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5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66

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发展报告(2010)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Private Equity(2010)

SSAPID:101-1816-3593-79
ISBN:978-7-5097-1853-7
DOI:
ISSN:
关键词:

私募股权 中国 发展

[内容简介] 在英美语义中,私募股权是和公众公司股权相对应的小众(小范围里的)股权,英文为private equity,国内译为私募股权。但是,这一翻译将其语境中作为公众公司股权对应物的小众股权的含义丢掉了,多了“募”的成分。严格说,这个术语中的英文直面语义中没有“募”(fund raising)的含义在内,加上该类股权来源于私下募集的特征后,剥离掉了其中市场交易一维的含义——小众市场交易的内容。结果,加上“募”之后词语本身读起来变雅了,但将“信”却失掉了:引起了太多的歧义和神秘。小众股权的本质特征是在内部人市场上形成的资产交换价格不能达成市场意义上的竞争性均衡,外部人又因信息不对称而无法加入小众交易使其向竞争性市场过度。大量的信息披露、反馈和特定的多方合约集合的参与才能使交易项互允价格并最终走向收敛。这才是私募股权的本质。

相关信息

丛书名:私募市场蓝皮书
编 辑:周映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财政、金融

 主要编撰者简介

 中国皮书网

 私募市场蓝皮书年度编委会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私募市场蓝皮书编委会

 年度总报告(2010)

  中国私募市场发展报告(2010)

   一 私募股权投资及其市场特征辨析

    (一)私募股权概念的形而上学思考

     1.舶来品

     2.产权、股权与股票

     3.私募股权

    (二)私募股权与私募股权市场特征

     1.资本市场

     2.私募股权及其市场本质特征

   二 危机后中国与世界资本市场前沿

    (一)金融危机后凸显全球性经济失衡的观察性事实

     1.商品(包括服务)贸易失衡与资本品贸易反向失衡

     2.储备货币市场失衡与世界货币体系制度设计失衡

     3.储蓄率(消费-储蓄市场)失衡与资本品定价能力的反向失衡

    (二)世界与中国主要资本市场结构

     1.美国资本市场结构

     2.中国资本市场基本特征

   三 中国股权投资与私募市场成长小史与发展现状

    (一)成长小史

    (二)发展现状

   四 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及其动力学机制

    (一)中国资本市场四板块

     1.交易所板块及其构造特征

     2.进入与退出

    (二)大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偕跨国机构板块

     1.交易构造特征

     2.进入与退出

    (三)产权交易所板块

     1.构造特征描述

     2.进入与退出

    (四)民间资本市场板块

     1.构造特征

     2.进入与退出

   五 中国股权投资与私募市场政策性规制与未来

    (一)政策性规制

     1.有限合伙制符合不同投资者的利益要求,实现资本与人才的完美结合

     2.有限合伙制结构简单,避免法律对于投资机构的诸多限制和税收要求

     3.有限合伙制能够通过经营管理权的协商安排来满足对于风险的控制

     4.有限合伙制PE基金对于基金管理人的激励措施具有明显优势

     5.大大提高了决策效果和决策效率

     6.有限合伙制有利于PE的扩张

    (二)世界与中国资本市场未来

 综合理论篇

  PE企业与公众企业资本制度的时代差异

   一 两种不同时代的企业资本制度

    (一)公众企业中的资本制度

    (二)PE企业中的资本制度

   二 企业资本形成制度比较

    (一)公众企业资本形成的“高成本高门槛”

     1.形成货币资本的成本较高

     2.形成人力资本的成本较高

     3.形成市场信用的成本较高

     4.形成市场责任的成本较高

    (二)PE企业资本形成的“低成本低门槛”

     1.形成货币资本的成本较低

     2.形成人力资本的成本较低

     3.形成社会信用的成本较低

     4.形成市场责任的成本较低

   三 企业资本运营制度比较

    (一)公众企业资本运营的“高授权高风险”

     1.信息不对称问题

     2.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问题

     3.降低全社会分工和竞争效率

    (二)PE企业资本运营的“强约束低风险”

     1.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2.解决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问题

     3.提高分工和竞争效率

   四 企业资本流转制度比较

    (一)公众企业资本流转的“短流程高泡沫”

     1.资本流转的短流程

     2.资本流转的高杠杆

     3.资本流转的高泡沫

    (二)PE企业资本流转的“中周期低泡沫”

     1.资本流转的中周期

     2.资本流转的“另类资本市场”

     3.资本流转的低泡沫

   五 结论

  PE、VC为中国上市公司带来了什么?

   一 表现强劲的中国创投市场

   二 VC/PE对上市公司的效应研究

    (一)筛选作用

    (二)积极管理作用

    (三)证明作用

    (四)市场影响作用

    (五)IPO之后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六)中国内地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三 方法和数据的说明

    (一)数据说明

    (二)方法说明

     1.筛选作用和积极管理作用的检验

     2.证明作用的检验

     3.市场影响作用的检验

     4. VC/PE减持影响的检验

   四 实证结论

    (一)IPO发行的概况

    (二)抑价率的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三)发行价、IPO首日收盘价和内在价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四)市场参与者的追捧程度

    (五)IPO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

    (六)VC/PE减持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五 推进国内VC/PE行业的新发展

  私募股权基金型企业融资:资本市场定位及双刃效应

   一 企业采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理论基础

   二 投资风险平衡机制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功能

    (一)投融资风险与募资制度的风险平衡机制

     1.以募资工具标准化为起点的投融资风险平衡机制模型

     2.非交易型代理制度与交易型代理制度

     3.机构投资者的本质

    (二)股性风险平衡机构的特殊性

   三 私募股权基金融资的双刃效应:融资方视角

    (一)私募股权基金融资的超融资功能效应

     1.治理结构改善与增值服务机制

     2.总体一致的行为效应:上市目标与重构动力

    (二)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

     1.决策权条款与不当干预

     2.强制“赎售”条款给企业带来的压力

     3.估值调整协议下的赌博性风险

   四 结论

 前沿理论篇

  基金资本市场链的机理与效应

   一 引言

    (一)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二 基金资本市场链的逻辑差异

    (一)基金资本市场链差异

    (二)金融资本与实体资本对接模式差异

   三 资产泡沫易生程度的差异

    (一)股权资本市场资产泡沫易生程度特征

    (二)证券市场资产泡沫易生程度特征

   四 增值功能与利益保护能力的差异

    (一)股权投资与超越“用手投票”

    (二)股票投资与“用脚投票”的失灵

   五 结论: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

    (一)两类基金的比较

    (二)制度环境与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

  试论私募股权投资的宏观风险问题

   一 引言

   二 银行业——巴塞尔二期协议和资本要求指导(CRD)

   三 保险业——欧美日等地区和国家的实践与经验

   四 分散风险的投资组合——整体风险的降低和回报的提升可以兼得

   五 结论

  私募股权基金的基金与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

   一 引言

   二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金融中介的功能:信息不对称角度

   三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募集和金融机构的参与

   四 金融机构通过FOF间接投资未上市成长性企业股权

   五 FOF投资与金融机构管理的一个模型

   六 结论

  私有股权投资与美国高科技企业发展

   一 美国私有股权(PE)市场的发展

    (一)私有股权的概念

    (二)PE发展初期(1946~1969年)

    (三)20世纪70年代有限合伙人制度的产生

    (四)1980年以来的迅速增长

   二 私有股权基金的运作

    (一)管理模式

    (二)融资

    (三)投资策略

    (四)法律框架与监管

   三 私有股权与高科技企业融资

    (一)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与资本需求

    (二)高科技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

    (三)私有股权基金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偏好

   四 美国私有股权基金对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资金支持

    (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三)监督管理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私募基金业的影响和启示

   一 美国基金业监管思路及监管框架

    (一)概述

    (二)美国基金业的监管思路

     1.保护小型投资者

     2.联邦监管与地方监管不相重复

    (三)对于基金及基金管理人的监管法律框架

     1.主要的联邦法律

     2.美国基金业监管框架的共性

     3.基金业监管框架的变革以及SEC先前的尝试

   二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

    (一)新的《私募基金投资顾问注册法》

     1.注册

     2.非美国投资顾问的有限豁免

     3.有关SEC注册门槛的修订

     4.报告义务的扩展

     5.对“合格投资者”标准和“合格客户”标准的调整

     6.进一步调研

     7.总结

    (二)《多德-弗兰克法》下的沃克尔规则

     1.适用范围

     2.发起和投资于私募股权基金及对冲基金

     3.冲突和风险

     4.《联邦储备法》第23A条和第23B条的合规

     5.实施条例的制定

     6.剥离不合规投资及交易活动

    (三)新的金融监管格局下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

     1.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募资环境的改变

     2.对冲基金行业的变化

     3.不断变化和不确定的监管态度

   三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监管的借鉴

    (一)健全“私募”的基础性规范

    (二)采取分类/差别监管的方式

     1.对基金的监管

     2.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管

    (三)加强行业自律

  中国私募的探索与实践

   一 关于私募基金

   二 私募基金的主要特征与优势

   三 私募基金在中国

   四 发展私募基金的作用和意义

   五 私募基金的操作

    (一)私募基金的融资

    (二)私募基金投资运作的基本要求

    (三)私募基金投资偏好及关注因素

    (四)私募基金的投资方向

    (五)私募基金融资解决方案和基本程序

    (六)私募融资策略与相关注意事项

    (七)私募基金投资流程

    (八)私募基金的盈利模式

    (九)私募基金投资障碍

    (十)私募基金投资风险分析

    (十一)私募股权投资监管及风险控制

   六 结论

  私募股权投资与传统证券投资的异同

   一 全球资产管理业

   二 私募股权投资

    (一)PE投资基金的主要特点

    (二)PE投资在中国发展壮大的驱动力

    (三)私募股权产业投资

    (四)中国私募股权投资(PE)业务展望

    (五)私募股权投资的分类

   三 传统证券投资与私募基金的异同

    (一)共同基金(Mutual fund)

     1.共同基金受到了一系列特别的监管,例如会计、税收法规。因此,共同基金投资公司是受监管的

     2.共同基金主要有两种:封闭式和开放式

     3.共同基金可以投资多种公开发行的证券

     4.私募股权投资与共同基金投资的异同

    (二)全球对冲基金业

    (三)退休金和养老金基金

     1.从“投资风险”转到“注资比率波动风险”

     2.对投资的相应调整

   四 结束语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的权益保护及法律效力分析

   一 缘起

   二 保护性条款一般包括的内容

    1.可转换优先股条款

    2.优先认购权

    3.共同出售股权条款

    4.回购条款

    5.强制原股东卖出股份条款

    6.反稀释条款(棘轮条款)

    7.投票权条款

    8.对赌条款

    9.陈述和保证条款

   三 对保护性条款的法律效力分析

    1.企业股权包括哪些权利?可不可以进行交易和处分?

    2.这些条款应记载于何处?是否必须写入公司章程并进行工商登记?

    3.如果基金是外资,以上条款是否必须进行行政审批?

    4.有的保护性条款触及了“同股同权”的原则,根据现有法律是否有效?

    5.有的保护性条款对原投资人处分股权进行了限制,条款是否有效

    6.有的保护性条款基金股东无代价地取得原股东股权,强制交出股权,是否有悖于法律上的公平原则,是否会受到法律保护?

    7.回购条款、对赌条款、陈述和保证条款如果交易对手是目标企业,条款是否有效

   四 结语

 市场实绩篇

  中国特色的创业投资发展之路

   一 创业投资的作用

    1.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增加产出与就业

    2.支持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3.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

    4.促进投融资平台形成,实现资本聚集

    5.降低金融系统风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6.完善企业公司治理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社会公信力和估值

   二 本土创投的主要投资方向

    1.主要投资于中小企业,增加产出与就业,壮大主体经济的实力

    2.主要投资于创新型企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3.主要投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着力解决未成熟企业的融资难和服务难问题

    4.主要投资于转型升级企业,为企业持续发展助力

    5.主要投资于高科技制造业,为民族经济挺起脊梁

    6.主要投资于“自我积累+烧钱”相结合的企业,不断推动企业成长模式的转变

    7.主要投资于有资本运作愿望和前途的企业,促进诚信社会的建设

   三 本土创投的主要投资理念

    1.宽容失败的理念

    2.溢价估值投资的理念

    3.服务至上的理念

    4.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理念

    5.勇于开拓的理念

   四 中国特色创业投资发展之路——以政府引导基金为核心的“国进民进”的经济增长新模式

   五 创业投资的核心竞争力——增值服务是创投安身立命之本

   六 掌握了本土创业投资的规律——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投资决策和风险控制体系

  私募股权募资、投资与退出分析

   一 募资分析

    (一)私募股权投资募资渠道

    (二)2009~2010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募资概况

     1.募资总额和募资基金数

     2.募资基金类型

     3.募资基金币种

   二 投资分析

    (一)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运作流程

     1.项目选择和可行性核查

     2.投资方案设计达成一致后签署法律文件

     3.投资管理与退出

     4.监管

    (二)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策略

     1.成长基金(Growth Capital)

     2.并购基金(Buyout Fund)

     3.夹层基金(Mezzanine Fund)

     4.基金的基金(Fund of Funds)

     5. PIPE

    (三)2009~2010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概况

     1.投资金额

     2.投资行业

     3.投资地域

     4.投资策略

   三 退出分析

    (一)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的意义

    (二)退出方式

     1. IPO

     2.二级市场出售

     3. MBO(管理层回购)

     4.清算

    (三)退出行业

  私人股权基金中基金概述

   一 私人股权基金中基金的定义

   二 私人股权基金中基金的现状

   三 私人股权基金中基金的历史发展回顾与展望

    (一)历史回顾*

    (二)未来趋势

   四 私人股权基金中基金的投资模式

    (一)基金中基金在投资中起到的功能

    (二)下线基金选择

     1.分析回报

     2.分析风险

     3.进入更多基金

     4.谈判优惠投资条件

    (三)分散风险

    (四)集合投资规模

    (五)加强与投资人的沟通

   五 基金中基金投资的缺点及对此的回应

    1.双层收费

    2.投资人能力提升的缺失

    3.缺乏对基金管理人的理解和对所做投资的掌控

    4.基金中基金的一般投资流程

   六 基金中基金的投资策略

    (一)宏观分析研究

     1.基金管理人

     2.基金成熟时间

     3.投资领域

     4.投资地域

    (二)微观分析研究

     1.历史研究

     2.投资前分析

     3.投资后分析

   七 基金中基金投资的特殊形式——独立账户投资

    基金中基金在亚洲与中国的兴起和发展状况*

  外国PE募集设立人民币基金的三种模式

   一 背景介绍

   二 外国PE离岸管理模式

   三 外国PE募集设立人民币基金的模式

    (一)纯人民币基金模式

     1.设立外商独资企业(WFOE)实现普通合伙人的本土化

     2.引入本土投资人作为有限合伙人(LP)

     3.设立程序创新

    (二)非法人型中外合作基金(CJV模式)

     1.非法人型中外合作基金的募集设立

     2.非法人型中外合作股权基金的对外投资

     3.非法人型中外合作基金(CJV)的企业所得税

     4.募集案例

    (三)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型

     1.设立程序创新:无须商务主管部门的审批,可直接申请设立登记

     2.企业组织类型创新:全外资型合伙企业

     3.投资型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如另有规定则优先适用

     4.外资结汇问题及QFLP制度尚不明朗

     5.募集案例

  私募股权基金中基金在中国的发展

   一 私募股权基金中基金(PEFOF)概览

    (一)私募股权基金中基金(PEFOF)的内涵

    (二)PEFOF在PE基金中的作用

    (三)世界PEFOF的发展历程

   二 世界PEFOF蓬勃发展的原因

    (一)PEFOF较低的投资门槛有利于更多的投资者参与

    (二)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享受专家投资服务的机会

    (三)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投资优秀PE基金、发现新兴潜力PE基金的可能

    (四)投资PEFOF与直接投资PE基金相比具有风险更低的优势

    (五)投资PEFOF能获得比PE基金平均收益率更高的回报

   三 活跃在中国PEFOF市场的国际机构

    1.磐石基金(Pantheon Pussell PE)

    2.艾德维克资产管理公司(Adveq Management AG)

    3.璞玉基金(Jade Alternative Investment Advisors)

    4.合众集团(Partners Group)

    5.尚高资本

    6.霍斯利·布里奇合伙公司(Horsley Bridge Partners)

    7. Squadran Capital

   四 中国本土PEFOF的发展

    (一)中国本土PEFOF发展进程

    (二)政府引导基金发展情况

    (三)政府引导基金的运作模式总结

     1.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模式

     2.政府引导基金的管理模式

     3.各地政府引导基金与创投机构(VC)的合作模式

     4.政府引导基金的分红机制

   五 中国发展市场化的PEFOF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法律法规的缺位使PEFOF快速发展缺乏政策基础,应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PE基金和PEFOF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政府引导基金的行政和地域色彩使其引导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加强政府引导基金的市场化功能

    (三)缺乏优秀的实力型基金管理团队(GP)已成为PEFOF发展的瓶颈,应为涌现更多的优秀PE基金管理团队创造政策条件

    (四)成熟合格的LPFOF较少,阻滞了PEFOF大踏步发展,应逐渐放宽目前受限的一些机构投资者成为LPFOF的条件,培育足够多的成熟LPFOF

    (五)相对较少的退出渠道降低了投资者成为LPFOF的积极性,各地产权交易所可建立PE基金二级市场,拓展PEFOF投资者的退出渠道

 市场沿革及文献篇

  私募股权投资小史

   一 私募股权投资简介

   二 私募股权发展历史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初期历史

    (二)私募股权发展初期

    (三)私募股权的第一个繁荣与衰退周期(1982~1993年)

    (四)私募股权的第二个繁荣与衰退周期(1992~2002年)

    (五)私募股权的第三个繁荣与衰退周期——私募股权的黄金时期(2003~2007年)

   三 国外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历史及现今概况

    (一)国外新兴市场发展历史及现今概况

    (二)西方国家私募股权基金机构的概况

   四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历史及现今概况

   五 小结

  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制度之辩:公司制Vs.有限合伙制

  清代账局经营之道暨对我国小额信贷公司的启迪

   一 理论回顾

    (一)马克思的银行信用及其危机理论

    (二)海曼·明斯基的金融脆弱性假说

    (三)信息经济学的相关解释

   二 账局的产生和发展

   三 账局的经营之道

   四 账局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五 对我国小额信贷公司的启迪

    (一)我国小额信贷公司的现状

    (二)账局的经营管理模式对降低风险的启示

  私募股权研究文献的综述

   一 私募股权投资存在原因的文献研究

   二 私募股权投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的研究

   三 私募股权投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相关文献研究

   四 私募股权投资影响因素文献研究

   五 私募股权投资中声誉对私募股权基金影响的相关文献研究

   六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相关文献研究

   七 私募股权投资资本筹集影响因素相关文献研究

   八 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发展的文献研究

 机构介绍篇

  中国VC/PE巡礼 机构介绍篇

   专题一:华登国际

    一 机构简介

    二 投资组合分析

     1.按投资阶段分析

     2.按投资行业分析

    三 典型案例

     1.新浪公司

     2.格科微电子

     3.福建海源

     4.高德软件

     5.中芯国际

    四 管理团队

   专题二:九鼎投资

    一 机构简介

    二 管理基金

    三 投资组合分析

     1.按行业

     2.按地区

     3.按阶段

     4.按年份

    四 典型案例

     1.四川吉峰农机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2.成都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五 管理团队

   专题三:青云创投

    一 机构简介

    二 管理基金

    三 投资组合

     1.按行业

     2.按地区

     3.按投资阶段

    四 典型案例

     1.帅车

     2.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挪宝新能源集团

     4.北京三得普华科技

    五 管理团队

   专题四:联想投资

    一 机构简介

    二 管理基金

    三 投资组合

     1.按行业

     2.按地区

     3.按投资阶段

     4.按投资年份

    四 典型案例

     1.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中讯软件集团

    五 管理团队

   专题五:赛富投资

    一 机构简介

    二 管理基金

    三 投资组合

     1.按行业

     2.按地区

     3.按投资阶段

     4.按投资年份

    四 典型案例

     1.北京完美时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橡果国际公司

    五 管理团队

   专题六:弘毅投资

    一 机构简介

    二 管理基金

    三 投资组合

     1.按行业分类

     2.按地区

     3.按投资阶段

     4.按投资年份

    四 典型案例

     1.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

     2.南京先声药业集团

    五 管理团队

   专题七:启明创投

    一 机构简介

    二 管理基金

    三 投资组合

     1.按行业

     2.按地区

     3.按投资阶段

     4.按投资年份

    四 典型案例

     1.PPS.TV

     2.蓝汛通信技术

     3.世纪佳缘

     4.泰格医疗

     5.一嗨租车

     6.联科药业

     7.摩尔庄园

     8.Convenient Power

    五 管理团队

   专题八:达晨创投

    一 机构简介

    二 管理基金

    三 投资组合

     1.按行业

     2.按地区

     3.按投资阶段

     4.按投资年份

    四 典型案例

     1.同洲电子

     2.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五 管理团队

   专题九:招商局中国基金

    一 机构简介

    二 管理基金

    三 投资组合

     1.按行业

     2.按地区

     3.按投资阶段

     4.按投资年份

    四 典型案例

     1.NBA中国

     2.银广传媒

    五 管理团队

   专题十:苏州创投

    一 机构简介

    二 管理基金

    三 投资组合

     1.按行业统计

     2.按地区统计

     3.按阶段统计

     4.按投资年份

    四 典型案例

     1.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苏州禾盛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4.江苏常铝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五 管理团队

   专题十一:新天域资本

    一 机构简介

    二 投资组合

     1.按行业

     2.按区域

     3.按投资阶段

    三 典型案例

     1.河北梅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 (www.meihuagrp.com)

     2.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www.bbmg.com.cn)

     3.协鑫硅业科技控股有限公司(www.gcl-power.com)

     4.喜得龙(中国)有限公司(www.xdlong.cn/)

    四 管理团队

   专题十二:深圳创新投

    一 机构简介

    二 管理基金

    三 投资组合

     1.按行业分布

     2.按地区

     3.按投资阶段

     4.按投资年份

    四 典型案例

     1.海陆重工

     2.潍柴动力

     3.同洲电子

     4.远望谷

     5.三诺数码

     6.丰泉集团

     7.齐心文具

     8.匹克体育

     9.怡亚通

     10.网龙公司

     11.西部材料

     12.科陆电子

     13.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A8音乐

    五 管理团队

   专题十三:海纳亚洲

    一 机构简介

    二 投资组合

     1.按行业统计

     2.按地区统计

     3.按阶段统计

     4.按年份统计

    三 典型案例

     1.上海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航美传媒集团

     3.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4.上海如家酒店连锁

    四 管理团队

   专题十四:软银中国

    一 机构简介

    二 管理基金

    三 投资组合

     1.按行业

     2.按地区

     3.按阶段

     4.按年份

    四 典型案例

     1.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

     2.分众传媒控股有限公司

     3.携程旅行网

    五 管理团队

   专题十五:中信产业基金

    一 机构简介

    二 管理基金

    三 投资组合

     1.按行业统计

     2.按地区统计

     3.按阶段统计

     4.按年份统计

    四 典型案例

     1.上海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安徽盛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3.四川圣迪乐村集团

     4.北京江河幕墙股份有限公司

    五 管理团队

   专题十六:永宣创投

    一 机构简介

    二 管理基金

    三 投资组合

     1.按行业

     2.按地区

     3.按阶段

     4.按年份

    四 经典案例

     1.欧比特(珠海)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2.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东岳集团有限公司

    五 公司团队

   专题十七:智基创投

    一 机构简介

    二 管理基金

    三 投资组合

     1.按行业统计

     2.按地区统计

     3.按阶段统计

     4.按年份统计

    四 典型案例

     1.中国兴业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2.福建宏华集团有限公司

     3.展讯通信有限公司

     4.掌上灵通有限公司

    五 管理团队

   专题十八:启迪创投

    一 机构简介

    二 投资组合

     1.按行业统计

     2.按地区统计

     3.按阶段统计

     4.按年份统计

    三 典型案例

     1.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北京中文在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3.北京德鑫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四 管理团队

   专题十九:金沙江创投

    一 机构简介

    二 管理基金

    三 投资组合

     1.按行业统计

     2.按地区统计

     3.按阶段统计

     4.按年份统计

    四 典型案例

     1.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2.北京趣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

     4.北京科普兰德公司

    五 管理团队

   专题二十:北极光创投

    一 机构简介

    二 管理基金

    三 投资组合

     1.按行业分类

     2.按地区

     3.按投资阶段

     4.按投资年份

    四 典型案例

     1.展讯

     2.开心网

     3.汉庭酒店

    五 管理团队

 案例赏析篇

  2009年经典投资退出案例赏析

   投资案例分析之一:神州付——电子支付平台新贵

    1.神州付背景介绍

    2.神州付的融资历程

    3.成功融资原因分析

   投资案例分析之二:合一信息技术(优酷)——网络视频领头

    1.合一信息技术(优酷)背景介绍

    2.合一信息技术(优酷)的融资历程

    3.成功融资原因分析

    4.成功融资的主要原因

   投资案例分析之三:学而思国际教育集团——专注于中小学培训教育

    1.学而思教育背景介绍

    2.学而思教育的融资历程

    3.成功融资原因分析

   投资案例分析之四:掌上明珠——掘金手机游戏

    1.掌上明珠背景介绍

    2.掌上明珠的融资历程

    3.成功融资原因分析

   投资案例分析之五:去哪儿网——中国领先的旅游新媒体

    1.“去哪儿”背景介绍

    2.“去哪儿”融资历程

    3.“去哪儿”成功融资原因分析

   退出案例分析之一:吉峰农机——首家农机流通上市企业

    1.案例背景

    2.案例分析

   退出案例分析之二:爱尔眼科——开启民营专科医院上市先河

    1.案例背景

    2.案例分析

    3.爱尔眼科能够得到达晨创投的战略投资的原因

   退出案例分析之三:圣农发展——国内肉鸡生产龙头

    1.圣农发展背景介绍

    2.案例分析

    3.受到资本市场如此追捧的主要原因

   退出案例分析之四:星期六鞋业——A股女鞋第一股

    1.案例背景

    2.案例分析

   退出案例分析之五:网宿科技——卓越的互联网业务平台提供商

    1.网宿科技背景介绍

    2.案例分析

    3.成功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经典案例赏析

   一 国内外私募成长历史

    (一)国外私募成长历史

    (二)国内私募成长历史

   二 国内外经典案例赏析

    (一)劲霸电池

     1.案例背景

      劲霸电池&卡夫公司

      科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 (KKR)

     2.案例过程

     3.案例启示

    (二)纳贝斯克

     1.案例背景

     2.案例过程

     3.收购之后

     4.案例启示

    (三)美国EOP

     1.案例背景

     2.案例过程

     3.案例启示

    (四)希尔顿酒店

     1.案例背景

      希尔顿酒店

     2.案例过程

     3.案例启示

    (五)FoodBuzz

     1.案例背景

     2.案例过程

     3.案例启示

    (六)Kontera

     1.案例背景

     2.案例过程

     3.案例分析

    (七)John Hardy

     1.案例背景

     2.案例过程

     3.案例启示

    (八)Paypal

     1.案例背景

     2.案例过程

     3.案例启示

    (九)Atlassian

     1.案例背景

     2.案例过程

     3.案例启示

    (十)SGN

     1.案例背景

     2.案例过程

     3.案例启示

    (十一)蒙牛乳业

     1.案例背景

     2.案例过程

     3.案例启示

    (十二)阿里巴巴

     1.案例背景

     2.案例过程

     3.案例启示

    (十三)深发展

     1.案例背景

     2.案例过程

     3.案例启示

    (十四)哈药集团

     1.案例背景

      哈药集团

     2.案例过程

     3.案例启示

    (十五)永乐电器

     1.案例背景

      永乐电器

     2.案例过程

     3.案例启示

    (十六)总结

  跋——私募股权与治理权价值

 法律声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首卷私募市场蓝皮书——《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发展报告(2010)》中年度总报告的基点是讨论我国资本市场中的私募市场板块。从五个方面的内容,①私募股权及其市场交易一般特征,②危机后中国与世界资本市场前沿,③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成长小史,④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动力学机制,⑤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政策性规制与未来,来叙述作者关于我国资本市场中私募股权概念、私募股权投资、私募股权小史、私募股权市场实绩、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等的初步认识,以期引起国内外同行研究和相关部门的政策关注。近十年来,区别于证券市场的经典投资理念——投入一份货币资本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份大于本金的红利,一种更加前沿性质的投资理念——投入一份资本品不是为了获得现金红利而是为了获得股权:在投入一份资本品的同时配套投入人本资本品,将一份非成熟甚至处在创意邀约时期的低值股权通过经营变为一份优质股权。后一种投资在业内被称为私募股权投资。虽然退出的目的仍然是为了获得货币资本品,但其投资的直接目的不是其他资本品而是股权资本品。非证券市场上的股权类资本品成为与股票类资本品同样炙手可热的资本品。这类投资颠覆了经典性的投资理念,投资过程被清晰地两阶段化了。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的建立和迅猛发展,将为我国产业整合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彻底化解我国产业整合的资金难题。随着产业整合资金渠道的建立,必将迎来我国产业整合蓬勃发展的一个新时代。

曹和平:《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曹和平:《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200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蔡敏勇:《产权相器与制度相器》,《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邓志雄:《PE企业中正在形成的新一代生产关系(下)》,《产权导刊》2009年第1期。

邓志雄:《私募基金制度、公众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变革》,《中国产权市场发展研究(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何小锋、李昕旸、杨文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理论与操作》,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李连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理论及案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潘启龙:《私募股权投资实务与案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清科研究中心:《2009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年度统计报告》,2009。

清科研究中心:《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年度统计报告》,2009。

清科研究中心:《清科投资资讯》总第0428期,2010-3-19。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卞华舵:《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卓越管理》2007年第7期。

Besley,Timonthy,and Stephen Coate,and Glen Loury. (1993). “The Economies of Rotating Savings and Credit Associat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3:792-810.

Holmstrom,B. and J. Roberts (1998). “The Boundaries of The Firm Revisited”,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2(4):73-94.

Izquierdo Segismundo S.,Izquierdo Luis R.,“The impact of quality uncertainty without asymmetric information on market efficiency”,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0(8):858-867,2007.

World Economic Forum,“The Global Economic Impact of Private Equity Report 2009”,Globalization of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Working Papers Volume 2,2009.

邓志雄:《PE企业中正在形成的新一代生产关系(上)》,《产权导刊》2008年第12期。

邓志雄:《PE企业中正在形成的新一代生产关系(下)》,《产权导刊》2009(a)年第1期。

邓志雄:《垮塌的三角——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企业制度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分析》,《证券日报》2009(b)年8月11日。

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中信出版社,2009。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青木昌彦:《硅谷模式的信息与治理结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1期。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青木昌彦:《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田国强:《经济机制理论:信息效率与激励机制设计》,《经济学(季刊)》第二卷第二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殷剑峰、胡志浩:《全球化时代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2009年5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中信出版社,2009。

郑联盛:《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内涵与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报告,2009年5月18日。

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

斯坦利·L.布鲁:《经济思想史(原书第6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Aboody David,Lev Baruch,“Information Asymmetry,R&D,and Insider Gains”,Journal of Finance,2000,55 (6):2747-2766.

Acharya Viral,Kehoe Conor,Reyner Michael, “The voice of experience:Public versus private equity”. McKinsey & Company. http://www.mckinseyquarterly.com/Corporate_Finance/The_voice_of_experience_Public_versus_private_equity_2245,2008.

Akerlof George A.,“T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84(3):488-500.

Akerlof George A.,Shiller Robert J.. Animal Spirits:How Human Psychology Drives the Economy,and Why It Matters for Global Capitali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9.

Brown Stephen,Hillegeist Stephen,Lo,Kin,“Conference calls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4,37(3):343-366.

Carey Dennis C,Fox Michael Patsalos,“Shaping strategy from the boardroom”,McKinsey & Company. http://www.mckinseyquarterly.com/ Shaping_strategy_from_the_boardroom_1813,2006.

Coase Ronald,“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1937,4(16):386-405.

Coase Ronald,“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3:1-44.

Core John E.,Guay Wayne R., “Is there a case for regulating executive pay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2010,Working Papers.

Chen HSUAN-CHI,Ritter Jay R.,“The Seven Percent Solution”,Journal of Finance,2000,55:1105-1131.

Cheung Steven N. S.,“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26(1):1-21.

Eggertsson Thrainn,Economic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Felton Robert F,Fritz Pamela Keenan, “The view from the boardroom”,McKinsey&Company http://www.mckinseyquarterly.com/The_view_from_the_boardroom_1584,2005.

Frydman Carola,Saks Raven E.,“Historical Trends i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1936-2003”,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2005.

Geithner Timothy F.,“Reducing Systemic Risk in a Dynamic Financial System”,New York City:Remarks at The Economic Club of New York,2008.

Hayes Beth,“Unions and Strikes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1):57-83,1984.

Izquierdo Segismundo S.,Izquierdo Luis R.,“The impact of quality uncertainty without asymmetric information on market efficiency”,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60(8):858-867,2007.

Mas-Colell Andreu,Whinston Michael D.,Green Jerry R.,Microeconomic Theo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Olson Mancur,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Revised edition e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Roxburgh Charles,Lund Susan,Atkins Charles,Belot Stanislas,Hu Wayne W.,Pierce,Moira S.,“Global capital markets:Entering a new era”,McKinsey & Company. http://www.mckinsey.com/mgi/publications/gcm_sixth_annual_report/executive_summary.asp,2009.

Spence Michael.,“Job Market Signaling”,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3,87(3):355-374.

Stigler George J.,“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1,69(3):213-225.

Stiglitz Joseph E., Freefall:America,Free Markets,and the Sinking of the World Economy, W. W. Norton & Company,2010.

Valukas Anton R.,“Examiner’s Report: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Jenner & Block LLP.,2010.

Williamson Oliver E.,“The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The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1,87(3):548-577.

Williamson Oliver E.,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The Free Press,1985.

World Economic Forum,“The Global Economic Impact of Private Equity Report 2009”,Globalization of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Working Papers Volume 2,2009.

Ming Sun,Sihai Fang,“The Role of Venture Capital in Listed Companies:Evidence from Mainland China”,Working paper,2008,SSRN.

Chemmanur,T.J. and Loutskina,E., “The Role of Venture Capital Backing i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Certification,Screening,or Market Power?”,Working paper,2004,Carroll School of Management.

Jain,B.,Kini,O., “Venture capitalist participation and the post-issu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IPO firms”,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16) 1995,pp. 593-606.

清科研究中心: 《清科数据:2010上半年PE新募逾190亿美元投资规模持续下滑》,2010年7月。

清科研究中心:《清科数据:58亿美元涌入中国创投 巨额资本何去何从》,2010年7月。

Berger A. N.,LJ dell G.F.,“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2.

Lakshmi Shyam-sunder,Stewart C.Myers, “Testing Static Tradeoff Against Pecking Order Models of Capital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9,51.

S.Myers,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ing”,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7,9.

J.Scott,“Bankruptcy,Secured Debt,and Optimal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e,1977,32.

Sheridan Titman,Roberto Wessels, “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The Journal of Finance,1988,1.

郭鹏飞、孙培源:《资本结构的行业特征: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

孙永祥:《所有权、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曹和平主编《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何毅:《股权投资基金重在增值服务》,2007年9月4日《中国证券报》。

吴晓灵:《发展股权投资基金 促进中国经济转型》,2008年11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张梅:《中国金融发展的产业升级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度。

普华永道:《我国私募基金发展面临严峻挑战》,2008年10月31日《中国会计报》

《中信证券私人股权基金专刊》,2009年4月2日,总第39期。

贝恩调研:《私募股权基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商学院》2010年2~3月合刊。

李学锋、刘洋:《场外交易市场、私募股权基金与中小企业融资——基于博弈论的分析》,《南方金融》2009年第6期。

李勇五、马丽、武宏波:《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支持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探索——山西案例》,《华北金融》2009年第13期。

郎咸平:《谨慎度过2010年防止因投资环境恶化而制造资产泡沫》,《经理人》2010年第2期。

霍伟东等:《为什么在中国股市上“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都失灵?》,《中国经济评论》2005年第9期。

Fama,Eugene,“Banking and the theory of financ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0,10-19.

Lerner,Josh and A. Gurung,2008,“The global economic impact of private equity report 2008”,World Economic Forum USA Inc.

Mishkin,Frederic S. and S. G. Eakins,2001,“Financia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Pearson Education,Inc.

李连发:《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机构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关系》,《当代金融家》2008年第4期。

李连发、李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理论与案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中国银监会课题组:《商业金融机构资本监管制度改革(一):修补新资本协议漏洞 扩大资本覆盖风险范围》,《中国金融》2010年第1期。

Allen N. Berger,Gregory F. Udell,“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998,22:613-673.

Bob Zinder, “How Venture Capital Work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 (6):131-139.

Geoffrey Wood,Mike Wright,“Private Equity:a Review and Synthe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9,11 (4):361-380.

George W. Fenn,Nellie Liang,Stephen Prowse,“The Private Equity Market:an Overview”. 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s and Instruments,1997,6 (4):1-105.

Josh Lerner,Antoinette Schoar, “The Illiquidity Puzzle: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Private Equity”.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4,72:3-40.

Mike Wright,Kevin Amess,Charlie Weir,Sourafel Girma, “Private Equity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Retrospect and Prospect”. Corporate 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Review,2009,17 (3):353-375.

Scott Sharabura,“Private Equity:Past,Present,and Future”. GE Capital Speaker Discusses New Trends in Asset Class. Speech to GSB 2/13/2002. Accessed May 22,2008.

清科研究中心:《2009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年度统计报告》,北京,2009。

清科研究中心:《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年度统计报告》,北京,2009。

清科研究中心:《清科投资资讯》总第0428期,2010-03-19。

常忠义:《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中的估值问题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

李立:《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吉林大学,2009。

曹清:《中国中小企业私募股权投资研究》,复旦大学,2009。

王汉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研究》,天津财经大学,2009。

聂毓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行机制研究》,天津财经大学,2009。

陈启明:《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金融市场环境下的运作分析》,复旦大学,2009。

印露:《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法律制度研究》,复旦大学,2009。

周玲:《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思考》,《金融财经》2008年第12期。

卞华舵:《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卓越管理》2007年第7期。

Weidig T.,Kemmerer A.,Born B.,“The Risk Profile of Private Equity Funds of Funds”,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J]. Spring 2005.

Private Equity Intelligence. The 2008 Preqin Fund of Funds Review[R].2008.

李清芬:《基金中基金:资产管理的独特机制》,《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12月号。

高杨:《PE基金中基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新渠道逐渐兴起》,《证券市场周刊》2007年第48期。

何小锋、胡渊:《金融机构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中基金”》,《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12期。

清科集团:《2010年FOF专题报告》,2010年2月。

刘泓毅、何莎莎:《对话邱崑:FOF的魅力》,《投资与合作》2009年第1期。

何野:《FOF撬动市场的杠杆》,《投资与合作》2009年第8期。

畅言:《PEFOF、QFLP现身中国私募股权市场》,《资本市场》2010年第5期。

周扬:《500亿社保基金将投资市场化PE》,《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5月7日。

李海芳:《产权市场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服务模式研究》,《产权导刊》2010年第4期。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5。

焦瑾璞、杨骏:《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清档,翰林院侍读学士宝钧咸丰三年三月十四日奏折。

清档,大学士祁鸿藻等咸丰三年七月初九日奏折。

清档,戴金等咸丰三年五月二十日奏折。

清档,御史宋延春咸丰三年六月二十九日奏折。

清档,通政使司副使董瀛山咸丰三年三月四日奏折。

李燧:《晋游日记》卷三。

王茂荫:《王侍郎奏议》卷三。

艾小乐:《论外资并购与中国本土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特区经济》2008年第3期。

卞华舵:《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第10期。

范柏乃:《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实证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郝博、付瑞琪,《私募股权本土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第2期。

吕厚军:《私募股权基金治理中的反向代理问题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7第12期。

臧展:《私募股权投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第11期。

张明:《境外私募股权基金是如何规避政府管制的》,《世界经济》2008第3期。

周炜:《解读私募股权基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Armin Schwienbacher,“Innovation and Venture Capital Exits”,Unpublished 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Namur,Belgium,2001.

Black Bernard S. and Gilson Ronald J. (1999) “Does Venture Capital Need an Active Stock Market”,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

Can Kut,Bengt Pramborg and Jan Smolarski,“Managing Financial Risk and Uncertainty:the Case of Venture Capital and Buy-out Funds”,Global Business and Organizational Excellence,2007.

Cumming,D. J. and Macintosh,J. G.,“A Cross-country Comparison of Full and Partial Venture Capital Exit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3,

Cumming D. J.,and Walz U.,“Legality and Venture Governance around the World”,2004.

Demiroglu C. and James,C. M.,“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Bank Loan Covenant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0.

Diamond D. W.,“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84.

Djankov S.,Glaeser E.,and Shleifer A.,“the New Comparative Economics”. Working Paper,Harvard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conomics,2003.

Gompers P.,“Optimal Investment,Monitoring and the Staging of Venture Capital”,Journal of Finance,1995.

Gompers P. and Lerner J.,“The Use of Covenant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Venture Capital Partnership Agreements”,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96.

Jeffrey J. Trester,“Venture Capital Contracting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

Jeng L. A.,and Wells P. C.,“The Determinants of Venture Capital Fund Raising:Evidence across Countries”,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0.

Kaplan S. N.,and Stromberg P.,“Financial Contracting Theory Meets the Real World: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Venture Capital Contract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3.

Kennny M.,“Understanding Silicon Valley:The Anatomy of an Entrepreneurial Region”,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La Porta,Florencio Lopez de Silanes and Andrei Shleifer,“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Journal of Finance,1999.

Leland H. E.,and Pyle D. H.,“Informational Asymmetries,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The Journal of Finance,Vol.2,1977.

Lerner J.,and Schoar A.,“The Illiquidity Puzzle:Evidence from Private Equity Partnership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4.

Megginson W.,“Evaluating Target Company Correctly”,Venture Capital Journal,1991.

Oliver Pfirrmann,Udo Wupperfeld,Joshua Lemer,“Venture Capital and New Technology Based Firms:an US-German Comparison”,Heidelberg,1997.

Porter J.,“Venture Capital and Capital Gains Taxation,Tax Policy and the Economy”,MIT Press,1989.

Sahlman,“Reputation in Private Equity Market”,Venture Capital Journal,1990.

Cendrowski,Harry,J.P.Martin,L. W. Petro,A.A.Wadecki(2008),“Privaty Equity”,John Wiley & Sons,Inc.

Chen,Donald H. and S. L. Gillan (2009),U.S. Corporate Governanc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Fenn,George W.,N. Liang,S. Prowse(1996),The Private Equity Market:An Overview ,Blackwell Press.

Holmstrom,B. and S. N. Kaplan(2009),“The State of U.S. Corporate Governance:What’s Right and What’s Wrong?” in D. H. Chen and S. L. Gillan editors U.S. Corporate Governance,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Jensen,M. C. and W. H. Meckling(1976),“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t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V.3. pp.305-360.

Jensen,M. C. and R. S. Ruback(1983),“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The Scientific Evide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Vol. 11,pp.5-50.

Jensen,M. C.(2009),“Value Maximization,Stakeholder Theory and The Corporate Objective Function.” In D.H. Chen and S. L. Gillan editors U.S. Corporate Governance,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Wruck,K. H.(2009),“Private Equity,Corporate Governance,and the Reinvention of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in D. H. Chen and S. L. Gillan editors U.S. Corporate Governance,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简 介:区别于证券市场的经典投资理念——投入一份货币资本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份大于本金的红利,一种更加前沿性质的投资理念——投入一份资本品不是为了获得现金红利而是为了获得股权:在投入一份资本品的同时配套投入人本资本品,将一份非成熟甚至处在创意邀约时期的低值股权通过经营变为一份优质股权。后一种投资在业内被称为私募股权投资。虽然退...

作者: 曹和平 倪正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