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2

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报告(2009)图书

Annual report on Japanese economy and sino-Japanese economic & trade relations

SSAPID:101-1600-3601-35
ISBN:978-7-5097-0793-7
DOI:
ISSN:

[内容简介] 2008年日本经济受到了比美国和欧洲更严重的冲击。股市暴跌、出口骤减、工矿业生产迅速下滑,企业效益下降,失业率攀升,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在恶化。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日经贸合作也受到冲击,长期存在的双边贸易高位徘徊和投资低迷的状况仍在持续,但由于双边经济合作的基础比较扎实,而且双边的政治关系良好,尽管世界经济环境急剧恶化,但双边经贸关系依然处于小康状态。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既是挑战,也为中日双边经贸合作提供了机遇。

相关信息

丛书名:日本经济蓝皮书
编 辑:王玉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Abstract

 法律声明

 中文摘要

 主要编撰者简介

 序

 图目录

 总报告

  2008~2009年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现状、问题与展望

   一 日本经济的现状与走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

     1.出口大幅度减少

     2.工矿业生产急剧下降

     3.设备投资持续减少

     4.企业效益下降,倒闭数量增加

     5.就业状况恶化

     6.个人消费持续疲软

     7.股市暴跌

    (二)2009年日本经济展望

     1.日本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2.日本经济将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衰退时期

   二 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展望

    (一)中日经贸合作的现状分析

     1.双边贸易

     2.相互投资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日经贸合作的影响

    (三)问题与展望

     1.存在的主要问题

     2.今后的合作与展望

 现状与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日经贸关系

   一 中日经贸合作面临新课题、新挑战

    (一)中日贸易变数增多

    (二)日本对华投资继续深度盘整

    (三)中国企业对日“走出去”有望加速发展

   二 中日携手应对金融危机的共同对策

    (一)有效运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就应对危机加强沟通和协调

    (二)中日应共同努力扩大内需,相互借助市场资源,提振市场信心

    (三)共同防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和环境

    (四)携手推进和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1.继续加快推进节能环保领域务实合作

     2.加强中日软件和信息服务合作

     3.扩大技术贸易与研发合作

    (五)探讨建立中日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六)加强服务贸易合作,培育对外贸易新增长点

    (七)鼓励双向投资,推动中小企业合作

    (八)中日合作开发第三国市场

    (九)加强地区和多边经济领域合作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日本经济运行

   一 世界经济形势

    (一)严峻的金融危机

    (二)2009年全球经济同步衰退

    (三)期待主要国家实施积极的经济振兴对策

   二 日本经济运行状况

    (一)日本经济明显衰退

    (二)出口下滑至IT泡沫期以来的低点

    (三)设备投资的恢复将在2011年以后

    (四)消费将持续处于低迷状态

    (五)2009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低水平的负增长

    (六)存在再次发生通缩的风险

    (七)期待大规模的灵活经济对策

   三 日本经济的结构问题

    (一)日本经济需要实现自律性增长

    (二)亟待扩大内需

    (三)少子老龄化问题

    (四)金融业增长的可能性

  世界金融危机对东亚经济的影响及国际合作

   一 引言

   二 2008年是东亚经济的转折点——与发达国家间的时滞

   三 对日本及东亚各国的影响

    (一)对日本的影响

     1.对日本金融体系的影响

     2.对日本实体经济的影响

     3.日本的经济对策

    (二)对东亚各国经济的影响

     1.对东亚各国金融体系的影响

     2.对东亚各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3.东亚各国的经济对策

   四 国际政策合作

    (一)全球经济危机中国际政策合作的必要性

    (二)国际政策合作的三个层次:全球、区域、两国间

     1.全球性政策合作

     2.区域政策合作

     3.双边政策合作

    (三)日中政策合作的重要性

  2008年度日本《经济财政白皮书》解读

   一 引言

   二 世界经济的变动与日本经济

   三 企业和家庭部门的抗风险能力

   四 老龄化、人口减少和财政等课题

  中日贸易、投资关系的深化

   一 中日贸易的动向

    (一)2008年中日贸易概要

    (二)2008年日本各类商品对华进出口的动向

   二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动向

   三 日本今后的对华投资

    (一)对华投资的变化

    (二)中国日资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四 结束语

 比较与借鉴

  日本的经济赶超为什么会发生突然“逆转”?

   一 创新理论与经济增长

   二 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一)日本的经验

    (二)日本的教训

     1.体制的僵化性

     2.市场的封闭性

     3.社会的排他性

   三 几点启示

    (一)积极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

    (二)积极引导社会的适应性发展

    (三)积极为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证

  日本“年金问题”制度分析

   一 日本“年金问题”的具体表现

   二 造成日本“年金问题”的制度原因

    (一)被保险者间的权利和义务差距太大

    (二)厚生年金与共济组合年金的制度差异

    (三)女性与男性间、女性间的年金待遇不平等

    (四)代际间的给付与负担的不公平

    (五)年金管理工作者不负责任造成年金记录的混乱

   三 “年金问题”带来的不良后果及解决对策

    (一)“年金问题”给日本带来的不良后果

    (二)社会保险厅解决年金问题的具体对策

   四 启示

  日本老年人社会保障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借鉴研究

   一 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社会保障政策成为重要的政治课题

   二 日本老年人社会保障政策的基本特征

    1.由“国家包办型”向“国家、民间互补型”转型

    2.从偏重健康保险、收入保障为核心的社会保险型向提供福利保健服务的生活保障型制度转型

   三 日本老年人社会保障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老年人收入保障

     1.公共养老金制度

     2.老人生活保护制度

    (二)老年人雇佣保障

    (三)老人保健及医疗保障

    (四)老年人护理保障

   四 日本老年人社会保障政策面临的问题

    1.如何通过福利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福利服务的问题

    2.如何通过“积极老龄化”政策,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问题

   五 日本老年人社会保障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1.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

    2.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3.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

    4.日本多样性的老年人社会保障政策(公共资源占有的多样性、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多样性以及提供主体的多样性)无疑为重构中国老年人社会政策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中、日、韩“内部人控制”模式比较研究

   一 “内部人控制”的范畴

   二 日本的“内部人控制”

   三 韩国的内部人控制

   四 中国的内部人控制

   五 结论

  中日环保合作的市场化运作模式选择

   一 中日环保合作的市场化运作基础

    (一)中日环保合作的可行性

    (二)中日环保合作的必要性

   二 中日环保合作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一)中日环保合作的多边模式

    (二)中日环保合作的双边模式

    (三)中日环保合作的政府间协调模式

    (四)中日环保合作的民间技术交流模式

    (五)中日环保合作的城市示范模式

   三 中日环保合作的前景展望

    1.扩大中日两国环保产品的贸易量,引导投资向环保产品倾斜

    2.推进环保企业之间的合作

    3.中日两国在环保服务领域也有潜在的合作发展空间

    4.调动各方积极性,开展中日环保合作

  日本的特殊法人改革

   一 特殊法人改革的基本背景

    (一)什么是特殊法人

    (二)改革的基本背景

    (三)特殊法人改革的实施方式与进展情况

     1.撤销或与其他机构合并

     2.民营化

     3.成为独立行政法人

     4.对互助保险类机构单独进行清理和整合

     5.其他

   二 日本道路公团的民营化改革

    (一)日本道路公团是特殊法人的一个典型代表

    (二)公团所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

    (三)公团改革的决策过程

   三 启示与借鉴

    (一)深入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

    (二)对公共部门必须实行有效的监督

    (三)适时对公共部门进行改革

 缩小差距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差距问题

   一 日本的区域差距问题

   二 交通与区域差距的关系

   三 日本的交通体系现状与未来

  经济差距分析的方法论

   一 序言

   二 新自由主义“结构改革”路线下的现代贫富差距的真相

    (一)现代贫富差距显著扩大

     1.日本社会差距显著并呈迅速扩大趋势

     2.美国收入差距扩大情况

   三 劳动规制放松与贫富差距扩大倾向

    (一)不稳定就业劳动力激增

    (二)“劳动贫困层”(Working Poor)急剧增加

    (三)抑制工资收入与增加剩余价值收入引发的差距急剧扩大

   四 如何看待贫富差距——生产关系(阶级结构)的观点

    (一)“经济人”假设方法的局限性

    (二)仅由收入差距表示隐藏了阶级结构

   五 资本的积累及攫取法则与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的结构要因

    (一)资本价值增殖(剥削)的原理:资本价值增殖基础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二)资本积累和攫取规律是收入差距扩大的结构基础

     1.简单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指维持资本形态的同时,体现总价值C+V的新特点

     2.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向资本的转化是资本积累和生产扩大的基础

     3.攫取法则的转换:从自己劳动所得到攫取他人剩余劳动法则

    (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家阶级财富的积累与劳动者阶级的贫困积累

  论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倾向对日本贫富差距扩大的影响

   一 日本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形成原因及表现

    (一)第一阶段: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政治框架形成时期——政治改革时期

    (二)第二阶段:新自由主义改革正式推行时期——桥本内阁时期

    (三)第三阶段: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渐进时期

    (四)第四阶段:激进地推行新自由主义的小泉政权时期

   二 日本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对贫富差距扩大的影响

    (一)从税收及社会保障政策方面看,收入差距扩大是再分配功能不断弱化的结果

    (二)从就业政策上看,收入差距扩大是非正式劳动者急剧增加的结果

    (三)从货币政策上看,收入差距的扩大是社会财富从家庭转向企业的结果

    (四)从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总体取向上看,收入差距的扩大是资本主义资本积累规律作用强化的结果

   三 对日本贫富差距状况演变趋势的预测

   四 几点启示

  日本缩小收入差距的人力资源开发及其启示

   一 日本社会收入差距的现状

   二 日本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指导理念的转变

   三 日本政府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的人力资源开发措施

    (一)针对青年人阶层的人力资源开发措施

    (二)针对老龄者阶层的人力资源开发措施

    (三)针对非全日制劳动者及妇女阶层的人力资源开发措施

   四 日本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的人力资源

  日本治理地区间差距的途径与政策

   一 日本地区差距的形成过程与现状

   二 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诱致”开发方式及其局限性

   三 内生式发展模式的倡导和实践

   四 过疏地区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和效果

    (一)直接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

    (二)直接补贴政策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公平分配问题

  经济增长与利益格局调整

   一 收入倍增计划中的民生思想

   二 农地改革和大米补贴中的民权思想

   三 财政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中的民本思想

   四 结语:对中国民生建设的启示

  试论中日两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

   一 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

   二 税制改革的目标

    (一)建立老有保障的税收制度

    (二)建立能激发经济、社会、地方活力的税制

    (三)建立国民和纳税人信赖的公平税制

   三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路

    (一)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

    (二)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改革

    (三)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改革

    (四)纳税环境改革

     1.普及税务的电子网络化

     2.推动纳税人番号制度的实施

     3.加强惩罚力度

   四 日本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一)对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思路的启示

    (二)对中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改革的启示

    (三)对中国个人所得税税率改革的启示

    (四)对中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改革的启示

  日本的收入差距与收入再分配政策

   一 前言

   二 日本的长期收入分配状况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主化改革及其效果

    (二)高速经济成长时期的平等发展及收入再分配机制

    (三)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

   三 日本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及其效果

   四 日本收入再分配政策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

    (一)日本收入再分配政策的问题

    (二)日本收入再分配的改革方向

   五 结语

 金融问题

  金融不稳主导的日本经济停滞与金融政策

   一 经济停滞深化与金融调控

   二 短期利率调控政策失效原因分析

   三 数量宽松金融政策及其作用机理

   四 结束语

  次贷危机与日本经济

   一 次贷危机的结构

   二 中央银行、监管机构的对应

   三 次贷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四 结语

  金融危机的产生、影响及对策

   一 日美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

   二 日美金融危机的影响

   三 日美治理金融危机的对策

    (一)财政、金融政策

    (二)收购不良资产

    (三)问题金融机构的国有化

    (四)金融重组

    (五)非传统金融政策的实施

    (六)注入公共资金,增强自有资本

    (七)债务者资产负债表的调整

   四 结语

  资产价格泡沫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一 日本的资产价格泡沫

    (一)泡沫与资产价格泡沫

    (二)日本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发展与崩溃

   二 货币政策调整与资产价格急剧变化

    (一)资产价格泡沫形成及破灭过程中的货币政策

    (二)20世纪80年代货币政策背景

     1.国际因素

     2.国内因素

     3.物价指标

   三 理论争论:货币政策如何应对资产价格

   四 日本银行应对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困境

    (一)物价稳定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

    (二)资产价格泡沫的判断

    (三)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后金融体系稳定与货币政策

   五 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

    (一)货币政策不应只关注物价,还应将资产价格等风险变量作为重要信息

    (二)中央银行应保持独立性

    (三)应对资产价格泡沫时,中央银行既要及时调整货币政策运营,又要保障金融体系稳定

    (四)综合运用多种经济对策应对资产价格波动

  公司治理视野中的日本融资结构变迁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直接融资

    (一)融资结构的特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向银行型间接融资转变

    (二)直接融资的公司治理效率逐渐丧失

   二 金融改革前:银行型间接融资居主导地位

    (一)融资结构的特点

     1.经济恢复期:直接融资向银行型间接融资变迁

     2.高速增长期:银行型间接融资占据绝对主体地位

     3.稳定增长期:直接融资再度逐渐兴起

     4.平成萧条期:直接融资止跌企稳

    (二)银行型间接融资公司治理失效的表现

    (三)银行型间接融资公司治理失效的原因

     1.全球化和信息化因素

     2.企业自身因素

     3.契约关系因素

     4.新代理问题因素

   三 金融改革后:银行型间接融资向市场型间接融资变迁

    (一)融资结构的特点

     1.内源融资占绝对重要地位

     2.独具特色的市场型间接金融

     3.直接融资地位不断上升

     4.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差异显著

    (二)市场型间接融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增强

     1.符合最优融资顺序

     2.提高企业价值的压力增加

     3.机构投资股东采取“用手投票”的积极行动

     4.并购接管机制增强

    (三)主银行间接融资对公司治理影响减弱

   四 结论、展望与启示

 贸易、投资与区域经济合作

  东亚经济一体化与日本FTA/EPA战略演进

   一 引言

   二 东亚区域合作与经济一体化

    (一)东亚与区域一体化

    (二)从经济合作出发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域构想

   三 日本的贸易政策和经济合作协定(EPA)

   四 日本EPA/FTA政策的演进及其特征

    (一)最初的FTA:日本—新加坡经济合作协定

    (二)日本FTA缔结谈判的始动

    (三)日本政府的FTA/EPA推进体制及其他课题

   五 中日发展结构基础上的东亚FTA

    (一)日本的FTA政策和东亚区域合作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中的中国和日本

   六 结语——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日和亚洲

  政治成本约束与东亚一体化

   一 若干思考:如何理解东亚一体化

    (一)区域内经济交流活跃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东亚一体化的进展

    (二)东亚一体化的进展处于什么阶段

    (三)仅仅依靠建构主义的努力就会实现东亚一体化吗?

   二 约束条件:区域一体化组织缘何出现

   三 昂贵的政治成本:东亚一体化为什么难以实现

   四 关键在于东北亚:如何看待政治成本的变化趋势

   五 东亚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为什么不是“10+3”

   六 小结

  经济增长、贸易结构与日元名义汇率

   一 引言

   二 数据与平稳性检验

   三 Johansen 协整关系检验

   四 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一)误差修正模型

    (二)短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三)长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五 脉冲响应函数

   六 结语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战略及对中日产业结构的影响

   一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与投资战略

    (一)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

    (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战略

     1.构建以东京为主导的中日“产业内分工”体系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日本企业的“独资改造”

     3.由“中国事业战略”到“中国市场战略”

   二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产业结构的影响途径

    (一)产业的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

    (二)中日两国的产业分工结构

     1.垂直产业分工

     2.水平产业分工

   三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产业结构的影响效果

    (一)生产波及效果

     1.对产业整体的波及效果

     2.不同产业的生产波及效果

    (二)生产诱发效果

     1.生产诱发系数

     2.生产诱发依存度

    (三)中日前100位出口商品重合品目的行业分布

 附录

  2008年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大事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2月

  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主要统计资料

 表目录

 日本经济蓝皮书编委会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循环周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08年日本经济受到了比美国和欧洲更严重的冲击。由于金融危机尚未探底,美国经济及世界经济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恢复,日本经济将在2009年度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衰退之中。但是,还应当看到,日本国内金融秩序仍较稳定,经济社会基础层面尚好,日本经济本身依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可遵循的经验教训,陷入类似20世纪90年代长期萧条的可能性不大。国际金融危机对中日经贸合作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长期存在的中日双边贸易高位徘徊和投资低迷的状况仍在持续。但由于中日双边经济合作的基础比较扎实,而且双边的政治关系良好,尽管世界经济环境急剧恶化,但双边经贸关系依然处于健康发展状态。对于中日双边经贸合作来说,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书从现状与趋势、比较与借鉴、贸易、投资与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对日本经济以及中日经济合作的最新动态进行了全景式分析。特别是对已成为近年日本社会热点问题的经济差距、收入差距、区域差距和产业差距明显趋于扩大的动向以及缩小差距、促进公平正义等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同时,在本书中,中日两国学者还对始发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以及中日经济关系的影响做了深入分析。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日系企業経営実態調査——中国·香港·台湾·韓国編』,2009年3月。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2008年の日中貿易』,2009年3月。

国際協力銀行:『わが国製造業企業の海外事業展開に関する調査報告』,2008年11月。

〔日〕村上清:『年金的知識』,日本経済新聞社,2007。

〔日〕町田長生:『年金ハンドブック』,PHP出版社,2004。

〔日〕竹本善次:『年金はどう変わるか』,講談社,2007。

〔日〕小塩隆士:『社会保障の経済学』,日本評論社,2006。

〔日〕京極高宣:『社会保障と日本経済』,慶応義塾大学出版社,2007。

厚生労働省:『平成18年度厚省労働白書』,2006。

社会保険庁:『年金記録問題について』,2007年7月4日,http://www.sia.go.jp/top/kaikaku/kiroku/index.htm。

社会保険庁:『年金記録問題への対応の今後の道筋』,2008年6月27日,http://www.sia.go.jp/top/kaikaku/kiroku/index.htm。

〔日〕金子幸嗣:『年金が危ない!——制度が存続しても老後の生活は大崩壊』,マイコミ新書,2007年11月版。

社会保険庁:『年金記録問題への対応策の進捗状』,2008年9月16日,http://www.sia.go.jp/top/kaikaku/kiroku/index.htm。

〔美〕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日〕猪濑直树:『道路の権力』,文芸春秋社,2003。

〔日〕青木昌彦、鹤光太郎:『日本の財政改革』,東洋経済新報社,2004。

〔日〕上村敏之、田中宏树:『「小泉改革」とは何だったのか』,日本評論社,2006。

『行政改革大綱』,2000年12月1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http://www.soumu.go.jp/gyoukan/kanri/gyou_kaikaku.htm。

特殊法人等改革推進本部:『特殊法人等整理合理化計画』,2001年12月。

〔日〕猪濑直树:『道路公団民営化法の成立で思うこと』,http://www.inose.gr.jp/mg/index.html。

『特殊法人等改革基本法』,http://www.cas.go.jp/jp/hourei/houritu/tokusyu_h.html。

経済団体連合会:『特殊法人等の改革に関する第一次提言』,2000年3月28日。http://www.keidannren.or.jp/japanese/policy/2000/010.html。

〔日〕唐鎌直義:『格差と貧困の拡大をどう見るか』,『経済』2006年第7期。

〔日〕河村健吉:『資産格差 富裕層の実態は?』,『経済』2006年第7期。

潘小多:《日本有2000万穷人》,2005年9月16日《环球时报》。

乐绍延:《日本贫富差距日趋严重》,2006年4月10日《福建日报》。

〔日〕山田昌弘:『希望格差社会』,日本筑摩书房,2007。

程恩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与社会主义》,《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11期。

金熙德:《日本:告别“小泉时代”?》,《世界知识》2006年9月20日。

〔日〕冈清彦:『差距的根源』,『经济』2006年第6期。

周鹏飞:《日本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以缩小贫富差距并振兴经济》,2007年3月14日《新京报》。

〔日〕橘木俊诏:《日本的贫富差距——从收入与资产进行分析》,商务印书馆,2003。

〔美〕David Harvey:『新自由主義——その歴史的展開と現在』,渡辺治監訳,森田成也、木下ちがや、大屋定晴、中村好孝翻訳,作品社,2007。

王海涛、谭晓军:《日本贫富差距扩大原因及趋势分析》,《现代日本经济》2008年第4期。

〔日〕高坂健次:《当代日本社会阶层》,张弦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00~120页。

〔日〕橘木俊诏:《日本的贫富差距:从收入与资产进行分析》,丁红卫译,商务印书馆,2003,第55~60页。

李玲玲:《日本贫富差距日益扩大》,2006年7月3日《中国社会报》第五版。

刘乐山、鲁昕:《日本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措施及启示》,《经济纵横》2007年第5期,第66~67页。

张珺:《日本收入分配制度分析》,《当代亚太》2005年第4期,第21~23页。

厚生労働省:『高齢者雇用対策に関する行政評価·監視結果』,http://www. soumu.go.jp/hyouka/korekoyo_yosi.html。

2005~2008年日本総務省自治行政局過疎対策室、農林水産省等公布资料。

〔日〕梶井功編『新基本計画の総点検—食料、農業、農村政策の行方』,農業統計協会,2005。

〔日〕伊藤正昭:『地域産業「論ー産業の地域化を求めて』,学文社,2003。

〔日〕乗本吉郎著『過疎問題の実態と論理』,富民協会,1996。

〔日〕保母武彦著『公共事業をどう変えるか』,岩波書店,2001。

〔日〕保母武彦著『内発的発展論と日本の農山村』,岩波書店,1997。

〔日〕山崎朗著『日本の国土計画と地域開発』,東洋経済新報社,1998。

〔日〕宮本憲一等編『地域経済学』,有斐閣ブックス,2003。

〔日〕鶴見和子編『内発的発展論』,東京大学出版会,1989。

〔日〕守友裕一著『内発的発展の道—まちづくりとむらづくりの論理と展望』,農文協,1995。

〔日〕西川潤編著『アジア内発的発展』,藤原書店,2001。

〔日〕岸康彦編『世界の直接支払制度』,農林統計協会,2006。

〔日〕田代洋一等編「特集:直接支払いは中山間農業を守れるか」,『農業と経済』2002年8月。

〔日〕山下一仁:『制度の設計者が語るー中山間地域直接支払い制度の解説』,大成出版社,2001。

〔日〕小川一夫、得津一郎著『日本経済:実証分析のすすめ』,有斐阁,2002。

〔日〕细野薰、杉原茂、三平刚著『金融政策の有効性と限界』,東洋経済新報社,2001。

〔日〕吉川洋编著『金融政策と日本経済』,日本経済新闻社,1996。

〔日〕原田泰、岩田规久男编著『デフレ不況の実証分析——日本経済の停滞と再生』,東洋経済新報社,2002。

〔日〕浜田宏一、堀内昭义等编『論争 日本の経済危機』,日本経済新聞社,2004。

〔日〕浜田宏一、原田泰等编『長期不況の理論と実証——日本経済の停滞と金融政策』,東洋経済新報社,2004。

〔日〕小川一夫:『大不況の経済分析——日本経済長期低迷の解明』,日本経済新聞社,2003。

〔日〕原田泰、權赫旭:『量的緩和政策に経済効果はあったのか』,『経済セミナー』2006年5月。

〔日〕小川一夫:『量的緩和政策をめぐる議論を検証する』,『経済セミナ-』,2004年6月。

〔日〕加藤出:『資産劣化を顧みずウォール街救済に向かった“捨て身”のFRB』,『エコノミスト』2008年4月22日号。

ジョン·K.ガルブレイス:『バブルの物語』,ダイヤモンド社,1991。

〔日〕倉橋透、小林正宏:『サブプライム問題の正しい考え方』,中公新書,2008。

〔日〕斉藤美彦、簗田優:『ノーザンロック危機と監督機関の対応』,『証券経済研究』2008年第62号。

〔日〕堤未果:『ルポ貧困大国アメリカ』,岩波新書,2008。

日本銀行金融市場局:『金融市場レポート』,2008年7月。

ハイマン·ミンスキー:『金融不安定性の経済学——歴史·理論·政策』,多賀出版,1989。

〔日〕深尾光洋:『米国発金融危機と日本の金融システム』,『金融研究』2008年1月。

〔日〕城真由美:『サブプライム問題と日本の実態経済への影響』,『FFG調査月報』2008年11月。

〔日〕深尾光洋:『土地バブル後遺症の日米比較』,『日本経済研究センター会報』2008年4月。

〔日〕小関広洋:『金融危機への対応』,『PIMCO』2008年8月。

〔日〕篠原哲:『サブプライム問題と日本のバブル』,『ニッセイ基礎研』2008年第6期。

〔日〕鈴木博:『日本の経験からみた米国発金融危機の行方』,『金融市場』2008年11月。

赵夫增等:《美国经济会不会陷入日本式后泡沫困境?》,《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第7期。

徐克恩、鄂志寰:《美国金融动荡的新发展》,《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第10期。

王志乐:《2002~2003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日〕青木健:『中国の台頭と日米貿易構造の変化』,勁草書房,2006。

李国平:《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区域差异研究》,《世界经济》2000年第2期。

马成三:《从“威胁论”到“利用论”——日本对华经济战略评析》,《国际贸易》2003年第8期。

赵晋平:《聚焦制造业——日韩对华直接投资特点及发展趋势》,《国际贸易》2003年第1期。

範建亭:『直接投資と通じた技術移転中国に進出した日系企業の実態調査から』,『アジア経済』2001年7月号。

〔日〕小島清:『「アジア経済圏」形成のアジェンダ—分業の深化』,『世界経済評論』2003年7月号。

〔日〕小池良司:『わが国直接投資と日本——東アジアの貿易構造の変化』,『金融研究』2004年10月号。

〔日〕高林二郎:『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工業化と技術移転』,『大阪市大季刊経済研究』2002年2月号。

〔日〕小島清:『「アジア経済圏」形成のアジェンダ——経済連携協定網の締結』,『世界経済評論』2003年6月号。

〔日〕藤鑑:『中国と日本の経済構造および相互依存関係の変化』『岡山大学経済学会雑誌』2006年2月号。

〔日〕小島清:『東アジア地域貿易の雁行型発展』,『世界経済評論』2003年4月号。

馬瑞萍:『外国技術——外資の「積極的利用」と中国における工業の発展促進』,『大阪市大季刊経済研究』2002年2月号。

周松兰:《从前100位出口商品看中日韩出口结构竞争》,《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