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8

社会建设研究(第八辑)图书

Social Empowerment Studies No.8

SSAPID:101-1621-2927-79
ISBN:978-7-5097-6664-4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社会建设研究》是由东莞社会建设研究院创办的院刊。本刊坚持理论研究、实践创新、决策咨询并重,致力于办成在国内社会建设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性学术集刊,搭建一个社会建设学术成果的交流平台,为社会建设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构筑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阵地,为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有关社会建设的文献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王名 陈健秋
编 辑:黄金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稿约

 卷首语

 主题对话:社会福利与社会融合

  老城平房社区中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分析:基于北京×社区的田野调查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三 研究方法与田野概况

   四 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入

    (一)流动人口素描:围绕家庭或雇佣单位展开的日常生活

    (二)社会互动:业缘亲缘交往为主,地缘交往有限零散

    (三)心理认同:总体较低,具体因工作类型、居住时长、年龄而异

    (四)有限融入的原因:基于制度背景与人群特征的多维排斥

   五 流入地的社区融合

    (一)人群区隔与社区失落:基于流动人口进入与人群社会文化差异

    (二)社区秩序的破坏者:社会经济地位与受教育程度较低

    (三)社区融合的可能:商居共生与儿童融合

   六 结论与讨论

  拆迁安置社区农民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评述与研究方法

   三 S市L社区养老需求分析

    (一) 失地农民对基本生活的需求分析

    (二)失地农民对专业养护服务人员的需求分析

    (三) 失地农民对养老服务制度供给的需求分析

   四 拆迁安置社区养老服务困境

    (一) 基础生活照料困境

    (二)专业化服务困境

    (三)养老服务制度供给困境

   五 结论与讨论

    (一)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动老幼复合型机构的建立

    (二)降低准入门槛,开辟筹资渠道,扩大社区敬老院规模

  农村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与社会工作干预

   一 导言

   二 文献综述

    (一)执行理论视角

    (二)研究概述

   三 研究思路与案例介绍

    (一)研究思路

    (二)田野地点——C县

   四 分析与讨论

    (一)制度设计与政策过程的张力

    (二)民政实施主体与专业社会工作之间的张力

    (三)社会保障兜底与扶贫开发衔接的张力

   五 社会工作在农村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工作中的干预方向

    (一)在制度设计层面提高社会工作专业融入

    (二)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推动社会工作的多元化、多角色参与

    (三)加强各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案例论文

  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试点进程比较:一个解释框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基本养老保险试点政策比较

    (一)试点政策

    (二)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试点的相同点

    (三)政策试点的不同

   四 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试点改革的解释框架

   五 结论与启示

    (一)试点进程快慢是多种力量综合抗衡的结果

    (二)通过试验制定政策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加强顶层设计避免长期“试而不定”

    (四)投入改革成本,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思考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形成和特征

    (二)土地股份制的兴起及其利弊

    (三)农村产权制度与村社治理结构

   三 集体资产的增加与村庄实体化

   四 土地股份制的危机

    (一)村庄治理结构的不兼容

    (二)成员权集体所有制困境

   五 重启土地股份制改革

    (一)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和股权固化

    (二)建立集体资产交易平台

    (三)推动村居政经分离

   六 结论与讨论

    (一)案例总结:南海区土地股份制改革的脉络

    (二)南海区土地股份制改革的主要启示

  系统理论下的环境政策议程建构过程分析

   一 导论

   二 文献综述

   三 分析框架

    (一)政治系统理论

    (二)格斯顿的触发机制理论

   四 环境议程的政治系统分析

    (一)环境议程的政治输入分析

    (二)环境议程的政治输出分析

    (三)政治系统的信息反馈

   五 总结

 探索争鸣

  社会资本与公民参与:有效社会治理的策略路径

   一 变迁:历史沿革中美国社会公民参与的变化趋势

    (一)美国社区的衰落

    (二)衰落中的例外

   二 推论:公民参与下降和社会资本衰退的因与果

   三 理论:重新认识社会资本

   四 总结与启示:社会资本的重建与公民参与的复兴——个人和集体行动

  公民、社群与社会: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与演进

   一 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

   二 属性议程的理论拓展

   三 信息时代的理论创新

   四 中国语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可能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法治路径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法治推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逻辑进路

    (一)价值层面

    (二)制度层面

    (三)能力层面

   三 法治推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发挥党建引领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坚持政府依法负责

    (四)坚持多元主体共治

   四 法治推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具体路径

    (一)明确树立法治理念

    (二)完善法治制度建设

    (三)健全法治实施机制

    (四)强化法治技术支撑

    (五)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结语

 地方实践

  以融合式党建引领“小个专”组织高质量发展

   一 组织空白:“小个专”党建的时代课题

    (一)社会转型:市场经济下的“小个专”兴起

    (二)重心失衡:“小个专”党建的行业断裂

    (三)消极粗放:“小个专”党建的属地虚化

   二 融合式党建:“小个专”党建的质量提升

    (一)线上与线下场景融合,建立“小个专”党建新平台

    (二)党建与经营功能融合,提升“小个专”党建引领力

    (三)纵向与横向组织融合,形成“小个专”党建新格局

   三 高质量发展:“小个专”党建的全面绩效

    (一)促进“小个专”党组织蓬勃发展,弥补组织空白

    (二)助推“小个专”经营主体成长壮大,提升经济成效

    (三)实现“小个专”党建与治理共进,引领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时代背景、机遇挑战与思路探析

   一 时代背景

    (一)国际维度:趋势

    (二)国内维度:布局

    (三)湾区维度:优势

   二 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二)面临挑战

   四 对策建议

    (一)注重顶层设计,服务国家战略

    (二)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湾区一体化水平

    (三)共建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加强区域协同创新

    (四)支持重点平台建设,积极融入湾区发展

    (五)提升互学互鉴水平,助力湾区跨越式发展

    (六)集聚人力资源,建设人才高地

 来稿体例

 文前辅文

本刊由东莞社会建设研究院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所、明德公益研究中心合作,邀请清华大学在校博士生团队编辑出版。该刊坚持理论研究、实践创新、决策咨询并重,致力于办成在国内社会建设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搭建一个社会建设学术成果的交流平台,为社会建设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构筑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阵地,为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有关社会建设的文献参考。

褚荣伟,熊易寒,邹怡(2014):《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决定因素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社会》,34(4),25-48。

崔岩(2012):《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5),141-160。

段成荣,吕利丹,邹湘江(2013):《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人口研究》,37(2),17-24。

国家统计局(2010):《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http://www.gov.cn/test/2012-04/20/content_2118413.htm.

侯慧丽,李春华(2013):《梯度城市化:不同社区类型下的流动人口居住模式和住房状况》,《人口研究》,37(2),83-92。

李国庆(2007):《社区类型与邻里关系特质——以北京为例》,《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59-65。

陆自荣,徐金燕(2014):《社区融合测量的去经济维度?——兼析“整合”与“融合”的概念功能》,《广东社会科学》,(1),214-221。

渠敬东(2001):《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40-70。

任远,邬民乐(2006):《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30(3),87-94。

石长慧(2015):《社会融合:概念、理论及国内外研究》,《城镇化与国内移民:理论与研究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7-57。

王旭,黄柯可(1998):《城市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菊华(2009):《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33(1),17-29。

张文宏,雷开春(2008):《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5),117-141。

张展新,侯亚非(2009):《城市社区中的流动人口:北京等6城市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皓(2012):《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测量及理论思考》,《人口研究》,36(3),27-37。

Gordon,M. M.(1964).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rk,R. E.,& Burgess,E. W.(1920).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hinney,J. S.(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Review of Research. (3),499-514.

Portes,A.,& Zhou,M.(1993). 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Segmented Assimilation and Its Variants. (1),74-96.

Portes,A.,Parker,R. N.,& Cobas,J. A.(1980). Assimilation or Consciousness:Perceptions of U.S.Society among Recent Latin American Immigrants to the United States. (1),200-224.

Sauvy,A.(1969). . Basic Books.

边恕,黎蔺娴,孙雅娜(2016):《社会养老服务供需失衡问题分析与政策改进》,《社会保障研究》,(3),23-31。

陈莹,王瑞芹(2015):《基于农民福利视角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绩效评价——武汉市江夏区和杭州市西湖区的实证》,《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71-79。

丁煜,杨雅真(2015):《福利多元主义视角的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研究——以XM市XG街道为例》,《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1),43-53。

郝金磊,贾金荣(2013):《失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15。

郝亚亚,毕红霞(2018):《山东省农村老人社区互助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西北人口》,(2),96-104。

胡惠琴,闫红曦(2017)《“421”家庭结构下社区老幼复合型福利设施营造》,《西部人居环境学刊》,(3),35-41。

黄春梅(2018):《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解析》,《社会福利》(理论版),(5),3-7+13。

李红武(2014):《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老龄科学研究》,(7),53-60。

刘慧君,唐荷娟(2016):《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困境的破解——老年公寓和新农保对农村老人心理福利的影响》,《人口与社会》,(1),38-50。

刘祖云,李烊(2017):《元治理视角下“过渡型社区”治理的结构与策略》,《社会科学》,(1),11-20。

彭金玉,柴永达(2015):《城镇化进程中老年失地农民养老服务问题研究——以诸暨市为例》,《中国民政》,(16),37-39。

史薇,谢宇(2015):《城市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主体的选择及影响因素——基于福利多元主义视角的研究》,《西北人口》,(1),48-54。

苏海涛(2013):《湖北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基于宜昌、随州、十堰三地的调研数据》,《社会保障研究》,(5),15-21。

孙思(2016):《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构建》,《社会福利(理论版)》,(5),54-58。

田北海,钟涨宝(2009):《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价值理念——福利多元主义的一个四维分析框架》,《探索与争鸣》,(8),44-47。

王宏禹,王啸宇(2018):《养护医三位一体:智慧社区居家精细化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56-168。

王琼(2016):《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性的城市老年人口调查数据》,《人口研究》,(1),98-112。

肖云,随淑敏(2017)《我国失能老人机构养老意愿分析——基于新福利经济学视角》,《人口与发展》,(2),92-99+91。

谢勇才(2015):《福利多元视域下的失独群体养老困境与出路研究》,《社会保障研究》,(2),34。

曾昱(2008):《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专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西北人口》,(3),38-41+46。

张再云,风笑天,郭颖(2018):《从需求到资源——城市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口与发展》,(4),107-119。

周学馨,孙婷(2018):《供需协调视角下“五位一体”失独家庭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研究》,《探索》,(1),160-165+2。

陈涛(2014):《农村社会工作及其主体角色定位》,《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6-9。

邓小海,曾亮,罗明义(2015):《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生态经济》,(4):94-98。

赖锦鑫(201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西财经大学。

李可可(2017):《我国农村低保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化工大学。

马楠(2016):《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研究——以中药材开发产业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28-132。

〔英〕迈克·希尔,〔荷〕彼特·修普(2011):《 执行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治理》,周健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思斌(2016):《农村反贫困的制度-能力整合模式刍议——兼论社会工作的参与作用》,《江苏社会科学》,(3):48-54。

王思斌(2017):《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综合性及其发展——兼论“大农村社会工作”》,《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5-13。

王天琪(2017):《山西省宁武县农村低保对象认定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西财经大学。

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2008):《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社会学研究》,(6):174-193+246。

张爽(2017):《贵州省农村低保动态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贵州大学。

赵英丽(2017):《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减贫效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

周绍宾(2017):《农村留守人员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陈云(1995):《陈云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

韩博天,石磊(2008):《中国经济腾飞中的分级制政策试验》,《开放时代》,(5),31-51。

何余(2014):《政策试验在公共服务创新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系统》,《理论界》,(2),152-155。

穆军全(2015):《政策试验的机制障碍及对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3),57-62。

宁骚(2014):《政策试验的制度因素——中西比较的视角》,《新视野》,(2),27-33。

王绍光(2008):《学习机制与适应能力: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变迁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6),111-133+207。

吴昊,温天力(2012):《中国地方政策试验式改革的优势与局限性》,《社会科学战线》,(10),37-45。

吴怡频,陆简(2018):《政策试点的结果差异研究——基于2000年至2012年中央推动型试点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学报》,(1),58-70。

郑文焕(2013):《地方试点与国家政策:以新农保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16-20。

郑永君(2018):《政策试点扩散的过程、特征与影响因素——以社区矫正为例》,《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31-36。

周望(2011):《“政策试验”解析:基本类型、理论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84-89。

周望(2012):《政策扩散理论与中国“政策试验”研究:启示与调适》,《四川行政学院学报》,(4),43-46。

周望(2013):《中国“政策试点”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朱旭峰,赵慧(2015):《自下而上的政策学习——中国三项养老保险政策的比较案例研究》,《南京社会科学》,(6),68-75。

曹正汉(2007):《土地集体所有制:均平易、济困难》,《社会学研究》,(3),18-38。

陈锡文,赵阳,罗丹(2008):《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北京:人民出版社。

邓伟根,向德平(2011):《捍卫基层:南海政经分离体制下的村居自治》,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傅晨(1996):《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创新》,《经济学家》,(5),99-105。

龚启圣,刘守英(1998):《农民对土地产权的意愿及其对新政策的反应》,《中国农村观察》,(2),18-2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南海调研组(2010):《南海发展模式的变迁、困境与出路——南海十二五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抉择与建议》,内部报告。

蒋省三,刘守英(2004):《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工业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经济发展调查》,《经济学》,(10),211-228。

冷宏志(2015):《稳妥推行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思考》,http://mt.sohu.com/20150226/n409171964.shtml。

刘宪法(2011):《“南海模式”的形成、演变与结局》,载张曙光主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八集)》,68-137,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刘愿(2008):《农民从土地股份制得到什么?——以南海农村股份经济为例》,《管理世界》,(1),75-81。

南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关于深化农村体制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南发〔2011〕2号)。

申静,王汉生(2005):《集体产权在中国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1),113-148。

陶然,童菊儿,汪晖,黄璐(2009):《二轮承包后的中国农村土地行政性调整——典型事实、农民反应与政策含义》,《中国农村经济》,(10),12-20。

田莉,罗长海(2012):《土地股份制与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以顺德为例的研究》,《城市规划》,(4),25-31。

赵阳(2007):《共有与私用》,北京:三联书店。

周其仁(1995):《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6)。

Ho,P.(2001). Who Owns China's Land?Policies,Property Rights and Deliberate Institutional Ambiguity. (166),394-421.

保罗·萨巴蒂尔(2004):《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伯恩斯等(2007):《民治政府:美国政府与政治》,吴爱民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弗兰克·鲍姆加特纳,布莱恩·琼斯(2011):《美国政治中的议程与不稳定性》,曹堂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侯文蕙(1995):《征服的挽歌:美国环境意识的变迁》,北京:东方出版社。

莱斯特,皮奥雷(2006):《破译创新的前端》,寿涌毅,郑刚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1981):《公元2000年的地球》,郭忠兰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托马斯·R.戴伊(2002):《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吴忧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徐再荣(2013):《20世纪美国环保运动与环境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金马(1992):《政策科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Cobb,R.W.(1983). .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randall,Robert,W.(1993). Regulation and the “Rights” Revolution:Can(should) We Rescue the New Deal? 7(3),193-204.

Dant,S.(2008). Making Wilderness Work:Frank Church and the American Wilderness Movement. ,77(2),237-272.

Downs,Anthony(1972). Up and Down with Ecology-the Issue-Attention Cycle. (28),38.

Dunlap,R.& Mertig,A.(1992). The Evolution of the U.S.Environmental Movement from 1970 to 1990:An Overview. 4(3),209-218.

Easton,D.A.(1965). . New York:John Wiley.

Eccleston,C.H.(2008). CRC Press.

Engel,Alfred,Feller,Irwin & Friedman,Robert,(2012). Note on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in Air Pollution Research. ,23(6),528-529.

Gormley,W.T.(2010). Institutional Policy Analysis:A Critical Review. 6(2),153-169.

Gottlieb,R.(2005). . New York:The Island Press.

Guasch,J.L.& Hahn,R.W.(1999).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Regulation: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14(1),137-158.

Hays,S.P.(1989). .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raft,M.E.(2000). U.S.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Politics:From the 1960s to the 1990s. ,12(1),17-42.

Miller,C.(2010).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servation Movement,1850-1920. 45(3),152-160.

Sale,K.(1993). . New York:Hill and Wang.

Switzer J.V.(1997). Green Backlash: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the Environmental Opposition in the U. S. ,12(1),83-84.

Worster,D.,Dust Bowl(2004). The Southern Plains in the 1930s. 38(6),1102-1103.

何艳玲,钟佩(2013):《熟悉的陌生人:行动精英间关系与业主共同行动》,《社会学研究》,28(6),21-45。

胡康(2013):《文化价值观、社会网络与普惠型公民参与》,《社会学研究》,28(6),120-143、244。

黄少华(2018):《社会资本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对天津、长沙、西安、兰州四城市居民的调查分析》,《社会学评论》,6(2),19-32。

贾西津(2007):《中国公民参与的非政府组织途径分析》,《中国非营利评论》,1(1),15-33。

刘米娜,杜俊荣(2013):《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政府信任研究——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学报》,10(2),64-74、140。

马得勇(2008):《社会资本:对若干理论争议的批判分析》,《政治学研究》,(5),74-81。

帕特南(2011):《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申云,贾晋(2016):《收入差距、社会资本与幸福感的经验研究》,《公共管理学报》,13(3),100-110、158。

宋亚娟,张潮(2016):《“茶馆”社会与政治:作为日常生活的公共领域》,《中国非营利评论》,17(1),211-222。

张潮(2016):《 弱势社群的公共表达:草根NGO的政策倡导行动和策略》,《中国非营利评论》,17(1),211-222。

张潮,张国富(2018):《准公民社区:基层政权与市民组织的博弈》,《公共管理评论》,(1),107-115。

陈阳(2017):《议程设置理论在北京的一次检验——基于CGSS(2013)数据的研究》,《国际新闻界》,39(10),77-90。

杜骏飞(2017):《框架效应》,《新闻与传播研究》,24(7),113-126。

高宪春(2011):《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新进路的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18(1),12-20。

郭凤林,严洁(2016):《网络议程设置与政治参与:基于一项调查实验》,《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1(4),55-66。

蒋忠波,邓若伊(2011):《网络议程设置的实证研究——以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为视阈》,《新闻与传播研究》,18(3),100-105。

李莉,张咏华(2008):《框架构建、议程设置和启动效应研究新视野——基于对2007年3月美国〈传播学杂志〉特刊的探讨》,《国际新闻界》,(3),5-9。

李希光,秦轩(2001):《谁在设置中国今天的议程?——电子论坛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对党报议题的重构》,《新闻与传播研究》,(3),55-62。

林功成,李莹(2013):《铺垫效果研究:发展与问题》,《国际新闻界》,35(7),62-69。

刘海龙(2004):《议程设置的第二层与媒体政治——从〈事关重要的新闻〉说起》,《国际新闻界》,(2):54-60。

罗昕(2011):《结构性缺失:网络时代把关理论的重新考察》,《新闻与传播研究》,18(3),68-76。

马得勇(2016):《政治传播中的框架效应——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政治学研究》,(4),57-69。

麦库姆斯(2008):《议程设置:大众媒介及舆论》(第一版),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沈荟,王学成(2015):《新媒体人际传播的议题、理论与方法选择——以美国三大传播学期刊为样本的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2(12),81-100。

曾润喜,朱利平(2016):《政策议程互动过程中的公民网络参与及合作解》,《国际新闻界》,38(6),110-128。

张潮,张洁(2013):《社会现实、集体记忆和标签化报道的互动:“官二代”媒介形象的建构及其成因(2009~2012)》,《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42(6),133-142。

张军芳(2015):《“议程设置”:内涵、衍变与反思》,《新闻与传播研究》,22(10),111-118。

赵静,薛澜(2017):《回应式议程设置模式——基于中国公共政策转型一类案例的分析》,《政治学研究》,(3),42-51。

朱亚鹏,肖棣文(2012):《谁在影响中国的媒体议程:基于两份报纸报道立场的分析》,《公共行政评论》,5(4),121-144。

Chen,S.,& Zhang,C.(2018). From Suppressive to Proactive?Chinese Governments' Media Control Strategies in Popular Protests. China: 16(4).

陈晓春,彭燕辉,陈文婕(2017):《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法治化监管研究》,《中国行政管理》,(7),87-91。

陈晓春,彭燕辉,陈文婕(2018):《从多维度认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特征》,《经济日报(理论周刊)》,第13版。

江必新(2018):《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1),23-31。

李步云(1996):《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法学》,(2),14-27。

李金和(2017):《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化治理思想论析》,《理论导刊》,(10),54-59。

李龙(2015):《法治新常态刍议》,《社会科学家》,(1),7-11。

李新廷(2016):《价值、制度与能力——法治提升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与理路》,《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252-256。

李友梅(2017):《中国社会治理的新内涵与新作为》,《社会学研究》,(6),27-34。

李宇(2016):《互联网+社会治理应用探索》,《行政管理改革》,(7),63-67。

刘旺洪(2011):《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法学》,(10),42-46。

刘雪松,宁虹超(2015):《社会治理与社会治理法治化》,《学习与探索》,(10),69-73。

刘艳菊(2017):《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光明网,http://economy.gmw.cn/2017-10/25/content_26595798.htm,2017-10-25。

刘作翔(2016):《法律人才培养应作分类化研究——关于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的几点思考》,《人民法院报》,第5版。

任中平,邓超(2014):《实现社会治理模式转换的现实路径》,《长白学刊》,(4),107-113。

沈宗灵(1992):《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童之伟(2011):《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内容构成》,《法学》,(1),15-22。

王春婷(2017):《社会共治:一个突破多元主体治理合法性窘境的新模式》,《中国行政管理》,(6),30-35。

王名,蔡志鸿,王春婷(2014):《社会共治: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中国行政管理》,(12),16-19。

魏礼群(2016):《从“政府负责”到“政府主导”》,《光明日报》,第2版。

习近平(2015):《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求是》,(1),3-8。

徐汉明(2014):《推进国家与社会治理法治化》,《法学》,(11),14-19。

徐勇,项继权(2008):《我们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1。

叶青(2017):《法治是最优治理模式》,《人民日报》,第19版。

约瑟夫·拉兹,李林(1990):《论法治原则》,《环球法律评论》,(5),7-10。

张鸣起(2017):《学习十九大报告重要法治论述笔谈——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中国法学》,(6),29-34。

张文显(2014):《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法学》,(4),5-27。

章建忠(200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

章润(20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创新发展》,《金陵法律评论》,(1),99-108。

郑慧(2015):《论法治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意义与价值》,《社会科学研究》,(2),1-5。

李晓莉,申明浩(2017):《新一轮对外开放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和建设路径探讨》,《国际经贸探索》,(9)。

刘云刚,侯璐璐,许志桦(2018):《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区域协调:现状、问题与展望》,《城市观察》,(1)。

申明浩,杨永聪(2017):《国际湾区实践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启示》,《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7)。

申勇,马忠新(2017):《构筑湾区经济引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度的实证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1)。

袁宏舟(2018):《浅析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作用》,《宏观经济管理》,(7)。

钟韵,胡晓华(2017):《粤港澳大湾区的构建与制度创新:理论基础与实施机制》,《城市观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