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77

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0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central region

SSAPID:101-1653-8622-65
ISBN:978-7-5097-0795-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部崛起的战略与政策为主题,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跟踪研究,对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及政策效应、战略的内涵及理论基础以及如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动力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部蓝皮书
编 辑:周映希;吴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中文摘要

 法律声明

 综合篇

  中部地区城市群整合及发展战略研究

   一 中部城市群发展的现状观察

    (一)中部城市群的进展情况

     1.中原城市群的进展情况

     2.武汉城市圈的进展情况

     3.长株潭城市群的进展情况

     4.皖江城市带的进展情况

     5.环鄱阳湖城市群的进展情况

     6.太原都市圈的进展情况

    (二)中部城市群的发育特征

     1.政策推动效应凸显

     2.数量规模逐步扩大

     3.集聚效应与日俱增

     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5.创新能力日益增强

    (三)中部城市群面临的挑战

     1.全球金融危机的外向制约

     2.区域经济发展的沿海集聚

     3.传统增长模式的路径依赖

     4.城市基础功能的设施短缺

   二 中部城市群发展的战略定位

    (一)指导思想

     1.核心极化原则

     2.梯度推展原则

     3.空间整合原则

     4.功能优化原则

     5.府际协治原则

    (二)战略目标

     1.促进中部崛起的支撑点

     2.吸纳财富生长的集成区

     3.彰显“两型”生境的城市群

     4.复兴城市文明的策应地

     5.制导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三)战略重点

     1.构建统筹发展的资源开发体系

     2.构建“两型”特征的产业支撑体系

     3.构建共建共享的公共设施体系

     4.构建规范一体的市场服务体系

     5.构建跨域协作的生态建设体系

     6.构建人本科学的文化先导体系

   三 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创建区域协调治理组织,确保城市群一体化有序推进

     1.开创城市群府际协调通道

     2.健全城市群区域共治机制

     3.建立城市群功效评价体系

    (二)创新城市群规划模式,强化空间愿景的引导制控功能

     1.增进城市群规划共识,提高空间的整体协调效能

     2.构建科学的城市群区域规划编制体系

     3.建立城市群区域规划实施监察制度

    (三)营建城际投融资平台,增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力

     1.壮大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平台

     2.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3.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

     4.建立“绿色信贷”畅通机制

    (四)深化制度配套改革,打破城市群发育成长的体制瓶颈

     1.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2.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3.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

     4.深化资源环境制度改革

     5.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五)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促进区域经济资源的空间贯通

     1.按照城市群形态调整行政区划

     2.加快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3.减少区划层次,提高行政效率

 专题篇

  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

   一 构建中部城市群是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选择

    (一)城市群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二)城市群是中部崛起的创新极

    (三)城市群是增强中部地区内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

    (四)城市群是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域热土

    (五)城市群是推进中部地区城市化的重要载体

   二 中部城市群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中部城市群发展现状

     1.中部城市群基本概况

     2.中部城市群的地位

     3.中部城市群与国内三大城市群的比较

    (二)中部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部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2.城市群内城市体系发育不完善

     3.中部城市群之间缺乏合作

     4.城市群产业层次低,结构趋同

     5.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

   三 构建中部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一)中部城市群形成的动力条件

     1.地域相连

     2.人缘相亲

     3.文化相融

    (二)中部城市群形成发展的环境条件

     1.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2.市场力量的导向

     3.政策环境的推动

    (三)中部城市群形成的经济条件

     1.中部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定性分析

     2.环鄱阳湖城市群与中部其他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定量分析

   四 构建中部城市群的战略构想

    (一)总体定位

    (二)空间架构

    (三)战略重点

     1.做大做强武汉市、长株潭复合城市、南昌市,使其迅速成为中部地区三个重要支点

     2.打造四条轴线

     3.强化十个节点

   五 加快中部城市群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加快建立城市群的高层协调组织机构

    (二)建立科学规划和发展机制

    (三)建立和完善推进区域一体化的组织协调机制

    (四)建立中部城市相互间的合作模式和发展机制

    (五)加强中部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空间一体化

    (六)加速城市群内分工协作产业体系的形成,推进城市群区域产业一体化

    (七)建立城市群区域内统一的市场体系,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

     1.城市群商贸市场一体化

     2.城市群金融市场一体化

     3.城市群科技市场一体化

     4.城市群人才开发和使用一体化

     5.城市群信息网络一体化

    (八)加快构建中部城市群旅游联盟,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

    (九)促进城市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区域生态环保一体化

    (十)加快中部城市群制度创新,大力推进中部城市化进程

  中部地区城市群体制创新研究

   一 中部城市群体制现行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不足

     1.农业人口众多,劳动力转移压力大

     2.农业投入不足,发展水平落后

     3.农民收入低,城乡收入差距大

     4.城乡二元体制未打破,农民的利益难保障

    (二)城市化水平较低,综合竞争力不强

     1.城市规模偏小

     2.城市化率较低

     3.中心城市辐射力不强

     4.城市经济整体实力不强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同构现象严重

     1.产业结构不合理

     2.产业部门结构不合理

     3.产业同构现象严重

    (四)资源环境无序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恶化

     1.资源使用效率低

     2.资源再利用水平不高

     3.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五)城市群各自为政,整体“崛起”的合力不足

     1.缺乏一体化的整体发展规划

     2.缺乏一体化的自由市场体系

     3.缺乏一体化的城市群交通网络体系

   二 体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1.强化服务观念

     2.转变政府职能

     3.坚持依法行政

    (二)资源节约体制创新

     1.提高公众节约意识

     2.鼓励资源节约型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3.加快资源节约型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三)生态环境保护体制创新

     1.树立生态环境优先理念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四)区域合作体制的创新

     1.建立合作平台

     2.拓宽合作通道

     3.完善合作规则

   三 体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1.加快省会城市建设和发展,增强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

    2.调整产业结构,夯实经济基础

    3.建立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建立城乡统筹制度,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

    5.淡化行政区域,促进经济一体化

  中部城市群发展及其市场一体化研究

   一 市场一体化及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一)市场一体化的内涵

     1.从市场一体化的范围大小来界定,可分为国与国之间的市场一体化、国内的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市场一体化

     2.从市场一体化的构成体系来界定,可分为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及其相关的市场体制和机制建设一体化

    (二)市场一体化对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意义

     1.区域市场一体化能够通过市场调节密切中部各省市间的经济联系

     2.区域市场一体化能够促进中部各省市间的区域分工合理化

     3.区域市场一体化能够缩小中部各省市间的发展差距,促进中部崛起

     4.区域市场一体化能够响应中部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

   二 中部地区城市群市场一体化现状

    (一)中部六省城市群发展现状

    (二)中部六省的市场发育状况

    (三)中部城市群市场一体化状况

   三 中部地区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构想

    (一)中部地区各个城市群首先实现市场一体化

    (二)依照城市群的资源禀赋构建具有差异性的专业市场,成为辐射中部乃至全国的市场中心

     1.消费品市场

     2.生产资料市场

     3.农产品市场

    (三)加大力度推进中部地区要素市场一体化

     1.金融市场一体化

     2.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

     3.产权交易市场一体化

     4.技术市场一体化

     5.排污权市场一体化

  中部创新型城市群建设问题初探

   一 创新型城市群的时代背景与基本内涵

    (一)时代背景

    (二)基本内涵

     1.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2.以科学规划为指南

     3.以科学的二维结构体系为空间组织形式

     4.以核心城市(群)为龙头

     5.以综合创新为引擎

     6.以城市群整合发展为基础

     7.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为载体

     8.以城乡统筹发展为要求

     9.以共性与个性并存为文化特色

     10.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理念

   二 中部地区及其城市群发展的突出矛盾

    (一)城市群发展缺乏整体布局及整体发展战略规划

    (二)缺乏具有强劲辐射和带动能力的核心城市

    (三)城市等级结构体系不合理

    (四)城市群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五)经济规模小、产业层次低、开放度低

    (六)城市群内各个城市功能、产业分工不明确

   三 中部创新型城市群的构建思路与模式选择

    (一)构建思路

     1.发展战略

     2.空间规划

     3.功能定位

     4.产业布局

     5.科技创新

     6.基础设施

     7.区域协调

     8.社会发展

     9.资源环境

    (二)模式选择

   四 结语

 集群篇

  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路径选择及对策研究

   一 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现状

    (一)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现状分析

     1.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占据全省半壁江山

     2.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发展后劲增强

     3.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

     4.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外向度不断提升

     5.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消费市场日益繁荣

    (二)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

     1.建立和形成了多层面的联席会议制度

     2.一体化发展,规划先行

     3.加大交通设施建设

     4.强化功能分工,加快产业融合

     5.强化中心城市地位

     6.优先推动郑汴一体化

     7.加快郑洛互动发展

     8.促进郑新呼应发展

     9.密切郑许经济联系

     10.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

    (三)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一体化发展有待进一步达成共识

     2.城市之间缺乏紧密的横向联系

     3.城市间功能分工不明确

     4.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

     5.中心城市有待做大做强

   二 国内其他城市群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1.注重共识,有序推进

    2.规划统筹,强化引导

    3.基础先行,项目带动

    4.产业支撑,引导分工

    5.重在协调,完善机制

   三 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的总体要求

     1.基本思路

     2.指导原则

     3.战略目标

    (二)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的重点领域

     1.加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争取在环保同治方面取得突破

     2.共同构建中原城市群便捷、互通、快速的综合交通体系

     3.研究区域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4.实施旅游资源联合开发战略

     5.加强重大项目布局的协调

     6.打破就业壁垒,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7.加强科技教育合作

     8.改善金融服务方式

    (三)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的合作机制

     1.建立高层对话和议事机制

     2.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运作机制

     3.完善“沟通衔接、全面推进”的协调机制

     4.建立和完善“分工协作、滚动实施”的工作机制

     5.建立区域科技、教育、经济和人才的交流共享机制

    (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的工作举措

     1.加强协调,统筹规划

     2.适时调整区划,实现中心城市跨区域低成本扩张

     3.切实降低商务成本

     4.改善政府服务

   四 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综合对策

    (一)建立完善协调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1.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

     2.建立和完善利益补偿机制

    (二)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

    (三)高度重视中心城市的功能建设

    (四)形成各城市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

    (五)注重圈层推进,重点突破

    (六)加大开放力度,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加快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建设

   一 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给中部带来的机遇

    (一)加快中部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中部地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加强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为中部地区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三)提升中部地区交通运输枢纽地位,为促进中部地区商贸、流通、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促进城市群和县域发展,为提高省会城市龙头地位和推进城市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五)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中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六)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推进中部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七)加强资源节约、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中部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 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对郑州的战略定位

    (一)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城市体系

    (二)强化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支撑条件

    (三)增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保障

    (四)扩大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对外开放度

    (五)大力办好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各类开发区和特色工业园区

   三 实现郑州率先崛起的战略选择

    (一)立足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实施工业结构升级

     1.充分利用资源组合优势,做强做大煤电铝及其深加工产业群

     2.大力发展外向度高、加工度高、科技含量高的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3.抓住当前各种有利机遇,加快发展现代化加工组装业产业集群

     4.以优势领域为依托,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

     1.抓住金融、保险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机遇,加快金融、保险业的发展

     2.抓住进一步提高中部地区交通运输枢纽地位和物流需求增长快的机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3.充分发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作用,大力发展会展业

     4.加快城市创新力建设,强化中心城市的科技支撑

     5.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城市生活服务功能

    (三)打造郑州都市圈,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1.强化郑州中心城市发展

     2.依托六县市和上街区,建设郑州大都市

     3.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1+8”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

  中原城市群郑东新区的规划建设模式及启示

   一 郑东新区开发建设的经济社会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催生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城市群已成为区域竞争的主要载体

    (三)中心城市对城市群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四)开发建设郑东新区是做大做强郑州、推进中原城市群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 郑东新区开发建设规划

    (一)规划编制

    (二)规划布局

    (三)规划特色

     1.理念先进

     2.设计超前

     3.风格独特

   三 郑东新区开发建设成就

    (一)城市建设已成规模

    (二)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三)产业多元化协调发展

    (四)招商引资成绩突出

    (五)发展环境开创新局面

   四 郑东新区开发建设模式

    (一)决策模式

    (二)开发模式

    (三)拆迁模式

    (四)招商模式

    (五)管理模式

   五 郑东新区开发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湖北城市群发展与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构建

   一 城市群的发展在战略支点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城市群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载体,也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城市群是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是湖北省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方式

    (三)城市群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四)建设武汉城市圈是湖北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核心内容

   二 湖北城市群“一圈两群”的基本构架与发展格局

    (一)武汉“1+8”城市圈

    (二)宜荆荆城市群

    (三)襄十随城市群

   三 湖北城市群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湖北城市群体系发育不完善,大中小城市数量不协调,尚未形成比例合理的等级结构

    (二)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区域效应最强的城市密集区,呈现出“一枝独大”的局面,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全省经济发展中贡献偏小,实力有待提高,功能需要提升

    (三)武汉城市圈成员在空间层次上存在结构性问题,具有强市弱圈的明显特征,中心城市武汉的首位度高,与其他城市的经济实力差距大

    (四)湖北城市群产业层次较低、结构趋同,区域内部竞争激烈,产业链传递和扩张功能不够,城市之间产业发展的融合度较低

    (五)由于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限制,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仍然存在许多障碍,还没有形成区域统一的大市场

   四 加快湖北城市群发展,打造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

    (一)统筹协调、科学规划,交通突破,为城市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强化中心城市的极化带动能力,增强城市间分工与合作,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优势

     1.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武汉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构筑湖北发展的强劲增长极

     2.重视宜昌和襄樊“省域副中心”的建设,发展城市规模,增强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力

     3.鼓励和支持“宜荆荆”、“襄十随”两个城市群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以新兴工业化推进城市群的发展,明确城市的产业发展定位,突出本地特色,实现错位发展、合理布局

     1.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与改造,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2.以优势产业群为基础,坚持错位发展,强化城市分工合作,形成城市群发展合力

    (四)坚持机制创新,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运行机制,为湖北城市群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武汉城市圈“以大带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推进方式

   一 “以大带小”发展的作用机理及试验价值

    (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形成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

    (三)强化中心城市功能

    (四)带动区域的发展与转型

    (五)整体提升武汉城市圈国际和区域分工地位

   二 “以大带小”的推进战略及方式

    1.典型示范

    2.项目支撑

    3.产业带动

    4.市场牵引

    5.服务拓展

   三 “以大带小”发展的机制保障

    1.在国家规划层面上明确武汉中部经济中心城市定位

    2.建立健全多样化的区域组织与治理体系

    3.充分尊重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的选择,打破行政壁垒,校正竞争秩序,健全区域市场合作机制

  武汉城市圈应实施新战略

   一 新文明战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二 新空间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进行“三圈层”开发

   三 新政绩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用人选人机制

   四 新环保战略: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五 新能源战略:利用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开发新能源产业

   六 新金融战略:加快建设CBD,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

   七 新文化战略:走集群发展道路,建设“千亿元产业”

   八 新工业战略:大力发展聚集经济,推动开发区升级换代

   九 新农村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十 新长江战略:建设武汉新港,迈向海洋经济时代

   十一 新开放战略:弘扬大码头文化,营造更富吸引力的软环境

   十二 新融合战略:发挥乘数效应,共创双赢、多赢局面

  长株潭城市群转型发展对策研究

   一 长株潭城市群转型的内涵

    (一)发展方式由经济一体化向“两型社会”建设转变

    (二)空间模式由长株潭城市群“1+2”向“3+5”转变

    (三)动力机制由边际增量式改革向综合配套改革转变

   二 长株潭城市群转型的条件

    (一)极化效应分析

     1.第二产业极化效应分析

     2.第三产业极化效应分析

     3.非农人口极化效应分析

    (二)扩散效应分析

     1.第二产业扩散效应分析

     2.第三产业扩散效应分析

     3.中心城市扩散效应分析

    (三)经济联系度分析

    (四)能级结构分析

   三 长株潭城市群转型的对策

    (一)坚持同城化,打造长株潭复合中心城市

    (二)坚持一体化,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三)坚持集约化,实现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生态化,建设生态型城市群

    (五)坚持制度化,构建公共治理运行机制

  把长沙打造成“3+5”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一 中心城市在城市群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一)区域经济增长极与中心城市的崛起

    (二)中心城市在城市群中的主要作用

     1.凝聚作用

     2.辐射作用

     3.示范作用

     4.带动作用

     5.调节作用

    (三)城市群中心城市形成的基本条件

     1.区域内经济发达的城市

     2.多种工业综合发展的城市

     3.商业贸易发达的城市

     4.多功能综合发展的城市

   二 长沙与周边大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比较

    (一)综合实力的比较

    (二)消费、投资、出口的比较

    (三)经济外向度的比较

    (四)其他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比较

   三 长沙成为“3+5”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构想

    (一)长沙成为“3+5”中心城市的前沿参照

    (二)长沙成为“3+5”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条件

    (三)长沙成为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障碍性因素

     1.周边环境

     2.国际因素

     3.自身实力不强

     4.制度性缺陷

    (四)长沙成为“3+5”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

  皖江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问题及对策

   一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良好的基础条件、难得的发展机遇及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1.良好的基础条件

     2.难得的发展机遇

     3.“十一五”时期沿江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

    (二)发展思路与战略定位

     1.沿江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思路

     2.沿江城市群的战略定位

    (三)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具体要求

     1.形成沿江产业密集带

     2.形成沿江城镇密集带

     3.形成沿江港口群

     4.形成现代基础设施网

     5.形成综合物流网

   二 产业发展与布局

    (一)产业发展方向

     1.汽车产业集群

     2.冶金产业集群

     3.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4.发展石化及化工产业集群

     5.建材及新材料产业集群

     6.物流产业集群

     7.积极发展其他产业

    (二)产业空间布局

     1.“一轴”即临江产业发展轴

     2.“双核”即东西产业集聚核

     3.“三带”即沿长三角、合巢芜(马)宣和合安三大产业发展带

     4.近期重点建设九大产业集聚区

   三 城镇发展与布局

    (一)构筑沿江城镇体系

     1.做大做强马芜铜城市带

     2.培育壮大安庆市城市带

     3.着力改善江北城镇发展薄弱的状况

    (二)马芜铜宜各城市发展思路

     1.芜湖

     2.马鞍山

     3.铜陵

     4.安庆

    (三)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1.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

     2.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四 重要战略举措

    (一)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岸线资源

     1.在岸线开发利用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2.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做好港口群布局

    (二)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1.公路网建设与布局

     2.铁路网建设与布局

     3.过江通道建设与布局

     4.机场建设与布局

     5.内河航道治理

     6.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三)大力建设现代综合物流网

    (四)确保能源供给

     1.电源点建设

     2.电网建设

     3.能源结构调整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1.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建设与长三角对接的信息化平台

     3.加强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

    (六)积极构建区域科技创新和文化体系

    (七)建立保障规划实施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2.推进东向发展

     3.加强岸线资源管理

     4.加强港口建设与管理

     5.加强金融体系建设

     6.促进区域整合和联动发展

     7.强化政策支持

   五 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一)遇到的问题

    (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1.与合肥市共同打造国家级自主创新改革试验区

     2.解决长江两岸共同发展问题

     3.率先构建芜湖、马鞍山同城化的双子城,以解决沿江城市群缺乏大城市的问题

     4.坚持改革,加强协调,消除体制障碍

     5.进一步加强城市间的分工合作,共同打造服务业

     6.积极融入长三角,努力从外部引入动力

  皖江城市群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一 现代服务业的界定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二)现代服务业的特点

   二 皖江城市群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点与制约因素

    (一)皖江城市群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点

     1.发展速度加快,贡献份额增加,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2.吸纳劳动就业能力不断提高,但潜力尚待发挥

     3.传统服务业发生分化,新业态不断涌现

     4.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但总体水平偏低

     5.服务业开放程度较低,国际竞争力弱

     6.区域、城乡服务业发展不平衡

    (二)制约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1.观念转变和思想解放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直接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

     3.城市化进程滞后,缺乏服务业发展的基础

     4.现代服务业人才数量与结构短缺并存,已成为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5.政策长期向工业倾斜,整体引导服务业发展的功能薄弱

     6.消费外流现象严重,抑制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三 皖江城市群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思路

    (三)发展目标

     1.总量目标

     2.结构目标

   四 皖江城市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

    (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1.加快物流基地建设

     2.扶持发展现代物流企业

     3.构筑物流基础信息平台

    (二)全力提升商贸流通业

     1.加速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步伐

     2.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

    (三)全面发展休闲旅游业

     1.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产品体系建设

     2.延长旅游产业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3.加快旅游企业的强强联合,培育大型旅游集团

    (四)积极打造会展业

    (五)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业

     1.完善中介服务业市场发展环境

     2.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

     3.打造全国知名品牌

    (六)规范壮大金融服务业

    (七)深度开发信息服务业

    (八)积极培育文化传媒业

    (九)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业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事业

    (十)扶持发展社区服务业

     1.健全社区服务体系

     2.创新社区服务内容

   五 加快皖江城市群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以解放思想为动力,转变发展观念,树立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理念

    (二)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优化规划布局,促进现代服务业有序发展

    (三)以集聚发展为切入点,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

    (四)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

    (五)制定优惠政策,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服务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地位

     1.财政优惠政策

     2.土地优惠政策

     3.税收优惠政策

     4.拓宽投融资渠道

     5.鼓励发展连锁企业

     6.规范部门收费行为

    (六)加快城市化进程,拓宽服务业发展空间

    (七)发挥资源和市场优势,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服务业开放程度

    (八)创新激励机制,构筑人才高地,建立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

    (九)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发展氛围,推动服务业发展

     1.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2.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十)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导向机制,完善服务业发展的考核体系

     1.建立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

     2.完善统计管理

     3.严格目标考核

  皖江城市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构建

   一 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安徽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全省经济崛起

    2.有利于贯彻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大规模产业转移提供先行经验

    3.有利于加快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推动东中西部互动发展

    4.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 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基础条件

    1.区位条件优越,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2.资源丰富,与东部沿海地区具有经济互补性、相互依赖性

    3.科教基础深厚,企业自主创新具有良好的基础

    4.产业基础较好,具有承接大规模产业转移的能力

   三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范围、思路和目标

    (一)示范区范围

    (二)总体思路

    (三)基本目标

     1.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3.积累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互利共赢、科学发展的实践经验

     4.推进泛长三角地区的产业一体化步伐

   四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主要任务及举措

    1.优化发展环境,探索服务对接的体制机制

    2.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探索集群发展的承接方式

    3.加强沟通磋商,探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有效途径

    4.围绕有效供给,探索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模式

    5.强化节能减排,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6.加强人力培训,探索劳动力的供给模式

   五 需要国家支持的相关建议

  环鄱阳湖城市群主导产业界定及产业分工合作研究

   一 环鄱阳湖主导产业评定指标体系

    1.综合评价模型

    2.对评价指标的说明

    3.对权重的确定

   二 环鄱阳湖城市群主导产业界定

   三 环鄱阳湖城市群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比较分析

    1.南昌市

    2.九江市

    3.景德镇市

    4.上饶市

    5.鹰潭市

   四 环鄱阳湖城市群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

    1.生物医药产业

    2.有色金属产业

    3.汽车产业

    4.电子信息产业

    5.新材料产业

    6.光伏产业

    7.应用软件产业

    8.绿色陶瓷产业

   五 环鄱阳湖城市群产业分工与合作

    1.环鄱阳湖城市群产业分工与合作首先必须突破行政障碍

    2.调整环鄱阳湖城市群产业结构,各市主导产业形成差异化发展

    3.同构产业合理配置,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发展

    4.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加强推进互补产业互动发展

    5.整合城市群产业资源,加速群内产业布局一体化

  大太原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

   一 构建大太原经济圈的背景和框架

   二 构建大太原经济圈的意义和作用

    (一)有利于参与区域集团式竞争

    (二)有利于提升省会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三)有利于完善全省各城市的功能定位

    (四)有利于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促进全省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2.推动全省区域经济的纵深发展

     3.辐射带动和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三 构建大太原经济圈的发展战略

   四 构建大太原经济圈的措施

    (一)全面打造中心城市,增强核心增长极和辐射源作用

    (二)加快太榆同城化步伐,实现核心区域率先发展

    (三)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核心区与周边的有效对接

    (四)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大太原区域整合协调发展

     1.产业结构布局一体化

     2.区域文化旅游产业一体化

     3.区域市场一体化

     4.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5.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6.科技服务一体化

   五 构建大太原经济圈的政策支持

    (一)坚持规划先行

    (二)建立行政协调机制

    (三)完善配套政策

    (四)优化投资环境

    (五)重视民间力量的参与

 主要编撰者简介

 中部蓝皮书编委会

 Abstract

以中部蓝皮书形式出版的《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08)——开创城市群时代》,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中部城市群发展的专著,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与新城市群研究——基于中部新城市群整合机制的实证分析”的阶段成果,由中部六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二市(武汉、郑州)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完成。区域整体竞争力替代单个城市竞争力,以城市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随着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全面推展,中部各省也在着力以省域中心城市为核心构建相应的城市群,并把它作为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之一来实施。如何推动中部城市群又快又好发展,对加快实现中部崛起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部地区要朝着一体化的愿景目标,谋求促进各行政区间的社会经济资源要素不断向极核型城市与极域型地理空间流动和集聚,缔造并做大做强新兴城市群,就要对中部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态势进行理性审度,这其中既有历史机遇、政策环境与社会动力,也有内外挑战、应力困惑与障碍制约,只有化域外压力为内生活力,由内生活力来激发并增强城市群的府际驱导协同力、市场主体创新力及社会民众回应力,才能营造城市集群行为联动的后发优势,实现中部城市群的跨越式发展。中部城市群发展的理路,应通过点、轴、圈的跨域资源互补、要素组配、城镇绵延以及一体化建设,科学规划并配置以人口、水体、能源、土地、产业、市场、技术、文化及其基础设施等空间综合承载负荷为主的城市职能结构,不懈营造城市集群区域“一带三极六核六轴三十七节点”的空间结构体系,缔创内陆腹地高融聚态、大辐射面、深和谐度、优宜居性、强竞争力的城市群科学发展模式。在大力发展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都市圈的基础上,重点整合长(长株潭“3+5+1”)、武(武汉“1+8”)、郑(郑州“1+8”)三大城市群,促进由多城市群联结的长武郑都市带——中国第四大城市群的发育成长,形成以巨型城市群绵延带为特征的中部崛起脊梁。同时推进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与太原都市圈分别向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邻近性对接与互补性联动,从而实现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协同发展。

任军:《增长极理论的非均衡发展观与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极构建》,《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6期。

韩家戚:《我国中部城市群发展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3期。

彭荣胜:《中部城市群在区域崛起战略中的目标定位与对策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2期。

钟新桥、钟炎君、曾祺林:《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分析及对策建议》,《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11期。

刘传江、冯碧梅:《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发展战略的比较与思考》,《中州学刊》2008年第5期。

童中贤:《谁是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2008年5月15日《中国经济时报》。

童中贤、熊柏隆、肖琳子:《我国中部城市群整合发展的战略定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顾朝林、于涛方、刘志虹等:《城市群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城市规划》2007年第10期。

谢沛善:《金融集聚与泛北部湾区域性金融中心构建: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学术论坛》2007年第9期。

何德旭、张雪兰:《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若干问题的思考》,《上海金融》2007年第12期。

游红霞:《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当代经济》2007年第5期。

岳德松:《试论我国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中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3期。

齐援军:《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前瞻》,《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13期。

宏观经济研究院体改所课题组:《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几个重要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8期。

曾云、许信胜:《浅议我国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治理的制度供给》,《开发研究》2008年第5期。

邹树彬:《行政区划改革:焦点、态势及走向》,《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4期。

柳成焱:《我国乡镇行政区划的演变特点及其改革路径》,《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童中贤、熊柏隆、肖琳子:《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现状分析》,《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陈湘满、胡忠林、唐韬:《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状况、问题和对策》,《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麻智辉:《中部崛起与环鄱阳湖城市群构想》,《2007:江西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郭勇:《城市群在中部崛起的作用及对策研究》,《经济前沿》2006年第9期。

牛凤瑞、盛广耀:《三大都市密集区:中国现代化的引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彭荣胜:《中部经济崛起中城市群的选择与培育》,《商业时代》2006年第12期。

肖翊、王明浩:《中部地区各城市群的发展》,《城市》2007年第12期。

张兆安:《大都市圈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黄新建:《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2007年度江西省重大招标课题。

连玉明:《中国城市蓝皮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麻智辉:《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李廉水等:《都市圈发展》,科学出版社,2006。

刘茂松:《论中部崛起战略》,《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郭辉东:《中部崛起的战略选择》,《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秦尊文:《论中部地区的战略定位》,《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苗长虹、王海水:《中国城市群发展态势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第4期。

王彦武:《中原城市群几个问题的探讨》,《中州学刊》2004年第9期。

杨云彦、秦尊文:《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圈促进中部地区早日崛起》,《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第9期。

冯德显等:《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第12期。

陈新凤、刘晔:《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许玉峰:《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郭冬梅:《中部地区城市集群化发展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陈兵:《欠发达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葛勇:《城市群在中部崛起的作用及对策研究》,《经济前沿》2006年第9期。

韩家戚:《我国中部城市群发展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3期。

陈湘满、胡忠林等:《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状况、问题和对策》,《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刘中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着力点》,《决策探索》2008年第8期。

李新安:《空间二元市场结构约束下的中部崛起障碍及突破》,《当代财经》2007年第5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中国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启示》,《决策参考》2005年第12期。

洪银兴:《论我国转型阶段的统一市场建设》,《学术月刊》2004年第6期。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薛东前、孙建平:《城市群体结构及其演进》,《人文地理》2003年第8期。

朱有志、李友志:《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07)》,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王苏洁、卞显红:《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侧度与评价研究》,《商业经济文荟》2005年第4期。

罗海藩、童中贤、韩未名:《长株潭城市群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朱有志、童中贤、周海燕:《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及其路径选择》,《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刘远柱:《中部崛起需要构筑三大机制》,《江淮论坛》2007年第3期。

董力三、张文佳:《长株潭城市群——中部新经济增长极的初步分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张萍:《2001·长株潭经济论坛》,红旗出版社,2002。

朱铁臻:《“同城化”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www.chinacity.org.cn.2007-10-09。

于学信:《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城建集约化》,www.cq.xinhuanet.com.2008-02-18。

陈安庆:《毛泽东故园加冕新特区》,《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第1期。

〔法〕弗朗索瓦·佩鲁:《增长极概念》,《经济学译丛》1988年第9期。

〔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

童中贤、熊柏隆、肖琳子、田高平:《长株潭城市群转型后的中心城市选择》,《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王志平:《上海迈向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朱有志、童中贤、周海燕:《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及其路径选择》,《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杨浩:《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界定及关联性分析》,《财贸研究》2006年第6期。

李斌等:《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组织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年第4期。

陈建华:《长江三角洲产业同构问题再研究》,《长江论坛》2007年第5期。

张同升:《北京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12期。

孙士强、张贵:《京津冀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蓝英、王代敬:《四川省主导产业的选择》,《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10期。

《“大太原经济圈”近观远望》,2007年10月18日《山西日报》。

《构建“大太原”经济区加快太原都市圈发展》,太原新闻网,2007年5月29日。

李淳、任永岗:《“大太原经济区”与山西中部崛起》,《理论探索》2006年第2期。

霍永刚:《构建“大太原”经济圈战略解读》,《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李淳:《加快以太原市为中心的城市群、经济圈的建设》,《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杨瑞武:《建设大太原赢得大发展——太原的区划沿革与率先发展》,《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

简 介:结合当前河南实际,针对明年乃至未来更长时期内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城镇化发展质量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形态、城市生态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其中不乏涉及到河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为河南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简 介: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增速普遍下降,欧债危机的继续蔓延、美国“财政悬崖”的持续、发达国家长短期目标的不一致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复苏。受此影响,中国2012年经济增长率明显下滑,进入减速增长期。在此背景下本书梳理了世界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讨论了从经济增长加速到减速的核心原因,发现成熟经济体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