与突破

  B.3 互联网发展对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影响与发展对策*

   一 京津冀互联网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基础设施投入水平分析

    (二)互联网经济产值分析

   二 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创新主体现状分析

     1.高新企业的分布

     2.高等院校的分布

     3.研发机构分布

    (二)京津冀创新投入要素现状分析

     1.创新人员投入

     2.创新经费投入

     3.创新经费支出

     4.近10年京津冀地区创新经费状况

    (三)京津冀创新环境现状分析

     1.创新服务环境

     2.创新政策

     3.创新资源

    (四)京津冀创新产出现状分析

   三 互联网发展与工业部门创新效率提升

    (一)SFA效率模型

    (二)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1.被解释变量

     2.解释变量

     3.控制变量

    (三)实证结果分析

     1.模型设定的合理性检验

     2.互联网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分析

   四 互联网提升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建议

    1.打造互联网与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连接器

    2.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京津冀开放平台

    3.针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的互联网创新模式

    4.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利益分享机制

  B.4 高铁联网时代京津冀城市群时空格局重塑与动力演化*

   一 引言

   二 方法选择与数据说明

    (一)吸附指数和依附指数的构建

    (二)计量模型构建

    (三)数据说明

     1.样本选择

     2.变量说明

   三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空间体系格局特征及演变

    (一)京津冀地区城市吸附能力规模分布及空间格局

    (二)京津冀地区“中心—腹地”城市空间联系特征描摹

   四 京津冀地区城市空间联系强化机理:地理与市场

   五 高铁联网背景下京津冀城市体系异构效应

   六 结语

  B.5 京津冀大气污染的时空格局及污染治理

   一 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背景及重大使命

    (一)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现实背景

    (二)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重大使命

   二 京津冀大气污染状况的时空演化特征

    (一)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且以冀中南地区尤为严重

    (二)京津冀大气污染浓度呈现地域“趋同”特征

    (三)京津冀三地大气污染态势趋于好转

    (四)京津冀大气污染重灾区正由冀中南地区向石家庄和唐山转移

   三 京津冀大气污染的影响因素

   四 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传统模式与困境

    (一)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传统模式:属地主义

    (二)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现实困境

     1.属地主义治理模式导致污染治理存在低效性

     2.大气污染控制标准较低,无法保证污染状况的改善及公众健康的实现

     3.大气污染环境控制技术水平、监测水平偏低

     4.大气污染防治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分享机制不健全

   五 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制机制

    (二)努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淘汰落后产能

    (三)提高环保标准,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

  B.6 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生态和产业一体化研究

   一 京津冀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

   二 已有的文献综述

   三 京津冀水资源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分析

    (一)京津冀水资源供需结构分析

     1.京津冀用水结构

     2.京津冀供水系统分析

    (二)京津冀产业结构分析

    (三)京津冀水资源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分析

    (四)京津冀产业用水量的因素分解模型

   四 京津冀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及建议

    (一)推动顶层设计与制度重构,建立一体化水资源配置格局

    (二)引入生态建设市场化,构建京津冀水权交易运作机制

    (三)实行生态信息共享化,健全预警应急响应机制

    (四)探索补偿模式多元化,完善流域产权评估机制

    (五)促进区域产业错位发展,加快培育水利新兴产业

 Ⅲ 专题报告

  B.7 创新驱动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及河北方案*

   一 京津冀区域创新驱动能力分析

    (一)创新人员的投入能力

     1.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的数量分布

     2.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的来源分布

    (二)创新经费的投入能力

     1.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投入强度

     2.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来源分布

    (三)创新成果的产出能力

     1.专利成果分布

     2.科技成果奖励的分布

     3.基础研究项目的分布

   二 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现状分析

    (一)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

    (二)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1.基础研究平台建设

     2.孵化器平台建设

    (三)科技园区的建设

     1.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

     2.大学科技园区与软件产业基地

   三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创新效率分析

    (一)变量选取

    (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效率测算

   四 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河北方案

    (一)通过产业集聚实现创新合作

    (二)通过技术联盟实现创新资源的整合

    (三)通过政策支持改善创新环境

    (四)建设知识服务体系

    (五)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B.8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与机制对策研究

   一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历史梳理与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历史梳理与成就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人才问题分析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人才新情况、新趋势

   二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总体思路与合作机制

    (一)总体思路

    (二)合作机制

   三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政策保障

    (一)人才与资本结合,成立京津冀人才合作基金

    (二)人才与教育结合,完善京津冀人才培养机制

    (三)人才与平台结合,搭建京津冀人才成才平台

    (四)人才与产业结合,营造京津冀人才发展空间

    (五)人才与项目结合,破解京津冀人才发展困境

    (六)人才与环境结合,构建京津冀创新创业生态

   四 京津冀协人才一体化发展下的河北省任务重点

    (一)发挥雄安新区的创新人才发展引领作用

    (二)以“通武廊”和京南“硅谷”为人才合作的重要着力点

    (三)积极构建“青年双创特区”及“高端科技人才特区”

    (四)以“青年人才助力计划”加快省内青年人才培养

    (五)以产业链、科技链、服务链的搭建促进与京津人才链的形成

  B.9 城乡统筹与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二)城乡统筹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二 全面统筹城乡资源,提升城镇化水平

    (一)统筹城乡人口资源,城镇化水平渐趋平衡

    (二)统筹城乡土地资源,调整和优化城镇布局

     1.京津两市的城区布局调整

     2.河北省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

     3.雄安新区的建立

    (三)统筹产业资源,加速产业转移与升级

    (四)统筹公共资源,提升城镇化质量

     1.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全面铺开

     2.河北省着力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五)统筹社会资源,缩小河北省与京津居民生活质量差距

     1.统筹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障制度

     2.共享教育、文化等公共资源

     3.着力改善生活环境

   三 解析非均衡发展,走出新型城镇化困局

    (一)缺乏低层级区域空间规划,不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

    (二)城镇化发展失衡,制约着三地协同发展

     1.区域内经济规模失衡

     2.津冀两地产业结构仍待优化

     3.河北省城镇建设差距明显

     4.河北省资源凝聚能力相差甚远

    (三)缺乏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机制,限制了产业发展

    (四)大城市经济的辐射与带动力不足,制约中小城镇发展

    (五)能源和环境制约凸显,激化了经济增长与生态建设间的矛盾

    (六)小城镇发展受到制约,影响了城镇化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 对接京津,统筹河北省城镇化发展

    (一)统筹规划城乡用地,优化空间布局

    (二)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打破区域发展不平衡

    (三)提升城市管理服务能力,打造精品城市

    (四)推进绿色城市建设,破解环境污染难题

   五 开拓城镇化新路径,加快河北省特色小镇建设

    (一)把握特色小镇定位,对特色小镇发展进行科学规划

    (二)发挥区域优势,依托大城市、建制镇、产业园区建设特色小镇

    (三)挖掘城镇经济发展潜能,强调产城融合,为增加小城镇产业发展活力

    (四)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多方协同参与机制

  B.10 以中关村为核心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与津冀协同引领研究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发展布局

     1.自身实力逐步壮大

     2.辐射引领能力不断增强

   二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内涵、特征和功能

    (一)科技创新中心内涵

    (二)科技创新中心特征

     1.创新基础雄厚性

     2.创新资源凝聚性

     3.创新效应示范性

     4.创新领域广义性

     5.创新格局世界性

    (三)科技创新中心功能

     1.服务和示范功能

     2.支撑和引领功能

     3.集聚和融合功能

     4.辐射和带动功能

   三 中关村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及在津冀情况

    (一)中关村自身建设发展情况

    (二)中关村在河北设立创新中心

     1.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

     2.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

     3.中关村互联网文创产业园承德园

     4.中关村海淀创业园石家庄分园

    (三)中关村在天津设立创新中心

   四 科技创新中心对区域协同引领机理

    (一)理论基础

     1.增长极理论

     2.区域创新理论

     3.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理论

     4.核心—边缘理论

    (二)组织结构框架

    (三)动力机制

    (四)运行规律

    (五)运行机制

   五 中关村辐射与津冀协同引领效应研究

    (一)中关村科技辐射能力分析评价

     1.中关村科技辐射引领能力测度及评价

     2.中关村科技资源聚集辐射引领空间效应

    (二)技术辐射与津冀协同创新发展

    (三)产业辐射与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四)创新合作与津冀协同创新布局优化

   六 主要结论及建议

    (一)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引领现阶段的初步判断

    (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创新环境的提升对中关村辐射引领效应具有积极的影响

    (四)科技创新中心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五)发挥中关村协同引领津冀协同发展要有新理念、新思路和新部署

    (六)持续推进中关村对于优化津冀协同创新布局作用

  B.11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环京津贫困带”出路探讨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一)贫困的定义

    (二)环京津贫困带的研究情况

   三 “环京津贫困带”的贫困程度与贫困差距分析

    (一)“环京津贫困带”与京津远郊县域综合经济情况对比

    (二)“环京津贫困带”与北京远郊县城的收入结构比较

    (三)“环京津贫困带”与京津远郊县的产业构成比较

   四 “环京津贫困带”贫困原因的计量模型分析

    (一)数据来源和指标说明

    (二)结果分析

   五 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二)政策建议

     1.进行跨区域生态建设,京津冀联合提供生态补偿

     2.优化产业结构,利用京津产业转移和资源互补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

     3.加快京津冀三地对基础设施联合共建,加强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城市化水平

     4.转移剩余劳动力,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实现劳动力在京津冀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

  B.12 河北省地区工业绿色生产率研究*

   一 引言

   二 绿色生产率的测定

    (一)测定模型

    (二)测定结果

   三 绿色生产率和传统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四 各市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一)环首都四市的生产率分析

    (二)冀中南功能拓展区的生产率分析

    (三)沿海率先发展区的生产率分析

    (四)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生产率分析

   五 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六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对策建议

  B.13 河北省县域农业生产要素的势分析*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一)单个要素的势效系数

    (二)综合势效系数

   三 农业生产要素分析

    (一)河北省县域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趋势分区分析

    (二)河北省县域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强度分析

    (三)河北省县域农业生产要素势效系数分析

    (四)河北省贫困县农业生产要素势效系数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结果

   四 结论及建议

 摘要

时至今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演进存在三大标志性节点:一是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自此进入实质推进阶段;二是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协同发展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重要阶段;三是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正式设立,标志着当前京津冀协同一体化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有必要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有鉴于此,本书在进行广泛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京津冀三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对协同发展阶段性进展及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全书由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等三部分组成,共13篇研究报告。总报告构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评价体系,评估并对比了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在创新协同发展、产业协同发展、交通协同发展、生态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协同发展和市场协同发展6个领域近10年间的进展与不足。从地区角度来看,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综合指数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增长速度相对平稳,这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形势稳定并且战略实施已经取得了成效,然而,也应看到:天津、河北两地在协同发展指标得分上面远远落后于北京,并且天津、河北与北京的差距并未缩小,部分时期的差距甚至在逐渐拉大。一方面,由于天津、河北地区的资源禀赋在一开始便落后于北京,“输在了起跑线上”;另一方面,由于当前各地对于协同发展战略存在着执行缺陷,北京地区对于天津和河北的辐射带动效应不足。地区之间差异难以缩小的问题将是今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值得注意与反思的问题。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近期目标是在产业、交通、生态三大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2014~2016年的三年间,在产业一体化方面,京津冀三地差异化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产业链对接延伸初见成效,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在交通一体化方面,《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率先发布,区域交通网络正由“单中心放射状”格局向“四纵四横一环”的网络化格局转变;在生态一体化方面,通过多部门联动,京津冀三地联合出台了诸如《关于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实施方案》《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林业生态率先突破框架协议》等多项政策,并在工业能耗、节能减排、大气治理城市生态系统还原等多个方面取得突破进展。为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中共中央决定在河北省设立雄安新区。一方面,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布局,雄安新区将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并作为一个反磁力中心,减弱北京对资源要素的强大吸引力,有效缓解北京的大城市病;另一方面,还将带动雄安周边乃至整个河北发展,解决区域经济失衡问题。可以说雄安新区的设立盘活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盘棋。然而,如果只注意到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而忽视这里是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就看不到雄安新区设计初衷的根本所在。雄安新区的设立绝不只是为了服务京津冀,它更长远的战略意义在于探索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新模式,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成为引领全国创新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2017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产业、交通和生态领域率先取得突破的节点年,分报告分别围绕京津冀产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生态一体化及地区创新发展进行论述,探讨了京津冀制造业产业转移的现状及趋势、互联网发展对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影响、高铁联网对京津冀城市群时空格局重塑、京津冀大气污染的时空格局与污染治理及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生态和产业一体化等重大命题。专题报告则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进行了研讨,分析了创新驱动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城乡统筹与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中关村为核心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与津冀协同引领、“环京津贫困带”发展出路、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河北省县域农业生产等核心专题。

祝尔娟:《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黄群慧、叶振宇:《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研究》,《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第3期。

祝尔娟:《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产业升级与整合》,《经济地理》2009年第6期。

张贵、刘雪芹:《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与战略选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张贵、齐晓梦:《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生态补偿核算与机制设计》,《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薄文广、陈飞:《京津冀协同发展:挑战与困境》,《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程恩富、王新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演进、现状与对策》,《管理学刊》2015年第1期。

刘政永、刘会静:《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合作经济与分析》2015年第11期。

武义青、田学斌、张云:《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回顾与展望》,《经济与管理》2017年第2期。

张贵、李佳钰:《构建京津冀现代化交通网络的战略思考》,《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孙虎、乔标:《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与建议》,《中国软科学》2015年第7期。

孙久文、张红梅:《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产业协同发展研究》,《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张贵、贾尚键、苏艳霞:《生态系统视角下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研究》,《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4期。

张贵、王树强、刘沙、贾尚键:《基于产业对接与转移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4期。

祝尔娟、鲁继通:《以协同创新促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产业、生态三大领域率先突破》,《河北学刊》2016年第36期。

王中和:《以交通一体化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第7期。

刘雪芹、张贵:《创新生态系统:创新驱动的本质探源与范式转换》,《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第33期。

周莉清、布鲁斯·卡茨、朱莉·瓦格纳:《创新区域涌现:美国国家创新的新地理》,《统计与管理》2016年第2期。

张贵、原慧华:《创新驱动新方向与京津冀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领导之友》2016年第13期。

马骥:《雄安新区发展的战略思考》,《统计与咨询》2017年第2期。

肖金成、张贵等:《雄安新区战略发展的路径选择——“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理论及政策”高端论坛专家发言摘编(上)》,《经济与管理》2017年第31期。

孙久文、彭建强等:《雄安新区战略发展的路径选择——“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理论及政策”高端论坛专家发言摘编(下)》,《经济与管理》2017年第31期。

张贵、王树强、刘沙、贾尚键:《基于产业对接与转移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4期。

张辽:《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地区产业空间集聚——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财经论丛》2016年第1期。

张卫芳:《产业转移对传统农区工业化的影响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李泽民:《基于中国国情的产业转移动力机制探究——兼论我国欠发达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对策》,《学术论坛》2007年第11期。

刘红光、王云平、季璐:《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特征、机理与模式研究》,《经济地理》2014年第1期。

刘英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研究——以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为例》,《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第9期。

张少军、刘志彪:《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动力、影响与对中国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11期。

李峰、赵学礼、王宏、王苗苗:《京津冀制造业转移的特征与空间效应研究——基于份额偏差模型的分析》,《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全诗凡:《京津冀区域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13年第8期。

王建峰、卢燕:《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效应实证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李然、马萌:《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及布局优化》,《经济问题》2016年第1期。

周毕文、陈庆平:《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产业转移》,《经济与管理》2016年第3期。

马国霞、朱晓娟、田玉军:《京津冀都市圈制造业产业链的空间集聚度分析》,《人文地理》2011年第3期。

刘安国、张英奎、姜玲、刘伟:《京津冀制造业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重点领域研究——不完全竞争视角》,《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黄娉婷、张晓平:《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研究》,《地理研究》2014年第1期。

鲁金萍、刘玉、杨振武、孙久文:《京津冀区域制造业产业转移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11期。

冯启文:《金融危机下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挑战》,《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王业强:《倒“U”形城市规模效率曲线及其政策含义——基于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率的比较研究》,《财贸经济》2012年第11期。

肖金成、王丽:《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若干思考》,《中国发展观察》2015年第7期。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京津冀区域发展与合作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49期。

赵黎明、张莉:《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动力基础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李然、马萌:《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市场和政府角度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1期。

张晗、王璐熠、杜文洁:《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影响河北承接产业转移因素的实证研究》,《统计与管理》2016年第5期。

宋立楠:《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协同学的视角》,《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李峰:《“中国制造2025”与京津冀制造产业协同发展》,《当代经济管理》2016年第7期。

吴建民、丁疆辉、王新宇:《县域产业承接力的综合测评与空间格局分析——基于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视角》,《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年第2期。

胡颖、田新民:《集聚视角下京津冀地区服务业调整与区位选择》,《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17期。

赵向阁、殷悦、韦静:《北京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向河北转移的区位选择研究》,《保定学院学报》2017年第01期。

皮建才、仰海锐:《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区域内还是区域外》,《经济管理》2017年第7期。

孙中伟:《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竞合模式与转移路径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第4期。

李峰、赵怡虹:《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区的路径与保障机制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17年第3期。

龚晓菊、王一楠、孙梦雪:《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张家口承接北京产业转移路径》,《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第62期。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课题组、赵冰琴:《石家庄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对策研究》,《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6期。

齐子翔:《京津冀产业区际转移利益协调机制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第10期。

朱云飞、赵宁:《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承接产业转移的财政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第69期。

沈体雁、齐子翔、王彦博:《京津冀产业区际有序转移的市场设计——基于双边匹配算法》,《经济学家》2016年第4期。

孙久文、姚鹏:《京津冀产业空间转移、地区专业化与协同发展——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张可云、沈洁:《北京核心功能内涵、本质及其疏解可行性分析》,《城市规划》2017第6期。

崔民选、阎志:《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京津冀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区域经济评论》2016第5期。

张贵、李佳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势与新思路》,《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李国平、张杰斐:《京津冀制造业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第1期。

郭家堂、骆品亮:《互联网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吗?》,《管理世界》2016年第10期。

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10期。

纪玉俊、张彦彦:《互联网+背景下的制造业升级:机理及测度》,《中国科技论坛》2017年第3期。

韩先锋、惠宁、宋文飞:《信息化能提高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吗》,《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12期。

谢子远、吴丽娟:《产业集聚水平与中国工业企业的创新效率》,《科研管理》2017年第1期。

张伯旭、李辉:《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基于“互联网+”创新的机制和路径》,《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第2期。

邬贺铨:《“互联网+”行动计划:机遇与挑战》,《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年第10期。

孙阳、姚士谋、张落成:《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流”层级功能结构——基于高铁客运数据的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016年第11期。

王姣娥、焦敬娟、金凤君:《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地理学报》2014年第12期。

马颖忆、陆玉麒、柯文前、陈博文:《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地理研究》2015年第5期。

冯长春、丰学兵、刘思君:《高速铁路对中国省际可达性的影响》,《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第8期。

钟业喜、黄洁、文玉钊:《高铁对中国城市可达性格局的影响分析》,《地理科学》2015年第4期。

蒋海兵、徐建刚、祁毅:《京沪高铁对区域中心城市陆路可达性影响》,《地理学报》2010年第10期。

汪德根、牛玉、陈田、陆林、唐承财:《高铁驱动下大尺度区域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以京沪高铁为例》,《资源科学》2015年第3期。

郭伟、孙鼎新:《高铁背景下京津冀旅游交通可达性变化分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李小建、苗长虹:《增长极理论分析及选择研究》,《地理研究》1993年第3期。

王雨飞、倪鹏飞:《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经济增长溢出与区域空间优化》,《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2期。

李红昌、Linda Tjia、胡顺香:《中国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经济集聚与均等化的影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年第11期。

董艳梅、朱英明:《高铁建设能否重塑中国的经济空间布局——基于就业工资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10期。

陈彦、孟晓晨:《高速铁路对客运市场、区域经济和空间结构的影响》,《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4期。

钟业喜、陆玉麒:《基于铁路网络的中国城市等级体系与分布格局》,《地理研究》2011年第5期。

王海江、苗长虹:《中国中心城市铁路客运的空间联系及其结构图谱》,《地理研究》2015年第1期。

杨孟禹、蔡之兵、张可云:《中国城市规模的度量及其空间竞争的来源——基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财贸经济》2017年第3期。

张超、王春杨、吕永强、沈体雁:《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第3期。

杨开忠、董亚宁、薛领:《“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Ahlfeldt G. M.,Feddersen A.,“From Periphery to Core:Measuring Agglomeration Effects Using High-Speed Rail”,Serc Discussion Papers,2015.

Sasaki K.,Ohashi T.,Ando A.,“High-speed Railtransit Impact on Regional Systems:Does the Shinkansen Contribute to Dispersion?”,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January,1997.

Kim K. S.,“High-speed Rail Developments and Spatial Restructuring:A Case Study of the Capital Region in South Korea”,April,2000.

Chen C. L.,Hall P.,“The Wider Spatial-economic Impacts of High-speed Trains: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of Manchester and Lille Sub-regions“,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April,2012.

Fujita M.,Krugman P. R.,Venables A.,“The Spatial Economy:City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Cambridge:MIT Press,2001.

Brotchie J.,“Fast Rail Networks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Cities of the 21th Century:New Technologies and Spatial Systems,1991.

Allport R. J.,Brown M.,“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European High-Speed Rail Network”,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1991.

Ure?a J.M.,Menerault P.,Garmendia M.,“The High-speed Rail Challenge for Big Intermediate Cities:A National,Regional and Local Perspective”,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2009.

Gutierrez J.,“Location,Economic Potential and Daily Accessibility:An Analysis of the Accessibility Impact of the High-speed Line Madrid-Barcelona-French border”,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April,2001.

Gutierrez J.,Gonzalez R.,Gomez G.,“The European High-speed Train Network:Predicted Effects on Accessibility Patterns”,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April,1996.

王敏、黄滢:《中国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15年第2期。

杨仁发:《产业集聚能否改善中国环境污染》,《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2期

马素琳、韩君、杨肃昌:《城市规模、集聚与空气质量》,《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5期。

余长林、高宏建:《环境管制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基于隐性经济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7期。

马丽梅、张晓:《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效应及经济、能源结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4期。

马丽梅、张晓:《区域大气污染空间效应及产业结构影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7期。

邵帅、李欣、曹建华等:《中国雾霾污染治理的经济政策选择——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视角》,《经济研究》2016年第9期。

刘华军、刘传明、杨骞:《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及其来源——基于网络分析视角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家》2015年第10期。

廖志恒、孙家仁、范绍佳等:《2006~2012年珠三角地区空气污染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中国环境科学》2015年第2期。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1期。

刘华军、杜广杰:《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空间格局与分布动态演进——基于161个城市AQI及6种分项污染物的实证》,《经济地理》2016年第10期。

刘永伟、闫庆武、黄杰等:《基于GIS的中国API指数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第8期。

夏天然、陈宪:《基于双向固定效应引力模型的服务贸易壁垒度量》,《世界经济研究》2014年第10期。

潘文卿:《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朱道才、任以胜、徐慧敏等:《长江经济带空间溢出效应时空分异》,《经济地理》2016年第6期。

马丽梅、刘生龙、张晓:《能源结构、交通模式与雾霾污染——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财贸经济》2016年第1期。

丁镭、刘超、黄亚林等:《湖北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经济地理》2016年第3期。

陶品竹:《从属地主义到合作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模式的转型》,《河北法学》2014年第10期。

李雪松、孙博文:《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属性及政策演进:一个分析框架》,《改革》2014年第4期。

楚道文、安如喜:《论我国移动源大气污染防治制度的完善——以〈大气污染防治法〉规范分析为视角》,《法学杂志》2013年第8期。

曹静、王鑫、钟笑寒:《限行政策是否改善了北京市的空气质量》,《经济学》(季刊)2014年第3期。

陈健鹏、李佐军:《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与存在问题及若干政策建议》,《发展研究》2013年第10期。

于晶晶:《北京市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研究》,硕士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薛俭、谢婉林、李常敏:《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省际合作博弈模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3期。

张可、汪东芳:《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的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6期。

陆铭、冯皓:《集聚与减排:城市规模差距影响工业污染强度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14年第7期。

郭施宏、高明、孟庆香等:《空气质量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关系研究——基于全国73个主要城市的数据》,《生态经济》2015年第3期。

王兴杰、谢高地、岳书平:《经济增长和人口集聚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区域分异——以第一阶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为例》,《经济地理》2015年第2期。

杨开忠:《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使命和责任的定位》,《光明日报》2015年1月28日。

鲍超、贺东梅:《京津冀城市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时空特征于政策启示》,《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第1期。

刘瑜洁:《基于水足迹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16。

付永利:《京津冀水资源合理利用策略分析》,《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年第3期。

李孟颖:《京津冀地区面向人居环境之水安全格局初探》,《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第3期。

刘梦圆:《京津冀地区水生态系统服务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力分析》,《环境影响评价》2016年第6期。

冯海良、李珊珊:《京津冀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的发展与协调性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17年第9期。

张贵、齐晓梦:《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生态补偿核算与机制设计》,《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张钧茹:《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硕士学文论文,中国地质大学,2016。

张偲葭:《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水资源配置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张梦瑶:《京津冀地区不同水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比较——基于社会核算矩阵》,《资源与产业》2016年第4期。

庄立:《采用因素分解模型研究京津冀地区用水变化的驱动效应》,《环境科学研究》2016年第2期。

檀菲菲:《京津冀能源消费碳排放与水资源消耗双重分析》,《水土保持通报》2016年第6期。

张楠:《基于灰水足迹理论的河北省水资源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2期。

石坚韧:《从宏观的海绵城市理论到微观的海绵社区营造的策略研究》,《生态经济》2016年第6期。

于洪蕾:《适应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3期。

王晶、李云鹤、郭东阳:《京津冀区域水资源需求分析与供水保障对策》,《海河水利》2014年第3期。

刘宁:《基于水足迹的京津冀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2016。

谭佳音、蒋大奎:《群联产业合作模式下“京津冀”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6期。

张晓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2期。

郑云鹤:《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与中国的能源消费研究》,《北方经济》2006年第5期。

刘耀彬:《中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财经研究》2007年第11期。

张贵、温科:《协同创新、区域一体化与创新绩效——对中国三大区域数据的比较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年第5期。

首都发展战略研究院编《2014年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15。

王秀玲、王亚苗:《加快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经济与管理》2017年第2期。

孙久文、姚鹏:《京津冀产业空间转移、地区专业化与协同发展——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陈浩、项杨雪、陈劲、柳宏志:《基于知识三角的区域协同创新联盟探索与实践——以欧洲创新工学院KICS模式为例》,《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17期。

施筱勇:《创新驱动经济体的三大特征及其政策启示》,《中国软科学》2015年第2期。

王宇露、黄平、单蒙蒙:《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双层运作体系对分布式创新的影响机理——基于创新网络的视角》,《研究与发展管理》2016年第3期。

刘志春、陈向东:《科技园区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效率关系研究》,《科研管理》2015年第2期。

罗旭:《京津冀人才一体化迎来破局》,《光明日报》2017年5月11日。

马宁、饶小龙、王选华等:《合作与共赢: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问题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第10期。

郭东:《关于近年来河北省高技能人才流失的追问》,《河北日报》2014年12月29日。

宋贵伦、冯虹、唐军等:《2015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陈书洁:《京津冀人才资源开发及合作策略》,《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侯文鑫:《京津冀人才一体化路径探析》,《光明日报》2016年10月9日。

周爱军:《区域人才合作主体职能缺位现象分析及对策选择——以京津冀为例》,海峡两岸与区域人才合作发展论坛暨2010年科研年会,2010。

于淼:《北京人才发展报告(2013~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赵曙明:《泛长三角人才培养、开发和流动机制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黄合:《让改革释放人才发展“红利”宁波打造人才生态市》,《宁波日报》2016年8月24日。

王振:《关于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战略愿景下的人才生态系统建设》,中国网,2016年1月25日。

赵芳洲:《如何当好高层次人才的“店小二”》,《杭州日报》2015年3月2日。

张贵、贾尚键、苏艳霞:《生态系统视角下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研究》,《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4期。

黄梅、吴国蔚:《人才生态链的形成机理及对人才结构优化的作用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28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2016年6月7日。

王彦林:《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2016年2月2日。

《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2016年7月1日。

张小力:《江苏省小城镇发展差异及其成长路径分析》,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曹璐:《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省市域城乡统筹规划》,《城市规划》2014年第2期。

闫明霞:《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工程技术研究》2016年第8期。

范垚:《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研究——以重庆市典型项目区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16年第11期。

伍建民:《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与形势》,《前线》2014年第10期。

杨维凤:《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劳动保障世界》2016年第6期。

胡珑瑛、杨任远:《高技术园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分析》,《技术经济》1999年第8期。

马妍娇:《京津冀金融资源集聚的空间辐射效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王鹏:《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特征与动力支持研究》,《未来与发展》2009年第1期。

陈子凤、官建成:《合作网络的小世界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国管理科学》2009年第3期。

P.cook,M.Heidenreich & H.Braczyk,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Role of Govermance in a Globalized world,UCL press,1996.

P.cooke & G.Sehienstock,“Structural Competiveness and Learning Regions,” Enterprise & Innovation Management Studies,2000.

P.cooke & G.Sehienstock,“Structural Competiveness and Learning Regions,” Enterprise & Innovation Management Studies,2000.

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解决环京津地带贫困与生态问题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张佰瑞:《我国生态性贫困的双重抑制效应研究——基于环京津贫困带的分析》,《生态经济》2007年第5期。

王玫、李文廷:《环京津贫困带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对策》,《河北学刊》2008年第6期。

曾静、李书领:《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对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1期。

赵弘、何芬、李真:《环京津贫困带减贫策略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

殷阿娜、邓思远:《环京津贫困带生态-贫困耦合关系困境的博弈分析》,《当代经济管理》2017年第3期。

张祖群:《扶贫旅游的机理及其研究趋向——兼论对环京津贫困带启示》,《思想战线》2012年第2期。

王淑娟、周丽娜、李诚:《环京津贫困带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互动发展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第19期。

王淑娟、李国庆:《环京津贫困带旅游扶贫困境分析——基于旅游产业链的视角》,《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年第19期。

王淑娟、赵海涛:《旅游扶贫视角下环京津贫困带休闲旅游发展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3期。

孟超、宋伟:《旅游扶贫视角下环京津贫困带休闲旅游发展分析》,《经贸实践》2017年第9期。

孙怡:《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与开发研究》,《中国商论》2017年第12期。

刘莉、张娟、李龙飞:《环京津贫困带创意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第8期。

陈建华:《环京津贫困带金融扶贫模式》,《中国金融》2017年第5期。

王辉、李占平:《京津冀跨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的实现路径》,《河北学刊》2015年第1期。

高兵:《京津冀区域教育空间布局构想》,《北京教育》(高教)2014年第6期。

罗俊、马艳坤:《基于城镇化视角的环京津贫困带减贫研究》,《经济师》2015年第2期。

兰传海:《环京津贫困带扶贫开发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2期。

《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河北省“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河北省人民政府网,2015年11月16日。

孟维华:《生产率的绿色内涵——基于生态足迹的资源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7。

李俊、徐晋涛:《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的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杨文举、龙睿赟:《中国地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上海经济研究》2012年第7期。

万伦来、朱琴:《R&D投入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9期。

魏玮、谭林、刘希章:《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变特征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9期。

陈超凡:《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统计研究》2016年第3期。

武义青、贾雨文:《经济系统运行效能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武义青、聂辰席:《我国地区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

《京津冀协同规划纲要》,秦皇岛市国土资源局,2015年11月25日。

孔凡斌:《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鲁晓东、连玉君:《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经济学》(季刊)2012年第2期。

董锁成、于会录、李宇、李泽红、李飞、李富佳:《中国工业节能:循环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6期。

黄永春、石秋平:《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的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12期。

武义青、贾雨文:《势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基于主动性决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京津冀大数据研究课题组:《基于企业大数据对河北吸纳京津投资的新动向分析与对策建议》,《经济与管理》2016年第6期。

杨建利、邢娇阳:《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年第4期。

杨万江、李琪:《稻农化肥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王秀妹、余凌:《共享土地经营权模式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创新》,《农业经济》201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