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7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进程与挑战图书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in Poor Villages in Wenchuan Earthquake Area:Process and Challenge

SSAPID:101-1702-6858-79
ISBN:978-7-5097-1913-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主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国际美慈组织支持,2010年5月28-29日召开的“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国际研讨会的论文集。内容包括:政府、国际机构、民间组织推进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经验;国家支持政策对于汶川地震灾区减贫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汶川地震灾区贫困村劳动力培训与迁移;贫困村灾后经济潜能的发掘;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国际合作等。本书旨在总结汶川地震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经验,探讨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机制与模式,为推进地震灾区贫困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专题研究丛书
作 者: 陆汉文 黄承伟
编 辑:郑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的理论解析

  一 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的理论必然性——基于风险、脆弱性与贫困理论的分析

   (一)贫困和脆弱性的含义

   (二)包含脆弱性的贫困含义对于减贫政策制定和开展扶贫工作有重要意义

   (三)灾害—风险、脆弱性与减贫机制

   (四)灾害—风险、脆弱性与贫困陷阱预防

   (五)灾害—风险与贫困村、贫困人群脆弱性机制

  二 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的现实必然性——基于汶川地震灾害对贫困影响的实证分析

  三 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的政治必然性——基于科学发展观和国家领导人的要求

  四 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的现实必然性——基于拓展扶贫开发工作领域的分析

   (一)编制和实施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扶贫系统参与灾后重建,拓展了工作领域

   (三)扶贫系统参与灾后重建,展现了扶贫系统的工作方法、能力及水平

   (四)扶贫系统参与灾后重建,是丰富和完善中国扶贫开发道路的要求,是开展国际减贫交流与合作的需要

 自然灾害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影响研究*

  一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二 自然灾害对西南少数民族农村贫困的影响路径分析

   (一)农业是贫困地区农村的主要产业,自然灾害大大增加了其弱质性

   (二)自然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使农户极易陷入贫困

   (三)救灾减灾机制尚不健全,受灾农户抵御灾害能力弱

   (四)自然灾害导致大量脱贫人口返贫,加剧了贫困

  三 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政策选择

   (一)增强对民族贫困地区农业灾情的监测和预防

   (二)在资金和技术上支持发展减灾农业

   (三)加强减灾和减贫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四)增加防范自然灾害的发展类扶贫项目

 汶川地震对贫困的影响及其对灾害应急体系的启示*

  一 引言

  二 汶川地震影响情况

   (一)汶川地震灾情

   (二)汶川地震灾区基本情况

   (三)汶川地震灾区灾前的贫困状况

   (四)汶川地震灾区灾后的贫困状况

  三 汶川地震对贫困问题的影响

   (一)灾害与贫困的关系

    1.灾害导致贫困

    2.防灾减灾投入给扶贫开发带来契机

   (二)汶川地震对贫困县的影响

   (三)汶川地震对贫困村的影响

   (四)汶川地震对贫困人口的影响

  四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应急救援措施

   (一)我国现有灾害应急救助措施及其对贫困人群的关注情况

    1.国家层面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文件

    2.省、市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3.乡镇、村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4.国务院扶贫办贫困地区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对预案

   (二)汶川地震应急救助和恢复重建中对贫困的关注

    1.应急救助

    2.应急恢复重建

  五 教训、经验与启示

   (一)教训

   (二)经验

   (三)启示

    1.在各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中突出对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的救助

    2.建立专门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3.增强灾害监测与预警能力

    4.健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

  六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灾害治理、政治动员与政治重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政治动员:集体行动与资源配置

   (一)政府分工合作模式

   (二)合作共治机制

   (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四)政治传播机制

  三 总结性讨论:基于政策反思的视角

   (一)寻求常态化和制度化的灾害治理体制

   (二)强化政治运行的利益诱导机制

   (三)构建多中心或多主体的融合共存机制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的“法律扶贫”*

  一 引言

  二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法律扶贫”的必要性

   (一)地震使得贫困地区出现了一系列亟须解决的法律问题

   (二)贫困地区震后出现的法律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法律扶贫”不仅有助于解决贫困地区出现的法律问题,也有利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法治化

  三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的“法律研究扶贫”

   (一)通过法律研究为贫困地区出现的法律问题解决提供法律指引

   (二)通过法律研究为“法律援助扶贫”提供智力支持

   (三)通过法律研究可以凸显贫困人口的“法律身份”和法律需求

  四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的“法律援助扶贫”*

   (一)普法宣传

   (二)培训基层法律工作者

   (三)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五 结论

 Income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Natural Disasters:the Importance of Policy Continuity

  I

  Ⅱ

  Ⅲ

  Ⅳ

 贫困村灾后重建资金投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相关文献综述

  二 贫困村灾后重建的相关制度安排

  三 贫困村灾后重建资金投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受灾程度因素

   (二)自然条件因素

   (三)产业基础因素

   (四)传统文化因素

   (五)农户意愿因素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地震灾区贫困村农户生计资本研究

  一 研究背景、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二 贫困村农户生计资本测量

   (一)人力资本

   (二)自然资本

   (三)金融资本

   (四)物质资本

   (五)社会资本

  三 贫困村农户生计资本分析

  四 贫困村农户生计系统恢复重建的对策

   (一)可持续生计恢复重建的必要性

   (二)可持续生计恢复重建的主要对策

 Fostering Development and Enabling Investment by Protecting Villagers and Their Assets through Micro-insurance

 德国的职业培训及其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启示

  一 前言

  二 德国劳动力现状

  三 德国年轻人的职业教育现状

  四 德国弱势人群职业培训现状

  五 德国职业培训中的性别视角

 汶川地震灾后农村社区系统的恢复重建

  一 引言

   (一)研究的问题

   (二)关于社区及社区发展的经典研究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二 地震后的社区系统:生态环境和生活秩序的破坏与变迁

   (一)社区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变化

   (二)家庭关系的变化

    1.很多家庭因为亲人的离去而破碎,家庭结构改变

    2.家庭成员因灾产生心理问题,家庭关系脆弱

    3.因为灾害的影响,很多家庭成员伤残,弱势家庭增多

   (三)人际关系与社团关系的变化

    1.灾后社区重建加速了农村社区城镇化进程,出现新的人际适应和社会适应

    2.新的社团模式的出现,带来社会互动规范,农村社区“礼俗秩序”向现代“法理秩序”过渡

   (四)职业关系与村庄经济组织的变化

    1.纯农业种植经济萎缩

    2.新的就业形式出现

    3.村经济合作组织活跃、市场契约化关系出现

   (五)村庄政治与自治组织的变化

   (六)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冲击

  三 社区系统重建过程:行动主体的重建实践及经验

   (一)自组织机制与社区系统重建

    1.就近打工:维持生计

    2.新的产业化发展路径

    3.注重教育培训

    4.“社区精英”:赈灾自救到脱贫致富

   (二)外部行动主体与社区系统重建

    1.政府在社区重建中的主导作用

    2.市场主体在社区重建中的作用

    3.外部NGO行动主体的帮扶

    4.对口援建行动

   (三)重建与社区整合机制创新

  四 社区系统重建的问题与挑战

   (一)行动主体的关系建构

    1.政府在社区重建中的“主导”作用

    2.如何构建一个稳定持续的市场合作参与机制

    3.如何有效“社区精英”的带动作用

    4.民间NGO的培育及其与政府有效对话机制的构建

   (二)新建社区生活秩序的诉求

    1.社区生计重建问题

    2.家庭养老问题

    3.社会生活、社会心理适应问题

    4.生态环境、社区公共设施可持续发展与利用问题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二)主要政策建议

    1.积极培育民间组织,从政策上明确民间组织的定位和角色,推动公共资源向民间组织开放

    2.发挥“社区精英”的作用,调动民众充分参与

    3.鼓励市场合作,增强社区重建的经济支撑力

    4.发展社区教育,推进社区秩序的现代转型

    5.因地制宜推广和扶植社区产业模式,解决社区可持续生计问题,增强社区归宿感和社区安全感

    6.完善社区服务,恢复正常社区生活和社区心理秩序

    7.提倡社区养老模式,解决社区居民的后顾之忧

 灾后文化系统重建的主体自觉与对策

  一 引言

   (一)灾区文化重建在社会系统重建中的必要性

   (二)研究视角:立足于文化自觉来研究灾后文化重建

  二 灾后文化重建主体的理性自觉

   (一)政府:灾后文化重建的决策者

   (二)民间组织:灾后文化重建的重要力量

   (三)市场:文化重建的重要推动者

   (四)民众:文化重建的主体

  三 文化自觉行动:灾后文化重建实践

   (一)政府的实践自觉

   (二)民间组织:NGO以及民间的宗教团体等的实践

   (三)市场:把“文化遗产”转变为“文化资本”的重要推手

    1.供给和推广健康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

    2.开发传统的文化产业:从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到“文化产业行动”

    3.市场在文化产业开发中的作用

     (1)旅游文化接待人数预测

     (2)旅游文化业总收入估算

     (3)旅游文化就业的总量估算

     (4)文化旅游产业的传承效益

   (四)民众:文化自救、文化脱贫的积极响应者

  四 灾后文化重建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加强机制建设、规范文化市场

    1.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准入机制

    2.建立良好的民众参与机制,调动民众的参与热情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文化设施,规范文化市场体系

   (二)民间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效能

   (三)企业: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产业开发的有机结合

   (四)民众:培育健康向上的文化价值观

 社区灾后重建: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思考

  一 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

  二 汶川地震灾后农村社区恢复重建中社会资本

   (一)邻里关系网络、信任和互惠行为

   (二)灾后重建中的亲属关系网络和互惠行为

   (三)灾后重建中的寺庙等宗教组织及其信众网络和互惠行为

  三 国际案例:灾后重建中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

  四 灾后恢复重建中重视社会资本创建的建议

   (一)对社会资本的理解与认识方面

   (二)对社会资本的定位方面

   (三)社会资本要素的网络方面

   (四)社会资本要素的信任方面

 灾后村庄重建:村民参与增量村庄社会资本*

  一 村民参与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村民参与现状

    1.村民协助其他家庭恢复重建情况

    2.村民参与村庄道路恢复重建情况

    3.村民参与村庄灌溉设施恢复重建情况

    4.村民参与人饮设施恢复重建情况

    5.村民参与替代能源设施恢复重建情况

    6.村民参与村庄基本农田恢复重建情况

    7.村民参与村庄供电设施、村庄学校、村庄卫生站恢复重建情况

    8.村民参与村庄环境改善情况

   (二)村民参与的内在机理

    1.供给机制安排中需要村民参与的项目,村民参与率较高

    2.与生存越是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供给,村民参与率越高

    3.劳动密集型公共产品,村民参与率高

    4.供给主体间权力配置与互动越具有双向性,村民参与率越高

    5.公共产品分配越公平,越能激发村民参与热情

  二 增量村庄社会资本的理论思考

  三 高整合—高链合:灾后村民获取社会资源的理想情境

   (一)整合、链合的组合情境

   (二)地震后村民内部整合增强

   (三)地震后,灾后村庄需要增强“链合”

   (四)灾后村庄整合增强以及需要增强链合的学理分析

 四川省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的实践探索

  一 以村级规划为基础编制贫困村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一)开展典型村村级规划

   (二)编制完成贫困村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二 组织典型村开展试点,总结积累经验

   (一)合理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二)整合资源,集中投入

   (三)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四)加强民主监督

   (五)多部门协作

  三 全面推进面上贫困村灾后重建

   (一)全面开展贫困村村级规划编制工作

   (二)用贫困村村级规划统揽贫困村灾后重建投入

   (三)强化后续管理

  四 进一步探索贫困村灾后扶贫的途径

   (一)争取将《汶川地震四川省贫困村灾后扶贫总体规划》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二)开展贫困村灾后可持续生计发展试点

 贫困村灾后重建路径探索

  一 对贫困问题的认识及解决思路

   (一)社会资源的四次分配与贫困的成因

    1.社会资源的四次分配

     (1)第一次资源分配是政府分配

     (2)第二次资源分配是市场分配

     (3)第三次资源分配是相对于第一次资源分配的政府再分配

     (4)第四次资源分配是公民社会分配,通过公益捐赠等手段实现

    2.四次分配对于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

    3.社会资源的四次分配与农村贫困的成因

   (二)扶贫方法的再思考

    1.在增量方面

     (1)通过政策调整,在第一次资源分配过程中兼顾资源属地居民的利益

     (2)加大对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

     (3)创造宽松政策环境,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投入

    2.在存量资源使用方面

  二 贫困村灾后重建路径探索

   (一)民乐村的实践——变革传统生产方式破解贫困村发展瓶颈

    1.制约民乐村发展的三个主要瓶颈

    2.民乐村的实践

    3.贫困村诸多问题间的关系及优先顺序

    4.民乐村的发展路径

   (二)与民乐村相关的其他问题

    1.民乐村的项目公司和“两委”之间的关系

    2.关于对民乐村的选择

    3.关于中国扶贫基金会何时退出

 UNDP“灾后恢复重建和灾害风险管理”项目中期回顾

  一 前言

   (一)背景介绍

   (二)研究方法

    1.分析框架

    2.回顾方法

    3.资料收集

  二 项目进展回顾

   (一)总体概述

   (二)专项回顾

    1.国务院扶贫办

     (1)专项概况

     (2)进展回顾

     (3)经验分享:参与式扶贫策略

    2.民政部

     (1)专项概况

     (2)进展回顾

     (3)经验分享:重心下垂、强调实效

    3.环境保护部

     (1)专项概况

     (2)进展回顾

     (3)经验分享:广泛参与、部门协作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1)专项概况

     (2)进展回顾

     (3)经验分享:技术倡导、市场引导

    5.科学技术部

     (1)专项概况

     (2)进展回顾

     (3)经验分享:强调精准服务,助推产业转化

    6.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1)专项概况

     (2)进展回顾

     (3)经验分享:发挥妇女参与作用,推动科学社会重建

    7.中国法学会

     (1)专项概况

     (2)进展回顾

     (3)经验分享:广泛研究、突出重点

    8.国际行动援助

     (1)专项概况

     (2)进展回顾

     (3)经验分享:突出技术优势,创新组织模式

  三 试点村效果评价

   (一)灾后恢复重建科学指标体系

   (二)实地调研结果

    1.物理指标恢复

     (1)住房重建和加固情况良好

     (2)住房重建选址与生产方式间存在矛盾

    2.社会指标恢复

     (1)居民生活恢复到震前水平

     (2)信息沟通状况好于震前

     (3)居民安全感增强、信心有待加强

    3.经济指标恢复

    4.机构指标恢复

     (1)机构决策基本透明,居民满意度高

     (2)县政府和乡政府的决策能力有待提高

    5.其他信息

  四 启示、挑战与建议

   (一)启示

    1.多元合作:建设共享平台,推动科学发展

    2.创新机制:工作重心下垂,促进信息流动

    3.定位准确:强调示范建设,推动政策优化

    4.以人为本:营造团队文化,促进能力建设

    5.强调参与:充分动员民众,推进基层治理

   (二)挑战

    1.试点样本选择的代表性有待增强

    2.多部门多层级之间的协调有待深化

    3.战略层次及目标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4.灾后恢复重建科学指标体系亟待构建

    5.外部援助撤出后的持续发展问题有待研究

   (三)建议

    1.充分认知减灾与发展间有机关联,着手减灾领域的系统战略规划

    2.强化试点工作的政策倡导作用,大力加强巨灾应对知识库建设

    3.完善综合性信息共享机制,深化合作伙伴间的互动参与

    4.加大示范建设推广力度,全面探索灾后重建暨灾害风险管理的创新体系

 从紧急救援、早期恢复到建设有耐挫力社区的途径与方法:国际美慈组织的经验

  一 紧急救援阶段的基本方法

  二 早期经济恢复的模型

  三 建立具有耐挫力的社区

 从重建监测结果看贫困村恢复重建的成效与挑战

  一 2008年9月地震损失状况

   (一)粮食安全情况

   (二)创收情况

   (三)房屋安全情况

  二 2009年4月重建现状

   (一)创收恢复情况

   (二)生计资本恢复情况

  三 2010年5月重建现状

  四 生计重建:贫困村灾后重建有效性的挑战

 The Forgotten Phase in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The Significance of Village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for the Restoration of Livelihoods,Risk Manage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1 Introduction: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isasters

  2 The forgotten phase of the disaster response cycle and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3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models

   3.1 The creation of local income and employment:value chains and the achievement of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goals

   3.2 The creation of local income and employment:village education centres:peoples,territories and environments

   3.3 Education,training,the release of rural labour and the integration of returners

  4 Conclusions:drivers of development in the forgotten phase

 汶川地震灾区农村恢复重建、扶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 引言

  二 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

   (一)机遇

    1.政策目标重点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领域

    2.大规模的资金投入,重建任务基本完成

   (二)挑战

    1.资金统筹使用导致扶贫覆盖面很有限

    2.对口援建省份与受援地存在“供需错位”矛盾

    3.扶贫标准“一刀切”,贫困山区资金缺口很大

  三 住房建设与集中安置

   (一)机遇

    1.资金大规模投入住房建设和集中安置领域

    2.目标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得到奠定

   (二)挑战

    1.住房建设引致负债,灾民生计困难

    2.负债导致灾民心理压力增大

    3.灾民集中安置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四 生产建设与产业发展

   (一)机遇

    1.大扶贫理念导向下产业发展面临新机遇

    2.成功探索贫困村捆绑式资源整合等产业扶贫创新模式

   (二)挑战

    1.地方政府资金配套实力有限,产业扶贫发展受限

    2.失地导致要素资源供给不足,直接影响生产建设

    3.贫困村(乡镇)生产建设和产业发展很低端

    4.贫困村“一村一品”未能形成产业链,布局规模效应

  五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一)机遇

    1.环境保护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2.灾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二)挑战

    1.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

    2.灾区生态脆弱性加剧,防灾减灾机制的建立完善还需时日

  六 能力建设与社会保障

   (一)机遇

    1.就业培训力度加大,投入较大,效益显现

    2.弱势群体受重视,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发展

    3.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受重视,面临新机遇

   (二)挑战

    1.贫困村能力建设投入不足,水平较低

    2.贫困村专业扶贫人才匮乏

    3.贫困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面临巨大挑战

  七 组织发展与社区关系

   (一)机遇

    1.贫困村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组织管理模式创新

    2.试点贫困村创新型扶贫模式得到成功探索

   (二)挑战

    1.群众自主投入能力有限,村民自我发展及管理能力不强

    2.政府部门职能分割,交叉严重,扶贫部门难以协调

    3.重建及扶贫工作的绩效考核及激励机制难以构建

    4.对口援建组织形式固定化、长期化

 中国防灾减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机制分析

  一 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机制的理论框架

   (一)防灾减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机制的理论基础: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与减贫理论的交叉融合

   (二)防灾减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机制框架体系

   (三)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机制的分析框架

   (四)向防灾减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机制演变的必然性和路径

  二 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机制:贫困村外部整合管理机制

   (一)应急响应

   (二)规划管理

    1.规划管理以统筹灾后重建、扶贫开发和地区发展作为目标

    2.规划管理的重点是实现三个衔接

    3.规划管理的执行中有四个要点

    4.规划实施的最终落脚点和发力点在贫困村

   (三)组织协调

    1.确定主导部门是组织协调的核心要素

    2.原则性与灵活性并重是部门协作基础

    3.部门联动机制是不同部门围绕规划有效运行的保障

    4.组织协调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四)资源整合

    1.整合对象按主导部门分为特性各不相同的三类

    2.整合路径包含三个相互递进的层次

    3.资源整合需把握五个关键点

   (五)主体参与

    1.坚持自主发展和能力建设原则,培育参与意识

    2.发挥社区治理组织和乡村企业组织的作用,构成主体参与的组织保障

    3.从决策、实施、监测三个关键环节使主体参与落到实处

   (六)监测评估

    1.监测评估的内容和作用

    2.针对贫困村灾后外部整合管理机制运行有效性的监测

    3.针对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政策对贫困村发展影响的评估

  三 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机制:贫困村内部活力激发和能力培育机制

   (一)内源发展

    1.通过激发群众权利意识灌输自主发展理念

    2.通过能力建设构成贫困村内源发展的人力资本保障

    3.借助社区组织实现生产规模和资本积累的提升

   (二)可持续发展

    1.在贫困村选择和培育具有市场竞争活力的产业

    2.促进资金、土地和劳动力健康流转,增强贫困村经济活力

    3.在贫困村灾后重建中重视资源环境可持续

    4.从社区和农户两个层面降低脆弱性

  四 几点启示

本书旨在总结汶川地震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经验,探讨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机制与模式,为推进地震灾区贫困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书内容包括:政府、国际机构、民间组织推进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经验,国家支持政策对于汶川地震灾区减贫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汶川地震灾区贫困村劳动力培训与迁移,贫困村灾后经济潜能的发掘,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国际合作等。

Barrientos Armando 2007,Does Vulnerability Creat Poverty Traps? CPRC Working Paper 76,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Sussex,Brighton,BN19RE,UK.

范小建:《扶贫系统参与灾后重建需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中国扶贫》2010年第10期,第60~61页。

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办公室:《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2009年度报告》,2010年1月。

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办公室:《灾害对贫困影响评估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黄承伟:《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规划设计与实施展望》,《扶贫开发》2008年第11期,第30~37页。

黄承伟、彭善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实施社会影响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黄承伟、王小林、徐丽萍:《贫困脆弱性:概念与测量方法》,《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7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6号:《国家汶川地震重建条例》,2008年6月8日。

James K. Boyce,2000,Let Them Eat Risk? Wealth,Rights,and Disaster Vulnerability,Article published in Disasters,Vol. 24,No. 3,pp.254-261.

Suvit Yodmani,2001,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and VulnerabilityReduction:Protecting the Poor. Paper,Presented at The Asia and Pacific Forum on PovertyOrganized by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陈全功、李忠斌:《少数民族地区农户持续性贫困探究》,《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5期。

丁军、陈标平:《构建可持续扶贫模式 治理农村返贫顽疾》,《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董春宇、栾敬东、谢彪:《对返贫现象的一个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3期。

龚霄侠:《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绩效评估与未来取向》,《西北人口》2009年第4期。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3年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763万》,《调研世界》2004年第6期。

黄颂文:《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思路》,《学术论坛》2004年第4期。

凌国顺:《能力供给与返贫现象探析》,《江汉论坛》2000年第11期。

凌国顺、夏静:《返贫成因和反贫困对策探析》,《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刘玲琪:《陕西省返贫人口特征分析与对策思考》,《人口学刊》2003年第4期。

龙世华、许改玲:《四川省少数民族山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特点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罗利丽:《农村贫困人口反弹与可持续性发展机制的缺失》,《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彭贤伟:《贵州喀斯特少数民族地区区域贫困机制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秦大河:《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发展态势》,2007年中国防灾减灾部长论坛《防灾减灾文集》。

冉洋:《贵州返贫状况、原因及抑制措施探讨》,《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

荣宁:《建国40年来西部民族地区自然灾害的初步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完玛冷智:《青海农牧民返贫原因与反返贫策略》,《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王国敏:《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问题研究》,《经济学家》2005年第3期。

颜廷武:《返贫困:反贫困的痛楚与尴尬》,《调研世界》2005年第1期。

杨清震、周晓燕:《民族地区的反贫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第4期。

张春勋、赖景生:《西部农村返贫的制度根源及市场化创新方向》,《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第12期。

张殿发、王世杰、李瑞玲:《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第1期。

张国安:《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返贫现象的调查与思考——以德江县松溪村和滚平村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张晓:《水旱灾害与中国农村贫困》,《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1期。

赵汝植:《西南区自然灾害特征及其地域分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1期。

Albala Bertrand,J,M.,Political Economy of Large Natural Disaster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Developing Countries,Clarendon Press,1993.

Benson,Charlotte,The Economic Impact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Fiji,Working Paper 97,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1997.

Tol,R. S. J.,Frank P. M. Leek,Economic Analysis of Natural Disasters,in T. E. Downing,A. J. Olsthoorn and R. S. J. Tol (eds.),Climate,Change and Risk,Routledge. 1999:308-327.

World Bank,Attacking Poverty: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0/2001,New York,2000,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rld Bank,Natural Disasters:Counting the Cost,http://youthink.worldbank.org/issues/environment/natdis_countingcost.php.

甘肃经济网:《省扶贫办完成“5·12”汶川地震对我省扶贫工作影响的初步评估》,2008年11月4日,http://www.gsjb.com/Get/gs/20081104090833.htm。

国家减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抗震救灾专家组:《汶川地震灾害综合分析与评估》,科学出版社,2008。

国务院扶贫办:《国务院扶贫办贫困地区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对预案(试行)》,2008年7月30日,http://fp.yongxin.gov.cn/ReadNews.asp?NewsID=283。

国务院扶贫办公室:《新时期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2002,http://www.cpad.gov.cn/data/2006/1119/article_331579.htm。

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办公室:《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工作与培训会议参阅资料(九)——防灾减灾与缓贫调研报告》,2009。

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监测评价基线调查报告》,2009。

国务院扶贫办灾后重建办公室、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地震灾害对贫困的影响评估报告——来自汶川地震灾区15个贫困村的调研》,2009。

陆汉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实施对贫困人口的影响评估报告》,摘自《“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实施社会影响评估报告》,2009年12月15日。

四川省政府公开信息网:《赵学谦、郭全喜同志在全省扶贫统计监测培训会上的讲话》,http://www.sc.gov.cn/scszfxxgkml_2/sbgt_14/gkxx/ldxx/200904/t20090424_704780.shtml。

王国敏:《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问题研究》,《经济学家》2005年第3期,第55~61页。

王瑛:《中国农村地震灾害系统脆弱性分析及减灾对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张晓:《水旱灾害与中国农村贫困》,《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1期,第12~18页。

胡仙芝:《政务公开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李斌:《政治动员及其历史嬗变:权力技术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李海金:《“符号下乡”: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1946~2006》,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龙太江:《从“对社会动员”到“由社会动员”——危机管理中的动员问题》,《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2期。

王锡锌:《从国家动员到共同体参与》,《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第20期。

吴开松:《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动员研究》,《兰州学刊》2009年第1期。

熊贵彬、柴定红:《中美灾害救助体制比较——以汶川地震和卡特里娜飓风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张晓磊:《突发事件应对、政治动员与行政应急法治》,《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

张义烈:《灾害救助需创新社会动员机制》,《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第22期。

朱力:《暴雪下的中国式社会动员》,《人民论坛》2008年第4期。

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站编《震后灾区重建中的农民公益法律服务公益简报》,2010。

陈桂明主编《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主要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

甘绍平:《扶贫济困的伦理探讨及法律定位》,《河北学刊》2000年第3期。

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办公室编《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简明读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王佐龙:《法社会学视野中的“三农”问题与权利扶贫》,《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张双梅、邹炳权:《信贷扶贫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赵新龙:《权利扶贫:农村扶贫突围的一个法治路径》,《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Chang,S.,Disasters and Transport Systems:Loss,Recovery and Competition at the Port of Kobe after the 1995 Earthquake,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8,53-65,2000.

Kajitani,Y.,Tatano,H.,Okada,N.,Long-term Effects of the Hyogo Nanbu Earthquake on Economic Activities at the Port of Kobe:Time Series Analysis,Divis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for Disaster Risk,Disaster Prevention Research Institute,Kyoto University.

Toyoda,Toshihisa,Economic Impacts of Kobe Earthquake: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fter 13 years,5th International ISCRAM Conference,Washington D.C.,2008.

冯俏彬:《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资金的筹集与管理》,《地方财政研究》2008年第9期,第25~27页。

李忠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资金成本与结构优化》,《经济纵横》2008年第11期,第13~15页。

宋全成:《论我国地震灾区移民安置与恢复重建资金的来源与运作问题》,《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第68~72页。

孙晓峰:《利用国债为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筹集启动资金》,《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23(1)期,第65~66页。

王凤京:《地震灾后重建中的多元化资金支持严峻》,《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11(3)期,第112~116页。

吴育军、张芮:《基于工程经济学理论的灾后重建项目资金分析》,《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2期,第124~123页。

徐玖平、段雪玲:《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民营企业重建资金的统筹分配模式》,《系统管理学报》2010年第1期,第108~120页。

杨萍:《四川灾后重建资金来源最大化与有效利用的思路与对策》,《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第22~24页。

钟炜、陆晓春、苏永青:《基于公共财政绩效观点的灾后资金管理体系研究》,《建筑经济》2009年第12期,第68~71页。

Chambers,R. and Conway,G.,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IDS Discussion Paper 296,Brighton: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2.

DFID,Sustainable Livelihoods Guidance Sheets,London:DFID,1999.

Ellis,F.,Rural Livelihoods and Divers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Scoones,I.,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IDS Working Paper,Brighton: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8.

Martha G. Roberts、杨国安:《可持续研究方法国际进展——脆弱性分析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第1期。

黎洁等:《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西部贫困退耕山区农户生计状况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5期。

李斌、李小云、左停:《农村发展中的生计途径研究与实践》,《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4期。

李小云等:《农户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本土化应用》,《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4期。

刘清、沈心:《灾区可持续生计资产现状分析——基于5·12地震三个重灾区的个案研究》,《社会工作》2009年第8期(下)。

纳列什·辛格、乔纳森·吉尔曼:《让生计可持续》,《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第4期。

苏芳等:《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6期。

杨云彦、赵锋:《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农户生计资本的调查与分析——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3期。

袁斌:《实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曹天予、钟雪萍、廖可斌:《文化与社会转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陈军科:《人的解放与文化自觉——现代人文精神论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7。

黄卓越:《文化的血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

Cosgrave,John,Responding to Earthquakes 2008:Learning from Earthquake Relief and Recovery Operations,ProVention,2008,July.

Lin,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tructure and Ac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Nakagawa and Shaw,“Social Capital:A Missing Link to Disaster Recove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asters,March 2004,Vol. 22,No.1.

Putnam,Robert D.,“The Prosperous Community: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American Prospect 13,1993.

符平:《贫困村灾后重建中的社会资本问题》,《人文杂志》2010年第2期。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2008。

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灾后重建办、华中师范大学联合课题组:《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15村)救援与恢复重建政策效果评估调查研究报告》,2009年5月。

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灾后重建办、华中师范大学联合课题组:《汶川地震灾后试点贫困村恢复重建年度综合评估报告(19村)》,2009年5月。

黄承伟、彭善朴主编《〈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实施社会影响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蒋斌、侯成:《灾后农村社区建设中村民社区参与现状与模式研究——以北川擂鼓镇灾后重建为例》,《社会工作》2009年第7期。

李向平:《宗教与灾后社会重建——“社会慈善”的理念及其取向》,“学术中国”网站,2008,http://2.0.chinalabs.com/show.php?id=12453。

龙禹、庄天慧:《村民自治组织参与灾后重建的现状分析——以四川地震灾区为例》,《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第9期。

罗布江村等:《5.12地震灾后重建中问题分析——灾区现状与民意动向调查报告》,《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版),2009年5月,总第213期。

马丽等:《僧人:玉树救灾和重建中不容忽视的力量》,2010年4月27日《中国民族报》。

赵延东:《社会资本与灾后恢复——一项自然灾害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香港乐施会联合项目:《边远贫困少数民族村落灾后恢复重建与发展进程中的传统文化保护》项目报告,未公开发表版,2009年5月。

庄孔韶、王剑利、柳娥、张庆宁:《民间组织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研究》,未公开出版研究报告,2009。

Alexander,D.E. (2000),Confronting Catastrophe:New Perspectives on Natural Disasters,New York:Terra.

Chambers,Robert and Gordon Conway,(1992),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IDS Discussion Paper 296,Brighton,UK: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CRED-Centre for Research on the Epidemiology of Disasters,(2010),EM-DAT,Louvain:CRED http://www.emdat.be/natural-disasters-trends.

Hirayama,Y.,(2000),‘Collapse and reconstruction:Housing recovery policy in Kobe after the Hanshin Great Earthquake’,Housing Studies 15(1):111-128.

Khasalamwa,S.,(2009),‘Is ‘build back better’ a response to vulnerability? Analysis of the post-tsunami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s in Sri Lanka.’ Norsk Geografisk Tidsskrift-Norwegian Journal of Geography 63(1):73-88.

Quarantelli,E.L.,(1998),What is a Disaster? Perspectives on the Question. London:Routledge.

Saito,Tomio,(2008),Our Initiatives for recovery from the Great Hanshin-Awaji Earthquake.

Scoones,Ian,(1998),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working paper,72. Brighton:IDS.

Str?mberg,David,(2007),‘Natural disasters,economic development,and humanitarian aid’,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1(3) (Summer):199-222

United Nations and Ministry of Commerce,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8),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ost-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 Experiences,14-15 July,http://www.un.org.cn/cms/p/resources/30/685/content.html

United Nations,(1994),Yokohama Strategy and Plan of Action for a Safer World. Guidelines for Natural Disaster Prevention,Preparedness and Mitigation,World Conference on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Yokohama,Japan,23-27 May 1994. http://www.unisdr.org/eng/about_isdr/bd-yokohama-strat-en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