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国际史学研究论丛(第1辑)图书

International Historiography Forum

SSAPID:101-1731-2098-80
ISBN:978-7-5097-6926-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论丛讨论的重点是当代历史学的新发展问题,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史学日新月异的变化应运而生的。它提供了关于国际史学各方面发展的新动态,各大洲、各主要国家、各重大领域、各有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著名史家访谈、疑难问题争论、一手史料公布等广泛和丰富的内容。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陈启能
编 辑:赵怀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1 世界史

 卷首语

 若干发展趋势

  新世纪国际史学的特点和流向

   一 跨文化研究

   二 普遍史的回归

   三 现代性反思与记忆史的勃兴

   四 叙事史与口述史研究

   五 国别史研究中的新问题、新现象

  当代西方“元历史学”本体论辨析

   一 “元历史学”的分析哲学缘起与逻辑预设

   二 被遮蔽的“元历史学”本体论:从观念本体论到语言本体论

   三 唯物史观本体论革命的启示与当代意义

   余论

  当代史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理论创新

 当代中国史学

  回归学术 走向专精

   一 关于唯物史观与中国社会形态的反思与争鸣

   二 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总体评估

   三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专题研究的深化与推展

   结语

    一 注重史的考察而薄于理论探讨,史学史远比史学理论发达

    二 话语系统逐渐转换,官学心态有所弱化

    三 步入学术史研究的常态,日趋专题化和精细化

  21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实践与经验

   一 研究趋势

    (一)新资料的刊布促使研究工作呈现出持续性进步的态势

    (二)传统课题和新课题并行,研究者的兴趣点更为广泛

    (三)研究理念和学科建设的思考

   二 存在问题

    (一)提升理论思考能力

    (二)关于问题意识

    (三)加强学术评论工作

    (四)合理解读新出资料

  孙中山研究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

   一 孙中山研究学术史之缺失

   二 孙中山研究口述史之实践

   三 孙中山研究口述史之意义

  中国口述史研究现状与口述历史学科建设

   一 中国口述历史研究的隐患及困难

   二 中国口述历史学科建设的构想

    (一)强化口述史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二)加强人才培训,组建专业化的口述历史研究队伍

    (三)从事口述历史项目的研究,切实推进口述历史访谈的普遍实施

    (四)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不同类型的学术讨论会

    (五)开始进行图书资料库建设

  清帝国扩张的历史书写

   主序叙述产生以前

   帝国创立了主序叙述

   主序叙述的巅峰

   主序叙述的崩溃

  雷蒙·阿隆在中国

   一 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相见不甚相识

   二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相识不甚深入

   三 2000年至今:声誉鹊起

 当代亚洲史学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一 20世纪80年代前韩朝历史编纂学的概况

   二 东方主义与现代化论

   三 从现代性到殖民现代性

   四 解构东方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

   五 结语

  印度史家苏米特·萨卡尔的社会史观及其对“底层研究”转向的批评

   一 前期底层研究与萨卡尔社会史观的契合

   二 萨卡尔对底层研究后期转向的批评

   三 萨卡尔对后期底层研究中“殖民主义话语”的批评

   结语

  古代世界区域整体史研究的一个案例

   一 “东亚”一词的知识考古:从“東洋”、“東亞”到“東アジア”(东亚细亚)

   二 日本的“东亚世界论”及其讨论

   三 几点想法

 当代西方史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史学转型一瞥

   一 中世纪经济史研究

   二 政治史研究

   三 文化史研究

   四 经济史研究

   五 史学理论研究

  二战后联邦德国当代史研究之兴起与发展

   一 当代史的概念和理论质疑

   二 当代史研究之机构化和现实困境

   三 变动的对象、主题和模式

   四 结语

  新世纪以来德国历史学研究趋向刍议

   一 历史学家大会:德国历史学研究的风向标Zeitgeschichte online,http://www.zeitgeschichte-online.de/kommentar/der-historikertag-ein-akademisches-ritual,2013-06-09。">*

   二 分场话题的量化分析

   三 分场主题的初步定性描述

  比较、文化转移与网络研究

   一 有关历史比较和文化转移史的争论

   二 跨民族的区域研究

   三 “欧洲史”的结论

 当代俄罗斯史学

  论俄罗斯当代史的分期

   1.俄罗斯经济由苏联解体后的下滑、危机,到恢复至解体前的1990年的水平,其时间界限在2006年

   2.从俄罗斯国家政治的发展方向来看,2006年也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线

   3.其实,俄罗斯的官方意识形态——“主权民主”,其形成和确立的时间点,也正好契合于2006年这条历史时期的分界线

   4.与俄罗斯官方意识形态的形成相联系,主导社会思潮作为一个历史分期的重要标志物,在2006年前后也基本尘埃落定

   5.国家历史杂志的更名,标志着史学方针的转换,这是俄罗斯当代史权威分期法的一个最明确的表征

  苏联解体后俄史学界苏联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变化

   一 “俄罗斯人”问题受到关注

   二 对列宁和斯大林在成立联盟问题上分歧的认识发生变化

   三 对苏联的联邦制的认识发生变化

   四 对列宁有关民族问题的一些论点的质疑和新认识

   五 对苏联民族关系史问题的研究进一步细化

  俄罗斯史学中研究后苏联一体化的几个基本方向

   概论

   史学研究中的欧亚主义

    (一)

    (二)

    (三)

    (四)

   史学研究的方向和任务

 信息史学

  信息史学的研究概要:定义、学术史脉络和理论建构的主要内容

   一 信息史学的界定及其研究意义

    1.信息史学的基本定义

    2.信息史学的研究意义

   二 信息史学产生背景及其初步的发展

    1.催生信息史学的时代背景

    2.国际科学界对时代变革的响应和“信息转向”

    3.历史学领域对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回响

   三 信息史学的理论建构主要内容

    1.初步形成的认知

    2.研究重点和首要解决的问题

    3.理论建构过程中有必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1)信息史学在历史科学中的位置(两者关系)

     (2)信息史学与历史哲学和历史认识论的关系

     (3)信息史学与史学方法论的关系

     (4)信息史学与信息科学的关系

     (5)信息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如数学、理论物理学等)的关系

     (6)信息史学与计算机史学、计量史学的关系

     (7)信息史学与数字史学的关系

     (8)信息史学与网络史学的关系

   四 结语

 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问题

  西方全球化理论述评

   一 西方全球化理论的基本取向

   二 对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的述评

    (一)沃勒斯坦与“世界体系论”

    (二)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三)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尼采、虚无主义与后现代性

   一 虚无主义是一种历史性运动

   二 历史与“生成”

   三 “未来之人”与虚无主义的克服

   四 尼采与后现代性

  东西方诗学比较之一瞥

 国际史学研究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