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5

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形成机理与治理政策研究图书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Governing Policies of Excess Capacity and Repeated Construction of China's Industry during China's Transition

SSAPID:101-1507-9273-01
ISBN:978-7-5097-7128-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导致中国工业领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深层次原因,详细解析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政治经济学、转轨经济学的前沿研究,建立严谨的数理模型将其理论化。这对于大力深化关于产能过剩与重复建设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对于深入理解转轨经济的特殊现象、丰富转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
编 辑:张景增;刘宇轩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出版说明

 总报告

  一 正确认识产能过剩,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产能过剩

  二 当前产能过剩形成的原因与特征

  三 现行产能过剩治理政策存在的问题

  四 现阶段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与措施调整

   (一)短期政策

    1.适度拉动需求,缓解严重产能过剩带来的剧烈冲击

    2.调整拉动需求政策的投入方向,重点加大农村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3.新兴产业培育政策取向由“厂商补贴”向“消费者补贴”转变,并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和分布式电网的建设

    4.由“强制性退出”向“援助性退出”转变

    5.由“规模性标准”向“环境性”“安全性”标准转变

   (二)中期政策

    1.援助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的再开发

    2.资助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三)长期政策

    1.调整财税体制,特别是理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

    2.改革现有土地管理制度

    3.进一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4.改革现有的环境保护体制

    5.放松政府对于微观经济的干预

 第一章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一)金融危机以来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二)长期以来产能过剩治理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佳

   (三)对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与治理政策依据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第二章 产能过剩研究文献综述

  一 产能过剩的概念与测度

   (一)产能过剩的定义

   (二)产能过剩的测度

   (三)产能过剩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二 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相关研究述评

   (一)以“市场失灵”解释产能过剩形成的主要理论及其缺陷

   (二)以转轨经济体制缺陷解释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主要理论评述

   (三)不当产业政策导致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被忽略了的研究

   (四)地区竞争相关研究简要述评——紧密相关的研究

  三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及其成因的研究

   (一)钢铁(原材料)等行业

   (二)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产业

   (三)造船(装备)等行业

  四 产能过剩治理政策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章 转轨体制下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研究

  一 本轮产能过剩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增长阶段转换与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是导致本轮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

   (二)体制扭曲背景下地方政府对于投资的补贴性竞争是导致产能过剩最为重要、最为核心、最为深层次的原因

   (三)产业政策上的缺陷是推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

   (四)部分行业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加重了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

  二 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体制机制基础

   (一)地区补贴性竞争的强烈动机及其体制原因

    1.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进行补贴性竞争的强烈动机

    2.官员政治晋升体制与地方政府补贴性竞争的强烈动机

   (二)地方政府进行补贴性竞争的主要手段及其体制基础

    1.土地“模糊产权”与地方政府对投资者的低价供地行为

    2.“软预算约束”与地方政府主导下的企业金融

    3.环境的“模糊产权”、环保制度缺陷及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环境污染的纵容

  三 投资补贴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

   (一)理论模型

   (二)均衡分析

   (三)主要推论

   (四)对于理论模型的进一步阐述

  四 政策含义

 第四章 补贴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 政府直接补贴的倾向决定及对企业效率的影响

   (一)数据来源

    1.数据库整理

    2.行业类别调整

    3.变量调整

   (二)变量规定

   (三)变量描述

   (四)补贴倾向的决定

   (五)直接补贴对于企业效率的影响

    1.计量模型的设定与说明

    2.基本的回归结果

    3.补贴政策的进一步分析

  二 政府直接补贴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一)方法与变量选取

   (二)数据说明与统计描述

   (三)政府补贴对工业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四)政府补贴对工业企业产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三 重要结论

 第五章 政策性补贴、产能过剩与中国的经济波动

  一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基本思路

    1.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征

    2.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产能过剩的关系

    3.地方政府行为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

  二 引入产能利用率的RBC模型

   (一)基本模型框架

   (二)各经济体最优化选择

    1.厂商

    2.家庭

    3.政府

   (三)均衡状态

  三 模型参数的设置与校准

   (一)数据来源及统计性描述

   (二)基本参数

   (三)稳态均衡解的确定

   (四)外生冲击

  四 模型的对数线性化与数值计算

   (一)对数线性化简介

   (二)模型的对数线性化与计算结果

  五 政策冲击分析

   (一)方差分解

   (二)脉冲响应函数

    1.技术冲击

    2.政府支出冲击

    3.政策性补贴冲击

    4.不同产能利用率稳态值下的政策性补贴冲击比较

  六 主要结论

 第六章 投资补贴、产能过剩与工业经济效率的恶化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方法与数据

   (一)增长来源的核算方法

   (二)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1.时间序列数据

    2.面板数据

   (三)数据初步展示

  三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工业部门TFP的变动趋势

   (二)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的演变与工业经济效率的恶化

    1.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2.资本投入的扩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来源,且其重要性在近期显著增强

    3.劳动投入扩张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但其重要性在近期有所增强

    4.TFP进步贡献了中国工业经济增长近1/3的份额,但近年来其贡献率出现了快速下降趋势

    5.中国工业经济的增长缺乏可持续性

   (三)资本回报率、边际资本产出率与当前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性

  四 现阶段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进一步分析

   (一)现阶段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形成机理

   (二)现阶段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与增长动力机制可持续性的进一步探讨

    1.资源、环境越来越难以承载当前工业经济的增长方式

    2.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传统竞争优势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给当前工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和增长机制的可持续性带来严峻挑战

    3.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长期固化于中、低端,其增长的空间难以得到拓展

   (三)当前工业增长方式转变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面临的主要障碍

  五 主要结论

 第七章 钢铁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一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产品产量增速显著放缓

   (二)产品结构不断调整

   (三)钢铁工业延续“北重南轻”的区域格局

   (四)我国成为第一大钢材出口国

   (五)产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六)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

  二 钢铁工业产业组织的演进与现状

   (一)集中度整体呈上升趋势

   (二)兼并重组渐趋活跃

   (三)钢铁企业大型化趋势日趋显著

  三 钢铁工业技术发展现状

   (一)设备大型化、现代化进程加快

   (二)节能减排取得进展

   (三)技术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 主要钢铁产业政策

   (一)“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实施的主要政策

    1.“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发展钢铁行业的基本思路

    2.“十一五”时期钢铁行业实施的主要产业政策

   (二)进入“十二五”以来钢铁产业政策的演变

    1.钢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与节能减排相关政策

  五 钢铁工业发展中的产能过剩问题

   (一)钢铁工业产能过剩矛盾更为突出

   (二)金融危机以来钢铁行业经济效益恶化

   (三)现阶段钢铁工业产能过剩具有长期性特征

   (四)本轮钢铁工业产能过剩形成的原因

 第八章 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解析

  一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发展现状

    1.高纯度硅料生产

    2.太阳电池

    3.光伏系统应用环节

   (二)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特征

    1.产业链上游,市场结构高度集中

    2.产业链中游,电池产量增长迅猛

    3.产业链下游,累计装机容量规模全球占比小

    4.产业链下游,新增装机容量增长迅速

  二 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两头小、中间大,产品同质竞争激烈

   (二)高度依赖国外市场,内需不足

   (三)核心技术欠缺,生产成本较高

   (四)光伏市场信号扭曲

  三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政策

   (一)规划类政策

   (二)扶持类政策

   (三)产业标准政策

   (四)产业法规政策

   (五)地方层面光伏产业政策

  四 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基本情况

  五 产能过剩的原因分析

   (一)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

   (二)政策性补贴所导致的要素市场价格扭曲

   (三)企业基于综合利益最大化的博弈

  六 无锡尚德与江西赛维——地方政府强力推动下的过度投资

   (一)无锡尚德

   (二)江西赛维

 第九章 产能过剩治理政策的反思与重构

  一 中国治理产能过剩的主要政策与措施

  二 现阶段产能过剩治理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产能过剩治理政策的重构

   (一)短期政策

    1.适度拉动需求,缓解严重产能过剩带来的剧烈冲击

    2.调整拉动需求政策的投入方向,重点加大农村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3.新兴产业培育政策取向由“厂商补贴”向“消费者补贴”转变,并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和分布式电网的建设

    4.由“强制性退出”向“援助性退出”转变

    5.由“规模性标准”向“环境性”“安全性”标准转变

   (二)中长期政策

    1.援助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的再开发

    2.资助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三)长期政策

    1.调整财税体制

    2.改革现有土地管理制度

    3.进一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4.调整产业政策取向,消除产业政策对于产能投资的不当激励

    5.改革现有的环境保护体制

    6.放松政府对于微观经济的干预

 摘要

Abadie A.,“Semiparametric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estimators”,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2005,72(1).

Abel A.B.,“The effects of uncertainty on investment and the expected long-run capital stock”,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1984,(7).

Aghion P.and Howitt P.,The Economics of Growth,MA: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2009.

Arrow K.J.and Kurz,1970,Public Investment,the Rate of Return,and Optimal Fiscal Policy,Johan Hopking Press.

Bain J.S.,Industrial organization,New York:John Wiley,1959.

Bernini C.and Pellegrini G.,“How are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in private firms affected by public subsidy?”,Evidence from a regional policy,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11,41(3).

Bulow J.,Geanakoplos J.,Klemperer P.,“Holding idle capacity to deter entry”,Economic Journal,1985,337(95).

Burnside C.,Eichenbaum M.,Robelo S.,“Labor hoarding and the business cycl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3,101(2).

Caves R.E.,“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new Finding on the Turnover and Mobility of Firm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8,36(4).

CavesR.E.,Poter M.E.,“From Entry Barriers to Mobility Barriers”,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7,91(2).

Cho J.O.and R. Rogerson,“Family Labor Supply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

Cho J.O.and T.F.Cooley,“Employment and Hours over the Bussiness Cycle”,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1994.

Clark C.S.,“Labor Hoarding in Durables Goods Industrie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1973,63(5).

Clark J.M.,Competition as a Dynamic Process,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61.

De Long J.B.and Summers L.H.,“Equipmen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106(5).

Devereus Michael B.,Head Allen C.and Lapham Veverly J.,“Monopolistic Competition,Increasing Returns,and 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 Spending”,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96.

Dixit A.K.,“The Role of Investment in Entry-Deterrence”,The Economic Journal,1980,90(357).

Dixit A.K.,Stigler J.E.,“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3).

Fagnart J.F.,Licandro O.,Portier F.,“Firm Heterogeneity,Capacity Utilization,and the Business Cycle”,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1999,2(2).

Fair R.C.,“Excess Labor and the Business Cycl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1985,75(1).

Fay J.A.,Medoff J.L.,“Labor and Output over the Business Cycle:Some Direct Evidenc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1985,75(4).

Farrell M.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General,1957,120(3).

Finn Mary G.,“Variance Properties of Solow’s Productivity Residual and Their Cyclical Implications”,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1995.

Finn Mary G.,“Perfect Competition and the Effects of Energy Price Increase on Economic Activity”,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2000.

Gilbert R.J.,1989,Mobility barriers and the value of incumbency,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msterdam:North-Holland Publishing.

Greenwood Jeremy,Hercowitz Zvi and Huffman Gregory,“Investment,Capacity Utilization,and the Real Business Cycl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3).

Goldsmith Raymond W.,“A Perpetual Inventory of National Wealth”,1951.5-61.NBER Studies in Income andWealth,vo.l 14.NewYork:NationalBureau ofEconomicResearch.

Gwartney J.,Lawson R.and Holcombe,R.The size and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and economic growth,Prepared for the Joint Economic Committee,1998.

Hart R.A.,Malley J.R.,“Excess Labour and the Business Cycle:A Comparative Study of Japan,Germany,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Economica,New Series,1996,63(250).

Hall Robert and Jones Charles I.,“Why Do some Countries Produce So Much More Output per Worker than Other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

Hansen Gary,“Indivisible Labor and the Bussiness Cycl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5.

Heytens P.and Zebregs H.,How fast can China grow?.In Tseng,Wanda,Rodlauer,Markus(Eds),China Competing in the World Economy.Washington: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03.

Hirano K.and Imbens G.W.,The propensity score with continuous treatment,In:A.Gelman and X.L.Meng(eds.),Applied Bayesian modeling and causal inference from incomplete-data perspectives.Chichester:Wiley,2004.

Hodrick Robert J.and Prescott Edward C.,“Postwar US Business Cycl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97,Vol.29.

Holz C.A.,“New capital estimates for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2006,17(2).

Hossain S.I.,Making Education in China Equitable and Efficient,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1814,1997.

Jin H.H.,Qian Y.Y.,Weingast B.R.,“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federalism,Chinese Style”,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5,89(9).

Kim J.,“Inefficiency of Subgame Optimal Entry Regulation”,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7,28(1).

King Robert G.,Plosser Charles and Rebelo Sergio,“Production,Growth and Business Cycles:I.the Basic Neoclassical Model”,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Vol.21.

King Robert G.,Sergio T.Rebelo,1999,“Resuscitating Real Bussiness Cycles” in John Taylor and Michael Woodford(ed.),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

Kluve J.,Schneider H.,Unlendorff A.and Zhao Zhong,“Evaluating continuous training programmes by using the generalized propensity score”,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2012,175(2).

Krugman P.,“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1994,73,(6).

Kydland Finn E.and Prescott Edward C.,“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Econometrica,1982,Vol.50.

Laurenceson J.and O’Donnell C.J.,New Estimates and a Decomposition of ProvincialProductivity Change in China,CEPA Working Paper Series,No.WP04/2011.

Lieberman M.B.,“Excess Capacity as a Barrier to Entry:An Empirical Appraisal”,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87,35(4).

Leibenstein H.,“Allocative efficiency vs.‘X-efficienc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56(3).

Levinsohn J.and Petrin A.,“Estimating production functions using inputs to control for unobervable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3,70(2).

Maddison A.,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Paris:OECD Development Centre,1998.

Maddison A.,Standardized Estimates ofFixed CapitalStock:A SixCountry Comparison,in R.Ravenna,Zobol,i eds.,Essays on Innovation,NaturalResources and the InternationalEconomy,Italy:StudioAGR,1993.

Mankiw N.G.and Whinston M.D.,“Free Entry and Social Inefficiency”,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86(1).

Marcus N.and Howard P.,Industrial policy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Lessons from Asia.Peterson Institute Press:All Books,2003.

Martin Boileau,and Michel Normandin,“Capacity utilization,superior information,and the business cycle”,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03,Vol.25.

Martin Perry.,1984,“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Public Policy”,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3).

Mincer J.“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8,66(4).

Prescott Edward C.,“Theory Ahead of Business-Cycle Measurement”,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1986,Vol.25.

Psacharopoulos G.and Patrinos H.A.,“Returns to Investment in Education:a Further Update”,Education Economics,2004,12,(2).

Quo Q.,Zhao Z.and Jia J.,“Analysis of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of Chinese Provincial”,Economy.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2006,1(3).

Rogerson Richard.,“Indivisible Labor,Lotteries and Equilibrium”,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

Rogerson Richard,and Randall Wright,“Involuntary Unemployment in Economies with Efficient Risk Sharing”,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

Rosenbaum P.R.and Rubin D.B.,“The Central role of the propensity score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for causal effects”,Biometrika,1983,70(1).

Rotemberg Julio J.,and Michael Woodford,“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the Effect on Energy Price Increase on Economic Activity”,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1996.

Salop S.,“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with outside Goods”,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0).

Schmidt K.M.,“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7,64(2).

Simon Gilchirist,and John C.Willliams,“Investment,Capacity,and Uncertainty:A Putty-Clay Approach”,NBER working paper,2004,10446.

Solow Robert M.,“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Vol.39.

Turnovsky S.J.and W.H.Fisher,“The Composition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1995.

Von Weizsacker C.C.,“A Welfare Analysis of Barriers to Entry”,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0(11).

Wang Yan and Yao Yudong,“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52-1999: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

Young and Alwyn,“T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 Republic of China”,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

Wu J.,“China’s Economic Reform:Past,Present and Future”,Perspectives,1(5),April 30,2006.

Wu Y.,Capital Stock Estimates for China’s Regional Economies:Results and Analyses,Citation:Economics Discussion Papers 07.16,UWA 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2007.

安同良、周绍东、皮建:《R&D补贴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产权约束、投资低效与通货紧缩》,《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曹耳东、傅红岩:《市场过度竞争的产权经济学分析》,《学术月刊》1999年第10期。

曹建海:《我国重复建设的形成机理与政策措施》,《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4期。

曹建海:《中国产业过度竞争的制度分析》,《学术季刊》2001年第1期。

曾五一、江晓冬、吴一群:《重复建设的效应、成因及其治理》,《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陈冬华:《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补贴收入》,《财经研究》2003年第9期。

陈晓、李静:《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在提升上市公司业绩中的作用探析》,《会计研究》2001年第12期。

陈宗胜、黎德福:《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陈志:《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了吗》,《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28期。

单豪杰、师博:《中国工业部门的资本回报率:1978~2006》,《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

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杜丹清:《在促进正常竞争中制止过度竞争——日本政府制止过度竞争措施的启示》,《经济问题探索》1999年第5期。

杜重华:《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研究——以我国22家钢铁企业上市公司为例》,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付保宗、郭海涛:《美日的产能过剩及应对措施》,《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第3期。

高栓平、董明会:《论企业“过度”进入行为对我国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的改善》,《当代财经》1998年第2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

工业和信息化部:《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

郭庆旺、贾俊雪:《地方政府行为、投资冲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管理世界》2006年第5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

国家能源局:《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

国家能源局:《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

国务院办公厅:《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

韩国高、高铁梅、王立国、齐鹰飞:《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经济研究》2011年第12期。

韩秀云:《欧债危机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第12期。

何记东、史忠良:《产能过剩条件下的企业扩张行为——以我国钢铁产业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江春、吴磊、滕芸:《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2000~2008》,《财经科学》2010年第7期。

江飞涛:《中国钢铁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江飞涛、耿强、吕大国、李晓萍:《地区竞争、体制扭曲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6期。

江飞涛、曹建海:《市场失灵还是体制扭曲?——重复建设形成机理研究中的争论、缺陷与新的进展》,《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1期。

江飞涛、陈伟刚、黄健柏、焦国华:《投资规制政策的缺陷与不良效应——基于中国钢铁工业的考察》,《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6期。

江飞涛、李晓萍:《直接干预市场与限制竞争:中国产业政策的取向与根本缺陷》,《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9期。

江小涓:《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对中国经验的实证分析和前景展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江小涓:《体制转轨中的增长、绩效与产业组织变化——对中国若干行业的实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姜江:《我国部分新兴产业存在“潜在产能过剩”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10期。

科尔奈:《短缺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孔庆洋、余妙志:《中国各地区工业资本存量的估算》,《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4期。

雷前治:《积极应对产能过剩促进水泥产业升级——“十二五”水泥工业发展规划思考》,《中国水泥》2011年第10期。

李保明:《竞争的自由与经济效率》,《经济评论》2002年第4期。

李宾、曾志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李宾:《我国资本存量估算的比较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12期。

李江涛:《产能过剩问题、理论及治理机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4期。

李军杰、周卫峰:《基于政府间竞争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以“铁本事件”为例》,《经济体制比较》2005年第1期。

李军杰:《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期。

李鹏:《我国煤化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李伟:《进入替代、市场选择与演化特征——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市场进入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林毅夫:《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刘秉鐮、武鹏、刘玉海:《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3期。

刘世锦:《从增长阶段理解发展方式转型》,《经济研究》2011年第10期。

刘世锦:《增长速度下台阶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5期。

刘世锦:《正视阶段新变化 用好战略机遇期 坚持稳中求进》,《求是》2012年第18期。

刘生龙、胡鞍钢:《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1988~2007》,《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刘新宇:《破解金融危机后新能源产能过剩的政策困局》,《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3期。

刘晔:《焦炭行业产能过剩的特征、原因及对策分析》,《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3期。

刘长发:《如何看待目前我国水泥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建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集,2010。

卢峰:《建立和完善“大国开放宏观政策架构”》,《消费日报》2010年5月20日。

罗清启:《中国造船战略突围路径》,《董事会》2011年第2期。

罗云辉:《过度竞争:经济学分析与治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吕铁:《日本治理产能过剩的做法及启示》,《求是》2011年第5期。

鲁保林:《中国工业资本存量估算:1981~2009》,《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0期。

马传景:《关于解决重复建设问题的深层思考》,《求是》2003年第10期。

蒙丹:《我国新能源产业链的低端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经济纵横》2010年第5期。

牛桂敏:《从过度竞争到有效竞争:我国产业组织发展的必然选择》,《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皮建才:《中国地方政府重复建设的内在机制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第4期。

蒲小雷:《2012年最严峻的八大实体行业:有色钢铁产能过剩》,《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12月19日。

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秦萍:《产能过剩几多愁》,《中国船检》2009年第11期。

邵敏、包群:《政府补贴与企业生产率——基于我国工业企业的经验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7期。

邵敏、包群:《出口企业转型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与工资的影响》,《世界经济》2011年第6期。

邵敏、包群:《地方政府补贴企业行为分析:扶持强者还是保护弱者?》,《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第1期。

沈坤荣、钦晓双、孙成浩:《中国产能过剩的成因与测度》,《产业经济评论》2012年第4期。

沈婷婷:《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痼疾治理——基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盛文军:《转轨时期我国的产能过剩及政策选择》,《西南金融》2006年第10期。

苏剑:《产能过剩背景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10期。

孙执中:《日本怎样避免盲目投资与重复建设——对日本特种萧条产业政策史的考察》,《日本学刊》1997年第3期。

孙琳琳、任若恩:《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世界经济》2005年第12期。

孙文凯、肖耿、杨秀科:《资本回报率对投资率的影响:中美日对比研究》,《世界经济》2010年第6期。

唐清泉、罗党论:《政府补贴动机及其效果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7年第6期。

唐要家:《进入竞争与市场绩效:辨明与检验》,《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王立国、张日旭:《财政分权背景下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基于钢铁行业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12期。

王立国、赵琳、高越青:《谨防风电设备、多晶硅行业性产能过剩的风险》,《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第5期。

王立国:《理性发展现代煤化工行业的思考——基于防范产能过剩风险的视角》,《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王玲:《中国工业行业资本存量的测度》,《世界经济统计研究》2004年第1期。

王小广:《产能过剩:后果、原因和对策》,《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第2期。

王小广:《对近期投资过热程度及后果的分析》,《中国财政》2006年第10期。

王晓姝、李锂:《产能过剩的诱因与规制——基于政府视角的模型化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第9期。

王岳平:《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特征分析及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第6期。

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魏后凯:《从重复建设走向有序竞争》,人民出版社,2001。

武鹏:《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2期。

小宫隆太郎、奥野正宽等:《日本的产业政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徐晓晶:《有效解决中国造纸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杨蕙馨:《从进入退出角度看中国产业组织的合理化》,《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杨蕙馨:《中国企业的进入退出:1985~2000年汽车与电冰箱产业的案例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3期。

杨培鸿:《重复建设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一个基于委托代理框架的模型》,《经济学季刊》2006年第1期。

杨其静、杨继东:《政治联系、市场力量与工资差异——基于政府补贴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杨英杰:《体制上解决产能过剩的深层次问题》,《学习时报》2009年9月7日。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殷保达:《中国产能过剩治理的再思考》,《经济纵横》2012年第4期。

喻新安:《对“重复建设”批评的批评》,《企业活力》2002年第5期。

詹姆斯、克罗蒂、向悦文:《为什么全球市场会遭受长期的产能过剩?——来自凯恩斯,熊彼特和马克思的视角》,《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第1期。

张晖明:《对当前“产能过剩”判断的深层分析和政策建议》,《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张军:《转轨经济中的“过度进入”问题——对“重复建设”的经济学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张松林、武鹏:《全球价值链的“空间逻辑”及其区域政策含义》,《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7期。

张玲斌:《抑制产能过剩势头提高产业竞争水平》,《经济探析》2010年第7期。

张维迎、马捷:《恶性竞争的产权基础》,《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张伟、曹洪军:《我国不合理重复建设及其治理》,《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张晓晶:《“产能过剩”并非洪水猛兽》,《学习时报》2006年4月10日。

张新海:《产能过剩的定量测度与分类治理》,《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1期。

赵伟、马瑞永、何元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5年第7期。

赵颖:《产能过剩的定量测算及其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郑京海、胡鞍钢、Arne Bigsten:《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视角》,《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3期。

郑胜利:《日本反过度竞争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第3期。

植草益:《日本的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证前沿》,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中国经济周刊编辑部:《2012年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报告》,《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第1期。

周劲、付保宗:《产能过剩的内涵、评价体系及在我国工业领域的表现特征》,《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10期。

周劲、付保宗:《产能过剩在我国工业领域的表现特征》,《经济纵横》2011年第12期。

周劲、付保宗:《工业领域产能过剩形成机制及对策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第10期。

周劲、付保宗:《我国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的表现特征及政策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13期。

周劲:《产能过剩的概念、判断指标及其在部分行业测算中的应用》,《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周其仁:《“产能过剩”的原因》,《经济观察报》2005年12月12日。

周维富、吴敏:《钢铁工业产能过剩的危害及其治理对策》,《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3期。

朱利:《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

宗寒:《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产能过剩及其防治》,《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

左小蕾:《产能过剩并非根源》,《中国电子商务》2006年第3期。