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5

失衡中的利益分配与中国贸易调整图书

Benefit Distribution in Global Imbalance and Trade Adjustment from China

SSAPID:101-1776-6318-70
ISBN:978-7-5097-5634-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21世纪初以来的美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间的贸易失衡为研究对象,重点突出中美贸易失衡,在具体分析全球贸易失衡的现状、特点及对贸易各方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全球贸易失衡中的利益分配格局,及全球贸易失衡治理对主要贸易失衡方利益的影响,最终系统总结中国互利共赢贸易开放战略的理论内涵,提出中国参与全球贸易失衡治理的利益关注点和具体措施,为中国“和谐”参与推动全球贸易开放和失衡治理提供理论与政策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对外开放战略研究丛书
作 者: 刘威
编 辑:林尧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7 贸易经济

 文前辅文

 后记

 前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对象与主要目的

  三 研究方法和特点

  四 主要思路及体系框架

 第一章 全球贸易失衡及其利益分配的研究现状

  第一节 全球贸易失衡的成因及实质研究

  第二节 国际贸易失衡中的利益分配研究

  第三节 贸易失衡的调整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研究

  第四节 互利共赢经济开放战略研究

 第二章 贸易利益分配与失衡调整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理论

   一 衡量国际贸易中各国实际利益的方法的相关研究

    (一)以对外贸易中的出口绝对数值为主要基础,主张一国实现贸易顺差即获益

    (二)重视贸易价格的影响,以一国贸易条件是否相对贸易对象改善为衡量标准

    (三)重视贸易商品的附加值,以其附加收益大小为衡量标准

   二 贸易利益的实现路径的理论研究

   三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利益分配影响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国际贸易失衡调整理论

   一 早期贸易失衡调整理论

   二 国际收支失衡调整理论

  第三节 与贸易失衡有关的其他理论

   一 国际贸易失衡的协调机制理论

    (一)利益集团理论

    (二)国际机制论

   二 国际债务周期理论

 第三章 全球贸易失衡的具体分布与主要特征

  第一节 美国对外贸易失衡的分布特点

   一 美国对外贸易失衡的总量特点

   二 美国对外贸易失衡的地区分布

   三 美国对外贸易失衡的商品结构特点

    (一)美国对外贸易中制成品与非制成品贸易失衡构成

    (二)按SITC(1位数)划分的美国贸易逆差商品构成

    (三)按SITC(3位数)划分的美国贸易逆差商品构成

  第二节 中国贸易失衡的主要特征

   一 中国对外贸易失衡的主要特点

   二 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特征

   三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贸易失衡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美国与其他经济体贸易失衡的特征

   一 美国与东亚经济体贸易失衡的主要特征

   二 美国与石油输出国贸易失衡特征

   三 美国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国家贸易失衡的特征

   四 美国与欧盟贸易失衡的主要特征

 第四章 全球贸易失衡中的利益分配

  第一节 基于全球贸易差额总量及结构的利益分配研究

   一 基于贸易差额总量的贸易利益分配

   二 基于贸易失衡产品构成的贸易利益分配

    (一)基于商品贸易失衡构成视角的利益分配

    (二)基于服务贸易失衡构成视角的贸易利益分配

   三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基于贸易条件的贸易失衡利益分配研究

   一 各主要经济体贸易价格及贸易条件的现状及演变

    (一)世界各主要区域的贸易条件分析

    (二)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贸易条件分析

     1.以2000年为基准年的各主要经济体贸易条件比较

     2.以上一年为基准年的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贸易条件分析

   二 基于贸易条件的各方贸易利益分配分析

    (一)美国的得益得失

    (二)中日韩等东亚经济体的利益得失

    (三)其他经济体的收益得失

   三 主要结论

  第三节 基于国际分工的贸易利益分配研究

   一 国际分工与中美贸易失衡中的利益分配

    (一)中美服务贸易失衡中的利益分配

    (二)中美货物贸易失衡中的利益分配

   二 案例分析:中美高技术贸易模式的实证测度及其利益分配

    (一)中美高技术贸易的发展现状及演变特点

     1.中美高技术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征

     2.中美高技术贸易差额的主要特征

    (二)中美高技术产业贸易模式的实证评估

     1.产业贸易模式的实证评估方法的综述及相关述评

     2.中美高技术产业贸易模式的实证评估

     3.主要评估结论及对其的解析

    (三)中美高技术贸易失衡中的各方利益分配格局分析

     1.中美信息通信技术贸易失衡中的利益分配

     2.中美光电技术贸易失衡中的利益分配

     3.中美敏感高技术贸易中的利益分配

     4.中美其他高技术贸易差额中的利益分配

   三 基于金融发展差异的中美经济利益分配

  第四节 全球贸易失衡中的宏观利益分配研究

   一 全球贸易失衡与各方宏观经济利益得失

    (一)在经济结构调整上的各方利益得失

    (二)在生态和社会环境上的各方利益得失

    (三)在对外投资上的各方利益得失

    (四)在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上的各方利益得失

   二 FDI技术溢出与全球贸易失衡中的技术利益分配

    (一)中国FDI技术溢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二)FDI技术溢出与全球贸易失衡中的利益分配

   三 全球贸易失衡与各方政治和社会利益得失

    (一)全球贸易失衡与各方政治利益分配

    (二)全球贸易失衡与各方的社会利益分配

 第五章 全球贸易失衡调整对各方利益的影响

  第一节 全球贸易失衡调整的难点与核心

   一 全球贸易失衡调整的主要难点

    (一)主要失衡经济体在参与全球贸易失衡调整及协调上缺乏动力

     1.美国不愿通过贸易领域的调整失去其在金融领域的既得利益

     2.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体很难承担传统出口政策转变和本币汇率调整带来的经济损失

     3.欧盟及北美地区经济体缺乏参与失衡调整的积极性,并极力避免涉及失衡调整

     4.石油能源的重要性使美国和石油输出国难以根本改变其石油贸易失衡

    (二)美国和亚洲经济体在消费和投资上形成的长期习惯和文化很难发生根本转变

   二 调整全球贸易失衡的核心领域

    (一)重点考虑美国对失衡治理的接受程度,注意贸易失衡和金融失衡治理的协调

    (二)合理确定顺差方本币汇率调整幅度,加强各方汇率政策协调

    (三)调整中国制成品贸易结构,减少美国、中国及东亚其他经济体间的结构性贸易失衡

    (四)加强主要经济体间协调机制的建设,共同参与失衡治理

  第二节 全球贸易失衡治理方法对贸易各方的利益影响

   一 调整结构性贸易失衡对贸易各方利益的影响

    (一)美国与亚洲经济体贸易失衡调整对各方利益的影响

    (二)美国与OPEC成员国贸易失衡调整的利益影响

    (三)美国与欧盟国家贸易失衡调整的利益影响

    (四)美国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国家(NAFTA)失衡调整的利益影响

   二 调整技术出口管制对贸易各方利益的影响

   三 G20全球经济失衡治理对失衡各方的利益影响

    (一)G20的建立及其在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重要性的提升

    (二)G20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作用

     1.G20一直关注经济失衡治理,并对涉及失衡的主要经济体提出了明确治理建议

     2.在发达国家推动下,明确提出全球经济失衡需治理,并将其作为首脑峰会核心议题

     3.涉及失衡的当事方在G20框架下达成了失衡治理主要对象和评估方法上的一致

    (三)G20对失衡调整的效果评估

     1.G20治理对各主要经济体贸易失衡调整的影响效果评估

     2.G20治理在各主要经济体金融失衡调整上的功效评估

     3.G20治理对其他宏观经济领域失衡治理影响的评估

     4.G20治理对全球经济失衡调整效果的总体评价

    (四)G20治理对各主要失衡方的利益影响评估

     1.G20治理与美国的利益得失

     2.G20治理与中国的利益得失

     3.G20治理对其他经济体的利益影响

   四 汇率调整对全球贸易失衡利益分配的影响

   五 调整主要经济体金融发展差异对贸易各方利益的影响

 第六章 互利共赢的贸易开放战略与中国的主要利益诉求

  第一节 互利共赢经济开放战略的理论内涵

   一 互利共赢需要坚持以自身利益为主,但应适当摒弃非关键利益

   二 互利共赢需要兼顾对重要贸易伙伴和世界经济体的利益影响

   三 互利共赢需要重点关注发展中国家利益,尤其是与周边经济体的利益协调

   四 互利共赢的关键是找到中国与其他经济体的利益契合点

  第二节 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在贸易开放上的着重点

   一 扩大进口应成为平衡对外贸易的首要措施,同时注重维护经济安全

   二 渐进式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实现对外出口从数量扩大向质量提升转变

   三 完善内外联动,以内部需求缓解外部贸易失衡

   四 优化引资和创新对外合作,调整外资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五 完善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通过磋商处理国际经贸摩擦

  第三节 互利共赢贸易开放战略下中国的利益诉求

   一 自身单方角度的中国利益诉求

    (一)保证中国在对外失衡调整中的政治和经济安全

    (二)减少出口和维护结构调整中的国内就业利益

    (三)扩大进口中的居民福利水平提升

    (四)坚定获取世界资源和能源利益,保证经济持续发展

    (五)增加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利益

   二 双边角度的中国利益诉求

    (一)获取对美高技术进口及外资引入的技术利益

    (二)减少在人民币升值谈判及调整中的利益损失

    (三)改善自身在全球制造业生产工序中的地位,增加实际贸易利益

    (四)稳定对美出口规模,降低出口结构调整带来的利益损失

   三 多边角度的中国利益诉求

    (一)获得中国及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利益

    (二)抑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减少中国外贸摩擦及其带来的利益损失

    (三)增加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协调中的利益合作和共享

    (四)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协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四 中国在互利共赢贸易开放中的关键利益及与其他经济体的共同利益

    (一)中国在互利共赢贸易开放中需维护的关键利益

    (二)中国与其他经济体在互利共赢贸易开放中的共同利益

 第七章 中国参与全球贸易失衡调整的重点领域与主要路径

  第一节 互利共赢战略指导下中国参与失衡调整的重点领域

   一 中美制成品贸易失衡是调整的核心,但中国应注意在制造业贸易利益上的保护

   二 在制造业出口利益让渡的同时,中国需要加强与美国在高技术贸易扩大上的协调

   三 扩大进口是未来贸易调整的核心,但中国应重点关注能源和资源类商品进口的扩大

   四 汇率仍是中国参与全球贸易失衡调整的主要关注点,但人民币汇率应稳中有升

  第二节 中国参与全球制成品贸易失衡调整的主要路径

   一 加强中美双边经济协调,明晰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商品的主要来源

   二 坚持以制造业出口为核心,调整其出口商品结构,适当减缓增速

   三 提升外资进入门槛,扩大中国对周边地区的直接投资

   四 降低进口关税,适当升值人民币汇率,提升中国进口能力和扩大内需

   五 在放慢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同时,将资源和政策向支持服务业出口适当倾斜

   六 深化参与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扩大亚洲对中国的进口需求

  第三节 中美高技术贸易失衡调整的主要路径

   一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以信息通信技术和光电技术产业研发能力提升为核心和突破口

   二 重视美国利益集团的作用,减少美国对中国敏感高技术出口管制

   三 对难以放松出口管制的航空航天技术应增加中国的进口来源,并坚持自主创新

   四 在非敏感民用高技术贸易上,保持自身竞争优势和主要特色,稳定扩大对外出口

  第四节 中国参与G20全球贸易失衡治理的主要路径

   一 中国在参与G20失衡治理的同时,应要求G20更为关注抑制贸易保护主义议题

   二 中国应通过G20框架下的失衡调整,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三 中国需要尽早对G20失衡治理做出应对,尤其在具体量化指标上进行适当控制

   四 中国需要加强G20协调控制全球能源价格,以弥补中国调整失衡的利益损失

 总序

本书以21世纪初以来的美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间的贸易失衡为研究对象,重点突出中美贸易失衡,从而在具体分析全球贸易失衡的现状、特点及对贸易各方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全球贸易失衡中的利益分配格局,及全球贸易失衡治理对主要贸易失衡方利益的影响,最终系统总结中国互利共赢贸易开放战略的理论内涵,提出中国参与全球贸易失衡治理的利益关注点和具体措施,为中国“和谐”参与推动全球贸易开放和失衡治理提供理论与政策参考。

〔爱尔兰〕Ahearne,A.:《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欧洲的观点》,《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第5期。

包群、赖明勇:《FDI技术外溢的动态测算及原因解释》,《统计研究》2003年第6期。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平新乔执笔):《垂直专门化、产业内贸易与中美贸易关系》,《世界经济》2006年第5期。

陈继勇、肖卫国、王清平:《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

陈继勇、胡渊:《中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贸易战略》,《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陈松川:《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构建和谐世界——十七大提出的21世纪中国国际发展战略》,《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陈建奇:《中国是否接受外部失衡上限对称性约束?》,《国际贸易》2011年第4期。

陈德铭:《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国际商务财会》2012年第12期。

成思危:《谋求互利共赢促进地区合作》,《外交评论》2007年第4期。

陈继勇、刘威:《美中贸易的“外资引致逆差”问题研究》,《世界经济》2006年第9期。

陈继勇、胡艺:《迈向互利共赢的开放之路——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陈继勇、刘威:《产品内分工视角下美中贸易失衡中的利益分配》,《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6期。

杜莉:《中国与美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方晋:《G20机制化建设与议题建设》,《国际展望》2010年第3期。

付争:《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第7期。

谷亚光:《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实施互利共赢战略》,《中国改革报》2006年3月21日第6版。

郭其友、王春雷:《中美贸易的利益分配——基于产出与消费视角的理论经验分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黄薇、韩剑:《G20参考性指南:治理全球经济失衡的第一步》,《金融评论》2012年第1期。

黄明皓:《汇率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中的作用》,《南方金融》2010年第4期。

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世界经济》2000年第12期。

黄庆波、李焱、宋杨:《构筑中美贸易“互利共赢”的格局》,《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12期。

黄蓉:《中美高技术产业内贸易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黄卫平、韩燕:《产业内贸易指标述评》,《财贸经济》2006年第4期。

胡锦涛:《推进互利共赢合作 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国科技产业》2012年第6期。

林玲、段世德:《西方贸易利益分配理论的流变及发展趋势》,《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赖明勇、包群、彭水军、张新:《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雷达等:《金融危机下的全球经济:从失衡到平衡》,《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刘林奇:《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与中美贸易净出口关系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11期。

雷达、赵勇:《中美经济失衡的性质及调整: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世界经济》2009年第1期。

刘光溪、陈文纲:《中美贸易失衡的最大得益者: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兼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在全球化中的得益情况》,《国际贸易》2006年第7期。

刘兴华:《美国对华贸易赤字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趋势》,《亚太经济》2005年第3期。

刘建江、杨细珍:《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美贸易失衡中的贸易利益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8期。

刘威、吴宏:《内外资企业合作对FDI技术溢出影响的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刘威:《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重心及中国的参与策略》,《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刘威、彭珏:《中美光电技术贸易失衡演变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刘威:《论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之“谜”》,《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第4期。

林玲、段世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4期。

林玲、段世德:《论技术溢出对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的影响》,《亚太经济》2010年第1期。

李翀:《从中美经常项目差额看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格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刘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美中贸易失衡研究》,第1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李宝瑜:《中国宏观经济失衡指数研究》,《统计研究》2009年第10期。

李安方:《互利共赢与开放的战略创新》,《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加拿大〕Ranald I.Mckinnon、邹至庄:《国际著名学者关于人民币升值是非评说》,《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5期。

〔美〕Robert C.Feenstra、海闻、胡永泰、姚顺利:《美中贸易逆差:规模和决定因素》,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NO.C1998009,1998。

沈国兵:《知识产权保护与中美双边贸易问题》,《当代财经》2006年第11期。

沈国兵:《反倾销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经验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沈国兵:《美中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沈国兵:《知识产权保护与中美双边贸易问题》,《当代财经》2006年第11期。

孙华妤、许亦平:《贸易差额的衡量:基于所有权还是所在地》,《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5期。

宋玉华:《美国新经济研究——经济范式转型与制度演化》,人民出版社,2002。

孙丽丽:《从应急机制到合作平台——G20正在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机制》,《亚非纵横》2010年第5期。

孙文涛、赵俏姿:《国际贸易利益分配及其政策的相机抉择》,《上海企业》2002年第9期。

宋玉华、朱思敏:《垂直专业化的贸易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王珍珍:《全球供应链视角下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利益分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吴晓琨:《论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党史博采》(理论版)2012年第12期。

魏磊:《完善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评估机制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王晶:《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1期。

王国刚:《走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误区》,《财贸经济》2010年第10期。

万智颖:《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王道平、范小云:《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否是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的原因》,《世界经济》2011年第1期。

王军:《深化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人民日报》2006年7月21日第14版。

徐梅:《中日贸易结构与产业竞争——兼论中国产业面临的挑战》,《日本学刊》2008年第4期。

项俊波:《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测度与分析》,《管理世界》2008年第9期。

冼国明、严兵:《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世界经济》2005年第10期。

徐世勋、张静贞、林恒圣:《台湾与美国经济互动关系之量化评估》,《台湾经济论衡》1992年第1期。

徐建炜、姚洋:《国际分工新形态、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世界经济》2010年第3期。

于培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努力实现互利共赢》,《中国远洋航务》2011年第3期。

于培伟:《必须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国远洋航务》2012年第12期。

姚枝仲、齐俊妍:《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及变化趋势》,《世界经济》,2006年第3期。

于津平:《基于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调整》,《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韩〕Yung Chul Park:《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与新兴市场》,《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第5期。

杨正位:《全球化时代的产业转移是美对中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中国金融》,2005年第14期。

余永定:《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中国视角》,《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第5期。

张燕生:《全球经济失衡条件下的政策选择》,《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第2期。

张毅:《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党建》2006年第3期。

张幼文:《要素流动和全球经济失衡的历史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第2期。

曾铮、张路路:《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的界定——基于中国制造业贸易附加值的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张明:《全球经济再平衡:美国和中国的角色》,《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9期。

张文宣:《全球价值链的利益分配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张宇:《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吸收能力的门限特征——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限回归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章丽群:《中美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与利益分配》,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

张路路、曾铮、唐宇:《两国产品内贸易的利益分配:基本模型及其经验应用》,《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张永胜:《互利共赢的博弈论分析》,《理论月刊》2006年第12期。

张妍:《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对中国经济外交的几点看法》,《外交评论》2008年第1期。

张松涛:《关于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若干问题》,《国际贸易》2007年第2期。

曾培炎:《努力发展互利共赢的中美经贸关系》,《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49期。

张幼文、黄仁伟:《和平崛起的中国互利共赢的世界》,《新金融》2004年第6期。

张建清、张天顶:《经常账户失衡的调整: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经济》2008年第10期。

张静中、孙炜:《中美贸易差额新估算及中方对策》,《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郑宝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11期。

张松涛:《开创新形势下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新局面——兼议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国际经济分工格局变化和全球经济治理改革趋势》,《中国经贸》2011年第15期。

赵英奎:《论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理论学刊》2006年第2期。

周松兰:《中韩贸易结构新动态》,《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第10期。

朱杰进:《二十国集团的定位与机制建设》,《阿拉伯世界研究》2012年第5期。

祝丹涛:《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和全球经济失衡》,《金融研究》2008年第8期。

Arndt,Sven,W. “Globalization and the Open Economy”,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Vol.8,No.1 ,1997:71-79.

Alessandra Fogli and Fabrizio Perri. “The‘Great Moderation’and the US External Imbalance”,NBER Working Paper 12708,November 2006,http://www.nber.org/papers/w12708.

Aquino,A.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Inter-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s Concurrent Sourc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Manufactures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1978,Vol.114 :275-295.

Balassa,B.,Trade Liberalization among Industries,New York,Mc Graw-Hill,1967.

Brüelhart,M. “Marginal Intra-Industry Trade:Measurement and Relevance for the Pattern of Industrial Adjustment”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994,Vol.130:600-613.

Balassa,B. “Trade-creation and Trade-diversion in the European Mark-et”,The Paper of Manchester School,1974,Vol.2 :123-142.

Bergstrand,J.H. “Measurement and Determinants of Intra-Industry International Trade”,in P.K.M.Tharakan,Ed.,Intra-Industry Trade:Empir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spects. Amsterdam,1983:201-241.

Bordo,M.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Global Imbalance”,NBER Working Paper No. 11383,2005.

Bernanke,B. “The Global Saving Glut and the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A Speech at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US Federal Reserve System,at the Sandridge Lecture,Virginia Association of Economics,Richmond,Virginia,2005.

Burke,James. “U.S.Investment in China Worsens Trade Deficit”,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Briefing Paper 93,2000.

Borensztein,E.,De Gregorio,J. and Lee,J.W. “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45(1):115-135.

Caves,R. “Multinational Firms,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Host Country Markets”,Economica,1974,41(162):176-193.

Claude D’Aspremont,Alexis Jacquemin. “Cooperative and Non Cooperative R&D in Duopoly with Spillover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Vol.78(5):1133-1137.

Cooper,R.N. “Living with Global Imbalances:A Contrarian View”,Policy Brief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No. PB05-3.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USA,2005.

Chinn,M.D. and Ito,H.,“Current Account Balances,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s:Assaying the World Savings Glut”,La Follette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Working Papers No. 2005-023,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2005.

Chinn,M.D. and Prasad,E.S. “Medium-term Determinants of Current Accounts in Industrial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An Empirical Explora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59,2005.

Caballero,R.J.,Farhi,E. and Gourinchas,P.O. “An Equilibrium Model of “Global Imbalances” and Low Interest Rates”,NBER Working Paper No. 11996.February 2006.

Deardorff,Alan V.,Fragmentation across Cones,Arndt,Sven W. and Kierzkowski Henryk,Frangmentation:New Production Patterns in the World Economy,Oxford University Press:35-51,2001.

Dudley,W.C. & Mckelvey,E.F,The U.S.Budget Outlook:A Surplus of Deficit,New York:Goldman Sachs,2004.

Dooley,Michael P.,David Folkerts-Landau and Peter M.Garber. “The Revived Bretton Woods System:The Effects of Periphery Intervention and Reserve Management on Interest Rate & Exchange Rates in Center Countries”,NBER Working Paper w10332,2004.

Edwards,S. “Is the U.S.Current Account Deficit Sustainable? And if not,How Costly is Adjustment Likely to Be?”,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Vol.2005(1):211-288.

Edwards,S. “The End of Large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1970-2002:Are There Less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Greenspan Era:Lessons for the Future,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2005:205-268.

Eichengreen,B. and Muge Analet. “Current Account Reversal:Always a Problem?”,NBER Working Paper w11634,2005.

Fung K.C. and Lawrence J.Lau. “Adjusted Estimates of United States-China Bilateral Trade Balances 1995-2002”,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3,14:489-496.

Feenstra Robert C.,et al. “Discrepancies in International Data;An Application to China-Hong Kong Entrep Trad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May:338-343.

Frankel,J.Romer,D. and Cyrus,T. “Trade and Growth In East Asian Countries:Cause and Effects?”,NBER Working Paper 5732,1996.

Findlay,R. “Relative Backwardness,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A Simple Dynamic Model”,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8,92:1-16.

Grubel and Lloyd. Intra-industry Trade: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New York:Wiley,1975.

Gourinchas,Pierre-Olivier and Hélène Rey. “U.S.External Adjustment:The Exorbitant Privilege”,Photocop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and Princeton University,2005,April.

Greenspan. “Alan.Greenspan:Pricier Yean Won’t Help U.S.Trade Deficit”,2003 http://www.Chinadaily.COB.cn/en/doc/2003_12/12/content.289670.htm.

Griswold,D. “‘Bad News’on the Trade Deficit Often Means Good News on the Economy”,Cato Institute Center for Trade Policy Studies,Free Trade Bulletin No. 14.2005.

Hummels D.,Rapoport D. & Yi K.-M. “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Trade” ,Economic Policy Review,1998,June.

Hamilton C. and P.Kniest. “Trade Liberalization,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Intra-Industry Trade:A Note”,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1991,Vol.127:356-367.

Hausmann,R. and F.Strurzenegger. “Global Imbalance or Bad Accounting? the Missing Dark Matter in the Wealth of Nations”,CID Working Paper No. 124,Harvard University,2006.

Haddad,M,“Trade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The Role of China and Production Network”,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4160,2007.

Jones R. & Kierzkowski H. “The Role of Services in Produc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a Theoretical Framework”,Jones R. & Krueger A.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1990:Chapter 3.

J.A.Brander and P.R.Krugman,A. “‘Reciprocal Dumping’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15,1983:313-321.

Jiangdong Ju,Shang-jin Wei. “Current Account Adjustment:Some New Theory and Evidence”,NBER Working Paper 13388,September 2007.http://www.nber.org/papers/w13388.

Kiyoshi K. “The Pattern Of Triangular Trade among the U.S.A.,Japan and Southeast Asia”,The Developing Economies,Volume 1,August 1962,Issue Supplement s1:48-74.

Krugman,Paul R. “Does Third World Growth Hurt First World Prosperity”,Harvard Business Review,July,1994.

Kokko A.,Tansini and Zejan,M.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rom FDI in the Uruaguayan Manufacturing Sector”,Journal of Development Sudies,1996(32):602-611.

Keller,Wolfgang.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4(42):752-782.

Lapan,H. and Bardhan P. “Localized Technical Progress and Transfer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3(6):585-595.

Leamer,Edward E. “The Effects of Trade in Services,Technology Transfer and Delocalization on Local and Global Income Inequality”,Asia-Pacific Economic Review,Vol.2,No.4 ,1996.

Lardy,Nicholas R. “Is China An Effective Foreign Policy Tool?”,Background Paper,the Brookings Institute,May 22.1997.

Lachica,Eduardo. “China Criticized For Failing To Heed 1992 Accord Opening Market To U.S.”,Wall Street Journal(Eastern edition),PA2.1996.

Mann,Catherine L. “The U.S.Current Account,New Economy Services,and 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ility”,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4,12:262-76.

Mann,Catherine L. “Breaking Up Is Hard To Do:Global Co-dependency,Collective Action,And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 Adjustment”,CESifo Forum,2005,January:16-23.

Mann C L. “Perspectives on the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and Sustainability”,Journal of Economics Perspectives,2002,16 :131-152.

Milesi-Ferretti,Gian Maria and Assaf Razin. “Current Account Reversals and Currency Crises:Empirical Regularities”,NBER Working Paper No.6620,June,1998,in P.Krugman(Ed),Currency Crise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0.

Marc Labonte. “America’s Growing Current Account Deficit:Its Cause and What It Means for the Economy”,CRS Report RL30534,2005.

McKinnon Ronald. “The International Dollars Standard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U.S.Current Account Deficit”,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001,1:227-239.

Martin S.Feldstein. “The Role of Currency Realignments in Eliminating the U.S. and China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NBER Working Paper 16674,January 2011.

Mendoza E.G.,V.Quadrini and J.Rios-Rull. “Financial Integration,Financial Deepness and Global Imbalances”,NBER Working Paper,No. 12909.2008.

Nouriel Roubini and Brad Setser. “The U.S.As A Net Debtor: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U.S.External Imbalances”,2004.http://pages.stern.nyu.edu/~nroubini/papers/ Roubini-Setser-U.S.External-Imbalances.pdf.

Obstfeld M,Rogoff K. “Global Imbalances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Products of Common Causes”,Paper Prepared for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Asia Economic Policy Conference,Santa Barbara,CA.October,2009.

Obstfeld,M. and Rogoff,K. “The Unsustainable US Current Account Position Revisited”,NBER Working Paper 10869,2004.

Peter Morici. “2006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Hits Record,Chinese Government Could Purchase Five Percent Of U.S.Stocks”,Robert H.Smith School of Business,University of Maryland,March 14,2007,http://www.finfacts.con// Irelandbusinessnews/publish/article-10009428.shtml.

Paul A.Samuelson. “Where Ricardo and Mill Rebut and Confirm Arguments of Mainstream Economists Supporting Globaliz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ume 18,Number 3,Summer 2004:135-146.

Prebisch Raul.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New York,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ffairs. 1950.

Ricardo J.Caballero,Arvind Krishnamurthy. “Global Imbalance and Financial Fragility”,NBER Working Paper 14688,January 2009.

Rodney Thom and Moore McDowell. “Measuring Marginal Intra-Industry Trade”,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1999,Vol.135:48-61.

Rodrigo de Rato y Figaredo. “Correcting Global Imbalance-Avoiding The Blame Game”,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Financial Services Dinner,New York city,February 23.2005.http://www.imf.org/eternal/np/speeches/2005/022305a.htm.

Rivera-Batiz,L. and P.Romer. “Economic Intergr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6,1991:531-555.

Stefan Schneider. “Global Imbalances:The U.S.Current Account Deficit”,Deutsche Bank Research,2004.

Smith,Pamcla. “Are Weak Patent Right a Barrier to U.S.Expor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8:151-177.

Stevenson,Cliff. “Global Trade Protection Report 2007:Data & Analysis”,2007:1-20,http://www.antidumpingpublishing.com.

USITC. “Wooden Bedroom Furniture from China,Investigation No.731-TA-1058(Final)”,Publication 3743,2004:30-42,http://www.usitc.gov.

Willen,P.S. “Incomplete Market and Trade”,Working Paper Series No. 04-8,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2004.

Zeng.Ka,“Complementary Track Structure and U.S.-China Negotiations ov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East AsiaSpring 2002,Vol.20. Issue 1: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