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55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0~201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2010-2011)—Economic Growth towards the Twelfth-Year Plan

SSAPID:101-1720-6225-75
ISBN:978-7-5097-2127-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报告分为总报告、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评价以及面向“十二五”的经济增长三部分,分别有不同的侧重。本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2010年全球与中国经济进行了回顾与并对2011及“十二五”的经济增长进行展望。二是为了更好地评估中国各省区市的发展情况,本文提出了一套中国各省区市发展前景评价体系(完善和替代了2010年度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三是就“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关信息

丛书名:宏观经济蓝皮书
编 辑:高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中国皮书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宏观经济蓝皮书编委会

 中文摘要

 BⅠ 总报告

  B.1 2010年全球与中国经济增长

   一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回顾与2011年增长展望

    (一)基本态势

     1.农业生产在自然灾害影响下保持稳定

     2.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利润状况良好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投资结构有所改善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上升,消费比例逐步扩大

     5.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反弹,但贸易顺差略有减少

     6.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7.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8.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信贷增量仍然过猛

    (二)面临的困难

     1.经济增长平稳减速

     2.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3.房地产存在泡沫,调控难度加大

     4.宏观经济政策组合面临考验

     5.投资驱动型增长已近峰值

     6.对外经济发展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三)走势预测

     1.国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进入常态减速

     2.工业生产在调整中保持较稳定的增长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放缓

     4.消费刺激政策要保持连续性

     5.进出口在保持增长中改善平衡结构

     6.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压力加大

    (四)政策建议

     1.积极实行和把握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的重点

     2.利用经济减速的有利时机进行经济结构变迁

     3.贸易平衡战略在地区和产品方面的差异化政策

     4.更重视民生问题

     5.坚决抑制房价进一步上涨

   二 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回顾与2011年增长展望

    (一)基本态势

     1.全球经济增长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

     2.全球工业生产呈放缓趋势

     3.发达国家个人消费支出低迷

     4.全球贸易增速逐步回落

     5.消费者价格通缩和通胀压力并存

     6.三大经济体失业率有所反弹

     7.美国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

     8.景气指标指示预期存在不确定性

    (二)面临困难

     1.欧债危机再次出现波动

     2.国际资本大量涌入发展中新兴经济体

     3.汇率股票市场大幅波动

     4.发达国家信贷市场低迷

     5.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6.货币政策分化程度进一步加大

     7.三大经济体自主增长动力薄弱

     8.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贸易保护加剧

     9.国际贸易部平衡没有实质性改变

     10.“汇率战争”仍在继续

     11.发达国家财政紧缩措施将产生负面影响

     12.G20峰会协调效果有限

    (三)走势预测

     1.经济增长继续放缓

     2.消费价格低速增长

     3.失业率高位徘徊

     4.贸易量增速回落

   三 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

    1.金砖国家经济增长较快,但不平衡

    2.金砖国家增长动力结构不够合理

    3.五国粗放式增长特征突出

    4.金砖国家三次产业结构不平衡,服务业相对滞后

    5.增长转变方式及面临的挑战

   四 转变增长方式的路径选择

    (一)调整过分强调速度的赶超发展战略,转向以增长质量和适当速度为导向的增长模式

    (二)加快技术进步,提高技术创新对增长的贡献率

    (三)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转变增长方式扫清障碍

    (四)消除各种阻力,建立转变增长方式的激励与保障机制

   五 未来中国增长展望

    (一)中国投资将放慢,但资本积累仍将继续

     1.刺激政策是重要因素

     2.房地产投资仍有上升趋势

     3.投资规模的不可持续性

    (二)劳动力结构变化

 BⅡ 1990~2009年中国各省区市发展前景评价

  B.2 1990~2009年中国各省区市发展前景评价

   一 概述

   二 指标设计及数据处理

    (一)发展前景评价指标设计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1.数据来源

      (1)城市化率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3)城市登记失业率

      (4)能源消费总量

      (5)电力消耗量

      (6)专利授权量

      (7)人力资本

      (8)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9)市场化程度

      (10)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

      (11)产品质量

      (12)反腐情况

      (13)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

      (1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

      (15)人均储蓄存款

      (16)城镇基本养老保险

      (17)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18)城镇失业保险

      (19)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2.指标的处理

     3.关于指标的一些说明

      (1)省份多时间跨度大

      (2)指标众多而系统

      (3)数据收集过程费时费力

      (4)数据准确性问题

   三 中国各省区市发展前景评价结果

    (一)各省区市发展前景指数及排名情况

    (二)各省区市一级指标指数及排名情况

     1.各省区市经济增长指数及排名情况

     2.各省区市增长可持续性增长指数及排名情况

     3.各省区市政府运行效率增长指数及排名情况

     4.各省区市人民生活增长指数及排名情况

   四 各省区市发展前景分级情况

    (一)各省区市发展前景分级情况

     1.1990年以来各省区市平均发展前景分级情况

     2.2000年以来各省区市平均发展前景分级情况

     3.2007年各省区市发展前景分级情况

     4.2008年各省区市发展前景分级情况

     5.2009年各省区市发展前景分级情况

    (二)各省区市经济增长分级

    (三)各省区市增长可持续性分级

    (四)各省区市政府运行效率分级

    (五)各省区市人民生活分级

   五 各省区市发展前景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一级指标

     1.一级指标权重

     2.主要省区市发展前景雷达图

    (二)二级指标

    (三)具体指标

   六 结论

 BⅢ 面向“十二五”的经济增长

  B.3 工业增长的碳足迹及“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减排压力

   一 工业增长的碳足迹标定方法

   二 工业增长的碳排放

    (一)能源消费及能源结构

    (二)基于时间序列的工业碳排放

     1.工业增长碳排放的动态趋势

     2.工业部门煤炭消费的碳排放趋势

    (三)工业行业碳排放排序

   三 工业增长的碳产出

    (一)基于时间序列的工业碳产出

    (二)工业行业碳产出排序

   四 工业增长的碳排放因子

    (一)基于时间序列的工业碳排放因子

    (二)工业行业碳排放因子排序

   五 碳足迹

   六 前景

  B.4 城市化与内外再平衡

   一 中国内外失衡及关系

    (一)贸易余额单位根突变检验

    (一)中国贸易余额外生单位根突变检验

     1.外生单位根检验

     2.中国经常项目内生单位根突变检验

    (二)中国内外失衡间的关系

     1.外部失衡

     2.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间的关系

   二 影响贸易余额理论分析及长期影响计量分析

    (一)影响贸易余额的理论分析

     1.汇率

     2.贸易品的生产

    (二)影响贸易余额长期因素的实证分析

     1.数据及来源

     2.单位根检验

     3.模型及计量分析

   三 经常项目影响因素理论分析及长期影响实证

    (一)经常项目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1.利率

     2.投资

     3.产出及收入

     4.汇率

     5.储蓄

     6.城市化

    (二)扩展的经常项目计量分析

     1.变量、数据及来源

     2.单位根检验

     3.扩展经常项目余额占GDP比计量分析

   四 贸易余额的结构VAR分析

    (一)结构VAR模型估计

    (二)贸易余额占GDP比的方差分解

    (三)脉冲响应分解

    (四)贸易余额占GDP比偏离均值的各变量分解及总体方差分解

   五 再平衡的政策分析

    1.城市化与服务业和工业化率的关系

    2.城市化率与资本形成率的关系

  B.5 面向“十二五”规划的产业结构调整

   一 前言

   二 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与亮点之判别

    (一)产业结构理论发展脉络简述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与亮点之判别方法

   三 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与亮点之辨析

    (一)第一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与亮点

    (二)第二、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与亮点

   四 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与亮点之对策性评析

    (一)以保障粮食安全为枢纽加强农业基础

     1.耕地保护

     2.农技的创新与推广

     3.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

     4.调整低粮价战略,加大惠农力度

    (二)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依托的工业结构升级

    (三)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点的产业结构之优化

  B.6 金砖国家经济稳定增长

   一 2010年金砖国家经济总体良好

    (一)经济增速有所放慢

    (二)通货膨胀压力开始上升

    (三)失业率逐步回落

    (四)对外贸易增长形势较好

   二 2011年金砖国家增长潜力巨大

    (一)金砖国家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二)南非为金砖国家注入新活力

    (三)互补性增强的金砖国家将相互促进

   三 金砖国家2011年的发展

    (一)2011年金砖国家面临的困难

    (二)2011年通货膨胀预期走高

   四 其他金砖国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我国对策

  B.7 反思增长政策

   一 经济增长模型演化的政策含义

   二 经济增长事实与政策演化

   三 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

   四 反思增长政策

    (一)政策具有的分配效果远远胜过增长效果

    (二)从功能的角度比从形式上考虑政策改革更合适

    (三)宏观经济政策应当是内生的,但必须以市场化为取向

    (四)开放是重要的,尤其要注重国际贸易

  B.8 参考文献

 Abstract

 法律声明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主要编撰者简介

2011年度的“宏观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0~2011)》,主题是面向“十二五”的经济增长。本报告主要有三方面内容:第一,对2010年全球与中国经济进行回顾并对2011年及“十二五”的经济增长进行展望。中国经济2010年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情况下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增速相对较快;世界经济在后危机时代的大背景下已经进入了缓慢复苏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通货膨胀压力的持续上升,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积累。预计2011年中国经济总体仍较稳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属于后危机时代,处于全球经济诸多特点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相较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持续疲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世界经济格局进行着空前的大调整。第二,为了更好地评估中国各省区市的发展情况,本书提出了一套中国各省区市发展前景评价体系(完善和替代了2010年度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该发展前景评价体系通过产出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产出消耗、增长潜力、环境质量、政府效率、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消费结构等方面的近60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省区市发展前景进行客观评价,本评价体系的特征是综合了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政府效率及人与环境等因素,突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同时,分析了影响各省区市发展前景的主要因素,并分别将各省区市1990年后、2000年后、2008年和2009年的发展前景分为5个级别,发现1990年和2000年以来,上海、北京和广东处于发展前景的第一级,而2008年、2009年浙江也开始进入第一级。第三,就“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如结构调整、内外部平衡、碳排放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重视。

[1] Acemoglu,Daron,1998:“Why Do New Technologies Complement Skills?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and Wage Inequalit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3:1055-1090.

[2] Acemoglu,Daron,2002:“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69:781-810.

[3] Acemoglu,Daron,Philippe Aghion and Fabrizio Zilibotti. 2006:“Distance to Frontier,Selection,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March,4:37-74.

[4] Aghion,Philippe and Peter Howitt,1992:“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Econometrica,March,60 (2):323-351.

[5] Alvarez,Fernando,and Robert E.Lucas,Jr. 2007:“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the Eaton-Kortum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54(6):1726-1768.

[6] Blanchard,Olivier J. and Jordi Gali,2007:“The Macroeconomic E?ects of Oil Shocks:Why are the 2000s So Different from the 1970s?” NBER Working Paper,No.13368.

[7] Buera,Francisco J.,Joseph Kaboski,and Yongseok Shin,2009:Finance and Development:A Tale of Two Sectors,NBER Working Paper,No. 14914.

[8] Caselli,Francesco,and James Feyrer,2007:“The Marginal Product of Capital”,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05,122 (2):535-568.

[9] Clarida and Prendergast,1999,Recent G3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How Important are Structural Factors?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6935.

[10] Comin,Diego,2004:“R&D:A Small Contribution to Productivity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December.

[11] Easterly,William,2008a:Institutions:Top Down or Bottom Up?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 Proceedings,98:2,95-99.

[12] Easterly,William,2008b:Can the West Save Africa?NBER Working Paper,No. 14363.

[13] Feyrer,James,2009:Trade and Income Exploiting Time Series in Geography,NBER Working Paper,No. 14910.

[14] Grossman,Gene M. and Elhanan Helpman,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Cambridge,MA:MIT Press,1991.

[15] Hausmann,Richard,Dani Rodrik and Andrès Velasco (2008):Growth Diagnostics,in Narcis Serra and Joseph Stiglitz eds.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Reconsidered:Towards a New Global Governa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A,324-355.

[16] Hausmann,Richard,Lant Pritchett and Dani Rodrik. 2005:“Growth Accelerations”,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0(4):303-329.

[17] Hoxha,Indrit,Sebnem Kalemli-Ozcan,and Dietrich Vollrath,2009:How Big are the Gains from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tegration?NBER Working Paper,No.14636.

[18] Kaldor,Nicholas,1961:“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in F.A.Lutz and D.C.Hague,eds.,The Theory of Capital,St.Martins Press,177-222.

[19] Kehoe,Timothy J.and Kim J.Ruhl,2007:Are Shocks to the Terms of Trade Shocks to Productivity?NBER Working Paper,No.13111.

[20] Kose M.Ayhan,Eswar S.Prasad,and Marco E.Terrones,2008:Does Openness to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lows Raise Productivity Growth?NBER Working Paper,No.14558.

[21] Lucas,Robert E.,Jr,2009:“Trade and the Diffusion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Macroeconomics,1∶1-25.

[22] McGrattan,Ellen and Edward C.Prescott,2007:Openness,Technology Capital,and Development,NBER Working Paper,No.13515.

[23] Mendoza,Enrique G.,Vincenzo Quadrini,and José-Victor Ríos-Rull,2007:On the Welfare Implications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without Financial Development,NBER Working Paper,No.13412.

[24] Obstfeld,Maurice,2009: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What Have We Learned?NBER Working Paper,No.14691.

[25] Phillips,Kerk L.& Wrase,Jeff,2006:“Is Schumpeterian ‘Creative Destruction’ a Plausible Source of Endogenous Real Business Cycle Shocks?”,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30(11):1885-1913,November.

[26] Prasad,Eswar S.,Raghuram G.Rajan,and Arvind Subramanian,2007:Foreign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NBER Working Paper,No.13619.

[27] Rodríguez-Clare,Andrés,2007:Trade,Diffusion and the Gains from Openness,NBER Working Paper,No.13662.

[28] Rodrik,Dani,2008:“Second-Best Institution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Vol.98(2):100-104.

[29] Romer,Paul M.,1990:“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October,98 (5):71-102.

[30] Sachs,Jeffrey D.,and Andrew M.Warner. 1995:“Economic Reform and the Process of Global Integration”,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1-95.

[31] Schmitt-Grohe,S.,2000:Endogenous Business Cycles and the Dynamics of Output,Hours,and Consump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0,December,1136-1159.

[32] United.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Human Development Repor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3] World.Bank,“The World Bank Public Information Center Annual Report FY95”,World Bank,Washington,D.C.,1995.

[34] 边雅静、沈利生:《人力资本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

[35] 陈昌兵:《城市化与投资率和消费率间的关系研究》,《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9期。

[36] 陈智君、胡春田:《中国应该以经常项目逆差为目标吗——以人口结构变迁为视角》,《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第4期。

[37] 樊纲、魏强、刘鹏:《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与财税改革》,《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38] 胡代光、高鸿业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9] 胡红安、常艳:《西方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研究方法》,《生产力研究》2007,第21页。

[40] 来有为等:《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国研网,2010年4月16日。

[4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42]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格致出版社,2008。

[43] 刘月季:《产业结构理论综述》,《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44] 吕敏:《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税务研究》2010年第9期。

[45]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8期。

[46] 钱纳里、鲁宾逊和塞尔奎因:《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7]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国网,www.china.com.cn,2009-11-04。

[48] 王诚:《从零散事实到典型化事实再到规律发现——兼论经济研究的层次划分》,《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49] 叶文虎、仝川:《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述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年第9期。

[50] 渝琳、周靖祥:《FDI作用于资本金融项目与经常项目波动的实证研究:1982~2006》,《金融研究》2007年第12期。

[51] 张国会:《炫,北京生产性服务业》,《数据》2010年第5期。

[52] 郑风田:《低粮价战略挑战我国粮食安全》,凤凰网。

[53]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科学出版社,2009。

[54] 周渭兵:《未来五十年我国社会抚养比预测及其研究》,《统计研究》2004年第11期。

[55] 周震虹、王晓国、谌立平:《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简 介:本皮书重点是通过归纳中国低碳发展的绩效,评估与低碳发展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分析政策效应的制度背景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政策制定、优化和实施提供支持。 本皮书将逐年对中国低碳发展的政策、行动和绩效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分析。每年定期面向社会发布中国经济各主要用能部门的能源利用状况和低碳政策实施效果的分析。

作者: 齐晔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