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78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 第11辑图书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Politics of Contemporary China

SSAPID:101-1569-8618-80
ISBN:978-7-5097-5106-0
DOI:
ISSN: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是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每年一辑的系列学术出版社物,主要收录关于当代中国政治问题的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本辑为第11辑,分“社会管理与创新”、“政策分析与发展”、“政治建设与改革”、“反腐败与行政问责”、“港澳台政治”专题。本书稿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前瞻性和创新性。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汪永成 黄卫平
编 辑:李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中国政治

 社会管理与创新

  社会管理领域的体制机制问题研究

   一 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体制机制原因

    (一)社会政策和社会体制的碎片化现象严重

    (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权利不平等

    (三)事业单位与自治组织的行政化

    (四)社会组织官办色彩浓厚,商业化倾向明显

    (五)社会公共服务政府包揽包办过多

    (六)重管理、轻服务,重管制、轻法治

   二 社会管理的基本趋势分析

    (一)社会管理的民主化

    (二)社会管理的法治化

    (三)社会管理的自治化

    (四)社会管理的社会化

    (五)社会管理的科学化

    (六)社会管理的信息化

   三 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设想

    (一)在各级党委设立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由专职副书记任主任,负责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总体战略规划和组织协调工作

    (二)按照大社保的概念,整合归并社会保障职能,在社会保险领域成立社会保险委员会

    (三)建立社会建设的财政保障机制

    (四)为规范社会组织管理,促进民间组织发展,强化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应加强社会组织的综合监管

    (五)调整基层社会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在社区实行政府管理和社会自治分离,乡镇和街道负责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城乡社区回归自治

    (六)归并信访机构职能,强化纪检监察部门的信访职能

    (七)建立社会协商对话机制

  城市社区管理改革中的“深圳经验”:系统性回顾与反思

   一 推动深圳城市社区管理改革的原动力

   二 深圳城市社区管理改革的过程

   三 深圳社区管理改革的主要特征

   四 对深圳社区管理改革的反思

  “后单位制”时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和社区整合的困境

   一 “单位制”解体后城市社会整合面临的危机

    1.社会整合所面临的群体基础从集中到分散

    2.社会整合所运行的“控制-依赖”逻辑逐渐失效

   二 社区建设以及社区整合何以必要?

    1.社区建设和社区整合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依托

    2.社区建设和社区整合是推动基层自治的重要工作

   三 社区建设与社区整合的三个难题

    1.社区建设要对社区居民产生怎样的整合力?

    2.社会整合视野下社区建设所面临的三大问题

   四 简短的结语

  社会管理下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分析与改革取向

   一 村庄重组:农村社区改革的启动

   二 村庄重组的社区化改革:问题及其实质

   三 农村社区建设的改革取向与实现

    1.社区共同体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塑造社区的公共精神

    2.社区改革要以村民为价值导向

    3.提高公共生活的质量是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

    4.渐进地改革农村社区中的行政化现象

  告别科层?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变迁及其困境

   一 导言

   二 基层治理的组织形式及其选择逻辑

    (一)组织形式的差异

    (二)组织形式的选择逻辑

   三 “社工站”体制观察

    (一)基层治理的“科层组织模式”

    (二)“社工站”和“选聘分离”体制

    (三)居委会的边缘化和“再行政化”

   四 结论与简要讨论

  居委会治理能力与社区参与*

   一 理论回顾和研究假设

   二 数据和方法

    因变量

    自变量

    控制变量

    分析方法

   三 经验发现

    参与社区活动的影响因素

    参与解决社区公共问题的影响因素

   四 结论和讨论

 政策分析与发展

  政策试点是如何进行的?

   一 “先试先行”:试点的展开

    (一)选点

     1.选点方式

     2.选点标准

     3.“点”的平衡

    (二)组织

    (三)设计

    (四)督导

    (五)宣传

    (六)评估

   二 “由点到面”:试点成果的推广

    (一)部署

    (二)扩点

    (三)交流

    (四)总结

   三 进一步的讨论

  国家建设、合作医疗与共同体认知: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过程研究

   一 国家建设、卫生政策与共同体认知:一个分析框架

   二 集体化时期的国家建设与合作医疗政策

    (一)国家建设:理想主义

    (二)合作医疗政策:社会主义“人民”福利

   三 市场化时期的国家建设与合作医疗政策

    (一)国家建设:发展主义

    (二)合作医疗政策:从“非决策”到“努力重建”

   四 21世纪的国家建设与合作医疗政策

    (一)国家建设:科学发展观

    (二)合作医疗政策:“扶贫”取向下的国民福利关照

   五 合作医疗政策反思与展望——从福利走向公民权利?

  深圳小产权房市场调研报告

   一 深圳小产权房市场现状与问题

    (一)深圳小产权房发展现状

    (二)深圳小产权房衍生问题

   二 深圳小产权房市场管制的路径依赖

    (一)立法规制

    (二)政府管制

    (三)政策有效性研判

   三 深圳小产权房市场管制政策设计的路径选择

    (一)法律的路径

    (二)政治的路径

    (三)经济的路径

    (四)管理的路径

  成都市乡镇管理体制暨运行机制的实证研究报告*

   一 成都市乡镇现行管理体制暨运转情况

    (一)乡镇的城市化进程概况

    (二)乡镇日常事务与中心工作

    (三)机构设置及工作状况

    (四)考核与监管

     1.县对乡镇的考核与监管

     2.乡镇对内设机构和人员的考核与管理

     3.乡镇对村的考核与管理

    (五)乡镇工作人员对工作的评价

    (六)老百姓满意度测评

   三 成都市乡镇现行管理体制运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县乡之间权责不对等、划分不清,乡镇一级权小责大

    (二)乡镇缺乏作为一级独立政府的财政支撑

    (三)管理手段单一,执法权力缺失

    (四)事业站所条块分割影响乡镇工作开展

    (五)现行乡镇工作人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六)村(社区)组织行政化倾向突出

     1.村(社区)组织工作重心行政化

     2.自治章程、工作制度及人事决定行政化

     3.经费收支行政化

     4.运行方式、考核机制行政化

    (七)对下放权力的争论与争夺

   四 深入推进成都市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规范县乡财政关系,保障乡镇财政收入和自主权

    (二)规范县权责划分,从行政性分权向法制性分权转变

    (三)大力推行行政委托,保障乡镇履行职责所需的执法权力

    (四)下放派驻机构的管理权限,促进乡镇整体性政府的形成

    (五)健全对乡镇的激励机制

    (六)理顺乡村关系,促进村级自治

  基层社会组织发展中政府监管的问题与优化对策*

   一 引言

   二 南山区社会组织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法律监管的制度绩效与存在问题

     1.制度绩效

     2.问题分析

    (二)政治行政监管的实施绩效与存在问题

     1.实施绩效

     2.存在问题

   三 优化社会组织政府监管的思路

    (一)创新监管理念:从控制型监管转向激励型监管

    (二)健全监管制度:以成套规则为社会组织提供行为规范

    (三)改革行政监管:构建纵横交织的行政监管体系

     1.健全社会组织行政监管的横向主体网络

     2.建立健全社会组织行政监管的纵向网络

     3.建立健全各项行政监管工作机制

    (四)充实社会监管:构建多元参与的社会监管体系

     1.分散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监督

     2.大众媒体监督

     3.独立的第三方评估

     4.社会组织之间的制衡

     5.社会监督机制建设

    (五)倡导内部监管:构建社会组织自律体系

     1.大力倡导社会组织的行业自律

     2.落实社会组织负责人的有关管理规定

     3.引导社会组织改善内部治理结构和制度

     4.建立社会组织诚信激励机制

 政治建设与改革

  中国为什么需要政治体制改革

   一 导论

   二 人类为了获致和维系政治共同体而需要政治体制

   三 目前中国的政治体制缺少实现政治共同性的力量

   四 政治问题最终一定需要通过政治逻辑去解决

  政绩竞争与地方政府的跟风

   一 地方政府竞争与政治沟通

   二 作为“竞赛平台”的《人民日报》

   三 政策形势与新闻报道

   四 客观现实与新闻报道

   五 “浮夸风”之下的理性行为

   结语:政绩?抑或是政治忠诚?

  “积极公民”:律师参政的行动逻辑与政治影响

   一 律师参政的行动逻辑:职业特质、权利自觉与社会关怀

    (一)职业特质:律师参政的天然优势

    (二)权利自觉:律师参政的行为动力

    (三)社会关怀:律师参政的公共表现

   二 律师参政的方式:从体制内表达到自主性竞选

    (一)担任人大代表参与立法、提交议案

    (二)通过党委途径反映意见

    (三)担任政协委员和参政议政

    (四)担任法律助理和政府法律顾问

    (五)接受委托起草法律法规草案和积极参加听证会

    (六)权益性代言

    (七)自荐竞选人大代表

   三 律师参政的政治影响:积极公民的示范效应与体制吸纳的可能性

  消极候选人:城市社区选举中的陪选现象剖析

   一 陪选现象的分布规律

    (一)居委会主任的陪选现象比较普遍

    (二)居委会委员的陪选现象大多发生在经济条件较好的社区

   二 陪选的操作方式

   三 陪选现象的根源分析

   四 结论

  有缺陷的政党?

   脆弱的合法性基础

   有限的适应能力

   简短评析

 反腐败与问责

  海外中国腐败研究文献述评

   一 腐败定义的复杂性

    (一)古典学派

    (二)现代学派

     1.以公共职位为中心的定义

     2.以公共利益为中心的定义

     3.以市场为中心的定义

   二 中国腐败研究综述

    (一)结构功能主义流派(structure-function)

     1.现代化理论

     2.腐败与改革

    (二)新制度主义流派

     1.新制度主义经济学

     2.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三)文化学派

   三 结语

  我国网络反腐的特征及对策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 样本情况说明

    (一)资料说明

    (二)样本的基本信息

   三 网络反腐案件的特征分析

    (一)网络反腐事件数量呈波浪式上升

    (二)网络反腐案件在地域分布上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

    (三)网络反腐涉案官员年龄半数以上集中于45岁到55岁*

    (四)网络反腐的对象集中在县处级政府官员,一把手腐败现象明显

    (五)网络反腐案件的案发原由主要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和生活作风问题

    (六)政府在网络反腐事件中的行动速度要远落后于媒体*

    (七)网络反腐中存在少量冤假错案和悬案,网络舆论暴露出一定的盲目性

   四 规范网络反腐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网络反腐的制度保障建设

    (二)加强网络反腐的法律保障建设

    (三)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四)加强互联网道德文化环境建设

  中国的公众问责:发展、成效与环境

   一 责任履行监督机制的缺失与2003年新一届班子面临的考验

    1.责任履行监督机制缺失状况

    2.“非典”事件对封闭管理和责任缺失弊端的公开暴露

    3.倒逼出来的行政问责机制

   二 行政问责的作用与政府推行问责的初步成效

    1.行政问责的功能

    2.行政问责初试的震撼效应

   三 公众问责发展的政治、行政环境影响因素总结

    1.公众问责的发展,总体上契合中央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和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施政理念,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合法性解释依据

    2.公众问责的主体虽然独立于体制之外,但公众问责的实现机制仍然在政府部门可掌控的范围之内,因而能够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

    3.行政问责在发展过程中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行政问责存在及体制外问责主体培育的必要性分析,为公众问责存在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解释依据

    4.公众问责呈现的问责效果,为及时化解基层部门存在的管理问题,释放公众对立情绪提供了渠道,问责的有效性获得了证明

 港澳台政治与行政

  论“一国两制”理论的变与不变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当初提出“一国两制”理论的时代背景已经变化

   三 “一国两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的问题

    (一)善治问题

    (二)发展问题

    (三)融合问题

    (四)平台问题

   四 国家认同和制度建设

   五 “一国两制”的不变

    (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宗旨不能变

    (二)维护香港与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目标不能变

    (三)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承诺不能变

   六 结语

  党权弱化与台湾地方自治的突破

   一 导论:研究缘起与思路

   二 “开放中央”:地方精英进入政策过程

    (一)“本土化”:国民党中央权力结构的调整

    (二)地方利益议程化

   三 一党独裁终结:地方自治权的释放

    (一)独裁逻辑下的地方自治及其反噬

    (二)单一权力格局的瓦解

   四 余论:“制度逆转”的理论思考

 从“乌坎事件”的处置及善后看中国地方政府创新(代序)*

本书分为“社会管理与创新、政策分析与发展、政治建设与改革、反腐败与问责、港澳台政治与行政”五个专题,涉及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社区治理改革的经验模式与比较,医疗、房地产以及社会组织的政策分析,律师参政和业主维权,网络反腐与行政问责等,旨在对变动中的中国社会政治进行宏观解析与微观观察,从理论上阐释其内在的逻辑与意义。

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年)

民政部《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年)

民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04年)

民政部《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2011年)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调整社会团体会费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

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2012年)

《广东省民间组织年检暂行办法》(1999年)

广东省政府办公厅《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暂行办法》(2012年)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规范我省民间组织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2003年)

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组织发起人负责人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2012年)

广州市《关于进一步深化社会组织登记改革助推社会组织发展的通知》(2011年)

《河源市民政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试行)(社团)(一)》(2012年)

《河源市民政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试行)(民非)(二)》(2012年)

佛山市顺德区政府《关于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加快社会组织发展的实施意见》(2011年)

佛山市禅城区《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2012年)

《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规范实施方案(2010~2012年)》

《深圳经济经济特区政府采购条例》(2011年修订)

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意见》(2012年)

《深圳市社区社会组织登记与备案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

《深圳市财政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暂行办法》(2011年)

青岛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监督管理网络体系建设的通知》(2008年)

青岛市《关于加强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2011年)

《长沙市社会组织登记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2011年)

《北京市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告的若干规定》(2011年)

《北京市社会组织评估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

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社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2011年)

长春市绿园区《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2011年)

《白银市加强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工作意见》(2011年)

《关于建立大连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监管网络系统的实施方案》(2009年)

《甘肃省加强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工作意见》(2011年)

《酒泉市加强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工作意见》(2011年)

《即墨市民间组织监督管理网络检查制度》(2008年)

《即墨市民间组织监督管理网络举报制度》(2008年)

慈溪市关于进一步规范社会团体监督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11年)

胡锦主编《基层党建与和谐社区建设:南山的实践路径及理论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陈妙华、陈海涛:《深圳南山区:“一核多元”社区党建模式》,2011年8月11日《人民网-理论频道》。

陈家喜、黄卫平:《把组织嵌入社会:对深圳市南山区社区党建的考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

杨道波:《公益性社会组织约束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课题组:《社会组织建设现实、挑战与前景》,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陈金罗、刘培峰:《转型组织的非营利组织监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王浦劬、莱斯特·M.萨拉蒙等:《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张鹏程:《多元合作模式下我国社会组织监督机制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李璐:《分类负责模式: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探索——以北京市“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为例》,《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张娟:《关于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建设的研究》,《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赵立波:《民办非企业单位:现状、问题及发展》,《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9期。

刘惠苑、叶萍:《社会组织管理质量评估体制研究》,《前沿》2011年第24期。

刘昱伶、文海霞、李向渊:《我国社会组织监管问题研究综述》,《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第12期。

刘社松、刘宏:《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进社会组织建设管理》,《管理新论》2008年第5期。

王新时:《从行政组织法的视角看我国非政府组织之法律规制》,《内蒙古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唐良银:《从社会组织的分类的角度看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民间组织管理》2003年第5期。

耿炜:《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2期。

夏龙:《关于我国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改革与开发》2012年第2期。

姚华平:《国家与社会互动: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赵秋成、王飞、张鹏程:《绩效管理视阈下的社会组织监管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成元君、陈锦棠:《经验与启示:香港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1期。

张仕瑜:《浅析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社团管理研究》2009年第3期。

白城市行政学院课题组:《社会监督问题研究》,《行政与法制》2010年专刊。

孙涛:《社会组织监管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0期。

何增科:《深圳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的案例研究》,《政府管理与改革》2010年第4期。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战建华:《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分析——基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社会组织体制改革的思考》,《发展思索》2009年第7期。

汪文来:《新加坡、香港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启示》,《特区实践与理论》2011年第6期。

孙发锋:《选择性扶持和选择性控制: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动向》,《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游志攀:《政府采购项目监督与绩效评价研究》,《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付建军、高奇琦:《政府职能转型与社会组织培育:政治嵌入与个案经验的双重路径》,《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第3期。

邓国胜:《中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特质与价值分析》,《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9期。

周红云:《中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基于治理与善治的视角》,《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5期。

刘鹏:《中央政府的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及其评述》,《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第1期。

刘鹏、孙燕茹:《走向嵌入型监管:当代中国政府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新观察》,《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4期。

孙伟林:《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8期。

卢汉龙:《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能力建设》,《理论文萃》2010年第1期。

董文琪、王远松:《浅析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缺陷与改进对策》,《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3期。

张萃萍:《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改革与发展》2010年第3期。

赵君、顾成敏:《当前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开封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周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及其防范》,《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6期。

伊强:《关于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问题的思考》,《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5期。

杨柯:《社会组织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探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驻民政部纪检组、监察局:《社会组织防治腐败问题对策研究》,《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