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

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202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Global Communicative Ecology (2021)

SSAPID:101-1666-6933-20
ISBN:978-7-5201-9710-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勾勒了2020年以来世界传媒发展和全球传播格局变迁状况。书中深入探讨了驻外媒体机构国际传播力提升之路、中国国际传播的发展进程及主要特征、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创新发展等关键主题;重点分析了数字虚拟人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国际传播中网红发展现状与运营策略、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测量体系与实践;对新冠疫情下的全球新闻传播发展状况、国际财经媒体涉华报道、社交媒体时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国县级融媒体发展状况等焦点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重点研究了俄罗斯、阿富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传媒生态的现状、趋势与启示。

相关信息

丛书名: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
作 者: 高伟 姜飞
编 辑:张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年0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法律声明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皮书网

 皮书数据库

 基本子库

 《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2021)》课题组

 Ⅰ 总报告

  B.1 2020年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

   一 各国强化对信息传播基础结构的重视

    (一)5G是当下,商用全面铺开

    (二)6G是未来,竞争格局加快形成

    (三)卫星互联网,着力天地一体化网络空间布局

   二 当今全球传播生态的六大特点

    (一)新旧交替:“看”与“听”进一步向线上迁移

     1.网络在线视频加速增长

     2.音频领域出现多个风口

    (二)十字路口:新闻业的危机与新机

     1.危机:假新闻全网蔓延,信息疫情席卷全球

     2.新机:世界需要真相,以公信力孕育新闻业振兴

    (三)产业创新:“云上”开拓全球传播新生态

     1.从生产到消费:云上媒介探索多元

     2.电商+直播成为新兴价值领域

     3.流媒体角力场版图更新

     4.长短视频互融的融合化发展

    (四)结构调整:产业可持续化成为传媒业必答题

     1.订阅依然是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2.灵活多样的营收模式建设

     3.产业融合趋势显著

    (五)技术赋能:智能传播近在咫尺

     1.技术赋能内容生产

     2.区块链技术进入稳步构筑轨道

    (六)信息规制:数字时代的权力制约与健康发展

     1.全球反垄断进程加快

     2.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数据安全与主权成为战略关切

     3.版权治理呼唤高效手段

   三 全球传播生态的发展语境与前沿问题

    (一)数字脱钩:信息传播基础结构的逆全球化

    (二)“潘多拉魔盒”:技术的“祛魅”与反制

    (三)新兴群体:儿童市场与银发经济成为全新增长点

    (四)复杂格局: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

 Ⅱ 政策—理念篇

  B.2 驻外媒体机构国际传播力提升之路探析

   一 运用“五到”工作法实现有效和精准传播

    (一)“想到”

    (二)“去到”

    (三)“采到”

    (四)“发到”

    (五)“独到”

   二 坚持中国视角,驻外工作应具备“六种思维”

    (一)底线思维

    (二)全球思维

    (三)本土思维

    (四)创新思维

    (五)数字思维

    (六)商业思维

   三 驻外媒体机构应处理好“七大关系”

    (一)对内报道与对外传播的关系

    (二)报与不报的关系

    (三)新闻与评论的关系

    (四)大小屏的关系

    (五)前后方的关系

    (六)全球四个区域制作中心的关系

    (七)驻外机构与当地国际组织、媒体机构和智库的关系

  B.3 中国国际传播的发展进程及主要特征

   一 中国国际传播的发展进程

    1.起步阶段(1949~1965年):向世界说明中国

    2.滞退阶段(1966~1976年):向世界宣示中国

    3.恢复阶段(1977~1989年):让世界了解中国

    4.探索阶段(1990~2009年):向世界说明中国

    5.发展阶段(2010~2020年):让世界认同中国

    6.攀升阶段(2021~ ):让世界尊重中国

   二 中国国际传播发展特征

    1.传播理念:从对外宣传到战略传播

    2.传播规划:从突进到务实

    3.传播属性:从一维到多维

    4.传播主体:从一元到多元

   三 结语

 Ⅲ 技术—热点篇

  B.4 5G背景下虚拟数字人在国际传播中的价值与应用*

   一 5G为虚拟数字人应用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一)5G技术不断成熟,面向三大应用场景拓展新能力

    (二)5G商用持续发展,网络、终端、业务、用户齐头并进

    (三)数字社会新基建,5G与AI共助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二 我国与海外的虚拟数字人应用现状

    (一)日韩:虚拟偶像产业发达

    (二)欧美:影视与游戏引领风潮

    (三)国内:AI主播广泛应用

   三 虚拟数字人的技术体系与发展流变

    (一)虚拟数字人的三大技术:建模、驱动、渲染

     1.人物生成——建模

     2.人物表达——驱动

     3.合成显示——渲染

    (二)虚拟数字人的发展流变

   四 国际传播语境中的虚拟数字人

    (一)国际传播进入发展新阶段

     1.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2.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特征与问题

    (二)5G背景下虚拟数字人在国际传播中的价值体现

     1.国际传播语境中的媒体“中介物”

     2.国际传播语境中的商务“代言人”

     3.国际传播的文化“化身”

  B.5 国际传播中网红发展现状与运营策略

   一 国际传播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社交媒体平台成为国际传播主战场

    (二)基于社交媒体网红的传播逐渐成为有效传播

   二 国际社交媒体网红传播特性与作用

    (一)国际社交媒体网红的传播特性

     1.国际网红的地区性和跨文化性

     2.国际网红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滞后性

    (二)国际社交媒体网红的传播作用

     1.国际传播的“中外有别”与“外外有别”

     2.“共同的意义空间”是双方交换意义的前提

   三 国际社交媒体平台头部网红分析

    (一)国际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头部网红情况

     1.Facebook

     2.Twitter

     3.Instagram

     4.YouTube

    (二)国际社交媒体平台的网红特点

     1.头部网红多为名人明星或组织机构官号,呈现多平台运营特点

     2.网红具有个性化风格定位,新闻类和娱乐类内容更受欢迎

   四 国际社交媒体网红的运营策略思考

    (一)内容创意层面

     1.把握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和经济的差异,社交媒体内容创作需要使用地道语言

     2.软性传播与情感传播的方式更符合国际网红传播调性

     3.注意FOMO原则,坚持原创内容的持续创作和传播

    (二)账号运营层面

     1.聚焦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打造主账号,组团式大带小

     2.账号运营要有一定的产品思维

     3.账号粉丝的精细化、分众化运营

    (三)网红传播合作层面

     1.在确定稳定性和效果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合作

     2.舆论监测和网红的危机管理

   五 结语

  B.6 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测量体系与实践

   一 背景与问题

   二 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测量指标构建

    (一)本研究评估指标框架

     1.第一层次指标:在场

     2.第二层次指标:评价

    (二)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测量指标的权重与算法

     1.具体指标体系权重

     2.具体算法

   三 2020年中国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测量

   四 2020年中央企业海外网络传播力测量

   五 结语

 Ⅳ 市场—生态篇

  B.7 变局与变数: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新闻传播发展趋势*

   一 主流媒体的“回暖”及“复位”

   二 社交平台的“井喷”与“大考”

   三 数字化转型大潮喜忧参半

   四 多元文化的变异与社交平台的治理

   五 结语

  B.8 国外知名财经媒体国际传播特点分析

   一 抢占全球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垄断全球金融信息传播主导权

    (一)强化金融数据聚合力,不断强化信息源优势

    (二)强化金融信息阐释权,凸显市场决策作用

    (三)强化高价值用户黏度,确保“数据即金钱”的市场价值

   二 坚持内容为王,打造融合化、垂直化、社群化财经新闻资讯产品体系

    (一)坚持内容为王,构建专业财经资讯产品服务体系

     1.强化媒体融合,形成数字消费闭环

     2.深挖垂类产品,满足分众化、差异化用户需求

     3.突出社群属性,打造社群化财经产品服务

    (二)注重用户分层化设计,抢占年轻化财经用户存量

     1.突出“视频+直播”打法,抢占财经流媒体市场

     2.打造泛财经化产品,提升数字原住民留存率

   三 中国财经故事关注度增强,凸显固有意识形态偏见及负面化情感引导

    (一)多样化呈现中国经济资讯,重点聚焦市场和政治新闻

    (二)涉华财经报道中特定议程设置呈现固有意识形态偏见

    (三)涉华报道负面情感倾向明显,报道中国难以公允客观

   四 坚持融合传播,不断增强国际财经报道的中国话语权

    (一)强化中国财经话语权建设,真实、客观、全面地展现中国经济全貌

    (二)注重财经资讯的情感引导,发挥社交平台情感传播优势

    (三)提升中国财经数据聚合能力和精准化服务水平,打造中国金融信息服务核心竞争力

  B.9 社交媒体时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研究报告

   一 引言

   二 中国文化全球传播影响力研究路径与案例分析

    (一)以中国文化新闻高频词共现网络探究中国文化全球传播话语体系

     1.利用网络分析法构建中国文化新闻高频词共现网络

     2.《人民日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案例分析

    (二)以传播广度、用户态度视角探究中国文化全球传播效果

    (三)以中国文化议程设置视角探究中国文化全球传播效果

     1.网络相似性分析方法

     2.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网络议程设置案例分析

   三 中国文化全球传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一)媒体间、平台间传播效果差距较大

    (二)传播广度与话题讨论度相对较弱

    (三)议程设置效果较弱,媒体与海外用户关注焦点“脱靶”

    (四)缺乏强有力的传播渠道

   四 “文化杂糅”: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可能策略

    (一)宣传组织:聚集力量,依托主流媒体、借力社会组织与普通民众

    (二)宣传符号:质量优先,以优质外宣产品带动中国文化传播

    (三)宣传对象:打破黑箱,加强对海外受众群体的研究

    (四)宣传渠道:尊重差异化,发掘新的传播平台

  B.10 中国县级融媒体发展报告

   一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我国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媒体融合的基层实践

    (二)服务群众大大拓展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功能定位

    (三)可以作为地方治理能力提升的核心抓手

   二 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机构已经全部挂牌但不少尚未实现实质性运营

    (二)资源形式上实现了整合但并未实现实质性融合

    (三)省级融媒体技术平台基本上已经建成但实际效果一般

    (四)新闻内容生产上仍然重传统形式而互联网端投入不够

    (五)体制机制改革有进展但整体仍然严重滞后

    (六)人才得到补充但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仍任重道远

    (七)经营能力整体较弱导致自我造血能力不够

    (八)整体实力较弱需要多方面支持

    (九)东、中、西部地区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差距很大

    (十)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存在流量造假现象

   三 进一步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对策建议

    (一)分好类:按照当地传媒业市场规模进行分类

    (二)定准位:成为当地治理能力提升的核心抓手

    (三)选好人:构建起精干高效的全媒体人才队伍

    (四)找对路:找对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五)集资源:尽可能汇集当地的相关资源

    (六)活体制:为发展改革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

 Ⅴ 结构—国别篇

  B.11 俄罗斯新闻传播业发展报告**

   一 俄罗斯新闻传播业的基本结构

    (一)主流媒体的发展

     1.通讯社

      (1)塔斯社

      (2)今日俄罗斯通讯社

      (3)国际文传电讯社

     2.报纸

     3.广播及电视

    (二)新兴媒体的发展

   二 俄罗斯新闻传播业的政策及从业人员现状

    (一)俄罗斯新闻传播业的政策

     1.法律政策

     2.非法律政策

    (二)俄罗斯新闻从业人员现状

   三 从多元文化看外国媒体的发展——以中国媒体对俄传播为例

    (一)中国媒体在俄落地情况及传播实践

    (二)中国媒体对俄传播采取的主要策略

    (三)中国媒体在俄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四 俄罗斯新闻传播业的成因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俄罗斯新闻传播业的成因分析

     1.国家层面——从多样,到垄断,再到可控传播

     2.媒体层面——政治正确与经济效益并重

    (二)俄罗斯新闻传播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五 结语

  B.12 白俄罗斯新闻传播业发展报告**

   一 白俄罗斯新闻传播业的基本结构

    (一)主流媒体的发展

     1.通讯社

     2.报纸

     3.广播与电视

    (二)新兴媒体的发展

   二 白俄罗斯新闻传播业的政策及从业人员现状

    (一)新闻传播业的政策

     1.新闻法规

     2.媒体国家管理机构

     3.国家媒体登记与相关制度

    (二)媒体从业人员资质要求

   三 外国媒体在白俄罗斯的落地及中白媒体合作

    (一)外国媒体在白俄罗斯的落地情况

    (二)中白媒体合作

   四 白俄罗斯新闻传播业的成因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白俄罗斯新闻传播业的成因分析

     1.政治因素

     2.经济因素

     3.科教人文因素

     4.组织推动因素

     5.外部因素

    (二)白俄罗斯新闻传播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多元化的媒体所有制继续发展

     2.对媒体的法律约束不断完善

     3.网络媒体的作用愈加突出

     4.媒介融合趋势不断增强

     5.传媒娱乐化和商业化趋势明显

   五 结语

  B.13 哈萨克斯坦新闻传播业发展报告**

   一 哈萨克斯坦新闻传播业的基本结构

    (一)主流媒体的发展

     1.通讯社

     2.报纸

     3.广播及电视

      (1)广播媒体

      (2)电视媒体

    (二)新兴媒体的发展

   二 哈萨克斯坦新闻传播业的政策及从业人员现状

    (一)哈萨克斯坦新闻传播业的政策

    (二)哈萨克斯坦新闻传播业从业人员现状

   三 从多元文化看外国媒体的发展——以中国为例

    (一)驻哈萨克斯坦外国媒体概况

    (二)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媒体概况

     1.新华社

     2.《人民日报》

     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4.中国新闻社

    (三)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媒体与哈国内媒体的合作情况

   四 哈萨克斯坦新闻传播业的成因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哈萨克斯坦新闻传播业的成因分析

     1.政治转型的需要

     2.社会文化的需要

     3.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哈萨克斯坦新闻传播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五 结语

  B.14 乌兹别克斯坦新闻传播业发展报告**

   一 乌兹别克斯坦新闻传播业的基本结构

    (一)主流媒体的发展

     1.通讯社

     2.报纸

     3.广播及电视

    (二)新兴媒体的发展

   二 乌兹别克斯坦传播业的政策及从业人员现状

    (一)新闻传播业的政策

    (二)从业人员现状

   三 从多元文化看外国媒体的发展

    (一)外国媒体在乌兹别克斯坦的落地情况

    (二)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媒体概况

   四 乌兹别克斯坦新闻传播业的成因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乌兹别克斯坦新闻传播业的成因分析

    (二)乌兹别克斯坦新闻传播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网络媒体作用增强,媒介融合贴近生活

     2.不断完善法律框架,提高民主性与透明度

     3.加大对外传播力度,积极培养媒体人才

   五 结语

  B.15 阿富汗新闻传播业发展报告*

   一 阿富汗新闻传播业的基本结构

    (一)主流媒体的发展

     1.通讯社

     2.报纸

     3.广播及电视

      (1)广播

      (2)电视

    (二)新兴媒体的发展

   二 阿富汗新闻传播业的政策及从业人员现状

   三 外国媒体在阿富汗的传播

    (一)美国媒体在阿富汗的传播

    (二)英国媒体在阿富汗的传播

    (三)邻国媒体在阿富汗的传播

    (四)中国媒体在阿富汗的传播

   四 阿富汗新闻传播业的成因分析与发展趋势

    (一)阿富汗新闻传播业的成因分析

    (二)阿富汗新闻传播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五 结语

 《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2021)》学术委员会

 皮书

黄楚新、刘美忆:《2020年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问题及趋势》,《新闻与写作》2021年第1期。

郭全中:《县级融媒体中心完善的关键点与三种路径》,《新闻与写作》2020年第10期。

郭全中:《“十四五”时期的县级融媒体怎么干》,《城市党报研究》202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