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女性文化 总No.14(2011年第1期)图书

THE FEMAIE CULTURE IN CHINA

SSAPID:101-1830-1596-93
ISBN:978-7-5097-2469-9
DOI:
ISSN:
关键词:

女性文化 文化 女性

[内容简介] 作为全国第一家女性文化与文学的连贯出版物,本书的宗旨是以大文化视野,多元视角,在争鸣中建构与传播先进性别文化——男女平等,两性和谐,互相尊重,共同发展。 本期承上一期风格,分为8个栏目:特别策划?当代中国婚恋热点问题论坛、对话?女性的文学与现实境遇、性别?多元语境下的性别悖论、人物?女学者的智慧出场、赏典?名家名作赏析、画廊?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母亲?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记忆、读吧?70后海外女作家婚恋散文经典,每个栏目集有若干篇相关文章,集中反映了中国女性文化的发展和现状,展示了女性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女性文化
作 者: 王红旗
编 辑:魏小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敬请赐稿

 特别策划 当代中国婚恋热点问题论坛

  一场寻找“爱”与“家”幸福之门的校园行动

  北京外来务工女性生存与情感的“原色”

  女人有一个问题叫做“我是谁”

  跨国婚恋面面观

  论坛现场婚恋观念调查问卷简报

 特别策划 延伸论坛

  什么是婚姻?

  天上人间此佳偶

   一 天上人间此佳偶

   二 山妻对吟唱渔歌

   三 未破当年一块泥

 对话 女性的文学与现实境遇

  徐小斌文学创作跨越三界的先锋性

   穿透人类生态双重危机的先锋性

   意象隐喻构筑人物形象生态境遇

   享受孤独的拥挤,坚守文学精神理想

  “女性回家”论的历史与文化成因讨论

   “女性回家”论的历史溯源

   “女性回家”是生物决定还是社会建构

   社会性别机制和消费主义对女性的再造

   女性真正的解放:独立的家庭、社会角色

 性别 多元语境下的性别表达

  当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的价值取向论析

   一

   二

  女性主义者张竞生

  当“女博士”成为话题

   一

   二

   三

   四

   五

  新信息技术与“剩女”身份的网络建构

   一 新信息传播方式与“剩女”表达的面世契机

   二 信息要素新互动与“剩女”话题的网络热传

    1.表达→反馈→分享:信息生产者与信息技术的互动

     (1)所谓的“剩女”

     (2)女性中的“非剩”

     (3)男性

    2.个体→受众→公众:信息消费者与信息技术的互动

    3.读者→编辑→作者: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

   三 大众传媒齐上阵与“剩女”现象的广泛延伸

   四 社会性别话语与“剩女”的新时代规约

   五 思考与追问

  新世纪女工形象的性别书写

   性别身份与社会身份的裂隙

   肉体与灵魂的挣扎

   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结语

  杨逸论

   一

   二

   三

   四

   五

  华语女同性恋电影中的特殊意象解析

   一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一)戏曲:合理化的情感倾泻途径

    (二)蝴蝶: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

    (三)自梳:特殊境遇下的金兰誓言

   二 特殊意象解析

    (一)成对出现的意象

     1.鱼和象:逃避与对抗

     2.曼珠沙华与小茉莉:死亡与救赎

    (二)其他意象解析

     1.镜

     2.糖果

  女性在生存困境中的文化精神重建

   一 “性别三原色”的原型思考

   二 红是爱的颜色

   三 黄是家的颜色

   四 蓝是梦的颜色

 人物 女学者的智慧出场

  满怀希望的航程:结缘、求索、开拓

   1.关于研究对象的转换

   2.关于研究内容的转换

   3.关于研究领域的转换

  治学之本:独立思考与力求拓新

  苦乐在其中:文理交融的学术路

   中学时代喜欢文也喜欢理

   踏进数学与物理的交叉领域

   在科学和哲学之间进军

   编写《自然辩证法讲义》

   用一只眼睛工作,促进文理交融

   离休以后

  关心当下文学发展势态:既要敏锐又要沉稳

  在历史和现实中穿梭:不拘一格求真知

  命运的恩赐:“别是一般滋味”的学术路

 赏典 名家名作赏析

  《性别·习俗·文化——转型期有关问题的考察备案》序

  李彦小说《红浮萍》的艺术特色

  情理兼备的《失落的锁匙圈》

   一 爱情交响乐

   二 社会多棱镜

   三 亲情五味瓶

  历史中的纠葛与反思

   回归历史

   历史中的自我

   “遗产”的含义

  在声音中淬出黄金

   由生活到诗:语言的变形记

   变调与合奏:诗意的交响

  巴金小说《寒夜》中曾树生形象的悲剧性探析*

   走不出的夜

   驱不走的寒

   扑不灭的火

  新锐女作家长篇评析方阵

   青春文学写作的新高度

   小有小的难处

   隐于荒诞的现实批判

 画廊 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

  演绎自我与演绎世界:从“自我画像”展览谈起

   一 画谁?画什么?——民国时期中国女性美术图式的形成

   二 女性的可见与不可见:20世纪50~70年代的“铁姑娘”形象及其自我画像意味

   三 关于成长的故事:20世纪80~90年代女性的自我凝视及作为历史参与者的叙述

   四 复制的“自我”:卡通时代的女性体验

   五 从宏大叙述到个人叙述:共和国60年女性雕塑的自我想象

   结语 材料的隐喻:2000年以后的一种女性表达

 母亲 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记忆

  母亲手记:我的儿子叫“自然”

  爱,不会走错路

   ——“我想张老师了,‘六一’儿童节,我要去看张老师”

   坐第一排

   修为——用一生的日子来做这个练习

   书柜里那些一模一样的书

 读吧 “70后”海外女作家婚恋散文经典

  因为爱:为人妻

  “刘先生”与“鲁赛尔太太”

   名正言顺

   神的契约

   今天谁埋单

   西出阳关

   伊玛讲笑话

   红莓花儿开

  一地相思

   (一)

   (二)

   (三)

   (四)

  失婚女人的故事

  曾经芳菲

   梅

   菊

   竹

   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