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3

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09)图书

ANNUAL REPORT ON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 OF WUHAN (2009)

SSAPID:101-1790-9890-20
ISBN:978-7-5097-0783-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对2008~2009年武汉经济社会形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其中包括武汉发展面临的宏观政策环境、武汉城市历史演变与空间布局优化、武汉与副省级以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2008年武汉财政工作运行情况及2009年工作展望、2008年武汉市金融运行情况及2009年展望、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武汉人口机械增长与人口流动、2008年武汉科技支持全民创业发展报告、武汉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武汉蓝皮书
编 辑:任文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主要编撰者简介

 Abstract

 中文摘要

 主报告

  2008~2009年武汉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二 2008年武汉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1.经济总体高位运行,通货膨胀压力减缓

    2.投资增速平稳,消费和出口增幅喜人

    3.三次产业结构契合“工业强市”的战略定位

    4.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迅速,两大开发区有喜有忧

    5.财政收入增幅仍然较快,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6.节能减排任务完成较好,综合能耗下降明显

   三 理性看待2008年武汉部分经济指标领先沿海部分城市

   四 国际金融危机对武汉经济的影响将逐步深入

   五 2009年武汉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

    1.2009年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总体趋势已定

    2.“两型”社会建设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前景看好

    3.相关配套政策协同才能确保武汉经济增长14%

   六 对2009年武汉经济发展的建议

    1.抓住机遇,策划项目,力争“两型”社会建设有所突破

    2.提高收入,稳定预期,增强居民消费愿望

    3.加大重点项目的融资和机制建设

    4.保持房地产等先导产业的稳定

    5.调整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出口结构,扩大重点龙头企业的销售

    6.增强软实力,改善投资环境

  2008~2009年武汉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08年武汉市社会形势的基本状况

    (一)经济增长持续健康,民生指标增长显著

     1.全年发展指标不低于计划指标

     2.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其中财产性收入增长显著

     3.农民现金收入增幅高于城市居民

     4.CPI涨幅从高点持续回落

    (二)围绕“两型”社会建设,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1.赋予区级政府更大的管理权限

     2.推进两型机关建设

     3.倡导绿色消费

    (三)三大事件考验武汉应急机制

     1.五十年难遇的雪灾,加速了应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2.“5·12”特大地震,考验了应急机制的运转

     3.2008年奥运会

    (四)民生指标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

     1.加大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力度,6万多户家庭居住获保障

     2.构筑“五险合一”的社会安全网,发挥社会保险“减震器”作用

     3.改善学生受教育条件,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学杂费

     4.继续关心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基本费用由政府“埋单”

    (五)社区建设“883”深入推进,提升居民满意度成为“特色牌”

    (六)社会公共安全网初步建成,“放心肉工程”经验推介全国

     1.食品安全警钟加速《武汉市食品安全条例》出台

     2.专项整治奶站,维护奶农利益

     3.“放心肉工程”经验推介全国

     4.中心城区社区实现全“技防”

    (七)社会事业的“公益性”逐步回归

     1.区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2.生存环境指标成为关注重点

   二 2008年武汉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一)CPI上涨加重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负担

    (二)金融危机加重城市就业压力

    (三)养老与医保成为制约百姓消费的主因

    (四)公共安全机制未完善,“临时应急”有极大隐患

    (五)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建设任务相当艰巨

   三 2009年武汉社会形势预测

    1.武汉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机遇并存

    2.涉及民生的安全问题仍是政府关注的重点

    3.就业困境对政府仍是重大考验

    4.在收入分配方面,政府会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

    5.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目标

 综合篇

  武汉发展面临的宏观政策环境

   一 当前国际宏观经济环境

   二 武汉面临的国内宏观政策环境

    1.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

    2.货币政策:从紧缩向适度宽松转变

    3.投资政策: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并重

    4.消费政策:增收、减负双管齐下

    5.外贸政策:促进出口平稳增长

    6.价格政策:逐步扩大由市场定价的商品和服务范围

    7.农村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以激活农村内需

    8.就业政策:以创业促进就业

    9.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0.经济改革政策:清理不利于内需扩大的政策和制度障碍

   三 促进武汉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1.促进经济总量增长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3.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4.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武汉城市历史演变与空间布局优化展望

   一 武汉城市历史空间演变

    1.点状独立发展时期:三镇相对独立发展

    2.从点状到跳跃式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型工业项目的布局导致城市空间跳跃式发展

    3.轴线推进:工业持续发展和城市道路的修建使城市轴状延伸

    4.环状填充:改革开放后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城市发展空间逐渐饱和

    5.“圈层+轴向”扩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空间呈现蔓延拓展态势

   二 历史经验总结

   三 武汉空间发展面临的新要求

   四 新时期城市空间优化主要构想

    1.构建集约型的都市发展区

    2.主城区优化为“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

    3.都市发展区构建六大新城组群

    4.控制“两环六楔”的城市生态框架

    5.建设区域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武汉与副省级以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

   一 19城市经济发展呈现三个方阵的格局

   二 2008年前3季度19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比较

    1.主要改革试验区城市发展强劲

    2.东北及中西部城市发展提速

    3.沿海城市发展减缓

    4.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加深

    5.武汉市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差距有所缩小,但城市实力仍处19城市第二方阵

   三 对加快武汉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建议

    1.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机遇

    2.抓国家启动扩大内需为经济发展主要政策方向的机遇

    3.抓武汉城市发展个性特色日益凸显的机遇

  武汉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取向及推进对策

   一 武汉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问题和主要障碍

    1.城乡发展不平衡

    2.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呈扩大趋势

    3.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距不断扩大

    4.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不充分,农业劳动力转移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

    5.城市发展模式制约城乡双向交流和融合

    6.城乡一体化的制度障碍尚未消除

    7.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差距悬殊,农村相对滞后

    8.农村区域的“中心地”功能偏弱

   二 武汉城乡一体化主要内容和基本目标

   三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财政投资体制和机制

    2.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3.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推进城乡空间一体化

    4.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经济一体化

    5.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人口、就业一体化

    6.统筹城乡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推进社会一体化

    7.构建城乡生态环境高度融合互补、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发展格局

  努力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子

   一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城郊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 汉南区开展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既是现实经济社会条件下的迫切需要,又是必然选择

   三 改革试验必须以“六个一体化”为目标

   四 改革试验需要在五个方面积极探索新路子

    1.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探索“两型”农业发展新路子

    2.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探索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新路子

    3.加大迁村并社区工作力度,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子

    4.大力发展以农机为主的第二产业,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路子

    5.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的机构设置体系,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新路子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一 统一思想,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1.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2.发展循环经济是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

    3.青山发展循环经济在全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二 迎难而上,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1.发展循环经济思路日益明晰

    2.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3.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和企业间横向耦合迈上新台阶

    4.实施清洁生产取得积极进展

    5.循环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6.体制机制探索初见成效

   三 抢抓机遇,努力推动循环经济深入发展

    1.在提高科学发展水平上实现突破

    2.在探索循环经济促进机制上实现突破

    3.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上实现突破

    4.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上实现突破

    5.在转变政府职能上实现突破

  以绿色工业体系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一 何谓绿色工业体系

   二 武汉构建绿色工业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三 制度创新是武汉的关键

  武汉应争取率先试点废除农地征用制度

   一 我国应废除农地征用制度

    (一)农地征用制度是一种不合理、不合法的制度

    (二)农地征用制度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根源在于国家所推行的特殊的经济发展战略

    (三)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废除农地征用制度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四)建立新型农地变性制度体系

   二 武汉应争取率先试点

    (一)这是促进当前武汉城市建设发展,解决“征地难”的现实需要

    (二)这是新时期武汉加快改革发展的长远需要

    (三)有可能对武汉发展环境的改善产生重大影响

    (四)武汉具备了“率先试点废除农地征用制度”的实践基础

   三 围绕“武汉争取率先试点”的具体建议

 经济篇

  2008年武汉财政工作运行情况及2009年工作展望

   一 2008年财政工作运行情况

    (一)坚持科学发展,支持“两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坚持成果共享,重点解决民生问题,着力构建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坚持大局为重,努力节约开支,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工作

    (四)坚持统筹兼顾,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五)坚持环境创新,加大城市建设投入,打造生态园林城市

    (六)坚持深化改革,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完善公共财政运行机制

   二 2009年财政工作展望

    (一)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扎实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提升城市功能

    (三)扩大公共财政对“三农”覆盖范围,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四)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核心,切实加快社会建设

    (五)以改革创新为手段,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科学规范、安全有效

  2008年武汉市金融运行情况及2009年展望

   一 2008年1~10月金融运行情况及特点

    1.企事业单位存款平稳上升,定期存款增速加快

    2.储蓄存款快速回流,稳定性不断增强

    3.短期贷款平稳增长,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

    4.就业再就业贷款大幅度增长

    5.个人住房贷款需求趋缓,房地产贷款增幅回落

    6.资金周转速度加快,金融机构效益持续增长

   二 2008年后两个月预测

   三 当前经济金融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及2009年信贷工作重点

    1.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3.继续深化信贷客户培植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支持全民创业工程,力争这两项工作有更大的发展

    4.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支持“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加强对金融机构流动性的监测管理,确保武汉市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

  改革创新 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一 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基本情况

    1.加大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2.全力打造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3.促进地方金融机构总部改革发展

    4.大力引进金融机构

    5.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发展

    6.促进武汉市基金市场发展

    7.积极为全民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二 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情况分析

    1.金融机构总部数量较少

    2.缺少金融交易平台

    3.信用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三 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与建议

    1.大力发展和引进金融机构

    2.全力打造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3.加快建设和完善金融市场

    4.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5.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6.打造金融便利店

    7.大力发展基金业

    8.进一步发展保险业

    9.积极推进金融创新

    10.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武汉市区级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 武汉市区级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区级经济总量规模不大

    2.区级经济发展定位不明晰

    3.中心城区与远城区发展不平衡

    4.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任务还很艰巨

    5.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够

    6.用地紧张与土地粗放经营、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并存

    7.市级管理与区级经济发展存在部分不协调

    8.远城区城镇化步伐较慢

   二 武汉区级经济发展定位、发展重点与产业布局

    (一)武汉区级经济发展目标

     1.总量增长目标

     2.八大千亿产业分区布局和区级经济发展重点

    (二)武汉区级经济发展总体思路

     1.分级定位,按国家级开发区、远城区、中心城区三级明确发展定位

     2.分片定向,形成和推进大板块发展战略

     3.分区排序,按比较优势明确各区主导产业

   三 武汉市区级经济发展的对策

    1.以改革为动力,营造发展宽松环境

    2.突出主导产业,大力培植优势产业集群

    3.立足区位优势,积极发展配套产业

    4.增强经济活力,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5.加快都市农业发展,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6.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7.强化土地资源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金融危机下武汉制造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一 2008年武汉制造业发展基本情况

    1.汽车机械、钢铁、光电子信息、烟草与食品是支柱产业

    2.钢铁和家电本地区产业集中度高

    3.产业结构效益出现分化

    4.汽车及机械装备、钢铁吸纳就业人数最多

    5.高新技术产业抗风险能力强

    6.高耗能产业能耗水平大幅降低

    7.固定资产投资向制造业倾斜

   二 金融危机对武汉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三 制造业六个“千亿产业”目标实现情景

   四 2009年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及战略

    1.“工业强市”是武汉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2.统筹兼顾保增长、促就业、调结构

    3.积极捕捉“四万亿”拉动内需政策的商机

    4.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5.产业转移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

  武汉服务业发展形势分析与趋势预测

   一 当前形势下武汉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

    1.打造武汉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2.打造为先进制造业服务的现代生产性服务平台

    3.打造武汉城市圈及中部地区服务中心

    4.打造吸纳就业的有力支撑和强大载体

   二 武汉服务业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1.评价指标的选取

    2.分析过程

    3.基本评价

   三 对未来5年武汉服务业发展规模和结构的预测

    1.模型建立

    2.模型检验

    3.预测结果

  武汉综合保税区相关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一 武汉保税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发展的现状

    2.存在的问题

   二 围绕综合保税区的相关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

    1.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和优化布局的基本原则

    2.围绕综合保税区的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

   三 综合保税区相关产业发展措施

    1.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武汉市经济外向度

    2.坚持规划先行引导,提升产业发展科学合理性

    3.狠抓招商引资质量,提升外向产业集聚水平

    4.不断改善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5.强化交通资源整合,构建立体贸易运输格局

    6.完善监管保障体系,打造跨境物流高速通道

  武汉环保及环境友好产业现状及对策

   一 三十年发展中为何前慢后快

   二 产业未来3~5年可逆势而上

   三 武汉环保及环境业要摘全国环保产业之冠

   四 环保及环境友好产业发展的软肋与对策

    附表 武汉环保及环境友好产业发展优先项目

 社会篇

  武汉市人口机械增长与人口流动

   一 武汉人口机械增长状况及特点

    1.常住人口自然增长呈逐年下降趋势,人口机械增长则十分迅猛,迁入量持续上升

    2.中心城区人口机械增长过快,区域分布不平衡

    3.高校扩招对人口净迁移增长影响显著

   二 武汉市流动人口状况及特点

    1.武汉市流动人口规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农民工是武汉市流动人口的主体

    3.流动人口在汉从事的职业以务工为主

   三 改革开放30年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演变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1.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经历了从控制向服务的转变

    2.21世纪以来流动人口管理政策从严格控制为主向管理和服务并重转变,出台了大量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

    3.从战略的高度,直面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自觉地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武汉市人口、社会发展计划

    4.武汉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5.正确认识和评价流动人口对武汉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 人口机械增长仍将是武汉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五 武汉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政策改革探讨

    1.实行总量计划与准入政策双重控制,保持中心城区人口适度增长

    2.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从宏观上调控流动人口的数量和技能素质

    3.健全人才、产业互促机制,实现人才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4.要放宽各类技术人才落户的条件,促使国内各类技术人才向武汉集聚

    5.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重视对第二代移民和青年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新武汉人”

    7.鼓励公众参与,实现流动人口的社会化管理

  2008年武汉科技支持全民创业发展报告

   一 积极营造科技创新创业的良好政策环境

   二 积极培育创新创业载体,为科技创业提供支撑

   三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助推科技创业

    1.搭建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人员创业

    2.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发挥技术市场优势,促进成果转化,助推全民创业

   四 搭建投融资担保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创业

   五 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发展农村创业经济

   六 推进大学生科技创业,营造全民科技创业氛围

  武汉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

   一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二 武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及做法

    1.提高筹资水平,让农民从新农合中得到更多实惠

    2.科学设计方案,使农民补偿水平不断提高

    3.加强监督管理,新农合各项工作不断规范

    4.加强乡村卫生机构建设,医疗服务条件明显改善

    5.加强队伍建设,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武汉市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现状与分析

   一 武汉市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主要成效

    1.全市相关部门积极营造社会氛围,为《劳动合同法》的贯彻落实打下了坚实基础

    2.用人单位主动依法规范用工行为,《劳动合同法》的规制作用得到较好体现

    3.劳动合同双方主体良性互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企业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 武汉市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中存在的问题

    1.置法律规定于不顾,公然违反《劳动合同法》

    2.千方百计变通处理,试图规避《劳动合同法》

    3.受其他因素影响和制约,无法落实《劳动合同法》

   三 对武汉市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前景的展望

    1.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做好《劳动合同法》宣传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用工单位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管理水平

    2.加强检查指导,促进用人单位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管理制度,规范用工行为

    3.加大执法力度,查处违法行为

    4.加强工作协调,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

  力推小额贷款 促进全民创业

   一 完善“三个机制”,把小额担保贷款作为“长效工程”来抓

    1.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机制

    2.完善小额担保贷款代偿机制

    3.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监测机制

   二 创新“三个举措”,把小额担保贷款作为“民心工程”来抓

    1.扩大扶持范围

    2.降低担保门槛

    3.提升服务质量

   三 实现“三个效果”,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对“创业工程”的助推作用

    1.扶持典型,发挥了创业示范作用

    2.以点带面,缓解了企业融资矛盾

    3.倡导诚信,增强了公众信用意识

  武汉市市直机关女公务员现状调查

   一 调查基本情况及分析

    1.市直机关女公务员个人素养状况分析

    2.市直机关女公务员的事业发展状况分析

    3.女公务员的社会态度分析

   二 启示与思考

    1.市直机关女公务员发展状况总体良好

    2.市直机关女公务员的发展不均衡

   三 对策与建议

    1.优化女公务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

    2.加大轮岗交流力度,丰富女公务员的从政阅历

    3.加大女性人才培养力度

    4.激发女公务员的创造活力和竞争勇气

    5.注意培养和发现女公务员中的突出典型

  武汉市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一 农村老年人口养老生活基本状况

    1.农村人口基本情况

    2.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婚姻情况

    3.子女、居住、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情况

    4.经济收入、存款、来源和子女赡养情况

    5.低保、医保情况

    6.留守、空巢和劳作情况

    7.主要疾病、就医和医疗支付情况

    8.养老方式、生活安排和子女探视情况

    9.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养老期盼

   二 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养老经济支撑薄弱,无钱养老情况比较普遍

    2.农村老年人医疗状况堪忧,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十分突出

    3.居家养老护理问题日益突出

    4.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贫乏,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面临严峻挑战

    5.农村老年人依法维权意识不强、尊老爱老氛围有待加强

   三 几点建议

    1.逐步建立农村老年人养老补贴、救助制度,以解特困高龄老人的燃眉之急

    2.改善老年人的就医条件,提高报销标准,逐步解决老年人就医难、看病贵问题

    3.增加农村低保辐射面,提高保障水平

    4.扩大农村政府养老护理服务范围,做好生活照料,继续推广签订农村家庭赡养协议书,惠及更多老年人

    5.改善农村文体设施,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6.加强老年法的宣传工作,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断营造尊老爱老助老氛围

  武汉市中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报告

   一 2008年住房保障工作基本情况

    1.经济适用住房工作情况

    2.廉租住房工作情况

    3.双限双竞商品住房工作情况

    4.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有关情况

   二 武汉市住房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适用住房工作方面,项目整体建设进度还较缓慢

    2.廉租住房工作方面,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

   三 有关工作建议

    1.加快推进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进度

    2.组织协调好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市政配套建设

    3.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管理和研究力度

    4.落实基层力量做好廉租住房保障基础工作

  武汉城市公共应急机制建设

   一 武汉城市公共应急机制建设和运行现状

    1.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日益健全

    2.应急预案的编制更规范、演练渐趋制度化

    3.危机预警平台初步建成并投入运行

    4.危机避难场所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5.危机管理信息收集、发布机制比较健全有效

   二 武汉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潜在因素依然很多

    2.发达的城市综合配套设施面临潜在威胁

    3.政府和公众的公共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还比较欠缺

    4.已经建立的公共危机应急机制水平还比较低

    5.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保障机制方面也还比较薄弱

   三 加强武汉城市公共应急机制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必须强化公共危机意识的教育培训,努力塑造发达的城市应急文化

    2.加强公共危机预警监控系统建设,积极开展危机规划与评估工作

    3.加强危机管理“一案三制”建设,努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强化信息沟通机制建设,促进政府、媒体、社会民众在危机管理中的良性互动

    5.要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的绩效考核评估机制

  武汉市儿童事业发展报告

   一 武汉市儿童事业发展现状

    1.儿童与医疗保健

    2.儿童与教育

    3.儿童与心理

    4.儿童与法制

    5.儿童与安全

    6.儿童与环境

   二 武汉市儿童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儿童健康关注度、保健管理问题亟待加强

    2.儿童教育问题

    3.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影响出生人口素质

    4.农村儿童生存的自然环境还有待改善

    5.妇女儿童活动缺乏阵地

    6.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有待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 提升武汉市儿童事业发展状况的对策建议

    1.科学饮食讲座进学堂,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2.合理分配城乡教育资源,提高儿童综合素质

    3.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4.不断优化儿童生存发展环境

    5.加大对儿童阵地建设的基本公共投入及扶持力度

  武汉市青年状况调查

   一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中的武汉青年

    1.武汉青年对我国社会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看法

    2.武汉青年对公共事务的参与

   二 中部崛起与“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武汉青年

   三 为提高生活质量满意度而奋斗的武汉青年

 法律声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2008年,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给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武汉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全市人民抢抓“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重大机遇,沉着应对各种挑战和考验,大力倡导全民创业,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确保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根据预测,武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9%,其中,汽车及机械、钢铁、光电子信息等产业增幅略有下滑;投资、消费、进出口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物价水平呈下降态势,CPI约为5%;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稳定。2009年,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总体趋势已定,尽管武汉部分经济指标增速领先沿海部分城市,但考虑到经济下滑的区域和时滞效应,不宜盲目乐观。武汉处于扩大内需的国内市场腹地中心,“两型”社会建设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前景看好,经济下行幅度有限,当确保GDP增长14%。明年大学毕业生、回流农民工和新劳动人口合计约30万人的就业缺口,将对武汉社会形势产生较大压力。受经济不景气、社保水平低和医保不健全的制约,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消费意愿将明显减弱。可以预见,政府对于医疗、社保、廉租房和转移支付等民生项目的支出会大幅增加。武汉要积极贯彻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的决策部署,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加快“全民创业”,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和“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有序推进。本书包括以下内容:主报告,2008~2009年武汉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8~2009年武汉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综合篇,武汉发展面临的宏观政策环境、武汉城市历史演变与空间布局优化展望、武汉与副省级以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等;经济篇,2008年武汉财政工作运行情况及2009年工作展望、2008年武汉市金融运行情况及2009年展望、改革创新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等;社会篇,武汉人口机械增长与人口流动、2008年武汉科技支持全民创业发展报告、武汉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等。

周庆行、赵文秀:《解读“两型”改革试验区》,《武汉学刊》2008年第4期。

李飏、周永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广东制度建设的动力机制》,《热带地理》2007年第3期。

梅智、蔡贤军:《走绿色现代化道路——科学发展观给湖北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启示》,《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第6期。

〔美〕佛莱德·克鲁普:《世界环境法汇编美国卷简介》,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

蔡察忠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政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王子先:《2007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何德旭:《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武汉市十一五规划研究报告》,2005。

龙正才:《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08)》,武汉出版社,2008。

郭克莎:《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与高效发展》,《财贸经济》2000年第10期。

陈月梅:《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南京服务业结构和竞争力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第2期。

李勇坚:《中国服务业内部各个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财贸经济》2004年第7期。

《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段凝:《武汉服务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

王飞等:《上海市宝山区现代服务业规模预测》,《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李江帆、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3期。

郭显光等:《江沪浙服务业区域竞争力实证分析》,《商业经济管理》2007年第5期。

杨向阳、徐翔:《中国服务业生产率与规模报酬分析》,《财贸经济》2004年第11期。

李冠霖、辛红:《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国际比较的陷阱与出路》,《财贸经济》2005年第2期。

陈凯:《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财贸经济》2006年第10期。

赵金环、陈建强、郭立智:《Excel在动态GM(1,1)模型预测及检验中的应用》,《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李善同、侯永志:《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与“十五”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管理世界》2001年第2期。

《中国统计年鉴》、《武汉统计年鉴》、《成都统计年鉴》、《广州统计年鉴》、《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2002~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