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4

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研究图书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City in the Industrial Parks of Industrial Undertaking Areas

SSAPID:101-1732-5012-71
ISBN:978-7-5201-2413-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的发展阶段、功能定位、产业选择进行理论分析,丰富了产城融合理论,并为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对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实践进行研究,从产城融合的要素、功能、空间三方面构建园区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这一指标体系对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实现模式和路径,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对策,使本研究具有极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毛小明
编 辑:王楠楠;王春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附录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战略

    (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趋势加强

    (三)工业园区开始向城市新区转型

   二 研究意义

    (一)构建产业转移、承接产业与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化逻辑框架

    (二)分析产业承接地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模式和路径

  第二节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一 相关概念

    (一)工业园区

    (二)产业承接地

    (三)产城融合

   二 理论依据

    (一)产业价值链与集聚经济理论

    (二)城市主义理论

    (三)社会网络模型和系统论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的研究

   二 国内的研究

    (一)产城融合理念的内涵、存在的问题以及评价体系

     1.产城融合理念的内涵

     2.产城融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产城融合的评价体系

    (二)产城融合的阶段性

    (三)产城融合的体现

     1.产业对城市的支撑

     2.城市的生产性服务功能对产业的支撑

     3.城市的生活性服务功能对产业的支撑

    (四)产城分离的原因、产城融合的经验做法及发展策略

     1.产城分离的原因

     2.各地产城融合的经验做法

     3.产城融合的发展策略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理论

  第一节 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和承接的作用机理

   一 产业联动促进内地开放产业体系形成

    (一)从产业空间来看

    (二)从企业主体层面来看

    (三)从要素流通层面来看

   二 工业园区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一)产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1.产业迁出地(发达地区)潜在利润下降

     2.产业承接地(欠发达地区)潜在利润增加

    (四)企业成长的需要

     1.在资源利用方面

     2.在政府政策方面

   三 产业迁出黏性的约束机制

    (一)劳动力(L)自由流动约束机制

     1.劳动力(L)的自由流动引起产业承接地总收益水平下降

     2.劳动力(L)的自由流动引起产业承接地人力资本的流失

     3.劳动力(L)的自由流动引起产业承接地资本的流出

    (二)产业集群约束机制

     1.促进了区域资源的聚集和使用效率的提高

     2.降低了集群企业的成本

     3.使企业获得了市场竞争优势

     4.加速了技术创新的步伐

    (三)产业发展“路径依赖”约束机制

     1.沉没成本

     2.交易成本

     3.地缘联系

     4.制度安排

   四 产业承接与产业内生性发展

    (一)产业承接带来资本注入

    (二)产业承接带来技术进步

    (三)产业承接带来制度变革

  第二节 工业园区产业承接的产业类型与产城融合的必然性

   一 工业园区成为产业承接的有效载体

   二 产业承接类型及结构优化

    (一)产业承接类型

    (二)结构优化

     1.导入新产业

     2.承接已有产业

   三 产城融合促进产业内生性发展

    (一)产业内生性发展各要素互动

     1.资本和技术

     2.技术和制度

     3.制度和资本

    (二)产城融合促进产业内生性发展

     1.产城融合为产业内生性发展提供资本支持——资本

     2.产城融合为产业内生性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技术

     3.产城融合为产业内生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制度

  第三节 工业园区产业化与城市化的匹配度

   一 人本导向

    (一)以人本为导向的产业布局

     1.产业的发展应考虑劳动力的供给

     2.产业的发展应考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老龄化程度

     3.产业的发展应考虑消费结构的变化

    (二)以人本为导向的城市功能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会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

   二 功能融合

   三 结构匹配

  第四节 工业园区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互动机制与规律

   一 工业园区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互动的基本机制与影响因素

    (一)基本机制

     1.功能互补机制

     2.技术创新机制

     3.基础设施支撑机制

     4.政策调控机制

     5.生态约束机制

    (二)影响因素

     1.产业因素

     2.资源因素

     3.制度因素

   二 工业园区与城市功能互动的阶段演进

    (一)第一阶段:园城基本脱离(S1)

    (二)第二阶段:园城相对脱离(S2)

    (三)第三阶段:园城互动(S3)

    (四)第四阶段:产城融合(S4)

   三 工业园区与城市功能互动类型

    (一)城中园区

    (二)近郊园区

    (三)远郊园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实践

  第一节 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现状

   一 产业引领城市发展的现状

   二 城市带动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老城区是城市和产业发展结合最早、最活跃和最集中的地区

    (二)新城区是相对于老城区而言的,是老城区人口稠密、交通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产物*

    (三)产业园区已经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 产城融合发展与人口集聚现状

  第二节 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程度评价

   一 产城融合系统要素结构

    (一)产城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指标权重的获得

    (三)评价结果分析

  第三节 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

   一 要素融合方面

   二 功能融合方面

   三 空间融合方面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效应

  第一节 人口吸纳效应

   一 人口吸纳效应分析方法——向量自回归分析

    (一)指标选取

    (二)建立回归模型

    (三)平稳性检验

    (四)协整检验

    (五)格兰杰因果检验

   二 人口吸纳效应回归结果分析

  第二节 就业改善效应

   一 分析方法——灰色关联分析

   二 灰色关联度结果分析

    (一)商品销售业对就业的改善

    (二)交通运输业对就业改善的拉动

    (三)金融业对就业改善的拉动

  第三节 区域经济拉动效应

   一 产城融合对区域经济拉动的作用机理

   二 产城融合对区域经济的总体影响

   三 产城融合对产业承接地经济拉动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二)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三)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

  第四节 产业升级效应

  第五节 出口扩张效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在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中的作用

  第一节 政府作用的理论基础

   一 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失灵

   二 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定位

   三 承接地工业园区的政府角色与产城融合

    (一)承接地工业园区的政府管理模式

    (二)园区政府作用与产城融合

  第二节 工业园区产城融合过程中政府发挥作用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越位,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行为

   二 政府错位,各类产业、城镇规划不一,重复建设

   三 政府缺位,政府在产业建设与城镇化投入的博弈选择,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

  第三节 政府推动产城融合的总体思路与政策措施

   一 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

   二 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需要多规合一

   三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创新

   四 工业园区投融资制度改革创新,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五 产业承接地地方政府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建立创新创业机制

   六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注重环境保护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典型案例及启示

  第一节 国际案例

   一 德国南威斯特法伦工业区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二)发展历程

    (三)发展经验

    (四)借鉴启示

   二 美国桑迪亚科技园

    (一)背景和现状

    (二)发展历程

    (三)发展经验

     1.多主体参与的公私合营模式

     2.高度前瞻、以人为本的总体规划

    (四)启示借鉴

  第二节 国内案例

   一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二)发展历程

    (三)产城融合发展经验

     1.功能融合

     2.空间融合

     3.要素融合

    (四)借鉴启示

   二 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二)产城融合发展经验

     1.功能融合

     2.空间融合

     3.要素融合

    (三)借鉴启示

   三 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二)发展历程

    (三)产城融合发展经验

     1.功能融合

     2.空间融合

     3.要素融合

    (四)借鉴启示

   四 郴州经济开发区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二)发展历程

    (三)产城融合发展经验

     1.管理融合

     2.区位融合

     3.配套融合

     4.资源融合

    (四)借鉴启示

   五 澎湖湾工业园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二)发展历程

    (三)产城融合经验

     1.功能融合

     2.空间融合

     3.要素融合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实现路径与保障措施

  第一节 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 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模型

   二 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路径理论论述

    (一)产业发展是产城融合的物质保障基础

    (二)城镇发展是产城融合的重要平台

    (三)人的发展是产城融合的最终归宿

    (四)产城人配合是产城融合的基本保证

    (五)要素融合是产城融合的条件基础

    (六)功能融合是产城融合发展的作用基础

    (七)空间融合是产城融合发展的结构基础

  第二节 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具体的实现路径

   一 国家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努力实现产业、城市和人的发展

    (二)全面提升产业、城市和人的匹配状况

    (三)着力打造要素、功能和空间的融合发展

   二 省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尽可能实现产业、城市和人的发展

    (二)协调产业、城市和人的配合发展

    (三)提升要素、功能和空间的融合发展

  第三节 促进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保障措施

   一 组织领导

    (一)建立协调推进机制

    (二)建立联席会议机制

    (三)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二 规划引领

   三 政策扶持

    (一)完善融资服务机制

     1.政府部门要引导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向规划的产城融合区域

     2.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

     3.政府部门要建立企业信用体系

    (二)设立专项资金

     1.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2.设立引资专项资金

     3.设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用资金

    (三)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

    (四)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1.建立多层次保障投入机制

     2.强化知识产权要素激励

     3.实施特殊的人才引进政策

   四 标准建设

    (一)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引导为辅

    (二)科学规划,严格落实

    (三)发展特色产业,实施错位发展

    (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五 推进机制

    (一)建立户籍与居住证相互补充的人口管理制度

    (二)培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2.加快交通系统建设

    (四)完善城市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

     1.完善城市服务体系

     2.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研究不足及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Abstract

中西部地区对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可以为承接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经济增长要素,促进承接地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集聚,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产业支撑。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现有研究侧重于产业转移效应研究或产城融合动因研究,而事实上产业承接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因素,产业的选择对于产城融合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书基于我国产业区际转移的背景,具体分析了承接地工业园区的产业承接效应以及产城融合动因,认为产业承接会带来资本注入、技术进步、制度变革,而这些是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重要动力因素,从而构建了工业园区产业转移、产业承接与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框架,通过这一框架的研究,对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的发展阶段、功能定位、产业选择等进行理论分析,为丰富产业转移和产城融合理论做了探索和尝试,并为承接地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产城融合理念现在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大多数园区都将产城融合作为园区发展的目标之一。东部地区工业园区由于基础较好,较早进入产城融合发展阶段,为中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国内也有相关实证和经验研究;然而,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的产业与城镇化融合发展模式和路径有别于发达地区。因此,本书通过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研究,总结出承接地工业园区的特殊性;通过对其产城融合现状分析,从要素融合、功能融合、空间融合三方面构建了园区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这一指标体系对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进行实证分析,由此导出产城融合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产生多重效应。在研究过程中,本书还发现政府在产城融合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实现模式和路径,并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本书附录包括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考核验收细则,以供地方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在推进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工作中借鉴并参考。“细则”主要体现园区在顶层设计、多规合一、要素融合、功能融合、空间融合、环境目标六个方面的导向。

[1]〔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00。

[2]曹和平:《产业园区模式可成为城镇化路径——对话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华企商学院网站,http://www.hq88.com/magazine/article/201402/339358,2014。

[3]柴彦威等:《开发区产业与空间及管理转型》,科学出版社,2008。

[4]陈冠甫:《台湾高科技工业的依赖发展与空间结构——新竹科学园区的个案》,《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0年第3卷第1期。

[5]陈鸿、刘辉等:《开发区产业集聚及产—城融合研究——以乐清市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第1期。

[6]陈家祥:《中国国家高新区功能偏离与回归分析》,《城市规划》2006年第6期。

[7]陈粟:《企业孵化器技术创新的两种趋势》,《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年第6期。

[8]陈云:《“产城融合”如何拯救大上海》,《决策》2011年第10期。

[9]程湛恒、陈燕:《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理论研究》,《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10]《打造千亿产业园区,建设美丽宜居新城》,《云南经济日报》2014年8月30日。

[11]邓智团:《从农场到极具吸引力的中型城市——美国尔湾市产城融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上海社会科学院全球城市发展动态周报》,2012年第21期。

[12]〔美〕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林康义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13]甘小文、毛小明:《基于AHP和灰色关联的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度测度研究——以江西14个国家级工业园区为例》,《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第5期。

[14]高纲彪:《“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研究——以商水县产业集聚区为例》,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5]高伟:《区际产业联动的网络演化机理及联动效应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16]“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课题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7]辜胜阻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1期。

[18]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2002。

[19]《桂林市临桂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总体方案》,桂林市临桂区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lingui.gov.cn/detail/d361f506-4c8a-4035-90a9-2e331018fbb3.html。

[20]郭哲:《政府干预经济机制研究》,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1]何磊、陈春良:《苏州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历程、经验及启示》,《税务与经济》2015年第2期。

[22]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人民出版社,2008。

[23]贺传皎等:《由“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深圳市产业布局规划的思想与方法》,《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第5期。

[24]洪银兴:《地方政府行为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家》1997年第1期。

[25]侯汉坡、李海波、吴倩茜:《产城人融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核心难题的系统思考》,中国城市出版社,2014。

[26]胡滨等:《产城一体单元规划方法及其应用——以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为例》,《城市规划》2013年第8期。

[27]胡俊:《天府新区产城融合协调发展路径研究》,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8]胡拥军:《新型城镇化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再解构:观照国际经验》,《改革》2014年第2期。

[29]黄鲁成、张淑谦:《管理新思维—高新区管理研究的生态学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第1期。

[30]黄杉等:《开发区公共服务供需问题研究——从年龄梯度变迁到需求层次演进的考量》,《城市规划》2012年第2期。

[31]黄杉、张越、华晨等:《开发区公共服务供需问题研究——从年龄梯度变迁到需求层次演进的考量》,《城市规划》2012年第2期。

[32]黄新建等:《“产城”结合视角下的江西区域城市化发展路径研究》,《企业经济》2012年第10期。

[33]黄新建等:《江西产城融合发展测评与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34]蒋东仁:《论产业集群及其成长中的政府行为》,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5]蒋华东:《产城融合发展及其城市建设的互融性探讨——以四川省天府新区为例》,《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第6期。

[36]蒋宵宵:《农业产业化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驱动力研究——以“冀中南”为例》,《保定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37]解佳龙、胡树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甄选体系设计与应用》,《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8期。

[38]金莎:《中国特色开发区视野下的浦东治理模式》,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39]〔美〕克鲁格曼、〔日〕藤田昌久:《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贸易》,梁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0]孔翔、杨帆:《“产城融合”发展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基于对江苏昆山的实地调研》,《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第5期。

[41]《拉美城市化发展教训值得关注》,《人民日报》2012年8月23日。

[42]李标:《中国集约型城镇化及其综合评价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43]李长才:《产业集群成长中的政府行为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44]李刚:《中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研究》,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45]李光辉:《我国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46]李海龙、于立:《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7期。

[47]李克强:《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推进城镇化更稳更好发展》,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48]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第S1期。

[49]李文彬、张昀:《人本主义视角下产城融合的内涵与策略》,《规划师》2014年第6期。

[50]李学杰:《城市化进程中对产城融合发展的探析》,《经济师》2012年第10期。

[51]李雪、李承益:《重庆市白沙镇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个案》,《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3年第4期。

[52]厉无畏、王畏:《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53]梁浩:《“新四化”视角下产城融合思路研究——以宝山区北部新城建设为例》,《中外企业家》2013年第17期。

[54]林成:《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外部性理论及其政策的演进》,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55]林汉川:《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的理论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56]林勇、陈名银:《中国城镇化——市场还是政府?》,《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57]刘畅等:《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第S1期。

[58]刘春成、侯汉波:《城市的崛起:城市系统学与中国城市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59]刘继云、郭建晖:《政府培育产业集群的公共政策初探》,《北方经济》2005年第13期。

[60]刘瑾、耿谦等:《产城融合型高新区发展模式及其规划策略——以济南高新区东区为例》,《规划师》2012年第4期。

[61]刘力:《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区域联动机制研究——兼论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第12期。

[62]刘明、朱云鹏:《产城融合建设天府新区的文化视角初探》,《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63]刘荣增、王淑华:《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城市问题》2013年第6期。

[64]卢为民:《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65]罗守贵:《中国产城融合的现实背景与问题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66]毛静:《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互动机制研究》,《当代经济》2016年第10期。

[67]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

[68]欧阳东等:《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与规划策略——以中泰(崇左)产业园为例》,《规划师》2014年第6期。

[69]潘斌、陆嘉:《上海郊区新城产城融合的政策研究》,《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2013。

[70]彭荣胜:《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第10期。

[71]〔美〕霍利斯·钱纳里、〔以〕莫伊思·赛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李新华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72]秦智、李敏:《产城融合推进柳东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年第16期。

[73]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报告》,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网站,http://ezone.mofcom.gov.cn/zt/fzbg2013/。

[74]《邵武市推动产城融合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试点方案》,福建发改委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48cdc50101egok.html。

[75]《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走在前》,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http://news.sipac.gov.cn/sipnews/jwhg/2013yqdt/09/201309/t20130909_23 2274.htm。

[76]沈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生动示范——江阴市璜土镇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实践与启示》,《发展》2014年第3期。

[77]宋捷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实证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

[78]苏林等:《高新园区产城融合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研究——以上海张江高新园区为例》,《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第7期。

[79]孙红军等:《产城融合评价体系初探》,《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第2期。

[80]孙红军等:《系统论视角下的“产城融合”理论拓展》,《绿色科技》2014年第2期。

[81]唐恢一:《城市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82]唐晓宏:《基于灰色关联的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评价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4年第6期。

[83]唐晓宏:《上海产业园区空间布局与新城融合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84]唐永伟等:《“产城融合”理念下西北河谷型城市郊区工业园规划模式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15年第7期。

[85]仝娟:《工业园区与城市空间互动研究——以益阳市为例》,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6]王菲:《基于组合赋权和四格象限法的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发展评价研究》,《生态经济》2014年第3期。

[87]王格芳:《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文论文,2013。

[88]王慧:《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肌理及空间效应》,《城市规划》2003年第3期。

[89]王丽华:《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及策略思考》,《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第31期。

[90]王胜光、程郁:《国家高新区的本质与历史作用》,《中国高新区》2012年第2期。

[91]王霞等:《国家高新区产城融合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基于因子分析及熵值法》,《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第7期。

[92]王霞等:《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高新区产城融合测度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16期。

[93]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94]王小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解读》,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4。

[95]王战营:《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及其评价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96]王志美、李京文:《基于产业技术创新的城市空间演化特征》,《城市问题》2007年第6期。

[97]卫金兰、邵俊岗:《产城融合研究述评》,《特区经济》2014年第2期。

[98]魏后凯主编《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99]吴海光:《产城融合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以上海国际汽车城为例》,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00]吴建伟等:《大规划:城市与产业》,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101]吴先华:《内生型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科学出版社,2011。

[102]〔美〕西蒙·库兹涅茨编著《现代经济增长》,戴睿、易诚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03]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04]夏骥:《对上海郊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考》,《城市》2011年第12期。

[105]向乔玉、吕斌:《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园区模块空间建设体系规划引导》,《规划师》2014年第6期。

[106]谢呈阳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的内在机理与作用路径》,《财经研究》2016年第1期。

[107]《新竹科学工业园区2015年年报》,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统计资讯,http://www.sipa.gov.tw/。

[108]徐代明:《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高新区发展思路调整与路径优化》,《改革与战略》2013年第9期。

[109]〔英〕亚当·斯密:《国富论》,高格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110]闫立忠:《产业园区/产业地产规划、招商、运营实战》,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

[111]杨芳、王宇:《产城融合的新区空间布局模式研究》,《山西建筑》2014年第2期。

[112]杨峥嵘:《人才理论与人才计划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

[113]叶森编著《区域产业联动的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114]叶振宇:《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理论探讨》,《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第4期。

[115]《一张规划图 管了二十年》,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二十周年专题网,http://news.sipac.gov.cn/sipnews/yqzt/20140429 yq20zn/ywdd/201410/t20141027_301149.htm。

[116]殷德生、江海英:《产城融合中的“三区联动”运行机制与中国实践模式》,《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117]殷江滨、李郇:《产业转移背景下县域城镇化发展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经济地理》2012年第8期。

[118]于涛方等:《中国城市功能格局与转型——基于五普和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第5期。

[119]袁境:《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20]岳文海:《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121]《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产城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yn.gov.cn/yn_zwlanmu/qy/wj/yzf/201607/t20160704_25905.html。

[122]曾振等:《产城融合背景下传统工业园区的转型与重构》,《规划师》2013年第12期。

[123]张道刚:《“产城融合”的新理念》,《决策》2011年第1期。

[124]张贵先:《重庆市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25]张开华、方娜:《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协调度评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126]张素莉、胡太山、林建元:《高科技产业与生产者服务业互动关系之探讨:以新竹科学园区及周边地区为例》,《科技管理学刊》1993年第3期。

[127]张艳:《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实践及转型》,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28]张召堂:《中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29]赵曦等:《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与西部内生增长机制培育》,《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10期。

[130]郑秉文:《拉丁美洲城市化经验与教训》,当代世界出版社,2011。

[13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13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5》,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133]钟顺昌等:《产城融合视角下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考》,《商业时代》2014年第7期。

[134]周海波:《产城融合视角下服务业与制造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研究》,《第十二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年第1期。

[135]周征帆、黄小勇:《县域经济产城融合共生演化的路径研究:以南昌县为例》,《金融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

[136]左学金:《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与产城融合:问题与未来政策探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37]Albrechts L.New,“Challenges for Urban Policy under A Flexible Regime of Accumulation,” London,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2(2-4),1992.

[138]Andres Rodriguez-Pose,Daniel Hardy,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Parks in Emerging Countries,Panacea or Pipe Dream?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 Press,2014).

[139]Boudeville,J.,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66).

[140]Camagni,R.,Capello,R.,Network Paradigm: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Netherlands:Elsevier B.V.,2004.

[141]Chenery,H.,Robinson,S.,Syrquin,M.,Industrialisation and Growth:A Comparative Stud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142]Daniels,P.W.,O’Connor,K.,Huton,T.A.,“The Planning Response to Urban Service Sector Grouth: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Growth and Change,Vol.4,1991.

[143]Fay,M.,Opal,C.,Urbanization without Growth,Understanding an African Phenomenon,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2412,1999.

[144]Grannovetter,M.,Swedberg,R.,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Boulder:Westview Press,Inc.,1992).

[145]Grannovetter,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1,No.3,1985.

[146]Grannovetter,M.,“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78,No.6,1973.

[147]Gunnar,M.,Economic Theory and uncerdeveloped Regions(London:Duckworth,1957).

[148]Harris,J.,Todaro,M.,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 Sector Analy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0,No.1,1970.

[149]Henderson,J.,How Urban Concentration Affects Economic Growth,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2326,2000.

[150]Hollis Chenery,Moises Syrquin,Patterns of development:1950-1970(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151]Jacobs J.,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New York:Vintage,1961).

[152]Kelly,A.,Williamson,J.,What Drives Third World City Growth?A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

[153]Krugman P.,“Urban Concentration,The Role of Increasing Returns and Transport Costs,”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996.

[154]Lewis N.Moran,W.Perrier-Cornet P,Barker J.Territoriality,“Enterprise and Reglementation in Industry Governanc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2.

[155]Messina,J.,“Institutions and Service Employment:A Panel Study for OECD Countries,” Labour,Vol.19,No.2,2005.

[156]Nolfi S.,“Behavior as a Complex Adaprive System,On the Role of Self-Organiz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Behavior,” Complexes,2005.

[157]Perroux,F.,“A Note on the Notion of Growth Pole,” Applied Economy,No.1-2,1955.

[158]Porters A.,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Essay on Networks,Ethnicity,and Entrepreneurship(New York:Ressell Sage Foundation,1995).

[159]Putman R.Bowling 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New York:Simon Schuster,2000).

[160]Rannis,G.,Fei.J.,“A Theory of Economic Dev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1,No.4,1961.

[161]Sarah Kogel-Smucker,Zoning Out,“State Enterprise Zones’ Impacton Sprawl,Job Creation,and Environment,” Boston College Environmental Affairs Law Review,2008.

[162]Weber,A.,“Uber Den Standert Der Industrien,”1909.

[163]Wheaton,W.C.,Shishido,H.,“Urban Concentration,Agglomeration Economics,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s,1981.

[164]Young A.,“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Economic Journal,38(152),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