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5年第2辑 总第15辑)图书

SSAPID:101-1716-6199-70
ISBN:978-7-5097-7674-2
DOI:
ISSN: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主办。《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总第15辑,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进行了深入解读与阐发,多维度地分析了唯物史观、人类解放、历史规律、合力论、文化批判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农业合作等思想理论,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话语转换和理论创新问题,总结哲学大众化的新成果,积极探寻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与制度建设。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编 辑:卫羚;袁卫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0 哲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编辑委员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稿约

 本辑特稿

  真信马克思主义 坚信马克思主义

   一 要坚定不移地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二 时代没有变,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

   三 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高马克思主义指导科研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晚年恩格斯哲学经典文本的历史语境

   一 晚年恩格斯书写哲学文本的时代条件

   二 晚年恩格斯哲学文本与国际工人运动

   三 晚年恩格斯哲学文本与苏联哲学教科书

  多重面向中的马克思

   一 思辨哲学与唯物主义方法

    1.马克思对思辨哲学内在要素的吸收

    2.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在唯物主义方法上的一致

    3.思辨哲学与唯物主义方法的冲突

   二 人本主义、自我意识哲学和无产阶级

    1.人本主义与自我意识哲学的交织

    2.无产阶级——从人本主义到革命的实际可能性

   三 实践——马克思的新面向

    1.在理论与实践之间

    2.拒斥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新唯物主义问题

   一

   二

   三

  唯物史观和个人的存在方式

   一

   二

   三

   四

  马克思历史规律观的辩证解读

   一 马克思的普罗米修斯之光

   二 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

   三 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

   四 历史发展的进步与代价

   五 历史规律与历史预测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的政治哲学主题

   一 从宗教到政治的主题转换

   二 政治国家的本质

   三 政治批判与现代社会

  马克思对施蒂纳形而上学批判的批判

  从经济决定论到综合决定论

   一 经济并非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二 社会发展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与“总的合力”中实现的

   三 克服“过分看重经济方面”的偏差而坚持社会全面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启示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农业合作化思想

    1.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必要性

    2.农村集体经济的本质规定

    3.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

   二 马克思和恩格斯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启示

    启示一:农村集体经济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

    启示二:农村集体经济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并且具体形式应与时俱进

    启示三: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维护农民利益是各种实现形式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强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领功能

   一 自觉反思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的价值复杂性

   二 积极开展对当代中国思想和实践的合理性批判

   三 积极预见天下大势和中国特色和平发展道路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

   一 艾思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开创性贡献

   二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三部曲

   三 关键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核心是中国化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试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转换

   一 从“世界革命”一般图景到“中国革命”具体图景

   二 对苏联20~30年代哲学的话语转换而非范式转换

   三 毛泽东哲学的现代意蕴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状况调研报告

   一 近十年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状况

    (一)研究机遇和环境较好

    (二)研究规模稳步扩大

    (三)研究领域日益开阔

    (四)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五)重点基地作用显著

   二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总体态势基本判断

    (一)研究进展的总体特征

    (二)研究热点的拓展和趋势

    (三)对总体态势的基本判断

   三 近十年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成就

   四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原因

    (一)政策和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

    (二)市场经济和社会实践带来的挑战

    (三)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学术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 加强和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思路和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中长期规划

    (二)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激发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活力

    (三)整合资源,建立一批各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

    (四)深入调研,认真研究,拟定并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五)加快培养中青年学者,避免出现学术队伍断代

    (六)建构媒体平台,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成果大众化

    (七)结合时代特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国际化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

  “中国梦”的价值意蕴及其对现代性历史构造的认同与超越

   一 “中国梦”的价值意蕴

   二 “中国梦”的现代性历史构造

   三 “中国梦”的文明超越指向

  从以“对象性化育”方式为主到以“主体内生”方式为主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方式转换何以可能

    (一)“对象性化育”方式的“是是非非”

     1.对象性化育方式的含义及其具体表现方法

     2.对象性化育方式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表现和作用

     3.对象性化育方式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缺点

    (二)“主体内生”方式“可圈可点”

     1.主体内生方式的含义及其成立的基本条件

     2.与对象性化育方式相比,主体内生方式所具有的优点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方式转换如何可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的实践活动

     1.“真正落实”与“真心为民”

     2.“原子化的个人”与“社会生活共同体”

     3.“突破点”与“切入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条件的满足

     1.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2.以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价值旨归,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价值维度探析

   一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前提批判

   二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价值立场

   三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价值旨归

    1.政治解放与人的自由

    2.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个性实现

    3.“自由人的联合体”

  制度伦理研究述评:论域聚焦到范式转换

   一 制度伦理兴起的时代背景

   二 制度伦理的本质与内涵

   三 制度伦理与个体道德的关系

   四 制度伦理与道德建设

   五 马克思主义制度伦理思想

   六 制度伦理的实践维度

   七 制度伦理的价值诉求

   八 制度伦理的评价

   九 和谐社会建设的制度伦理基础

   十 优良秩序形成的制度伦理向度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从尼采到马尔库塞:理性的吊诡

   一

   二

   三

   四

   五

  阿尔都塞对恩格斯晚年书信中思想的批评

   一 恩格斯晚年书信中的主要思想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二)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曲线的中轴线

    (三)合力论、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二 阿尔都塞对恩格斯的批评

   三 对国内学界的相关争论的反思

  斯维塔克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一 斯维塔克对欧洲文化精神的反思

   二 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三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性

  启蒙视野中的马克思唯物史观

   一 自然概念及其古希腊含义John McDowell:Experience,Norm and Nature,ed.,J.Lindgaard,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pp.52-71。">*

   二 启蒙运动及其难题

   三 自由的存在

   四 历史实践

  从人的道德教化到人的全面发展

   一

   二

   三

 哲学创作与评论

  写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群众观》的三点体会

   一 深入理解命题的历史内涵是写作的前提

   二 找准“入手处”是讲好讲活命题故事的基础

   三 问题意识和对话形式是使作品出浅入深的重要环节

  生活永远是哲学的源头活水

  哲学何为

  紧紧把握时代精神的脉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主办。《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总第15辑,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进行了深入解读与阐发,多维度地分析了唯物史观、人类解放、历史规律、合力论、文化批判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农业合作等思想理论,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话语转换和理论创新问题,总结哲学大众化的新成果,积极探寻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与制度建设。本书研究视野开阔,研究方法多样,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正确审视国内外的理论思潮,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