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18)图书
Development Report on the Cause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n China (2018)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残疾人数据科学研究院“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评价”课题组的首部年度报告,依托江苏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残障与发展研究基地,由中国残疾人数据科学研究院组织科研机构专家、高校学者和政府研究人员共同撰写。本书围绕新时代背景下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特殊教育、就业服务、精准扶贫、维权服务、社会保障、无障碍设施、体育事业、残疾统计、生活质量等问题,对2017年中国残疾人事业总体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Abstract
主要编撰者简介
Contents
摘要
Ⅰ 总报告
B.1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18)
一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历程
1.初创阶段(1949~1965年)
2.受挫停滞阶段(1966~1977年)
3.恢复重建阶段(1978~1987年)
4.加速发展阶段(1988~2007年)
5.质量提升阶段(2008~2017年)
二 2017年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一)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残疾人事业发展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残疾人社会政策日益完善和精准
(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支撑条件不断健全和完善
1.组织建设
2.大数据建设、开发和利用
3.资金投入
4.无障碍环境建设
(五)残疾人事业发展效果明显
三 2017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评价
(一)残疾人事业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
(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评价
1.数据来源
2.生存保障指数
3.发展提升指数
4.服务支撑指数
5.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
(三)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的省际比较
四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歧视残疾人的社会环境仍然较为严峻
(二)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影响残疾人事业发展
(三)缺乏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残疾人事业的政策体系
(四)残疾人事业法律的有效供给不足,执行力不强
(五)残疾人事业政策的普惠程度有待提升
(六)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
五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完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框架
(二)明确和强化各级政府在残疾人事业中的具体责任
(三)加强领导和统筹,推进地方政府落实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
(四)建立残疾人事业投入与财政收入水平同比例增长机制
(五)加快推进残疾人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加强残疾人权利的落实和监督
(七)完善以家庭为特征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
(八)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现代残疾人观念
Ⅱ 分报告
B.2 中国残疾人康复服务发展报告(2018)
一 国内外残疾人康复服务发展历程
(一)国外康复服务发展状况
1.国外康复医学发展状况
2.社区康复发展状况
(二)中国残疾人康复服务发展历程
二 中国残疾人康复服务现状
(一)残疾人康复服务快速发展
(二)享受康复服务的残疾人群体比例逐渐提高
(三)康复服务机构逐步发展壮大
(四)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成效显著
三 中国残疾人康复服务问题分析
(一)康复医疗资源相对欠缺且分布不均
(二)康复医学缺少多学科共同协作
(三)社区康复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四)康复人才数量紧缺且服务能力参差不齐
四 中国残疾人康复服务对策建议
(一)提高康复机构服务能力
(二)着力提升精准康复服务水平
(三)提高康复人才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运用ICF开展康复科学研究
B.3 中国特殊教育发展报告(2018)
一 特殊教育现状描述
(一)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二)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颁布实施
(三)《残疾人教育条例》(2017修订)颁布实施
(四)《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颁布实施
二 特殊教育问题分析
(一)资金投入及其方式对特殊教育发展的制约
(二)师资和康复专业人员结构性短缺对特殊教育发展的制约
(三)残疾人口变化给特殊教育发展带来的挑战
(四)特殊教育资源分布的空间结构性矛盾
三 特殊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财政在推进教育公平中的主导作用
(二)加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法治化和随班就读问责制度建设
(三)加快推进重度残疾儿童教育及其研究
1.完善送教上门为主的重度残疾儿童教育体系
2.加强重度残疾儿童教育研究
B.4 中国残疾人就业发展报告(2018)
一 中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分析
(一)残疾人就业总体情况分析
1.就业总量
2.不同形式就业
3.就业增量
4.培训情况
5.盲人按摩情况
(二)残疾人分地区就业情况分析
1.分地区就业情况
2.分地区盲人按摩人员和机构情况
(三)残疾人就业的组织和管理
二 中国残疾人就业问题分析
(一)政府层面对残疾人就业的理念有待革新
(二)残疾人就业服务方式有限
(三)残疾人就业法规体系需要完善
(四)不同就业形式发展不平衡
(五)残疾人就业能力开发效果欠佳
(六)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和使用存在疏漏
(七)地区残疾人就业差异大
三 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建议
(一)更新残疾人就业理念
(二)完善残疾人就业政策和法律
(三)构建残疾人就业多中心协同治理体系
(四)加强残疾人就业能力精准开发
(五)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
(六)鼓励残疾人新形式就业和创业
B.5 中国残疾人精准扶贫报告(2018)
一 中国残疾人精准扶贫背景
二 中国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发展状况
(一)精准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
(二)脱贫攻坚项目进一步落实
(三)扶贫工作效果进一步提升
三 中国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残疾人脱贫难度大
(二)扶贫工作存在不足
四 中国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细化和强化残疾人精准扶贫流程
(二)构建残疾人扶贫的共治模式
(三)建立健全内部驱动和外部保障机制
B.6 中国残疾人维权服务发展报告(2018)
一 残疾人维权服务概念界定
二 残疾人维权服务的现状
(一)残疾人专项法律制度建设和执法检查稳步推进
(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紧扣残疾人民生问题
(三)残疾人法律宣传教育持续开展,法律救助组织建设持续推进
(四)残疾人来信来访服务数量下降,电话和网络投诉服务增加
三 残疾人维权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残疾人法制建设与专项执法的主要问题
1.全国层面残疾人法制建设与人大、政协专项执法力度呈现减弱趋势
2.残疾人法制建设和人大、政协专项执法力度省与省之间差异明显
(二)各级残联协助办理人大、政协提案的主要问题
1.各级残联协助和协助办理人大、政协提案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2.各级残联协助和协助办理人大、政协提案数量省与省之间差异明显
(三)各级残联残疾人法律救助服务的主要问题
1.各级残联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务很不充分
2.各级残联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务省与省之间很不平衡
(四)残疾人信访服务的主要问题
1.社会保障、就业扶贫、医疗康复问题仍是残疾人信访的重点
2.残疾人信访重点议题省与省之间差异明显
四 结论与建议
(一)各级残联在残疾人法制建设和推动专项执法中发挥更加充分的作用
(二)专题调研和专项培训提升残联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水平
(三)完善机制提升残疾人法律救助与法律援助服务水平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残联信访干部信访服务能力
B.7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报告(2018)
一 国内外残疾人社会保障发展历程
(一)国际残疾人运动与残疾人社会保障
(二)国外主要发达国家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三)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二 残疾人社会保障主要成效
(一)残疾人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数量持续扩大
(二)政府对重度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支持力度加大
(三)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快速发展
(四)享受托养服务残疾人数量稳步增长
(五)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在全国迅速推进
(六)最低生活保障为残疾人提供兜底救助
三 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问题分析
(一)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补贴率存在地区差异
(二)残疾人托养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三)“两项补贴”对象和标准地区差异较大
(四)针对低收入和轻度残疾人群体的优惠政策较少
(五)残疾人特惠救助政策还不健全
四 对策建议
(一)完善社会保险特惠制度,设立残疾保险新险种
(二)关注低收入残疾人群体,健全社会救济制度
(三)以“两项补贴”为突破口,逐步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四)立足社区和家庭,提高托养服务供给能力及水平
(五)创新社会保障机制,实现精准保障和高效保障
(六)统一社会保障标准,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均衡化
B.8 中国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及环境建设报告(2018)
一 中国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背景
(一)国家层面政策
(二)地方层面措施
二 中国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情况
(一)标准体系的建立
(二)资金投入及来源
(三)设施建设的成就
1.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
2.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情况
3.无障碍设施调查体验情况*
(1)设施普及状况
(2)公众满意程度*
4.无障碍设施建设维护典型问题*
三 发达国家和地区无障碍环境建设与发展情况
(一)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人人畅道通行计划
(二)新加坡:无障碍人居环境(Accessibility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四 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发展阻碍
(一)建设制度的模糊
(二)监管协调的困难
(三)公众意识的局限
五 结论与建议
(一)健全无障碍设施建设机制
(二)加快既有社区无障碍改造
(三)营造交通出行无障碍环境
(四)引进高科技设施建设手段
B.9 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报告(2018)
一 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历程
(一)残疾人体育起始阶段(1949~1977年)
(二)残疾人体育发展阶段(1978~2001年)
(三)残疾人体育腾飞阶段(2002年至今)
二 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现状描述
(一)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
(二)体育组织体系渐趋完善,形成五级管理体制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明确发展目标
(四)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体育事业走向世界
三 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群众体育资金投入不足,体育活动参与度不高
(二)区域发展不均衡,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三)多部门协同机制没有形成,基层力量薄弱
(四)无障碍体育设施缺失,阻碍了体育参与度
(五)老龄化趋势凸显,体育活动难度加大
四 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大残疾人群众体育资金投入,完善财政保障机制
(二)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多元协同发展机制
(三)统筹兼顾提高残疾人体育发展水平
(四)因地制宜丰富残疾人体育活动内容
(五)健全培养体系,加强残疾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B.10 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发展报告(2018)
一 残疾测量
二 残疾统计现状
(一)国外残疾统计
(二)国内残疾统计
1.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2.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调查
3.涉残问题的全国性调查
4.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
5.全国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调查
6.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
7.残疾人事业统计制度
8.相关职能部门的涉残数据统计
三 2017年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工作
(一)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
(二)全国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调查
(三)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
(四)残疾人事业统计制度
(五)相关涉残部门的残疾统计
四 残疾人事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残疾人事业统计制度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二)残疾统计数据的可比性较差
(三)残疾统计数据质量有待提升
(四)残疾人微观调查数据开发应用相对滞后
五 促进残疾人事业统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将残疾统计纳入人口社会经济统计
(二)完善涉残统计监督和管理体系
(三)促进残疾统计标准的一致性
(四)加强对残疾人微观调查数据的深入分析与开发
Ⅲ 专题篇
B.11 信息技术助推残疾人高质量生活
一 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及技术应用现状
(一)政府高度重视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
(二)信息无障碍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信息技术开启视障人群“新”视界
(四)信息技术拓展残疾人创业就业新途径
(五)信息技术让残疾人生活消费更便利
二 信息技术促进残疾人高质量生活的应用场景
(一)“京东众智”:构建网络平台促进残疾人就业
(二)微商创业:用嘴叼起的电商创业梦
(三)阿里钉钉:视障人和健全人平等沟通的工作平台
三 政策启示
B.12 3D打印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中的应用研究
一 3D打印概述
二 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供给与需求现状
三 3D打印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中的应用案例
(一)3D打印技术在矫形器和假肢中的应用
1.上肢假肢
2.矫形器
(二)3D打印在个人移动辅助器具中的应用
1.轮椅
2.外骨骼机械套装
(三)3D打印在沟通和信息辅助器具中的应用
1.眼镜
2.助听器
(四)3D打印在技能训练辅助器具中的应用
1.盲人触摸地图
2.教具
四 3D打印技术应用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一)国内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滞后,3D打印市场规模小,产业化机会小
(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缺乏
(三)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法规政策体系尚不健全
五 结论与建议
B.13 中国中老年残疾人生活质量状况研究
一 资料来源与残疾测量
(一)资料来源
(二)残疾测量
二 生活质量评价维度与测量方法
(一)生活质量定义
(二)生活质量评价维度
(三)测量方法
1.隶属函数的设定
2.加权方法
3.最大最小值的选取
三 中老年生活质量状况分析
(一)生活质量测量结果分析
1.生活质量的测量结果
2.生活质量的分布
3.主客观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二)中老年残疾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年龄
2.性别
3.受教育程度
4.居住安排
5.子女数量与质量
6.区域
四 结论与建议
Ⅳ 案例篇
B.14 光伏发电照亮残疾人脱贫路
一 “光伏扶贫”——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
二 江苏省残疾人扶贫项目实施概况
三 探索残疾人“光伏扶贫”工程创新之路
(一)选取示范点
1.句容市境内环境概况
2.近年句容市残疾人扶贫工作基础
3.句容市发展光伏扶贫的优势条件
(二)具体做法
1.深入调研,明确项目
2.精准识别,落实对象
(1)地理区域分布情况
(2)残疾类别情况
(3)申请情况
3.制定方案,扎实推进
4.跟踪服务,确保效益
(三)取得成效
四 构建残疾人光伏扶贫保障体系的经验总结
(一)政府重视是前提
(二)精准识别是基础
(三)动态管理是关键
(四)机制建设是保障
1.建立多方合作的联动机制
2.打造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
3.落实因地制宜的服务机制
Ⅴ 附录
B.15 2017年残疾人事业统计
B.16 2017年残疾人事业发展大事记
1.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
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残疾人教育条例》
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
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演讲
5.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8月25日设立为“残疾预防日”
6.由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
7.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参选国际残奥会主席
8.“一带一路”框架下残疾人事务主题活动在北京开幕
9.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
10.司法部出台意见加强“十三五”期间残疾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
B.17 困难残疾人特殊优惠政策
B.18 各省(区、市)“两项补贴”相关文件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18)》编辑委员会
皮书数据库
厉才茂:《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历史方位(上)》,《残疾人研究》2018年第1期。
胡向阳:《依法推进残疾预防与残疾人康复事业》,《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2期。
林泰:《什么是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中国残疾人》2014年第1期。
陆德阳:《残疾人与中国近代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彭华民、冯元:《中国特殊教育福利:从补缺到组合普惠的制度创新》,《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第6期。
万国威:《我国残疾人福利可及性的实证研究》,《人口学刊》2014年第6期。
郑功成:《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宏观思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周沛:《社会治理视角下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探略及发展路径分析》,《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
周沛:《社会治理背景下中国残疾人福利模式构建——问题、逻辑及优化》,《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陈立典:《健康中国战略下康复服务发展的探讨》,《康复学报》2018年第1期。
崔佳良:《香港残疾人士社会康复服务体系综述》,《残疾人研究》2015年第3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年10月25日,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何侃、肖敏、张跃、张立松:《“世界残疾报告”及对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启示》,《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12期。
姜丽:《东北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需矛盾调查》,《中国民康医学》2016年第9期。
刘辉霞、符传东等:《广东省卫生系统康复资源配置与服务现状分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2期。
李安巧、邱卓英、吴弦光等:《康复2030:国际康复发展状况与行动呼吁》,《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4期。
李沁燚、邱卓英、陈迪等:《基于ICF构建国家功能、残疾和健康的信息架构和数据体系》,《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4期。
王黔艳、李曼琪、闵锐等:《发达国家康复医学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医学与社会》2017年第10期。
燕铁斌、陈文华:《中国康复治疗师岗位能力考核与培训制度专家共识》,《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年第6期。
银芳、付克礼:《国际社区康复理念在我国农村社区康复合作项目中的应用实践》,《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7期。
张金明、赵悌尊:《中国残疾人社区康复30年回顾与展望》,《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11期。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共识》,《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年第10期。
郑功成:《2017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
凌亢、白先春等:《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06~2015)》,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王培峰:《“办好特殊教育”的政治逻辑》,《现代特殊教育》2018年第4期。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方俊明:《开创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中国教育报》2017年07月29日,第3版。
黄伟:《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制订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7年第4期。
国务院:《残疾人教育条例》,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2/23/content_5170264.htm。
王大泉:《新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的理念与制度创新》,《中国特殊教育》2017年第6期。
王培峰:《特殊教育政策:正义及其局限》,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丁建峰:《当代西方实证社会选择理论综述》,《经济评论》2010年第1期。
高圆圆:《贵州武陵山片区残疾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特征、问题及对策》,《残疾人研究》2016年第4期。
吴敏:《中国残疾人扶贫的发展历程与政策变迁》,《西部论坛》2016年第6期。
李迎生、厉才茂:《残疾人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
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江苏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与当前重点工作对策研究》,载《江苏省残疾人状况分析和事业发展研究》,河海大学出版社,2009。
江苏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南京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概论》,华夏出版社,2017。
杨立雄:《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人民出版社,2011。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华夏出版社,2008。
吕世明:《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及发展思考》,《残疾人研究》2013年第2期。
石冰、于东:《城市无障碍设施浅论》,《林业科技情报》2011年第4期。
吴文博:《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15。
张旭山:《谈城市无障碍设施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山西建筑》2005年第19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2012年9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005年7月1日。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政府网,2017年10月27日,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陈功、吕庆喆等:《2013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分析》,《残疾人研究》2014年第2期,第95页。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编著《中国残疾人事业年鉴(1949~1993)》,华夏出版社,1996。
郑功成:《2017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
高晓平、牟民生:《残疾人发展理论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凌亢、白先春等著《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06~2015)》,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刘秉镰、刘玉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库存成本降低》,《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5期。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麦肯锡咨询公司,2014。
中国信息技术公益发展联盟:《2017年中国信息技术公益发展白皮书V2.0》,中国信息技术公益发展联盟,2017。
Conley,T.,Udry,C.,Learning about a New Technology:Pineapple in Ghana[J].
George,G.,M. McGahan,A. and Prabh,J. Innovation for Inclusive Growth:Toward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a Research Agenda [J].
Aker,J. Information from Markets Near and Far:Mobile Phones and Agricultural Markets in Niger [J].
陈燕和:《3D打印产业发展问题分析》,《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第11期。
窦玉沛:《凝聚智慧 汇聚力量 力促行业发展》,《社会福利》2013年第10期。
方新等:《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模式与人才队伍建设》,《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年第2期。
何川:《辅助器具弃用的因素与对策》,《中国残疾人》2009年第2期。
李建军等:《我国康复人才战略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5期。
李晞、吴小高:《我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的现状及展望》,《残疾人研究》2016年第3期。
廖政文等:《3D打印个性化康复矫形器的设计制作》,《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8年第4期。
刘震等:《脑卒中踝足矫形器的3D打印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年第8期。
王荣光:《康复辅助器具人才培养探索》,《教育现代化》2018年第3期。
徐贵升等:《中国首例3D打印假肢临床报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年第8期。
杨立雄、李晞:《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政策研究》,《残疾人研究》2018年第1期。
杨宗宇等:《3D打印矫形鞋垫治疗平足的疗效观察》,《足踝外科电子杂志》2017年第1期。
张爱平等:《基于3D打印的定制脊柱侧弯矫形器设计制造与舒适度评价》,《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钟磊、朱图陵:《世界卫生组织轮椅中级服务及其对我国辅具服务的启示》,《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7期。
朱坤、栗成强:《残疾人辅助器具筹资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1期。
Berman,B.(2012). 3-d printing: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Campbell,T.,Williams,C.,Ivanova,O.,& Garrett,B.(2011). Could 3D printing change the world.
Fernandes,H.,Costa,P.,Filipe,V.,Paredes,H.,& Barroso,J.(2017). A review of assistive spatial orientation and nav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Gual,J.,Puyuelo,M.,& Lloveras,J.(2014). Three-dimensional tactile symbols produced by 3D Printing:Improving the process of memorizing a tactile map key.
Holloway,L.,Marriott,K.,& Butler,M.(2018,April). Accessible Maps for the Blind:Comparing 3D Printed Models with Tactile Graphics. In
Huang,S. H.,Liu,P.,Mokasdar,A.,& Hou,L.(2013).Additive manufacturing and its societal impact:a literature review.
Jafri,R.,& Ali,S. A.(2015,July). Utilizing 3D printing to assist the blind. In
Kocovic,P.(Ed.).(2017). 3
Krivoniak,A.,& Sirinterlikci,A.(2017,June). 3D Printed Custom Orthotic Device Development:A Student-driven Project. In 2017
MaRS Market Insights(2013),Layer-by-Layer:Opportunities in 3D printing[R],https://www.marsdd.com/mars-library/layer-by-layer-opportunities-in-3d-printing/.
Rener,R.(2017,July). The 3D Printing of Tactile Maps for Persons with Visual Impairment. In
Rengier,F.,Mehndiratta,A.,Von Tengg-Kobligk,H.,Zechmann,C. M.,Unterhinninghofen,R.,Kauczor,H. U.,& Giesel,F. L.(2010). 3D printing based on imaging data:review of medical applications.
Schubert,C.,Langeveld,M. C. V.,& Donoso,L. A.(2014). Innovations in 3d printing:a 3d overview from optics to organs.
Verner,I.,& Merksamer,A.(2015). Digital design and 3d printing i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陈传波等:《农村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13年第8期。
陈功等:《全国两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设计和方法的比较分析》,《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4期。
石智雷:《多子未必多福——生育决策、家庭养老与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5期。
吴墨源、黄婷红:《基于元分析的我国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老龄科学研究》2016年第1期。
张月云、葛忠明:《不同残疾状况对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人口与社会》2017年第4期。
Chatterji,S.,Byles,J.,Cutler,D.,Seeman,T.,& Verdes,E.(2015). Health,functioning,and disability in older adults-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implications.
Cummins,R. A.(2000).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auality of life:An interactive model.
Fernández-Ballesteros,R.(2011). Quality of life in old age:Problematic issues.
Hagerty,M. R.,Cummins,R.,Ferriss,A. L.,Land,K.,Michalos,A. C.,Peterson,M.,…& Vogel,J.(2001). Quality of life indexes for national policy:Review and agenda for research.
Land,K. C.,Michalos,A. C.,& Sirgy,M. J.(Eds.).(2011).
Pickard,L.,Wittenberg,R.,Comas-Herrera,A.,Davies,B.,& Darton,R.(2000). Relying on informal care in the new century?Informal care for elderly people in England to 2031.
Stiglitz,J. E.,Sen,A.,& Fitoussi,J. P.(201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orld bank.(2011). World report on disabilit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8).
李培林、魏后凯:《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姜安印、刘博:《精准扶贫背景下光伏扶贫问题研究》,《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年第6期。
檀江林、项银霞:《安徽金寨“光伏扶贫”的历程、经验及政策支持》,《皖西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袁金辉:《精准推进光伏扶贫可持续发展》,《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12期。
简 介:本书以“残疾人就业”为主题,对中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入分析。书中 “总报告”回顾了中国残疾人就业政策、就业支持、就业形态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残疾人就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报告”对残疾人就业服务与支持、残疾人就业模式、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就业培训进行深入讨论;“专题篇”围绕残疾人就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0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