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辛亥革命与清末民初思想图书

the 1911 revolution and chinese thoughts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SSAPID:101-1566-5381-12
ISBN:978-7-5097-3734-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辑收入的是各位学者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写的论文,基本上都是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辛亥革命史。所收论文,或论述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如中华民族自觉实体的形成,国内民族关系的调整,辛亥时期国人之对外观念、国民观与平民观念等;或论述外来思想观念如社会主义、那特硁的《政治学》、华盛顿形象等在晚清的流传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或探究思想家对于相关问题的观察,比如梁启超对清王朝统治危机的观察与评论、梁启超提出的“革命不得共和而得专制”命题以及思想界围绕此命题的争论、章太炎对于民初信仰建设的主张等。本辑各篇论文均有清晰的问题意识,从中可以窥见近年来辛亥革命研究中思想史研究者所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科
作 者: 郑大华 邹小站
编 辑:张晓莉;潘焕昭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写在前面的话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自觉实体的形成

  一

  二

  三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国家转型及其民族关系之建构

  一 理论创构:单一民族(汉族)国家还是多民族(传统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国家

  二 妥协与认同:从“驱逐鞑虏”到“五族共和”

  三 历史转折:辛亥革命对于中国近代国家转型及其民族关系之建构的意义

  四 现实困境:问题与局限

 辛亥革命时期的“夷夏之辨”

  一

  二

  三

 国际博览会与晚清中国“国家”塑造*

  一 晚清中国在国际博览会上的“影像”

  二 晚清博览会言论中“国”之词汇的量化分析

  三 博览会事业中晚清时人维护“国”之权益的努力与斗争

   (一)受博览会上西方强国通过展品等展示的先进国家形象的催动,反思自身的落后,产生深深忧虑,进而寻求发展之道,努力实现国家富强

   (二)受博览会上强国欲殖民化中国的刺激,极力斗争,避免自己国家被殖民化、矮化,以维国权

   (三)极力与博览会上欺凌、刁难中国人参展和丑化中国的行径做斗争,以维护国家之尊严

   (四)批判晚清海关洋人在操办中国参赛过程中选送不良展品导致中国受辱,及其专横跋扈、欺压华人等行径,促使清政府收回办赛之权以维国格、国权

  四 结语:一种“外塑”型国家

 排外与惧外:辛亥时期两大对外观念论析

  一 “排外”辨正及其更新

  二 传统“攘夷”的变转与惧外、媚外的普泛化

  三 旨趣各异的“排外”取向

  四 近代民族主义的启钥与阻障

 论辛亥时期的国民观

  一 近代国民观的兴起

  二 知识分子的国民观

  三 国民观的渊源和特征

   (一)有机融汇中西近代思想之精华

   (二)注重民族主义和以国家为本位

   (三)具有道德主义和精英主义倾向

  四 近代国民观的影响及历史地位

  结语:从臣民观到公民观的桥梁

 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界的平民意识

  一 平民释义

  二 贵族、绅士与平民

  三 民主革命、绅士革命与平民革命

  四 民主政治与平民政治

  五 民粹色彩、反智倾向与客观的贵族化

 清末十年的民族主义与国民主义之争

  一 帝国主义论的输入及国人的认识

  二 民族主义兴起及其基本内涵

  三 国民主义(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之争

 跨越辛亥年的“梁启超之问”及其回应

  一 波伦哈克与“梁启超之问”的提出

  二 清末围绕“梁启超之问”所产生的争论

   1.波伦哈克的论断是否成立?梁启超的论证方式是否合理?

   2.如何看待共和政体的普世性与特殊性?共和政体是否一定需要“历史习惯”来支撑?

   3.种族革命是否与共和政体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政治革命能否以“要求”的方式取得成功?

   4.革命后的内乱能否避免?能否以“约法”规范“革命军”与“国民”的关系?

   5.我国国民是否具有共和国民的资格?资格的标准是什么?共和国民的心理应当怎样?

   6.未来中国共和政府的具体形式如何?美国能否成为中国共和政治的榜样?

  三 民初以降有关“民主专制”的讨论

   1.民初以来的政治乱象是否是“共和”之过?“民主专制”是否成为事实?

   2.出现“民主专制”或“假共和”的责任何在?

   3.化解“民主专制”或“假共和”之道何在?

  四 结论

 论普世价值观对辛亥革命精神的引发作用

  一 义和团运动后,学生对自由、民主这类普世价值的信奉

  二 1905年的转折:排满主义成为革命团体的首要目标

  三 “国情”思想及其后果

  四 民族主义的优势

  结语

 西方社会主义与民生主义的形成

  一 前言

  二 民生主义的创始及纳入革命纲领

  三 宣扬西方社会主义成为革命宣传的新趋势

  四 《民报》宣扬民生主义及其与梁启超的论战

  五 结论:民生主义的定型——从平均地权到民生主义

 那特硁的《政治学》及其在晚清的译介与影响*

  一 那特硁与历史学派国家学在日本的传播

  二 那特硁《政治学》的学术位置及其主要观点

  三 那特硁《政治学》在晚清的译介与影响

 华盛顿形象的中国解读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张华腾博士提供了一些有关袁世凯述及华盛顿的资料;在武汉举行的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上,得到张玉法先生、郑大华先生的指正,谨此一并致谢。">*

  一 华盛顿形象在晚清的传播过程

  二 译名的雅化

  三 形象的圣化

  四 独立的旗帜

  五 凡人化取向

  六 深入人心的是哪一个华盛顿

 梁启超对清王朝最后统治危机的观察与评论

  一

  二

  三

  四

 抵“淫祀之首”与扬“圣人之知”

  一 引论

  二 康章换位及其与政府政策之离合

  三 扬“圣人之知”与《周易》作为“世间法”(上)

  四 扬“圣人之知”与《周易》作为“世间法”(下)

  五 余论

 异调同曲谱新邦:孙中山梁启超民元入京演说之识见、心态与互信

  一 孙中山、梁任公的民元北京演说活动

  二 孙中山民元入京演说要旨

   1.融合党见、调和南北

   2.振兴实业

   3.内政外交与社会文明

  三 梁任公民元入京演说要旨

   1.精英的责任与兴味

   2.政党政治

   3.社会发展

  四 孙中山、梁任公民元入京演说比较

   1.显性的共识与历史的机遇

   2.微弱的互信与历史的浩叹

 英伦蹈海烈士之真史

  一 与众不同的革命家

  二 杨毓麟与军机大臣瞿鸿禨之间密切关系

  三 随五大臣赴日考察宪政前后

  四 与两江总督端方两通函札之分析

  五 带领杨毓麟前往英伦的蒯光典

  六 余论

 北洋军阀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

  一

  二

 梁启超出任湖南时务学堂教习首荐人考

  一

  二

  三

  四

 六十余年来中国大陆学界的辛亥革命研究

  一

  二

  三

本辑收入的是各位学者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写的论文,基本上都是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辛亥革命史。所收论文,或论述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如中华民族自觉实体的形成,国内民族关系的调整,辛亥时期国人之对外观念、国民观念与平民观念等;或论述外来思想观念如社会主义、那特硁的《政治学》、华盛顿形象等在晚清的流传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或探究思想家对于相关问题的观察,比如梁启超对清王朝统治危机的观察与评论、梁启超提出的“革命不得共和而得专制”命题以及思想界围绕此命题的争论、章太炎对于民初信仰建设的主张等。本辑各篇论文均有清晰的问题意识,从中可以窥见近年来辛亥革命研究中思想史研究者所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