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13

西南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图书

A Study of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s among Minority Ethnic Population in Southwest China

SSAPID:101-1556-0975-53
ISBN:978-7-5097-4796-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川、滇、黔、桂四省区25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为调研范围,以1993—2010年为调研时段,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纠纷现状、纠纷解决机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的对策、路径与具体措施,探讨了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关系。在对历史上国家法是如何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纠纷解决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应该制定一部较高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纠纷解决机制法》,来规制不同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关系。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
作 者: 胡兴东
编 辑:单远举;刘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Abstract

 表目录

 摘要

 序一

 自序

 主题词索引

 导论

  一、主要概念的说明

   1.西南民族地区

   2.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3.和谐社会

  二、研究的方法、创新和价值

   1.研究方法的创新

   2.研究成果的创新

   3.研究成果的价值

  三、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四、使用资料和调查点的说明

   1.文献资料

   2.调查乡镇村寨简介

   3.问卷对象的情况

 第一章 当前西南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当前西南民族地区纠纷种类和特点

   一、西南民族地区纠纷结构的新变化

    1.社会纠纷数量绝对上升

    2.利益型纠纷成为主要纠纷

   二、非常规性纠纷成为影响西南民族地区的重要纠纷

   三、宗教、习惯、习俗对西南民族社会纠纷形成有重要影响

   四、族际纠纷在西南民族社会纠纷中有重要的影响

    1.常规性族际纠纷和非常规性族际纠纷交合

    2.利益型族际纠纷和非利益型族际纠纷的混杂

    3.单一型族际纠纷和复杂型族纠纷并存

    4.区域族际纠纷和跨区域族际纠纷

    5.当前西南民族地区族际纠纷的特点

  第二节 当前西南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的种类及特点

   一、当前西南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设置的现状

    1.国家纠纷解决机制

    2.非国家纠纷解决机制:传统固有纠纷解决机制

   二、当前西南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的特点

    1.纠纷解决机制在基层社会中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

    2.纠纷解决机制中流程规范化得到加强

    3.办公条件得到改善,经费投入加大

    4.基层纠纷解决机制中人员地位得到提高

    5.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得到适当的承认及吸收

    6.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在社会纠纷解决中总体趋向弱化

    7.传统习惯和村规民约在乡村社会纠纷解决中的作用弱化

    8.国家性质的纠纷解决机制起到重要作用

    9.纠纷解决机制选择上的多样性

    10.不同纠纷种类解决机制选择上的复杂性

  第三节 当前西南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指导思想上存在工具主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

   二、纠纷解决机制设置上的繁杂和重复

   三、政治投机主导纠纷解决机制的运作

   四、纠纷解决中压制性和投机性显著

   五、审判调解化、调解审判化促使整个纠纷解决体系分工混乱

   六、繁杂纠纷解决机制导致当事人投机选择量增加

   七、纠纷解决机构的行政化倾向导致民间认同度降低

   八、各民族民众对不同纠纷解决机制认知度较低

   九、不同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效力不明确

   十、基层调解组织人员职能与制度设置冲突

   十一、基层调解人员配置与选拔的困难

 第二章 新时期西南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第一节 新时期选择西南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原因

   一、国家对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方式的变化

   二、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纠纷解决机制选择上的影响

   三、市场经济形成改变着西南各民族的纠纷观念

   四、基层社会组织功能的转变

   五、历史上存在着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六、社会纠纷从常规性纠纷向与非常规建立纠纷并存转变

   七、法院等国家正式社会纠纷解决机制救济不足或成本过高

  第二节 新时期西南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的原则

   一、增加和承认民间社会的自治性

   二、改变对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理念

    1.减轻少数民族群体在社会利益博弈中的“弱势感”

    2.增加国家在社会治理中与基层民众直接对话的渠道

    3.国家正式的资助与NGO的有效结合

   三、处理社会纠纷时用法律问题意识改变政治考量

   四、重新定位社会治理中纠纷解决的功能与目标

   五、抑制国家行政力量在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影响

   六、在少数民族社会纠纷解决中适当贯彻民族政策

   七、对少数民族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和习惯承认应遵行相应原则*

  第三节 新时期西南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构建路径与措施

   一、西南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基本措施

    1.合理设置不同纠纷解决机制的性质与功能

    2.设立纠纷解决机制种类的有限性

    3.提高现存纠纷解决机制的公正性是完善纠纷解决机制的关键

    4.合理设置基层调解组织中的人员和选拔制度

   二、有限承认各少数民族传统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

   三、聘请各少数民族中特定人士参与纠纷解决

   四、聘任少数民族特定人员作为特定纠纷解决机制的工作人员

   五、特定场境中承认各民族一些传统纠纷解决形式与仪式

   六、有限地、受规制地承认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第三章 西南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法的规制

  第一节 历史上西南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规制

   一、立法限制各类纠纷解决机制的适用范围

   二、规制少数民族固有纠纷解决机制的主体

   三、立法加强对少数民族采用固有纠纷解决机制的监督

   四、增加中央政府和地方流官政府的司法管辖范围

   五、限制和规制对少数民族固有法、习惯等适用范围

    1.明确西南少数民族固有法与习惯

    2.限制西南少数民族固有法和习惯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第二节 当前西南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中规制现状

   一、具有相应的立法规制

   二、不同纠纷解决机制适用范围不明确

   三、不同纠纷解决机制主体适用对象规制不明确

   四、对调解中依据的规制含混

   五、对调解效力的规制不明确

  第三节 当前西南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下的规制选择

   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纠纷解决机制法》进行整体规制

    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纠纷解决机制法》的必要性

    2.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纠纷解决机制法》的可行性

    3.建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纠纷解决机制法》应当规定的内容

   二、法定分配不同纠纷解决机制适用的对象

   三、明确不同纠纷解决机制人员的选择标准

   四、明确不同机制的效力关系

   五、确立民族地区习惯适用的审查机制原则

 第四章 通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实现西南民族地区有效治理

  第一节 纠纷解决机制与社会秩序形成的关系

   一、社会秩序的构成要素

   二、纠纷解决机制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第二节 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形成的特点与选择

   一、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形成的特点

    1.社会组织制度变迁对纠纷解决机制的影响深远

    2.乡村社会与国家权威的复杂关系

    3.多元传统社会组织的影响

    4.变迁中国家认同的影响

    5.国家治理上的一体化加强

   二、新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秩序构建上的选择

    1.治理上承认民间社会的适当自治性

    2.构建一个灵活、相对自治的基层社会

    3.采取多元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社会控制体系

    4.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

    5.理顺社会秩序形成中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对构建西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作用

   一、适应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纠纷的多样化需要

   二、适应西南民族地区纠纷解决中地方性、民族性差异的需要

   三、让纠纷解决机制适应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差异性的需要

   四、有利于西南民族地区纠纷的有效解决

   五、有利于保障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的安定

   六、有利于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七、有利于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的有效治理

   八、对完善和谐社会构建体系中纠纷解决机制体系有重要作用

   九、丰富西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理论的内容

 附录:课题调查问卷

  纠纷解决选择问题调查问卷

   一、被调查者的情况

   二、具体相关问题

 个案目录

 序二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编委会及编辑部成员名单

1.《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2.《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3.《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4.《三国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5.《南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6.《周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7.《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8.《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9.《元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10.《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11.《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本。

12.《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13.《清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

14.《礼记》,载《四书五经》,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5.孟子:《孟子集注》,载《四书五经》,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6.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17.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著《张家山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18.(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5年版。

19.刘俊文撰《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版。

20.(宋)窦仪等撰《宋刑统》,吴翊如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

21.《元典章》(《大元圣政国朝典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

22.方龄贵校注《通制条格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

23.怀效锋点校《大明律》,辽汉书社1989年版。

24.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5.(清)薛允升撰《唐明律合编》,怀效锋、李鸣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6.《大清律例会通新纂》,沈云龙主编《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第22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87年版。

27.(清)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台湾)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28.(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华书局1991年版。

29.(清)徐松撰《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

30.《皇明制书、宪章类编》第46册,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31.常琚著,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

32.(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四库全文渊阁书本。

33.(宋)洪迈:《容斋四笔》,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34.(宋)叶适撰《水心集》,四库全文渊阁书本。

35.(宋)周云非:《岭外代答》,四库全文渊阁书本。

36.(元)李京:《云南志略》,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37.(元)危素:《危太朴续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38.(元)虞集撰《平瑶记》,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39.(明)李元阳撰《云南通志》,云南大学图书馆藏本。

40.(明)田汝成撰《炎徼纪闻》,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1.(明)张燮:《东西洋考》,丛书集成初编本。

42.(明)王士性:《广志绎》,中华书局1997年版。

43.(清)李宗昉:《黔记》,载《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7帖)》,杭州古籍书店1985年影印本。

44.(清)闵叙:《粤述》,载《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7帖)》,杭州古籍书店1985年影印本。

45.(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

46.(清)谈者已巳居士、次者未山道人:《幻影谈》,云南大学图书馆藏本。

47.(清)檀萃辑,宋文熙、李东平校注《滇海虞衡志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8.(清)田雯等:《黔书·续黔书·黔记·黔语》,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9.(清)吴大勋:《滇南纪闻录》,云南图书馆抄本。

50.(清)徐家干著,吴一文校注《苗疆闻见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1.(清)严如煜:《苗防备览》,道光木刻本。

52.(清)姚柬之:《连山绥瑶厅志》,本刻本。

53.(清)赵翼:《粤滇杂记》,载《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8帖)》,杭州古籍书店1985年影印本。

54.(清)诸匡鼎:《瑶僮传》,载《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8帖)》,杭州古籍书店1985年影印本。

55.(清)陈梦雷编《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影印本1934年版。

56.(清)丁日昌:《抚吴公牍》,广州古籍书店内部影印1988年版。

57.《怒江史志资料》(第1辑),怒江州志办公室翻印1987年版。

58.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14辑),中华书局1984年版。

59.《清代武定彝族那氏土司档案史料校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60.《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22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61.《招捕总录》,宛委别藏本,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

62.方亨咸:《苗俗记闻》,载《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8帖)》,杭州古籍书店1985影印本。

63.李春龙、刘景毛点校《正续云南备征志精选点校》,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64.王叔武:《云南志略辑校》,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65.(明)刘文征撰,古永继校点(天启)《滇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6.谢启昆撰(嘉庆)《广西通志》,丛书集成初编本。

67.臧承宣撰《连山县志》,广州天成印务局铅印本1828年版。

68.徐怀璋纂修(民国)《昭觉县志稿》,1920年铅印本。

69.段绶滋纂修《(民国)中甸县志》,中甸县县志办1960年印本。

70.刘运锋:(民国)《乐昌县志》,中国方志丛书192,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5年版。

71.杨世钰主编《大理丛书·金石篇(1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72.段汝霖撰《楚南苗志》,岳麓书社2008年版。

73.(清)钱召棠纂辑《巴塘志略·杂识》,《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第1辑)·西南稀见方志文献》卷16,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4.(清)曹抡彬等修,曹抡翰等纂(乾隆)《雅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63)·四川府县志辑,巴蜀书社1992年版。

1.陈金全主编《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陈庆英主编《藏族部落制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版。

3.陈云生主编《民族区域自治法精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邓敏文、吴浩:《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5.邓敏文:《神判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7.佴澎:《从冲突到和谐——元明清时期西南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范宏贵:《少数民族习惯法》,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9.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范愉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方慧主编《少数民族地区习俗与法律的调适:以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为中心的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方慧主编《少数民族地区习俗与法律的调适:以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为中心的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高发元主编《云南民族村寨调查丛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高其才:《中国习惯法论》,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

16.龚佩华:《景颇族山官制社会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7.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8.郭正礼:《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实践》,新疆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9.海乃拉莫、曲木约质:《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集成》,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0.何兵主编《和谐社会与纠纷解决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胡朴安:《中国风俗(上下)》,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22.胡兴东:《生存范式:理性与传统——元明清时期南方民族法律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华林:《西南彝族历史档案》,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江平等:《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

25.林耀华:《凉山彝家》,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

26.刘广安:《清代民族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7.龙大轩:《乡土秩序与民间法律——羌族习惯法探析》,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28.马克林:《回族传统法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马戎、周星编著《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下)》,群言出版社1998年版。

30.毛筠如:《大小凉山之彝族》,四川民族出版社1946年版。

31.莫金山:《瑶族石牌制》,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32.彭剑秋编著《溪州土司八百年》,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33.奇格:《古代蒙古法制史》,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34.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35.冉井富:《当代中国民事诉讼率变迁研究——一个比较法社会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任乃强:《西康图经》,南天书局发行1935年版。

37.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等主编《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预测与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8.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等主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预测与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9.沈恒斌主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原理与实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师蒂:《神话与法制: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1.史筠:《民族法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42.宋全:《少数民族民间禁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3.苏发祥:《清代治藏政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44.孙先方主编《民族区域自治法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5.汤维建等:《群体性纠纷诉讼解决机制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6.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7.王恒杰:《迪庆藏族社会史》,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版。

48.王明东:《彝族传统社会法律制度》,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49.王天玺:《民族法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0.王同惠:《广西省象县东南乡花篮瑶社会组织》,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51.王学辉:《从禁忌习惯到法起源运动》,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2.王亚新:《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53.吴大华:《民族与法律》,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54.吴大华主编《民族法学讲座》,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55.吴金福、李先绪、木春荣主编《怒江中游的傈僳族》,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56.吴宗金主编《中国民族立法理论与实践》,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57.夏之乾:《神判》,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58.熊文钊主编《中国民族法制60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9.徐杰舜、吴淑兴主编《实施自治法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60.徐杰舜等:《民族自治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1.徐晓光:《原生的法——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的法人类学调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2.徐晓光:《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63.徐昕:《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64.徐昕主编《司法第一辑——纠纷解决与社会和谐》,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5.徐勇、徐增阳主编《乡土民主的成长——村民自治20年研究集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6.徐中起、张锡盛、张晓辉:《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7.杨侯第主编《民族区域自治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68.杨怀英、赵勇山等:《滇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婚姻家庭制度与法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69.杨士宏:《藏族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0.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1.俞荣根主编《羌族习惯法》,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72.张尔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史纲》,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73.张冠梓:《论法的成长——来自中国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4.张济民主编《寻根理枝——藏族部落习惯法通论》,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5.张晓辉、李天元主编《中国民族村寨调查丛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6.张晓辉主编《中国法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7.赵旭东:《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78.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8(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79.周世中等:《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法的变迁与现实作用——以黔桂瑶族、侗族、苗族民间法为例》,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80.周星:《死给、死给案与凉山社会》,群言出版社1998年版。

81.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82.朱金甫:《清末教案》(第三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

1.[德]卢曼:《法律的自我复制及其限制》,韩旭译,载《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第5期。

2.[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3.[美]Sally Falk Moore:《法律与人类学》,黄维宪译,载李亦园编《文化人类学选读》,台湾食货出版社1980年版。

4.[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美]唐·布莱克:《社会学眼中的司法》,郭星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译,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9.[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日]樱井哲夫:《福柯——知识与权力》,姜忠莲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日]高见泽磨:《现代中国的纠纷与法》,何勤华、李秀清、曲阳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2.Kevin J.O’Brien and Lianjiang Li,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13. Michelson,E.2007. “Climbing the Dispute Pagoda:Grievance and Appeals to the official Justice System in Rural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楚雄州审判志》编纂领导小组编审《楚雄州审判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概况》,德宏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3.《德宏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1985年。

4.《广西审判志》编辑室:《广西审判志》(讨论稿),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印,1991年版。

5.《《澜沧县情(1991—2000)》,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年版。

6.《《弥勒县情(1993—1997)》,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云南省检察志》,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8.《《云南省情2008》,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云南省志·司法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中甸藏文历史档案资料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11.《中国民族区域自治50年》课题组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50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楚雄彝族自治州司法局、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调解决员协会编《案例选编(内部资料)》,2004年版。

14.德宏州政协文史委编《中国景颇族山官》,德宏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15.高发元主编《云南民族村寨调查·景颇族——瑞丽弄岛乡等嘎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广西自治区编辑组:《广西侗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18.贵州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会编《贵州民族调查(之六)》,1988年版。

19.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司法行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0.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审判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海乃拉莫等:《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集成》,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2.黄珺主编《云南乡规民约大观》,云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23.黄钰辑《瑶族石刻录》,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24.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少数民族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5.林耀华:《中国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资料丛编·彝族卷》,中国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资料丛编课题组1992年版。

26.陇川县史志办、政协陇川县文史委编《户撒史话》,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7.马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马山县志》,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28.马矅主编《云南民族工作40年》(上、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29.宁蒗彝族自治县编纂委员会编《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30.怒江州地方志办公室编《怒江史志资料》(第1辑),2003年版。

31.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史志办编《黔西南布依族清代乡规民约碑文选》,1986年版。

32.秦和平编《四川民族地区民主改革资料集》,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33.秦和平编《云南民族地区民主改革资料集》,巴蜀书社2010年版。

34.秦和平、冉琳闻编:《四川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大事记》,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35.全国政协暨湖南、贵州、广西、湖北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侗族百年实录(上册)》,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36.任乃强:《西康图经》,南天书局1934年版。

37.任映沧:《大小凉山倮族通考》,西南夷务丛书社1947年版。

38.师宗县法院编《师宗县法院志》,内部印,1995年版。

39.四川地方志编纂委会员编纂《四川省志·公安·司法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0.四川省编辑组:《四川彝族历史调查资料、档案资料选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41.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志编辑室:《四川省审判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2.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志编《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法院志》,1995年版。

43.吴江编录《侗族部分地区碑文选辑》,黎平县志办公室编印1989年版。

44.徐益棠:《雷波小凉山之罗民》,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44年版。

45.杨一凡主编《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十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6.杨永生整理《景颇族阿昌族社会历史调查文集》,德宏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47.杨永生整理《瑞丽县勐典寨社会历史调查》,德宏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48.杨远相主编《大理市法院志》,内部印刷1993年版。

49.余宏模编《明代贵州彝族历史资料选编》,《民族研究参考料(第二集)》,贵州省民族研究所1980年版。

50.云南编辑组:《白族社会历史调查》(二),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1.云南编辑组:《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九),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2.云南省编辑组:《四川贵州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3.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哈尼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

54.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55.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西双版纳傣族社会综合调查》(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56.云南省编辑组:《景颇族社会历史调查(四)》,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7.云南省编辑组:《景颇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8.云南省编辑组:《景颇族社会历史调查》(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9.云南省编辑组:《傈僳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0.云南省编辑组:《云南地方志道教和民族民间宗教资料琐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1.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62.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志编纂委员会编《迪庆藏族自治州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63.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云南省志·检察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4.云南省洱源县人民法院编《洱源县法院志》,内部印刷1988年版。

65.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编《云南审判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6.云南省泸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水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7.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云南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2007》,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68.云南省司法厅编撰《云南省志·司法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9.云南省西双版纳地方志办公室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志》,云南省地矿局,2003年版。

70.张济民主编《清海藏区部落习惯法资料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1.中共大理州委党史研究室编《大理州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7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版。

7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德宏州委员会文史组编《德宏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1985年版。

75.钟焕燃:《西南各少数民族皈依基督教五十年史(未刊稿)》,1957年版。

76.庄学本著《彝族调查报告》,西康省政府印行1941年版。

1.[美]郭丹青:《中国的纠纷解决》,王晴译,载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2.[美]柯恩:《现代化前夕的中国调解》,王笑红译,载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3.[美]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的政治与纠纷解决》,载许旭译,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4.[美]陆思礼:《邓小平之后的中国纠纷解决:再谈“毛泽东和调解”》,矫波译,载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5.艾佳慧:《“大调解”的运作模式与适用边界》,《法商研究》2011年第1期。

6.巴莫·阿依:《凉山彝族的“晓补”反咒仪式》,《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3期。

7.白获:《倮罗的宗教和他们的巫师》,《京沪周刊》1947年第21期。

8.白芝·尔姑阿呷:《凉山彝族习惯法》,《彝族文化》1999年年刊。

9.薜永慧:《群体纠纷诉讼机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0.蔡富莲:《市场经济体制下凉山彝族家支、习惯法与彝族社会治案问题研究——以彝族聚居县美姑、昭觉、布拖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11.常安:《试论法人类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与法社会学相比较》,《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2.陈斌:《瑶族神判法述论》,《东南文化》1993第1期。

13.陈杭平:《社会转型、法制化与法院调解》,《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2期等。

14.陈金全、侯晓娟:《论清代黔东南苗寨的纠纷解决——以文斗苗寨词状为对象的研究》,《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5.陈思明:《行政调解探析》,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6.陈伟杰、郭星华:《法律的差序利用——以一个宗教村落的纠纷调解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7.陈先兵:《维权话语与抗争逻辑——中国农村群体性抗争事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8.陈宜:《论西部和谐社会语境下民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6期。

19.陈真:《证券争议纠纷解决方式之探讨——我国证券仲裁制度之反思与构建》,《中国对外贸易》2002年第10期。

20.杜国明、杨建广:《我国征地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求索》2007年第6期。

21.佴澎:《清代大理白族纠纷的解决规范》,《清史研究》2008年第3期。

22.范愉:《调解的重构(上)——以法院调解的改革为重点》,《法律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期。

23.范愉:《调解的重构(下)——以法院调解的改革为重点》,《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3期。

24.范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和谐社会的法律问题》,载沈恒斌主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原理与实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范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原理与实务》,载沈恒斌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原理与实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范愉:《纠纷解决研究的反思与展望》,《司法》2008年第3辑。

27.范愉:《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载徐昕主编《司法第一辑——纠纷解决与社会和谐》,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8.方慧、胡兴东:《少数民族地区刑事案件中的司法选择》,载方慧主编《少数民族地区习俗与法律的调适——以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为中心的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傅华伶:《后毛泽东时代中国的人民调解制度》,王晴译,载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30.傅郁林:《“诉前调解”与法院的角色》,《法律适用》2009年第4期。

31.高其才:《瑶族调解与审理习惯初探》,《清华法学》2007年第2期。

32.龚佩华:《从景颇族的统一谈族群理论——兼论与周边民族的矛盾和适应》,《思想战线》2008年第4期。

33.巩富文:《唐代的直诉制度》,《法学杂志》1993年第5期。

34.顾建华:《青海蒙藏地区“赔命价”和“罚服”规范探析》,《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35.官波:《法律多元视野中的少数民族习惯法》,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库(未刊稿)。

36.郭星华、邱洪敏:《法律的“在场”与“不在场”——对一起赡养纠纷调解事件的法社会学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7.韩延龙:《人民调解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法学》1987年第3期。

38.郝静:《信访制度改革不应强化其权利救济功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9.郝静:《信访制度改革不应强化其权利救济功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40.何立荣:《刑事和解在民族地区农村的提倡——民族地区农村刑事法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前沿》2008年第10期。

41.侯晓娟:《清代黔东南文斗苗寨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42.胡改蓉:《证券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的构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43.胡平仁、杨夏女:《以交涉为核心的纠纷解决过程——基于法律接受的法社会学分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44.胡小鹏、高晓波:《“角色理论”视野下藏边民族纠纷解决新探——以光绪朝循化厅所辖藏区为例》,《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45.胡兴东、朱艳红:《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刑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46.胡兴东:《20世纪50年代以来云南藏区社会治理问题探析——以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为中心考察》,《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47.胡兴东:《滇西北特困民族社会转型中法律冲突的调适》,《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48.胡兴东:《近代以来云南藏区社会组织制度变迁》,《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49.胡兴东:《景颇族传统山官制度下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50.胡兴东:《历史上西南民族地区族际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51.胡兴东:《西南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52.胡兴东:《元明清时期国家法对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规制研究》,《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第4期。

53.华热·多杰:《藏族部落纠纷解决制度探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54.季金华、徐骏:《土地征收纠纷解决的法律机制》,《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第2期。

55.季卫东:《法律体系的多元与整合——与德沃金教授商榷解释方法论问题》,《清华法学》2002年第1期。

56.季卫东:《法制与调解的悖论》,《法学研究》1989年第5期。

57.季卫东:《上访潮与申诉制度的出路》,《青年思想家》2005年第4期。

58.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情境谈起》,易平译,《民商法杂志》1990年第6期。

59.嘉日姆几(即杨洪林):《云南小凉山彝汉纠纷解决方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60.嘉日姆几:《彝汉纠纷中的身份、认知与权威——以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例》,《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61.蒋鸣湄:《古代侗款效力溯源——对古代侗族村寨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62.蒋鸣湄:《社会契约与国家法律在现代乡村社会中的实践方式——对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考察》,《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63.康有赓:《清代苗族山林买卖契约反映的苗汉等族间的经济关系》,《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

64.康有赓:《清代清水江下游苗族林契研究》,《苗族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9年版。

65.李浩:《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法律科学》1996年第4期。

66.李剑:《论凉山彝族的“法律人”——德古》,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67.李剑:《论凉山彝族的纠纷解决》,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法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68.李培林、陈光金、李炜:《2006年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状况调查报告》,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等主编《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预测与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9.李培林等:《力挽狂澜:中国社会发展迎接新挑战》,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等主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预测与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70.李向玉:《苗族习惯法中的神判方式遗留与现代司法实践探析——以黔东南特殊地域的司法文化为例》,《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第1期。

71.李晓斌、周世新:《西南特困少数民族民间纠纷调解的特点与调适分析》,《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7年年刊。

72.李玉华:《我国古代的直诉制度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政治与法律》2001年第1期。

73.梁聪:《清代清水江下游村寨社会的契约规范与秩序》,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74.林共宜:《历史上西南民族地区民族际纠纷种类及特点研究》,《思想战线》2010年第S2期。

75.林莉红:《论信访的制度定位——从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化角度的思考》,《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1期。

76.刘琳:《侗族侗款的遗存、传承与时代性发展——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侗款为例》,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77.刘学洙:《明清贵州沉重的军事负担》,《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78.龙大轩、刘玲:《略论西南民族地区的民事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79.龙大轩:《羌族诉讼习惯法的历史考察》,《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80.龙倮贵:《浅析滇南彝族历史上的习惯法》,《云南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81.龙宗智:《关于“大调解”和“能动司法”的思考》,《政法论坛》2010年第4期。

82.陆益龙:《纠纷解决的法社会学研究:问题及范式》,《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83.吕亚芳、黄东坡:《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刑事和解探讨——以广西壮瑶聚居地为例》,《新西部》2010年第22期。

84.吕忠梅:《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论纲》,《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85.罗国首:《警惕少数民族民间纠纷激化》,《人民调解》1995年第6期。

86.罗洪洋、张晓辉:《清代黔东南文斗侗、苗林业契约研究》,《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87.罗洪洋、赵大华、吴云:《清代黔东南文斗苗族林业契约补论》,《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88.罗洪洋:《法人类学论纲——兼与法社会学比较》,《法商研究》2007年第2期。

89.罗洪洋:《清代黔东南锦屏苗族林业契约的纠纷解决机制》,《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90.罗洪洋:《清代黔东南锦屏苗族林业契约之卖契研究》,《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91.马绍红:《国家法律、民族习俗与婚姻家庭刑事纠纷的解决》,载方慧主编《少数民族地区习俗与法律的调适——以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为中心的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92.莫纪宏:《2009年中国群体性事件法律处置状况》,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8(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93.浦加旗:《彝寨社会秩序解读——从法社会学、法人类学的视角》,《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94.祁雪瑞:《大调解中的司法调解改革研究综述与思考》,《理论探讨》2010年第9期。

95.强世功:《“法律”是如何实践的——一起乡村民事调解案的分析》,载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96.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97.冉翚:《转型时期川滇毗邻藏区民间纠纷解决机制考察——以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0期。

98.任海涛:《论法人类学方法在中国法制史研究中的运用》,《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2期(第31卷)。

99.史凤仪:《人民调解制度溯源》,《中国法学》1987年第3期。

100.宋连斌、杨玲:《我国仲裁机构民间化的制度困境——以我国民间组织立法为背景的考察》,《法学评论》2009年第3期。

101.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102.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103.覃奕:《清朝“改土归流”前后广西壮族土司司法制度探析》,华东政法学院法制史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04.唐永忠、邵培樟:《域名抢注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完善》,《法学杂志》2004年第5期。

105.田成友:《民族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贵州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

106.田成有:《我国法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状况分析》,《思想战线》1995年第1期。

107.廷贵、酒素:《略论苗族古化社会结构的“三根支柱”——鼓社、议榔、理老》,《贵州民族研究》1981年第4期。

108.王成圣:《倮罗的神权思想》,《边疆通讯》(第4卷)1947年第3期。

109.王春焕、刘彦、黄昌军:《西藏社会矛盾分析及其解决机制研究》,《西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10.王德强:《云南藏区维护社会稳定经验述要》,《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11.王东进等:《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4年第3期。

112.王克楠:《美国司法ADR现状的考察》,《研究生法学》2001年第3期(总47期)。

113.王启梁:《乡村社会中的多元社会控制:“分裂的整体”》,《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14.王启梁:《意义、价值与暴力性私力救济的发生——基于对行动的主观维度考察》,《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第3期。

115.王启梁:《作为生存之道的非正式社会控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16.王森波:《调审角色分离——关于构建调解制度的第三条进路》,《行政与法》2009年第6期。

117.王素心:《冤家与亲家》,《中国民族》1979年第3期。

118.王鑫:《少数民族农村民间纠纷解决制度》,载方慧主编《少数民族地区习俗与法律的调适——以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为中心的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9.王亚新:《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民事审判的交织——以“涉法信访”的处理为中心》,《法律适用》2005年第2期。

120.王亚新:《论民事、经济审判方式的改革》,《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121.王亚新:《中国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与法律相关职业的前景》,《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22.魏汉臣:《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解决途径的法理浅析》,《律师世界》2002年第4期。

123.毋爱斌:《对我国人民调解各地模式的考察》,《法治论坛》2009年第2期。

124.吴剑平:《“赔命价”初析》,《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第2期。

125.吴剑平:《对藏族地区“赔命价”案件的认识与处理》,《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126.吴卫军、范燕萍:《现状与走向:和谐社会纠纷解决体系的构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27.吴英姿:《“大调解”的功能及限度——纠纷解决的制度供给与社会自治》,《中外法学》2008年第2期。

128.吴泽勇:《群体纠纷的构成和法院司法政策的选择》,《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129.吴忠民:《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演变的特征》,《决策与信息》2010年第9期。

130.伍雅丽:《我国仲裁诉讼化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司法改革论评》2009年增刊。

131.夏之乾:《神判》,《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

132.徐继强:《在线纠纷解决机制(ODR)的兴起与我国的应对》,《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133.徐静村、刘荣军:《纠纷解决与法》,《现代法学》1999年第6期。

134.徐晓光:《“涉牛”案件引发的纠纷及其解决途径——以黔东南雷山县两个乡镇为调查对象》,《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35.徐晓光:《唱歌与纠纷的解决——黔东南苗族口承习惯法中的诉讼与裁定》,《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136.徐晓光:《锦屏林区民间纠纷内部解决机制及国家司法的呼应——解读〈清水江文书〉中清代民国的几类契约》,《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年第1期。

137.徐晓光:《看谁更胜一“筹”——苗族口承法状态下的纠纷解决与程序设定》,《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38.徐晓光:《黔东南苗族村寨“田边地角”的土地纠纷及其解决途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6期。

139.徐晓光:《小牛的DNA鉴定——黔东南苗族地区特殊案件审理中的证据与民间法参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40.严红、刘家库:《我国体育协会章程与体育纠纷解决方式的研究——以足球协会章程研究为中心》,《河北法学》2006年第3期。

141.杨临宏:《少数民族地区村规民约中的法律思考》,《民族工作》1993年第5期。

142.杨柳:《模糊的法律产品——对两起基层法院调解案件的考察》,载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43.杨严炎:《当今世界群体诉讼的发展趋势》,《河北法学》2009年第3期。

144.吴泽勇:《群体性纠纷的构成与法院司法政策的选择》,《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145.杨志伟:《断裂的少数民族习惯法——以凉山彝族为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46.姚玲:《法院调解应予摈弃》,《中国司法》2000年第4期。

147.易军:《论民间法范式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9期。

148.应星、汪庆华:《涉法信访、行政诉讼与公民救济行动中的二重理性》,《洪范评论》第3卷第1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9.应星、徐胤:《“立案政治学”与行政诉讼率的徘徊——华北两市基层法院的对比研究》,《政法论坛》2009年第6期。

150.应星:《“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两个个案的比较》,《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51.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52.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53.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的“以法抗争”——关于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第12期。

154.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155.于建嵘:《以规则建设化解社会戾气》,《南风窗》2010年第11期。

156.于建嵘:《中国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157.曾宪义、马小红:《中国传统法的“统一法”与“多层次”之分析——兼论中国传统法研究中应慎重使用“民间法”一词》,《法学家》2004年第1期。

158.扎洛:《西藏农村的宗教权威及其公共服务——对于西藏农区五村的案例分析》,《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159.湛中乐、苏宇:《论我国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60.张海滨:《医疗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方式——医疗纠纷ADR》,《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年第3期。

161.张洪春:《清末民国壮族习惯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62.张立勇:《论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人民司法》2009年第7期。

163.张明新:《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理架构与纠纷解决——第三届民间法·民族习惯法研讨会综述》,《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64.张明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意蕴——理论与个案的透析——以彝区解纷为例》,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65.张培文、张山山、田丰:《公安民警对当前中国社会治安状况的基本看法》,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等主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预测与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66.张泰苏:《中国人在行政纠纷中为何偏好信访?》,《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67.张卫平:《回归“马锡五”的思考》,《现代法学》2009年第5期。

168.张晓蓓、康晓卓玛:《论民族自治区域少数民族纠纷调解机制的建构——来自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调研》,《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69.张晓辉:《现代仡佬的民间法与民间纠纷解决方式——以贵州省大方县普底乡红丰村为例》,《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70.张笑世:《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体育学刊》2005年第9期;

171.张修成:《信访制度与诉讼等纠纷解决途径之比较研究》,《理论学刊》2007年第4期。

172.张志强(瓦扎·务·谦尔铁):《“无需法律的秩序”何以可能——凉山彝族纠纷解决程序初步研究》,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73.章武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突破口:司法体制改革》,《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74.赵天宝:《少数民族习惯规范与国家法的冲突及互动——以景颇族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75.赵天宝:《探寻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公正与权威——以景颇族神判为中心考察》,《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176.赵天宝:《自发秩序与和谐——以景颇族解纷为例》,《学术探索》2010年第1期。

177.赵晓力:《关系/事件、行动策略和法律的叙事——对一起“依法收贷案”的分析》,载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78.赵旭东:《纠纷解决含义的深层分析》,《河北法学》2009年第6期。

179.赵旭东:《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多元化”与“替代性”之辨析》,《法学杂志》2009年第11期。

180.赵旭东:《论纠纷的构成机理及其主要特征》,《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81.郑鹏基:《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82.郑卫东:《云南少数民族神判》,《云南学术探索》1993年第4期。

183.周杰:《关于环境纠纷解决方式的探讨》,《上海环境科学》2002年第3期等。

184.周相卿:《黔东南雷山县三村苗族习惯法研究》,云南大学法律人类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185.周相卿:《台江县反排寨苗族习惯法中的神判制度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86.周星:《家支·德古·习惯法》,《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5期。

187.周星:《死给、死给案与凉山社会》,载马戎、周星编著《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下)》,群言出版社1998年版。

188.周永坤:《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89.朱峰:《和谐社会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构建》,《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90.朱景文:《中国法治道路的探索——以纠纷解决的正规化和非正规化为视角》,《法学》2009年第7期。

191.朱艳英:《略论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学的发展——民族法学与少数民族法制史学的关系》,《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24卷)2008年第2期。

192.朱艳英:《西南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变迁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93.宗玲:《论人民调解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前沿》2009年第4期。

194.左卫民:《变革时代的纠纷解决及其研究进路》,《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95.金平县司法局:《云南省金平县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出实招获实效》,《人民调解》2008年第9期。

1.胡贲:《“维稳”宝典:处置“群体性事件”掀出书热潮》,《南方周末》2009年12月24日第B07版。

2.黄秀丽、任楚翘:《调解越来越主流》,《南方周末》2011年4月28日第3版。

3.黄秀丽:《中国法学会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评选出2010年十大影响性诉讼:最大的问题是公权力滥用》,《南方周末》2011年1月20日第A7版。

4.霍示明、张国强:《调解调出涉诉零上访》,《法制日报》2007年9月8日第2版。

5.南方周末编辑部:《2009年十大影响性诉讼:个案改变中国》,《南方周末》2010年1月28日。

6.青连斌:《和谐社会 中国新主题:一年来理论学术界关于“和谐社会”研究综述》,《北京日报》2005年3月7日。

7.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维稳”新思路: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长治久安》,《南方周末》2010年4月15日第E31版。

8.张烁、王媛:《今年全市法院将做好调解工作 基层法院民商事案件调解率要达40%》,《兰州日报》2009年2月27日第2版。

9.赵蕾:《2009十大影响性诉讼评价:看得见悲剧,看不见法律》,《南方周末》2010年2月4日。

10.赵凌:《2008年十大影响性诉讼》,《南方周末》2009年1月14日。

11.赵凌:《信访改革引发争议》,《南方周末》2004年11月18日。

12.《“四川省十大调解能手”先进事迹》,《四川日报》2010年12月28日。

13.《“短板”变亮点 四川行政调解在创新中突破》,《四川日报》2010年6月19日。

1.谢晖:《能动司法与法律方法》,http://www.dffy.com/faxuejieti/ss/201005/20100506192752.htm,上传时间:2010-05-06,访问时间:2011-06-01。

2.《锦屏运用民间智慧化解山林纠纷促进社会和谐》,http://kxfz.qdnyj.gov.cn/zh/200907/kxfz_20090720154247_73866.shtml,上传时间:2009-07-20,访问时间:2011-05-06。

3.《龙陵县大力调处山林纠纷调处率达82.8%》,http://www.xf.baoshao.gov.cn/runonews.asp?id=315,上传时间:2009-10-25,访问时间:2011-05-06。

4.《构建大调解 推进社会矛盾化解》,http://www.ztzfw.gov.cn/readinfo.aspx?InfoId=4239,上传时间:2010-06-25,访问时间:2011-05-06。

5.李仕学、侯元常:《浅析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及措施》,http://www.gzsft.gov.cn/gzsft/78250043525562368/20090509/1411.html,上传时间:2009-05-09,访问时间:2011-05-06。

6.《第七届“攀枝花市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http://vote.pzh.gov.cn/View.asp?id=20,访问时间:2009-10-12。

7.陈显宗:《当前通道县农村群体性事件的调查与思考》,http://www.hnfz.net/Item/48428.aspx,上传时间:2009-10-15,访问时间:2011-05-06。

8.《化解矛盾 贵州省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民间纠纷53万件》,http://www.cnr.cn/guizhou/xw/gzxw/200912/t20091202_505699838.html上传时间:2009-12-09,访问时间:2011-05-06。

9.普嘉:《“以奖代补” 金平人民调解模式调查》,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32441&PostID=14125105,上传时间:2008-06-03,访问时间:2011-05-12。

10.钟旭、张玉琴:《“大调解”趟出一条边疆“和谐之道”》,http://www.gy.yn.gov.cn/Article/xwgj/jrkd/200806/10795.html,上传时间:2008-06-11,访问时间:2011-05-12。

11.《黎平县洪州镇成功化解一起省际群体性事件》,http://www.gzsft.gov.cn/gzsft/78250043525562368/20100419/2520.html,上传时间:2009-04-19,访问时间:2011-05-06。

12.《“小钱买来大平安” 金平县以奖代补司法调解模式调查》,http://news.qq.com/a/20080602/003538.htm,上传时间:2008-06-02,访问时间:2011-05-15。

13.《云南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法庭建设》,http://news.66wz.com/system/2010/07/07/101979220.shtml,上传时间:2010-07-07,访问时间:2011-05-06。

14.《“调”出一片和谐——阿坝州两级法院开展“大调解”工作纪实》,http://www.tibet3.com/news/content/2010-03/30/content_182145.htm,上传时间:2010-03-30,访问时间:2011-05-06。

15.“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条,http://baike.baidu.com/view/3677917.htm,访问时间:2011-05-06。

16.《贵州加强基层法庭建设提升为民司法水平》,http://news.66wz.com/system/2011/02/28/102422994.shtml,上传时间:2011-02-28,访问时间:2011-05-06。

17.《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09年)》,http://www.sina.com.cn,上传时间:2010-02-12,访问时间:2011-05-06。

18.“广西法院简况条”,http://gx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5397,上传时间:2009-1-16,访问时间:2011-05-06。

19.《英措代表:增加基层人民法庭专项编制》,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11-03/09/content_2506355.htm?node=20908,上传时间:2011-03-09,访问时间:2011-05-06。

20.《构建傈僳族地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设想》,http://www.ynda.yn.gov.cn/ynszfwyh/3892798927908372480/20100906/33174.html,上传时间:2010-09-06,访问时间:2011-05-06。

21.《广西基层司法所建设工作成效显著》,http://www.legalinfo.gov.cn/moj/jcgzzds/content/2008-10/22/content_965638.htm?node=298,上传时间:2008-10-22,访问时间:2011-05-06。

22.《西双版纳州司法局到红河、文山、楚雄、大理考察人民调解、基层司法所建设、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情况》,http://www.xsbnsf.cn/zf11_news.asp?id=31,上传时间:2010-09-06,访问时间:2011-05-06。

23.《云南三方面下功夫贯彻人民调解法,10个月调解矛盾纠纷121万余件》,http://www.legalinfo.gov.cn/moj/jcgzzds/content/2010-11/29/content_2372370.htm?node=405,上传时间:2010-11-29,访问时间:2011-04-12。

24.《化解矛盾 贵州省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民间纠纷53万件》,http://www.cnr.cn/guizhou/xw/gzxw/200912/t20091202_505699838.html,上传时间:2009-12-02,访问时间:2011-05-06。

25.《阿坝州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显著》,http://www.abazhou.gov.cn/business/htmlfiles/abzzfw/s157/201011/103490.shtml,上传时间:2010-01-01,访问时间:2011-05-06。

26.《黔东南州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作用发挥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及发展思路》,http://www.gzsft.gov.cn/gzsft/74310536312913920/20091124/2010.html,上传时间:2009-11-24,访问时间:2011-05-06。

27.《3位司法所长讲述调解人生》,http://www.legalinfo.gov.cn/moj/jcgzzds/content/2009-09/10/content_1151733.htm?node=298,上传时间:2009-09-10,访问时间:2011-05-06。

28.《贵州建立健全多元矛盾纠纷调解机制》,http://legal.people.com.cn/GB/13750601.html,上传时间:2011-1-14,访问时间:2011-05-06。

29.《全省公安机关大力加强派出所调解室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http://www.qh.xinhuanet.com/qhpeace/2010-06/24/content_20155436.htm,上传时间:2010-06-24,访问时间:2011-05-06。

30.《云南公安建“四级调解网络”信访和群体性事件“双下降”》,http://news.163.com/11/0112/16/6Q791IGJ00014JB5.html,上传时间:2011-01-14,访问时间:2011-01-12。

31.《云南省迪庆州“十一五”司法工作纪实》,http://info.tibet.cn/news/szxw/201103/t20110303_943442.htm,上传时间:2011-03-03,访问时间:2011-01-12。

32.《弥渡县司法局圆满完成司法所建设任务》,http://www.sft.yn.gov.cn/newsview.aspx?id=1333486&DepartmentId=1,上传时间:2010-09-28,访问时间:2011-05-06。

33.《广西基层司法所建设工作成效显著》,http://www.legalinfo.gov.cn/moj/jcgzzds/content/2008-10/22/content_965638.htm?node=298,上传时间:2008-10-22,访问时间:2011-04-12。

34.《积极拓展工作领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期间人民调解工作发展与创新扫描》,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10315/3668984.shtml,上传时间:2011-03-15,访问时间:2011-05-06。

35.《道真自治县建立人民调妥与公安治安调解对接联动机制》,http://www.gzsft.gov.cn/gzsft/78250043525562368/20091218/2078.html,上传时间:2009-09-12;访问时间:2011-06-12。

36.《威信县司法局“十一五”工作成效明显》,http://www.ztzfw.gov.cn/readinfo.aspx?InfoId=44111b02ce7d4923a31ed07506e5c56f,上传时间:2010-06-22,访问时间:2011-05-10。

37.《四川:“大调解”让社会更加和谐》,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10-03/22/content_2091360.htm?node=20908,上传时间:2010-03-22,访问时间:2011-05-10。

38.玉溪市村委会调解主任换届情况来自《玉溪市基层调解主任情况分析》,http://www.ynf.gov.cn/canton_model1/newsview.aspx?id=1246714,上传时间:2010-06-12,访问时间:2011-04-12。

39.《我国共有人民调解员近500万》,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6/22/c_12249365.htm,上传时间:2010-06-22,访问时间:2011-06-10。

40.《全州司法行政机关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综述》,http://www.bndaily.com/Templates/NewsTemplate.asp?NewsID=40231,上传时间:2010-03-25,访问时间:2011-06-10。

41.《广西公安派出所调解纠纷走出新模式》,http://www.gx.chinanews.com/news/SHEHUI/2009/97/099710189BJ5E58F3K1KG10I3JD95.html,上传时间:2009-10-25,访问时间:2011-04-12。

42.《人民调解员张荣德 苗家山寨“渡船人”》,http://www.chinese.cn/people/article/2009-11/20/content_83862_2.htm,上传时间:2009-11-20,访问时间:2011-03-05。

43.《春风化雨铸和谐 我州开展创建“平安红河”工作综述》,http://www.hh.cn/news_1/xw01/201001/t20100119_309572.html,上传时间:2010-01-19,访问时间:2011-04-12。

44.《大山深处走出的调解高手》,http://legal.scol.com.cn/2010/06/24/2010062414530399.332.htm,上传时间:2010-06-24,访问时间:2011-03-05。

45.《彭德芳同志再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光荣称号》,http://www.cc.ccoo.cn/webdiy/1536-60670-10819/newsshow.asp?id=60670&cateid=506881&nid=692999,上传时间:2010-11-15,访问时间:2011-03-05。

46.《大山深处一杆秤——记市姚高村村委会主任曾祥启》,http://www.ngxf.gov.cn/news/Show1.asp?id=6124,上传时间:2010-04-22,访问时间:2011-03-05。

47.《青海省“十佳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十佳人民调解员”先进事迹简介》,http://www.qhsf.gov.cn/NewsDetail.aspx?id=45EE1759776962AF,上传时间:2011-04-06,访问时间:2011-03-05。

48.《老牛自知夕阳晚 不用扬鞭自奋蹄——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唐贵林先进事迹》,http://www.cqsfj.gov.cn/show.asp?News_Id=32618,上传时间:2010-06-17,访问时间:2011-03-05。

49.《沐川化解两起民族纠纷》,http://www.leshan.cn/lsnews/bmjs/tzb/jcxx/userobject1ai272558.html;上传时间:2009-07-08,访问时间:2011-03-15。

50.曹旭东:《紧扣形势整合资源 更新理念 深入推进“大调解”力促屏山和谐移民》,http://blog.chinacourt.org/wp-profile1.php?p=161495&author=6883,上传时间:2009-10-13,访问时间:2011-03-15。

51.吴明照:《“黄排老人协会”作用大》,http://www.cyq.gov.cn/Html/200762703317-1.html,上传时间:2007-06-27,访问时间:2011-06-12。

52.《大调解带来大调解》,http://www.lsrb.cn/html/2010-01/29/content_46441.htm,上传时间:2010-01-29,访问时间:2011-06-12。

53.《大山深处的人民调解员—‘徳古阿莫’》,http://ls.newssc.org/system/20091028/000662333.html上,上传时间:2009-10-28,访问时间:2011-06-12。

54.《曲靖市司法局要求基层单位每年出新经验 创新要求写入责任状年末考核》,http://www.legalinfo.gov.cn/moj/index/content/2010-08/09/content_2233407.htm?node=7341,上传时间:2010-08-09,访问时间:2011-04-12。

55.《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老猎民任调解员》,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210458-1.htm,上传时间:2011-06-08,访问时间:2011-06-12。

56.《锦屏运用民间智慧化解山林纠纷促进社会和谐》,http://kxfz.qdnyj.gov.cn/zh/200907/kxfz_20090720154247_73866.shtml,上传时间:2009-07-20,访问时间:2011-06-12。

57.龚发刚:《威信县2010年司法行政工作成效显著》,http://www.ztzfw.gov.cn/readinfo.aspx?InfoId=eeaba6878d594dd5a29be539666cd944,上传时间:2009-02-14,访问时间:2011-04-12。

58.《开江县长岭镇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http://www.sc.xinhuanet.com/service/zw/2009-09/02/content_17577098.htm,上传时间:2009-09-02,访问时间:2011-05-06。

59.陈玉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省林业局长会议上的讲话》,http://xxgk.yn.gov.cn/canton_model1/newsview.aspx?id=721340,上传时间:2009-01-29,访问时间:201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