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3

宗教经典汉译研究图书

Research on Chinese Translation of Religious Texts

SSAPID:101-1791-8355-26
ISBN:978-7-5097-4722-3
DOI:
ISSN:

[内容简介] 对宗教文献翻译的研究多以具体的翻译史料和史实为基础,并从翻译标准、翻译原则、翻译组织、翻译研究方法、翻译传播、文化交流等不同视角对翻译活动展开讨论,探讨了宗教翻译研究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史料的基础上对翻译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探讨,突破了单纯就史实论史实的局限,体现出宗教翻译研究的理论倾向和对翻译学本体研究的重视。对翻译传播和文化交流的关注则将翻译学研究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中进行探讨,突显出翻译活动及其研究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体现出研究者的人文关怀和跨学科视角。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雷雨田 万兆元
编 辑:王玉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9 宗教

 开幕词 信仰与经典翻译

 序二

 附录 巴哈伊权威文献论翻译

 后序 经典的翻译,翻译的经典*

 序一 关于目前我国宗教经典翻译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 宗教经典翻译通论

  宗教文本的对话属性和翻译的主观性

   导言

   文本的动态特征

   框架分析

   案例

   文本的悖论性

   动态语境

   读者的语境

   文本和社会

   语言与动态语言

   动态语言对于译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结论

  机构性翻译的“场域”视点*

   引言

   一 佛经翻译的组织体制——译场

    1.隋以前译场特征

    2.隋以后译场特征

   二 圣经汉译组织体制——译委会

    1.初期组织:从小组到译委会

    2.官话“和合本”的组织形式

    3.当代圣经汉译的组织形式

   三 佛经译场和圣经译委会比较

    1.相似之处

    2.不同之处

   四 从布迪厄的“场域”视点看两种机构性翻译

    1.布迪厄社会学的“场域”视点

    2.机构性翻译的“场域”特征

    3.机构性翻译的社会学模型

   结论

  世界性宗教典籍翻译话语的建构

   一 世界性宗教典籍的文本特征与翻译的关系

    1.“世界性宗教”及“典籍”的含义

    2.“宗教话语”的含义

    3.宗教典籍的文本类型

   二 宗教翻译话语建构的思考

   三 宗教典籍翻译的话语分析

   结束语

 二 佛教经典翻译研究

  鸠摩罗什翻译佛经方法述评

   一 删繁就简的方法

   二 添词扩意的方法

   三 改动调整的方法

   四 对比校正的方法

  试论汉藏佛经翻译理论的共性特征

   一 汉译佛经翻译理论

    (一)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原则

    (二)彦琮“十条,八备”论

    (三)玄奘“五不翻”理论

   二 藏译佛经翻译理论

    (一)《语合二章》中总结的佛经翻译理论

    (二)萨迦班智达的14条佛经翻译原则

    (三)章嘉国师的16条佛经翻译原则

   三 汉藏佛经翻译理论的共性特征及其意义

 三 基督教经典翻译研究

  经典的延续——《和合本修订版圣经》介绍*

   一 修订过程

   二 修订原则

   三 修订范例

    (一)新约修订范例*

     1.忠于原文

     2.符合中文的用法和习惯表达

    (二)旧约修订范例*

    (三)旧约修订——忠于原文

    (四)旧约修订——符合中文的表达

   四 应用

   五 结语

  从翻译史研究方法透视传教士译者研究*

   一 引言

   二 传教士译者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三 从翻译史研究方法的角度探析传教士译者研究

   四 结语

  《圣经》中译过程中的几个问题思考*

   一 《圣经》入华史简述

   二 关于“上帝”与“神”的译名之争

   三 关于“龙”“大鱼”的译名问题

   四 关于上帝的“性别”之争

   五 关于“混沌”与“创造”的问题

   六 宗教经典翻译的特殊性

   七 结语:多版本中的声音

  近代新教在华译名之争及其文化意义*

   一 “上帝”与“神”的论争

   二 “天主”与“上帝”“神”的论争

   三 “译名之争”的文化意义

  从汉译本序言看圣经汉译思想的流变*

   引言

   一 来华传教士的圣经翻译思想:“本意—读者—文化”的流变

    (一)最早的圣经汉译本序言:唯图保存《圣经》的本文本意

    (二)施约瑟译本序言(1874):协调双语文化的意识

    (三)杨格非新约译本序言(1885):动态对等的前奏

   二 与中国翻译思想接轨:华人译本

    (一)王宣忱新约译本序言(1933):重译圣经的理念

    (二)吴经熊《圣咏译义初稿》序言(1946):以诗译诗

    (三)吕振中新约译本自序(1946):以直译求真意

   三 两个当代集体译本

    (一)动态对等、读者第一:“现代中文译本”序言(1979)

    (二)新译本《圣经》序言(1992)

   四 中西方译者圣经汉译思想的渐变

    (一)译者主体意识

    (二)读者反应意识

    (三)文化协商意识

    (四)翻译意图与效果意识

   五 结论

  《路德文集》编辑、翻译感言

   一 中文版《路德文集》(国家“十五”重点出版项目)翻译、编辑缘起

   二 组织结构

   三 项目总体设计

   四 翻译及编辑运作

   五 成果和经验教训

 四 伊斯兰教经典翻译研究

  《古兰经》中“乌玛”一词含义初探*

   一 《古兰经》中单数主格形式的乌玛含义

   二 《古兰经》中单数宾格形式的乌玛

   三 乌玛:一伙与民族

  关于苏非经典翻译的几点思考

   一 苏非经典翻译的意义和目的

   二 苏非经典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一)对苏非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分析

    (二)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把握

    (三)对苏非学说与其他宗教哲学思想的比较

   三 苏非经典翻译的特点与难点

   结语

 五 巴哈伊教经典翻译研究

  巴哈伊经典翻译:历史、标准与程序*

   一 巴哈伊经典的翻译历史

    (一)早期翻译

    (二)守基·阿芬第的英译

    (三)汉译历史

   二 巴哈伊的翻译标准

    (一)忠实标准

    (二)通顺标准

    (三)优美标准

   三 巴哈伊的翻译程序

  经典翻译与巴哈伊教在中国的传播*

   一 巴哈伊教经典著作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一)早期巴哈伊教经典的翻译与传播

    (二)巴哈伊教传入中国后的现状及其经典的翻译

   二 巴哈伊教的经典翻译与中国文化

   三 经典翻译对巴哈伊教传播的影响

  浅析《隐言经》的两部通行中译本

   一 《隐言经》原著及译本简介

   二 巴哈伊的翻译标准

    (一)忠于原文意义

    (二)符合译入语规范

    (三)契合原文风格

   三 对比分析两部《隐言经》通行中译本

    (一)忠于原文意义

    (二)符合译入语规范

    (三)契合原文风格

   四 总结与建议

  准确与传神:塔希丽诗歌翻译的诗体选择及思考

   翻译塔希丽诗的缘起

   准确与传神

   译诗举例

   诗体选择

   反思中国古诗

 宗教经典汉译研究编委会

 On Translation:A Selection of Bahá’í Authoritative Writings

本书系2012年5月在穗举办的首届“宗教经典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文集从语言学、历史学、诠释学、社会学、比较宗教学等多个角度,对宗教经典翻译的理论共性和实践多样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既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梳理,也有对当代翻译实践的审视,具体涉及翻译思想、翻译原则、翻译过程、翻译方法、译本传播、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本书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宗教经典汉译文集,有望推动宗教经典汉译研究的发展,促进中外文明的传播与交流。

Becker,A. L.(2000). Beyond Translation:Essays toward a Modern Philology. Ann Arbor,MI: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ecker,Alton. L. A Short Essay in Languaging.,In:F. Steier(ed.)Research and Reflexivity,London:Sage.pp.227-234.

Bernstein,R.(1983). Beyond Objectivism and Relativism:Science,Hermeneutics and Praxis. Philadelphia,P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Burke,K.(1970). The Rhetoric of Religion:Studies in Logology,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urke,K.(1984). Permanence and Change. 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lack,B.R.(1999). An Introduction to Wittgenstein’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U.K: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Duranti,A. & Goodwin,C.(Ed.)(1992). Rethinking Context:Language as an Interactive Phenomenon. UK: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Leeds-Hurwitz,W.(1989). Communication in Everyday Life:A Social Interpretation,Norwood,NJ: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Maranhao,T.. Research Experience to Reflexive Method. In:Reflection,Dialogue,and the Subject(pp.234-248).

Morris P.(Ed.)(1984). The Bakhtin Reader:Selected Writings of Bakhtin,Medvedev,Voloshinov,Hodder Arnold Publication,London,UK.

Weinsheimer,J. C. & D. Marshal(Trans.)(1985). Gadamer’s Hermeneutics:a Reading of Truth and Method. 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

Wolters,C.(1978). The Cloud of Unknowing and Other Works. New York,NY:Penguin Books.

Yusuf Ali,A.(Trans.)(1987). The Qur’an:Text,Translation & Commentary(English and Arabic Edition),Islamic Propagation Center International,Sh. Muhammad Ashraf Publishers in Lahore,Pakis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