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2013-2014)图书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T Industry in 2013-2014
[内容简介] 当前,IT产业与各个行业加速融合,推动着自身和各行业的变革,传统硬件、软件、信息服务的界限正在被打破,其核心技术和信息安全等问题已经从产业内部问题上升到关系国家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本书以“互联网促进跨界融合”为主题,在跟踪2013年全球和中国产业最新进展和热点的基础上,分析产业发展的变化特点,总结产业发展态势和趋势,为政府部门、行业机构和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关信息
序三
《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2013~2014)》编委会
图目录
序一
编后记
前言
《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2013~2014)》编写组
第一部分 综述篇
第一章 全球IT产业发展特点
一 IT支出增长乏力,产业增速缓慢回升
二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业务竞争加剧
三 投资并购回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持续走热
四 新兴热点领域加速发展,跨界融合和智能化趋势明显
五 各国加快支持和布局,争抢新兴技术发展先机
第二章 中国IT产业发展综述
一 产业规模增长速度趋缓,从业人员规模增速下滑
二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IT服务化趋势明显
三 核心技术和产品支撑较弱,安全可控成为关注重点
四 骨干企业国际化破瓶颈,研发投入和专利储备增强
五 新兴技术加速落地,技术融合趋势明显
六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环境建设不断加强
1.国际环境依旧严峻,竞争日趋激烈
2.国家高度重视IT产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3.市场环境建设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4.“新三板”扩容和股票发行改革利好IT企业融资,但是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建设还需完善
第三章 中国IT产业发展展望
一 全面深化改革带来新机遇,IT产业顶层设计将加强
1.全面深化改革带来产业发展新机遇
2.两化深度融合提出IT新需求
3.信息消费将为IT产业扩容
4.4G发展将为IT产业提速
5.网络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
6.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为IT技术突破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
7.关键IT技术和产品取得突破的路径将更加清晰
二 互联网思维促进产业变革,开放性创新成为典型特征
1.互联网将促进IT产业变革不断深化
2.开放性创新将成为IT产业变革的典型特征
3.企业级应用兴起,先行者将受益
三 产业互联网引领跨界融合,智能化应用加快普及
1.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纵深跨界融合将持续加速
2.产业互联网加速智能化应用普及,客厅有望成为智能化应用争夺下一个场景
3.可穿戴设备角逐将全面展开,健康医疗市场前景广阔
4.汽车智能化进程加速,汽车互联将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四 大数据带来大价值,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1.大数据的资源属性将带来巨大商业价值和IT创新变革
2.数据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大数据将走向企业级应用,移动终端数据应用将成为下一轮创新的中心
五 生态成为竞争的关键,业界巨头打造强势生态
1.国内互联网巨头将着力完善自己的强势生态
2.超级应用将成为构建强势生态的核心
3.超级应用将通过构建开放平台成为移动应用主要入口
4.一场围绕O2O的生态之争蓄势待发
第二部分 热点篇
第四章 集成电路进入产业发展新阶段
一 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再创新高
二 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国产化能力不断增强
三 国内集成电路企业合作加强,并购重组更加活跃
四 新政策将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
第五章 国产操作系统支撑能力有待提高
一 操作系统寡头垄断格局已定,国产操作系统份额较低
二 国产操作系统发展面临机遇,也存在巨大的挑战
1.国产操作系统发展面临机遇
2.国产操作系统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 安全技术是根本,低功耗技术是移动端竞争焦点
四 操作系统顺应新兴业态发展需求,“四化”趋势明显
第六章 移动互联网孕育世界级企业
一 中国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进入大众用户阶段
二 中国已经形成世界级市场,正在孕育世界级企业
三 平台企业不断加强生态系统建设,战略投资和并购力度加强
四 4G牌照发放,国内企业加紧布局
第七章 云计算市场已迎来战国时代
一 云计算市场规模偏小,但增速较快
二 云盘大战掀起个人云服务高潮,消费云时代到来
三 云计算逐渐渗透传统行业,企业开始向云计算转型
四 国内外厂商同台博弈,市场竞争激烈
五 国内外云计算厂商差距依然明显
六 统筹规划云产业发展,应用落地应进一步加强
第八章 大数据带来新的机遇窗口期
一 大数据产业雏形显现,产业链覆盖广泛
二 互联网企业引领大数据发展,创新企业不断涌现
三 大数据的行业应用实践不断涌现,传统IT企业加快大数据技术和产品开发
四 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政策环境不断完善
五 大数据应用引发“去IOE”趋势,国内IT企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六 大数据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数据的开放和利用是重点
第九章 社交网络借助支付加速变现
一 社交网络用户规模整体增速放缓,用户活跃度攀升
二 即时通信类工具引领社交网络发展,移动社交成争抢焦点
三 社交网络与其他领域融合加速,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四 支付功能扩展和盘活社交网络应用,加速流量变现
五 微信成为新一代社交网络的代表,加速模式创新以构建商业化的生态体系
第十章 3D打印推动我国智能制造升级
一 智能化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发展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三 3D打印成为促进全球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因子
四 3D打印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新锐力量
五 3D打印推动我国智能制造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十一章 物联网步入规模发展阶段
一 物联网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持续发展动力强劲
二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细分领域协调发展
三 重点企业快速发展,规模和能力不断壮大
四 技术研发水平提升,关键技术有所突破
1.感知技术领域
2.传输技术领域
3.处理技术领域
4.共性支撑技术领域
五 区域发展呈现不同特色,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六 应用示范蓬勃发展,典型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1.智能工业
2.智能农业
3.智能物流
4.智能交通
5.智能环保
6.智能医疗
7.智能安防
8.智能家居
9.智能电网
七 物联网发展需求不断释放,未来发展趋势向好
第十二章 移动电子商务成为角逐焦点
一 电子商务发展持续深化,移动电商成新亮点
二 各大巨头加速跨界与融合,角力构建开放平台
三 巨头布局供应链金融服务开放平台,企业融资需求快速释放
四 互联网深化发展促传统企业加速“触网”,O2O发展成竞抢的新蓝海
五 政府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稳健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十三章 智慧城市建设拉动产业发展
一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入推进期
二 政府加快推出政策营造良好环境
三 智慧城市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四 智慧城市建设拉动产业发展
五 产学研用各部门加盟布局智慧产业
六 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暗藏隐忧
第十四章 2013年度中国IT产业十大热点事件
一 国务院出台信息消费促进政策
二 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4G牌照
三 余额宝上线引发互联网金融热潮
四 微信以支付加速腾讯O2O模式发展布局
五 小米与格力的赌局引业界重审互联网模式的后顾之忧
六 联想集团以29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智能手机业务
七 百度斥19亿美元收购91手机助手
八 紫光股份并购展讯和锐迪科加速集成电路行业整合
九 XP停止服务引发担忧
十 发改委对高通发起反垄断调查
第三部分 专题篇
第十五章 新型智能终端发展浪潮来袭
一 可穿戴市场角逐全面展开,医疗健康市场前景广阔
二 智能家居发展仍处起步阶段,智能家电领域发展迅速
三 汽车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无人驾驶正成为竞争焦点
四 机器人市场迎来发展机遇,工业应用前景广阔
五 智能语音技术应用不断深入,正在成为主要人机交互方式
第十六章 “软件定义”改变世界
一 硅谷掀起软件革命浪潮,“三化”趋势明显
二 软件定义内涵扩展,软件开始定义IT产业各领域
1.软件定义无线电
2.软件定义手机
3.软件定义网络
4.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三 软件渗透生产生活各领域,软件开始定义世界
四 信息的数字化进程加快,软件重新定义各行各业
1.媒体行业
2.零售业
3.金融业
4.制造业
5.工业互联网
6.实时服务
7.生物医药
第十七章 “互联网化”驱动产业变革
一 互联网普及深化,“互联网化”浪潮来袭
二 从电子化到互联网化,是思维与模式的变革
三 互联网金融兴起,互联网化冲击金融业
四 互联网化促IT产业变革,IT企业加快转型
五 互联网化将走向互联网无形化,数据和内容是核心
第十八章 产业金融成为推动IT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 IT领域产融结合趋势明显
二 大企业是lT领域“由产到融”的主要推动力
三 投资并购是IT领域“由融到产”的重要形式
四 软件和信息服务成投融资关注重点
五 中国IT产业的产融结合还面临一些问题
第十九章 知识产权竞争更加激烈
一 IT领域专利申请量平稳增长
二 专利成为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工具
三 网络版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
四 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纠纷增多
五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迅速
附录
附录1 2013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附录2 2013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附录3 2013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
附录4 2013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
附录5 2013年度中国互联网100强名单
附录6 1998~2013年英特尔投资的中国IT企业
序二
表目录
[1]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2013.
[2]Reed Electronics Research,The Yearbook of World Electronics Data,2013.
[3]Ernst & Young,Global Technology M&A Update,2013.
[4]IT Maturity Model,Gartner,2012.
[5]ICT Facts and Figures Features,ITU,2012.
[6]GSA Evolution to LTE Report,GSA,2013.
[7]IMF,2013 World Economic Outlook-Hopes,Realities,and Risks,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3/01/index.htm,2013.
[8]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Coping with High Debt and Sluggish Growth,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2/02/10,2012.
[9]OECD,Internet Economy Outlook 2012,http://www.oecd-ilibrary.org/science-and-technology/oecd-internet-economy-outlook-2012_9789264086463-en,2012.
[10]The Yearbook of World Electronics Data 2012/2013,Reed Electronics Research,2012.
[11]Price Waterhouse Coopers,Technology Sector Scorecard(2012Q1-Q4),http://www.pwc.com/gx/en/technology/scorecard/index.html.
[12]Ernst & Young,Global Technology M&A Update(2012Q1-Q4),http://www.ey.com/CN/en/Industries/Technology.
[13]OECD Internet Economy Outlook,OECD,2012.
[14]Asia/Pacific Quarterly Mobile Phone Tracker,IDC,2012.
[15]Worldwide Mobile Phone Tracker,IDC,2012.
[16]2012 Software 500,Software Magazine,2012.
[17]2012 Smartphone Guide,Gartner & Nomura,2012.
[18]Worldwide Smartphone Mobile OS 2012~2016 Forecast and Analysis,IDC,Dec,2012.
[19]Mobi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Marketing Whitepaper,Mobile Marketing-Association,2011.
[20]Marketing Goes Local,PWC,2011.
[21]2012 Year in Review,Distimo,2012.
[22]2012 Global IPO Update,Ernst & Young,2012.
[23]2012 Global Technology IPO Review,PWC,2012.
[24]2012 Global Technology M&A Update,Ernst & Young,2012.
[25]Mobile Financial Services White Paper,Noribo Technologies,2011.
[26]Mobile Platforms:The Clash of Ecosystems,Vision Mobile,2011.
[27]Gloabal100,Total Telecom,2012.
[28]Hype Cycle for Big Data,Gartner,2012.
[29]Extracting Valuefrom Chaos,IDC,2011.
[30]李德升:《我国IT产业发展态势分析》,《金融电子化》,2013年10月。
[31]万建华:《金融e时代:数字化时代的金融变局》,中信出版社,2013。
[32]吴成丕:《金融革命:财富管理的互联网竞争》,中国宇航出版社,2013。
[33]第一财经新金融研究中心:《中国P2P借贷行业服务白皮书》,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34]《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2013。
[35]李飞:《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研究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13。
[36]付伟:《移动互联网芯片技术体系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13。
[37]付伟:《移动互联网系统软硬件技术体系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13。
[38]付伟:《移动互联网系统软件技术体系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13。
[39]《大数据:创新、竞争和提高生产率的下一个新领域》,麦肯锡,2011。
[40]《2012~2013年技术曲线成熟度(Hype Cycles)的报告》,Gartner,2012。
[41]《2011~2012年中国大数据市场研究报告》,计世资讯,2013。
[42]《国家重要基础数据总量分析及需求评估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13。
[43]《大数据市场收入排行榜与未来预测分析》,Wikibon,2013。
[44]《奥巴马投2亿美元,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意志》,《国金证券》2012年3月30日。
[45]《中国第三方移动应用商店市场研究报告》,易观,2012。
[46]陈新河:《转型与扩张——2013世界软件产业发展趋势和展望》,《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动态》,2012。
[47]陈新河:《借鸡生蛋,以最低成本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小米与苹果商业模式的对比研究》,2012。
[48]《2012年中国手机浏览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CNNIC,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