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2006~2007年:上海社会发展报告图书

The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Shanghai's Social (2006-2007)

SSAPID:101-1589-0015-97
ISBN:978-7-80230-483-3
DOI:
ISSN:

[内容简介]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人们对于社会方面的政策倍加关注。上海近年来在社区建设的治理结构、慈善事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推动社团组织的进一步发展等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可贵的探索。但是需要继续努力,大胆先试先行,率先为全国做出榜样,提供经验。本年度的社会发展蓝皮书报告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对上海近年来政府社会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进行比较深入的考察和评述。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上海蓝皮书
作 者: 卢汉龙 孙克勤
编 辑:邓泳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后记

 法律声明

 附录

 《上海蓝皮书》编委会

 导论

  关注社会政策:结果、资源的公平配置与社会关系的平等

   一 基本背景: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建构和谐社会

   二 与市场经济制度配套的社会政策

   三 关注社会政策的决策过程

   四 关注上海社会政策的发展

   五 关注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前景

 第一部分 关注结果的公平

  社会利益的分化与社会意向:社会政策的动因与目标*

   一 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居民总体生活水平提高

    (二)社会发展亟待加强

     1.收入差异明显,多数人收入水平显著偏低

     2.就业压力不容忽视

    (三)社会关系有待改善

   二 社会分化明显,阶级阶层结构趋于稳定

    (一)利益分化明显,社会不公意识增强

    (二)对社会资源占有的格局趋于稳定

   三 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有待改善

  就业与培训:消除贫困与达成发展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就业形式变革与就业政策回顾

    (一)劳动就业制度变革的历史回顾

     1.以固定工制度为主体的用工阶段(1979~1984年)

     2.逐步推行劳动合同制用工阶段(1984~1994年)

     3.市场经济中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就业阶段(1995~目前)

    (二)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就业政策的演变

     1.1980~1990年间以待业人员为主的就业安置政策

     2.1990~2000年间以下岗职工为主的就业安置和就业服务政策

     3.2000年以来的主要就业政策

    (三)政府就业培训政策的简单回顾

   二 上海就业政策分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就业政策的突出特点

     1.就业援助多元化、个性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政府日渐重视政策法规对就业促进的作用

     3.配套的社会保障政策保证了就业政策的成功实施

     4.近几年的政策逐渐加强培训,重视对劳动者技能和素质的提高

     5.就业政策的最终目标在于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就业服务功能

     6.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政策社会作用不容忽视

    (二)现行就业政策的问题与矛盾

     1.政府的相关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政策执行过程有待监督、政策透明度亟需完善

     2.政府就业政策对一些特殊失业人员的关注不够

     3.现行低保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4.就业援助员在解决失业人员就业过程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5.失业人员就业援助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备

     6.政府在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方面面临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7.创业与培训在就业促进中的作用远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就业政策的社会意义

   三 关于就业促进与加强培训的政策性对策建议

    (一)当前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

     1.劳动力流动日趋频繁

     2.社会就业压力依然严峻

     3.技能培训在就业市场中正逐渐备受重视

     4.就业观念所导致的自愿性暂时失业现象值得关注

     5.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仍然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

    (二)就业促进与加强培训的对策建议

     1.政府的就业政策,是营造市场环境、规范市场行为、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和工作,应该进入政府责任体系,并继续加强以就业为主要内容之一的政府责任体系建设

     2.建立以“就业促进”为导向,以“就业援助”为重点的就业政策体系,以积极就业政策促进和改善就业

     3.强化和提升职业培训水平,建立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4.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就业

     5.统筹解决失业与就业问题

    (三)配套政策措施

     1.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不断调整就业结构,充分发挥服务业特别是低端服务业在吸纳和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2.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基础的就业政策新框架,把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和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作为重点,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

     3.改善政府救助制度设计,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救助与上海城镇“低保”制度

   一 上海城镇低保制度的基本概况

    (一)发展过程

     1.制度构建阶段

     2.制度完善阶段

    (二)制度特征

     1.低保对象的确定

     2.低保标准的设置

     3.低保事务的管理

     4.低保资金的筹集

    (三)运行效果

     1.主要成效

     2.存在问题

   二 就业动机、求职行为和制度安排:如何平衡救助和就业之间的关系

    (一)救助标准和参加就业的经济动机

    (二)低保对象求职行为的影响因素

     1.低保对象之求职行为的影响因素

     2.调查地点和样本选择

     3.测量工具和分析方法

     4.分析结果

     5.讨论和小结

    (三)强化和鼓励觅职行为的制度安排

    (四)长期依赖和实现自立的人群

   三 完善上海城镇低保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逐步调整现行救助标准,建立让就业家庭有利可图、隐性就业得不偿失的经济机制,促进就业和救助的联动

    (二)完善收入审核制度,设定最长领取期限,进一步加强低保的管理力度

    (三)加强社会救助立法,倡导自强自立精神,建立规范救助领取行为的法律和道德机制

    (四)加强就业培训,强化劳动力市场联系,促进低保对象的自立能力建设

    (五)加强社会调查和政策评估,建立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的工作机制

  离土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演变及其评价

   一 上海市离土农民安置政策的演变及其评述

    (一)征地农业人员安置政策的改革进程分析

    (二)用地补偿政策及其评述

   二 离土农民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用地离土农民的问题

    (二)老“征地”离土农民的问题

    (三)离土农民补偿标准的统一和相关政策的协调问题

    (四)离土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

    (五)离土农民的就业压力问题

    (六)离土农民社会保障的资金落实问题

   三 解决离土农民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以保障离土农民权益为核心,对征地和用地制度加以规范

    (二)进一步完善新的征地安置模式,保护征地离土农民的基本权益

    (三)保护用地离土农民利益的政策建议

 第二部分 关注资源配置的公平

  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化评析

   一 基本思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推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化

    (一)抓住城市基础设施存量改造机遇,重新调配基础教育资源

    (二)着眼城市人口数量与分布变化,均衡配置基础教育资源

     1.实施公建配套政策与郊区优质高中扩建工程,是对户籍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的积极应对

     2.把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作为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人口增长方式变化的必然要求

    (三)适应区域功能定位,实现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一体化

   二 主要进展:从硬件均衡到软件均衡

    (一)基础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明显提高,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不断完善

    (二)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硬件资源均衡化水平大大提高

     1.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大幅度提高“达标学校”比例

     2.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大大促进了教育信息资源的分享

     3.加强初中建设工程,显著改善了193所重点加强学校的办学条件

    (三)“洼地”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软件资源配置均衡化得以推进

     1.“重点加强初中学校”师资队伍实现优化配置

     2.郊区师资队伍建设在政策层面日益受到关注

   三 面临的新挑战

    (一)新《义务教育法》的挑战

     1.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呼唤公平性的制度安排

     2.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队伍素质,与普通高中差距很大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挑战

     1.部分郊区城镇的基础教育资源供给能力不足

     2.郊区教师收入与专业发展资源缺少保障

    (三)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挑战

     1.郊区学生创造力培养资源明显弱于市区

     2.学生创造力培养资源在学段或年级间存在不均衡性

   四 对策与建议

    (一)与上海“1966”城镇布局相适应,调配基础教育资源

    (二)基础教育资源调配,从黄浦江两岸拓展到长江一带

    (三)从实物资源调配为主转向制度资源调配为主

    (四)从关注“两端”到走“中间”道路*

  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政策

   一 上海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系统所面临的挑战

    (一)外来人口数量巨大,流动频繁

    (二)新传染病的出现和旧传染病的恶化

    (三)环境恶化

    (四)竞争激烈,压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亚健康人群数量多

    (五)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双重压力

   二 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的基石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主体

    (一)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政策

     1.改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补偿与运行机制

     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

    (二)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状况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上级医院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

   三 针对特殊人群的公共卫生政策与基本医疗服务

    (一)外来流动人口

    (二)妇女儿童

    (三)小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四)对于穷人的医疗救助和减负政策

   四 三医联动医疗改革试点:重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

   五 卫生政策设计问题和今后思路

    (一)区分公共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功能,才能明确政府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

    (二)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政府投入还不够,应探寻多渠道筹资途径,但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三)重医疗轻预防的局面并没有真正改变,政策上需要大力支持,具体的措施要实施到位

    (四)双向转诊除了政策支持,还需要树立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全科医生的信任,增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全科医生的信心

    (五)各利益群体和相关组织要协调发展,加强相关机构的横向联结,政策需要明确各方责任

  住房商品化与住房保障体系的重建

   一 上海住房制度改革的历程

    (一)第一阶段:住房制度改革的起步

    (二)第二阶段:住房制度改革的发展

    (三)第三阶段: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

   二 当前上海的住房保障体系

    (一)廉租房制度

     1.廉租对象的认定标准

     2.配租方式

     3.资金筹措渠道

    (二)中低价商品房和购房贴息政策

     1.中低价商品住房

     2.购房贴息政策

    (三)住房公积金制度

     1.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机制

     2.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机制

   三 上海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廉租房制度和购房贴息政策的住房保障作用有限

    (二)中低价商品房定位不明,管理监督不完善

    (三)公积金的住房保障功能弱化

    (四)外来务工人员排除在住房保障体系之外

   四 完善上海住房保障体系的几点建议

    1.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法律体系,明确政府的职责和任务

    2.建立健全分层次、多渠道的住房保障体系,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

    3.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增强对中低收入家庭的扶持力度

    4.租售并举

 第三部分 关注社会关系的平等

  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

   一 上海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新体制,大力推进城市人口综合调控和管理

    (二)积极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低生育水平得到稳定

    (三)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四)规范服务和管理,提高来沪人员服务和管理整体水平

    (五)完善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机制,依法维护实行计划生育群众的合法权益

    (六)探索建立以家庭计划指导为重点的优质服务机制,不断深化计划生育服务内涵

   二 上海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及政策调控的基础

    (一)人口总量高增长,人口自然变动低增长

    (二)核心城区人口密度逐步下降,郊区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

    (三)来沪流动人口增长迅速,是吸纳和集聚流动人口的重要地区

    (四)户籍人口年龄结构进入“高度预警期”,呈现“峰谷交替”、“头重脚轻中上部偏大”现象

    (五)人口素质稳步提高,人口就业结构逐步升级

    (六)人口出生步入小高峰阶段,均衡生育数量任务艰巨

    (七)两地婚姻数量呈上升趋势

    (八)家庭规模小型化,独生子女群体在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提高

   三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科学认识人口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大改革措施,合理调控人口总量

    (三)优化人口分布,引导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疏解,郊区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四)注重改善人口年龄结构,实现人口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人口素质

    (六)完善人口综合调控的体制和机制,强化各项保障

  老人安养方式:历程回顾与政策评析

   一 上海养老事业发展概况

   二 机构养老的安养方式

    (一)机构养老的历史发展

    (二)机构养老的政策法规

   三 居家养老的安养方式

    (一)居家养老的发展历程

    (二)居家养老的政策内容

   四 对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政策建议

    (一)整合服务体系

     1.养老机构的结构体系整合

     2.居家养老与社区资源的整合

     3.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整合

    (二)规范法律法规

     1.要补充缺位的法律法规

     2.要健全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

     3.要将居家养老服务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

    (三)健全资助机制

     1.健全对机构的资助机制

     2.健全对老人的资助机制

    (四)完善管理监督

     1.成立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

     2.明确政府的四项基本管理职能

     3.提升机构内部的法人治理和民主管理水平

     4.形成第三方监督机制

    (五)培养人才队伍

     1.要培养和培训更多的专业化的管理人员

     2.要培养和培训更多的专业化的护理人员

     3.要促进职业队伍的规范化和志愿队伍的常规化

  残疾人事业发展与社会政策

   一 社会政策研究的最新进展:反社会排斥口号的提出

    (一)对社会排斥的内涵解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1.社会排斥是公民权利没有实现的观点

     2.社会排斥是作为社会整合的对立面而存在的观点

     3.社会排斥不仅是由于社会成员自身原因造成,更是社会因素作用结果的观点

    (二)社会排斥的主要特征

     1.社会排斥是一个具有相对性的概念

     2.社会排斥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

   二 上海残疾人事业的历史与现状

    (一)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发展历史

    (二)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的性质、职能和残疾人构成情况

    (三)上海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

     1.就业方面

     2.教育培训方面

     3.康复方面

     4.文化生活方面

     5.无障碍建设方面

    (四)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立法滞后

     2.体制不顺

     3.经费不足

   三 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残疾人社会政策的有益做法

    (一)概况

    (二)规定特别扶助的原则

    (三)明确政府和社会责任

    (四)重视残疾人组织的建设和作用

    (五)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六)保障残疾人受教育

    (七)促进残疾人康复

    (八)给予福利保障

    (九)丰富文化生活

    (十)改善物质和精神环境

   四 上海残疾人事业社会政策选择

    (一)我国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情况简介

    (二)《上海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有关社会政策的主要内容

     1.康复方面

     2.教育方面

     3.就业方面

     4.社会保障方面

     5.宣传文化体育

     6.社区建设

     7.无障碍环境建设

     8.法制建设与维权

  未成年人保护与儿童福利政策研究

   一 上海未成年人保护与儿童福利的发展现状

    (一)以儿童发展需求为本,以儿童事业发展为总目标,制定了《上海儿童发展“十五”计划与2015年规划纲要》,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面纳入政府工作议程

    (二)从政治文明的高度出发,深入调研,广泛听取社会民众和未成年人的意见,及时修订颁布了《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初步实现了新时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法制化、人性化

    (三)初步形成了有利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援助活动形式,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意识逐步增强

    (四)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逐步优化,中小学生监护人法律知晓率上升,对儿童进行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的教育得到了加强

    (五)为了满足孤残儿童多样化的需求,上海正在探索建立个性化、社会化的孤残儿童照料模式

   二 上海未成年人保护与儿童福利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现行未成年人监护法律存在一定缺陷,特殊弱势群体保护遭遇法律空白

    (二)仍然缺乏长效、专业化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援助机制

    (三)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缺乏统一的管理工作体制和横向协调机制

    (四)受多种因素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率表现出上升趋势,严重性增加

    (五)儿童福利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难以适应经济市场化和都市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 相关建议与政策措施

    (一)根据未成年人和特殊弱势群体儿童的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不断完善和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

    (二)建立独立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制度,切实为未成年人提供有效的法律援助,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各项权益

    (三)按照资源整合、纵横联动的跨界组织管理思路,加快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制创新,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部门横向联动保护机制

    (四)注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建设,构筑家庭、学校、社区等多位一体、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明社会环境

    (五)深化儿童福利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动儿童福利社会化、制度化、专业化进程

  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政策

   一 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经历了从控制向服务的转变

    (一)20世纪90年代以限制性的管理政策和措施为主,主要目的是控制流动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打击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分子,维持社会治安

    (二)新世纪以来流动人口管理政策从严格控制为主向管理和服务并重转变,出台了大量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加快了流动人口融入上海社会发展的进程

   二 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现状特点

    (一)初步建立起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体系,保障了外来人员的基本人身权利

    (二)实行综合保险制度,为外来人员提供了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

    (三)注重提高外来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保护他们的劳动权利

    (四)不断改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其健康素质

    (五)努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依法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六)创造条件,保障外来人员的政治和民主权利

   三 上海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机制还有待完善

    (二)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三)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存在特殊的困难

    (四)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四 正确认识和评价流动人口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上海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政策改革探讨

    (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从宏观上调控流动人口的数量和技能素质

    (二)改革户籍制度,适当放宽技能型流动人口落户上海的条件,逐步提高流动人口的文化和技术素质

    (三)发展和完善居住证制度,实现流动人口信息的实时共享

    (四)规范用工制度,全面强制建立外来劳动力参加综合保险或其他社会保险的制度,加强执法检查,维护外来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五)规范住房市场,控制非法搭建住房,控制非法合租和群租现象,维护流动人口的基本居住条件,间接控制流动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

    (六)重视对第二代移民和青年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文化、技能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加快他们融入城市的进程,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新上海人”

    (七)鼓励公众参与,实现流动人口的社会化管理

 《2006~2007年:上海社会发展报告》编委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