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0

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姻家庭角色的实证研究图书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oles of the First Only-Child Generation in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SSAPID:101-1603-5980-33
ISBN:978-7-5097-7501-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第一批政策性的独生子女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对武汉市600名青年的抽样调查资料,将独生子女的整个“成家”过程:即恋爱、婚姻、生育纳入到角色的视野中,同时还兼顾了青年期的“子女”角色。研究的重点是从角色认知与角色实践两方面考察独生子女在婚姻家庭领域的表现,并注重不同婚姻组合的比较以及不同婚育状况下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比较。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郝玉章
编 辑:孙瑜;刘德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录2

 序言

 附录1

 第一章 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回顾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1)对独生子女社会适应性的研究

    (2)对独生子女婚姻比例及其影响的研究

    (3)对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及“独生父母现象”的研究

    (4)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

  三 研究的理论指导

   1.社会化理论

   2.角色理论

  四 研究设计

 第二章 独生子女对恋人角色的认知与实践

  一 择偶理论与相关经验研究回顾

  二 独生子女的择偶模式

   1.谈恋爱的年龄

    (1)恋爱的理想年龄

    (2)影响恋爱理想年龄的因素

    (3)恋爱的实际年龄

    (4)恋爱实际年龄的影响因素

   2.恋爱次数

   3.结识途径

  三 独生子女的择偶标准

  四 独生子女的父母在其择偶中的作用

  五 独生子女的婚前性态度与性行为

   1.对婚前性的态度

    (1)贞操观

    (2)对婚前性行为在年轻人中普遍程度的认知

    (3)婚前性容忍度

   2.婚前性行为

   3.父母对子女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及其影响

   4.婚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六 小结

   1.关于恋爱的年龄和次数

   2.独生子女的结识途径

   3.独生子女的择偶标准

   4.父母对独生子女择偶的影响

   5.独生子女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与实践

 第三章 独生子女对夫妻角色的认知与实践

  一 独生子女夫妻角色的进入

   1.对不婚的态度

   2.结婚年龄——进入夫妻角色的时间

    (1)理想婚龄

    (2)实际婚龄

    (3)婚龄差

   3.结婚花费

    (1)结婚费用

    (2)结婚费用的来源

   4.结婚仪式

  二 独生子女对夫妻角色分工的认知与实践

   1.对夫妻角色分工的认知

   2.夫妻角色实践

    (1)家庭经济来源

    (2)夫妻承担家务的情况

   3.对夫妻家务分工公平性的评价

   4.对夫妻角色的主观评价

  三 独生子女的夫妻关系

   1.夫妻冲突的状况及其原因

   2.冲突后谁先妥协

   3.夫妻权力

   4.夫妻关系维系的纽带

   5.父母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6.对婚姻与家庭生活满意度的自我评价

   7.婚姻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四 独生子女对婚外恋及离婚的态度

   1.对婚外恋的观念

   2.对离婚的观念

  五 小结

   1.进入夫妻角色

   2.独生子女对夫妻角色的认知与实践

   3.独生子女的夫妻关系

   4.独生子女对婚外恋及离婚的观念

 第四章 独生子女对父母角色的认知与实践

  一 已婚独生子女父母角色的进入

   1.是否愿意生孩子

   2.生育年龄

   3.生育意愿

    (1)期望子女数

    (2)性别偏好

   4.期望生育子女数的影响因素

  二 已婚独生子女对父母角色的准备和角色扮演

   1.是否具有养育孩子的知识

   2.育儿知识的来源

   3.养育小孩的困难

   4.孩子由谁带

   5.做家务的情况

   6.对长辈的依赖性

  三 已婚独生子女对父母角色扮演的自我评价

  四 小结

   1.已婚独生子女父母角色的进入

   2.已婚独生子女对父母角色的准备和角色扮演

   3.已婚独生子女对父母角色扮演的自我评价

 第五章 独生子女对子女角色的认知和实践

  一 独生子女与父母的关系

   1.父母的特征

    (1)父母的年龄

    (2)父母的文化程度

    (3)父母的职业

   2.独生子女的亲子关系

    (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亲子关系的比较

    (2)居住状况与亲子关系

    (3)婚育姻状况与亲子关系

    (4)探望父母频率

    (5)大年三十在谁家过

   3.亲子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 独生子女的养老意识

   1.独生子女对父母养老问题的一般考虑

   2.独生子女在父母养老问题上的可能选择

  三 独生子女婚后居住方式

   1.独生子女婚后现实的居住方式

   2.未婚青年独生子女对婚后居住方式的期望

  四 小结

   1.青年独生子女与父母的关系

   2.青年独生子女的养老意识

   3.青年独生子女婚后居住方式

 第六章 不同阶段的独生子女个案分析

  个案一 未婚已恋爱的张先生

   1.个案叙述

   2.简要分析

  个案二 未婚已恋爱的王小姐

   1.个案叙述

   2.简要分析

  个案三 未婚未恋爱的刘先生

   1.个案叙述

   2.简要分析

  个案四 未婚“正在恋爱”的李小姐

   1.个案叙述

   2.简要分析

  个案五 已婚未育的陈女士

   1.个案叙述

   2.简要分析

  个案六 已婚未育的赵女士

   1.个案叙述

   2.简要分析

  个案七 已婚未育的周女士

   1.个案叙述

   2.简要分析

  个案八 已婚已育的吴女士

   1.个案叙述

   2.简要分析

 第七章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婚姻家庭角色对比研究

  一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婚姻家庭角色上的差异性、趋同性和一致性

   1.两类青年“恋人角色”的认知与行为:偶有观念上的差异,但行为无差异

   2.两类青年“夫妻角色”的认知与行为:独生子女成立家庭时经济条件更好,除此之外无差异

   3.两类青年“父母角色”的认知与行为:以一致性为主,未婚的、已婚未育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承担家务、对长辈的依赖性等方面的差异随着父母角色的承担而消失

   4.两类青年“子女角色”的认知与行为:观念和行为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二 对差异性、趋同性和一致性的几点解释

   1.对独生子女的“刻板印象”与两类青年的差异性

   2.“消磨—趋同”理论、“变异关键角色”与两类青年的趋同性

   3.生命历程理论与两类青年的一致性

   4.家庭结构的规律性变动及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 本研究的不足

   1.研究样本的代表性问题

   2.样本的选取

   3.指标的选取问题

J.罗斯·埃什尔曼,1991,《家庭导论》,潘允康、张文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埃尔德·G.H.,2002,《大萧条的孩子们》,田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艾尔·巴比,2005,《社会研究方法基础(第八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

艾略特,1992,《家庭:变革还是继续?》,何世念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包蕾萍、陈建强,2005,《中国“独生父母”婚育模式初探:以上海为例》,《人口研究》第4 期。

包蕾萍,2005,《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包蕾萍,2006,《习俗还是发生?——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的毕生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1期。

包蕾萍,2007,《独生子女比例及其育儿模式的年龄模型》《中国青年研究》,第4期

蔡扬眉,2002,《现状与问题:近五年我国的“独生子女”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第4期。

陈好,2004,《第一代独生子女体验“围城”生活:学会了包容》,http://society.dayoo.com/gb/content/2004-07/20/content_1639605.htm。

陈建强,2004,《重视“独生子女养育独生子女”现象》,《当代青年研究》第3期。

陈建强、陆林森,2006,《独生父母——中国第一代独生父母调查》,上海辞书出版社。

陈建强等,2004,《“独生父母现象”及其对未来中国社会的影响》,载《2004年上海社会报告书》第293—309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陈科文,198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行为特点和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社会调查与研究》第6期。

陈科文,1985,《关于独生子女合群性的初步研究》,《心理学报》第6期。

陈一心、王玲,2006,《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上海教育科研》第12期。

陈映芳,2000,《关于在青年社会学中导入角色理论的理论思考》,《社会学研究》第6期。

陈映芳,2002,《在角色和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

陈钟林,2000,《谈发展我国的亲职教育》,《青年研究》第8期。

陈自芳,2005,《独生子女与父母供求关系的经济学考察 》,《人口与经济》第3期。

成梅,2004,《以生命历程范式浅析老年群体中的不平等现象》,《人口研究》第3期。

崔红,2003,《年轻人婚姻草结草离 三大误区扼杀独生子女婚姻》,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1063/2010087.html。

大卫·切尔,2005,《家庭生活的社会学》,彭铟旎译,中华书局。

代小琳,2004,《松散的二人联盟?》,《人民日报》(海外版)5月14日,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11993/1079391.html。

戴维·波普诺,1988,《社会学》,辽宁人民出版社。

单学熙、侯砚,2004,《天津:独生子女结婚平均花费19万多》,http://www.cctv.com/news/society/20041215/101804.shtml。

邓建伟、董藩,2001,《生命历程理论视野中的三峡移民问题》,《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

杜鹏,1998,《北京市老年人居住方式的变化》,《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段文阁,2003,《有意义角色的扮演与独生子女道德完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

范丹妮,1996,《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方敏,2004,《独生父母:你准备好了吗?》解放日报5月29日,http://www.jfdaily.com/gb/node2/node17/node167/node34046/node34054/userobject1ai508351.html。

方勤,2004,《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姻写真:给我一点空间》,http://society.dayoo.com/gb/content/2004-07/20/content_1639563.htm。

风笑天,1992,《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风笑天,2000,《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风笑天,2002,《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江海学刊》第5期。

风笑天,2003,《城市青年的职业适应: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分析》,《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

风笑天,2003,《独生子女政策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探索与争鸣》第3期。

风笑天,2004,《城市青年的生育意愿:现状与比较分析》,《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

风笑天,2004,《中国独生子女:从“小皇帝”到“新公民”》,知识出版社。

风笑天,2005,《让独生子女在时代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少年儿童研究》第1期。

风笑天,2005,《中国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教育研究》第10期。

风笑天,2005,《走进“围城”的独生子女:概念、规模与质疑》,《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

风笑天,2006,《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念的重要转变》,《河北学刊》第3期。

风笑天,2006,《城市在职青年的婚姻期望与婚姻实践》,《青年研究》第2期。

风笑天,2006,《从“小皇帝”到新公民:理解独生子女》——风笑天教授在南京财经大学的演讲,《解放日报》1月15日。

风笑天,2006,《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后居住方式:一项12城市的调查分析》,《人口研究》第5期。

风笑天,2006,《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59413/59416/4174391.html。

风笑天,2006,《中国独生子女:规模、差异与评价》,《理论月刊》第4期。

风笑天,2007,《在职青年与父母的关系: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江苏社会科学》年第5期。

风笑天、王小璐,2003,《城市青年的职业适应: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

高志方,1981,《独生子女早期教育问题》,《教育研究》第6期。

古德,1986,《家庭》,魏章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顾春,2004,《“独生父母”的难题》,http://www.chinapop.gov.cn/rklt/zjjz/t20040810_15046.htm。

顾春,2004,《独生子女能挑大梁吗?》《人民日报》(华东版)7月29日。

郭志刚,1999,《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郭志刚等,2002,《现行生育政策与未来家庭结构》,《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郝玉章、风笑天,1997,《中学独生子女社会化的状况》,《青年研究》第8期。

郝玉章、风笑天,2002,《亲子关系对独生子女成长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黄鹂,199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个性特征无显著差异》,《安徽大学学报》第3期。

黄小寒,1996,“中年独生子女问题谈”,《经济评论》第4期。

纪秋发,1995,《北京青年的婚姻观——一项实证调查分析》,《青年研究》第7期。

姜向群,1997,《家庭养老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人口学刊》第2期。

蒋生,2005,《第一代独生子女婚恋观巨变》,《独生子女》第9期。

焦淑兰等,1992,《独生与非独生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心理学报》第1期。

金柱,2004,《“双独婚姻”解读:当“小皇帝”遇上了“小公主”》,http://society.dayoo.com/gb/content/2004-07/20/content_1639575.htm。

凯瑟林·库珀等,2001,《青春期角色扮演和认同探索:独生子女与双子女家庭的比较》,载于托妮·法尔博《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家庭》,王亚南主译,云南教育出版社。

孔燕等编著,199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徽人民出版社。

兰明春等编译,1990,《婚姻与家庭模式的选择》,四川大学出版社。

雷洁琼主编,1994,《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嘉岩,2003,《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调查》,《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李沛良,2001,《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强,1999,《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社会学研究》第6期。

李伟平,2003,《中国进入“独生父母”时代》,http://paper.wenweipo.com/2003/11/25/CH0311250005.htm。

李晓驷等,2002,《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前与后出生的独生子女间个性对照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学报》第6期。

李杏,2007,《探寻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轨迹》,http://www.yxdaily.com/yxnews/politics/sdbd/2007/11/401656.shtml。

李银河,1991,《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河南人民出版社。

李煜、徐安琪,2004,《婚姻市场中的青年择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丽莎·斯冈茨尼、约翰·斯冈茨尼,1988,《角色变迁中的男性与女性》,潘建国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林洁等,2007,《女大学生未婚同居者62.4%表示后悔》,http://www.youth.cn/rdnews/200709/t20070903_582296.htm。

刘鸿雁、柳玉芝,1996,《独生子女及其未来婚姻结构》,《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刘延军、程永迪,2007,《三成独生子女婚后家事不顺》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4-04/20/content_1429075.htm。

刘云德等,1988,《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研究调查报告》,《人口学刊》第3期。

刘云伶,2004,《“80后”群体特征引发中国社会关注》,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12/05/content_2296217.htm。

刘中一,2005,《性别偏好的生成——一个生命历程理论视角的考察》,《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楼超华、涂晓雯、高尔生,2000,《上海市未婚男女的恋爱年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卫生统计》第6期。

吕锋、杨天一,199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亲子关系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4期。

马克·赫特尔,1988,《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宋践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米德,1992,《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潘贵玉主编,2003,《婚育观念通论》,中国人口出版社。

潘绥铭、曾静,2000,《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商务印书馆。

潘彦、吴京,2004,《专家看“双独婚姻”:昙花婚姻与坚守围城》,http://society.dayoo.com/gb/content/2004-07/20/content_1639586.htm。

潘允康,2002,《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钱江洪等,1987,《我国大中城市青年结婚消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秦欣,2003,《独生子女开始进入“独生父母”时代 依赖性仍强》,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11-25/26/373301.html。

乔纳森·H.特纳:1987,《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吴曲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让·凯勒阿尔等,1998,《家庭微观社会学》,顾西兰译,商务印书馆。

任悦,2004,“年末职场格外活跃 习惯性跳槽好工作不好找”,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4-12/22/content_3432527_1.htm。

桑标,1998,《父母意识·育儿焦虑·先天气质——独生子女与亲子关系研究的新热点》,《当代青年研究》第2期。

沈崇麟等,1995,《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沈崇麟等,1999,《世纪之交的城乡家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沈云祥,2004,《独生子女就业综合症种种》,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4-03/26/content_664731.htm。

史小岩,2004,《独生子女组建的家庭:所有的问题两个人扛》,http://society.dayoo.com/gb/content/2004-07/20/content_1639661.htm。

苏凡,2004,《回望实录:第一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第8期。

苏红,2007,《多维视角下的中国家庭婚姻研究:结构、关系、家族和文化》,《社会》第2期。

苏珊·纽曼,2004,《独生子女——欢乐与挑战》,贾明译,文汇出版社。

苏颂兴,1997,《上海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问题》,《学术季刊》第2期。

苏颂兴,2001,《中国独生子女社会适应性研究》,《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托妮·法尔博,2001,《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家庭》,王亚南主译,云南教育出版社。

完颜华,2007,《中国家庭道德状况调查》,《北京日报》6月11日17版。

万传文等,1984,《五岁至七岁独生和非独生儿童某些个性特征的比较及性别差异研究》,《心理学报》第4期。

王彩萍等,1991,《就独生儿童行为问题谈优生优育》,《人口研究》第2期。

王勤,2005,《“80年代生人”崭露头角——对“80后”的一种解读》,《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第4期。

王思斌,2003,《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霞,2006,《第三次单身潮解析》,《中国青年研究》第12期。

王兆伍等,1983,《关于独生子女教育的初步研究》,《沈阳教育学院学刊》第2期。

望月嵩,2002,《结婚与家庭》,牛黎涛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吴京,2004,《谁说独生子女婚姻注定草率?》,《中国妇女报》7月1日。

吴明隆,2000,《SPSS统计应用实务》,中国铁道出版社。

吴秋娜、彭巧云,2006,《独生女做了妈妈拒绝宠爱下一代》http://www.teachercn.com/EduNews/News_Jtjy/2006/5-25/20060525 115502908.html。

西奥多·格诺特等,2001,《没有兄弟姐妹:独生子女成年后》,载于托妮·法尔博《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家庭》,王亚南主译,云南教育出版社。

夏桂根,2001,《吴江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婚育状况调查报告》,《人口与计划生育》第3期。

夏国美,1998,《论变迁社会中婚姻幸福的三要素》,《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第2期。

肖福兰等,1982,《关于小学独生子女教育情况的调查》,《人口与经济》第1期。

徐安琪,2005,《夫妻权力和妇女家庭地位的评价指标:反思与检讨》,《社会学研究》第4 期。

徐安琪,1999,《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社会学研究 》第6期。

徐安琪,2004,《女性婚姻家庭观的国际比较》,《社会》第1期。

徐安琪、李煜,2004,《青年择偶过程:转型期的嬗变》,《青年研究》第1期。

徐安琪、叶文振,1999,《中国婚姻质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徐安琪主编,1997,《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徐莉、刘爽,2001,《大城市未婚青年的性知识、性观念及其行为模式》,《青年研究》第4期。

徐仁权,2003,《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研究视角综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2期。

鄢盛明等,2001,《居住安排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杨步月,2004,《“独生子女”育儿胜父辈》,http://news.sina.com.cn/c/2004-12-23/07164602754s.shtml。

杨桦,1983,《独生子女在个性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光明日报》3月25日。

杨善华,1988,《城市青年的婚姻观念》,《青年研究》第4期。

杨善华、沈崇麟,2000,《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

杨善华编著,2006,《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宜模等,1981,《当前独生子女性格特点的初步研究》,《教育丛刊》第2期。

姚远,2001,《中国家庭养老研究述评》,《人口与经济》第1期。

殷文静,2005,《第一代独生子女婚恋观巨变 有“草结草离”趋势》,http://www.china.com.cn/chinese/renkou/753344.htm。

尹铮编著,1999,《现代围城:聚焦中国城市的婚姻家庭》,中国社会出版社。

于长洪等,2004,《当独生子女成为独生父母》,《深圳商报》12月23日。

余颖、谢孝国,2004,《独生子女当上“独生父母”》,《中国妇女报》12月1日。

原新,2004,《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人口研究》第5期。

袁亚愚,1991,《中美城市现代婚姻和家庭》,四川大学出版社。

约翰·克劳迪,2001,《青年独生子女:突出才能研究结果》,载于托妮·法尔博《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家庭》,王亚南主译,云南教育出版社。

翟学伟,2001,《中国人的行动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敏、熊循庆,2005,《当代“婚外恋”现象伦理透视》,《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第4期。

张其博等,1987,《独生子女成长状况初探》,《人口与经济》第1期。

张少琼,2004,《独生子女进“围城”:感受幸福让自己改变》,http://society.dayoo.com/gb/content/2004-07/20/content_1639634.htm。

张文彤,2002,《SPSS 11.0统计分析教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张泽伟,2004,《“小皇帝”到了婚嫁的日子—— 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婚恋》,http://news.sina.com.cn/c/2004-11-19/143642879 04s.shtml。

张泽伟、周润健,2003a,《小皇帝谈婚论嫁》,http://www.tj.xinhuanet.com/jdwt/2003-06/16/content_612049.htm。

张泽伟、周润健,2003b,《独生子女改变传统婚姻》,http://www.digest.sc.cn/2003/06/30/152272290.html。

赵孟营,2000,《新家庭社会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赵延东,1997,《武汉市青少年的家庭生活状况》,《青年研究》第8期。

赵玥,2004,《中国首代独生子女婚姻喜忧参半》http://women.sohu.com/2004/06/22/30/article220643005.shtml。

浙江医科大学人口研究所,1992,《关于独生子女健康、学习和生活状况的调查》,《人口学刊》第6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7,《“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http://vweb.youth.cn/cms/2006/syx/jygd/xsbg/200701/t20070113_510663.htm。

周皓,1998,《谈家庭养老存在的长期性》,《人口学刊》第4期。

周晓虹,1997,《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雪光等,2002,《文革中的孩子们》,载于《中国社会学》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朱玉等,2005,《我国已累计出生9000万独生子女》,《北京日报》11月24日。

左际平,2002,《从多元视角分析中国城市的夫妻不平等》,《妇女研究论丛》第1期。

《武汉统计年鉴2005》,http://www.whtj.gov.cn/documents/tjnj2005/index.htm。

《中国统计年鉴2005》,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Bayrakal,Sadi;Kope,Teresa.M.,1990,“Dysfunction in the Single-parent and Only-child family”,Adolescence,25,97,spring,1—7.

Berger,C.R.,1987,“Communicating under Uncertainty”,In Roloff,M.E. and Miller,G.R.(Eds.)“Interpersonal Processes:New Direction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39—62,Beverly Hills,CA:Sage.

Blake,Judith,1981,“The Only Child in America:Prejudice Versus Performance”,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7,1,Mar,43—54.

Blitzer,S.,1991,“‘They are Only Children,What do They Know?’a look at Current Ideologies of Childhood”,Sociological Studies of Child Development,4,11—25.

Chen,K.,1986,“A Study of Current only-child Families in China:A Survey of 1180 Families in the Urban and Suburban Areas of Beijing”,ASP Association Paper.

Chen,X,1985,“The One-child Population Policy,Modernization,and the Extended Chinese Family”,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47(1),193—202.

Cheung,S.K.,2000,“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arental Stress Scale”,Psycho logia,43,253—261.

Chow,E.N.,Zhao,S.M.,1996,“The Only-child Policy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a Comparison of One-child with Multiple-child Families in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16,12,35—62.

Driscoll,R.,Davis,K.E. and Lipstz,M.E.,1972,“Parental Interference and Romantic love:the Romeo and Juliet effec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24,1—10.

Falbo,Toni,1978,“Reasons for Having an Only Child”,Journal of Population,1,2,summer,181—184.

Fox,G.,1975,“Love Match and Arranged Marriage in a Modernizing Nation:Mate Selection in Ankara”,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37,180—193.

Gee,E.M.,1992,“Only Children as Adult Women:Life Course Events and Timing”,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6,2,Mar,183—197.

Glenn,N.D.,Hoppe,S.K.,1984,“Only Children as Adults:Psychological Well-being”,Journal of Family Issues,5,3,Sept,363—383.

Hawke,S.,Knox,D.,1978,“The Only-child Family:a New Life-style”,Family Coordinator,27,3,July,215—219.

Houseknecht,S.K.,1982,“Childlessness and the One-child Family”,Journal of Family Issuesentire issue),December 3,4.

Huang,G.G.,1991,“Only Children in China:Social ties and Societal Change”,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

Huang,G.G.,Howley,C.B.,1992,“Family and Friend Relationships of Only Children:a Study of Chinese Adults”,Sociological Studies of Child Development,5,169—190.

Kloepper,H.W.,Leonard,W.M.,Huang,L.J.,1981,“A Comparison of the Only Child and the Siblings’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Norms and Sanctions”,Adolescence,16,63,641—655.

Laybourn,A.,1990,“Only Children in Britain:Popular Stereotype and Research Evidence”,Children and Society,4,4,winter,386—400.

Levinger,G.,1976,“A 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 on Marital Dissolu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32,21—47.

Lewis,R.A.,1973,“Social reac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dyads:An Interaction’s Approach to Mate Selection”,Sociometry,36,409—418;

Mellor,S.,1990,“How do Only Children Differ From Other Children?”,Jun 151(2):221—30.

Meredith,W.H.,Abbott,D.A.,Ming,Z.F.,1992,“Self-Concept and Sociometric Outcomes:a Comparison of Only Children and Sibling Children from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ournal of Psychology,126,4,July,411—419.

Norman B.Ryder,1965,“The Cohort as a Concept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hang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30,843—861.

Parks,M.R.Stan,C.M. and Eggert,L.L.,1983,“Romantic Involvement and the Social Network Involvement”,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46,116—131.

Polit,D.F.,Falbo,T.,1987,“Only Children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a Quantitative Review”,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49,2,May,309—325.

Polit,D.F.,Falbo,T.,1988,“The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 of Only Children”,Journal of Biosocial Science,20,3,July,275—285.

Polit,D.F;Nuttall,R.L;Nuttall,E.V.,1980,“The Only Child Grows up:A Look at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 Only Children”,Family Relation,29,1,Jan,99—106.

Poston,D.L.,Falbo,Toni,1990,“Scholastic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Only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Siblings in China”,International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16,2,June,45—48,54.

Richard,H.,Goodman,R.,1996,“Are Only Children Different? a Study of Child Psychiatric Referrals”,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and Allied Disciplines,37,6,Sept,753—757.

Rosenberg,B.G.;Hyde,J.S.,1993,“The Only Child:Is There Only one Kind of Only?”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June 154(2),269—282.

Sprecher,S. and Felmlee,D.,1992,“The Influence of Parents and Friends on the Quality and Stability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A Three-wave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4,888—900.

Veenhoven,R.,Verkuyten,M.,1989,“The Well-being of Only Children”,Adolescence,24,93,spring,155—166.

Wan,C.,Fan,C.,Lin,G.,& Jing,Q.,1994,“Comparison of Personality Traits of Only Children and Sibling School Children in Beijing”,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55(4),37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