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图书

SSAPID:101-1718-7802-21
ISBN:978-7-5097-1729-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论文集,作者均为当前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著名学者,他们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当今国情和社会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概念、范畴、方法论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阐发,力求把马克思主义研究做到理论性与现实性、经典性与前瞻性的高度统一。因此本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前沿的理论成果汇集,是学习、了解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编 辑:高世瑜;王琛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A8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编辑委员会

 本期特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探索

   一 党的思想路线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研究实现了重大突破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研究有了一系列新进展

   四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体系建设,努力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新局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行者

   一

   二

   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

   一 大众化与中国化、现代化的关系

   二 推进大众化的途径和方法

    (一)大众化的内容问题

    (二)大众化的对象问题

    (三)大众化与通俗化的关系问题

    (四)大众化与语言文字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与逻辑的哲学解读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解读:实质、要义与主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义和标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和主题:中国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解读:从新民主主义到新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民主主义时期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思想成果的“一体化”的体系解读

    1.“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实事求是的认识论,以人为本的价值论,统筹兼顾的方法论

    2.“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科学认识、科学论断

    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的制度安排、路径选择、战略设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方法和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逻辑问题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与对象:“为了什么而研究”与“对什么做研究”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路径与结果:“通过什么去研究”与“研究出了什么”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与前提:“否定了什么”与“肯定了什么”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创新实践路径

   一 创新实践是实践的高级形式和当代实践的主导形式

   二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何以要坚持创新实践路径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几点思考

   一 在如何对待经典文本的问题上,必须坚持实践性,冲破拘泥于文本阐释的局限性,走进现实的生活世界

    1.文本研究与实践研究脱节的现状

    2.文本研究与实践研究脱节的原因

    3.文本研究与实践研究脱节的克服

   二 在如何对待其他社会思潮的问题上,必须坚持开放性,在与各种思潮的交流对话中凝练时代精神

    1.明确自己的学术身份,与社会思潮同处平等地位

    2.明确自己的现实定位,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3.抓住时代主要问题,整合各种理论资源,实现当代社会思潮的深度交流和对话

   三 在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上,必须坚持批判性,勇于自我批判,在对现实的反思与超越中引导社会发展

    1.批判性是哲学成其为自身的根本规定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包括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

    3.实践批判就是在不断自我批判中超越自身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创新与中、西、马哲学对话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创新

    1.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来创新

    2.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理论和方法的移植来创新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回到马克思”,试图通过文本学的分析返本归真

   二 中、西、马哲学对话既是不可能的又是可能的

    1.中、西、马哲学的对话是不可能的

    2.中、西、马哲学对话是可能的

  特殊矛盾优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路线图

   一 特殊矛盾优先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生长点

   二 特殊矛盾普遍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时代思维

   三 特殊矛盾主体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民生基础

  厘清哲学是非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 高度重视实践,但哲学的物质本体论不能动摇

   二 高度重视人的主体性,但认识的客体性原则不能动摇

   三 高度重视一分为多,但一分为二的矛盾本性不能动摇

   四 高度重视认识的选择性,但认识的反映本性不能动摇

   五 高度重视认识的多样性,但真理“只有一个”的科学论断不能动摇

  让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走向新的繁荣

   一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二 认识问题的全方位研究创发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繁荣和发展的新局面

   三 认识主体性的研究证明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能动方面

   四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应该从“衰落”走向新的繁荣

  辩证地看待斯大林哲学体系

   一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

   二 “斗争哲学”是斯大林哲学体系的时代形态

   三 关于对平衡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自我革命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

  面向价值问题

   一

   二

   三

   四

  从价值论角度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一 理解“以人为本”要坚持从具体的人出发的原则

   二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价值为本

   三 人的价值的双重性:实在性价值与规范性价值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

   一 倾听时代和实践的呼声,增强自主创新的价值自觉

   二 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三 冷静剖析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弘扬优秀的传统价值观

    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信守“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坚持“群体本位”,崇尚秩序与团队精神

    3.在身心关系上,力求通过修身养性,追求内在的和谐、良心的安宁

   四 尊重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1.在民主的前提下,强调个人对于国家、社会、集体的责任与义务

    2.在法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儒家以礼为核心的道德调节机制的作用

    3.在全力以赴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义与利之间的动态平衡

  “以人为本”的价值哲学诠释

   一 “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是“人本”

   二 “以人为本”的关键是对人的理解

    1.对于人的不同理解,决定了人的价值思维、价值观念的不同性质

    2.对于人的不同理解,必须深入到对以“人的什么”为本的具体认识层面

    3.基于上述对于人的理解,“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根本性的价值尺度,应当坚持三个尺度的辩证统一

   三 “以人为本”揭示了价值哲学的基础

    1.从理论价值论的角度上看,“以人为本”明确地表达了人是价值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价值是价值哲学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人的生活世界是价值哲学研究的领域,人的尺度是价值评价的最根本的尺度等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基本思想

    2.从实践价值论的角度上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种当代认识和表述,说明了“人”是构建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的基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

   二 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重心

   三 以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基础

   四 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目标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研究

  马克思视域中的自由:自主活动

   一

   二

   三

   四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命运与当代价值

   二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的把握方式

    1.从问题出发来看待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2.从发展的经验教训来看待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3.从不同发展理论的比较中看待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4.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特质与内在品格来看其当代价值

   三 寻求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

   一 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现代社会和现代化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现代化的基本轮廓

   三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

   一 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

   二 发展为要的战略思维

   三 以人为本的价值方针

   四 和谐发展的社会理想

   五 统筹兼顾的辩证方法

   六 自主创新的科学精神

  当代社会发展的伦理追问与道德反思

   一 发展伦理研究缘起

   二 发展伦理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2.天人合一原则

    3.公平正义原则

    4.身心和谐原则

   三 发展伦理与当代社会发展

    1.当代社会发展应是保障人的各项权利的发展

    2.当代社会发展应是全面协调的发展

    3.当代社会发展应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

  对所有制若干热点问题的思考

   一 如何看待《共产党宣言》所说的“消灭私有制”

   二 我国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会不会削弱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

   三 怎样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未来社会的公有制

   四 衡量所有制合理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五 公有制和私有制概念是否需要推敲

   六 分析所有制有无不同角度

   七 当代所有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学会工作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一 过去五年的工作

    1.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2.结合重要纪念活动开展哲学理论研讨活动

    3.围绕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哲学理论研讨活动

    4.分支学科专业委员会的学术活动逐步有所加强

    5.对学会活动的历史资料做了初步整理

   二 五年来学会工作的几点体会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学术方针的统一

    2.加强工作的计划性

    3.充分依靠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开展工作

    4.积极依靠地方党委和实际工作部门、理论工作部门开展工作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人员名单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会议纪要

  在新的实践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1.党的思想路线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2.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研究实现了重大突破

   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研究有了一系列新进展

   4.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5.提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研究,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体系的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第1辑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探讨、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规律、途径、经验,并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马克思主义价值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索。本《论丛》具有理论性、科学性、现实性、实践性、前瞻性等显著特点,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引导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