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8)图书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China Smart Elderly Care Industry (2018)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反映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总结了我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主要问题和国家三部委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行动计划的阶段性成果,分析了智能养老产业的重点领域和成功案例,提出了推动智能养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主要编撰者简介
Abstract
编委会
Ⅰ 总报告
B.1 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8)
一 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一)智能养老需求持续增长
(二)政府推动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三)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基本形成
(四)市场格局呈现抢先布局的态势
(五)服务模式和业态创新持续推进
(六)关键技术和智能产品创新速度加快
二 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基本趋势
(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社会常态
(二)适老化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三)智能养老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四)运行机制创新是市场的推动力量
(五)智慧健康养老社区建设成为发展方向
(六)整体规划实施智慧健康养老社区建设
Ⅱ 专题篇
B.2 “十三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需求增长态势
一 “十三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阶段性新特征
二 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三 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
四 “十三五”时期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新趋势
五 “十三五”时期我国养老服务需求的相关测算
六 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B.3 智能养老关键技术创新发展报告
一 引言
二 智能养老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一)发展背景
(二)未来智能养老的预测
(三)科技进步对养老服务业的影响
三 智能养老的特点和优势
(一)智能养老模式的特点
(二)智能养老模式的优势
四 科技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及问题
(一)可穿戴设备
(二)智慧医疗技术
(三)区域人员定位
(四)存在的问题
五 发展趋势分析及发展对策
(一)智能养老的发展趋势
(二)智能养老的发展对策
六 总结
B.4 智能养老产品研发及应用发展报告
一 引言
二 发展背景及养老服务业发展概况
(一)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需求
(二)智能养老的倡导和试点
三 智能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新政策出台
(二)实施社会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三)智能技术产品应用
(四)国家或部级工程实施及成效
四 主要特点及问题
(一)主要特点
(二)主要问题
五 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服务需求增长趋势
(二)养老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
(三)对策建议
B.5 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工作报告
一 概述
(一)智慧健康养老被正式列入国家级产业发展规划
(二)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的组织实施过程
二 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的阶段性总结
(一)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
(二)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
(三)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三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
(一)智慧健康养老设备研发主要领域
(二)智慧健康养老领域的发展趋势
四 结语
B.6 智能养老标准化研究及实践报告
一 引言
二 智能养老的定义及相关思考
(一)智能养老研究现状
(二)智能养老标准研究现状
三 智能养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一)智能养老标准体系欠缺,智能养老产品供不应求
(二)智能养老产品与智能养老系统间存在联通障碍
(三)公共健康医疗数据共享不足
(四)智能养老信息化管理和监督水平难以适应市场发展
四 推进智能养老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一)推动智能养老标准化建设应以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基础
(二)养老服务完善的产业链是智能养老的有效支撑
(三)积极宣传智能养老标准化建设
Ⅲ 项目篇
B.7 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的先行者
一 引言
二 中铁任之健康城业态布局
(一)独立生活区
(二)辅助生活区
(三)医疗康复区
(四)多功能服务配套设施
三 项目适老化设施和配套设计
(一)项目适老化设施设计
(二)信息化、智能化配套设施
四 独具特色的管家式服务
(一)三大管家服务体系
(二)团队培训资源
五 中铁任之健康城的实践价值
(一)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的成功探索
(二)智能养老技术产品与管理服务有机融合的成功实践
(三)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模式创新
B.8 普天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报告
一 引言
二 发展背景
(一)企业介绍
(二)科研创新
三 发展理念
(一)覆盖范围
(二)建设理念
(三)建设目标
(四)网络拓扑
四 体系建设
(一)体系框架
(二)主要内容
(三)数据接口
(四)系统安全
(五)数据标准
(六)创新优势
五 方案应用
(一)实施方案
(二)现实应用
六 结语
B.9 上海长庚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发展报告
一 引言
二 项目概述(以上海市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为例)
(一)共和新路街道概况
(二)项目构成
(三)平台概况
(四)“1+25+X”智慧健康服务中心构成
(五)“1+25+X”智慧健康服务中心运营管理
三 项目发展状况
(一)发展历程
(二)主要成果荣誉
四 项目发展中的困难及原因
(一)专业人员匮乏
(二)社区居民对健康管理的主动认知意愿不强
五 解决困难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一)面临的形势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B.10 宁波科强智能手环产品创新及应用报告
一 引言
二 产品概述
(一)功能作用
(二)技术创新
(三)配套平台系统概述
三 产品应用
(一)推广模式
(二)市场规模
(三)业绩效益
(四)国际市场介绍
四 用户体验及评价
(一)用户体验和反应
(二)有关方面的评价
五 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问题及成因
(二)对策建议
六 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B.11 苏仁智能生命体征监护设备及数据应用报告
一 引言
二 远程实时在床生命体征监护系统
(一)在床生命体征监护仪
(二)实时数据预警分析系统
(三)在床生命体征监护仪和实时数据预警分析系统在市场上的社会反响和影响力
(四)在床生命体征监护仪和实时数据预警分析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三 远程实时生命体征监护系统应用
(一)市场推广模式
(二)市场规模
四 用户体验及评价
(一)示范应用举例
(二)健康管理公司应用举例
(三)社区养老应用举例
五 问题及对策建议
B.12 南京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及应用发展报告
一 引言
二 平台建设背景
(一)现有平台难以满足养老服务监管需求
(二)现有各种平台无法整合全市各部门信息资源
(三)现有平台难以实现有效的养老服务跨行业整合
(四)现有平台无法对全市养老服务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三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功能定位及架构建设
(一)组建工作团队
(二)平台职能定位
(三)平台架构设计
(四)平台功能
四 平台应用成效
(一)平台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平台的成效
五 关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完善的思考
(一)建议推动信息化硬件及软件标准化建设
(二)建议开展多领域合作,研究智能养老行业标准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切实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四)总结实践成果,形成专业规范
B.13 利安科技“一云三端”健康管理模式发展报告
一 引言
二 企业概况
三 项目发展状况
(一)发展历程
(二)商业模式
(三)主要成果
四 项目发展中的困难及原因
五 解决困难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一)面临的形势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对策建议
B.14 北京易信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创新及应用报告
一 引言
二 平台概述
(一)功能作用
(二)技术创新
三 产品应用
(一)推广模式
(二)市场规模
(三)业绩效益
四 用户体验及评价
(一)用户体验和反映
(二)相关部门的评价
五 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
B.15 “华龄健康365”工程发展报告
一 引言
二 “华龄健康365”工程的服务内容
三 “华龄健康365”工程的实施
四 “华龄健康365”工程的推广
五 “华龄健康365”工程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六 “华龄健康365”工程的意义和前景
B.16 万佳宜康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报告
一 引言
二 项目概述及功能定位
三 项目发展状况
(一)发展历程
(二)商业模式
(三)主要成果
四 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及原因
(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
(二)主要困难及原因
五 解决困难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养老政策和法律
(二)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三)将取消养老机构消防审验备案的建筑面积由300平方米提高到1000平方米
(四)以奖代补,充分发挥政策补贴资金的激励和杠杆作用
(五)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
(六)培养专业化、复合型养老服务人才
(七)积极树立先进典型,培育养老服务行业领军人物和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优秀企业
B.17 华龄科技智能养老服务体系分析报告
一 企业简介
二 华龄科技养老服务平台概述
(一)平台发展思路
(二)华龄科技养老服务平台软件服务内容
(三)华龄科技养老服务平台硬件服务内容
(四)华龄科技养老服务平台功能模块简介
三 华龄老龄用品商城
(一)华龄商城特点
(二)华龄商城平台功能介绍
(三)华龄商城平台可推广性
四 华龄科技项目成就
(一)模式创新
(二)服务创新
(三)技术创新
(四)相关知识产权
B.18 河南新乡积分养老制度考察报告
一 概述
二 新乡市养老形势
(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现状
(二)新乡市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
三 新乡市发展“积分养老”模式的经验
(一)“积分养老”模式的发展背景
(二)“积分养老”模式设计的出发点
(三)“积分养老”模式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四 新乡市“积分养老”模式的显著特点
(一)包容性
(二)适老性
(三)先进性
(四)可复制性
五 新乡市“积分养老”的发展建议
(一)引导更多单位加入“积分养老”联盟,加强养老服务基础建设
(二)建立健全“积分养老”评估制度,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
(三)将“积分养老”向农村延伸,实现城市农村全覆盖
六 结语
B.19 附录
附录一 智慧健康养老社区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一 概述
二 指导思想
三 基本原则
四 总体目标
五 基本架构
(一)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支撑体系
(二)智慧健康养老信息平台
(三)老年应急救援服务平台
(四)智慧健康综合服务中心
(五)智慧养老综合服务中心
(六)创新性服务
六 组织实施
(一)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二)积极宣传推介
(三)加强协调落实
(四)建立投融资机制
(五)建立技术保障机制
附录二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民政部办公厅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智慧 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
一 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内容
二 申报条件
(一)示范企业
(二)示范街道(乡镇)
(三)示范基地
三 组织实施
四 管理和激励措施
附录三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民政部办公厅 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的通知
一 《目录》申报范围
(一)智能健康养老产品
(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
二 入围基本要求
三 组织实施
四 管理和激励措施
附录四 工业和信息化部 民政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公布2017年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的通告
附录五 工业和信息化部 民政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公布《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18年版)》的通告
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18年版)
一 产品类
二 服务类
摘要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朱勇:《智能养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朱勇:《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全国老龄办总报告起草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老龄科学研究》2015年第3期。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中老年人上网状况及风险网络调查报告》,全国老龄办官网,2018年7月。
宋宝安、刘雪:《城市老年人健康需求与医疗消费的社会学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10期。
王雅倩、刘欢、于鹏、吕英俊:《基于物联网+手机客户端的智能养老院服务系统》,《网络与信息工程》2017年第5期。
王建军:《准确把握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方位和新趋势》,《中国老年》2018年第5期。
李志宏:《新常态:老龄工作深化改革需要树立“保民生、促发展”的正确导向》,《老龄科学杂志》2015年第3卷第8期。
前瞻网:《“十三五”规划定方向智能养老行业成香饽饽》,http://www. 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70213-9dcff10d.html。
陈实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狱人员定位可视化系统》,《物联网技术》2012年第6期。
赵军等:《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电子质量》2013年第10期。
闫文鑫、高永涛、徐俊:《隧道施工人员定位与安全管理系统研究》,《建筑安全》2015年第3期。
中国投资咨询网:《智能化是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http://www.ocn.com.cn/chanye/201605/dbsnc27092638.shtml。
王志良:《国家推进智慧养老的政策措施》,《中国社会工作》2017年第17期。
中国政府网:《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
中国政府网:《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通知》。
李颖、魏丽坤:《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养老新模式与实现途径分析》,《纳税》2018年第18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2017年2月6日。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泰瑞特产业研究中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示范街道(乡镇)资料汇编》,2017年2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泰瑞特产业研究中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示范基地资料汇编》,2017年2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泰瑞特产业研究中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示范企业资料汇编》,2017年2月。
常华:《规范管理 助推服务质量提升 国家标准引领养老行业发展》,《中国社会报》2018年1月18日第004版。
朱玥颖、刘治彦:《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江苏科技信息》2018年第4期。
朱培武、张欢、张力:《老年医养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研究》,《标准科学》2016年第12期。
《三部委关于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0/content_5169385.htm#1。
郭潘:《健康养老视角下的重庆城市老年人口养老服务需求研究》,重庆工商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
徐建华:《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中国普天通过推行“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中国质量报》2017年10月26日。
肖力:《中国普天打造智慧养老云平台》,《人民邮电》2017年9月28日。
徐建华:《服务标准化 帮扶精准化——普天运用信息化方式创新健康养老服务新模式》,中国质量新闻网,2018年7月5日。
国务院办公厅:《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2017年2月14日。
《关于印发“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17年3月17日。
朱玥颖、刘治彦:《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江苏科技信息》2018年第4期。
李雁争:《三部委联合制定发展行动计划 智慧养老产业万亿市场空间打开》,《上海证券报》2017年2月17日。
宁波科强电池有限公司官网:http://www.chinesebattery.com/。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工信部联电子〔2017〕25号)。
《用于监测生命特征的压电薄膜解决方案》,TE公司。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
医养康(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项目报告评语。
星星照护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项目报告评语。
创乐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报告评语。
南京市民政局:《2017年南京市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2018年4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2018年4月28日。
叶健:《新华时评:有健康意识更要有健康行动》,新华网,2016年10月7日。
徐淑珍:《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研究》,《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年第12期。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发〔2017〕13号)。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国办发〔2011〕60号)。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29号)。
《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国办发〔2011〕61号)。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工信部联电子〔2017〕25号)。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号)。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4号公布)。
《北京市贯彻落实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意见》(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
《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十条政策》(北京市民政局)。
《北京市东城区信息化发展战略(2011~2030年)》(北京市东城区人大审议通过)。
《东城区关于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京东发〔2016〕9号)。
《急救设施和人员应成公共场所“标配”》,《新京报》2016年7月1日。
李涵、李慧嘉、张林姿、黄钰瑛:《大数据环境下老年人失能失智因素关联》,《计算机科学》2018年第S1期。
《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之养老运营模式创新项目——沈阳万佳宜康》,http://www.cncahl.com/5b6e6812626a52480162ad7384400058/newsgnjjfind.shtml。
王建军:《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决策部署 努力开创“十三五”时期老龄工作新局面》,《中国老龄》2016年第11期。
《实际数量不足100万 养老护理专业人员缺口怎么填?》,中新网,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6/07-05/7927738.shtml。
李伟:《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以河南新乡为例》,《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4月第37卷。
新乡市统计局:《新乡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2018年2月。
简 介:《中国老年健康研究报告》立足于老龄健康发展的现状和实际,吸收了行业内有关老年健康研究的学者、机构和社会力量,从宏观政策、健康需求、体系建设、投融资、技术赋能、实践案例和国际经验等方面,充分展现了老龄健康发展现状,剖析问题,为我国健康老龄化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本书以“迈向‘十四五’时期的积极健康老龄化”为主题,从中国老年...
作者:
刘远立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07月
|
简 介:本书以深圳“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城市建设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具有深圳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和模式。本书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典型案例和附录五部分组成,详细阐述了深圳在从“老有所养”迈向“老有颐养”的过程中,在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医养结合和养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展现了深圳在理念引领、制度引领、标准引...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年0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