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55

广东南海社会工作发展报告(2017)图书

Annual Report of Social Work Development in Nanhai (2017)

SSAPID:101-1550-6776-01
ISBN:978-7-5201-0573-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第一本区级社会工作发展报告,进入基层深处剖开社会治理创新在沿海发达地区的真实一面。在公布大量统计数据的同时,作者还尝试根据各类客观指标,为一个区域内的社会工作机构进行实力排名。不同于其他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报告,本书重在揭示细节,希望为关心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读者提供一个一叶知秋的例子,通过观察一个区感受一场社会治理的变革。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单远举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作者简介

 附录一 南海区社会工作情况一览表

 内容简介

 后记

 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南海区社会工作发展沿革

  第一节 南海区社会工作出现的背景

   一 需要导向:不断涌现的新社会问题

   二 政府购买:经济实力成为重要保障

   三 行政改革:镇街自主权

  第二节 南海区社会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一 建立输送系统

   二 区、镇街两级的融资结构

   三 多形式的服务购买方式

  第三节 南海区社会工作机构概况

   一 引进市外机构

   二 社会力量参与

   三 出台扶持政策

  第四节 南海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概况

   一 配套人才政策

   二 项目制与岗位制结合

   三 探索本土社会工作资质体系

   四 培育本土督导人才

   五 成立区社会工作学者与学生联会,探索本土化的人才培育模式

 第三章 南海区社会工作项目发展状况

  第一节 社会服务财政投入情况

   一 财政投入总量大、增长快

   二 镇街级财政投入是主力

   三 东部镇街基础好

  第二节 社会服务项目细分情况

   一 社会服务项目

   二 区、镇街两级社会服务项目分工

  第三节 问题与挑战

   一 区、镇街项目各自为政,尚欠统筹规划

    (一)强镇扩权趋势下的镇街财政导致项目碎片化

    (二)购买方的多样化带来了项目标准的多样化

    (三)多重标准使机构扎根南海、扩大服务区域困难重重

   二 专项与综合服务的两难

 第四章 南海区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状况

  第一节 本土民办非企业单位、小型服务机构是主力军

  第二节 项目来源多样,公开招标为主

  第三节 采购方以镇街为主、职能部门为辅

  第四节 多元服务领域

  第五节 评估机制

  第六节 问题与挑战

   一 立足于原有服务项目,发挥既有服务领域优势

   二 拓展服务领域,填补区内服务领域分布空缺

   三 参与公益创投,追求创新项目

 第五章 南海区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状况

  第一节 南海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现状

   一 女性从业者占绝大比例,社工队伍年轻化

   二 社工人才以佛山户籍、本科学历为主,多来自省内高校

   三 社工人才区域分布较不均衡

   四 社工专业出身且持证人员占两成

   五 社工人才薪酬竞争力有限

   六 社工人才流失形势较为严峻

   七 社工人才工作年限大多数是1—3年

  第二节 南海区社会工作机构督导人才现状

   一 社工督导年龄跨度大,呈现年轻化特点

   二 社工督导近六成为本科学历

   三 市外和境外督导是主力

  第三节 南海区社会工作人才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 行业薪酬水平不高,上升空间小

   二 行业前景不明朗,社工从业人员流失率较高

   三 社工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中高层管理人才紧缺

   四 本地督导力量薄弱,督导资质缺乏统一认证

 第六章 南海区老年社会工作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导论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 老年社会工作的概念与目标

    (一)老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与标准

   二 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

    (二)我国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1.有助于发挥老年人的“余热”

     2.有助于社会稳定

     3.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 老年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

    (一)需要理论

    (二)撤退理论、活动理论

    (三)社区照料理论、社会支持理论

    (四)老年社会工作实践与工作方法

  第三节 南海区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 总体情况分析

    (一)区级政府引领,镇街接棒

    (二)“居家—机构—社区”逐层试水

     1.早期的居家为本的老年社会工作

     2.机构为本的老年社会工作发展

     3.社区为本的老年社会工作

    (三)服务内容不断深化

    (四)社工角色的转变与递进

  第四节 挑战与展望

   一 现行问题与挑战

    (一)资金稳定性:政府购买与机构财务稳健

    (二)服务内容:专业服务层次有待深化

    (三)人力资源配置:以社工为主抑或综合模式探讨

   二 展望

 第七章 南海区公益创投发展报告

  第一节 导论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 欧美公益创投的概念与特征

   二 中国大陆公益创投实践的发展

   三 中国公益创投实践与西方经验的对比

  第三节 佛山市及南海区公益创投发展概况

   一 佛山市公益创投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一)第一个阶段(2012—2013年初)

     1.民间力量最早推动,面向主体较为多元

     2.政府抱试验态度,大力扶持社工项目

    (二)第二个阶段(2013年年初—2015年年底)

     1.“纵向-横向”扩散格局

     2.公益创投的政府投入和举办次数持续增加

     3.申报对象更针对公益类社会组织

  第四节 挑战与展望

   一 概念定位不清

   二 资助周期短,碎片化购买

   三 公益创投评估标准不统一

   四 公益创投须“去行政化”

   五 社会组织总体水平较低

 附录四 佛山市公益创投投入情况(2012—2015)

 附录二 南海区推动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文件汇总

 附录三 南海区公益创投实践汇总表(2012—2015)

本报告梳理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社会工作发展的背景及沿革,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社工人才队伍的发展三个部分进行总结。本报告以2016年南海社会工作行业普查的数据为基础,对2016年南海社会工作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社工服务项目、社工机构以及社工人才的现状和挑战等。本报告设置了南海区老年社会工作发展趋势分析和南海区公益创投发展报告两个专题,重点对南海区具有特色的专项社会服务和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进行了深度剖析和展望。

[1]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3。

[2]蔡琦海:《公益创投:培育非营利组织的新模式——以“上海社区公益创投大赛”为例》,《中国非营利评论》,2011年第7卷。

[3]陈伟东:《赋权社区:居民自治的一种可行性路径——以湖北省公益创投大赛为个案》,《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6期。

[4]崔光胜、耿静:《公益创投: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新载体——以湖北省公益创投实践为例》,《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5]范明林、张钟汝:《老年社会工作》,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6]傅金鹏:《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问责工具分析——以地方公益创投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10期。

[7]〔美〕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夏宏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敬乂嘉:《从购买服务到合作治理——政社合作的形态与发展》,《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7期。

[9]Leonora Bucklan、Lisa Hehenberger、Michael Hay、吕蓉:《欧洲公益创投渐入佳境》,《中国社会组织》,2015年第12期。

[10]李健、唐娟:《政府参与公益创投:模式、机制与政策》,《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4年第1期。

[11]李松:《公益创投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苏州市第二届公益创投“金种子”项目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7期。

[12]李学会:《公益创投: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实践与探索》,《社会工作》,2013年第3期。

[13]刘宸:《行政主导下的公益创投:实践观察与理论思考——以南京市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5。

[14]刘新玲、吴丛珊:《公益创投的含义、性质与构成要素》,《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5]刘志阳、邱舒敏:《公益创业投资的发展与运行:欧洲实践及中国启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第2期。

[16]芦苇、林琼:《社会组织培育中公益创投资源配置扭曲的矫正——基于江西的分析》,《中国市场》,2014年第46期。

[17]吕纳:《公益创投的本土实践分析》,《价值工程》,2012年第24期。

[18]吕双慧:《杭州市公益创投模式的优化分析》,《商》,2015年第33期。

[19]罗伯·约翰、顾冀梅:《高度参与的慈善:公益风险投资在欧洲的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4期。

[20]马蕾、邓敏、盛夏:《公益创投与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以昆山为例》,《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21]马里奥·莫尼罗:《美国公益风险投资运行概述》,吴梅摘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4期。

[22]梅陈玉婵、齐铱、徐永德:《二十一世纪老年社会工作》,香港大学出版社,2008。

[23]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24]唐斌:《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的新进展》,《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25]同春芬、管英:《街道公益创投的困境与出路》,《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26]王劲颖:《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实践的差异分析及思考》,《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27]王名、王超:《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8]王瑞鸿:《公益创投的鲶鱼效应》,《中国社会工作》,2012年第3期。

[29]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0]谢菊、马庆钰:《中国社会组织发展历程回顾》,《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31]许小玲:《“扎根”与“生根”:公益创投本土实践的反思与前瞻》,《社会工作》,2015年第4期。

[32]杨秀:《论公益创投与社会组织发展》,硕士学位论文,青岛大学,2014。

[33]尹浩、席军良:《以公益为本的效率机制:欧洲公益创投运行机理及其本土启示》,《开发研究》,2016年第1期。

[34]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5]张其禄、叶一璋:《公益创投: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革新》,(台湾)《空大行政学报》,2008年第19期。

[36]赵萌:《慈善金融:欧美公益风险投资的含义、历史与现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4期。

[37]郑胜分、刘育欣:《公益创投:社会企业的另一种契机》,《中国非营利评论》,2015年第1卷。

[38]朱锦标:《公益创投: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新模式探索——以东莞市“公益创投”活动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华南理工大学,2013。

[39]朱晓红:《社区公共服务合作治理的风险与制度建设——以公益创投项目为例》,《湖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40]朱照南、马季:《公益创投的美国经验》,《中国社会组织》,2016年第2期。

[1]Bayley,M.,“Mental Handicap and Community Care:A Study of Mentally Handicapped People in Sheffield”,Social Service Revive,1974,48(3):458-459.

[2]Bradshaw,J.,“The Concept of Need”,New Society,1972(30):640-643.

[3]Chapin,R.,& Dobbs-Kepper,D.,“Aging in Place in Assisted Living:Philosophy Versus Policy”,Gerontologist,2001,41(1):43-50.

[4]Daly,M.,& Lewis,J.,“The Concept of Social Care and the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Welfare States”,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2000,51(2):281-298.

[5]Doyal,L.,& Gough,I.,A Theory of Human Needs,Guilford,1991.

[6]Frumkin,P.,“Inside Venture Philanthropy”,Society,2003,40(4):7-15.

[7]Garbarino,J.,“Where does Social Support Fit into Optimizing Human Development and Preventing Dysfunction?”,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1986(16):23-37.

[8]Iecovich,E.,“Aging in Place:From Theory to Practice”,Anthropological Notebooks,2014,20(1):21-32.

[9]Lawton,M.P.,Environment and Aging,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ging,1986.

[10]Maslow,A.H.,“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1943,50(4):370.

[11]Means,R.,Richards,S.,& Smith,R.,Community Care:Policy and Practice,Palgrave Macmillan,2008.

[12]Rowles,G.D.,“Evolving Images of Place in Aging and ‘Aging in Place’”,Generations,1993,17(2):65-70.

[13]Sievers,B.,If Pigs Had Wings:The Appeals and Limits of Venture Philanthropy,Issues in Philanthropy Seminar,Georgetown University,2001.

[14]Wiles,J. L.,Leibing,A.,Guberman,N.,Reeve,J.,& Allen,R. E. S.,“The Meaning of ‘Aging in Place’ to Older People”,Gerontologist,2012,52(3):357-366.

[15]Zawadski,R.T.,Community-based Systems of Long-term Care,Routledge,2014.

简 介:在商品社会之中,慈善事业的驱动力从何而来,是一个困扰很多研究者和实务者的难题。作为一座历史名城,从明清的工商业城镇发展到今天的制造业大市,佛山民间从古至今始终有着涓流不息的乐善好施热情。在本书中呈现的佛山案例,提供了一种特别的启示:要维护居民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和参与社会事务的话语权,促进他们形成守护者意识,因为捐赠意愿及...

作者: 陈永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