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1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实践——基于“一带一路”背景的探索图书

"The Belt and Roa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ersonnel Train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SSAPID:101-1651-0898-09
ISBN:978-7-5201-2470-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外向型经济时代的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书中通过审视当前涉外人才培养机制弊端,明晰了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将复合型人才培养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方向,以此针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外语+专业”的培养方案、多元化的培养方式、课程体系设置等内容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从而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高等院校提高国际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耦合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借鉴与解决思路。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宋淑洁;吕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8 财政、金融

 序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对策研究

  一 引言

  二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模式分析

   (一)“单一制”培养模式

   (二)“双元制”培养模式

   (三)“多元制”培养模式

  三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对策分析

   (一)借鉴国外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

   (二)借鉴其他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建设有效的实践培养标准体系

   (三)构建培养模式的制度保证,保证国际商务人才的顺利培养

   (四)更新国际商务课程体系,注重教师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 引言

  二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三 基于CDIO理念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四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二)推进国际商务人才的多语言能力建设

   (三)强化国际商务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商务硕士的能力定位与培养路径研究

  一 引言

  二 我国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现状分析

   1.以外语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2.以创新能力和实践为导向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3.以国际化为导向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三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商务硕士的能力定位

   (一)基本能力结构

   (二)专业能力结构

   (三)综合能力结构

  四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商务硕士的知识结构

   (一)通识教育模块

   (二)学科基础模块

   (三)学科专业模块

   (四)教学实践模块

  五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商务硕士的培养路径

   (一)“多语言文化背景+国际商务专业+涉外单位实践”的培养理念

   (二)“校内专业导师+企业实践导师+语言与文化导师”的培养模式

   (三)“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国际化学生”的培养环境

  六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商务硕士培养的支撑条件

   1.国际化、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为多语言文化背景的国际商务硕士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突出的外语学科优势为多语言特色的打造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优良的办学设施为多语言文化背景高端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4.高质量、准口径的实践基地为人才国际化的打造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质平台

  七 结束语

 外语类院校“一带一路”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思路研究

  一 廓清“一带一路”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理念

  二 明晰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 明晰现有商务人才培养弊端

  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培养路径

  五 结语

 高校智库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

  一 高校智库建设的时代背景

  二 高校智库建设的现状

  三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四 基于高校智库平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策略

   (一)基于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

   (二)基于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引入

   (三)基于跨学科指导制度的创新

 重庆自贸区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探析

  一 引言

  二 重庆自贸区人才需求分析

   (一)重庆自贸区人才需求的总体特征

   (二)自贸区人才具体需求分析

    1.中高端技术人才

    2.中高端管理型人才

    3.中高端国际贸易人才

    4.中高端服务人才

    5.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三 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与路径

   (一)明确人才队伍在自贸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二)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三)实施现有人才“走出去”战略

   (四)实施优秀人才“引进来”战略

   (五)充分依托市内外高等院校培养人才

   (六)发挥好企业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中的主力军作用

 国际商务硕士国际化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一 国际化素质的内涵与特征

  二 国际商务硕士国际化素质评价体系

   (一)国际化素质培养效果指标体系建立

  三 结语

 “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一 引言

  二 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困境

   (一)生源质量标准模糊

   (二)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不尽完善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性欠佳

   (四)双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有待提高

   (五)专业实践教学的散养化

   (六)学位论文的学术化倾向严重

  三 美国高校的培养经验与启示

   (一)培养目标明确且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二)课程体系完善且注重培养全球维度的思考方式

   (三)实践模式多样且开展丰富的游学活动

  四 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一)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

   (二)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应用型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

   (三)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和管理

   (四)以实践性为导向改革学位论文制度

   (五)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效对接

  五 结语

 “一带一路”背景下自贸区商务人才培养研究

  一 “一带一路”背景下自贸区发展趋势

  二 “一带一路”背景下自贸区商务人才培养需求

  三 “一带一路”背景下自贸区商务人才培养政策建议

   1.商务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方式

   2.商务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方式

   3.商务人才的政府培育方式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经济法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 引言

  二 国际经济法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优化培养方案

   (二)提升校内实训载体

   (三)优化联合培养机制

   (四)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五)优化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三 结论与展望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双创”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一 引言

  二 国际商务人才“双创”能力的科学内涵

   (一)“双创”的内涵

   (二)“双创”能力与国际商务专业的结合

  三 国际商务人才“双创”能力培养体系设计

   (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

    1.“两线”并行,“三业”贯通,“四力”培养

    2.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创新知识,突出创业能力

    3.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创业热情,挖掘创业潜能

   (二)学校实践教学与跨界实践相结合

    1.构建实验、实训、实践“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2.构建校内、校外、互联网“三位一体”创业模式

  四 国际商务人才“双创”能力培养的驱动机制

   (一)深入调研与动态跟踪调整机制

   (二)开拓师生共历共享和课程群研发机制

    1.共历共享

    2.调研结果共享及课程群研发

    3.跨校合作优化机制及成果固化分享

   (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载体分层优化机制

    1.教学载体分层重塑、开发和匹配

    2.教学手段优化,动态匹配

 新常态下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思考

  一 引言

  二 新常态下我国对外经贸面临的挑战

   (一)“一带一路”带来新的对外经济开放战略

   (二)跨境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进行了重构

   (三)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更多国际经贸相关的创新

  三 新常态下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能力需求特征

   (一)扎实的进出口业务操作技能

   (二)国际商务拓展能力

   (三)多语言能力

   (四)创新创业能力

   (五)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四 新常态下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一)用系统思维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二)构建动态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加强实验实训课程

   (三)建立有效的校企政合作以及国际合作协同培养平台

   (四)培养与时俱进的“双师双创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五 结论

 “一带一路”倡议下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 引言

  二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三 建立“一带一路”倡议下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复合型、复语型、国际化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模型

   2.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建立“复语型+跨文化”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课程教学体系

   3.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建立“企业+高校”联动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4.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院校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 引言

  二 “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一)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内涵分析

   (二)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目标解构

  三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

   (一)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1.根据学科侧重点不同,高等院校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模式包括语言学培养范式、经济(贸易)学培养范式和管理学培养范式

    2.从人才培养定位来看,高等院校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模式包括通才教育模式、专才教育模式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3.从人才培养过程与结果来看,高等院校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模式包括学徒式培养模式、教学-科研型培养模式、协作型培养模式

   (二)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培养目标不明确

    2.学科体系不健全,课程设置不合理

    3.人才质量不高,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4.教学团队不完备,“双师型”师资严重不足

  四 “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 引言

  二 “一带一路”倡议对本科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三 “一带一路”倡议对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影响

   (一)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观念的革新

   (二)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三)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

  四 “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一)以系统思维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二)以多样化、优质化生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三)以模块化教学平台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四)以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五)以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五 结语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 “一带一路”背景介绍

  二 “一带一路”给国际商务人才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三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二)实践教学不足

   (三)缺乏国际化平台

   (四)对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视不够

  四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议

   (一)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二)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建立国际化交流平台

   (四)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五 结语

 高校跨学科、高素质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平台运作模式研究

  一 引言

  二 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平台的现行运作模式特点及面临的困境

  三 转型理论概述

  四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平台的运作模式重构

   (一)综合实验中心的定位升级

   (二)充分整合资源

   (三)良好的人才培养层次及相应的管理结构

   (四)新的平台运作机制

    1.建立新的开放模式的开放体系平台

    2.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流动机制,采用项目管理机制

    3.建立以学术联合为基础的新整合优势

    4.合理的人员更替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

  五 结论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院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 引言

  二 外语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三 外语院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建设

   (一)围绕复合型、应用型的要求科学设置课程

   (二)慕课和全真案例教学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法律实务工作素养

   (三)整合各方面办学资源,积极建设校外法学实习基地,完善职业实践平台

  四 简短的结论

 刍议“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法律人才的法律英语技能培养

  一 引言

  二 涉外法律人才对法律英语技能的需求分析

   (一)“一带一路”国家使用外语状况简述

   (二)涉外法律人才所需英语技能的构成

  三 培养涉外法律人才法律英语技能的课程建设

   (一)法律英语课程与法学双语课程应区别定位

   (二)法律英语课程与法学双语课程应进行合目的化建设

    1.法律英语课程建设的合目的化

    2.法学双语课程设计的合目的化

  四 涉外法律人才法律英语技能培养的法律英语教材建设

   (一)法律英语教材编写的宗旨——以实务为导向

   (二)法律英语教材内容的选择——引入多样化的法律主题及法律实践情景

   (三)法律英语教材的教学素材选择——突出真实性和对比性

   (四)法律英语教材的练习设置——强调针对性、实效性和多样性

  五 涉外法律人才法律英语技能实践平台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略论

  一 “一带一路”倡议对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需求

  二 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应当具有的基本素养

   (一)国际视野和全球化思维

   (二)外语水平高

   (三)专业素养优秀

   (四)人文与道德素养优秀

  三 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途径

   (一)确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二)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

    1.外国语

    2.国际化程度高的公共课程

    3.国际化程度高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基础课程

    4.国际化程度高的专业课程

    5.专业实践与实习课程

   (三)利用国际化的教学资源

    1.共享其他国家或地区著名高校的优势教学资源

    2.充分利用各国或地区优势法律资源库

   (四)打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五)实施国际化的教学模式

   (六)建设国际化的实践平台

   (七)建立质量评估与认证机制

    1.建立三级质量评估体系

    2.采取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相结合的监控方式

    3.评估认证工作应坚持的原则

   (八)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一 引言

  二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分析

   (一)拥有国际化思维

   (二)跨文化交流人才

   (三)各专业领域技术人才

   (四)创新创业人才

  三 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剖析

   (一)课程设置结构局限,外语输入较少

   (二)人才培养开放性不够,“引进来”与“走出去”不匹配

   (三)人才培养主力较少,过于依靠高校教育

   (四)未能将外在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

  四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与能力

   (二)培养学生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共建联合模式

 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法律素养的培养

  一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必须具备法律素养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发展

    1.“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2.“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

    1.数量需求

    2.质量需求

   (三)法律素养是“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的重要内核

  二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国际商务人才法律素养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国际商务人才法律素养培养与“一带一路”倡议发展需求不匹配

   (二)国际商务人才法律素养培养中的实务操作有待加强

   (三)国际商务人才法律素养的培养师资极度缺乏

  三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法律素养的培养与提高途径

   (一)明确培养目标

   (二)增加法律课程的学习时间

   (三)安排专门的授课师资

   (四)强化学生认识

   (五)推广“案例教学+课堂兴趣小组”模式

   (六)提倡建立法律素养培养实训室

 基于领导权变理论的高绩效商科课程全英教学模式探讨

  一 引言

  二 领导权变理论

  三 商科课程全英教学情境分析

   (一)“领导者-成员关系”变量

   (二)“任务结构”变量

   (三)“职位权力”变量

  四 商科课程全英教学模式探讨

   (一)任务导向型教师的高绩效教学模式

   (二)关系导向型教师的高绩效教学模式

  五 结语

 “一带一路”背景下“绩效管理”课程实验教学体系设计

  一 引言

  二 “绩效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三 “绩效管理”课程的社会需求调查

   1.绩效管理如何支撑企业战略的实施

   2.如何提高员工绩效计划管理的有效性

   3.如何认识实践绩效考核

   4.如何正确运用绩效考核的结果

   5.对绩效管理人员素质及能力的要求

  四 “绩效管理”课程实验教学体系设计

   (一)“绩效管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的编制

   (二)以绩效管理PDCA循环为主线,设计实验教学课程内容的逻辑体系

    1.实验前的准备

    2.实验模块设计

    3.实验室实操考核方式

    4.模拟实验,贴近企业现实

    5.课程设计总结

  五 小结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 引言

  二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一)教学缺乏实践性

   (二)教学模式的落后

   (三)教学与实际生活不符合

  三 国际商务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

   (一)掌握较多的语言能力

   (二)对国际经贸知识有着扎实的基础

   (三)实践能力较强

   (四)了解合作区域的文化

   (五)拥有国际市场视野

  四 国际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

   (一)教师能力较弱

   (二)培养的定位不准确

   (三)政府不够支持

   (四)培养制度的不完善

  五 国际人才培养的优化措施

   (一)完善学科体系

   (二)师资力量的扩大

   (三)多与外界进行联系

   (四)培养方式的转变

   (五)教材选择的合理化

  六 总结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高校跨境贸易专业板块复合人才中外联合培养模式与路径研究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中外联合办学的趋势分析

   (一)战略趋势分析

    1.“一带一路”倡议促进西部高校国际化教育

    2.“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外联合办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二)需求分析

    1.“一带一路”贸易类管理类人才需求

    2.“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人才需求

   (三)“一带一路”需要双维度人才

  四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专业中外联合办学新内涵

   (一)中外联合办学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中外联合办学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企业工程提供标准

   (三)中外联合办学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贸易与金融制定规则

  五 复合国际商务人才中外联合培养模式与路径

   (一)加强国际化师资培养顶层规划

   (二)加强协同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实践教学途径路径

  六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务专业中外联合办学的对策建议

   (一)鼓励教育“走出去”

   (二)课程设置双化

   (三)“小语种”+“跨文化”

   (四)建设导师制

   (五)建设分类指导就业机制

 “一带一路”背景下复语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路径初探

  一 引言

  二 北上广外语类高校培养复语型国际商务人才的现状

  三 复语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路径初探

   (一)培养复语型国际商务人才的教学思路

   (二)搭建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平台

   (三)校企合作培养复合型涉外人才

   (四)“产学研”协同发展助推就业

  四 结语

 “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外语人才的培养和改革路径

  一 研究背景

   (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

   (二)“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价值

   (三)“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问题

    1.政治问题

    2.市场问题

    3.宗教文化问题

  二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需要复合型外语人才

    1.复合型外语人才

    2.“一带一路”需要复合型外语人才

   (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需要最多的是商务外语人才

  三 我国培养的商务外语人才还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一)我国培养的商务外语人才取得了的成绩

   (二)商务外语人才数量上还有待提高

   (三)商务外语人才质量上还有待提高

  四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探索培养商务外语人才的途径

   (一)按照“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新开设小语种

   (二)加大商务外语人才培养

   (三)积极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五 结语

 文前辅文

本书基于『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针对外向型经济时代的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本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审视当前涉外人才培养机制弊端,明晰了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将复合型人才培养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方向,以此针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外语+专业』的培养方案、多元化的培养方式、课程体系设置等内容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从而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高等院校提高国际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耦合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借鉴与解决思路。

安占然、朱廷珺:《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定位与培养机制创新》,《财会研究》2015年第11期,第77~80页。

蔡跃:《德国综合性大学的“双元制”教育模式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第80~85页。

曹慧平:《国际商务专业“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探索》,《高教论坛》2017年第1期,第53~55页。

顾颖:《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知识经济》2017年第2期,第179~180页。

匡增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背景下创新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教学研究》2017年第1期,第87~91页。

乐国林:《我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三种学科范式及其问题》,《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第5期,第46~48页。

项义军、关兵:《我国现行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对外经贸》2017年第4期,第122~124页。

王丽雅、魏春梅:《高职院校创新“政企校”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年第4期,第6~9页。

李炎炎:《基于CDIO理念的五级层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为例》,《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44~47页。

王俊:《中英合作办学下基于CDIO国际商务专业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科技经济导刊》2016年第3期,第149~151页。

王一雯、刘春苗、刘春丽、徐永智、张汝根:《基于CDIO理念下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科技创业》2016年第10期,第73~77页。

杨琳琳、郑芳:《基于CDIO理念的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育评论》2014年第6期,第106~108页。

郑秀梅:《基于CDIO理念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对外经贸》2012年第5期,第128~130页。

张晓涛:《美国大学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7期,第217~223页。

付竹:《外语类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第138~140页。

何轩:《国际商务硕士培养和教学模式探讨》,《科教文汇》2015年第2期,第34~35页。

刘彩霞:《基于郑州航空港建设的河南省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6期,第18~20页。

刘继伟:《新型国际商务人才素质结构研究》,《科教文汇》2011年第9期,第202~204页。

李陶然、张家成、刘晓辉:《基于国际化视角的新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思考》,《科教文汇》2012年第6期,第43~44页。

施锦芳、刘昂:《国际化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大连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第114~120页。

王咏梅:《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制约因素与对策》,《现代大学教育》2012年第5期,第108~111页。

杨励、刘琳:《试论国际商务硕士(MIB)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视角》,《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37期,第196~198页。

于岩熙、隋俊:《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外经贸》2014年第7期,第148~149页。

张金艳、尤前前:《国际商务硕士(MIB)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第151~153页。

黄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传播困境及突围策略》,《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12期,第121~127页。

阚阅、周谷平:《“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结构改革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研究》2016年第10期,第19~24页。

文君、蒋先玲:《用系统思维创新高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第153~160页。

杨柏:《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欧亚经济格局的影响》,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

杨柏、陈伟:《内陆自贸区与重庆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

董俊虹、程智勇、王润孝:《国外研究生教育模式对我国西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79~82页。

董晓芳、赵守国:《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2017年第1期,第83~86页。

胡鞍钢:《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实践与总结》,《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第4~10页。

胡鞍钢、郑云峰、高宇宁:《对中美综合国力的评估(1990-2013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26~39页。

刘贵芹:《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第10期,第4~8页。

罗尧:《世界顶级智库美国兰德公司的人才培养之道》,《中国高校科技》2016年第4期,第69~71页。

邱均平、董西露:《高校智库建设的困境与策略》,《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第64~69页。

王牧华、全晓洁:《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启示》,《教育研究》2014年第12期,第149~154页。

朱宏亮、蒋艳:《中国高校智库发展现状与未来策略思考》,《高校教育管理》2016年第2期,第47~53页。

左建明:《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1期,第76~80页。

展涛:《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第7~13页。

《重庆自贸区的这组外资数据,揭示了内陆自贸区的一个规律》,http://www. liangjiang.gov.cn/Content/2017-07/20/content_365187.htm。

《为了人才,几个自贸区可都拼了》,搜狐财经,http://www.sohu.com/a/30798828_243577。

《重庆自贸试验区翘首以待海内外英才》,http://news.youth.cn/jsxw/201707/t20170729_10402953.htm。

《自贸区需要这些人才》,中国经济网,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611/14/t20161114_17777617.shtml。

《重庆自贸试验区制定人才发展政策吸引海内外英才》,http://www.chinaqw.com/qx/2017/07-29/155255.shtml。

郑秋锦、孔德议、许安心:《福建自贸区人才培养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31~35页。

张亭亭、王静:《基于自贸区需求的国际贸易双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对外经贸》2015年第7期,第7~12页。

张钰芸:《上海自贸区需要怎么样的人才》,《新民晚报》2015年4月4日。

陈清:《自贸区建设须先做好人才文章》,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5-04/28/nw.D110000gmrb_20150428_2-16.htm。

陈齐洁、凌斌:《关于发展我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文教资料》2013年第1期,第128~129页。

矫萍:《美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及启示》,《学理论》2017年第6期,第191~192页。

林吉双、杜玉萍、杨励:《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第11期,第100~104页。

施锦芳、刘昂:《国际化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大连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第114~120页。

姚建设:《论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的特色》,《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年第5期,第65~66页。

陈怡琴:《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教育的实践性困境与疏解》,《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1期,第75~79页。

段康、任燕、丁琳:《国际商务硕士课程设置的国内外比较研究》,《赤峰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第256~257页。

郭秀君、田明华、侯方淼:《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中国林业教育》2014年第1期,第35~38页。

洪涓、郝冬雅:《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研究——以北京工业大学国际商务专业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8期,第63~64页。

侯晓虹:《美国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商学教育研究——兼议中国现状与改革建议》,《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第91~95页。

矫萍:《美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及启示》,《学理论》2017年第6期,第191~192页。

施锦芳、刘昂:《国际化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大连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第114~120页。

杨励、刘琳:《试论国际商务硕士(MIB)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视角》,《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37期,第196~198页。

杨楠楠:《浅谈MIB双导师制下校外导师作用的发挥》,《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49期,第218~219页。

安晓明:《我国“一带一路”研究脉络与进展》,《区域经济评论》2016年第3期,第77~88页。

安树伟:《“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经济问题》2015年第4期,第1~4页。

储殷、高远:《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定位的三个问题》,《国际经济评论》2015年第2期,第90~99页。

林雄:《中国自贸区建设与国际经验》,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

王力:《自贸区蓝皮书:中国自贸区发展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郑志来:《“一带一路”倡议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15年第3期,第25~28页。

关嘉麟、宋帅:《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经贸实践》2016年第13期,第118~119页。

王晨光、陈建民:《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法学》2010年第7期,第3~7页。

魏磊:《论法学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大学教育》2013年第10期,第105~106页。

王鹏祥:《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教育法制》2012年第16期,第60~64页。

王太芹:《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第150~155页。

陈伟、杨柏:《多语言文化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的能力定位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年第10期,第124~125页。

陈月波:《基于“双创”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职教通信》2014年第17期,第21~23页。

李宏彬、李杏、姚先国等:《企业家的创业与创新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第99~108页。

李维安、王辉:《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一个公司治理视角》,《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第56~59页。

刘宇、虞鑫、许弘智:《“双创”背景下创新教育的实践、效果与机制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5年第11期,第106~112页。

秦虹、张武升:《创新精神的本质特点与结构构成》,《教育科学》2006年第2期,第7~9页。

隋博文、王景敏:《基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职业时空》2011年第9期,第123~124页。

王博:《高校“双创”理念发展问题及其路径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年第3期,第53~56页。

谢建平、蒋雍君:《“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2期,第43~45页。

蔡小勇、陈辰、余子鹏:《新常态经济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国际商务能力需求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10期,第124~128页。

陈海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与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6期,第52~58页。

董岩辉:《“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国贸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年第10期,第160~161页。

黄春丽:《对接自贸区新需求的国际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以陕西高校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第24期,第137~138页。

齐雅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网络经济》2016年第8期,第146~147页。

文君、蒋先玲:《用系统思维创新高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第153~160页。

吴轶群:《“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双创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教育现代化》2016年第9期,第21~23页。

张丽:《跨境电商时代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浅析》,《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第41~43页。

曾静:《自贸区建设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江苏商论》2015年第34期,第64~65页。

曹云、王东、杨多利:《“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现代物流职业技能教育研究》,《山西农经》2016年第3期,第122~123页。

郭仪:《面向地方经济的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研究》,《物流科技》2014年第4期,第41~43页。

王强、李雯、李荣、赵雨旸、韩春强:《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应用型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第77~80页。

孙丽莎、阎军:《“一带一路”战略下应用型高校本科人才的国际合作培养路径研究》,《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第116~118页。

徐琳:《本科生导师制在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年第9期,第125~126页。

肖味味、张宇:《地方高校服务徐州“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才战略研究》,《时代金融》2017年第4期,第80~81页。

赵福朝、刘敬严:《新形势下物流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思考》,《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第13~15页。

周路、邓培林:《高职物流管理专业“12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物流技术》2015年第3期,第313~315页。

周敏、黄福华、王松:《地方财经院校物流专业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思路与策略》,《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年第3期,第223~226页。

周敏、黄福华:《基于大规模定制思想的应用型物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实践探索》,《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年第7期,第247~250页。

Giménez V.,Thieme C.,Prior D.,et al.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Educational Systems: A Temporal Analysis in Presence of Bad Outputs[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17,47(1):83-101.

Martin J.A.,Heppard K.A.,Green S.G.Tak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ducation Programs and Pedagogy to New Heights: Fundamental Questions for Educators and Students[J].Business Horizons,2011,54(4):355-363.

Reynolds J.I.,Rice G.H.American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88,28(3):48-57.

Ruth Lesher Taylor,Glen H.Brodowsky.Integrating Cross-Cultural Marketing Research Training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ducation Programs: It's Time,and Here's Why and How[J].Journal of Teaching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2012,23(2):145-172.

Schworm S.K.,Cadin L.,Carbone V.,et al.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ducation on Career Success—Evidence from Europe[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17,Volume 35(Issue 4):pages 493-504.

Seno S.International Business Thought: A 50-year Footprin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10,16(1):16-31.

陈伟、彭程:《多语言文化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培养路径研究》,《科教文汇》2015年第22期,第69~70页。

邓志新:《“互联网+”时代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国商论》2017年第8期,第189~192页。

高京京:《跨学科商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以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英语方向硕士研究生为例》,《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年第5期,第143~144页。

宏结:《中国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滞后的原因及对策选择》,《管理观察》2016年第23期,第122~123页。

穆海涛、安岩:《国际商务人才供需失衡原因及对策选择》,《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14期,第96~102页。

邱素芬、王联晓、谢骏:《基于TAFE模式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实践与研究》,《职教论坛》2008年第20期,第211~212页。

阮爱君:《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商务类人才核心能力培养》,《台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第40~43页。

施锦芳、刘昂:《国际化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大连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第114~120页。

王宇航:《高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探析》,《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第153~160页。

项义军、关兵:《我国现行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对外经贸》2017年第4期,第122~124页。

李震清:《“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国际化战略探析》,《四川旅游学报》2017年第3期,第92~93页。

刘中阳:《“一带一路”新形势下西部高校英语专业建设新思路》,《未来与发展》2015年第6期,第72~74页。

谈松华、王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时代选择》,《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6期,第4~8页。

邓春、张先琪、李灿:《“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探析——以海南高校为例》,《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第107~111页。

乐国林:《我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三种学科范式及其问题》,《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第5期,第46~49页。

孙穗:《“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探析》,《人力资源管理》2016年第1期,第112~113页。

王咏梅:《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制约因素与对策》,《现代大学教育》2012年第5期,第108~111页。

吴轶群:《“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双创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教育现代化》2016年第3期,第21~23页。

徐杨文、胡思韵、李丹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西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107~110页。

杨宝、甘孜露、沈珍:《“一带一路”倡议与会计人才培养路径创新》,《管理工程师》2017年第2期,第68~73页。

周谷平、阚阅:《“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教育研究》2015年第10期,第4~9页。

张晓涛:《美国大学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7期,第217~223页。

陈丽贞:《高校科研机构管理的实践与探索》,《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第1期,第83~84页。

〔美〕拉里·博西迪、〔美〕拉姆·查兰:《转型》,中信出版社,2005。

徐小斌:《外语类院校国贸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定位与综合能力培养发展研究》,《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5期,第95~97页。

Leporia B.,Seeber M.,Bonaccorsi A.Competition for Talent. Country and Organizational-Level Effects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Research Policy,2015(44):789-802.

Jack T.Lee,Education Hubs and Talent Development:Policy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Challenges. High Educ,2014(68):807-823.

代艳丽:《MOOC教学模式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高教论坛》2015年第7期,第51~54页。

李红:《“一带一路”倡议下西藏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思考》,《教育现代化》2017年第6期,第11~13页。

刘思达:《如何成为国际法律人才》,《中国法律发展评论》2011年第5期,第22~23页。

龙长海:《论“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的卓越涉外法律人才之培养》,《知与行》2015年第9期,第30~33页。

〔英〕丹宁:《法律的训诫》,杨百揆、刘庸安、丁健译,法律出版社,1999。

杜碧玉:《浅谈法律英语听说课程的教材编写》,《南方论刊》2009年第10期,第101~103页。

黄春芳:《基于输入输出理论的法律英语写作教学》,首届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讨会论文集,2010。

满颖、侯正良:《法律英语教学与国际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36~39页。

莫世建:《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模式思考》,《中国司法》2007年第6期,第88~100页。

莫再树:《关于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76~79页。

田晓萍:《法律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首届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讨会论文集,2010。

王辉、王亚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状况》,《语言战略研究》2016年第2期,第14~17页。

王利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第12期,第27~30页。

熊松:《ESP理论与法律英语学科建设》,《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91~96页。

Amy Krois-Lindner,International Legal English (Second Edi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Hall,Materials Production,“Theory and Practice in Hidalgo”,A.C.et.al.(ed.) Getting Started,Materials Writers on Materials Writing,Singapore: SEAMEO Regional LanguageCentre,1995.

Hutchinson,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Sachi Hatakenaka,“Internationalism in Higher Education-A Review”,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4.

Tomlinson,B.Materials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岑建君、江彦桥:《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跨境服务能力——UNESCO,OECD教育服务贸易论坛述要》,《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第25期,第29~31页。

杜刚建:《国际化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3期,第67页。

谷昭民:《中国开展法律外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现代法学》2013年第4期,第173页。

韩大元:《全球化与法学院的社会责任》,《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13期,第27页。

胡加祥:《法学硕士研究化法律硕士专门化——我国法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刍议》,《学位与研究生》2008年第2期,第53页。

江新兴、王欣欣:《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北京教育》2010年第9期,第62~63页。

孙晓楼:《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第9页。

万猛、李晓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第11期,第12页。

张文显、谷昭民:《中国法律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展望》2013年第2期,第1~20页。

〔美〕斯蒂文·J.伯顿:《法律的道德及其影响》,张芝梅、陈绪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18页。

David Coleman,“Quality Assurance in Transn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3,p.96.

David E.Van Zandt,“Globalization Strategies For Legal Education,” California Western Law Review,2007,p.389.

Davison M.Douglas,“The Jeffersonian Vision of Legal Education,” Journal of Legal Education,2001,p.185.

Herbert M.Kritzer,“The Future Role of ‘Law Workers’—Rethinking the Forms of Legal Practice and the Scope of Legal Education,” Arizona Law Review,2002,p.918.

Huib de Jonc and Hanneke Teekens,“The Case of the University of Twente-Internationalization as Education Policy,”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3,p.45.

James P.White,“A Look at Legal Education—the Globalization of American Legal Education,” Indiana Law Journal,2007,p.1289.

Sachi Hatakenaka,“Internationalism in Higher Education—A Review,”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4,p.6.

Sachi Hatakenaka,“Internationalism in Higher Education—A Review,”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4,p.21.

Sachi Hatakenaka,“Internationalism in Higher Education—A Review,”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4,p.25.

Susan Sturm and Lani Guinier,“The Law School Matrix—Reforming Legal Education in a Culture of Competition and Conformity,” Vanderbilt Law Review,2007,p.518.

陈海燕:《“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出路》,《北京教育(高教)》2017年第5期,第15~18页。

成雪岩:《“一带一路”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27期,第9~11页。

段胜峰、彭丽芳:《“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第103~107页。

辛越优、倪好:《国际化人才联通“一带一路”:角色、需求与策略》,《高校教育管理》2016年第4期,第79~84页。

张德军:《“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支撑路径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16年第21期,第35~37页。

周谷平、阚阅:《“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教育研究》2015年第10期,第5~9页。

冯宗宪:《“一带一路”构想的战略意义》,《光明日报》2014年10月23日。

霍建国:《“一带一路”倡议意义深远》,《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年10月23日。

张茉楠:《“一带一路”:重构全球贸易大循环》,《华夏时报》2016年3月19日。

F.E.Fiedler,A Theory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New York: McGraw-Hill,1967.

M.Weber,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s,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47.

〔美〕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高鹏、李媛、张伟倩:《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调查和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4期,第144~147页。

杨雪梅:《基于领导权变理论的高校教学方法探讨》,《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第3期,第142~144页。

彭十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第3期,第98~101页。

王富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107~109页。

杨光:《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第99~115页。

曾艳:《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第179~180页。

顾颖:《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知识经济》2017年第4期,第179~180页。

李彬、海艳:《高端技能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立体模式研究》,《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4年第2期,第72~73页。

杨慧瀛、张金萍:《基于创业导向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13期,第64~66页。

张广超、袁嘉奕:《创新创业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商业经济》2015年第8期,第92~93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新编》编写组:《大学生就业指导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编《大学生就业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瞿振元:《2000~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何丹华:《转型背景下商务法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第89~93页。

赖每、陈雄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当代广西》2015年第13期,第48~49页。

潘琳:《关于我国小语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冷思考》,《国际商贸》2017年第2期,第69~71页。

于国庆:《北京对接“一带一路”的定位和路径》,《投资北京》2016年第11期,第32~33页。

杨红英、童露:《“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校企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机制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17年第6期,第104~109页。

段晓聪:《“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以广东省职业院校为例》,《西部素质教育》2015年第7期,第53~53页。

顾骁南:《“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与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20期,第122~123页。

彭枚芳:《“一带一路”倡议下珠三角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的国际化培养路径研究——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外语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第31~34页。

彭晶:《“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第40~42页。

魏晖:《“一带一路”与语言互通》,《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第43~47页。

仲伟合、张武保、何家宁:《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定位》,《中国外语》2015年第1期,第4~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