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7

战时国际关系图书

SSAPID:101-1567-9857-95
ISBN:978-7-5097-2216-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抗日战争的八年是民国外交最困难的时期之一,同时也是外交成果最为辉煌的时期。中国不但废除了自晚清以来侵犯中国主权的不平等条约,而且一跃成为“四强”,大国地位初步确立,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战时国际关系的积极成果。面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国民政府经过前期的“苦撑待变”,积极争取外援,到加入反法西斯国家联盟,并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国民政府的战时外交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本书是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四次会议“战时国际关系”(2009中国重庆)的论文选集,论文作者均为当下国际知名学者,在抗战外交领域素有专攻,他们的研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再现了战时外交的各个方面,代表了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
作 者: 杨天石 侯中军
编 辑:宋培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序 一

 后记

 一 多边关系

  有限的伙伴关系:1928~1944年中国与德国、苏联和美国的关系

   导言

   一 国民党的遗产及政策目标

   二 中德关系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Stanford,1984);Hsi-Huey Liang,The Sino-German Connection: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1900-1941(The Hague,1978);John P.Fox,Germany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New York,1982);《德国驻华顾问团工作纪要》(台北,1969);Fran?oise Kreissler,L’Action culturelle allemande en Chine(Paris,1989);张启运主编《中德文化论集》(台北,1966);程天放:《使德回忆录》(台北,正中书局,1967);蒋恭晟:《中德外交史》(上海,1929);Bernd Martin,ed.,Die Deutsche Beraterschaft in China,1927-1938(Düsseldorf,1981);Kuo Heng-yu,ed.,Von der Kolonialpolitik zur Kooperation(München,1986);Hu Chang-tze,Deutsche Ideologie und Politische Kultur Chinas(Bochum,1983);Mechthild Leutner,ed.,Deutschland und China,1937-1949:Politik,Milit?r,Wirtschaft,Kultur:eine Quellensammlung(Berlin:Akademie,1998);马振犊、戚如高:《蒋介石与希特勒:民国时期的中德关系》(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

   三 中苏关系Chinese-Soviet Relations,1937-1945:The Diplomacy of Chinese Nationalism(Oxford,1988)。其他一般资料有明骥《中俄关系史》,台北,三民书局,2006;罗志刚:《中苏外交关系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李嘉谷:《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33~194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田鹏:《中俄邦交之研究》,上海,1937;卡比察:《1931~1945年的中苏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O.E.Clubb,China and Russia:The “Great Game”(New York,1971);T’ien-fang Ch’eng(Cheng Tianfang),A History of Sino-Russian Relations(Washington,D.C.,1957);David J.Dallin,Soviet Russia and the Far East(New Haven,1948);and Charles B.McLane,Soviet Policy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s,1931-1946(New York,1958)。">*

   四 中美关系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of 1933-1938(Cambridge,Ma.,1964);Warren I.Cohen,America’ Response to China(New York,1980);刘达人:《中美外交关系史,1840-1974》(台北,1978);Michael Schaller,The U.S.Crusade in China,1938-1945(New York,1979);Wilma Fairbank,America’s Cul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1912-1949(Washington,D.C.,1976);张忠绂:《四年来的美国远东外交》(重庆,1941);张忠绂:《美国战前的远东外交》(重庆,1944);李长久编《中美关系二百年》,新华出版社,1984;Julia Cosgrove,United State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toward China,1943-1946(New York:Garland,1987)。近期的参见Xiaoyuan Liu,A Partnership for Disorder(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Warren I.Cohen,ed.,Pacific Passag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C.X.George Wei,Sino-American Economic Relations,1944-1947(Westport:Greenwood Press,1999);吴景平、郭岱君编《宋子文驻美时期电报选,1940~1943》,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结语

  中日战争与日德中苏关系

   序言

   一 中德苏联合构想的起源

    德国的中德苏联合论

    苏联的中德苏联合论

    日本的日德中苏联合构想

   二 中国的抗日战争准备和德国对中国的军事合作

    在华德国军事顾问团

    纳粹德国中的“亲华分子”

    《中德(HAPRO)条约》的形成

    《日德防共协定》的达成

   三 中日战争下的日德中苏关系

    中日战争的爆发和德国的反应

    “第二次日德战争”

    陈立夫的中德苏三国互不侵犯条约论

    “强化防共协定交涉”和“日德意苏毛”合作构想的登场

   四 第二次欧洲大战的爆发和日德意苏(中)关系

    《德苏不可侵犯条约》与中德苏联合构想的复活

    日德意三国同盟和日德意苏(中)联合构想

    希特勒和德苏战争

    日苏中立条约,德苏战争与日本的南进

   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的日德意苏(中)关系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日德意苏”大陆构想的展开

    日本的“容共”日德中苏合作构想的登场

    德国的失败和日苏合作构想的末路

   六 结语

  中日战争时期的苏联、美国和国共“统一战线”

  围绕经由云南省的援华路线展开的国际关系问题

   序

   一 援华路线的封锁(1939年秋~1940年7月)

   二 进驻北部法印与缅甸路线的重新开通(1940年7月~11月)

   结语

 二 中日关系

  抗战前夕的中日国交谈判述论

   一 中国首先主动提出“三原则”与日本的回应

   二 从东京到南京:中日关于“三原则”的谈判

   三 中日调整国交谈判的停顿与再起

   四 张群、川越茂的南京谈判

   余论

  中日战争与宣战问题

   前言

   一 卢沟桥事件与“不宣战、不断交”策略的形成

   二 中日国交的终结

   三 抗战危机与和战之争

   四 国际局势的变化与宣战问题

   五 太平洋战争爆发与中国的宣战决定

   结语

  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的国际影响

   一 在饱受轰炸灾难的同时,为中国树立了“愈炸愈奋”的国际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与支持

   二 制约了日本扩大侵略的既定军事战略,对阻止日军北侵苏联,拖延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起到了一定作用

   三 促进了美、英远东战略的调整,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英援华制日、美国参战和远东反法西斯阵线的形成

  重庆政治空间的“东北因素”

   一 引言

   二 《苏日协定·共同宣言》在政治上的打击——东北的将来如何

   三 走向开罗会议之路——“收复东北”之国际条件

   四 结语

 三 中美关系

  中美特殊关系与美国关于战后国际格局的构想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重塑中国形状:二战期间美国战略思维与中国少数民族边疆

   欧、亚“少数民族”异同

   “中国三个角落”的颜色

   “颜色”和“形体”政治

  华侨还是革命之母吗?

   简介

   国民党的华侨工作的遗产

   提高华侨动员

   面对各种竞争组织

   东南亚的敌意

   结论

  珍珠港事件前美国企业在华北的投资活动

   一 前言

   二 关闭个案——美国大来青岛分行

   三 从“观望”到“合作”的个案——英美烟公司在华北

   四 结论

  陈光甫、孔祥熙与中美经济关系的失败(1941~1944)

   环球进出口公司

   中美英平准基金会

   美国五亿美元贷款

   结论

  中美英平准基金会的运作与中国战时外汇管理

   一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美英平准基金的运作

    (一)平准基金会和外汇管理委员会的成立

    (二)平准基金会面临的困难

    (三)平准基金会的主要工作

     1.冻结外汇资金

     2.研究制定官方汇率

     3.满足合法外汇需求

     4.建立外汇管理制度

     5.加强外汇统制,取缔黑市

   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平准基金会的工作

    (一)昆明办事处的建立

    (二)平准基金会在重庆的工作

    (三)平准基金会的危机和结束

   三 平准基金会运作中三方的矛盾

   四 平准基金会运作的效果和影响

    (一)平准基金会的作用和影响

    (二)平准基金会运作效果的局限性

  美国与中国战时生产局

   一 美国与中国战时生产局的筹建

   二 美国与中国战时生产局的运作

    (一)协助生产局把工作推向正轨

     1.协助制定《战时生产局组织法》

     2.协助战时生产局制定工作步骤

     3.为战时生产局争取各界配合

     4.成立中美联合生产委员会

    (二)生产局与美国进一步的交流

     1.大批美籍专家陆续来华

     2.美籍专家协助中国战时生产

    (三)生产局与派遣留学人员赴美

    (四)生产局配合租借法案的实施

    (五)生产局协助美国战时购货

    (六)生产局呈请行政院为美籍专家授勋

   三 洛克使华与中国战时生产局的结束

   结语

 四 中苏关系

  抗战时期的蒋介石与斯大林

   一 蒋介石、斯大林谋求接近

   二 蒋介石几次请斯大林“仗义兴师”

  抗战期间中共与共产国际关系的演变

   双方第一次分歧经过

   双方第二次分歧经过

   双方第三次分歧的经过

   结语

  无力之手

 五 其他双边关系

  蒋介石与尼赫鲁

   一 尼赫鲁访华,会见蒋介石,确定中印两党合作原则

   二 蒋介石亲自策划戴传贤访印

   三 蒋介石夫妇访印,渴望会见甘地与尼赫鲁,英印政府多方设限

   四 蒋介石与尼赫鲁的三次谈话

   五 蒋介石向英方进言,英印谈判失败

   六 蒋介石要求罗斯福出面调停,罗斯福劝蒋不采取行动

   七 蒋介石为甘地、尼赫鲁的被捕呼吁,不理睬丘吉尔的访华示意,拒绝纳粹德国“合攻印度”的拉拢

   八 尾声

  战时中加关系

   加拿大的对外政策与中国

   传教士

   加籍华人

   战争

    战争初期

    亚洲的战事

    官方代表

    诺尔曼·白求恩

    传教士与战争

    加籍华人

    加拿大的伤亡

   结语

  抗战胜利前后中法对于越南问题之交涉(1945~1946)*

   一 前言

   二 越南问题之由来

    (一)战时中法邦交的变化

    (二)中国对越主张

    (三)法国的立场

   三 中国军队入越受降

    (一)入越受降的规划与实施

    (二)法国的反应

   四 中法外交交涉

    (一)中国政府的态度

     1.行政院与外交部

     2.军方

     3.云南地方当局

    (二)法国政府的立场

    (三)谈判的进行与结果

   五 结语

  法国远东结盟论(1931~1940)

   一 基于共同安全设想下调解中日冲突的努力

   二 作为共同行动的列强联合

   三 与中国的伙伴关系

   四 与日本的伙伴关系

   结论

  二战期间的海关:国民党统治时期一个倔强的畸形儿

   一 二战前海关的地位

   二 二战爆发后的海关

   三 “南进”之后:国民党与美国的兴起

  中日战争期间英国的外交及英国对中国政府态度的演变

   战争的爆发,1937~1938

   战争的结束及其后果

   中国作为强国?

   冷战时代:英国和中国

   共产主义的挑战

   尾声

 序 二

抗日战争的八年是民国外交最困难的时期之一,同时也是外交成果最为辉煌的时期。中国不但废除了自晚清以来侵犯中国主权的不平等条约,而且一跃成为“四强”,大国地位初步确立,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战时国际关系的积极成果。面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国民政府经过前期的“苦撑待变”,积极争取外援,到加入反法西斯国家联盟,并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国民政府的战时外交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本书是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四次会议“战时国际关系”(2009中国重庆)的论文选集,论文作者均为当下国际知名学者,在抗战外交领域素有专攻,他们的研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再现了战时外交的各个方面,代表了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

[1]Ken-sheh Weigh,Russo-Chinese Diplomacy,Shanghai,1928,p.43.

[2]R.Pollard,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to 1931(New York,1933),pp.330-399;Mark Mancall,China at the Center:300 Years of Foreign Policy(New York,1984),pp.213-214.

[3]Robert Keohane,Partnerships and Alignments:Neorealist and Institutionalist Analyses,p.6.

[4][5][6]William C.Kirby,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Stanford,1984,pp.68,102-109,Chapters 2,4,5,pp.218-220,190.

[7]Chang Kai-ngau,China’s Struggle for Railway Development,New York,1943,pp.79-80;William C.Kirby,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pp.195-200;陈真主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3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第1102~1103页。

[8]《重工业建设计划说明书(1936年)》,第二历史档案馆藏,28(5965);程麟荪:《论抗日战争前资源委员会的重工业建设计划》,《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2期;William C.Kirby,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pp.306-317.

[9][10]William C.Kirby,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Stanford,1984,pp.68,102-109,Chapters 2,4,5,pp.218-220,190.

[11]程天放,第149页。

[12][13]何俊:《论1929~1939年的中苏关系》,南京大学学位论文,1986,第48、47页。

[14]孙越崎:《抗战时期两次去新疆纪略》,《文史资料选辑》第84辑,1982,第135~149页。

[15]孙越崎:《回忆我与蒋介石接触两三事》,《文史资料选辑》第84辑,第133页。

[16]Harry Schwartz,Tsars,Mandarins and Commissars,New York,1964,p.122.

[17]Arthur N.Young,China and the Helping Hand,Cambridge,Ma.,1963.

[18]第二历史档案馆藏,28(2)389;孙越崎:《回忆我与蒋介石接触两三事》,《文史资料选辑》第84辑,1982,第133页。

[19]Peter S.H.Tang,Russian and Soviet Policy in Manchuria and Outer Mongolia,1911-1931,Durham,N.C.,1959,pp.208-241;Dorothy Borg,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of 1933-1938,Cambridge,Ma.,1964,pp.14-15,75-76;包华国:《国际政治与中日问题》,上海,1934,第226~253、297页。

[20]Dorothy Borg,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of 1933-1938,pp.50-55;Michael Schaller,The U.S.Crusade in China,1938-1945,New York,1979,pp.6-7;Warren I.Cohen,America’ Response to China,New York,1980,pp.137-138.

[21]《每周评论》第68辑第10期(1934年5月5日):387;Barbara W.Tuchman,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1911-45,New York,1972,p.410.

[22][23]Dorothy Borg,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of 1933-1938,pp.121-137,265.

[24]Jack C.Young,Joint Venture and Licensing in Civil Aviation:a Sino-American Perspective,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15(1979),p.194;张忠绂:《四年来的美国远东外交》,重庆,1941,第210~216页。

1.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企业史资料室,英美烟公司抄档。

2.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3,全四册。

3.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shanghai,1940,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Q459-1-257。

4. U.S. Department of State,Confidential U.S. State Department central files. China,1940-1944:Internal Affairs. United States National Archives,Washington D. C.(microform).

5.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37-1941,Washington,D. 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 Anderson,Irvine H. Jr.,The Standard-Vacuum Oil Company and United States East Asian Policy,1933-1941,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5.

2. Cochran,Sherman,Big Business in China,Sino-foreign Rivalry in the Cigarette Industry,1890-1930,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3. Dollar,Robert,Memoirs of Robert Dollar,San Francisco:Privately published for the author by Schwabacher-Frey,1918.

4. Li,Lincoln,The Japanese Army on North China,1937-1941,Problems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trol,London:Oxford University,1975.

5. Schaller,Michael,The U. S. Crusade in China,1938-1945,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1.

6.中村隆英:《戰時日本の華北經濟支配》,东京都,山川出版社,1983。

7.李华彬:《天津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

8.居之芬、张利民主编《日本在华北经济统制掠夺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

9.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57。

1. Richard Dean Burns and Edward M. Bennett,eds.,Diplomats in Crisis:United State-Chinese-Japanese Relations,1911-1941,Santa Barbara,Calif.:ABC-Clio,1974,pp.65-89.

2. Sherman Cochran,“Business,Governments,and War in China,”in Akira Iriye & Warren I. Cohen eds,American,Chinese,and Japanese Perspective on Wartime Asia,1931-1949,Scholarly Resources Inc. 1990,pp.117-146.

3.阮渭经:《美商大来洋行在中国的掠夺》,《淘金旧梦:在华洋商纪实》,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第78~96页。

4.汪熙:《从英美烟公司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历史研究》第4期(1976:8),第77~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